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课件(部编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共同繁荣发展
2.措施: 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 经济 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繁
援 意义:少数民族地 藏 区经济有了长足发 孔 展,人民生活水平 森 日益提高
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 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
青山处处埋忠骨 一腔热血洒高原
年份 农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 (亿元) (亿元)
二、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
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佤族翁丁寨 处于奴隶社会的彝族
佤族人民
饱受农奴制压迫的藏族人民
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是对民族繁
荣很不利的条件。我们必须把这些不
利的条件逐步地去掉。我们新中国就
是要帮助各民族发展,这就必须实行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我国的民族团结做出哪些努力呢?
2020年5月25日,美国非裔男子, 民 民
乔治 弗洛伊德遭警方暴力执法, 被跪压致死。弗洛伊德之死引 起了美国国内爆发大规模抗议 示威活动。
族族 团对 结立
促阻
进V碍S
国国
家家
发发
展展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华大地 上的各个民族风雨同舟、和衷 共济,一次又一次地克服新冠 疫情,展现出团结奉献、共克 时艰的中国力量。
作主
法律地位确定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五个民族自治区
保障权利 维护统一 共同繁荣
实施共同繁荣发展 的背景
实施共同繁荣发展 的措施
发展的不平衡
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教育上 国家战略上
1.邓小平说:“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国家的情况,走自己的路……如解决 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盟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
一个根本性的措施,就是进行社会改
革。
——周恩来
二、共同繁荣发展 2.措施: 为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 政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民主 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 社会主义社会。
民主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成为自己命运和社会的主人。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实现了西藏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
2.通过教材和补充材料,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依据我国 国情建立的,明确它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的一 项政治制度;
3.利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示意图》,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的内容和实施情况;利用图片和音像材料,了解我国为实现各民族共 同繁荣采取的措施。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牢铸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
D 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这是因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能使各少数民族自由选择社会制度 B.使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保证了国家统一 C.使各少数民族完全自治,促进民族团结 D.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2.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国家实施的战略是
张骞通西域
成吉思汗
努尔哈赤
各民族在共
御外敌中建
立了休戚与
共的亲密关
系,在根本
利益上完全
一致。
清朝驻藏大臣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原因: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决定的。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 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 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区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 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4.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大批成果。2006年,藏族史诗《格萨
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
B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
A.经济建设 B.文化传承 C.科技发展 D.文旅开发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②现实情况: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呈现大 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的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 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 统。
壮族主要集中在广西, 藏族主要集中于西藏、青海和四川, 维吾尔族主要集中在新疆, 蒙古族主要集中于内蒙古、青海和新疆,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东部山地, 黎族主要集中在海南, 高山族集中于台湾, 回族虽散布在全国,但主要分布在宁夏、 甘肃、新疆和青海。
5个民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第一个省级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 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 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 治区,30个自治州, 120个自治县(旗)。 7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 口生活在自治地方 。
1952年
11.4
1978年 155.6
212.1
2014年 11352.3
64369
二、共同繁荣发展
2.措施: 文化 国家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蒙古文 维吾尔文
壮
藏 文
文
①按照自愿原则,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 字;
②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
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③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 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
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对维护民族团结、巩 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 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 意义
②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 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体 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 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 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第二章
共同繁荣发展
④意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 具有重要意义。
柯尔克孜族史诗 《玛纳斯王传》
二、共同繁荣发展 2.措施: 政策 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西气东输
西电东输
吉祥的天路
青藏铁路线路图
青藏铁路
二、共同繁荣发展
通过对比中美两国不同的民族政策所导致的后果,你能得出怎样结论?
(C )
A.进行民主改革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西部大开发 D.扩大内需
3.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
A 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先要实现的是(
)
A.国家统一领导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共同富裕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意义:材料研读 Nhomakorabea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
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
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
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
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1.奉行民族平等的原则,尊重班级 里少数民族的同学,尊重他们不同 的生活习俗; 2.向身边的人们宣传民族平等、民 族团结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
民族大团结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共同繁荣 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提出
历史因素
现实因素
少数民族聚居的 地方,人民当家
复 习 导 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关于民族关系的史实吗?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上长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第12课
学习目标
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情况,明确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的一项政治制度;认 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前提: 国家统一领导 实行地区: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内容 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地位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原因: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决定的。
①历史传统:
我国自古以
①历史传统
来就是统一
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共同
创造了灿烂 的中华文明。 文成公主入藏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949年 《中国人 民政治协 商会议共 同纲领》
1954年 《中华人 民共和国 宪法》
1984年 《中华人 民共和国 民族区域 自治法》
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 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实施情况: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第一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思考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是什么?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
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
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行使自治权。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