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课后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三上《知识与能力训练》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探究起跑线一、提示:能画出或写出熟悉的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基本形态就行了,如种子期、生长期、开花期、成熟期等。
二、提示:能够用感觉器官去观察比较不同植物的种子的特征;通过掰开一粒种子了解到它内部结构的科学知识。
如:花生,种皮、胚、胚乳探究接力棒一、辨一辨1、×2、√3、×二、连一连颜色气味大小轻重声音形状软硬2、种植我们的植物探究起跑线一、填一填④①⑤②⑥③二、提示:日记、画图、拍照、标本采集……探究接力棒一、辨一辨1、×2、√3、√4、×5、√3、我们先看到了根探究起跑线1、能够用文字或图画记录种子的发芽过程。
2、〔不管朝哪个方向放置的种子的根都是朝下生长的〕3、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探究接力棒1、水分矿物质固定2、下二、辨一辨。
1、√2、√3、×4、种子变成了幼苗1、能画出根、茎、交叉生长的叶子即达到要求。
2、叶子都是绿色的,茎的颜色大部分是绿色的。
最大限度的吸收阳光一、辨一辨1、√2、×3、√4、×二、填一填。
叶子阳光二氧化碳水5、茎越长越高一、能从颜色、硬度、高度上比较刚出土和现在的茎的不同能够描述出茎的基本特点二、茎变红了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辨一辨1、√2、√3、×4、√5、√6、开花了,结果了一、能够采集到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不同阶段的标本并粘贴到相应的位置。
二、能够分辨出花的各个部分,并简单的表述它的特点一、辨一辨1、×2、√3、√二、连一连花瓣花萼雄蕊雌蕊7、我们的大丰收探究起跑线能够根据前面的观察记录统计出凤仙花各个阶段所需时间和生命周期。
探究接力棒填一填1、种子、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2、生长、花蕾、长高3、我能写出花生植株的各个组成部分。
花茎果实种子叶根单元综合检测〔一〕一、填一填1、文字、图画2、叶二氧化碳水二、辨一辨1、√2、×3、√4、×5、√三、连一连1、红薯的茎直立茎2、根支持、运输作用凤仙花的茎缠绕茎茎制造养料牵牛花的茎攀缘茎叶发育果实和种子葡萄的茎匍匐茎花吸收、固定作用四、综合题1、测量方法:使用尺子测量,记录的方法有:记录数据、画折线图等2、植物是通过根来吸收水分和养料的。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蚕长大了》课后习题附答案

1.请按照蚕的生长顺序给下列图片排序。
①②③④
正确的顺序:()→()→()→()
2.以下观察方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每天用尺子量一量蚕有没有长大 。()
(2)给蚕换桑叶时只要用力抖一抖,蚕就都下来了 。()
(3)用放大镜看看蚕是怎么吃桑叶的。()
(4)有一条蚕生病了,应赶紧把它隔离并继续观察。()
3.下面哪些说法不符合观察到的蚕的外形或行为?()
A三部分,身体上没有环节
C.身体两侧有小黑点
D.胸部有两对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
E.腹部有四对足,帮助身体运动
F.腹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
参考答案:
1.③②④①
2.√ × √√
3.B、D、F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含答案)

第一单元常见材料1、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
2、有的材料可以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如石油、木头、棉花、沙、丝、土等,它们被称为(天然材料)。
3、我们穿的衣服是用(布)制成的。
4、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5、玻璃是怎样加工的?答:玻璃是用含石英的沙子、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炉中融化,经过成型,冷却后制成的。
6、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
塑料还可以代替钢铁做(建筑材料)。
7、塑料具有(加工容易)、(不怕水)、(不易变形)、(不生锈)等优点。
8、我们身边用塑料制成的物品有(水桶)、(尺子)、(自动笔)、(计算器)、(饮料瓶)、(电话机)等。
9、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合金),具有优良的性能,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应用于日常生活及航天等领域。
1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会制造出更多的(新材料)。
11、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晶粒微小、强度却很高的(纳米材料)。
12、塑料杯遇到热水会(变软)。
13、一种复合玻璃、强度很大,子弹都穿不透,用于(军事)、(国防)等领域。
14、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旧塑料包装制品,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坪、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地周围等处的这种随处可见的污染环境现象,称为(白色污染)。
15、减少对“白色污染”建议:(①减少使用塑料袋。
②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
③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16、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不足?(答: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
但塑料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17、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两只手感觉一样吗?(答:不一样。
塑料手套不透气,手掌湿润;棉布手套透气,手掌干燥。
)18、什么叫人造材料?人造材料可以完全取代天然材料吗?为什么?(答:像玻璃、塑料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人造材料不能取代天然材料,因为人造材料都是以天然材料为原料加工成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蚕长大了》课后习题附答案

