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的形成对农业的危害及人工消雹防雹措施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雹的形成对农业的危害及人工消雹防
雹措施分析
摘要:冰雹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危害力比较大的气象灾害,危害力仅次于干旱,发生冰雹天气时还经常伴随大风现象、急速的温度下降现象和高强度的雷电暴雨
现象。

因为冰雹属于固体类型的降水,因此产生的冰雹个体较大、硬度较高、重
量在降雨类型的气象里也是最大的,所以遭遇冰雹侵害的农田区域会受到极大的
灾害损失,一场密集的冰雹降临后可能会影响当地粮食产量下降,严重情况直接
导致当年的粮食颗粒无收。

冰雹不仅仅危害到农业经济链,还给威胁到了人民生
活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冰雹形成;农业所受危害;人工消雹防雹措施
引言
一般来说每年的年中几个月是可能产生冰雹天气的高几率时期,这个时期同
样也是农耕种植生产的重点时期。

冰雹在这样的时期出现会让当地的农业经济遭
受巨大损失,大冰雹的个体直径可达到两厘米甚至更大,会摧毁地面生长的农作物,目前的气象监测技术对于冰雹预警时间还太短,很多时候来不及做出最为稳
妥的防御措施,距离社会理想的防灾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本文通过对不同冰雹
的类型进行分析,集合我们当前的气象技术与服务经验做出探讨分析,根据冰雹
的产生特点,研究出解决的措施方法,为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所需就要的消雹防
雹给予合理的参考。

1.冰雹的特征和对农业的影响
1.2冰雹灾害的发生特征
一般情况下冰雹来势都很凶猛,但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冰雹天气一般在强降雨来
临之前或过程中出现,通常还会伴有大风。

冰雹灾害出现之后,因为温度较低,堆
积在土地中的冰雹会将农作物冻死,面且大密度的冰雹集中下落,还会造成砸伤、
砸死农作物的现象。

因此,冰雹灾害的防御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

[1]
1.3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冰雹灾害在出现的过程中往往会砸伤、砸死、冷冻农作物和导致土地板结等,从
而给正常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应带来危害。

农作物相对自然界的其他作物而言
更为脆弱,当冰雹降下的时候,其枝叶、杆茎、果实和花朵等均暴露在冰雹之下,冰雹强大的冲击力作用往往会造成农作物出现损叶、折杆、脱粒等现象,进而导
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需要注意的是,在冰雹出现的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暴
风雨,这种情况导致小麦等抗倒伏能力相对较弱的农作物在这个过程中将出现大
面积倒伏田。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出现冰雹之前,天气往往会表现出异常的高温
和闷热现象,而在冰雹出现之后,气温又会出现骤然下降的现象,强烈的温差导
致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冷冻伤害,而由于低温的影响,部分农作
物受到砸伤的组织难以快速恢复,导致农作物生长缓慢和减产。

同时,相关地区
会因气温的迅速变化而出现强降水或洪水等灾害,导致农田遭到淹没或摧毁。

此外,下降的冰雹会对地面产生强烈的冲击,导致表层土壤变硬,从而影响农作物的
生长发育。

2.农业生产中防御冰雹灾害的策略
2.1加强气象部门对冰雹气象天气的预警工作
通常情况下,冰雹气象发生之前是可以被气象监测仪器监测到的,监测到之
后就可以做出防范措施,所以每个地区的气象部门都要在冰雹发生几率大的天气
条件里密切关注冰雹的预警监测数据。

与此同时还可以和当地的有关政府部门单
位保持便捷的沟通机制,方便在监测设备检测到冰雹气象数据后能够第一时间的
通知给当地各个政府部门,再由各部门把冰雹预警消息传达给地区民众,并和群
众齐心协力地进行防御措施,便可以有效地减轻冰雹灾害损失,这样的方法也能
督促当地监控部门在卫星技术和雷达跟踪探测技术对冰雹防御工作的辅助能力,
相辅相成更加准确的把控冰雹天气动向,提升气象监测部门监测冰雹灾害的技术
能力,保证数据合成的精准程度。

