《宜兴紫砂壶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兴紫砂壶赋》
按:这是作者在研究顾景⾈祝福紫砂壶⼋年的过程中,对宜兴紫砂壶的制作历史及⼈⽂的认知。

可以说该《宜兴紫砂壶赋》是继明末清初⼤⽂学家吴梅⿍先⽣《阳羡磁壶赋》后⼜⼀讴歌宜兴紫砂艺术的巨作。

敬请⼤家斧正!
《宜兴紫砂壶赋》
作者:朱昌茂
史前⼈类,天地穹苍;
新⽯器时代,列祖始初创;
⽕烤黏⼟,固烧成器。

⽤之盛⽔⽽不透,⼤凡耐⽕可煮⾷;
因黏⼟取于⾼坡,故古⼈称之为陶。

其形⽆矩规,质类⽡⽸;
⽅园扁异,不拘⼀格。

更有马家窑陶,承继仰韶⽂化;
⾊彩绚丽且典雅,风格超越庙底沟.
历经半⼭、马⼚发展,
陶艺推向历史⾼峰:
原始社会⾛向解体,
迎来中华⽂明曙光。

历史车轮飞转,正德嘉靖年间;
南⼭童⼦供春,
见⼈以泥为⽸,便澄泥以为壶;
'栗⾊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

如此赞誉,可见⼀斑;
因紫砂制壶⾸创,故取名⽈供春壶。

弟⼦时⼤彬,承继供⾐钵;
匠⼼独运,⾃如发挥;
壶体风格,⾼雅脱俗;
造型流畅,古拙庄重;
质朴浑厚,妙不可思。

时传徐友泉、李仲芳,
徐精细有加,精⼯細作;
但仍感叹:'吾之精,
终不及时(⼤彬)之粗也.'
三⼈壶作,⽆论精粗,
⾃成⼀体,各俱其妙;
世⼈齐称,'三⼤妙⼿”。

制壶上乘泥⼟,⾸推宜兴紫砂;
相传异僧,绕⽩砀、青龙、黄龙诸⼭,⽰⼈卖富贵⼟,且随叫卖声⼩⽽隐形;
世⼈信凿诸⼭,兴喜得五⾊⼟;
因以为壶,极易成型,适于创造;
且沏茶留⾹,不易腐馊;
⽤之逾久,可以敌⽟:;
于是乎,
达官贵族,⽂⼈雅⼠,深深酷爱;
江南宜兴,制壶⾼⼿,英雄辈出。

初有巨匠陈(鸣远)杨(彭年)陈(鸿寿),
书画⼊壶两相融;
品茗观赏皆不误,皇家钦点⼊深宫。

鸣远制壶,孤⾼⽓傲;
技艺精湛全⾯,勇于开拓创新。

仿爵、觚、⿍,⼯艺精湛,
品位⾼尚,古趣盎然。

所制茗壶多样,尤其⼯于⾃然;
⽠形、莲⼦、蚕桑,
松段、⽵节、梅⼲;
极具⾃然⽣趣,⽆不精妙,
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果蔬肌理清淅,
给⼈鲜灵感受,
令⼈拍案叫绝。

鸣远茶具雅玩,
⽆不精美绝伦,出神⼊化;
署款刻铭印章并⽤,
开创壶体镌刻诗铭 ;
款式健雅达巅峰,名孚中外享盛誉;
“海外竞求鸣远碟”,宜兴⼟贵青黄龙。

再有陈(鸿寿)杨(彭年)合作,
堪称绝唱典范。

陈书画、篆刻⼯秀,
艺术主张创新;
倡导诗⽂书画见“天趣”,
引领紫砂陶艺现⽣机。

⽵⼑代笔,诗⽂书画,
飞禽⾛兽,皆可⼊壶;随⼼所欲,
⼤胆创新,款式新奇,栩栩如⽣。

独创曼⽣壶,
且以名壶、名⼠、铭款⽽闻名。

建国初期,紫砂七⽼:
顾景⾈、任淦庭、吴云根、朱可⼼、裴⽯民、王寅春、蒋蓉,承上启下,发扬光⼤ .。

当代紫砂名⼈:徐秀棠、徐汉棠、
汪寅仙、周桂珍、顾绍培,
正如⾬后春笋;
制作设计,敢为⼈先;
⾝怀绝技,各有专长;
紫砂业界,尽显俊才。

更有紫砂⼤师、壶艺泰⽃,
⼀代宗师顾景⾈,
潜⼼紫砂陶艺研究,
著书⽴说全⾯推⼴;
《紫砂陶史概论》、
《宜兴紫砂珍赏》,
写下紫砂陶史光辉⼀页。

穷毕⽣精⼒于紫砂陶艺,
不断进取,勇于创新;
以博⼤胸怀,精湛技艺,
名垂紫砂陶史,留下辉煌篇章;
壶中可见哲学精神、
⽂学⽓息、绘画神韵;
制壶技艺,炉⽕纯青,
登峰造极,名传遐迩,声振海內外。

