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二中2016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普通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东二中2016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普通班复习试卷
1.(2016·银川一中一模,13)已知:2C (s )+O 2(g )===2CO (g ) ΔH =-217 kJ·mol -1
C (s )+H 2O (g )===CO (g )+H 2(g ) ΔH =b kJ·mol -1
H —H 、O —H 和O===O 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62和495 kJ·mol -1,则b 为( ) A.+352 B.+132 C.-120 D.-330
2.(2016·福建厦门一中期中)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H 2(g)+O 2(g)===2H 2O(g) ΔH =-483.6 kJ·mol -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1
B.已知C (石墨,s )===C (金刚石,s ) ΔH >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20.0 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 的热量,则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 +HCl===NaCl +H 2O ΔH =-57.4 kJ·mol -1
D.已知2C (s )+2O 2(g )===2CO 2(g ) ΔH 1,2C (s )+O 2(g )===2CO (g ) ΔH 2 则ΔH 1<ΔH 2
3.(2016·湖南永州二模,12)将TiO 2转化为TiCl 4是工业冶炼金属钛的主要反应之一。

已知: TiO 2(s )+2Cl 2(g )===TiCl 4(l )+O 2(g ) ΔH =+140.5 kJ·mol -1 C (s ,石墨)+1
2O 2(g )===CO (g ) ΔH =-110.5 kJ·mol -1
则反应TiO 2(s )+2Cl 2(g )+2C (s ,石墨)===TiCl 4(l )+2CO (g )的ΔH 是( ) A.-80.5 kJ·mol -1 B.-30.0 kJ·mol -1 C.+30.0 kJ·mol -1
D.+80.5 kJ·mol -1
4.(2016·湖北荆州期末,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 ,则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O (l )=====电解
2H 2(g )+O 2(g ) ΔH =+285.5 kJ/mol
B.已知H +(aq )+OH -(aq )===H 2O (l ) ΔH =-57.3 kJ/mol ,则稀H 2SO 4溶液和稀Ba (OH )2溶液反应的反应热ΔH =2×(-57.3) kJ/mol
C.在CO 2中,Mg 燃烧生成MgO 和C ,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D.已知AX 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 ℃,AX 5的熔点为167 ℃。

室温时AX 3与气体X 2反应生成1 mol AX 5,放出热量123.8 kJ 。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X 3(l )+X 2(g )===AX 5(s ) ΔH =-123.8 kJ/mol
5.(2016·河南洛阳期末)白磷(P 4)可由Ca 3(PO 4)2、焦炭和SiO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获得,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2Ca 3(PO 4)2(s )+10C (s )===6CaO (s )+P 4(s )+10CO (g )
ΔH1=+3 359.26 kJ·mol-1CaO(s)+SiO2(s)===CaSiO3(s)ΔH2=-89.61 kJ·mol-1 2Ca3(PO4)2(s)+6SiO2(s)+10C(s)===6CaSiO3(s)+P4(s)+10CO(g)ΔH3则ΔH3等于()
A.+2 821.6 kJ·mol-1
B.-3 269.65 kJ·mol-1
C.-2 821.6 kJ·mol-1
D.+3 269.65 kJ·mol-1
6.(2015·广州期末,3)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
B.该反应的焓变大于零
C.该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
D.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7.(2015·湖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Δ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ΔH=-890.3 kJ·mol-1
B.已知H2O(l)===H2O(g)ΔH=+44 kJ·mol-1,则2 g H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多释放22 kJ的热量
C.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反应ΔH相同8.(2015·湖南长沙模拟)已知反应:①2C(s)+O2(g)===2CO(g)ΔH=-221 kJ·mol-1,②H+(aq)+OH-(aq)===H2O(l)ΔH=-57.3 kJ·mol-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9.(2015·乌鲁木齐模拟)常温下,0.01 mol·L-1MOH溶液的pH为10。

已知:2MOH(aq)+H2SO4(aq)===M2SO4(aq)+2H2O(l)ΔH1=-24.2 kJ·mol-1;H+(aq)+OH-(aq)===H2O(l)ΔH2=-57.3 kJ·mol-1。

则MOH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为()
A.+33.1 kJ·mol-1
B.+45.2 kJ·mol-1
C.-81.5 kJ·mol -1
D.-33.1 kJ·mol -1
10.(2015·北京四十所示范校联考,13)已知:H 2(g)+Cl 2(s)2HCl(g) ΔH =+a kJ/mol
H 2(g)+Cl 2
(g)
2HCl(g) ΔH =-d
kJ/mol
,且a 、b 、c 、d 均大于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开1 mol H —Cl 键所需的能量为-a -b -c
B.b >c ,则氢气分子具有的能量高于氯气分子具有的能量
C.Cl 2(s)===Cl 2(g) ΔH =+(a +d ) kJ·mol -1
D.向1 mol Cl 2(g)中通入1 mol H 2(g),发生反应时放热d kJ
11.恒温下,在容积为1升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H 2和I 2发生可逆H 2(g)
+I 2
(g)
2HI(g) ΔH =-14.9 kJ/mol ,实验时有关数据如下表:
A .平衡时,乙中颜色更深,a>0.008
B .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 1=1/2Q 2 =0.149kJ
C .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4
D .平衡后,向甲中再冲入0.004 mol HI 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HI 的百分含量不变 12.已知:3CH 4(g) + 2N 2(g)
3C(s) + 4NH 3(g) ΔH >0,在700℃,CH 4与N 2在不同物质的量之比[n (CH 4)/n (N 2)]时CH 4的平衡转化率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CH4)/n(N2)越大,CH4的转化率越高
B.n(CH4)/n(N2)不变时,若升温,NH3的体积分数会增大
C.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比a点的大
D.a点对应的NH3的体积分数约为26%
(g)+O2(g)2SO3 (g) 达到平衡。

