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调研考试(开学考试)试题(一)(扫描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上学期调研考试(开学考试)试题
(一)(扫描版)
高三调研考试(一)
地理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丙的值在广东明显高,可以判断为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对于我国来说,对国民经济起主导地位的,依然是工业,因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比重最高,所以甲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比重,乙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比重。
2.【答案】C 【解析】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是经济因素。
广东省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外省人口迁入。
3.【答案】D 【解析】城市化水平高低取决于城市人口比重,可以从第二、三产业比重来衡量。
图中福建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最低,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可能是福建。
4.【答案】D 【解析】路桥的修建,交通越来越便利,使得其可以发展易腐烂变质的草莓鲜果业。
5.【答案】D 【解析】在大桥修建前,该地属于传统的种植业基地,该地位于长江流域,传统为水稻种植业(长江流域),单产高;但是注意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位于长江中,对灌溉的需求量不大。
6.【答案】A 【解析】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者是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水源对其加工厂选址影响最大。
7.【答案】C 【解析】“一处水源供全球”,则水质优良是主要原因。
8.【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集团在世界上销量较大,但是多集中在亚洲、北美、南美和大洋洲等地,在欧洲销售量较小,在德国建设新的加工厂,可以避开贸易壁垒,扩大产品市场。
9.【答案】D 【解析】资源越丰富,发展越缓慢,说明市场狭小主要是因为产品比较单一。
陕西煤炭资源丰富品质好,我国还是以煤炭资源为主。
煤炭资源运输可采取多种方式。
10.【答案】B 【解析】延长生产链条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镇化水平。
11.【答案】A 【解析】注意题干信息“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①位于河流的下游,与荒漠交界处。
12.【答案】D 【解析】位于荒漠边缘,流水侵蚀作用弱;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流季节性河流下游;水资源贫乏,植被少,多流动沙丘。
13.【答案】C 【解析】应恢复该地自然植被,退耕还草;迁到河流上游山麓地区,不能大规模开发农业。
14.【答案】D 【解析】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降水,容易引起洪涝灾害。
15.【答案】C 【解析】穿过多处分水岭和河源地区,需要多级提水;注意不要误选农业,农业相
对效益低,不会单纯为了农业生产进行大规模的调水工程。
16.【答案】C 【解析】赛古拉河流域可灌溉农田面积不断增加,夏季高温干燥,易引起土壤盐渍化。
17.【答案】D 【解析】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小
18.【答案】B 【解析】注意题干中“喜寒”这个关键信息,从纬度来说该地处于中纬度、从海拔来说海拔不高;鱼类资源丰富不是喜寒企鹅分布的主要因素。
19.【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该处黄河由400米猛缩为80米,狭窄的河道与十余米的落差形成险滩”,可以判断该地河流流速快,河道变窄,货物和旅客需要在该地进行转运,从而形成著名商埠。
20.【答案】D 【解析】注意指向标,结合干支流的形状可以判断河流自北流向南;受流水侵蚀作用瀑布会向上游即向北移动;河流自北流向南南,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不易产生凌汛。
21.【答案】B 【解析】沿温暖的河谷迁移,从图中可以看出迁移路线大致和等高线走向一致。
22.【答案】D 【解析】根据“北返”这个信息可以判断紫斑蝶原本生活在北方,即亚热带地区;从紫斑蝶生活在亚热带和热带来看,其喜欢温暖的气候环境;冬季时紫斑蝶到南方过冬,春季向北迁移,秋季向南迁移。
23.【答案】D 【解析】根据迎风坡的降水规律,从山麓向上,降水逐渐增多,到达最大降水高度后,随着海拔升高降水逐渐减少,由此可以判断④点的海拔最高。
24.【答案】C 【解析】因为不知道具体区域,所以无法判断水汽来源;从该地降水特征可以判断多地形雨;大气环流影响一个区域的降水特征。
25.【答案】C 【解析】10月秋季,海陆温差最小,等温线最接近与纬线平行。
26.【答案】(1)整体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中部主要是平原和丘陵;环列四周为滨海山;海岸线曲折;四周高中间低。
(每点1分,答出4点4分)
(2)该国纬度高,气候冷湿,蒸发微弱;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形成众多湖泊;中部地区低洼地带利于地表水汇集,形成沼泽;土质粘,地表水不易下渗。
(每点1分,答出3点3分)(3)该地区纬度位置偏高,热量不足;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多雨,光照条件差;地势低平,沼泽众多,土壤中水分含量大。
(每点1分,3分)
(4)河流水量充沛;水位变化小;水流平稳(流速慢);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每点1分,答出4点4分)
27.【答案】(1)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草原面积广阔;有铁路经过,交
通便利;距离温得和克近,市场广阔,便于销售。
(每点1分,答出4点4分)
(2)矿产品(答有色金属初级冶炼品亦可)纳米比亚矿产资源丰富而我国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大
渔产品该地沿海盛行上升流,渔业资源丰富
畜产品纳米比亚有大面积商品性养殖区且与鲸湾港有铁路相连(产品1分,对应理由1分,答出2个产品即可)
(3)贯穿南北;分布在沿海狭长地带(2分)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集;受来自内陆的信风影响,空气干燥;受寒流流经,降温减湿;高原地形限制了荒漠向内陆延伸,使得其局限在沿海地带。
(每点1分,4分)
28.【答案】(1)不同点:A地冬季气温比B地高,夏季比B点低,气温年较差比B地大(2分)
原因:A地夏季受海洋影响大,气温较低,冬季地形阻挡北方冷空气,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较高,因而A地气温年较差比B地小。
(2分)
(2)冬季盛行西北风,西北风经过海面后水汽增加(2分);C处位于迎风坡,水汽受半岛山地的阻挡作用,急速上升,水汽凝结(1分),由于冬季气温低,以降雪的形式产生降水(1分)。
(3)沙源地主要在西辽河(1分)原因:西辽河多流经沙地,土质疏松;西辽河植被覆盖差;该地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西辽河上游落差大,流速快,冲刷强(每点1分,答出3点3分)。
29.【答案】
A.(1)城市可以提供较好的接待能力和基础设施;交通相对便利;距离城市近,市场距离小。
(每点2分,3点6分)
(2)大规模开发冰川旅游会导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导致该地区淡水资源不断减少;大量游客涌入,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如环境污染等)。
(每点2分,2点4分,其他合理亦可)
B.(1)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1分)烧毁林木及其他森林资源(1分);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1分);造成大气污染(1分)。
(2)通过瞭望台、卫星等进行监测,建立预警机制;完善防灾减灾机制;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护林防火基本知识、有关法令和规章制度;建设防火沟等防火设施;加强火源管理。
(每点2分,3点6分)
C.(1)20世纪下半叶强沙尘暴次数不断增多(2分)人类的不合理如过度放牧等经济活动造成土地不断沙化(沙化速度加快)。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2分)
(2)西北气候干旱,降水少,土质疏松;植被稀疏;临近冬季风源地,地表较为平坦,多大风。
(每点2分,3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