1.请按照蚕的生长顺序给下列图片排序。
①②③④
正确的顺序:()→()→()→()
2.以下观察方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每天用尺子量一量蚕有没有长大 。()
(2)给蚕换桑叶时只要用力抖一抖,蚕就都下来了 。()
(3)用放大镜看看蚕是怎么吃桑叶的。()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一条蚕生病了,应赶紧把它隔离并继续观察。()
3.下面哪些说法不符合观察到的蚕的外形或行为?()
A.身体呈长圆筒形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上没有环节
C.身体两侧有小黑点
D.胸部有两对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
E.腹部有四对足,帮助身体运动
F.腹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
参考答案:
1.③②④①
2.√ × √√
3.B、D、F
三年级科学下册习题参考答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物体的温度可以温度计测量。
它是根据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由玻璃管、玻璃泡、液柱构成,玻璃管上边有刻度。
3、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4、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
从液_态变成固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5、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成水。
从固态变成液_态。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地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到完全融化成水。
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6、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7、空气中充满了看不见的水蒸气。
8、水蒸发的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有关。
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9、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
10、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形态:固态、液_态、气态。
温度的变化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11、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二、判断1、温度计不能测量温度。
(×)2、温度计是华伦海特发明的。
(×)3、温度计上的每一格刻度表示1摄氏度。
(∨)4、为了观测到比较正确的温度人们观察温度计的读数时要平视(∨)5、由于嘴里呼出的热气能使温度计中的液柱上升,所以在靠近温度计读取温度时要用鼻子呼吸(∨)6、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从杯口溢出来的。
(×)7、蒸发的速度是恒定的,与外界因素无关。
(×)8、用湿布在干净的黑板上写出一个字,这个字会越来越清楚。
(×)9、水只有达到100℃才会蒸发(×)10、到了冬天河里的水一定会结冰(×)11、人工降雨是利用水的三态可以相互转化的性质对自然的改造(∨)11、雾在日出后会逐渐消散是因为那些小水滴受热又蒸发的原因(∨)12、雨是水滴,是液体状态的水;雪是冰晶,是固体状态的水。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课后练习题解析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课后练习题解析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课后练习题第1 课小车的运动一、填空1、推和拉都会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
2、经过试验证明,推力和拉力越大,物体运动越的(越快)。
3、物体运动时都要受到外力的作用,常见的力有(拉力)(推力)(重力)等。
4、小车跑的快慢与力的(大小)有关,用力的方向和小车跑的方向(一致)的。
5、在本课实验中,我们拉小车过拱桥时,用力的方向都是先向(上)再向(下)。
二、判断题:1、对物体施加的推力或拉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2、只要对一个物体推或拉,这个物体就一定会动起来。
()3、一个人如果力量足够大,他就能抓住自己的衣服把自己提起来。
()4、推力的方向总是向前,拉力的方向总是向后。
()三、选择题:1、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就越( B )。
A 近 B 远 C 稳2、用同样大的力推小车,在下面的那种地面上小车跑的最近的是( C )。
A 水泥地面B 泥土地面C 大理石地面四、简答题1、说一说穿着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为什么会使他后退呢?答:用手推墙,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也会对小孩产生推力,使小孩后退。
2、小车在斜坡上为什么会自己向下跑?答:重力的缘故,使小车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跑。
第2课玩滑梯的启示一、填空1、当我们在地面推或拉一个物体的时候,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2、玩滑梯时,使我滑得快的方法有(表面光滑) 、 (从高处滑下) 。
3、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系。
4、玩滑梯时,坡度越陡,下滑速度越()。
5、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止运动,这是因为足球与草地之间有()。
6、常用的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
7、拉一个体重大的同学滑行,用的力(),拉一个体重轻的同学滑行,用的力(),这说明物体越(重),摩擦力越(),物体越(轻),摩擦力越()。
扬州市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6课时《测量气温》课后练习+答案

