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帽子店》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帽子店》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方帽子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认识“橱、改”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蕉、扣”等8个生字。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 能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和态度。
- 引导学生思考方帽子店的主人和孩子们对待帽子的不同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故事中孩子们敢于创新、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精神。
- 体会旧事物被新事物取代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 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不同人物的态度,感受故事传达的创新精神。
- 能够复述故事内容。
2. 教学难点
- 理解课文中“古董”“一溜烟似的”等词语的含义,并能准确运用。
- 让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创新的重要性以及旧事物必然被新事物取代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 在讲解生字词时,通过详细讲解字形、字义、字音,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生字。
例如,在讲解“橱”字时,告诉学生这个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字旁,表示和木头有关,右边是“厨”字的一部分,整个字的意思是一种放东西的家具,多为木制的,像衣橱、橱柜等。
2. 朗读法
- 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齐读等。
在分角色朗读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方帽子店的主人、顾客、孩子们等不同角色,通过朗读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和语气。
例如,方帽子店的主人说话时可能是固执、保守的语气,而孩子们则是充满好奇、活泼的语气。
3. 讨论法
- 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如“方帽子店的主人为什么不愿意改变做方帽子的传统呢?”“如果你是当时的顾客,你会选择方帽子还是圆帽子呢?为什么?”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情境教学法
- 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比如,在讲解方帽子的不舒适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戴着一个又硬又方的帽子做各种活动,如跑步、玩耍等,从而体会到圆帽子的舒适和方便。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展示一些不同形状的帽子图片,有古代的帽子,现代的帽子,各种时尚的帽子等,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这些帽子,它们的形状各种各样,那你们平时戴的帽子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有没有见过方帽子呢?”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
- 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橱、改、蕉、扣、嚷、溜、筒、董、霉、婆、筒”等生字。
对于容易读错的字,如“嚷”,有两种读音,在这里读“rǎng”,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并用这个字组几个词,如“叫嚷”“吵嚷”,帮助学生记忆读音。
- 开火车读词语“方帽子、古董、改变、香蕉、扣在、嚷嚷、一溜烟、圆筒、发霉、老婆”等词语,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方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一直以来都没有人改变这种做法,后来孩子们戴上了圆帽子,方帽子慢慢就被淘汰了。
1.2 精读课文,分析人物(20分钟)
- 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方帽子店主人的语句,体会他的性格特点。
- 例如,“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方帽子店主人的固执、守旧。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他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是因为习惯了,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 再如,“大人们总是这样回答:‘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
’”这也体现了大人们(包括方帽子店主人)墨守成规的态度。
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方帽子店主人的语气来朗读这些句子,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 找出描写孩子们的语句,感受孩子们的特点。
- “小孩子们可不喜欢戴方方的帽子,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孩子们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方帽子,敢于尝试新的东西。
- “最让他吃惊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戴了一顶圆帽子!”这一句中“吃惊”一词,表现出方帽子店主人对儿子戴圆帽子的意外,也从侧面反映出孩子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
- 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分别扮演方帽子店主人、顾客、孩子们等角色,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不同人物的情感和态度。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语速等,如方帽子店主人的话可以读得缓慢、生硬,孩子们的话则读得轻快、活泼。
1.3 深入理解,体会道理(15分钟)
- 讨论:方帽子店为什么最后会被淘汰呢?
- 学生经过讨论后可能会回答:因为方帽子戴着不舒服,而圆帽子又舒服又漂亮,人们更喜欢圆帽子。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 教师总结:这说明旧事物如果不适应人们的需求,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就会被新事物所取代。
就像方帽子店一直坚持做方帽子,不考虑顾客的感受和时代的变化,最终只能被淘汰。
- 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方帽子店这样的例子呢?
- 学生可能会想到一些传统的店铺因为不创新而倒闭,或者一些旧的观念因为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而被摒弃等例子。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
1.4 拓展延伸(10分钟)
- 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方帽子店的主人想要改变,他可以怎么做呢?
- 学生可能会说他可以试着做一些圆帽子,或者把方帽子改进一下,让它变得更舒服、更美观等。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帽子,并简单介绍它的特点。
-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画出来自己设计的帽子,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如“我设计的帽子是花朵形状的,它的颜色很鲜艳,而且它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自动调节温度,夏天很凉爽,冬天很暖和。
”
1.5 课堂小结(5分钟)
-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方帽子店》的故事内容,分析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以及旧事物被新事物取代的道理。
-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像故事中的孩子们一样,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勇于创新。
五、课堂练习
1. 看拼音写词语。
- chú guì(橱柜)gǎi biàn(改变)xiāng jiāo(香蕉)kòu zi (扣子)
- 答案:橱柜、改变、香蕉、扣子。
2. 给下列生字组词。
- 橱(衣橱)、改(改变)、蕉(香蕉)、扣(扣住)、嚷(叫嚷)、溜(溜走)、筒(圆筒)、董(古董)、霉(发霉)、婆(老婆) - 答案示例(答案不唯一):衣橱、改变、香蕉、扣住、叫嚷、溜走、圆筒、古董、发霉、老婆。
3. 选择题。
- 方帽子店的主人对待做帽子的态度是()。
A. 不断创新,尝试新的款式
B. 墨守成规,不愿意改变
- 答案:B。
- 孩子们戴的帽子是()。
A. 只有方帽子
B. 有各种各样的形状,除了方帽子
- 答案:B。
六、作业布置
1. 把《方帽子店》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 写一篇小短文,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们对课文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能够认识生字、书写生字,并且体会到了故事中的道理。
但是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可能是因为问题设置的难度不太合适或者引导不够到位。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问题的设计和对学生的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同时,在朗读指导方面,虽然学生们能够基本把握不同角色的语气,但还可以进一步加强,让朗读更加生动、富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