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罗布泊消逝仙湖》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罗布泊消逝仙湖》教学设计
八年级《罗布泊消逝仙湖》教学设计1
教案背景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初二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生态自然”中的第二课。
本单元的六篇文章均是从不同侧面考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个人的责任,因此,本单元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
教材分析^p
本文属报告文学,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比照罗布泊过去和如今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根底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言献策。
在表现形式上要求把握三点:一是比照、拟人、排比三种表现手法;二是多种表现方式的运用;三是报告文学的根本特点。
本文教学可结合课文,进展拓展性学习,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
1、学会、积累、运用吞噬、沧海桑田、干涸、戈壁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如今及其消失的原因。
3、品读课文,揣摩语句,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才能目的
1、培养学生挑选信息、概括要点的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
2、运用课文的理念,联络现实,考虑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开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教学重点
1、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如今及其消失的原因。
2、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开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教学方法
1、合作探究法:课前要求学生运用工具书小组内自学字的音、形、义;搜集人为原因造成的水资萎缩或水资污染的资料,课上交流,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2、讨论法:学生互动中发现问题、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感知才能。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课件展示过去水草丰盈绿林环绕的罗布泊图片和如今死寂荒凉的罗布泊的图片。
同学们罗布泊曾经是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水如明镜。
20世纪70年代,仙湖消逝了,罗布泊从此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地方。
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文章给了我答案。
二、检测课前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利用学案完成〕
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萧瑟戈壁滩干涸鹭鸶浑然一体裸露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cang海sang田吞shi和xu荡yang
3、结合课本语境解释以下词语的含义:
萧瑟:温暖:干涸:吞噬裸露:
戈壁滩:沧海桑田:
4、请用本课所学到的词语写一段话。
(至少用五个词)
二、研读课文题目:
老师提问: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题目它传达了一个怎样的信息?你读出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明确:罗布泊是一个美丽的湖,后来消失了。
感情基调是可惜、悲哀、难过、遗憾。
老师:美丽的充满活力的罗布泊怎么会变成了如今的连一滴水都没有的沙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