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案:发脾气、怎么办(优秀范文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教案:发脾气、怎么办(优秀范文5篇)
第一篇:安全教案:发脾气、怎么办
安全健康活动教案:我们生气的时候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不高兴的时候。
2、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初步学会与朋友交往的简单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师平时注意本班幼儿较突出的不高兴的实例。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生气的时候》
①与幼儿讨论:丽丽和豆豆为什么要撅嘴和哭闹?如果是你,会怎样做?
②你平时有不高兴的事吗?为什么不高兴?生气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
2、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
告诉幼儿: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人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如果生气后,问题解决了,大家互相更了解。
这就是适度的生气,是件好事情。
如果生气时,伤害自己,妨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
生气时,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也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或者哭一哭,叫一叫,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等等,或者为别人想一想,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3、组织幼儿讨论后,制定本班“公约“,如生气的时候不能打人、大声吵闹、损坏东西等,并把这些内容画出来(事先画好)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4、幼儿唱歌曲《拉拉勾》。
附:《生气的时候》丽丽和豆豆是邻居。
一天晚上,丽丽想让妈妈给自己讲故事,可妈妈正忙着,说:“明天再讲吧。
”丽丽不高兴了,她一声不响地走到墙角边撅着嘴生
闷气。
这时,豆豆正坐在自己家的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片,爸爸走过来说:“现在正播放精彩的足球赛,不看太可惜了。
”说着把动画片换成了足球赛,豆豆生气了,他大哭大叫地跺着脚,哭得连嗓子也哑了,还把桌子上的东西弄得很乱很乱。
第二篇:关于发脾气(模版)
关于发脾气凡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世间人总是会发脾气,总是会不高兴,他不知道这个伤害之大。
2 佛门当中常说“火烧功德林”,我们自性里面的功德,这一发脾气就烧光了,就没有了。
3 如果你在临命终时那一刹那还发一次脾气,那什么都完了,那火烧功德林!所以修行人最怕的就是嗔恚,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所有一切障碍统统都来了,业障都现前了。
可是几个人能不发脾气?所谓“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为什么?这一发脾气就不行了,就成了障碍。
念佛人真正觉悟之后,这个世间一切人事随他去!他好也好、坏也好,反正与我不相干。
要保持自己的身心清净,经上常讲“积功累德”,你那个功德才能够累积。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嗔心可怕!嗔恚一起来之后,谁受害?自己受害。
别人有没有受害?别人决定不受害。
你要觉悟,你发脾气受害的是自己,与别人不相干。
7 在逆境里头千万不能生气,要把这个事实真相看清楚,利害得失看明白,你要生气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个事情决定干不得。
“火烧功德林”,那个功德不容易修,积功累德,一发脾气就烧光,就没有了。
所以你要问问,你有多少功德?你要想一想,我什么时候发了脾气?发脾气之后到现在没发,所修的就那么一点功德,因为前面所修的都烧光了。
诸位要知道,功德是定、慧,三学你要是得到定、得到慧了,那个戒也是功德,戒定慧统统是功德。
如果你持戒持得很好,没有得定,这个戒算福德,不算功德,所以功德是定慧。
第三篇:大班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
大班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
活动目标
1.在日常生活中,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
2.遇到困难,会动脑筋解决问题
3.在活动中,乐于发表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活动准备
情景表演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1.通过故事<妞妞不哭了>引出活动的主题.
2.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
A妞妞为什么哭?发生了什么事?
B她这样哭,对不对?哭能解决问题吗?
C如果你遇到了这种问题,你会怎么办?
D妞妞后来是怎样做的?
(二)关键步骤
1.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师生共同表演情景剧.情景一:小西和强强要看同一本书,他们俩抢了起来,最后强强把小西的书抢走了,小西在地上哭了起来.情景二:奇奇和小朋友们比赛跑步,结果他输了,他气得直跺脚,并挥起了拳头要打小朋友.情景三:妞妞想让妈妈给自己买芭比娃娃,妈妈没有给她买,她就生气地坐在地上哭着不肯走.
