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输电换流阀用阻尼吸收电容器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产品以多层聚丙烯膜做介质,电子、电力电容器用铝箔做电极采用无感卷制方式制作而成电容器元件。磨砂氧化铝外壳封装,壳盖与壳身涂抹厌氧胶再以机器滚压密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绝缘端子采用PBT工程塑料,端子引出螺栓为M8镀镍黄铜螺栓,端子与壳盖处以硅橡胶挤压密封,避免了使用陶瓷绝缘端子在锡焊接过程所产生的炸裂、渗漏、虚焊等现象。产品封装后经高真空脱气、脱水处理注入六氟化硫气体。该产品设计有过压力防爆功能,失效后电容器为开路状态,避免事故扩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GB/T2423.6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
GB/T 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注:①以上引用标准,如有作废,按相应新代替标准执行。
②如果有更适合HVDC阀阻尼电容器的试验标准,按照相应标准执行。
3
该电容器采用我公司实用新型电容器专利技术。该电容器具有:总体结构科学合理、内部场强分布均匀、长期使用其容量稳定不衰减、能够长期耐受大电流和高电压的快速反复冲击、密封性能可靠、外壳不宜导磁发热、安装方便、外观精美、质量轻、体积小等特点。产品不含多氯联苯;电容器防火等级达到UL94V-0(或者等效标准)。
6.2.
6.2.1.
在密封性试验中检测电容器应无泄漏。
6.2.2.
所用试验方法应能有效检测出泄漏,本试验可采用适当的指示器来进行。
6.3.
6.3.1.
电容及允许偏差:1.6uF±3%,tanδ正切值小于0.0003。
6.3.2.
所用方法应足以排除由谐波或由被测电容器的外在附件,诸如测量电路中的电抗器和旁路电路所导致的误差。
6.11.2.
采用直流电对电容器单元充电,然后通过尽可能靠近电容器放置的间隙放电。
6.12.
6.12.1.
热稳定试验前后两次电容测量值应符合。两次测量之差应小于相当一个元件击穿或一只内部熔丝熔断之量。损耗角正切(tanδ)的增加应不大于20%。
6.12.2.
将被试电容器放置在静止空气中的封闭恒温箱中,试品两侧放置另外两台发热相同的陪试单元,恒温箱中的空气温度保持在70±1℃,对电容器试验工频电压Us,试验时间持续8h。
试验依据:试验程序、方法及要求按GB/T17702.2中2.3进行
6.13.
6.13.1.
热稳定试验前后tanδ测量变化不大于20%。
6.13.2.
电容器损耗测量应在热稳定结束时测量。
试验依据:试验程序、方法及要求按GB/T17702.2中2.3进行
6.14.
6.14.1.
当元件在0.8Urms和2.15Urms电压范围内发生电击穿时,熔丝应能使故障元件隔离出来。
40
6
3
X、Y、Z
3
7
7.1.
每个产品上标签采用耐温、防水的亚银标签,商标采用彩色印制,内容字迹清晰、牢固,标签内容如下:
制造单位商标:
电容器型号:
③电容器额定电压
④电容器额定容量及偏差
⑤填充剂类型
⑥温度类别
⑦生产日期
⑧生产批号
⑨专利代号
⑩制造厂商
7.2.
包含以下内容:
制造单位名称和商标。
电容器型号及本技术条件代号:
6.7.
6.7.1.
阻尼回路间的电压偏差应不超过±100V。
6.7.2.
在一个阀段的两端施加工频电压,测量每个各由一只阻尼电阻和电容构成的阻尼回路两端的电压。
6.8.
6.8.1.
电容器的绝缘电阻R≥3000MΩ·μF。
6.8.2.
用直流测试电压500V,测量误差不大于±20%的仪表进行测量,在测试电压加到电容器上1分钟时读数。
GB/T2423.5-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6-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
GB/T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
GB/T2423.22-200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T17702.2-1999电力电子电容器第2部分:熔丝的隔离试验、破坏试验、自愈性试验及耐久性试验的要求(本标准等同于IEC 61071-2:1991)
GB/T 26215-2010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阻尼吸收回路用电容器
GB/T2423.3-2006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振动幅值g
振动安装方向
每次试验台数
10~100~10
5
1
2
X、Y、Z
3
表3 Ea冲击
试验Ea冲击
冲击波形
峰值加速度g
脉冲持续时间ms冲击次数各方向冲击安装方向每次试验台数
半正弦波
5
5
3
X、Y、Z
3
表4试验Eb碰撞
试验Eb碰撞
碰撞波形
峰值加
速度g
脉冲持续时间ms
碰撞次数各方向
碰撞安装方向
每次试验台数
半正弦波
试验电压为:2Ui+1000V(方均根值),其中Ui为绝缘电压。
电容器的绝缘电压应由用户提出,如果没有其它规定,取绝缘电压等于电容器的额定电压除以 。
6.6.
