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课堂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树郭橐驼传》课堂同步练习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橐驼(tuó)窥伺(sì)孳乳(zī)莳秧(shí)
B.缫丝(sāo)辍学(chuò)勖勉(xù)鸡豚(tún)
C.病偻(lǚ)蕃茂(fán)飧饔(yōng)勖勉(xù)
D.癖好(pǐ)长人者(zhǎng)移徙(xǐ)督促(dū)
2.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类橐驼者类:似。

B.其本欲舒本:根。

C.苟有能反是者苟:假如。

D.若甚怜焉怜:可怜。

3.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不然,籍何以至此
因舍其名
B.
因以为号焉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C.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D.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4.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病偻,隆然伏行
A.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不知始何名
B.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C.
元方入门不顾
官命促尔耕
D.
问君何能尔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最接近的一项是()
A.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B.既然已,勿动勿虑
C.不抑耗其实而已
D.若不过焉则不及
6.对课文的理解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揭露了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了作者“以德治国”的进步思想。

B.这篇文章用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种树相对比,用种树类比治民,设比精巧。

C.这篇文章通过叙述郭橐驼善于种树之事,借题发挥出以其法治民的道理。

D.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习性栽种,从而保护了树木的生机,因而收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

7.下列对课文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橐驼,不知始何名”,可见主人公是个身份普通、地位低下的小人物。

B.“乡人”称之为“驼”,本是开玩笑,甚至有嘲讽意味,而郭橐驼却欣然接受,
表现了其善良、豁达的性格。

C.人们“争迎取养”说明郭橐驼种树技能非凡;“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说明“他植者”的效法仅得皮毛,不得要领。

D.郭橐驼介绍自己种树的经验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文中的四个“欲”字,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提示了种树的要领。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8.下面各项中全部描述郭橐驼种树的具体做法的一项是()
①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②其本欲舒③其培欲平④其土欲故⑤其筑欲密⑥吾不
害其长而已⑦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⑧勿动勿虑,去不复顾⑨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⑩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A.①②③④⑤⑩
B.②③④⑤⑧⑨
C.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⑨
9.下面对文段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3段由郭橐驼自述种树之法,得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第4段转人治民之术,揭示了治国安民之道。

B.郭橐驼种的树品质优良,枝繁叶茂。

其他种树的人暗中观察仿效,也达到了他种树的效果。

C.第3、4段文字对比鲜明,先是种树的当与不当的对比,然后是管理的善与不善对比,把道理阐发得深刻有力。

D.第3、4段文字通过对话描写,把种树之理引申到治民之理上,“养树”与“养人”两相映衬,亲切自然,使人信服。

1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2)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答案与点拨
1.A(“莳”应读“shì”。


2.D(怜:怜爱。


3.B(A项,连词,然而代词,这样。

B项,均为副词,于是,就。

C项,连词,而且/连词,尚且。

D项,介词,把,用/介词,凭借。


4.C(A项,动词,得病/动词,忧虑。

B项,名词,名字/名词,名声。

C项,均为“回头看”。

D项,代词,你们/代词,这样。


5.C(C项,“而已”古今都当“罢了”讲。

A项,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B项,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D项,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跟“只是”意思相同。


6.A(A项应为“养民治国”而不是“以德治国”。


7.C(此句重点不在“他植者”身上,而是以此衬托郭橐驼种树技术的高明。


8.B
9.B(别的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仿效,也没有谁能比得上郭橐驼。


10.(1)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为种植花木以供观赏的富豪人家和做水果买卖的人,都争着迎接和雇用郭橐驼。

(2)早早地煮茧抽丝,早早地织你们的线,养育好你们的小孩,喂养好你们的鸡和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