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团团圆圆过中秋 (教案)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看重阳节的传说视频,初步了解重阳节。教师介绍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
教师提问:你们可以找出今年的重阳节是几月几号吗?
学生现学现用,找到重阳节日期。
教师追问,关于重阳节,你知道有什么习俗吗?分组讨论,交流配图了解重阳习俗:登山、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囊。
教学
后记
视频展示嫦娥奔月的故事。
过渡: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诗人笔下的宠儿,小朋友们,关于中秋节和月亮,很多诗人写了很多诗歌,你知道都有哪些吗?能不能背出来呢?
读古诗,赏析古诗(咏月思亲)
环节三:盼团圆 话中秋
教师提问:中秋团圆是中国人的文化情结,你和家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呢?
学生交流分享自己以前的中秋节,以及今年的中秋节安排。
教学
难点
通过生生合作,学会交流、分享,提高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 学” 设 计
预 学
课前搜集讨论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
共 学
一:初识中秋节
出示谜语:猜一猜:月团圆,人团圆,
家家户户笑开颜。
吃月饼,看花灯,
全家赏月聊聊天。
教师提问:说的是哪个节日? 答:中秋节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出示课题《团团圆圆过中秋》。(板书:团团圆圆过中秋)
道德与法治备课教案
教师:
教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单元
一
备课
时间
9.6
教学
内容
团团圆圆过中秋
课时
2
教学
时间
9.13-9.17
学情
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接受新事物可塑性很强。在本单元前三个主题的学习中,学生对于秋天的季节特征、秋天的美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有关秋天的节日,可以加深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了解,从而知道欣赏自然,同时在“团团圆圆过中秋”的节日气氛里体会家人之间的亲情,能够愉快、积极的生活,能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二、中秋节,团圆夜
环节一:中秋习俗知多少
过渡:从古至今,中秋节有很多一直流传下来的习俗,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你知道的自己老家或长辈老家的中秋习俗。(板书:习俗)
请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出示有关图片: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赏花灯以及展示海外华人庆祝中秋的图片。
环节二:品中秋(神话故事,古诗)
过渡:中秋节和月亮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月亮我们经常能看到,也很熟悉。但在久远的传说中,月亮上还住着神仙,你知道有关他们的故事吗?请小组讨论交流。
读书本第15页的小朋友的中秋日记,感受中秋的团圆美好。
展示课件小丽的中秋故事,不能和爸爸团聚,讲解即使人不能团圆,我们也要让爱团圆的道理。
过渡:小朋友们,在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享受中秋团圆的时候,有这么一批人,还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看到辛勤工作的他们,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展示防疫工作人员等图片)
教师继续介绍:“九九”又有长久长寿的意思,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你打算为长辈做些什么呢?学生回答。
三:秋天特色节日多
过渡:在秋天,很多地方都会举行有特色的节日活动……你知道哪些呢?(学生回答)
教师介绍: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并选出两位有声望的人装扮成“秋老人”,向大家预祝丰收和幸福。
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过望果节时,人们一起围着田地转圈庆祝丰收,还举办热闹的歌舞、跑马、射箭、拔河等活动。
教师追问: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在秋天,你还知道哪些秋天里的节日?七夕节,教师节等。
延 学
课后学习,搜集更多的中秋节或月亮的神话故事和诗句,分享给大家;调查秋天的特色节日还有什么吗?
环节四: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教师提问:同学们,除了国庆节、中秋节,你知道秋天里还有哪些节日吗?
学生交流讨论。(板书:秋天里的节日)
朗读古诗:中国自古就有重阳登高、佩茱萸等习俗,如古诗所显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节日时,对亲人越加思念的感情。你们知道“佳节”是哪个节日吗?今天我们来重点了解下秋天里的节日之一:重阳节。(板书:重阳节)
教学
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理解中秋团圆的文化内涵,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
2.积极参加秋天里的文化活动,感受中华民族多样的民俗风情、节日特色。
3.懂得敬老爱老,加深学生对多民族生活的了解与热爱。
4.增强劳动意识。
5.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兴趣。
教学
重点
了解中秋节的一些传说与由来以及中秋节的习俗。使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们秋季里的民族传统节日,知道人们是为了团圆而过中秋节,感受我过中秋节的习俗以及蕴含的民族文化。
教师提问:你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 答:农历八月十五
追问:为什么把这天定为中秋节呢?
教师讲解:一年有四季,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是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天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中秋节又叫做 “月夕”、“八月节”。
教师提问:你们可以找出今年的中秋节是几月几号吗?