2.表演完情景剧,教师向幼儿提问:”小西,奇奇,妞妞的表现好不好?为什么?如果是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
3.请小朋友想一想自己以前是否乱发过脾气,如果以后遇到了同样的事情该怎么做.(三)结束活动
活动自然结束.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
在图书区增加相关主题的书籍.3.生活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针对爱发脾气的小朋友进行随机教育,也可请家长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附:故事<妞妞不哭了>
妞妞不哭了
妞妞是个小姑娘,长得漂亮,人又聪明,可她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爱哭,爱发脾气.妞妞在搭积木,她搭呀搭呀,搭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妞妞高兴地叫妈妈:”妈妈,我搭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您快来看呀!”可是妞妞一不小心,把积木房子碰倒了,她便哇哇地哭起来,并把积木扔了一地.妞妞喜欢画画,她画了一只神气的小猫,可是涂色的时候,把小花猫涂得很难看,
她又哇哇地哭了起来,蜡笔和纸扔得满地都是。
妈妈说:“妞妞,你把事情做坏了,乱发脾气和哭闹是没有用的,你要想办法把事情做好。
”
妞妞想:“妈妈说得对呀,哭闹也不能把房子搭好,小猫也是不能自己画到纸上去,我要重新来做”。
妞妞坐下来,拿着积木认真地搭呀搭呀,很快搭出了一座漂亮的房子。
妞妞又在桌子上铺了一张纸,拿着蜡笔一笔一笔画了起来,很快,一只神奇的小花猫也画好了。
妈妈夸奖妞妞说:“小房子搭得真好,小花猫画得真神奇。
我的妞妞真能干!”听了妈妈的夸奖,妞妞笑呀笑呀,真高兴。
第四篇:小猪发脾气
小猪发脾气
小猪胖胖在外婆家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有小兔、小羊和小鸭,他们玩得可开心啦!分别的时候,小猪胖胖请朋友们明天到他家去玩,朋友们高兴地答应:“好、好,一定去,一定去。
”
第二天,朋友们一起来到了小猪胖胖的家。
刚要敲门,忽然,听见胖胖正在大吵大闹:“妈妈、妈妈,你赔我蛋糕,你赔我蛋糕。
”
“好乖乖,昨天你表弟把蛋糕给吃了,明天我再给你买。
“
“不行不行,你凭什么给他吃。
”
“妈妈并没有错,你不该发脾气。
”
“就发、就发,就发脾气,你不陪我蛋糕,我就闹,啊啊啊啊啊啊”
当当当,小兔在敲门。
小猪胖胖见了朋友们忙擦干眼泪说:“你们来得真准时,我们一块儿玩吧。
”
“猪妈妈,您好。
”朋友们先有礼貌的向猪妈妈打过招呼,然后一起对小猪胖胖说:“我们是来和你告别的,不尊敬妈妈的孩子,也不会尊重朋友的,你还是自己玩吧。
”说完,他们扭过头手拉着手,一蹦一跳的走了。
小猪胖胖看着朋友们远去的背影,低着头对妈妈说:“妈妈,我错了。
”
邵毓卓
第五篇:宝宝发脾气
因为独生子女关系,现在很多宝宝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生活中有些宝宝当他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时,他就会赖在地上,手舞足蹈,大发脾气。
而每次宝宝发脾气,爸爸妈妈总是用哄劝、呵斥、打骂、教训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才能把宝宝“安抚”或“镇压”下去,年轻的爸爸妈妈常常弄得筋疲力尽。
宝宝的性格形成与气质类型、环境影响有关。
多血质的宝宝天生耐性不够、做事情无计划、无条理、无记忆、冒冒失失,很急躁,养育这类宝宝的时候,妈妈要注意时刻给宝宝“降降火”,让宝宝“等一等”,不可以宝宝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样就等于妈妈认同了宝宝的性格。
日常生活中,当宝宝提出要求,不是马上完成不可的事情,妈妈都可以和宝宝商量一下。
比如,宝宝想让妈妈带她出去玩,妈妈正在忙着工作,妈妈可以对宝宝说:“宝宝先自己玩一会儿,等妈妈写完这段文章,就带你出去。
”
妈妈征求宝宝意见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宝宝的立场上,并考虑到自己宝宝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的宝宝能等半个小时,妈妈就让宝宝等半个小时;有的宝宝也就只能等10分钟。
末了,妈妈要表扬宝宝。
