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开学第一周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1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
1.下列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 )
A .试管
B .燃烧匙
C .容量瓶
D .坩埚
2.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
A .氯气一易燃气体
B .汽油——易燃液体
C .硫酸——腐蚀品
D .高锰酸钾——氧化剂
3.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4.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①漏斗 ②试管 ③蒸馏烧瓶
④托盘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研钵
A .②④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⑥
D .①③⑤
5.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6.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节日期间,在任意场所燃放烟花爆竹
B .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C .煤矿矿井,必须通风,严禁烟火
D .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7.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选项是( )
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不相同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D.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
9.化学与生产、生活、材料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氧化剂”的标志
B.明矾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因此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可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D.钢管被原油中含硫化合物腐蚀发生的是电化学腐蚀
10.在电解食盐水之前,需要提纯食盐水。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过滤②加过量的 NaOH 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
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④②③①
11.下列实验操作:①取液体试剂,②取固体试剂,③溶解,④过滤,⑤蒸发。
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1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13.消防安全与化学科学密切相关,下列有关举措合理的是()
A.KNO3、KClO3与单质S、C2H5OH混搭存放在同一库房间
B.金属钠、电石着火时,直接用高压水枪喷水扑灭
C.燃气中添加具有明显臭味的四氢噻吩杂质,用以警示气体的泄漏
D.剧毒的NaCN溶液泄漏时,直接将其冲入下水道,让其自然消解
14.常用危险化学品的识别与存放。
危险化学品常分为不同的类别,具有不同的图形标志,如:
观察上述图标,回答问题:
(1)装运浓硫酸的箱子应贴的图标是______;盛有大量酒精的容器封装后应贴的图标是______。
(2)贴有图标B、D的化学试剂应______保存,放置在远离______的地方。
(3)现有下列物品:①NH4NO3②(NH4)2SO4③食盐④油漆⑤汽油⑥黑火药⑦生石灰。
为了火车客运安全,从化学性质判断,由于易燃易爆而不能带上火车的是______。
A.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⑦ C.①④⑤⑥ D.①④⑦
15.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混
合物溶液――――――――→
加入适量试剂a
操作②
沉淀A溶液――→
蒸发、结晶
干燥
固体B滤液――→
蒸发、结晶
干燥固体C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试剂a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试剂b是__________,固体B是________。
(3)加入试剂a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加入试剂b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试管、燃烧匙和坩埚均可以直接加热,容量瓶不能用来加热,答案选C。
2.【答案】A
【解析】A.氯气是助燃剂,不是易燃气体,故A错误; B.汽油是易燃液体,故B正确;C.硫酸有强腐蚀性是腐蚀品,故C正确;D.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是氧化剂,故D正确。
故选A。
3.【答案】B
【解析】易燃气体应该远离火源放置,A项正确;该标志属于腐蚀品,B项错误;图示标志为放射性标志,对人体伤害较大,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C正确;该标志为可回收物标志,D正确;答案选B。
4.【答案】D
【解析】①普通漏斗常用于过滤,可用来分离固液混合物;②试管常用于物质的制备、发生装置;③蒸馏烧瓶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④托盘天平常用于称量固体的质量;⑤分液漏斗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⑥研钵常用于固体药品的研磨,不能用来分离。
所以用来分离的仪器有①③⑤。
故选D。
5.【答案】C
6.【答案】C
【解析】A.烟花爆竹属于易燃易爆品,在任意场所燃放烟花爆竹,易发生火灾;B.稀释浓硫酸,应防止酸液飞溅;C.煤矿矿井含有甲烷,应防止爆炸;D.液化气属于易燃气体,易发生火灾或爆炸。
7.【答案】B
【解析】A.眼睛仰视读数,有一处错误;B.应在烧杯中进行稀释,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有两处错误;C.氢氧化钠固体容易潮解,故不能放在滤纸上称量;D.应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加速溶解;故选B。
8.【答案】B
9.【答案】C
【解析】A.是“氧化剂”的标志,是“易燃固体”的标志,故A错误;B.铝离子水解生成胶体,可吸附悬浮杂质,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B错误;C.过渡元素中均为金属元素,可寻找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合金材料,故C正确;D.钢管被含硫化合物腐蚀为化学腐蚀,生成硫化物,因原油不导电,则没有形成原电池反应,故D错误;故选C。
10.【答案】C
【解析】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过量的钡离子用碳酸钠溶液除去,所以氯化钡的加入顺序一定在碳酸钠溶液之前;排除A、B;产生的沉淀若先加盐酸再过滤,会使产生的沉淀部分溶解,制得的氯化钠中含有杂质,所以先过滤再加入适量盐酸,除去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答案选C。
11.【答案】D
【解析】①取液体试剂不一定非需要玻璃棒;②取固体试剂不一定非需要玻璃棒;③溶解需要玻璃棒;④
过滤需要玻璃棒;⑤蒸发需要玻璃棒,答案选D。
12.【答案】D
【解析】A.实验剩余药品一般不放回原试剂瓶,防止污染,不是出于安全考虑,故A不选;B.为防止药品变质,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不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B不选;
C.为防止装置漏气而导致实验失败,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不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C不选;D.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易爆炸,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D选;故选D.13.【答案】C
14.【答案】 A E 密封火源和电源 C
【解析】(1)浓硫酸具有腐蚀性,装运浓硫酸的箱子应贴的图标是A;酒精是可燃性液体,盛有大量酒精的容器封装后应贴的图标是选项E;(2)爆炸品和易燃固体应该密封保存,且放置在远离火源和电源的地方;(3)①NH4NO3、④油漆、⑤汽油、⑥黑火药等属于易燃易爆而不能带上火车,答案选C。
15.【答案】(1)溶解;过滤
(2)K2CO3;HCl;BaCl2
(3)BaCl2+K2CO3===BaCO3↓+2KCl;BaCO3+2HCl===BaCl2+H2O+CO2↑
【解析】(1)操作①为将混合物溶解,操作②得到沉淀与滤液,操作名称为过滤。
(2)加入试剂a的目的是将Ba2+沉淀,然后再加试剂b最终制备固体B(BaCl2),所以a应该为K2CO3,b 应该为HCl。
(3)BaCl2+K2CO3===BaCO3↓+2K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