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写手》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河写手》观后感
《银河写手》是一部关于剧本和影视行业的电影,其剧本精巧,以一对编剧组合为主线,展现了他们的经历以及影视行业的边缘人物生活和部分影视公司的运作机制。
电影的亮点之一是用短视频的方式解释专业名词“节拍器”,这种呈现方式具有当代性,是对商业电影的解构和对短视频形式的巧妙挪用,同时也挑战了观众用短视频看电影的懒惰行为。
此外,影片还不断用字幕提醒观众电影的剧本结构,这种间离效果与“节拍器”的短片形成嵌套结构,相互解构。
影片将近结尾处,爱情事业双失败的男主躺在床上隔空打字,这是本片的名场面。
这种幻想是面对现实无力感的自我安慰,而男主想把女友写回来的举动,也充满了主创对人物悲凉的自嘲。
影片的结尾很漂亮,男主没有失败也没有成功,只要有一个好故事摆在面前,就会继续写下去。
但字幕阶段的鸡汤散文和片尾彩蛋有些多余。
另外一场在影视公司开剧本讨论会的戏也很精彩,镜头是两位编剧的面部特写,背景音是镜头背后的影视公司人员的修改意见。
随着修改意见的提出,两位编剧的表情也发生着戏剧性的变化,观众也能从中感受到他们的无奈和坚持。
全片还有很多其他亮点,这也是它能得到 first 影展肯定的原因。
不过,剧本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关于主角朋友们的故事展现,基本还是 90 年代就开始讲的北漂故事,讲述的是个人对梦想的追求和幻灭,从那时到现在,故事内容大同小异,观众可能会感到有些腻。
而且,这些故事并没有展现出 2024 年的追梦人和 90 年代的追梦人有什么区别。
总体来说,影片可以看出主创真诚的自我剖析和自嘲,但也带出了掩饰不住的自我怜悯,不停地展现自己的创作焦虑和外部环境的压迫。
这些故事都是真的,是主创的真实经历,但这并不能改变梦想并非唾手可得的事实。
剧中主角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对自己的事业定位不清晰。
如果是商业片编剧,很大程度上就是服务业;如果想写作者电影,那又是完全不同的道路。
例如毕赣,自己写自己拍,几十万就能搞定,也不用和影视公司扯皮,只要做好赔钱的准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