对于性子急躁的宝宝,父母态度要坚决一点,宝宝有能力完成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去完成,宝宝不耐烦的时候,父母就要和宝宝商量。
需求得不到满足,发脾气是他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
小孩出生不久,一旦挨饿、生病,他会满脸涨红地大哭,他们最初的这种情绪反应多和生理需要有关。
但随着年龄增长,情绪也进一步发展。
尤其两三岁进入第一个叛逆期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增强,不满足的情况时常发生。
然而,受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所限,一旦不遂己愿,他们很难通过语言与大人沟通,表达不满情绪,往往只能“大动肝火”。
18-24个月宝宝变得爱发脾气
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常常沉浸在走路的兴奋之中而废寝忘食,他一心想尝试自己的能力,喜欢做平日做不了的事情,试验自己“掌控一切”的能力,甚至想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
按照爸爸妈妈的说法,
“宝宝总是跟自己过不去”、“自己跟自己顶牛”。
于是宝宝频频受挫,频频发火,频频哭闹。
不少爸爸妈妈一时间还没有跟上宝宝的变化,往往以***惯来处理宝宝的事情,依然把他当作一个时时处处需要大人照看、保护的婴儿,“不行,不能爬”“不行,、别碰那个”。
有太多的不理解发生在宝宝和父母之间,于是,双方的冲突此起彼伏。
让宝宝发脾气的最可能原因,是太多的挫折(经常伴着恐惧或焦虑)在他内心积聚,压得他实在受不了时,只有通过爆发才能释放出来。
有时,挫折是慢慢积聚的。
也许有时候吃午餐时你就知道宝宝在酝酿发脾气,但如果到睡觉前宝宝还一次脾气都没有发,那你可够幸运的。
不过有时候,宝宝的脾气始料未及,爆发得如此之快,真的就像是因为有人按错了按钮让宝宝的“保险丝”一下子烧断了。
当宝宝发脾气时,他完全被自己内心的怒气所淹没,什么都不管不顾的,还会被自己无法控制的情绪吓坏。
不管宝宝发脾气让你感到多么不愉快,对他自己来说,都更为糟糕。
并不是宝宝每次生气或挑衅的表现都是发脾气。
宝宝不发脾气时,也可能会走开、喊叫、甚至跺脚或紧绷着身子,让你无法把他放进儿童推车里。
真正的发脾气是特别的,好比情绪上烧断了保险丝。
宝宝一旦发起脾气来,那可不是一个大人能够打断,或他自己就能听话平息的。
宝宝发脾气的处理方法
1、树立好的行为榜样
给孩子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气氛。
平等、民主、充满亲情和理解的家庭环境能给孩子愉悦的心情,使其性格开朗。
多关心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需要,遇事多和孩子商量,诸如:“依你看怎么样?”“能不能等一等?”使孩子从小学会用语言和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这有利于幼儿克服暴跌的情绪,减少哭闹、耍赖的行为,制止其乱发脾气。
2、帮助宝宝释放脾气
宝宝在感到沮丧时就会发脾气,沮丧的感觉是当孩子想要做什么却因为自己能力的局限无法达到目的(比如,孩子想要把积木搭成一座
宝塔,但搭不成),或者我们为孩子的行为设定了不符合她行为方式的限制时(比如,孩子想要摸插座,但出于危险的考虑我们必须限制,然而,孩子不会抑制与生俱来的通过触摸学习的愿望)时必然发生的情绪故障,这个故障得到通过发脾气这种发泄方式得到修复,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禁止孩子发脾气,孩子的沮丧情绪则会累积起来,或者遇到类似的情景不再有学习的欲望,或者将累积的负面情绪变成更大的炸药桶。
3、公共场合对宝宝脾气不妥协
对于孩子在公共场合发脾气,如:商场、超市或家里来了客人时,家长在这些场合往往态度易于温和、妥协,使孩子有可乘之机(如:前面提到的强强)。
这时,如果孩子提出的是合理要求,就满足他,不合理的要求间接答复他,如告诉他回家再说,或对他表示等客人走了再说等等。
家长语气要强硬,使孩子不敢再利用这些机会提不合理要求。
孩子都是活泼、可爱的,发脾气、耍赖不是童年的必需行为,只要你控制得当,孩子的任性、坏脾气会有大的改变。
4、对于孩子的发脾气要赏罚分明
在大家都心平气和时制定规则:大家发脾气都得不到奖励,并会失去某一次机会(如:看喜欢的电视、购物等)。
如果重犯错误,要重罚。
总之,要让孩子感到发脾气带来的后果简直糟透了,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做了。
