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综合题阅读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综合题阅读训练含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练习
1.“少年正是读书时” ,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爱阅读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某校七年级举行了“爱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初中生读书现状调查表
(2)仿写句子。

原句: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________。

(3)请你为大家推荐一本你最喜欢的书,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答案】(1)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2)略
(3)略
【解析】【分析】(1)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如此题以“读书现状调查”为陈述对象。

找到“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例”项目,通过比较可分析出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结论。

(2)仿句,要求有三。

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抓住前例句“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句式为一个明喻句,后面的分句是一个兼语句。

内容要与前一句相谐。

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3)一般推荐名著,推荐的是名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如《格列佛游记》一书,深刻剖析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这就是思想价值。

运用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这就是艺术价值。

本题的开放性较大,可根据自身的日常阅读积累,阐释自己的观点。

符合经典阅读的主要思想,合情合理即可。

推荐一本经典。

要么关注于经典有价值的思想内容,要么关注于精彩的艺术形式。

要找你读过且最为熟悉的经典来推荐,推荐缘由要准确无误。

故答案为:⑴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⑵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⑶略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图表材料的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读懂材料,结合题干的要求,抓关键信息进行回答。

⑵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理解例句,注意例句的结构特点,修
辞运用。

在内容上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与句子的主题一致。

⑶本题考查考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求考生掌握一般的推荐方法,注意平时的积累,语言的表达。

2.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题目。

语文是诗,如画——
这里,鸟儿在春光里卖弄①___________________歌喉,
那边,荷叶在急雨中荫②_____________蔽着红莲,
抬头,星星在缥miǎo③_____________的空中点燃了明灯,
俯首,江水映着高悬山头的半lún④_____________秋月,
悠悠地追随远行的诗……
(1)为上面的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卖弄________ A.lòng B.nòng
②荫蔽________ A.yīn B.yìn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③缥miǎo________④半lún________秋月
【答案】(1)B;A
(2)缈;轮
【解析】【分析】“弄”多音字,lòng、nòng,“卖弄”读作nòng,“荫”多音字,yīn、yìn,“荫蔽”读作yīn。

“缈”不要写成“渺”,“轮”不要写成“论”。

故答案为:⑴ B;A;⑵缈;轮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多音字的辨析能力。

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对多音字的辨析。

⑵本题考查对汉字的辨析和书写能力。

解答此题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

3.综合性学习。

2018年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为此次活动拟一个宣传标语。

(2)调查读书现状。

读书现状调查表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班级开展名为“爱心城”的读书活动,请你从下列图书中任选一部,结合该书具体内容写上“推荐寄语”,以引起读者对该书的阅读兴趣。

《西游记》、《三国演义》、《繁星春水》、《骆驼祥子》、《名人传》、《格列佛游
记》
所选图书:________
推荐寄语:________
【答案】(1)示例: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读书让学识变得渊博。

(2)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3)《三国演义》;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东西泛着光芒,犹如沉淀在河里的金子,细小却珍贵,吸引着无数人的灼热而坚定的目光,《三国演义》就是矗立在文学巅峰的一本书,它值得你一看。

【解析】【分析】(1)本题拟写宣传语应注意:紧扣活动主题来写标语。

如,好书让思想变得深邃;好书让阅历变得丰富;好书让人生充满智慧等等。

(2)此题就抓住读书时间、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例的数据比较得出结论。

(3)首先选择一部名著,然后结合这部作品内容,可以从历史地位,艺术成就,先进思想,人物描写等概述。

写出推荐语。

如,《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作品通过写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小白龙(就是那匹白马)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刻画了孙悟空的形象,表现了他蔑视权威、不畏强暴,除恶务尽的战斗精神,可以说,整部书就是孙悟空的战斗史,小说最精彩的部分是《大闹天宫》。

故答案为:⑴示例: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读书让学识变得渊博。

⑵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⑶《三国演义》。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东西泛着光芒,犹如沉淀在河里的金子,细小却珍贵,吸引着无数人的灼热而坚定的目光,《三国演义》就是矗立在文学巅峰的一本书,它值得你一看。

【点评】⑴解答此题要注意对材料的理解,拟写标语要紧扣活动主题,语言要简洁。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探究能力。

解答此题要注意材料的反映的主题,要对图表仔细阅读,横向、纵向比较,围绕主题回答、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查的形式是填空题,考点是重要的情节,要求考生在平时阅读名著要认真仔细,要尽量阅读原著。