第16课《测量气温》一课一练一、选择题1、我们使用气温计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B.等气温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再读数C.用测得的某一时刻的温度代表这一天的气温2、下列气温计读法正确的一项是()3、当预报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路面有冰冻,汽车要安装防滑链B.要穿厚一点衣服不挨冻C.在屋里待着,不要出门4、对不同地点所测量的气温数据进行比较,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草地上和水泥地上相比,水泥地上的气温高B.阳光下离地面1.5米处和背阴处离地1.5米处相比,阳光下气温高C.室内气温和室外气温相比,室内气温高5、对于百叶箱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可以照射到百叶箱中的气温计B.百叶箱中是通风的C.百叶箱一般是黑色的6、下列三个气温中,()更接近此时的气温。
A.教室内21℃B.大树19℃C.旧光下25℃7、通常情況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可大约是()A中午12时——下午1时B下午1时——下午2时C下午4时——下午5时8、如图所示,气温计的读数是()A.35℃B.38℃C.40℃二、判断题1、测量气温时,手掌及手指不要覆盖液泡。
()2、测量不同地方的气温,气温并不相同。
()3、零上气温值与零下气温值在读法上有区别。
()4、同一时间,水泥地上比草地上气温低。
()5、气温计上20℃读作摄氏20度。
()6、用百叶箱观测是一种标准化测量。
()三、连线题连线气温计结构名称1 气温单位2 液泡3 液柱4 刻度四、实验题记录在不同地方测得的空气温度(℃)草地上水泥地上阳光下离地面1.5 米处背阴处离地面1.5 米处比较测得的数据,我发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C4、C5、C6、B7、B8、B二、判断题1、√2、√3、√3、√4、✘5、✘6、√三、连线题①气温单位②刻度③液柱④液泡四、实验题同一时间,水泥地上比草地上气温高;阳光下比背阴处气温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作业和答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习题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 )的。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 )、( )、( )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3、选种要挑选( )的、没有受过( )的种子。
2.《种植我们的植物》习题一、问题:猜想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答:温度(阳光)水空气二、判断题1、只要种子完好就一定能够萌发。
()2、阳光是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条件。
()3、大多数植物的生命是从种子开始的。
()4、所有植物的生命是从种子开始的。
()三、填空:1、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适宜的水分和()等。
2、在播种之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伤的种子的过程叫做()。
3、在花盆里播种凤仙花种子,先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小块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再装进细土。
这样做是为了()。
4、熟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一般()是播种的好时节。
5、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和()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3.《我们先看到了根》习题1、我们发现种子萌芽先长(),再长(),植物的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
2、植物根的作用有()和()。
3、在“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我们会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这样做的目的是()。
4、种子萌芽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5、把已经萌发出来的根朝上放置,过几天,根会向()生长。
6、想直接观察到种子萌发的过程,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7、放在透明塑料杯的内壁和餐巾纸中间的种子,生根发芽后,我们不容易把它从杯子中取出,这是因为()。
8、植物的根由()发育而来。
9、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还能将植物()在土壤中。
4.《种子变成了幼苗》习题一、填空:1、播种凤仙花的季节一般在( )。
2、种子萌发先长(),再长()。
植物的根总是向()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3、种子萌发先长( ),再长( )。
植物的根总是向( )生长的,根的度( )。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问题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问题答案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1我们周围的土壤1、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哪里土壤多?哪里土壤少?答:在农村随处都可以看到土壤:田野里、道路旁、农家院子里等,只有荒山上的土壤少。
在城市里,土壤就不多见了,只有花圃里、水塘边、操场上才有裸露着的土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泥路下、路砖下面都有土壤。
2、关于土壤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兴趣。
答:有虫、草、植物的根、水3、挖开田野、花圃和水塘边等不同地方的土壤,观察这些地方的表层,你能发现什么?答:土壤中有枯死的植物的根、落叶、有岩石和沙子。
有活着的植物的根、幼芽、还会有蚂蚁、蚯蚓等小动物或动物尸体。
4、小草的根为什么这么长?答:小草的根长得这么长,可以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深处吸收水份和养料,供给小草生长。
5、看看土壤里有哪些小动物。