[2]
2.2建立和开展人工消雹防雹团队
人工消雹防雹有必要创建一个专门的团队多人合力工作,组成人工消雹防雹
的团队人员需要对冰雹原理以及地区内容易产生冰雹的区域和产生时间明确了解,随后将人工影响设备安置在容易出现冰雹的地域并且设置好消雹防雹火箭的作业
系统。

人工影响的方式在很对地方都是有效、便捷的人工消雹防雹方法。

这个人
工影响方式可以有效的针对冰雹灾害的形成因素进行干扰处理,依靠人力将催化
剂打进预警形成冰雹的云层中,在云层里的所产生了作用直接将冰雹的形成因素
冲散,从根本上减少冰雹的产生,保障地区不受灾害侵袭。

只是人工影响的方式
因携带重量型设备,因此在灵活移动上还不尽如人意,只有提前去到冰雹即将形
成的地区安置设备。

倘若事态紧急移动和转移的速度就会不及时。

针对这样的弊
端现在已经改进出了方便移动的炮台,很好的应对各种事态变化,保证了地区人
民不受冰雹灾害。

[4]
3.冰雹灾害发生后的补救策略
3.1及时的应对策略
冰雹已经降落形成灾害后一定要及时的做出减灾工作,因为冰雹在云层中的
气温和距离地面的气温不同,冰雹呈现固体降落后会逐渐液化为水状,经过一段
时间的积累这些水分在土壤力逐渐饱和,不快速将水分疏通掉会让农作物的根部
泡发腐烂引起二次灾害。

所以在冰雹出现后第一时间进行土壤排水工作,将田地
中按照一定比例挖出水沟引导积水流出回复土壤的正常湿度。

冰雹在降落后的落
地压力也会把松软的土壤压实,过于紧密的土壤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所以
排水之后第二道程序就是给田地松土,最后对农作物做好施肥和害虫防治的工作,让农作物在灾害后最快的回复正常发育成长而不会影响到最终的粮食收成。

3.2呼吁农业工人和农民灵活补救
受到冰雹灾害影响严重的农作物已经大面积坏死的话,是建议进行重新耕种的,把坏死的农作物去除掉之后尽快的播种新苗,在时间上尽可能的达到可收成
的范围内,所以要选择生长到成熟速度比较快的农作物,尽力保持在预计收成时
间内完成补种方案,以尽力减少当年的农业经济损失。

[3]
结束语
当今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对于冰雹灾害的防治研究也逐渐完善,按照当前的农业需求来分析,应当首要针对冰雹灾害产生之前的预警技术加强发展,做到更为及时更为准确的预警,达成最大限度降低地冰雹灾害损失效果,实行这个紧要问题的措施就需要每个地区地气象部门和当地农业部门人员增加合作联系,相互达成良好地沟通意识,冰雹预警地信息最快的传达到当地人民手中,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应对。

也应该继续加强社会群众的消雹防雹意识,最好可以让人民群众主动关注气象预警消息,主动在冰雹易发生时节保持警惕,提前准备上防御措施所需材料。

已经遭受冰雹危害的区域也要尽快实施减灾措施,把危害损失压缩到最低,争取补救人民的经济,保证基础的农业收益。

参考文献
[1]吴萍, 邓志强, & 卡德亚·托乎提. (2020). 阿克苏地区冰雹风险区划和防雹作业点布局方案措施分析. 农村科学实验(25), 2.
[2]邓志强, 吴萍, 王拥政. 阿克苏地区冰雹天气特征与防雹技术探讨[J]. 农业灾害研究, 2020, 10(7):3.
[3]邝美清, 张家斌, & 王丹平. (2020). 2020年3月22日三明市人工防雹作业技术及效果评价. 海峡科学(9), 6.
[4]刘春文, 郭学良, 段玮, 李辰, & 尹丽云. (2021). 云南一次典型降雹过程的冰雹微物理形成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大气科学, 45(5), 1-16.
作者简介:石明武(1974.05)男,汉族,甘肃省徽县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人影防雹(人工增雨)防灾减灾的雷达观测、预报、指挥及基础气象数据观测等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