4.“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走进春天,去寻觅春的芳踪。

(1)【赏春景】春天到了,小明同学去踏春,欣赏春天的美景,拍摄了三张照片,想要各用一个成语给照片取题目,请你帮他从下列成语中选择恰当的成语。

备用成语:A.春暖花开 B.桃李芬芳 C.春回大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春色】请联系全诗,仿照划画线的诗句,将下面这首小诗补充完整。

春天的色彩
东风吹开了河面的薄冰/多彩的春姑娘便亮相了——/洁白的头巾上/闪烁着纯真与无邪/湛蓝的眼眸里/透露出憧憬和希望/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A
;B
(2)细嫩的面庞上
;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用成语给照片取题目。

1幅图,春天到了草木萌发,三个嫩芽钻出地面,对应“春回大地”;2幅图,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对应“春暖花开”;3幅图,老师带领学生排队出游活动,师生就像园丁和花朵,对应“桃李芬芳”。

(2)本题考查仿写诗句。

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紧扣“多彩的春姑娘便亮相了”,围绕“春姑娘”的外貌表情拟写诗句。

故答案为:(1)C、A、B
(2)细嫩的面庞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点评】(1)本题考查用成语给照片取题目。

答题时应注意,一是认真看图,这是解答好图画题的前提条件;二是审读寓意,这是解答图画题的关键所在;三是准确找出题中的有用信息。

准确理解三个成语“春暖花开、桃李芬芳、春回大地”的意义,结合照片画面或画面的内涵,确定成语和画面之间的对应关系作答。

(2)本题考查仿写诗句。

答题时应注意,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

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属于开放性语言运用,没有统一答案。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啦!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
享。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来源:中国青年网)
材料二:
[lì chūn]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编辑
立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

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

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

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中文名:立春后一节气:雨水
外文名:Start of Spring 风俗活动:迎春、春游、鞭春牛、咬春等
为以下哪一类遗产领域,其最恰当的选项是()
A.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

B.表演艺术
C.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2)材料一说,“该遗产项目(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请以“立春”这一节气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联系材料中的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

立春
【宋】王镃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①诗歌首句写了立春时________的习俗。

②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这一节气的到来,在气候、物候等方面都有哪些变化?请结合诗歌最后两句来谈谈________。

【答案】(1)D
(2)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人们认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始耕耘播种;立春这天有很多习俗,其中迎春祈福已经有三
千多年的历史,影响是深远的。

(3)鞭春牛
;从“雪消”“风软”可看出气候开始变暖;“梅花合让柳条新”,可看出梅花不再开放,而柳条已开始长出新芽,春天到了
【解析】【分析】(1)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

多个材料比较提取信息的方法:①看这多个材料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或是围绕什么共同话题,从不同侧面阐述举例。

②围绕话题分析题目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赞同赞扬还是否定批判,最后根据以上两个方面组织语言。

③回答时必须要依靠准确的归纳和恰当的表达。

从“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可知“二十四节气”是关于自然界和宇宙知识的,故选D。

(2)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能力,以帮助对材料的理解。

作答时时要与文章内容相吻合。

从节气的名称来看,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从农业的指导意义来看,它指挥人们开始耕作;同时它也有自己的习俗。

(3)①这是一道诗歌鉴赏题,但它考查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的理解,形式上十分新颖。

“泥牛鞭散六街尘”中“泥牛”即春牛,旧时打春仪式上所用的土牛。

在立春前一日,用土、芦苇或纸做成,官府打春牛迎春,以催耕迎春,祈求丰收。

②第三句:从此雪消风自软。

春天来了,冰雪融化,风儿也不在夹杂着烈列寒气,而是变得温柔起来。

第四句: 梅花合让柳条新。

合,应当,理所当然;让,谦让,闪避。

古谚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说法,柳树是最早知道春天的,柳树也是属于春天的。

“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属于已经过去的严冬,面对春天款款的脚步,梅花还是悄然避让,把这生机盎然的春天拱手让给绿意盈盈的柳树吧。

故答案为:(1)D;(2)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人们认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始耕耘播种;立春这天有很多习俗,其中迎春祈福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影响是深远的;(3)鞭春牛;(4)从“雪消”“风软”可看出气候开始变暖;“梅花合让柳条新”,可看出梅花不再开放,而柳条已开始长出新芽,春天到了。

【点评】综合性学习试题。

多个材料比较提取信息的方法:①看这多个材料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或是围绕什么共同话题,从不同侧面阐述举例。

②围绕话题分析题目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赞同赞扬还是否定批判,最后根据以上两个方面组织语言。

