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第2课时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第5题,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 查询、分析和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因此能对河道垃圾自动识别后的 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A正确;互联网技术不能直接用于对河道垃圾自动识 别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B错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 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导航和定位等,C错误;自动识别技术 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 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 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不能直接进行数据分析,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2023·海南嘉积中学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的建筑物和不透水地面代替了 林地、草地和湿地。夏秋季节,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一下雨就看海”的内 涝现象,与此同时,我国有一半以上城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党中 央在2013年便提出了“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以解决我国城市的内涝和缺水等问题。 材料二 图1为城市建设前后蒸发量和径流量变化图,图2为海绵城市年径 流总量控制率概念示意图。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读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表,完成1~2题。
项目 建城前 建城后
降水/% 100 100
蒸发/% 40 25
地表径流/% 10 43
1.城市建设导致当地( D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表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A.降水下渗量减少 B.植被覆盖率增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邻近天津主城区,经济发达,建设资金充足;靠近公路、铁路,交通便 捷;沿海滩涂广阔,开发建设成本低,发展空间大等。 (2)分散主城区城市职能;减缓城区交通拥堵;减轻城区环境压力;减轻城区 就业压力等。 解析 第(1)题,生态城选址的区位优势结合材料信息从地理位置、土地利 用、交通等方面分析。第(2)题,可从天津市主城区目前存在的城市问题入 手,分析生态城建设对主城区的有利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23·浙江乐清期中)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许多地区由乡 村景观转变为城市景观,但由于发展不合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我们应借 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经验,注重城市内涵的提升。据此完成3~4 题。
景观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汽车拥有量增长过快 B.城市土地供应不足
C.共享单车投放量过大 D.管理人员水平不高
8.“智慧停车”运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C )
A.GNSS、RS
B.RS、GIS
C.GIS、GNSS
D.GIS、GPR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第7题,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也随之提升,汽车拥有量增长过快,导致我国城市出现停车难的现象,A正确; 城市土地供应不足不是停车难的主要原因,B错误;共享单车的使用会缓解 停车难问题,C错误;管理人员水平不高与停车难关系不大,D错误。 第8题,题目中的“智慧停车”能实现停车位资源的实时更新、查询、预订 与导航一体化,涉及定位、导航、信息查询,所以其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 要有GIS、GNSS,C正确。
C.②③⑤ D.③④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第3题,由景观1变为景观2,绿地面积减少,硬化的路面及高层建筑物增 多,会导致地表蒸发、蒸腾作用减弱,蒸发量减少,C错误;不透水地面增多, 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流速减慢,地表径流增大,B、D错误;城市 建筑物增多,绿地减少,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强降水频率增大,A正确。 第4题,提高城市绿化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历史文物古迹,有助于 美化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的内涵,①②③符合题意,A正确;扩大城市人口平 均土地面积会造成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不利于提升城市内涵,排除④; 提高城市GDP并不能直接提升城市内涵,排除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数字孪生城市是实体城市在虚拟空间的映射,它让实体城市里建筑、道路、 桥梁、停车场、信号灯等部件的实时状态能在虚拟数字城市中复现。数 字孪生城市支撑并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2017年雄安新区设立,作为全球首个数字孪生城市,雄安数字孪生城市与实 体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据此完成10~12题。 10.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雄安新区建设数字孪生城市的 优势是( A ) A.城市新 B.城市小 C.市场大 D.人才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5 6 7 8 9 10 11 12 13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说城镇化对城市水循环各环节产生的影响。 (2)根据图1分析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 (3)根据图2说明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带来哪些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答案 (1)蒸发减少,植被蒸腾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 (2)城市范围内植被减少,涵蓄水源能力下降;城市地面硬化后,雨水下渗量 减小,地表径流量增大。 (3)雨水收集利用,使雨水资源化;通过吸水、蓄水、渗水,减少地表径流,有 效减少城市内涝;促进水循环,增加降水量;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地 表径流污染;拉动了地方财政支出和社会投资,提升和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 水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雄安新区建设“数字城市”的作用是( D ) A.提高城市的工业水平 B.直接增加居民收入 C.增加城市道路密度 D.创造更加高效的环境 12.雄安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将带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 B ) A.钢铁产业,城市轨道建设 B.大数据中心,5G基站建设 C.工业机器人,特高压输电 D.新能源设备,电动车充电桩
C.生活用水量增加 D.城市热岛效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地下径流/% 50 32
解析 第1题,城市建设之后,地下径流减少了18%,地下水位下降,A错误;地表 径流增加了33%,不透水地面增加,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加快,B错误;蒸发量减 少了15%,C错误;降水后,因为不透水地面增加,下渗减弱,同时地表径流汇 集加快,从而使河流汛期洪峰流量加大,D正确。 第2题,城市建设导致地面硬化面积增加,下渗量减少,使地表径流汇集速度 加快,地表径流因此增加,A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23·河南新乡期中)为解决大城市停车难问题,“智慧停车”悄然兴起。“智
慧停车”是指将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综合应用于城市停车服务,
实现停车位资源的实时更新、查询、预订与导航一体化。据此完成7~8题。
7.我国城市停车难的主要原因是( A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2023·云南大理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选址
于距离天津市中心40千米的一处盐碱地。生态城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 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下图为 中新天津生态城示意图。 (1)简述中新天津生态城选址的区 位优势。 (2)分析生态城的建设对天津市的 意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6题,智慧城市的发展可以监测交通压力,但不能直接推动城乡交通建 设,A错误;智慧化管理和运行对城市内的工业和人口数量影响不大,不能缓 解城市热岛效应,B错误;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和运行,与提高城市居民素质 关系不大,C错误;由材料“智慧城市运用数字城市技术,对城市中的人和物 的信息按照地理位置进行组织……而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和运行”可知, 智慧城市的发展具有精准定位、实时处理等功能,可促进城市精准管理,D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智慧城市运用数字城市技术,将城市中人和物的信息按照地理位置进行组
织,通过网络获取并传输海量数据,借助云计算进行实时处理,并将结果反
馈到控制系统再进行智能化控制,从而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和运行。例如
自动识别河道垃圾,自动监测工业、城市噪声,智慧监测交通压力等,使城
市变得更加宜居。据此完成5~6题。
5.能对河道垃圾自动识别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信息技术是( A )
A.地理信息系统
B.互联网技术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D.自动识别技术
6.智慧城市的发展直接( D )
A.推动城乡交通建设
B.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提高城市居民素质
D.促进城市精准管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景观2
3.由景观1转变为景观2后,水循环环节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强降水频率增大 B.地下水流速加快
C.蒸发量增大
D.地表径流减少
4.下列举措能提升城市内涵的有( A )
①提高城市绿化率 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③保护历史文物古迹
④扩大城市人口平均土地面积 ⑤提高城市GDP
A.①②③ B.②④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第(1)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地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地面硬化 会直接阻碍地表水的下渗,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面 硬化面积不断增加,会使植被减少,水面减少,蒸发减少,植被蒸腾减少。第 (2)题,从水循环各环节的变化进行分析。第(3)题,降雨时,海绵城市能够就 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 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使雨水资源化;同时,调蓄了地表 径流,可以减少城市内涝;海绵城市的建设,增大了植被覆盖率和水域面积, 美化了城市环境,增加空气湿度,促进区域水循环,增加降水,也可以减缓城 市热岛效应;城市绿地和水域作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可以显著消纳地表径 流带来的污染物;城市建设也拉动了地方财政支出和社会投资,提升和完善 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第10题,数字孪生城市可以复现实体城市里建筑、道路等部件的实时 状态。如果城市新,可以在建设实体城市时预留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所需要 的条件,或是直接安装适应数字孪生城市的相关部件。雄安新区2017年才 设立,城市较新,这是其优势所在,A正确。 第11题,数字孪生城市支撑并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确保城市安全、 有序运行。数字城市可以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与居民收入、工业水平、 城市道路密度无直接关系,D正确。 第12题,数字孪生城市收集实体城市各部件的实时数据进而辅助城市管理, 因此利用大数据中心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显得格外重要。此外,实体城 市各部件的实时数据快速地传输需要依赖5G基站等数据传输设备,B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