嗟乎!
宜兴紫砂壶兮,
⼈类历史写照,
中华⽂明象征;
聚制作⼯艺之精,
集诗书画印之粹;
有宋词⼤家闺秀之委婉清丽,
元曲⼩家碧⽟之兰⼼蕙质;
是⽂房雅供之重器,
陶冶性情之⾸选.;
⾛进⽂⼈书斋,济⾝古玩之列;
它粗犷中透着古朴,
筒朴中蕴涵灵巧;
它之新奇万变,⽆不风姿绰约;
它之细、润、柔、雅,
醉倒多少英雄豪杰;
它之内秀柔美,
让多少⽂⼈墨客如痴如醉;
其铜质之⾊,⽟⽯之光,
铿锵之声,⼗⾜韵味。

它之园浑脂润,
更是让千古过客沉醉流连!
附:本⼈在研究顾景⾈祝福紫砂壶过程中,2014年撰写的赏析⽂章,多家报刊杂志,⽹络予以登载。

《⽵润蝠雅韵味悠长》
⼀⼀顾景⾈“祝福”紫砂壶珍赏
2011年8⽉,本⼈有幸偶得中国⼯艺美术⼤师顾景⾈“祝福”紫砂壶⼀把,细细把玩鉴赏,深感顾⼤师作品⾊饰⾃然,清新艳丽,⼯整严谨,古朴⼤⽅,技艺精湛,寓意深刻,形神⽓态,贯通⼀⽓。

不愧是我国近代陶艺史上“⼀代宗师”和“壶艺泰⽃”之神品。

该“祝福”壶⾝⾼80mm,⼝径60mm。

壶把与壶嘴以⽵杆装饰,在壶把与壶⾝的上位连接部位采⽤镂空和浅浮雕⼿法,于壶把上长出⼏⽚嫩嫩的⽵叶紧贴壶⾝。

⽵节⽵叶细腻逼真,秀丽雅致,犹如⾃然⽣长⼀般。

壶盖上壶⾸为⼀只蝙蝠,底⾜为三只⼩蝙蝠,栩栩如⽣,⼗分灵动,彰显出蓬勃的⽣命⼒,让⼈遐想联翩,感到福⾄满满。

与壶把上
的“⽵”,谐⾳“祝”相呼应,⽵润蝠雅,韵味悠长,形成典型的“祝福”紫砂壶。

“祝福”紫砂壶盖内印章有景记、景⾈;壶把根部印章是景⾈;底部印章是顾景⾈。

从这些印记和该“祝福”壶⽼壶特征及顾⼤师⽤印年代综合考证,该壶应为顾⼤师1948年以后或中华⼈民共和国成⽴时期的作品。

(1948年秋,在丰收季节,取得丰硕成果的顾景洲,接受艺⼈“艺海⼀⼩⾈,⿎⾜风帆,勇往直前”的建议,顾景洲改名顾景⾈。

始⽤印顾景⾈、景⾈。

)所以,不排除该“祝福”紫砂壶是解放初期顾⼤师为祝福新中国的诞⽣定⾝打造。

在我拥有顾⼤师“祝福”紫砂壶三年⾥,通过把玩,有这么个有趣的过程,从⼀把漂亮好看的⽼壶到有寓意“祝福”的⽼壶,最后认知到是壶艺泰⽃顾⼤师的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最⼤的是对紫砂壶⼯艺、紫砂⼯艺⼤师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研究过古典⽂学、现代⽂学、诗、词、歌、赋,且在国家级报刊上
发表过不少⽂章。

但对紫砂及制品是⼀窍不通,三年前我买此壶是我觉得它是把⽼壶,漂亮、好看和壶上的⽵吸引了我。

那⼏只蝙蝠虽然⼗分灵动,但我们乡下⼈对蝙蝠不喜欢,认为那是钻在阴暗⾓落的坏家伙。

由于爱⽵⼼切,便以“知⾜者常乐”的⼼态买下了这把壶。

在把玩⼀年后我给它命名“祝福”紫砂壶。

从此,把玩也从喜欢到爱不释⼿,从爱不释⼿到赏析研究。

壶的精美与⽵和蝙蝠的寓意让我欣喜不已。

不久的⼀个中午,我在把玩中突然看懂了该紫砂壶底部印章中那难认的篆体字“顾景”⼆字,便想到⽹上搜⼀搜,没想到当输⼊“顾景”⼆字,顾景⾈、顾景⾈紫砂壶等检索内容便映⼊眼帘,从这天起我喜爱的“祝福”⽼壶便成了壶艺泰⽃顾景⾈⼤师的作品。

