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3月)模拟大联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湛江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3月)模拟大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读书不能一味贪多,要抓住有价值的文章和著作不松手,把它读熟,读透,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这样它才会化作你生命的基础。

②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设置的综合素质考查,只有一分,但意义却很重大,参赛选手在复习备考时不应掉以轻心。

③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定要遵守我们的,不能出尔反尔。

A . 坚实纵然/固然允诺
B . 坚固纵然/当然承诺
C . 坚实虽然/当然承诺
D . 坚固虽然/固然允诺
2. (2分)(2013·仙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拒绝为救护车加油的行为不可原谅,应杜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B . 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意味着莫言多年的努力在更大范围内赢得了确立
C . “天宫二号”预计将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发射
D . 通过台湾调查组的深入调查,使菲律宾公务船射杀台湾渔民事件的过程逐渐清晰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3. (5分) (2017七上·环县期末) 诗文默写填空
(1) 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2)遥怜故园菊,________。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

(4)《天上的街市》中写牛郎织女的句子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________。

(5)《<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

(6)《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4. (1分) (2018八上·宁波期中)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依然是读书人书架上不变的风景。

读书时,仿佛置身于生意àng________然的春天,指尖一拨弄便已是草长yīng________飞,春意撩人。

②每逢骤雨cù________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zhì________息。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5. (5分) (2019八下·厦门期中) 作家毕飞宇在《傅雷家书》序中写道:“对我,对我们这一代作家来说,傅雷是特殊的。

我致敬傅雷。

”但同时也说:“我不愿成为傅雷的儿子。

”你是否赞同毕飞宇的说法?请结合家书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五、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
6. (8分) (2019七下·重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下划线词。

①公亦以此自矜矜:________
②睨之久而不去睨:________
③汝亦知射乎知:________
④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3)下面有关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选文第1段陈尧咨“自矜”,而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一个自傲,一个鄙视。

对卖油翁的刻画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

B . 陈尧咨经历了“自矜”——反感——“忿然”——折服的心理变化过程。

C . 选文中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由“忿然”到“笑而遣”的变化,原因是他看到卖油翁酌油的技术很娴熟,却并不“以此自矜”。

D . 本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详写陈尧咨的射技,略写卖油翁酌油的过程,剪裁精当,主题鲜明。

(4)阅读链接材料,再联系本文,说说分别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链接材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②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③,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②苟然:随便,轻易的样子。

③道:规律。

7. (12分)(2018·东营)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林嗣环《口技》
(乙)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豪爽好施。

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

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

”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僧问:“汝益乎?”曰:“益矣。

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

”僧笑,命李试其技……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

”……
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①有其对。

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

……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

但两相会意可耳。

”李诺之。

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尼乃起。

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②不能起。

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③归,月余始愈。

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

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蒲松龄《武技》
【注】①罔,无。

②蹶仆,跌倒。

③舁,共同用手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不能名其一处也名:________
②有薄技,请以相授以:________
③馆之客舍馆:________
④然以其文弱故,易之易:________
(2)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3)在为学、行事、成才等方面,你从两文身怀技艺者身上获得了怎样的教益?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8. (9分) (2017九上·台州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小童的夏天
①半个月前,苏小童经历了残酷的中考。

按照父亲的规划:如果考上高中,就继续读书;考不上,就子承父业,随他一起进城挑担子卖鸡蛋。

②很不幸,苏小童连分数最低的三中也没考上。

第二天,他就去城里找父亲。

门没锁,父亲也不在家。

苏小童放下行李,就向着麻将馆走去。

麻将馆里烟雾弥漫,苏小童还是一眼就看到
③了黑着脸的父亲。

父亲也看到他了,连忙向他招手:“儿子,过来给老子抓两把,改改手气。

”他很
④不喜欢父亲打麻将,因为这事母亲和父亲多次吵架,最终母亲负气离家出走了。

⑤以前放暑假,他来城里找过父亲,随父亲一起去市场,有时会接过父亲的担子挑着走一段。

但这次不一样,父亲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副小一些的担子,还分配给他一个小菜市场。