它们都生活在土壤什么地方?答:土壤中的小动物除了蚯蚓、青蛙、屎壳郎、蚂蚁还有蟋蟀、土蟞、田鼠等,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表层。
1.2了解土壤1、仔细观察土壤的外观你发现有什么特征?答:土壤是褐色的,土壤有些潮湿,能成团,土壤里有石子、小虫子、落叶、草根……2、做下面的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答:(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到纸巾潮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看到硬土散开,过一会儿又看到有气泡从土壤里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3)搅拌以后看到水变混浊,静上一段时间又看到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水面漂浮一些物质,水中上层物质颗粒较小,是黏土,下层颗粒较大,是沙粒。
(4)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3、为什么渗出来的水不一样多呢?答:因为三种土的渗水性不同,沙土渗水性强,渗出来的水最多,黏土渗水性差,渗出的水最少,壤土的渗水性居中,渗出来的水也居中。
小学三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一、(每空1分,共10分)
1.水分
2.壤土
3.透气性
4.金属
5.矿物
6.水
7.种子
8.生命周期
9.有
二、明辨是非。
(每小题1分,共10分)
1-5:F F T F T 6-10:F T T F T
三、正确选择。
(请你选择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1分,共10分)
1-5:B A A C C 6-10:B C C B C
四、实验探究题。
(共10分)
1.根种子
花茎
2.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过一会看到玻璃片上有水珠凝结——土壤中含有水分
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成层——土壤中有黏土和沙粒
看到有气泡从土壤中冒出——土壤中含有空气
五、简答题。
(每题5分,共10分)
1. 土壤的主要成分有黏粒、沙粒、腐殖质、水和空气。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和养分,因此土壤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5分)
2. 水通过根进入植物体内,并沿着茎向上运输,到达叶子以后,一部分水通过叶散失到空气中。
(5分)。
三年级下科学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探究起跑线一、提示:针对具体植物根据实际观察填写或画图,也可以图片、照片等说明。
二、提示:准确说出种子名称,能够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比较不同植物的种子的特征。
通过掰开一粒种子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种皮、胚乳、胚等)。
探究接力棒一、1.× 2.√ 3.√4.×二、①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提示:参考教材回答合理即可)2.种植我们的植物探究起跑线一、④①⑤②⑥③二、提示:结合测量、记录等观察手段,注意观察外在环境和种子本身的状况。
探究接力棒提示:根据实际情况如实记录,要注意记录的连续性,将发芽、长出叶子、开花、结实等关键点记录清楚。
3.我们先看到了根探究起跑线提示:以透明容器培育种子,以便观察,能够用文字或图画记录种子的发芽过程。
填空:下很快探究接力棒提示:能够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发现植物的根有吸水的作用。
应描述清楚实验原理及具体操作过程,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种子变成了幼苗探究起跑线提示:叶子的秘密:都是平展的;在植株上交叉生长;都是绿色的……(合理即可。
能说明所观察叶子的植物名称更好)探究接力棒1.√ 2.√ 3.×5.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探究起跑线提示:可以从颜色、硬度、高度等方面说明凤仙花茎的变化。
填空:支撑运输探究接力棒提示:可以参考课本13页内容来设计实验;能够简单的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能通过实验得到结论: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6.开花了,结果了探究起跑线一、(略)二、花瓣花萼雄蕊雌蕊探究接力棒提示:可以从颜色、大小等方面进行比较。
7.我们的大丰收探究起跑线(根据种植凤仙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探究接力棒1.种子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2.茎叶花果实种子根单元练习一、1.文字图画2.叶二氧化碳水二、1.√ 2.× 3.√ 4.× 5.√三、红薯的茎直立茎根支持、运输作用凤仙花的茎缠绕茎茎制造养料牵牛花的茎攀缘茎叶发育果实和种子葡萄的茎匍匐茎花吸收、固定作用四、1.(略)2.植物是通过根来吸收水分和养料的。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习题解答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习题解答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P3、1.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答:看这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2.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呢?答:先确定一个静止的物体,然后再确定自己在这个静止物体的方向及离这个物体的距离。
P6、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动形式?答: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平动、转动、滚动、摆动、振动、跳动。
P8、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哪两种形式?答: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P11、1.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分别是怎样运动的?答:圆形的物体会滚下去,其他形状的物体会不动或滑动下去。