6.6.1.
局部放电熄灭电压≥ (方均根值),放电量小于5pC。
6.6.2.
用正弦交流电压对电容器进行试验,加电压直到 (方均根值),并且保持此电压1min。然后降低电压至 (方均根值),并保持此电压至少2 min。在最后一分钟所测量的局部放电量应小于5pC。
按GB/T17702.1-1999第2.14条和GB/T2423.5-1995试验方法进行冲击试验,严酷等级见表3。
按GB/T17702.1-1999第2.14条和GB/T2423.6-1995试验方法进行碰撞试验,严酷等级见表4。
表2 FC振动
试验FC振动(正弦)
扫频范围Hz
扫频循环次数
扫频速率一倍频程/分
除对具体的试验或测量另有规定外,电容器介质的温度应在+5℃~+35℃范围内,并与环境温度相同。
当必须进行校正时,使用的参考温度为+20℃。
如果电容器在不通电状态下在恒定环境温度中放置12h的时间,则可认为电容器的介质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
电容器容量及tanδ测量均需在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下进行测量,此项目测试应在端子间试验电压后试验。
6.16.2.
试验程序、方法及要求按GB/T 25215-2010中20进行。
6.17.
6.17.1.
产品失效损坏后,不能爆裂和起火。
6.17.2.
试验程序、方法及要求按GB/T17702.2中2.3进行。
6.18.
6.18.1.
电容器应在温度40±2℃、相对湿度93+2/—3的环境条件下试验56h。在此项试验后,应能满足端子间试验电压的要求。试验前后两次电容测量之差应小于相当一个元件击穿或一只内部熔丝熔断之量。损耗角正切(tanδ)的增加应不大于20%。
fc振动试验fc振动正弦扫频范围hz环次数扫频速率一倍频程分振动振动安装方向每次试验台数1010010ea冲击试验ea冲冲击波形峰值加速脉冲持续时间ms冲击次数各方冲击安装方向每次试验台数半正弦波试验eb碰撞可编辑精品试验eb碰碰撞波形峰值加速度g脉冲持续时间ms碰撞次数各方碰撞安装方向每次试验台数半正弦波40标志包装储存和运输71
6.14.2.
试验程序、方法及要求按GB/T17702.2中2.2进行。
6.15.
6.15.1.
防爆装置在产品内部压力0.5±0.1MPa下脱离。
6.15.2.
应在产品内部注正压气体。
6.16.
6.16.1.
应能耐受1000次充放电试验,充放电后电容器应承受温度为60±2℃的环境下通过 (有效值)电压500h的试验。试验前后进行容量测量,两次测量之差应小于相当一个元件击穿或一只内部熔丝熔断之量。损耗tanδ值应不大于初始值的50%。
依据标准:GB/T 17702.1-1999 2.3电容和tanδ测量。
6.4.
6.4.1.
电容器端子间应能承受表1规定的试验电压值,例行试验历时10s,型式试验历时1min。试验期间,应不发生永久性击穿也不发生闪络。
表1端子之间的试验电压
交流试验电压(方均根值)
1.5UN
直流试验电压
2.15UN
6.4.2.
试验电压施加在电容器端子间。从0V升压至规定值,并保持至规定时间。
依据标准:GB/T 17702.1-1999 2.5端子间电压试验。
6.5.
6.5.1.
试验期间,应不发生永久性击穿也不发生闪络。有一个端子固定连接到外壳上的单元,不作此项试验。
6.5.2.
试验电压施加在电容器连接在一起的端子与外壳之间,例行试验历时10s,型式试验历时1min。
额定电容量及误差:
额定电压:
电容器数量
检验人员代号
检验日期
制造单位质量部门印章
7.3.
包装箱表面按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规定标明标志。
包装纸箱外部应有防雨材料再次包装来预防雨雪淋,包装应满足1米高度向前抛3米,反复10次,包装箱应无破损内部电容器无任何损伤。
7.4.
电容器允许储存在-40℃~+60℃、相对湿度≤85%,周围空气无酸性、碱性及其他有害杂质的库房中。
6.9.
6.9.1.