后来我以顾景⾈祝福壶为题赋诗三⾸:
(⼀)
⽵贯腹中⽣,蝠在上下舞;
壶⼩乾坤⼤,还看“祝福壶”。

(⼆)
丽娴佳⼈寄新茗,
醇⾹万⾥紫砂⽣;
紫泥⽵蝠情意深,
旷世祝福万古吟。

(三)
⼤家闺秀委婉丽,
⼩家碧⽟兰⼼蕙;
温润君⼦⾃怡轩,
泰⽃紫砂⾦⽟贵。

《祝福神曲》
⼀⼀解读朱昌茂题顾景⾈“祝福”紫砂壶诗三⾸
该三⾸题顾景⾈祝福紫砂壶诗写的⽣动、形象,诗情画意,韵味⼗⾜。

可谓划时代祝福神曲。

第⼀⾸诗是写形。

当你细看此壶,不难发现,该壶的壶把为⼀⽵竿,靠底部为⽵根部分,向上⽣长、⼀头扎⼊壶腹中,然后以壶嘴的形式于壶把的对⽅长出,不正是⽵贯腹中⽣吗!且⽓势磅礴、挺拔向上,⼤有直插云霄之势。

⽵节简洁有致,中正沉稳,衔接⾃然流畅、线条利落明快,起承转合⼀⽬了然,更添此壶神韵。

壶盖使⽤⼀只奋飞的蝙蝠作为把⼿,看拟翱翔于⽵上;三只纷飞的蝙蝠为⾜⽀起壶⾝,恰似翻飞于⽵下。

不正是蝠在上下舞吗!
且雕塑技艺⾼超,⽓韵⾼雅。

这⼀枝秀⽵,四只蝙蝠的诱⼈图景,正
是枝⽵(谐⾳知⾜)四蝠(谐⾳是福)主题的完美写照!所以顾⼤师的该“祝福壶”也可叫“知⾜是福壶”、“知⾜多福壶”、和“知⾜有福壶”。