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耍赖,而迁就他的不合理要求,这样,只会助长他发脾气的坏毛病。
第三,当孩子为有道理而无法实行的事发火时,这时应该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慢慢地安静下来。
父母这时一定要冷静,不要用简单粗暴的行为加以制止。
如:孩子为去不了动物园而生气时,你可以打开电视机或放上一段孩子喜欢的音乐,活动的画面易吸引他的注意力。
事后,再向他说明不能去动物园的理由。
当然,孩子为没道理的事而耍赖时,这时你尽可能走开,或把他领到自己的房间里去……目的是不要让他的耍赖得逞。
与其在开始发脾气采取措施去阻止,不如采取以下方法防患于未然:
一、避免可能使脾气爆发的突发状况产生,设法使日常活动保持
一致性和规律性。
活动日程有变化时,给孩子一个5分钟的缓冲与调适过程。
二、让宝宝有一点点的控制权。
如让孩子自已选择要带什么书到车子里,或者选择想要吃什么午餐。
这些小的选择对父母来说不会有太大区别,但这样做会让孩子感到他们自已能在某些程度上控制自已的生活。
三、在出门之前请确保孩子吃饱睡好,这样孩子不易因小的挑衅行为而发脾气。
收好那些对
孩子难以抵挡的诱惑,如不要近晚餐时在厨房柜台上放置巧克力,这样可以避免触发战争。
四、做些小让步。
有时候父母可以做些小小的让步,尤其是仅仅涉及到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时,如与其听孩子尖叫30分钟,父母也可以选择让孩子多看15分钟电视。
五、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是短暂的、易于转移。
当孩子的小脸开始变红、扭曲变形、愤怒之情已然摆在脸上时,要不失时机地赶紧打开一本书或提议一起走到附近的公园去玩,避免愤怒继续聚集、升级,而导致不可收恰的脾气大暴发。
有时候幽默是最好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扮一个鬼脸、说一个笑话或发起一场枕头战,也许就能让孩子忘记导致他生气的事情。
六、教导孩子与挫折打交道的其他方式。
大一些的孩子开始懂事、说话,尽可能提醒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愤怒,而不是尖叫。
七、当孩子做对时要及时赞美她。
当他对平时容易生气的事情仍然能保持冷静时,要赶紧告诉他:宝贝,你太棒了,真是妈妈的好宝贝。
大人都会任性、乱发脾气了,何况是小孩。
发脾气从发展学上来说是“合理”的,是成长中的一部分,没有(或很少有)孩子没有发过脾气的。
它和先天的气质也有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发起脾气来比别的孩子大的缘故了。
爱发脾气是孩子在1岁前后出现的现象,一旦不如意,便会“动肝火”,有时候还会冲着自己。
发脾气高峰在两到三岁,这和他们的
自我意识地初步形成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限性有关。
孩子有自己的主张,又不能很好地表达,同时这个年龄孩子的父母又要开始规范他们的行为,我们称之为社会化。
在这个时期父母和孩子很容易陷入突出,父母一方面要尊重和满足孩子的需要和感受。
另一方面要小心地选择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方式来规范和纠正他们的行为。
一般这种现象会延续到四到五岁,以后会好一些。
孩子发脾气并不说明他们“坏”,他们正在做着他们这个年龄要做的事。
细数孩子发脾气的6大原因
1、过分溺爱。
父母如果溺爱孩子,任其为所欲为,有求必应,孩子就会倾向利用父母的失败,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这种放纵失教的情形,会养成他们的暴躁性格。
2、遭受挫折。
挫折感也是孩子发脾气、哭闹的主因之一。
两岁的孩子成长得很快,有一种强烈的想自立、想“掌握”事情的愿望,却常常被大人或自己有限的能力所阻碍。
这时孩子会对自己有限的能力感到沮丧,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愤怒,因此要发泄。
3、模仿成人。
有些大人遇事很容易大发雷霆,若父母或老师容易发怒,孩子会模仿他们。
许多父母在儿女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有可爱的影子,也有可憎易怒的形象。
4、身体劳累。
导致身体疲累的原因可能是睡眠不足、疲劳过度等,2-3岁的孩子可能已经不睡午觉了,但是体力仍不足以支持过久,而身体疲累会令人容易发怒。
若婴儿湿了尿布,肚子饿了或身体虚弱等,都可能令他们容易发怒。