⑥早上四点起床,四点二十准时出发,这样就算在路上稍微歇息,也能赶在六点半天亮之前到达目的地。

这是肥皂厂外的小菜市,从天亮开始热闹起来,一直延续到八点左右,这里人买好了菜,收拾好就上班去了。

小菜市就苏小童一个人卖鸡蛋,在讨价还价的喧嚣声中,苏小童很熟练地数鸡蛋、数钱、找零。

市场上的人渐渐稀少,不忙了,苏小童就点三两小面加个酱肉包子当早饭。

把肚子填饱了,再买上中午晚上要吃的菜,挑着担子往回走。

⑦夏天的鸡蛋像阳光下的冰淇淋一样脆弱,一不小心就会坏掉。

刚开始变坏的鸡蛋,表面看不出来任何变化,却难逃父亲的眼睛。

周末,父亲会让苏小童和自己去同一个市场,将这些刚坏掉的鸡蛋用单独的小篮子装上,让苏小童提去卖,而且告诉大家,这是自己家养的鸡下的蛋,卖鸡蛋是为了凑学费。

⑧独自卖了好几天的鸡蛋,苏小童发现了父亲的秘密。

但他没打算忤逆父亲,还是照着父亲的吩咐,去了几百米远的小巷道,摆上装有鸡蛋的篮子,守着卖。

偶尔有个人过来问,苏小童就告诉他,鸡蛋是坏的,让对方不要买。

问的人就一脸复杂的表情,走了。

⑨过了不知道多久,下雨了。

苏小童孤零零地站在雨中,父亲喊他收拾好篮子去躲雨,别把自己淋坏了,看病要花钱。

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

⑩这件事在苏小童的内心深处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

以前对父亲只是不喜欢,此刻却变成了怨恨。

母亲不高兴父亲打麻将,所以离家出走了。

想到这里,苏小童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淡然的笑意——他开始筹划如何逃离,他用了足足一夜的时间来考虑自己如何才能周全地逃离父亲的魔掌。

最后决定,用暑假时间挣钱凑够念高中的建设费,回到校园,绝不要子承父业!
⑪第二天,苏小童照例挑着担子去肥皂厂外的小菜市卖鸡蛋,然后在市场安静下来的时候,找到便宜的农家菜,装进自己卖空的鸡蛋担子里,准备着下午用背篓背到大市场去卖晚市。

这些菜卖相不好,但是价格便宜,加上是农家菜,所以还算抢手。

⑫上午从市场回来,苏小童就从买回的菜里随便挑出一点做午饭。

吃完饭,父亲午休了。

苏小童向邻居大叔借了个陈旧但功能尚全的冰糕箱,背着冰糕箱就出去卖冰糕了。

第一声叫卖是很难喊出口的,但是只要第一声喊出来了,后面再喊就不害羞了。

⑬日子一晃就是八月底了。

苏小童向父亲摊牌,说自己不想和他一起做生意,想回学校继续念书。

父亲一脸的不屑,就你那点儿分数,还想念书?三中的分数线都没到。

⑭苏小童默默不语,在那里数钱。

很久他才将那一堆散钱数出来:四千六百二十八块三毛。

⑮“这是我这个暑假自己挣到的钱,我打听过了,没到分数线念三中要交两千的“建设费”,学费是六百八。

剩下的钱,足够我一学期的生活费了。


⑯看着小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润湿着眼睛良久,不知道说啥好。

他打算歇业两天,专门护送儿子回老家。

⑰要知道,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

(1)苏小童没有考上高中,进城准备子承父业。

后来为什么又决定绝不要子承父业?阅读全文,简要分析其原因。

(2)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蕴含人物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