这些美好寓意,正说明顾⼤师作品寓意丰富、内涵深刻,让⼈⽆限遐思、回味⽆穷。

顾⼤师的壶已经弥⾜珍贵,再经⼤师亲⼿雕塑,壶上乘,⽵长青,蝠永远。

壶、⽵、蝠相配,相得益彰。

势必价值连城。

正是:
⽵贯腹中⽣,蝠在上下舞;
壶⼩乾坤⼤,还看“祝福壶”。

第⼆⾸、第三⾸则是写意。

丽娴佳⼈寄新茗,醇⾹万⾥紫砂⽣;
紫泥⽵蝠情意深,旷世祝福万古吟。

美丽娴淑的少⼥们采集来的新茶,要想醇⾹万⾥,则须⽤紫砂器具冲泡。

但在紫砂器具中,⼜以顾景⾈祝福紫砂壶为上乘。

紫泥、⽵、蝠三位⼀体,情意绵绵,相得益彰,意境尤深。

形成典型的祝福紫砂壶。

因该“祝福”紫砂壶盖内印章有景记、景⾈;壶把根部印章是景⾈;底部印章是顾景⾈。

从这些印记和该“祝福”壶⽼壶特征及顾⼤师⽤印年代综合考证,该壶应为顾⼤师1948年以后或中华⼈民共和国成⽴时期的作品。

(1948年秋,在丰收季节,取得丰硕成果的顾景洲,接受艺⼈“艺海⼀⼩⾈,⿎⾜风帆,勇往直前”的建议,顾景洲改名顾景⾈。

始⽤印顾景⾈、景⾈。

)所以,不排除该“祝福”紫砂壶是解放初期顾⼤师为祝福新中国的诞⽣定⾝打造。

祝福新中国的诞⽣,故为“旷世祝福万古吟”。

第三⾸
⼤家闺秀委婉丽,⼩家碧⽟兰⼼蕙;
温润君⼦⾃怡轩,泰⽃紫砂⾦⽟贵。

则是赞美顾景⾈祝福紫砂壶即象⼤家闺秀⼀样委婉美丽,⼜象⼩家碧⽟⼀样纯美、兰⼼蕙美;⽽且顾景⾈的祝福紫砂壶已经达到了⼈如其壶和壶如其⼈的境界。

故有“温润君⼦⾃怡轩”(⾃怡轩:顾景⾈之堂号)之佳句。

顾景⾈被⼈们尊称为壶艺泰⽃,象这样的壶艺泰⽃为祝福新中国的诞⽣定⾝所打造的紫砂壶很⾃然要⽐⾦⽟贵得多。

书法家苏华民书作者
题顾景⾈祝福紫砂壶诗三⾸
细看该壶,腰上象系有⼀条⿊腰带,那是本⼈买回来后,见它⾥外都是茶垢,想消毒除垢,⽤⾼压锅煮了两个⼩时的结果。

⼤半⾼压锅⽔原本没过紫砂壶的,最后只剩下⼀半,都快烧成了墨⽔。

三年后,当研究得知是顾景⾈⼤师作品后,才没有舍得⽤。

此乃红清⽔泥中之精品。

红清⽔泥是清⽔泥中的极品,⽐普通的清⽔泥好养。

“天青泥”青沉似墨,原产于黄龙⼭⼤⽔塘,现已极少。

清⽔砂就是清⽔泥,该泥为纯种紫泥矿,宜兴丁⼭陶者呼之“普泥”,为较常见之泥料;良者稀⽽贵,劣者多⽽廉;玩家习称“红紫泥”,本泥因视之古朴,经长期使⽤后⽼味浓厚,⼜乃古代陶⼈最喜使⽤,为流传较多传器之泥料,故
以“清⽔泥”名之;乃作与赏⼆者最推崇之泥料。

也是顾景⾈⼤师早年的最爱。

窑温:1160度。

收缩⽐:约12%。

矿产地:江苏宜兴丁⼭黄龙⼭⼝本⾊泥。

泥性:⼲湿易掌握,稳定性⾼,黏性合理,成型较易。

陈泥须回炼,否则易⽣⿊边、花泥,提炼时须留意氧化铁及⽯灰质之剔除。

特点:泥⾊醇和尔雅,⽂⼈⽓息浓厚,⼤⼩件作品皆可展现紫砂风华;易与使⽤者产⽣共鸣,为明初陶⼿最喜使⽤之泥料之⼀。

冲茗特性:使⽤⽇久愈呈红润包浆泡茶易上⼿,亲和⼒佳,温度掌握简单,可轻松冲茗,泡养⽇久愈加红润朴拙,古穆端庄。

2015年,是顾景⾈⼤师诞⽣⼀百周年。

15年10⽉1⽇是中华⼈民共和国诞⽣66周年纪念⽇,在这特别的⽇⼦⾥,我将顾景⾈这款“祝福
壶”正式命名为“旷世祝福壶”。

其标志性图标就是挺拔向上的“⽵”和顾⼤师⾸创奋飞的“蝠”。

其核⼼是奋飞的蝠,顾⼤师以奋飞的蝙蝠预⽰着中华⼉⼥即将开始奋发图强的新征程来祝福新中国的诞⽣,可谓意义重⼤。

希望能得到⼤家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并希望将该“旷世祝福壶”作为传世壶谱收录于顾⼤师壶谱中。

顾景⾈双线⽵⿎壶
⼈们对顾景⾈
紫砂地位及成就的评价:
千载⼀时久绝迹,
⼆陈妙造也难求,
如今阳羡名壶⼿,
海内争传顾景⾈。

旷世祝福
------顾景⾈祝福紫砂壶研考
⼀、偶遇售卖旧紫砂壶
2011年8⽉中旬,我们⼀⾏⼗⼏⼈随旅⾏社组织的⼭西太原----平遥-----五台⼭-----云冈⽯窟------悬空寺⼀游,8⽉16⽇游五台⼭,在⼤家登顶南台锦绣峰之际,本⼈与⼏个未登顶者于路边闲逛,⼀会便在众多买⼩件的摊位上发现售卖旧紫砂壶的,因为本⼈平常喜欢⽤紫砂壶泡茶喝,且我办公室常⽤的紫砂壶刚被⼩同事不⼩⼼打了,便产⽣购买⼀只⾃⽤,通过询价,⽐新紫砂壶便宜不少,因为是⽤过的旧紫砂壶,所以叫价都不⾼,⽽且是按照壶的⼤⼩叫价的。