商定参数。
6.9.2.
参照GB/T26215-2010第16章谐振频率测量中两种方法任选一种。
6.10.
6.10.1.
耐受7N·m力矩不损伤。
6.10.2.
参照GB/T 2423.60中转矩试验方法进行。
6.11.
6.11.1.
电容器应能承受在额定电压下的连续10000次短路放电试验。在放电试验前后测量电容和损耗角正切(tanδ)。放电试验前和放电试验后测量电容,两次测量之差应小于相当一个元件击穿或一只内部熔丝熔断之量。损耗角正切(tanδ)的增加应不大于20%。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用
阻尼吸收电容器
技术规范
西安华超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
2012年11月
1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直流输电阀用阻尼吸收电容器的使用条件、性能与结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等。。
2
GB/T17702.1-1999电力电子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本标准等同于IEC 61071-1:1991)
最大峰值电流:
损耗角正切值tgδ≤3×10-4(50Hz, 3600V)
绝缘电阻:≥8000MΩ
外形尺寸:116×270(不含绝缘子)
充气、非自愈
使用寿命≥30年
重量:3kg
6
6.1.
6.1.1.
产品应外观光洁、无明显划伤及凹痕;标志应清晰牢固,内容完整。尺寸及重量符合设计要求。
6.1.2.
用目视法观察外观质量和标志,用测量工具测量外形尺寸和重量。
7.5.
装有电容器的包装箱适应任何方式运输,同时不受雨、雪的直接淋袭和太阳直射、和机械损伤。
8
包装好的电容器其储存期限为40年。在整机中正常安装、使用情况下,其寿命为30年;
发现电容器出现质量问题时,应立即通知制造单位,经双方分析原因,确定责任,协商处理。
9
4
1)电容器长期环境温度:-40~+85℃;
2)电容器适合的储存温度:-40°C~+60℃。
3)电容器运行的相对湿度:≤85%RH;
4)大气压力:微正压;
5)污秽等级:户内0级;
6)安装方式:立式或卧式
7)海拔高度:≤2000m
5
额定交流电压UN:5100V
交流电压有效值:3600V
标称电容量:1.6μF±3%
6.18.2.
试验程序、方法及要求按GB/T2423中3进行。
6.19.
6.19.1.
在此项试验后,应能满足端子间试验电压的要求。试验前后两次电容测量之差应小于相当一个元件击穿或一只内部熔丝熔断之量。损耗角正切(tanδ)的增加应不大于20%。
6.19.2.
严酷等级
按GB/T17702.1-1999第2.14条和GB/T2423.10-2008试验方法进行振动试验,严酷等级见表2。
GB/T2423.6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
GB/T 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注:①以上引用标准,如有作废,按相应新代替标准执行。
②如果有更适合HVDC阀阻尼电容器的试验标准,按照相应标准执行。
3
该电容器采用我公司实用新型电容器专利技术。该电容器具有:总体结构科学合理、内部场强分布均匀、长期使用其容量稳定不衰减、能够长期耐受大电流和高电压的快速反复冲击、密封性能可靠、外壳不宜导磁发热、安装方便、外观精美、质量轻、体积小等特点。产品不含多氯联苯;电容器防火等级达到UL94V-0(或者等效标准)。
6.2.
6.2.1.
在密封性试验中检测电容器应无泄漏。
6.2.2.
所用试验方法应能有效检测出泄漏,本试验可采用适当的指示器来进行。
6.3.
6.3.1.
电容及允许偏差:1.6uF±3%,tanδ正切值小于0.0003。
6.3.2.
所用方法应足以排除由谐波或由被测电容器的外在附件,诸如测量电路中的电抗器和旁路电路所导致的误差。
6.11.2.
采用直流电对电容器单元充电,然后通过尽可能靠近电容器放置的间隙放电。
6.12.
6.12.1.
热稳定试验前后两次电容测量值应符合。两次测量之差应小于相当一个元件击穿或一只内部熔丝熔断之量。损耗角正切(tanδ)的增加应不大于20%。
6.12.2.
将被试电容器放置在静止空气中的封闭恒温箱中,试品两侧放置另外两台发热相同的陪试单元,恒温箱中的空气温度保持在70±1℃,对电容器试验工频电压Us,试验时间持续8h。
试验依据:试验程序、方法及要求按GB/T17702.2中2.3进行
6.13.
6.13.1.
热稳定试验前后tanδ测量变化不大于20%。
6.13.2.