2.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吗?答: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
P13、怎样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答: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越快。
P16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答: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P20、1. 怎样描述物体的位置?答:先确定一个静止的物体,再说明这个物体与静止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2.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答:通过物体的运动轨迹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
3.怎样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答;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P24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卵孵化而要什么杀件?答;蚕卵看上去很像细粒芝麻。
蚕卵孵化时,温度要控制在22C ~25C,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蚕卵孵化的时间约为10天。
前8天采用自然光线,打开门窗换气。
最后2天,要把蚕卵用干净的黑布包上,进行黑暗保护,直至蚁蚕孵化出来。
注意天气温度偏低,注意保温。
空气干燥,可以用毛笔酒一点水。
P26 推测鸡蛋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气室:贮存空气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卵壳:对卵起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气孔可以透气,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卵白:对胚有保护、提供水分和营养作用;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壳膜:起保护作用;系带:起固定卵黄的作用;胚盘:在卵黄里,里面有卵细胞,受精后发育成雏鸡。
三年级下册科学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及答案科学是引领我们探索世界奥秘的重要学科,通过学习科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发展观察分析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下面是三年级下册科学的最新教材及答案,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单元:飞行和气象本单元主要讲述了飞行和气象方面的知识。
学生们将了解到飞机、气球、鸟类等的飞行原理,同时也了解到了地球大气层的结构以及气象变化的原因。
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学生们将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
第二单元:植物和健康在本单元中,我们将学习有关植物和健康的知识。
学生们将了解到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食物搭配来维持健康。
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实验,学生们将进一步掌握这些知识。
第三单元:水和地球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水和地球的关系。
学生们将学习到水的循环过程、水对地球生物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通过实验和探究,学生们将加深对水和地球的理解。
第四单元:声音和光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关于声音和光的知识。
学生们将了解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光的特性以及其他与声音和光相关的现象。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们将更好地理解声音和光的本质。
第五单元:物体和力本单元主要讲述物体和力的关系。
学生们将学习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以及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的影响。
通过实验和动手操作,学生们将更好地理解物体和力的基本概念。
第六单元:天体和地球在本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关于天体和地球的知识。
学生们将了解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其他与天体有关的知识。
通过观察、实验和模型制作,学生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天体和地球。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们将对科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科学思维。
同时,通过课后附加的答案,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检查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请注意,由于格式限制,本文无法提供具体的教材内容及答案,建议同学们寻找权威出版物或参考学校教材进行学习。
同时,老师和家长应当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科学三年级下册答案

科学三年级下册答案科学三年级下册共分为八个单元,包括了有关植物、动物、物体性质、天气、水与空气、地面与大气、发光与照明以及时间与节气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在本文中,将为大家提供科学三年级下册各个单元的答案,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单元一:植物的生活(P1-31)1. 观察小树苗的生长变化,你会发现什么?答案:小树苗的生长变化包括萌发、生长和发育三个阶段。
在萌发阶段,种子开始吸收水分并膨胀;在生长阶段,根系逐渐生长,茎梗逐渐变长,叶子逐渐展开;在发育阶段,小树苗逐渐长成大树。