当时有三、四个⼈在场,但对紫砂壶
都不怎么了解,我爱喝茶,知道紫砂壶泡茶⽐其他茶具的味道要好。

根本不知道紫砂器还有收藏价值。

当问到这些壶的来源时,卖壶⼈说是从当地农民⼿中收来的。

我从⼗⼏把壶中挑了两只⼩⼀点的,经过⼀番讨价还价,我最终将⼀适中的壶买下,另⼀⼈则将另⼀把⼗分别致的⼩紫砂壶买下。

当登顶南台锦绣峰的同志们知道后说, ⼜脏⼜旧买的划不来, 说的我都有些后悔。

回到家中,爱⼈看了也把我数落了⼀番,但我极⼒解释说,壶虽然脏、旧,可壶上的⽵⼦、蝙蝠看起来还是不错的,还以“知⾜常乐”来安慰⾃⼰。

后来我想通过⾼温消毒法将其处理后⾃⽤,就⽤家⾥的⾼压锅盛⽔将其完全淹没加热蒸煮了近⼆个⼩时,当打开锅盖,⽔煮去了⼀多半,剩下的⽔与浓茶没什么两样,因为当时没注意,待壶⼲后,⿊⿊的茶垢像⼀条裤腰带在壶⾝上围了⼀周。

(如相册图⽚)
我看到茶垢太多就没有着急使⽤它,放在那⾥⼀晃就是三个年头过去了。

⼆、从“祝福壶”到“泰⽃壶”
随着收藏热的兴起和鉴宝节⽬的普及,当得知有的紫砂器具有收藏价值时,我便时不时将该紫砂壶拿出来欣赏欣赏,研究研究,随着欣赏⽔平的提⾼,我给壶命名为“祝福”紫砂壶。

2014年1⽉的⼀天,我在把玩中突然看懂了壶底部印章中那难认的篆体字“顾景”⼆字,便上⽹去搜,没想到从那天起我开始将把玩紫砂壶与顾景⾈的研究联系了在⼀起,⼏周后,我写了⼀篇研究⽂章,全⽂如下:
⽵润蝠雅韵味悠长
⼀⼀顾景⾈“祝福”紫砂壶珍赏
三年前,本⼈有幸偶得中国⼯艺美术⼤师顾景⾈“祝福”紫砂壶⼀把,细细把玩鉴赏,深感顾⼤师作品⾊饰⾃然,清新艳丽,⼯整严谨,古朴⼤⽅,技艺精湛,寓意深刻,形神⽓态,贯通⼀⽓。

不愧是我国近代陶艺史上“⼀代宗师”和“壶艺泰⽃”之神品。

该“祝福”壶⾝⾼80mm,⼝径60mm。

壶把与壶嘴以⽵杆装饰,在壶把与壶⾝的上位连接部位采⽤镂空和浅浮雕⼿法,于壶把上长出⼏⽚嫩嫩的⽵叶紧贴壶⾝。

⽵节⽵叶细腻逼真,秀丽雅致,犹如⾃然⽣长⼀般。

壶盖上壶⾸为⼀只蝙蝠,底⾜为三只⼩蝙蝠,栩栩如⽣,⼗分灵动,彰显出蓬勃的⽣命⼒,让⼈遐想联翩,感到福⾄满满。

与壶把上的“⽵”,谐⾳“祝”相呼应,⽵润蝠雅,韵味悠长,形成典型的“祝福”紫砂壶。

(如相册图⽚)
“祝福”紫砂壶盖内印章有景记、景⾈;壶把根部印章是景⾈;底部印章是顾景⾈。

(如相册图⽚)
从这些印记和该“祝福”壶⽼壶特征及顾⼤师⽤印年代综合考证,该壶应为顾⼤师1932年⾄1942年民国期间或中华⼈民共和国成⽴时期的作品。

所以,也不排除该“祝福”紫砂壶是解放初期顾⼤师为祝福新中国的诞⽣定⾝打造。

在我拥有顾⼤师“祝福”紫砂壶三年⾥,通过把玩,有这么个有趣的过程,从⼀把漂亮好看的⽼壶到有寓意“祝福”的⽼壶,最后认知到是壶艺
泰⽃顾⼤师的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最⼤的是对紫砂壶⼯艺、紫砂⼯艺⼤师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研究过古典⽂学、现代⽂学、诗、词、歌、赋,且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过不少⽂章。

但对紫砂及制品是⼀窍不通,三年前我买此壶是我觉得它是把⽼壶,漂亮、好看和壶上的⽵吸引了我。

那⼏只蝙蝠虽然⼗分灵动,但我们乡下⼈对蝙蝠不喜欢,认为那是钻在阴暗⾓落的坏家伙。

由于爱⽵⼼切,便以“知⾜者常乐”的⼼态买下了这把壶。

在把玩⼀年后⽅知该壶叫“祝福”紫砂壶。

从此,把玩也从喜欢到爱不释⼿,从爱不释⼿到赏析研究。

壶的精美与⽵和蝙蝠的寓意让我欣喜不已。

前不久的⼀个中午,我在把玩中突然看懂了该紫砂壶底部印章中那难认的篆体字“顾景”⼆字,便想到⽹上搜⼀搜,没想到当输⼊“顾景”⼆字,顾景⾈、顾景⾈紫砂壶等检索内容便映⼊眼帘,从这天起我喜爱的“祝福”⽼壶便成了壶艺泰⽃顾景⾈⼤师的作品。