电容器损耗测量应在热稳定结束时测量。
试验依据:试验程序、方法及要求按GB/T17702.2中2.3进行
6.14.
6.14.1.
当元件在0.8Urms和2.15Urms电压范围内发生电击穿时,熔丝应能使故障元件隔离出来。
40
6
3
X、Y、Z
3
7
7.1.
每个产品上标签采用耐温、防水的亚银标签,商标采用彩色印制,内容字迹清晰、牢固,标签内容如下:
制造单位商标:
电容器型号:
③电容器额定电压
④电容器额定容量及偏差
⑤填充剂类型
⑥温度类别
⑦生产日期
⑧生产批号
⑨专利代号
⑩制造厂商
7.2.
包含以下内容:
制造单位名称和商标。
电容器型号及本技术条件代号:
6.7.
6.7.1.
阻尼回路间的电压偏差应不超过±100V。
6.7.2.
在一个阀段的两端施加工频电压,测量每个各由一只阻尼电阻和电容构成的阻尼回路两端的电压。
6.8.
6.8.1.
电容器的绝缘电阻R≥3000MΩ·μF。
6.8.2.
用直流测试电压500V,测量误差不大于±20%的仪表进行测量,在测试电压加到电容器上1分钟时读数。
GB/T2423.5-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6-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
GB/T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
GB/T2423.22-200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T17702.2-1999电力电子电容器第2部分:熔丝的隔离试验、破坏试验、自愈性试验及耐久性试验的要求(本标准等同于IEC 61071-2:1991)
GB/T 26215-2010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阻尼吸收回路用电容器
GB/T2423.3-2006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振动幅值g
振动安装方向
每次试验台数
10~100~10
5
1
2
X、Y、Z
3
表3 Ea冲击
试验Ea冲击
冲击波形
峰值加速度g
脉冲持续时间ms冲击次数各方向冲击安装方向每次试验台数
半正弦波
5
5
3
X、Y、Z
3
表4试验Eb碰撞
试验Eb碰撞
碰撞波形
峰值加
速度g
脉冲持续时间ms
碰撞次数各方向
碰撞安装方向
每次试验台数
半正弦波
试验电压为:2Ui+1000V(方均根值),其中Ui为绝缘电压。
电容器的绝缘电压应由用户提出,如果没有其它规定,取绝缘电压等于电容器的额定电压除以 。
6.6.
6.6.1.
局部放电熄灭电压≥ (方均根值),放电量小于5pC。
6.6.2.
用正弦交流电压对电容器进行试验,加电压直到 (方均根值),并且保持此电压1min。然后降低电压至 (方均根值),并保持此电压至少2 min。在最后一分钟所测量的局部放电量应小于5pC。
按GB/T17702.1-1999第2.14条和GB/T2423.5-1995试验方法进行冲击试验,严酷等级见表3。
按GB/T17702.1-1999第2.14条和GB/T2423.6-1995试验方法进行碰撞试验,严酷等级见表4。
表2 FC振动
试验FC振动(正弦)
扫频范围Hz
扫频循环次数
扫频速率一倍频程/分
除对具体的试验或测量另有规定外,电容器介质的温度应在+5℃~+35℃范围内,并与环境温度相同。
当必须进行校正时,使用的参考温度为+20℃。
如果电容器在不通电状态下在恒定环境温度中放置12h的时间,则可认为电容器的介质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
电容器容量及tanδ测量均需在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下进行测量,此项目测试应在端子间试验电压后试验。
6.16.2.
试验程序、方法及要求按GB/T 25215-2010中20进行。
6.17.
6.17.1.
产品失效损坏后,不能爆裂和起火。
6.17.2.
试验程序、方法及要求按GB/T17702.2中2.3进行。
6.18.
6.18.1.
电容器应在温度40±2℃、相对湿度93+2/—3的环境条件下试验56h。在此项试验后,应能满足端子间试验电压的要求。试验前后两次电容测量之差应小于相当一个元件击穿或一只内部熔丝熔断之量。损耗角正切(tanδ)的增加应不大于20%。
fc振动试验fc振动正弦扫频范围hz环次数扫频速率一倍频程分振动振动安装方向每次试验台数1010010ea冲击试验ea冲冲击波形峰值加速脉冲持续时间ms冲击次数各方冲击安装方向每次试验台数半正弦波试验eb碰撞可编辑精品试验eb碰碰撞波形峰值加速度g脉冲持续时间ms碰撞次数各方碰撞安装方向每次试验台数半正弦波40标志包装储存和运输71
6.14.2.