③回答时必须要依靠准确的归纳和恰当的表达。

6.班级拟办一期以“阅读·成长·快乐”为主题的班刊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1)请你为这期班刊取个名字并简要说明?
(2)请你设计一幅与班刊相应的封面画,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

(不画画,只要文字描述)
(3)请为这期班刊策划两个栏目。

【答案】(1)刊名:小荷说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荷”可比喻刚开始展示才华;
(2)一汪池水,荷叶田田。

一朵荷花含苞欲放,二只蜻蜓站立在它那尖尖的角儿上
(3)栏目一:名人读书故事(读书方法谈、书海抬贝)。

栏目二:名言集锦读书笔记选刊(精选)
【解析】【分析】(1)如:芳草地,以草作喻,比喻学生的作品,还是文学天地中的嫩草,并且期待小草能越长越茂盛。

(2)一片草地,嫩嫩的,绿绿的,几个拿着书本的学生在踏青。

(3)答题时符合题干“阅读·成长·快乐”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如:名人读书故事、读书方法谈、阅读与成长、书海拾贝、名言集锦、语林趣谈等。

故答案为:⑴刊名:小荷说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荷”可比喻刚开始展示才华;
⑵一汪池水,荷叶田田。

一朵荷花含苞欲放,二只蜻蜓站立在它那尖尖的角儿上
⑶栏目一:名人读书故事(读书方法谈、书海抬贝)。

栏目二:名言集锦读书笔记选刊(精选)
【点评】⑴本题考查班刊的拟名。

答案不唯一。

要力求词句简洁,富有文学性,具有诗意。

⑵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题,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小草茂盛的画面即可。

⑶本题考查班刊栏目的策划。

策划栏目要能呼应活动的主题,并符合栏目名称的专业性、精简性要求。

7.今年是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市攻坚年。

为此,某校701班开展以“文明伴我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下面是摘自该班级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你来帮助解决。

(A)做文明人不仅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更是时代进步的需要。

(B)通过“文明伴我行”这项活动的开展,让我们积极主动投身到文明创建中来,提升我们的文明素养。

“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C)我们要进一步优化措施,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以我们的实际行动诠释“文明”,共同创建平安、和谐而美丽的校园。

①(A)句用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B)句缺少主语,应删去“________”或“________”。

③(C)句语序不当,应改为“________”。

(2)为了营造氛围,倡导文明,请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洁。

(3)学校印发《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承诺书》,让你带回家递给家长阅读,并在“承诺人”一栏签字。

而你的家长连一眼都没看,就签了名。

此时的你该如何得体地与你的家长沟通?
【答案】(1)继承;传承;通过;让;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优化措施(2)示例一:创建文明校园,树立美好形象示例二:爱心是明媚的阳光,文明是和煦的春风
(3)示例:爸爸,为了兑现您的承诺,得熟知禁限放烟花爆竹的有关规定呀。

请您抽点时间认真阅读一遍,好吗?
【解析】【分析】(1)①A句“做文明人不仅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用词不当,应将“继承”改为“传承”。

②B句“”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③C句“优化措施,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语序不当,应改为“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优化措施”。

(2)围绕“文明伴我行”的主题,可拟为:文明礼貌,从我做起。

(3)这里针对语境需得体地让爸爸读完《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承诺书》。

可用礼貌、诚恳的语气请求爸爸抽时间认真阅读一遍。

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⑴① 继承;② 传承;③ 通过;④ 让;⑤ 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优化措施
⑵示例一:创建文明校园,树立美好形象示例二:爱心是明媚的阳光,文明是和煦的春风
⑶示例:爸爸,为了兑现您的承诺,得熟知禁限放烟花爆竹的有关规定呀。

请您抽点时间认真阅读一遍,好吗?
【点评】⑴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⑵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拟写宣传标语,要求围绕主题,做到语言简明,有感染力,可以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

⑶此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能力。

解答此题要注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要符合语体要求,要有称呼,语气委婉。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资料一)某媒体报道:一家人聚餐,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聊天,在面前的孩子们每个人抱着手机玩。

受到冷落的老人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了席。

对此有网友调侃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资料二)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游志鹏说,孩子们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眼睛得不到休息,睫状体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对眼球发育会产生影响,容易造成近视;经常盯着电子屏幕,长时间不眨眼,孩子容易患上干眼症;电子产品产生的辐射对孩子身体也很不利。

——摘自2013年6月5日(《中国青年报》)(资料三)大部分中学生把手机当成能收发信息,能玩游戏,能上网,还可以听歌曲、收发图片的“迷你”电脑,由此带来一些弊端是:很多同学都对短信息上瘾,把各式各样的短信发来发去,甚至在课堂上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的消息,有些同学甚至把手机带进考场,利用手机短消息来作弊。