原⽂如此。

当时⾃⼰觉得写的不错,想和⼤家讲述收藏故事,分享收藏快乐,就向相关媒体进⾏了投稿,不久,湖北审判“秋之韵”特刊、武汉铁道报等予以刊发,同时新华⽹、⼈民⽹、凤凰⽹也予以刊登。

2014年,我在中央⼆台“⼀锤定⾳”五.⼀特别节⽬的启发下,⼜写了再珍赏⼀⽂,全⽂如下:
知⾜者是福也
⼀⼀顾景⾈“祝福”紫砂壶再珍赏
《⽵润蝠雅,韵味悠长⼀⼀顾景⾈“祝福”紫砂壶珍赏》⼀⽂发表后,受到不少读者的热捧和研究,尤其是观看了实物图⽚的读者,更是悉⼼研究,并冠名“五福捧寿⽵节壶”、“百福⽵节壶”等等。

看来,⼀件寓意深刻的作品,是可以唤起⼈们的不同联想和认识的。

受此启发,我对顾⼤师该“祝福壶”进⾏了再审视、再研究,并且使我的认识在原珍赏的基础上再进⼀步,故姑且叫再珍赏。

细看此壶,不难发现,该壶的壶把为⼀⽵竿,靠底部为⽵根部分,向上⽣长、⼀头扎⼊壶腹中,然后以壶嘴的形式于壶把的对⽅长出,⽓势磅礴、挺拔向上,⼤有直插云霄之势。

⽵节简洁有致,中正沉稳,衔接⾃然流畅、线条利落明快,起承转合⼀⽬了然,更添此壶神韵。

壶盖使⽤⼀只奋飞的蝙蝠作为把⼿,看似翱翔于⽵上;三只纷飞的蝙蝠为⾜⽀起全⾝,恰似翻飞于⽵下。

雕塑技艺⾼超,⽓韵⾼雅。

这⼀枝秀⽵,四只蝙蝠的诱⼈图景,不正是枝⽵(谐⾳知⾜)四蝠(谐⾳是福)主题的完美写照吗!所以顾⼤师的该“祝福壶”也可叫“知⾜是福壶”。

这⼜⼀美好寓意,正说明顾⼤师作品寓意丰富、内涵深刻,让⼈⽆限遐思、回味⽆穷。

顾⼤师的壶已经弥⾜珍贵,再经⼤师亲⼿雕塑,壶上乘,⽵长青,蝠永远。

壶、⽵、蝠相配,相得益彰。

故势必价值连城。

其实,我在再珍赏顾⼤师“祝福”紫砂壶时,不仅对它的寓意有了新的认识,⽽且对它的制作⼯艺和年代也有了进⼀步的认识。

今年中央电视
台“⼀槌定⾳”五.⼀特别节⽬中⼀位顾景⾈紫砂壶收藏家讲,顾景⾈善
做“光货”紫砂壶,他⼀⽣中所做的“花货”紫砂壶甚少,可见该壶的珍贵。

有专家说它是“极品中的孤品”,有的说填补了顾景⾈⼤师现成作品的空⽩。

我觉得这⼀切都不为过。

的确,从顾景⾈现存紫砂壶看,花货⽆⼏,如他所制作的“⽠梨壶”、“仿⿎如意壶”等,均为精品。

从顾景⾈的制壶经历来看,该“祝福壶”应该是顾⼤师与吴湖帆、唐云、江寒汀等著名画家交往甚密年代的作品。

2008年11⽉23⽇,上海⼯美秋拍拍出的唐云⽣前收藏顾景⾈制、吴湖帆绘的紫砂壶壶⾝所绘便是⽵,此壶制作时间为1948年。

画家在壶上做画只能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制壶⼤师的“花货”则是⽤雕塑来完成。

