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述技巧II(转)
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指导:2023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目分析及备考策略

总之,无论高考语言运用题如何变化,培养学生正确理解 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在平时教学中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是守住语文教 学之根的着力点。
语言文字运用Ⅱ 【真题再现】 2023年全国卷的语用II试题汇总如下:
【题型变化】 1.稳中有变
从题型结构上看,语用部分保持了“稳中有变”的特点,“稳”表 现在新课标I、II卷和全国乙卷上,这三套试卷的语用试题依旧是传统 的题型模式,即分为语用一和语用二两部分,“变”表现在全国甲卷 上,甲卷把两部分合二为一,变成了一则小语段。
【试题详解】 新课标I卷语用二试题详解 20.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处处、微微、早早”,说说它们和“处、微、 早”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明确叠词的效果,如音韵美、画面美、渲 染强化、描摹性,然后结合各自的语境分析。如“处处”,意思是“到 处”“各个地方”“所有地方”,文中“处处显出干燥,结实”是说便 道上到处都是干燥、结实的,而“处”意为某个地方,“处处”显然比 “处”的范围广。如“微微”,意思是稍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 是程度副词,两个“微”叠用形容程度更轻,文中“黑土的颜色已微微 发些黄”是说黑土发黄的色彩很浅,在程度上比“微”更轻。如“早 早”,比常时为早,很早,是时间副词,文中“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 一趟”是说祥子拉车的时间很早,两个“早”叠用比“早”更能凸显时 间之早。
表达的技巧

表达的技巧
1.清晰明确: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意思,避免过度复杂的句式和多余的词语。
2.透彻有力:使用明确、具有说服力的表达方式,让自己的观点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3.细节丰富:通过提供丰富的细节来支持你的观点,让你的语言更加精确和具体。
4.适度夸张:使用一定的夸张手法,让你的表达更加生动和有趣,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度夸张。
5.引用经典:适时引用著名的格言、名言或文化典故,让你的表达更加有分量和深度。
6.艺术性表述: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你的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7.多角度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表达出来的观点也会更有说服力。
8.考虑受众:了解受众的背景、兴趣和偏好,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让你的信息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和理解。
课程思政案例《InterpretingII(口译二)》

课程思政案例:InterpretingII(口译二)一、课程简介InterpretingII是口译进阶课程,面向英语专业修过口译I 并已掌握基础口译技能的大三、大四学生,属于专业选修课;多数学生出于喜欢口译、想进一步提高口译技能、有志于往口译专业深造或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等而修读本课程。
本课程通过英-汉、汉-英综合口译训练、口译技能和专题知识讲解、观摩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模拟口译现场和模拟会议口译、新闻播报与评论等课堂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译技能和时政敏感度、以及对口译职业道德规范与素养的认识。
与此同时,通过大量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发展、国际交流和经济合作等内容的汉-英口译练习,使学生不仅理解上述内容的深刻内涵,还掌握如何用英语进行表达和宣传。
二、课程内容三、教学组织过程(一)引入:介绍今天课程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和意义(3分钟)每年国家“两会”闭幕式之后的总理记者招待会被视为是口译学习的经典教材,国家外交部口译员用其“教科书般的”口译表现展示了国家顶级口译(连传)水平;同时,记者会现场涉及当前国家政治、民生最热门的话题,学生在欣赏译员高水平口译展示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国情民情、了解国家最新政策以及如何用双语表达这些热门话题和政策内容;在观摩记者会口译的同时,学生还能感受到总理以及总理所代表的党和政府是如何忧国忧民、为国为民。
(二)第一部分:观摩学习外交部口译员在口译现场的外部表现(包括形象着装、举止、声音表现等)并进行课堂讨论(20分钟)步骤一:播放事先剪辑的视频,视频内容为2007、2013以及2020三场总理答中外记者会开场部分,时长约8分钟;并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译员的形象、举止、声音等外部表现;步骤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就所观察到的内容积极发言和讨论,也可提出疑问共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加入适当的必要的引导和总结,对学生进行口译员职业道德规范和专业素养的教育,如着装要求、举止规范和礼仪、声音控制和规范、不插话不抢译等。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之图文转换、表文转换