部分控制力不强的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黄色信息。

——摘自海口市琼山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报告(《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资料四)据英国媒体报道,澳大利亚癌症兼神经外科专家库拉纳通过研究得出惊人结论:使用手机比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人们使用手机超过10年,患脑癌的危险将增加1倍。

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手机危害健康的最新、最严重的警告。

库拉纳相信这个结论将在未来10年内得到证实。

目前,香烟每年夺走500万人的生命,而全世界有30亿手机用户,是吸烟者人数的3倍,库拉纳据此认为,手机的危害将比香烟更严重。

(1)下列表述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过多使用手机,减少了人们相互交流的机会,甚至会疏远亲情。

B.长时间使用手机是造成眼睛近视和患干眼症的原因之一。

C.不正确使用手机会对人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D.手机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危害。

事实证明,手机的危害比香烟更大。

(2)下列关于减少手机危害的建议较为片面的一项是()
A.睡觉时关机或将手机远离床铺,尽量不在充电时接听电话。

B.尽量使用耳机接听电话,不要将手机作为配件挂在胸前。

C.青少年要一律远离手机,不准使用手机。

D.尽量减少手机上网、阅读的时间,不在光线不足的地方玩手机。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D项的表述不正确,从“使用手机比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人们使用手机超过10年,患脑癌的危险将增加1倍”“库拉纳相信这个结论将在未来10年内得到证实”“库拉纳据此认为,手机的危害将比香烟更严重”可知,“手机的危害比香烟更大”只是库拉纳的预测,目前还没有成为事实。

(2)C项中“一律远离手机,不准使用手机”的表述错误,青少年不要长时间使用手机。

故答案为:⑴D;⑵C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和辨析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材料,了材料的内容,结合选项,对选项的面容在材料中进行具体的落实,由此而判断。

⑵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要求考生读懂材料,理解材料的内容,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结合材料进行判断。

9.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求恩为中国抗日事业而殉职的故事,改变了当下思想狭(ài)的自私者。

原先那些面对班集体的事拈轻怕重、袖手旁观的同学,现在心灵变得(chéng)清,对大扫除也给予了极大的热情。

一个异国他乡的人都能为自己的国度献身,何况我们自己?
书籍是人生重要的伴侣。

一书在手,行天下不至于寂寞。

读书犹如与思想者交流,坦诚而热烈。

慵懒者读书,尽废其时;粗(guǎng)者读书,如牛负重,气喘吁吁;情滥者读书,浸淫书中,寻寻觅觅;唯真爱者读书,不求甚解却懂其人生百味。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狭________(ài)②________(chéng)清③洒粗________(guǎng)
(2)给语段中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拈________
A.zhān B.niān
②给________
A.gěi B.jǐ
(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殉职”是指职务人员因公务事而死亡。

B.“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C.“伴侣”这里指相互扶持的夫妻。

D.“不求甚解”指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

【答案】(1)隘;澄;犷
(2)B;B
(3)C
【解析】【分析】(1)注意“隘”的正确书写。

粗犷,拼音是cūguǎng,一指粗鲁强横,二指粗率豪放。

不要写成“旷”。

(2)拈轻怕重,拼音niānqīngpàzhòng,意思是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工作,害怕繁重的工作,怕挑重担。

故选B。

给予,读音为jǐyǔ,意思是赠送,使别人得到。

故选B。

(3)伴侣:指同在一起生活、工作或旅行的人,多指夫妻或夫妻中的一方。

结合语境“书籍是人生重要的伴侣”分析,这里指同在一起生活。

C项理解有误,故选C。

故答案为:⑴隘;澄;犷
⑵ B;B;
⑶C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汉字的识记和积累,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正确认读,并且要准确的书写,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的区别。

⑵本题考查的字音的识记和积累,解答此题重在平时的正确认读和积累。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和积累,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词义。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辫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

昨天,它还在枝头为花蕊zhē风挡雨,那艳丽的容貌,芬芳的呼吸,引来蜂蝶,传送花粉,孕育新生。

今天,新的生命开始生长,为了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它毫不留恋枝头的繁华,毫不夸耀自己的成绩,在斜风细雨中翩然飘落。

每个人都应该是一朵花,该开时,__①__,该落时,__②__地落,无论是翘立枝头,还是俯身泥土,都不忘培育新生的使命。

(1)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ē________风挡雨翩然________
(2)文段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