这就要求制壶者不仅仅要有⼀定绘画基础,⽽且更需要有陶艺雕塑功夫。

从该“祝福壶”的雕塑⼯艺看,应当是顾⼤师绘画和雕塑均达到巅峰时期的作品。

所以该“祝福壶”应该是中华⼈民共和国成⽴时期的作品,这⼀时期值得顾⼤师忠⼼祝福的便是新中国的诞⽣。

因此,更加坚定了我最初的判断,该“祝福壶”就是顾⼤师为祝福新中国的诞⽣⽽倾⼼打造。

2014年10⽉,我⼜以顾景⾈祝福壶为题赋诗三⾸:
(⼀)
⽵贯腹中⽣,蝠在上下舞;
壶⼩乾坤⼤,还看“祝福壶”。

(⼆)
丽娴佳⼈寄新茗,
醇⾹万⾥紫砂⽣;
紫泥⽵蝠情意深,
旷世祝福万古吟。

(三)
⼤家闺秀委婉丽,
⼩家碧⽟兰⼼蕙;
温润君⼦⾃怡轩,
泰⽃紫砂⾦⽟贵。

以上⽂章和诗歌在新华⽹、⼈民⽹、凤凰⽹上刊发后,受到了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尤其是在凤凰⽹上刊发不到⼀个⽉,点击阅读者便过万。

2014年11⽉,我从顾景⾈之徒周桂珍紫砂壶图谱中看到了名为“三蝠⽵禅”⽼紫砂壶。

壶⾝与顾景⾈祝福紫砂壶壶⾝完全⼀样,壶底也是三只蝙蝠。

只是壶盖上的纽⼀个是蝙蝠,⼀个是蝉。

我们知道,蝉⼜叫知了,⼀般三个以上便可称多,与壶上的⽵和蝠相结合,我给周桂珍该壶起名叫“知⾜多福壶”、和“知⾜有福壶”。

⽐它原来“三蝠⽵蝉”⽼紫砂壶是不是更为贴切,寓意更为深刻。

(如相册图⽚)
在给周桂珍壶起名过程中,得到启发。

顾景⾈的“祝福壶”还可以
叫“知⾜是福壶”、“知⾜多福壶”、“知⾜有福壶”。

即⼀枝秀⽵,四只蝙蝠的诱⼈图景,正是枝⽵(谐⾳知⾜)四蝠(谐⾳是福)、有福、多福主题的完美写照!
2015年6⽉,我在吴云根、朱可⼼、顾景⾈等“紫砂七⽼”的⾼徒汪寅仙的紫砂壶图谱中,看到有⼀款仿顾景⾈祝福壶,两壶⼏乎完全⼀样。

(如相册图⽚)
但细看,汪寅仙所制壶壶⾸蝙蝠是呈蹲式,壶把⽵枝伸出部分与主⼲不是镂空的,壶⾝⽵叶呈层叠表现,错落有致。

⽽顾景⾈的祝福壶壶⾸蝙蝠呈奋飞式,壶把⽵枝伸出部分与主⼲是镂空的,壶⾝⽵叶舒展洒脱,更显灵动俊秀,寓意更为深刻,给⼈以⽆限的想象空间。

2015 年9⽉,我查找资料表明:1948年秋,在丰收季节,取得丰硕成果的顾景洲,接受艺⼈“艺海⼀⼩⾈,⿎⾜风帆,勇往直前”的建议,顾景洲改名顾景⾈。

始⽤印顾景⾈、景⾈。

故此祝福壶的制作年代进⼀步缩⼩,再⼀次更进⼀步证明了我过去的研究判断,该祝福壶就是顾景⾈与吴湖帆、唐云、江寒汀等著名画家交往甚密年代,且绘画和雕塑均达到巅峰时期和中华⼈民共和国成⽴时期的作品。