2. 植物通过哪些方式吸收水分和养分?答案: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水分和养分进入植物的根毛中,然后经过细胞间隙和韧皮部上升,最终到达叶子和其他部位。
3. 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产物有哪些?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和葡萄糖。
氧气释放到空气中,葡萄糖则被植物用于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
二、单元二:动物的特征(P32-57)1. 用笔画出以下动物的标志特征:(1)鱼答案:鱼有鳞片、鳃孔和鳍。
(2)两栖动物答案:两栖动物有湿润的皮肤和四肢。
(3)爬行动物答案:爬行动物有干燥的鳞片和四肢。
(4)鸟答案:鸟有羽毛和喙。
(5)哺乳动物答案:哺乳动物有毛发和哺乳腺。
2. 各类动物的生活方式有哪些?答案:各类动物的生活方式有水生、陆生、空中生活和树栖生活等。
不同的动物根据它们的特点和生活环境选择适合的生活方式。
三、单元三:物体的性质(P58-77)1. 什么是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形状有哪些种类?答案:物体的形状是指物体所具有的外部轮廓。
物体的形状可以分为直线形、曲线形和其他形状。
2. 物体的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答案:物体的性质包括颜色、形状、大小、材质、透明度、导电性和磁性等方面的特点。
四、单元四:天气的变化(P78-95)1. 什么是天气?天气又与什么有关?答案:天气是指地球大气中短时间内的气候状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课堂达标》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一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P21. (1)种子,根,茎,叶(2)放大镜2. (1)ABCD (2)C3. 第一种方法:将手持放大镜靠近眼睛,将所观察的种子拿在另一只手中并前后左右慢慢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第二种方法:将种子稳稳拿在手中或放在桌面上,把手持放大镜在种子上方慢慢地前后左右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第二课种植我们的植物P41. (1)空气,温度(2)选种(3)春天2. (1)×(2) ×3. 略第三课我们先看到了根P61. (1)没有(2)水分,矿物质(3)固定2. (1)√(2) ×3. 略第四课种子变成了幼苗P81. (1)提供养料(2)子叶,真叶(3)交叉生长2. (1)×(2) √(3)×3. 答:有利于接收更多的阳光。
第五课茎越长越高P101. (1)根(2)叶(3)茎2. (1)×(2) ×3. 答: 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第六课开花了,结果了P121. (1)萼片,花瓣,雄蕊,雌蕊(2)花,种子14.(1)√(2) √(3)×5.略第七课我们的大丰收P144.(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阳光,空气,水,温度(3)种子5.(1)√(2) √6.略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第一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P174.(1)卵,生命(2)蜕皮(3)桑叶5.(1)×(2) √(3)√6.342615第二课蚕的生长变化P194.(1)4(2)头,胸,腹(3)气门5.(1)×(2) √(3)√6.略第三课蚕变了新模样4.(1)茧,茧(2)蚕丝5.(1)C (2) B6.答: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第四课蛹变成了什么2.(1)10,,15 (2)成虫,雌蛾,雄蛾(3)雌蛾3.(1)√(2) √(3)√4.略第五课蚕的生命周期1.(1)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生命周期,49—56 (2)卵,幼虫,蛹,成虫(3)幼虫,成虫,死亡2. (1)√(2) √(3)√6.略第六课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7.(1)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生命周期(2)物种,物种(3)卵生,胎生8.(1)√(2) √(3)√9.答:周而复始的生命周期,能使物种代代相传,保证了物种的延续。
扬州市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时《塑料》课后练习+答案

第15课《塑料》一课一练一、选择题1.塑料最大的缺点是()。
A.轻B.价格便宜C.不易分解2.“白色污染”是指()造成的污染。
A.白色泡沫B.白色垃圾C.塑料制品3.用塑料制成的包装制品容易造成污染,是因为塑料制品()。
A.加工容易B.不易腐烂C.不怕水4.电工为了保证安全应该使用()。
A.棉布手套B.皮质手套C.塑料手套5.下列物品中,用塑料做成的是()。
A.课本B.橡皮C.矿泉水瓶6.下列物品中,从高空掉下来最不容易摔碎的是()。
A.塑料筷子B.瓷碗C.玻璃杯7.辨别衣服是不是毛织品的最简单的方法是()A.摸一摸B.看一看C.烧点线头,闻一闻8.下列垃圾可回收利用的是()A.塑料瓶B.香蕉皮C.剩饭剩菜二、判断题1.区别羊毛产品和塑料产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灼烧。
()2.塑料的优点是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
()3.人们把废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称作“白色污染”。
()4.焚烧废塑料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所以严禁焚烧废塑料。
()5.塑料显著特点就是不易分解。
()6.不能及时焚烧废塑料袋。
()三、连线题插座外壳防水性隔热座可塑性塑胶手套韧性塑料雨具绝缘性塑料玩具不易传热性塑料水管耐腐蚀性四、实验题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的特性。
(在相应的格内打√)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B4.C5.C6.A7.C8.A二、判断题1.√2.√3.√4.×5.√6.×三、连线题插座外壳防水性隔热座可塑性塑胶手套韧性塑料雨具绝缘性塑料玩具不易传热性塑料水管耐腐蚀性。
扬州市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0课时《声音的传播》课后练习+答案

第10课《声音的传播》一课一练一、选择题。