学生现学现用,找到中秋节日期。
教师提问:你们可以找出今年的重阳节是几月几号吗?
学生现学现用,找到重阳节日期。
教师追问,关于重阳节,你知道有什么习俗吗?分组讨论,交流配图了解重阳习俗:登山、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囊。
教学
后记
视频展示嫦娥奔月的故事。
过渡: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诗人笔下的宠儿,小朋友们,关于中秋节和月亮,很多诗人写了很多诗歌,你知道都有哪些吗?能不能背出来呢?
读古诗,赏析古诗(咏月思亲)
环节三:盼团圆 话中秋
教师提问:中秋团圆是中国人的文化情结,你和家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呢?
学生交流分享自己以前的中秋节,以及今年的中秋节安排。
教学
难点
通过生生合作,学会交流、分享,提高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 学” 设 计
预 学
课前搜集讨论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
共 学
一:初识中秋节
出示谜语:猜一猜:月团圆,人团圆,
家家户户笑开颜。
吃月饼,看花灯,
全家赏月聊聊天。
教师提问:说的是哪个节日? 答:中秋节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出示课题《团团圆圆过中秋》。(板书:团团圆圆过中秋)
道德与法治备课教案
教师:
教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单元
一
备课
时间
9.6
教学
内容
团团圆圆过中秋
课时
2
教学
时间
9.13-9.17
学情
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接受新事物可塑性很强。在本单元前三个主题的学习中,学生对于秋天的季节特征、秋天的美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有关秋天的节日,可以加深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了解,从而知道欣赏自然,同时在“团团圆圆过中秋”的节日气氛里体会家人之间的亲情,能够愉快、积极的生活,能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二、中秋节,团圆夜
环节一:中秋习俗知多少
过渡:从古至今,中秋节有很多一直流传下来的习俗,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你知道的自己老家或长辈老家的中秋习俗。(板书:习俗)
请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出示有关图片: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赏花灯以及展示海外华人庆祝中秋的图片。
环节二:品中秋(神话故事,古诗)
过渡:中秋节和月亮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月亮我们经常能看到,也很熟悉。但在久远的传说中,月亮上还住着神仙,你知道有关他们的故事吗?请小组讨论交流。
读书本第15页的小朋友的中秋日记,感受中秋的团圆美好。
展示课件小丽的中秋故事,不能和爸爸团聚,讲解即使人不能团圆,我们也要让爱团圆的道理。
过渡:小朋友们,在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享受中秋团圆的时候,有这么一批人,还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看到辛勤工作的他们,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展示防疫工作人员等图片)
教师继续介绍:“九九”又有长久长寿的意思,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你打算为长辈做些什么呢?学生回答。
三:秋天特色节日多
过渡:在秋天,很多地方都会举行有特色的节日活动……你知道哪些呢?(学生回答)
教师介绍: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并选出两位有声望的人装扮成“秋老人”,向大家预祝丰收和幸福。
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过望果节时,人们一起围着田地转圈庆祝丰收,还举办热闹的歌舞、跑马、射箭、拔河等活动。
教师追问: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在秋天,你还知道哪些秋天里的节日?七夕节,教师节等。
延 学
课后学习,搜集更多的中秋节或月亮的神话故事和诗句,分享给大家;调查秋天的特色节日还有什么吗?
环节四: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教师提问:同学们,除了国庆节、中秋节,你知道秋天里还有哪些节日吗?
学生交流讨论。(板书:秋天里的节日)
朗读古诗:中国自古就有重阳登高、佩茱萸等习俗,如古诗所显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节日时,对亲人越加思念的感情。你们知道“佳节”是哪个节日吗?今天我们来重点了解下秋天里的节日之一:重阳节。(板书:重阳节)
教学
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理解中秋团圆的文化内涵,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
2.积极参加秋天里的文化活动,感受中华民族多样的民俗风情、节日特色。
3.懂得敬老爱老,加深学生对多民族生活的了解与热爱。
4.增强劳动意识。
5.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兴趣。
教学
重点
了解中秋节的一些传说与由来以及中秋节的习俗。使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们秋季里的民族传统节日,知道人们是为了团圆而过中秋节,感受我过中秋节的习俗以及蕴含的民族文化。
教师提问:你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 答:农历八月十五
追问:为什么把这天定为中秋节呢?
教师讲解:一年有四季,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是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天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中秋节又叫做 “月夕”、“八月节”。
教师提问:你们可以找出今年的中秋节是几月几号吗?
学生现学现用,找到中秋节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