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实训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实训与实习
OCCUPATION
149
2012 07
RACTICE
浅谈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实训教学
文/王申银 吴晓路
本文结合笔者近几年的实践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提高数控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一、明确培养目标,确定数控技术专业实训内容
1.培养目标
数控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在机械制造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夹具设计及生产技术服务、数控机床操作、二维和三维CAD/CAM软件应用、产品检验、数控机床维护保养、数控加工车间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能够获得数控车工、数控铣工或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部分学生能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为确定专业面向岗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多次召开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访谈会。

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若干学习领域课程→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将学习领域分解为多个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分担该学习领域部分能力要求,最终实现工作过程知识的完整重构。

通过广泛的调研得知,目前企业最急需的就是综合素质高、职业道德好、具有数控高级操作工岗位能力、能熟练运用机械加工工艺及CAD/CAM软件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为此,学院结合行业背景及人才需求,将数控技术专业面向的岗位确定为数控操作工、机械工艺员、新产品试制工、机床维修工和设备管理员。

2.实训内容
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训教学确定为以下内容:机械制图综合实训、钳工实训、CAD/CAM实训、PLC实训、普通机加工实训、数控机床控制类实训、零件的综合工艺类实训、数控编程与操作实训、设备检测和维护实训和企业顶岗综合实训等。

以“数控编程与操作”实训为例,其学习情境设计思路是:首先根据零件形状、结构的不同,将被加工零件分为回转体零件、平面轮廓零件、箱体类零件和综合零件四类,每一类型零件再根据零件复杂程度和加工难易程度细分为多个学习情境,如右表所示。

对上述八个学习情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适当的选择后组织教学,在教学实施时,教师指导工作量随着学习任务难度的增加逐步而减小,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程度逐步得到提高,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表 数控编程与操作实训教学安排表序号
学习情境
工作任务
参考学时
1
回转体零件
轴类零件的程序编制与加工
编制程序进行零件的端
面、外圆柱表面、圆锥面、圆弧面、退刀槽、
外螺纹的切削加工
302套类零件的程序编制与加工
编制程序进行零件的内外轮廓车削加工
30
3复杂回转体类零件的程序编制与加工
利用复合循环指令编制程序,进行零件的内外
表面车削加工
40
4
平面轮廓零件轮廓类零件的程序编制与加工利用数控铣床加工零件外轮廓表面
355
型腔类零件的程序编制与加工
编制机械加工程序铣削加工曲面
30
6箱体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的程序编制与加工
编制箱体类零件的加工程序,利用加工中心进行内孔表面和空间曲面
的铣削加工
35
7
综合零件车铣复合类零件的程序编制与加工编制复合类零件的加工
程序和实操加工
508
复杂装配零件的程序编制与加工
编制机械加工程序进行配合件加工
50
二、优化数控设备配置,注重实用性
1.开展多种数控系统教学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决定了数控实训教学必须与企业紧密结合,实施校企合作。

企业使用的数控系统就是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的数控系统。

单一数控系统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在应聘上岗时受到企业现状的限制,就业竞争力受到较大的制约。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实训中心现有数控机床25台,数控系统有日本的FANUC、大森系统,德国的西门子系统,国产的有武汉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和广州数控系统。

另外我们还购买了上海宇龙仿真软件,它具备多种数控系统的仿真能力,可以实现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加工零件的全过程仿真。

通过这些设备和软件组织教学,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各种数控系统的编程与操作技巧。

与具备单一数控系统操作能力的员工相比,具备多种数控系统操作能力的学生更受企业青睐,他们工作适应性得到提高,就业机会大大增加,一些毕业生迅速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2.数控设备配置注重实用性
数控设备的配置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配置数控机床要以实用为主,不要盲目追求高档设备,尽量达到真实的
P OCCUPATION
2012 07
150
实训与实习
RACTICE
问题教学法在电工实训课中的探索与实践
文/陆智勇
企业生产环境;二是机床要有网络化连接,企业今后的主流趋势是计算机编程,与机床相配的电脑中要安装企业进行加工所使用的主流CAD/CAM软件,如ProE、Mastercam和UG等。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技能水平
教育部于2006年11月16日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部16号文件),指出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一是学院老师“走出去”,去企业顶岗实践;二是能工巧匠“引进来”,作兼职教师;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培训基地。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特色非常鲜明的高职院校,2003年,学院作为山东省高职高专院校的唯一代表首批参加并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学院先后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省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采取多形式、多途径,积极探索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的有效方法。

学院“双师
型”教师培养模式有: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专业教师定期去生产企业挂职锻炼;引进企业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共建培训基地。

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实训教学
1.“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清楚加工一个零件所需要的知识点,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意识,高标准对待实训。

2.“情境式教学”将学习领域分解为多个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融“工艺分析、编程训练、操作示范、操作练习、产品加工、技能考证”于一体。

3.“工学结合”采用企业实际生产的零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零件的加工过程。

让学生制定加工工艺,编制加工程序,然后与企业实际工艺路线比较,分析其优缺点。

4.采用行为导向“六步教学法”“六步教学法”是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所经历的“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进行教学活动。

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咨询者或者指导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全部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所谓问题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通过创设教学情景,优化教学结构,把学生引导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最终实现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形成能力、养成心理品质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一般包括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检验、学习总结等五个环节。

为了切合当前技工学校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笔者认为有必要改进专业教学尤其是实训课的教学方法,以学好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技能教学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兴趣教学。

在电工实训课中实施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在学生实训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探究中发展,从而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实训教学效果的提升,促进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最终提升技校教育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

一、电工实训课的现状
在目前的技校电工实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实训能力不强的现状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总结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学生在义务段教育中,由于偏向重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要减弱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性。

二是实训课教学上仍以老师为中心,老师从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甚至到实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无所不包地进行讲解。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只是完全机械、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讲解进行操作,这样的实训教学不仅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是实训课成绩考核以实训时间、安全、质量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