1.唐诗《枫桥夜泊》中有这样一句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钟声是通过( A )传到船舱内诗人的耳中的?A 空气 B.水 C 船胎2.在纸屏上吊一个泡沫塑料小球,然后在离小球不远处敲击小鼓,我们会发现( )。
A 泡沫塑料小球没有反应B 泡沫塑料小球会掉下来C 泡沫塑料小球会动起来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可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不可以固体中传播B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不可以在水和固体传播C 声音可以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4.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 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 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即”声C 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 在小溪边听到“哗哗”声5.声音在( )传播的速度最快。
A 空气 B水 C 固体 D 真空6.钓鱼时不能大声说话,因为鱼听到人的说话声就会吓跑。
这说明( )。
A 只有水能传播声音 B. 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C水和空气都不能传播声音 D. 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7.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噪声一定会致人伤害B 在家中,音响播放音乐一定不是噪声C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D从环保角度看,不符合环保的声音都是噪声8.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
下列声音:1工厂车间里机器轰鸣声;2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3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4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5婚庆时的爆竹声;6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 ①③④B ①②⑤C ①④⑤D ①④⑤⑥9.敲击桌面,耳朵贴上面感觉声音特别大,以为声音能在( )传播。
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真空10.声音进入外耳道后会引起()的振动。
A 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二、判断题1.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很慢。
()2.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听神经、耳蜗。
()3.我们站着能听到同学轻挠桌面声,证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一、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活动记录1.略2.课堂练习判断题:(1)√(2)√(3)√2、种植我们的植物活动记录1.凤仙花的生长发育记录表(表中日期仅供参考,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而定)7天,47天,9天,15天,35天,110天.2.略课堂练习判断题(1)√(2)×(3)×(4)√(5)√资料阅读选择题(1)A (2)B (3)B (4)C3、我们先看到了根活动记录通过观察种下的种子,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我们还发现,根生长的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课堂练习判断题(1)×(2)√(3)×(4)√(5)√(6)√(7)√(8)×(9)√4、种子变成了幼苗活动记录课堂练习1.填空题(1)阳光、空气。
(2)叶。
(3)太阳。
(4)水分,养料。
2.判断题(1)√(2)×(3)√(4)√(5)√3.简答题因为小老鼠吐出的二氧化碳和叶子从根部吸收的水分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制造氧气和养料,这就是光合作用。
其中氧气给小老鼠呼吸,所以,小老鼠不会被马上憋死。
5、茎越长越高活动记录:(仅供参考)观察凤仙花茎的高度变化统计图,我们发现:凤仙花在前三周茎生长速度很慢,第四周至第七周茎的生长速度很快,第七周以后茎的生长速度逐渐开始减慢。
课堂练习1.选择题(1)A (2)B2.判断题(1)√(2)√(3)√(4)√(5)×6、开花了,结果了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1) √(2) √(3) √(4) ×(5)√(6) √7、我们的大丰收活动记录填图省略(1)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结出(20—30)个果实。
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收获(300—500)粒种子。
(2)300—500粒种子。
课堂练习判断题(1) ×(2) √(3)√(4)√(5)×《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练习1、填空题。
(1)种子(2)选种2、判断题:(1)√(2)√(3)×(4)×(5)√(6)√(7)√(8)√(9)√3、选择题。
(1)A (2)C (3)B (4)B (5)C4、连线题。
(1)直立茎红薯的茎(2)根支持、运输作用缠绕茎凤仙花的茎茎制造养料攀缘茎牵牛花的茎叶发育果实和种子匍匐茎葡萄的茎花吸收、固定作用5、略。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活动记录12课堂练习判断题(1)A (2)C (3)B (4)C (5)A (6)D2、蚕的生长变化活动记录1.观察蚕的外形和行动,将观察到的特征在括号内打“√”以下几小题为正确的描述:(1)(3)(4)(6)(8)(9)(11)2.蚕吐丝的观察记录3.略4.略课堂练习排序:1 2 3 5 43、蚕变了新模样活动记录2.略3.蚕丝的特点:很细,很长,一个茧是由一根丝缠绕而成的。
干燥的丝容易断。
(仅作参考)4、蛹变成了什么活动记录:蚕蛾观察记录课堂练习1.略2.(√)(√)()(√)(√)()(√)5、蚕的生命周期活动记录略(见教学参考书)课堂练习1.选择题(1)C (2)A (3)B2.略。
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1.判断题。