①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

②看着小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润湿着眼睛良久,不知道说啥好。

(3)读完本文后,“父亲”这一人物引发了同学们的争论,请你联系文中父亲的社会阶层特点,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父亲这一人物的看法
(4)小说以“要知道,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结尾,有何用意?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

9. (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自尊
周海亮
那是一段令他刻骨铭心的日子。

他失去工作,粮尽弹竭。

他认为城市里,纵是一条狗也比他活得幸福。

因为狗可以乞讨,他不能。

因为狗没有尊严,他有。

他开始拣垃圾。

在夜里,当他将头深深探进臭气熏天的垃圾箱,他泪流满面。

只能在夜里,他不敢将自己暴露在别人的视线之中。

他没有走太远。

他不想让拣垃圾成为他的职业。

只要熬过这段最艰难的日子,他还是那个骄傲的年轻人。

他的领带会打起漂亮的结,他的西装口袋里会插着洁净的手绢,他的皮鞋,一尘不染。

每天都有收获。

其中一个垃圾箱,更是一个富饶的宝藏。

那里面有成箱的空易拉罐、成捆的旧杂志、奇形怪状的玻璃瓶……每天晚上,这些东西会在垃圾箱里静静地等着他,然后,待第二天,它们就会变成馒头和咸菜,让他有力气在这个城市里继续奔走。

后来他发现一个问题。

似乎,这些东西是有人故意放在那里的。

它们总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出现,它们摆放整齐,就像夜市上精心摆置的小摊。

夜里他偷偷观察,果然见到一个男人将一包“垃圾”规规矩矩地放好,然后躲到远处,静静等待。

他感激那个男人,可是他有被伤害的感觉。

强烈的自尊心让他想放弃那些东西,强烈的饥饿感又让他一次次将那些东西拣回来,然后变成馒头、咸菜……他暗想,假如他将来发达了,一定要回来好好感谢这个男人。

他会成百成千倍地偿还,他相信他完全可以做到。

后来他真的发达了,资产足以买下一条街。

他想到了报恩。

他回到当初租住的小区。

他见到了男人。

似乎那个家至少二十年没有装修,地板翘起了角,水龙头“嘀嗒嘀嗒”地滴着水。

老式的家用电器,老式的厨房用具,老式的沙发和桌椅,男人似乎仍然生活在十几年以前。

不必自我介绍,男人一眼将他认出,简单聊了几句,便聊到了从前。

他说,我知道那些东西是您故意放进垃圾箱的。

我知道当初,您在顾及我的自尊。

是的,我在顾及你的自尊。

男人说,那时我生活得尚好,可以送你一点多余的东西。

您的确帮我撑过了那段日子。

如果没有您的暗中相助,我也许早就回到了乡下……
我在报纸上见过你,男人说,我知道你现在很有钱。

他笑笑,说,这些年,我过得并不容易。

您知道,白手起家,这有多难……
你不是白手起家。

男人说,我知道那个花瓶即使在当时,也最少值十万。

花瓶?
是啊。

男人说,你离开的前一天,我在给你收拾废品的时候,将那个花瓶也装进塑料袋,放进垃圾箱。

那时我并不知道一个花瓶能值那么多钱,否则我也不会把它当成废品……
可是我没有拣到花瓶……
你拣到了。

男人说,我亲眼见你拣起那个塑料袋……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元朝的花瓶,值很多钱……你肯定也知道……那么独特的花瓶,你不会当它是一件废品……
可是我真的没有拣到花瓶。

他说,如果拣到了,如果我知道它很值钱,我会还给您的……
你不会。

我会。

那你为什么第二天就搬走?
因为我找到了工作……我要住集体宿舍。

那你怎么会发达了?
两年以后我与朋友合伙,赚了点钱。

然后我开始单飞,资产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是因为你卖了花瓶,才有了本钱……
根本没有花瓶……
你不必害怕,我不会跟你要的。