图文转换解题思路:
(读—思—写)
1、读:画面组成要素。
2、思: 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 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 成---深层意义)
3、写:①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 择关键词。②答题格式。
【例五】 (2006山东卷)请说明下面漫画的 画面内容,并揭示寓意50字左右。(6分)
《砍》
1、说明画面
再次回顾漫画题的命题形式:
语 一、 描述( 说明)画面
言
运 二、揭寓意
用
题 三、拟标题(公益广告)
题型一:描述画面
1、弄清构图——全面、准确
(辨清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注意人物的服饰、动作、表 情、标题以及其他语言文字)
2、有什么说什么——客观 如果漫画有标题,请写上:这是一幅名为……的漫画
3、注意描述顺序——清晰 (1)先背景后人物 (2)介绍人物时可按“穿着—动作—神态”的顺序说 明 (3)几幅画面,按照顺序逐个描述 4、注意字数限制
• 【答案】示例:
• “中国梦演讲赛” 拟于5月4日举行, 赛事需要组织和宣 传。组织工作需要 联系报告厅,选拔 20名参赛者,最后 评出6个奖项;宣传 工作包括出海报、 组稿,并在学校网 站和校报报道。
•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 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如下问题:
这幅名为《砍》的漫 画中,一个没有头的 人一脚踏在树桩上, 站立着。他一手拿着 一把大斧,一手放在 抬起的腿上。周围都 是树桩。
《砍》
描 述
漫画的构成元素:
说
明
注释(可以没有):
画
是对画面情景的提
面
示与注解。
内
容
六、翻译技巧(2)词类转换法

3
长春工程学院教案用纸
他的讲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From the front, back and both sides we kept a strict watch on the enemy. 我们在前后左右严密地监视敌人。 He is the right man I’m looking for. 他正是我在找的人。 The unit of weight is the gram, that of length is the meter, and that of capacity is the liter. 重量单位是克,长度单位是米,容量单位是升。 The machine can dimensionally be changeable according to consumers’ need. 机器的在大小(或尺寸)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改变。 All you have done is proportional to all you have achieved. 你的付出和所得成正比。 To be independent is an absolute necessity for young people. 独立对年轻人来说是绝对必要的。 10. In science, it is important to state a law or a principle accurately. 在科学方面定律或定理的准确叙述十分重要。 11. With slight repairs, the machine could be in motion. 只要称加修理,这台机器便可以运转。 12. The new mayor earned respect due to the courtesy of visiting the poor in the city. 新市长有礼貌地访问城市贫民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Step 3 Assignment Put the following into English,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selection of words. 大自然对人的恩赐, 无论贫富, 一律平等。 所以人们对于大自然大全 都一致并深深地依赖着。 尤其是在乡间, 上千年来人们一直以不变的 方式生活着。 种植庄稼和葡萄, 酿酒和饮酒, 喂牛和挤奶, 锄草和 栽花; 在周末去教堂祈祷和做礼拜, 在节日到广场拉琴、跳舞和唱歌; 往日的田园依旧是今日温馨家园。这样,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传说, 风 俗也就衍传了下来。 说明:本题是 2002 年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汉译英试题。翻译时在以下 三个方面请特别注意: 1. 词汇的选择, 包括词义的理解和词的搭配。 2. 词序。 3. 语篇层次。
翻译技巧(2)词类转换法

I. Review and comments on the assignment 狗的主人们,请别买那种带卷轴的牵狗皮带。 狗的主人们,请别买那种带卷轴的牵狗皮带。 这种皮带要占上近40英尺长的人行道。 这种皮带要占上近 英尺长的人行道。 英尺长的人行道 给自己省点钱吧,你就别用这种皮带来把行人绊倒吧, 给自己省点钱吧,你就别用这种皮带来把行人绊倒吧, Dog owners; please don’t buy that leash-on-a干脆用大棒算了。 干脆用大棒算了。 reel thing that takes up 40ft. of sidewalk. Save 我把你的狗说成无性别区分的“ 我把你的狗说成无性别区分的“它”的时候 yourself some money: let your dog run free and 难道我还得从你那叭儿狗的趾高气扬的步伐中 你干吗要生气? 你干吗要生气? use a看出某种女性的气质来吗? with instead. large stick to trip people 看出某种女性的气质来吗? And why do you get offended when I refer to your dog as “it”? Was it supposed to be checking out its genitals the whole time? Or am I just supposed to get some kind of feminine vibe from your bulldog’s strut?
I. Review and comments on the assignment 我认识的一个妇人每年都给她的狗们 举行类似犹太男孩成人仪式. 举行类似犹太男孩成人仪式. 即使是从宗教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不正确的。 即使是从宗教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不正确的。 人们还为他们的狗织衣服。 人们还为他们的狗织衣服。 A woman I know throws her dogs a Bar Mitzvah 我可从来没有织过什么东西。 我可从来没有织过什么东西。 如果结婚意味着织衣服,而不是买只戒指, 如果结婚意味着织衣服 correct on a religious every year. That’s not even ,而不是买只戒指, 不过,那么就会出现更多的婚外生育。 编织似乎是件很严肃而费劲的事。 不过 People knit their dogs things. Now 编织似乎是件很严肃而费劲的事 level.,那么就会出现更多的婚外生育。 。 I’ve never knitted anything, but it looks like a pretty serious endeavor. If getting married meant knitting something instead of buying a ring, there would be even more out-of –wedlock births.
谈演讲中表述的小技巧