缩小容器容积,
13.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
对反应产生影响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使平衡常数K增大B.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使SO3的浓度增大D.使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14.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在温度500℃时发生反应:CO2(g)CH3OH(g)+ H2O(g)△H<0。

(g)+ 3H
CH3OH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反应开始到10分钟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15 mol/(L·min)
B.从20分钟到25分钟达到新的平衡,可能是增大压强
C.其它条件不变,将温度升到800℃,再次达平衡时平衡常数减小
D.从开始到25分钟,CO2的转化率是70%
15.在2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g)+H 2
O(g)
CO 2(g)+H 2(g),有如下数据:
A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实验1
中,CO 的转化率为80% C .650℃时,化学平衡常数K =8/3
D .实验1再加入1.0 mol H 2O ,重新达到平衡时,n (CO 2)为1.6 mol 16.N 2O 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以下反应:
2N 2O 5(g)
4NO 2 (g)+ O 2(g) ΔH > 0
T 1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N 2O 5,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
...
A .500 s 内N 2O 5分解速率为2.96╳10-3mol·L -1·s -1
B .T 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1=125,平衡时N 2O 5的转化率为50%
C .T 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1,T 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2,若T 1>T 2,则K 1<K 2
D .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则c (N 2O 5)> 5.00 mol·L -1 17.t ℃时,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
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
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0%
B.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
C.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前2 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 = 0.03 mol·L-1·min-1
18.T℃时,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6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
(g)+3H2(g)CH3OH(g)+H2O(g)△H=-49.0 kJ/mol
测得H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0~10 min内 (H2)=0.3 mol/(L·min)
B.T℃时,平衡常数K=1/27,CO2与H2的转化率相等
C.T℃时,反应中当有32 g CH3OH生成时,放出49.0 kJ的热量
D.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再充入CO2气体,都可以提高H2的转化率
(g)+3H2(g)CH3OH(g)+H2O(g) △H=-49.0 kJ/mol。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
19.已知:CO
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mol 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
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从反应开始到平衡,v(H2)=0.075mol·L-1·min-1
C.3 min时,V(CO2)正= V(CH3OH)逆
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75%
20.已知反应X (g) + Y (g)n Z (g) △H > 0,将X和Y以一定比例混合通入密闭容器中
进行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改变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反应方程式中n = 1
B.1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升高温度
C.1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大压强
D.0~5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X) = 0.08 mol·L-1·min-1
21.在恒温条件下,将气体X、Y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

若各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前10s 内 v(X)=0.08mol·L -1·s -1
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4
C .平衡时X 、Y 的转化率相同
D .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体积扩大为 4 L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2.反应N 2O 4(g )
2NO 2(g ) ΔH = +57kJ·mol 1,在温度为T 1、T 2时,平衡体系中NO 2
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
B 、
C 三点中气体颜色最深的为C 点 B .维持压强不变,由B 点到A 点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C .A 、C 两点的反应速率:A>C
D .B 、C 两点化学平衡常数:B<C 23.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
2SO 2NO 2
的 体
积 分 数
压强
1
24.(14分)已知反应A(g)+B(g)C(g)+D(g)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ΔH________0(填“<”、“>”或“=”)。

(2)900 ℃时,向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的A和0.80 mol的B,反应初始
6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 mol·L-1·s-1,则6 s时c(A)=__________mol·L-1,C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________(填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 200 ℃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_。

25.(12分)在80 ℃时,0.40 mol的N2O4气体充入2 L已经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O4(g)2NO2(g)ΔH>0,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
生如下反应:N
到如下数据:
(1)计算20 s24。

(2)计算在8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3)反应进行至100 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混合气体的颜色________(填“变浅”、
“变深”或“不变”)。

(4)要增大该反应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

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
C.使用高效催化剂D.升高温度
(5)如图是80 ℃时容器中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60 ℃
时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

26.(10分)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CO(g)+2H 2(g)CH3OH(g)达到平衡状态。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根据下图,升高温度,K值将___________(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2)500 ℃时,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化学平衡,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用n B,t B表示)。

(3)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v生成(CH3OH)=v消耗(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d.CO、H2、CH3OH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4)300 ℃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平衡体系产
生的影响是________。

第 - 11 - 页 共 11 页
a .c (H 2)减小
b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 .CH 3OH 的物质的量增加
d .重新平衡时c (H 2)/c (CH 3OH)减小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4、(1))
()()()(B A D c c c c c k =
< (2)0.022 0.09 80% 80% (3) C (4) 2.5
25、(1)2.0×10-3mol/(Ls) (2)1.8 (3)变浅 (4)D (5)
26、(1)2
)
(H
(CO)OH)
(CH 23c c c K =
减小
(2)min)/(23L mol t n B B ⨯÷÷ (3)c d (4) 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