再说花瓶早被你卖掉了,还怎么要?你知道吗?现在我生活得很落魄……前几年下岗,做生意,赔光了家底,贷款,又一次赔光……老婆也跑了……近来我常常想,假如那一天,我没有把那个花瓶送给你,我现在,该是另外一种生活吧?
他低下头,不再说话。

他在那里安静地坐了一会儿,起身离开。

本来他带了很大一笔钱,这笔钱,也许远远超过那个花瓶的价值——如果男人真的有那样一个花瓶的话,然而最终,他没有拿出那笔钱。

他告辞,离开。

走到门口,他扭头,认真地对男人说,你的确伤害了我的自尊。

却不是以前,而是现在。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

(2)
“在夜里,当他将头深深探进臭气熏天的垃圾箱,他泪流满面。

”句中加点字表达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
(3)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自尊”的理解?
(4)
你觉得那元朝花瓶是否真存在?要是你是那个他,你会怎么对待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2012·哈尔滨)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市区考生作答】
一:命题作文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

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

回首逝去的岁月,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存感激:或许是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或许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体贴入微的照顾,严厉中善意的批评,看似平常的只言片语……都化作一份厚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我们成长,让我们难忘。

请以“让我心存感激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给材料作文
传说西方有一种鸟叫荆棘鸟,这种鸟在出生后无法发出声音,它必须远赴他乡,找到生长在那里的荆棘树,用树上的荆棘刺破自己的喉咙,才能发出嘹亮的声音,但那声音却是世界上最动听最美妙的声音。

然而,为了这瞬间的歌唱,它付出了漫长而艰辛的努力:一次次地振翅,跌落;一次次地起飞,滑翔……羽翼一点点丰满了,经验一点点丰富了,勇气一点点增加了﹣﹣终于有一天,它从容地翱翔天宇,飞向远方,完成了生命的绝唱。

这个传说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毅力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实现理想,就要勇于付出代价;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积累。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县(市)考生作答】
三:命题作文
母亲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眼神,朋友的一声问候,陌生人的一次热情相助……都让我们备感亲切、备受鼓舞,也是我们走出风雨,走向远方的勇气和力量。

请以“点点滴滴都是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四:给材料作文
相传在很久以前,弥勒佛和韦陀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宇,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庙里人多热闹,但他不善管理账
务,丢三落四,所以经常入不敷出;而韦陀虽是管账的好手,但他成天阴着脸,使得求拜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后来,佛祖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来客,而韦陀一丝不苟,则让他管理账务,严格把关。

在两人密切配合下,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团结协作方可铸就辉煌;发挥所长创造精彩;人无完人,关键看如何任用。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八、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 (15分)(2013·嘉兴) 文学名著中,有许多与酒有关的经典情节,令人难忘。

阅读下列片段回答问题:
【甲】▲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连斟两碗酒,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受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

【乙】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绰了哨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走出门前来,笑道:“却不说‘▲不过冈’!”手提▲便走。

【丙】曹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今见此梅,不可不赏。

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玄德心神方定。

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

二人对坐,开怀畅饮……操遂不疑玄德。

(1)
【甲】文中“▲”处描写的人物是()
A . 郑屠
B . 张乡绅
C . 胡屠户
D . 丁举人
(2)
【乙】文“▲”处依次应填入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 . 三(碗)朴刀
B . 六(碗)哨棒
C . 九(碗)钢叉
D . 三(碗)哨棒
(3)
下列内容与(丙)文故事情节不相关的一项是()
A . 刘备下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B . 曹操指称自己和刘备为当今天下英雄
C . 赵云进门欲斩曹操,被刘备制止
D . 刘备闻言失惊落筷,时值雷声大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3-1、
3-2、
3-3、
3-4、
3-5、
3-6、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4-1、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5-1、
五、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
6-1、
6-2、
6-3、
6-4、
7-1、
7-2、
7-3、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8-1、
8-2、
8-3、
8-4、
9-1、
9-2、
9-3、
9-4、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八、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1、
11-2、
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