(1)√(2)×(3)√2.填图。
变态:青蛙、蝗虫不变态:鲫鱼、鸡、狗、猫、猪从卵孵化而来:青蛙、蝗虫、鲫鱼、鸡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猫、狗、猪7、我们的生命周期1、在方框内打“√”。
“手指变多了、眼睛变小了”不选,其余都选。
2、小林从小到大身体长高了,体重也增加了。
3.单元练习1、判断题。
(1)√(2)×(3)√(4)√(5)√(6)√2、选择题。
(1)A (2)C (3)B (4)A (5)A (6)B3、列举。
请写出3种昆虫:蝴蝶、蝗虫、蚂蚁、蜻蜓等4、略。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1、温度与温度计活动记录课堂练习1.填空题。
(1)冷热程度,摄氏度(℃)(2)温度计。
2.读温度计表示的温度。
0℃ 37℃ 100℃-5℃ 13℃ -7℃3.观察图形温度计回答问题。
(1)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是(2)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 42℃。
(3)小明现在的体温是 39℃。
(4)他发烧了吗?是(发烧了)2、测量水的温度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
(1)√(2)√(3)×(4)×(5)√(6)×(7)×3、水结冰了活动记录1.比较冰和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冰和水的相同特征:无色、无味、透明。
冰和水的不同特征: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是固体水: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是液体2.略课堂练习填空(1)0℃(2)温度下降到0℃以下了(3)降低温度4、冰融化了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选择题(1)C (2)C (3)B (4)B (5)A (6)A5、水珠从哪里来活动记录(1)可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了冰冷的玻璃而凝结成的小水珠。
(2)有小水珠,无小水珠,无小水珠;现象说明杯子外壁的小水珠与冰块有关。
我的推测是:杯子周围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杯子而凝结成的小水珠。
课堂练习填空(1)夏天棒冰包装纸上有水珠(2)冬天密闭的窗户上有水珠(2)对于下列问题,你现在是怎么想的?学习第6节后,再填一填6、水和水蒸气活动记录我的想法:碟子里的水变成了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
课堂练习1、填空题。
(1)蒸发,凝结。
(2)下雨后地面变干,湿布擦桌子后变干2、判断题。
(1)×(2)√(3)×(4)√3.简答题。
(1)吹风机吹、晒太阳、吸干水分等。
(2)包装纸很冷,周围的气温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凝结在纸上,变成了小水珠。
7、水的三态变化活动记录略(见教学参考书)课堂练习判断题。
(1)√(2)√(3)√(4)×单元练习1、判断题。
(1)√(2)×(3)×(4)√(5)√2.选择题。
(1)B (2)C (3)C (4)A (5)B(6)B C (7)C (8)C3. 35℃ 6℃ -4℃4.(1)水温逐渐下降,下降速度先快后慢。
(2)23℃《磁铁》单元1、我们知道的磁铁活动记录1.略2.磁铁的形状:条形、圆形、饼形、环形、马蹄形、槽形等磁铁的用途:门吸、磁性文具盒、磁性白板、小电动机、指南针、喇叭等磁铁的性质:能吸铁、互相吸引、互相排开、隔着物体能吸铁、两端吸引力强等课堂练习1.略2.以下物品用到了磁铁(1)(3)(4)(7)(8)3.判断题(1)√(2)√(3)√(4)√(5)√2、磁铁有磁性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1)√(2)√(3)√(4)√(5)×2、选择题(1) B (2) B3、②③①3、磁铁的两极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填空题(1)磁极、两(2)互相吸引、互相排斥。
2、选择题(1)B (2)C (3)C (4)B4、磁极的相互作用活动记录1.我发现:一块能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磁极的一端朝北,另一端朝南。
2.略课堂练习1.填空题。
(1)南北、南极、S 、北极、N(2)吸引、排斥、吸引(2)S极2.判断题。
(1)×(2)√(3)√(4)×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1)√(2)√(3)×(4)×(5)√(6)×(7)×2、改变、改变,略。
6、指南针1.填空题。
(1)磁铁、磁针(2)方位盘、南极、北极(3)略。
2.选择题。
(1)C (2)B (3)C (4)A3. 简答题。
方法一:用磁铁和指南针吸,吸住指南针北极的那端是磁铁南极,吸住指南针南极的就是磁铁北极。
方法二悬挂法,离磁铁较远处先用指南针判断方位,然后将磁铁悬挂,等待静止后观察磁铁的朝向。
7、做一个指南针1.判断题。
(1)√(2)√(3)√2.选择题。
(1)B (2)A (3)C3.略。
单元练习1.填空题。
(1)磁性(2)同极、异极(3)磁极、两2.判断题。
(1)×(2)√(3)×(4)×(5)×(6)×3.选择题。
(1)B (2)A (3)A (4)C (5)A4.简答题(1)方法一:用磁铁和指南针吸,吸住指南针北极的那端是磁铁南极,吸住指南针南极的就是磁铁北极。
方法二悬挂法,离磁铁较远处先用指南针判断方位,然后将磁铁悬挂,等待静止后观察磁铁的朝向。
(2)相互吸引,因为磁铁具有异极相吸的性质。
(3)用一块A去吸另一块B的中间,如果能吸住,A为磁铁;如果吸不住,则A为铁。
综合练习1、填空题。
(1)先长出根,再长出茎和叶(2)叶,根,茎(3)头、胸、腹,变态(4)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5)蒸发、凝结(6)南极,S,北极,N(7)司南2、判断题。
(1)×(2)×(3)√(4)√(5)√(6)×(7)×(8)√(9)×(10)√3、选择题。
(1)A (2)C (3)A (4)C (5)B (6)C (7)C (8)A (9)A四、填空图。
(1)(2)100C -50C(3)固态到液态是融化,液态到固态是凝结,液态到气态是蒸发,气态到液态是凝结,固态到气态是升华,气态到固态是凝华。
(4)图看不清楚,可以参看教科书上的插图。
(西北)(北)(西南)(东北)(东南)五、简答题:1、答题要点: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用公式表示如下:2、答题要点:共有二种方法,只要写出一种得十分。
一、用线系住磁铁的中间,把它挂在空中,等静止下来,指南的一端是南极,指北的一端是北极。
二、用一块已知南北极的磁铁的一个极去靠近,如果相吸,磁极正好相反;如果相斥,则磁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