5、健康问题。
身体不适、生病了都会影响控制能力。
孩子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亦
容易失去自制能力。
还有在生病期间,孩子受到的待遇特殊,一旦病好了,特殊待遇取消了,但在他头脑中并没有取消,孩子便会发脾气。
6、饮食状况。
有些饮食可能引起孩子的敏感反应,会造成他们失去自制能力。
对于食物的敏感程度各人不同,一般会引起敏感的食物包括:染色素、防腐剂、巧克力或过多的糖分等。
聪明父母巧对孩子发脾气
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们首先应该了解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其次应该了解孩子是怎样通过发脾气来得到需求的表达;然后应该和孩子沟通,了解和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最后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他的这种反应方式不受欢迎。
1、表现对他的爱
▲千万保持冷静。
发火的父母会使孩子更加发火。
记住,你面对的只是一个孩子——你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要来抓你的大妖怪。
你可以发泄怒气,但是不要针对自己的孩子,毕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温柔、温和地和孩子讲话,对他安静下来有好处。
如果孩子在叫嚷,注意简化自己的用语,而且平静地和孩子说话。
不要让孩子抱怨或者太孩子气。
▲靠近孩子,抱他爱他。
身体上的亲密能达到很好的安慰效果,可以使气氛缓和下来。
让孩子坐在你的大腿上,或者亲密地坐在孩子身边帮她平静下来。
▲如果孩子因为生病而发脾气,此时你应该对他表示同情,可以找出平时收藏起来的玩具让他玩。
因为这时他发脾气不是无理取闹。
▲当他表现出一点控制自己的能力时,你要有针对性地表扬,比如本来他发脾气时要扔东西,这回虽然发了脾气,但没有扔东西,应该表扬他。
2、不予理会
▲有时候孩子会存心想试探你而故意哭闹,此时你只要站稳立场,他看看没有指望控制你了,会安静下来,就不会再任意哭闹了。
▲孩子因为得不到某一样东西而大发脾气,千万不要为了让他安静而把东西给他。
如果一发脾气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以后他就会更随心所欲地乱发脾气。
▲如果孩子的任意哭闹,你忍受不了他的叫声时,可以到别的地方去做声音大的活动,例如吸地板、钉东西。
不要理会孩子哭闹时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要让他明白,叫喊没有用,只有好好说话,你才
会注意听。
3、转移注意力
▲音乐有镇定的功效,放点音乐,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哭闹停止。
▲可以忽然提出一个新的事情,要孩子和你一块儿去干,他就会忘记发脾气的事。
▲在孩子耳边轻声说些有趣的事,或者开始说故事,孩子很可能会为了听故事而停止哭泣。
▲如果你感觉到孩子的情绪越来越紧张,让孩子玩个有意思的游戏、读本书或者只是把孩子带到户外。
4、隔离政策
▲心平气和地把孩子抱到另外一个安静的地方,告诉他不再哭闹时,就可以回来。
等他回来之后,和他谈谈刚才的事,以及如何避免这种状况发生。
万一孩子再度哭闹,仍旧采取隔离政策。
▲如果孩子在店铺里大哭大闹,只要平静地把他带出来或带上车。
等他哭过之后,再继续把刚才的事做完。
不要让孩子觉得发脾气可以阻止你采购。
▲不要在他发脾气的时候和他理论,他一定听不进去,等事情过去了,他有一个好心情时,可以和他谈谈,这样效果会好。
国外妈妈安慰发脾气孩子的方法
A:你的感情轻松一下
如果孩子发脾气了,我会平静地告诉他我不会改变主意,我会离开房间,在附近的一个地方待着,等孩子自行平静下来。
如果孩子不能自行平静,我就走进去试着说出孩子的感觉。
如果这些都没用,我就再试着讲笑话给孩子听。
有时候,我会索性自己趴到地板上,说:“我要一辆宝马!现在就要!”通常女儿会吃惊地看着我说:“妈妈!”——然后小家伙就忘记了自己发脾气。
B:坚持立场
我认为孩子发脾气时保持平静没问题,但是坚持自己的立场很重要。
你必须坚持并且愿意遵守自己制定的纪律。
永远不要说你并不打
算真正照做的事,例如“如果你不起来,我就把你扔在这里自己回家”。
C:别太当真
我女儿偶尔会发脾气。
我总是告诉自己要理解孩子,小家伙只是希望能和大人一样。
我试着不把孩子的发作太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