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从贬官文学作品中汲取人文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语文教学如何从贬官文学作品中汲取人文精神
作者:殷宗冉
来源:《天津教育·下》2019年第07期
【摘; 要】追本溯源,舍本逐末行为层出不穷,我就几十年的语文教学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叶圣陶老先生曾明确语文的定义为:“语文一名,……当时想法,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语文。
自此推想,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
所以古今文章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以载道的社会作用,古已有之。
“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物,即文章所蕴含的情感,通过车的运载,可以引领学生在欣赏古文学作品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到達理想的彼岸。
虽然这样的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但作为精选的语文教材中的古典名篇,其深厚的思想积淀即人文性教育又有着现代文学所没有的魅力。
【关键词】贬官文化;语文教学;人文教育
一、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
开展人文教育可以缓解重智轻德教育的不良趋势,传统教育观念对教育领域的发展影响比较深远,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教育必将成为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
中国家庭十分重视对孩子的全面培养,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甚至有些家庭的付出已经远远超过了本身的经济实力。
家长一味地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希望将孩子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才,但是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将孩子束缚在早已设置好的框架内,使孩子的思想受到限制,自由意识被剥夺,并不利于孩子未来的全面发展。
进入21世纪后,我国迎来了知识时代,绝大多数家庭在孩子教育这一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将自己并没有实现的梦想和抱负强加到孩子的身上。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将技能与智力的训练当作家庭教育的全部内涵,忽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养成和身心素质的培养,导致家庭教育失去其本来目的。
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且家长期望的目标并不能顺利地完成。
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家长并没有认识到教育中存在的危险,他们认为大家的教育方法是相似的,因此并不存在什么风险因素,忽略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以及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当孩子成长到初中阶段,进入到青春期时就会出现叛逆心理,情感和成熟与家长期待的有所差异,孩子对家长的管教行为也会产生激烈的对抗,这一时期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若是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孩子会被社会上和网络上一些不良因素所影响,最终走向错误的人生方向。
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教师要做好表率,同时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古文学作品中封建士大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
特别是像苏轼这样,经过一次次官场贬谪,被皇帝一次次像抹布一样扔来扔去,这对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