试验程序、方法及要求按GB/T17702.2中2.2进行。
6.15.
6.15.1.
防爆装置在产品内部压力0.5±0.1MPa下脱离。
6.15.2.
应在产品内部注正压气体。
6.16.
6.16.1.
应能耐受1000次充放电试验,充放电后电容器应承受温度为60±2℃的环境下通过 (有效值)电压500h的试验。试验前后进行容量测量,两次测量之差应小于相当一个元件击穿或一只内部熔丝熔断之量。损耗tanδ值应不大于初始值的50%。
依据标准:GB/T 17702.1-1999 2.3电容和tanδ测量。
6.4.
6.4.1.
电容器端子间应能承受表1规定的试验电压值,例行试验历时10s,型式试验历时1min。试验期间,应不发生永久性击穿也不发生闪络。
表1端子之间的试验电压
交流试验电压(方均根值)
1.5UN
直流试验电压
2.15UN
6.4.2.
试验电压施加在电容器端子间。从0V升压至规定值,并保持至规定时间。
依据标准:GB/T 17702.1-1999 2.5端子间电压试验。
6.5.
6.5.1.
试验期间,应不发生永久性击穿也不发生闪络。有一个端子固定连接到外壳上的单元,不作此项试验。
6.5.2.
试验电压施加在电容器连接在一起的端子与外壳之间,例行试验历时10s,型式试验历时1min。
额定电容量及误差:
额定电压:
电容器数量
检验人员代号
检验日期
制造单位质量部门印章
7.3.
包装箱表面按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规定标明标志。
包装纸箱外部应有防雨材料再次包装来预防雨雪淋,包装应满足1米高度向前抛3米,反复10次,包装箱应无破损内部电容器无任何损伤。
7.4.
电容器允许储存在-40℃~+60℃、相对湿度≤85%,周围空气无酸性、碱性及其他有害杂质的库房中。
6.9.
6.9.1.
商定参数。
6.9.2.
参照GB/T26215-2010第16章谐振频率测量中两种方法任选一种。
6.10.
6.10.1.
耐受7N·m力矩不损伤。
6.10.2.
参照GB/T 2423.60中转矩试验方法进行。
6.11.
6.11.1.
电容器应能承受在额定电压下的连续10000次短路放电试验。在放电试验前后测量电容和损耗角正切(tanδ)。放电试验前和放电试验后测量电容,两次测量之差应小于相当一个元件击穿或一只内部熔丝熔断之量。损耗角正切(tanδ)的增加应不大于20%。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用
阻尼吸收电容器
技术规范
西安华超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
2012年11月
1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直流输电阀用阻尼吸收电容器的使用条件、性能与结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等。。
2
GB/T17702.1-1999电力电子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本标准等同于IEC 61071-1:1991)
最大峰值电流:
损耗角正切值tgδ≤3×10-4(50Hz, 3600V)
绝缘电阻:≥8000MΩ
外形尺寸:116×270(不含绝缘子)
充气、非自愈
使用寿命≥30年
重量:3kg
6
6.1.
6.1.1.
产品应外观光洁、无明显划伤及凹痕;标志应清晰牢固,内容完整。尺寸及重量符合设计要求。
6.1.2.
用目视法观察外观质量和标志,用测量工具测量外形尺寸和重量。
7.5.
装有电容器的包装箱适应任何方式运输,同时不受雨、雪的直接淋袭和太阳直射、和机械损伤。
8
包装好的电容器其储存期限为40年。在整机中正常安装、使用情况下,其寿命为30年;
发现电容器出现质量问题时,应立即通知制造单位,经双方分析原因,确定责任,协商处理。
9
4
1)电容器长期环境温度:-40~+85℃;
2)电容器适合的储存温度:-40°C~+60℃。
3)电容器运行的相对湿度:≤85%RH;
4)大气压力:微正压;
5)污秽等级:户内0级;
6)安装方式:立式或卧式
7)海拔高度:≤2000m
5
额定交流电压UN:5100V
交流电压有效值:3600V
标称电容量:1.6μF±3%
6.18.2.
试验程序、方法及要求按GB/T2423中3进行。
6.19.
6.19.1.
在此项试验后,应能满足端子间试验电压的要求。试验前后两次电容测量之差应小于相当一个元件击穿或一只内部熔丝熔断之量。损耗角正切(tanδ)的增加应不大于20%。
6.19.2.
严酷等级
按GB/T17702.1-1999第2.14条和GB/T2423.10-2008试验方法进行振动试验,严酷等级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