祝福新中国的诞⽣,并以奋飞的蝙蝠预⽰着中华⼉⼥开始了奋发图强的新征程。

三、顾景⾈祝福壶购买地研考
前⾯已作介绍,顾景⾈祝福壶购买于⼭西省五台⼭。

随着对紫砂壶的喜爱和研究,我对其购买地也产⽣了浓厚的兴趣。

为什么顾景⾈的祝福壶会在宜兴千⾥之外的五台⼭出现?通过研考,得知⼭西阳泉市平定县曾经是仅次于宜兴的紫砂盛产地。

早在乾隆时期,平定砂锅就因被皇帝题咏“龙”字⽽名闻京师。

民国年间,平定紫砂曾在陶瓷界占有⼀席之地,堪与宜兴紫砂媲美。

在民国时期,⼭西最⾼⾸领阎锡⼭、冀宁道尹的朱⼦钦、以及平定知事吉廷彦都⼗分重视紫砂的烧炼和改良。

1915年,时任⼭西省省长的阎锡⼭亲⾃出⾯和江苏省省长商量,请宜兴的紫砂陶艺⼈到具有丰富紫砂⼟资源的平定县开办紫砂陶⼯⼚,并进⾏技术指导。

由江苏宜兴利永陶器公司介绍,吴云根、杨阿时和李宝珍来到平定县办起平定县平民陶器⼯⼚,⽣产紫砂陶产品。

吴云根在平定,历时三年,期间,他曾数次为当时⼭西省省长阎锡⼭仿制宜兴壶,所制陶艺作品为阎锡⼭收藏。

⼀⽇,阎锡⼭得到下属送来的⼀把吴云根制作的紫砂壶,那壶仿佛千年⽼僧,吐纳着绵绵古意。

为此,阎锡⼭召见他,称赞他的壶,还请他吃了⼀顿饭。

许多年后,成为吴云根的罪状,在“⽂⾰”中饱受摧残,死于⾮命。

平定紫砂曾经过三次改良试验,⼤获成功,得到政府认可,吉廷彦也因改良紫砂有功获“⼀等⾦质奖章”。

平定紫砂经过改良后,⾊泽鲜亮,造型美观,⼴受欢迎,由此带动了当地紫砂的兴盛。

 阎锡⼭为⼭西五台县河边村⼈。

五台⼭位于五台县境内,与平定相⽐邻,紫砂器在阎锡⼭、吉廷彦等⼤官僚的热拥下,民国时期紫砂器在⼭西便⼴受官僚、⽂⼈墨客的追捧。

另外,抗⽇战争时期⼋路军总部、办事处也分布在这⾥,可谓⾼官、富商和⽂⼈墨客云集之地,加之当地对紫砂的推崇,顾景⾈在解放初期制作的祝福壶出现在⼭西五台⼭⼀带便是很⾃然的事情了。

但是,平定紫砂仅在民国期间兴盛不久,便昙花⼀现了。

所以,如今顾景⾈祝福壶在这⾥被以旧货售卖也就不奇怪了。

2015年,是顾景⾈⼤师诞⽣⼀百周年,10⽉1⽇是中华⼈民共和国诞⽣六⼗六周年纪念⽇,在这特别的⽇⼦⾥,我将顾景⾈这种款式的“祝福
壶”正式定名为“旷世祝福壶”,其标志性图标就是挺拔向上的“⽵”和顾⼤师独创和⾸创奋飞的“蝠”,核⼼是独创和⾸创奋飞的蝠。

顾⼤师以奋飞的蝙蝠预⽰着中华⼉⼥即将开始奋发图强的新征程来祝福新中国的诞
⽣,可谓意义重⼤。

也是顾景⾈⾃⼰独创和⾸创⼜能称尊紫砂的重器。

宜紫千⾦风华正茂
2017-4-20 08:36
(1948年秋,在丰收季节,取得丰硕成果的顾景洲,接受艺⼈“艺海⼀⼩⾈,⿎⾜风帆,勇往直前”的建议,顾景洲改名顾景⾈。

始⽤印顾景⾈、景⾈。

)所以,不排除该“祝福”紫砂壶是解放初期顾⼤师为祝福新中国的诞⽣定⾝打造。

宜紫千⾦风华正茂的评论兼备注:
2016-2-23 09:43
2016年2⽉19⽇,我从周桂珍紫砂壶图⽚中⼜找到了周桂珍仿顾景⾈祝福紫砂壶⼀把。

形制完全⼀样。

顾景⾈两位⾼徒周桂珍、汪寅仙仿师傅顾景⾈的祝福紫砂壶都找到了,认真⽐较,可谓各有千秋。

不过师傅还是师傅。

是这样吧。

宜紫千⾦风华正茂
2016-1-28 08:58
希望能得到⼤家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将此款式“祝福壶”定名为“旷世祝福壶”,并将“旷世祝福壶”作为传世壶谱收录于顾⼤师壶谱中。

⽂章来⾃宜紫千⾦风华正茂新浪微博。

汪演仙祝福紫砂壶
书法家苏华民
书作者撰《德富楼赋》
这是作者在⾃⼰主编并监制的《柔情铁法官》电视剧中扮演院长的剧照。

作者简介:
朱昌茂,湖北荆门⼈,中共党员,1976年12⽉⼊伍,时任⾼炮63师627团组织⼲事。

曾任襄阳铁路运输法院研究室主任、民庭庭长、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现已退休。

⼏⼗年来,他结合⾃⼰所办案件撰写的以案说法、案例通讯、审判纪实等稿件往往都是全国各⼤报刊的抢⼿货。

尤其善于撰写警⽰性⽂章,其作品“警惕联营骗局”、“联营骗局对策谈”和“联营⼤骗局揭秘”等系列⽂章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时、中央⼈民⼴播电台、经济⽇报、⼯⼈⽇报等120多家媒体发表后,使他成为全国最先“吃螃蟹”的⼈⽽名噪⼀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