谈演讲中表述的小技巧演讲是我们日常工作、学习中常会用到的表达方式,比如述职演说、叙事论理、主持表达时,通常都会用到演讲去展现。
好的演讲是有一定的技巧可循的,有的人演讲时语无伦次,条理不清,这就是演讲过程中表述的组合方式不当造成的。
那到底演讲表述中要怎样去组合言语,怎样的组合方式才是恰当的合理的呢?青少儿普通话与口才培训中心的老师给我们归纳出了下列几点。
一、递进式表述组合递进式表述组合,是指在演讲的表述过程中逐步深入、层层递进的组合样式。
是对观点阐述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
通常,演讲者不是直接提出自己的结论,而是先提出表层的、容易使人接受的观点,继而由表及里,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最后得出结论。
一般来说,递进式表述组合可遵循如下模式:首先,解释想表述内容的字面含义;再次,剖析其深层内在的含义;再次,联系现实生活进行阐述;最后,将主题深化和升华。
用这种方式来阐发事理,往往可以获得水到渠成,令人信服的效果。
二、并列式表述组合并列式表述组合,是指表述过程中运用平行式的结构,所表达的内容都与主论点平行。
它的特点是整齐、明朗、对比强烈。
这其中又可分为类比式表述组合和对比式表述组合两种:类比式表述组合,是以不同类的事物所具有的某种相似点为依据,并把这些不同类的事物并列在一起,以展示某种共性。
比如要阐述水的重要性,可以说花草树木离不开水,人体代谢离不开水,发电灌溉也离不开水,所以水对我们十分重要。
这就是典型的类比式表述组合。
对比式表述组合又细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不同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的对比。
例如,在某届百花奖颁奖仪式上,主演《焦裕禄》这部电影而获得"金鸡奖"和"百花奖"两个大奖的演员,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就运用了这种组合表达“苦和累都让一个大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一个傻小子我得了”。
这两句引起全场热烈掌声的妙语,除了深刻显示了人格魅力之外,还体现出这种结构的美。
这样组合的正反对比,给人以鲜明独特的视觉意象,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
演讲中常用的表达技巧

演讲中常用的表达技巧
在演讲中使用适当的表达技巧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加有说服力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演讲表达技巧:
1. 夸张法:通过夸大某个事物的重要性或影响力来引起听众的关注和兴趣。
2. 反问法:使用反问来引起听众的思考和参与,同时强调演讲的主题或观点。
3. 比喻法:使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抽象概念或复杂问题,增强听众的理解和记忆力。
4. 排比法:使用相似的句式结构或语言节奏来强调一系列观点或信息,增强语言的力
量和效果。
5. 列举法:使用清晰明确的列举来说明观点或支持论据,强调所要传达的信息。
6. 引用法:引用权威人士、历史事件或名言警句等来支持演讲观点,增强说服力和可
信度。
7. 反驳法:在演讲中提出并针对其他观点进行反驳,展示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和优势。
8. 叙事法: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或个人经历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将观点融入其中,
增强说服力。
9. 重复法:通过多次重复关键词或短语来强调某个观点,增强记忆力和说服力。
10. 引导性问题法: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来引起听众思考和参与演讲,加强沟通和交流效果。
初中陈述句转一般疑问句再转特殊疑问句技巧及练习(无答案)

陈述句转一般疑问句陈述句转一般疑问句陈转一疑很容易,I类句子:be动词句如有be动be提前。
(前俩个词颠倒一下)I am a girl. →I 转you→Are you a girl?Yes,I am./No, I am not.You are clever. →Are you clever?He is a pupil. →Is he a pupil?II类句子:实义动词句:没有be动加助动(词Do ,Does,Did),原句顺序不需变,前有助动(词)后(实义动词)还原。
I go to school every day .Do you go to school everyday ?You swim every day.Do you swim every day?★前有助动(词)后(实义动词)还原,指的是以下情况:原实义动词加s/es 的去掉尾巴,叫还原成原型,也就是该动词在单词表上的样子注意:has→have,do词组把does还原,如does my homework ,He goes to bed at 9:00 every day.Does he go to bed at 9:00 every day?She reads book .Does she read book?He does his homework at 6:00 every afternoon.Does he do his homework at 6:00 every afternoon?★在过去时句子里,实义动词的过去式,前有了did就还原成原形He wanted a cake.Did he want a cake?★我(I,my)的句子变成你(You,your),跳出自己问成你。
句末别忘加问号。
III类句子:情态动词句情态动词(Can,Will将要,May可以)也容易,情动主语打颠倒。
You can swim.Can you swim?You will go to Beijing tomorrow.Will you go to Beijing tomorrow?May I go now ?You may go now.★★★★★★★★★★★★★★★★★★★★★★★★★★★★★★★★★★★★★★★一般疑问句转特殊疑问句一般转完再转特,去提部分加特词(What,when,what time,why,how many,how much),其余部分还照抄。
英翻汉的基本技巧

IV.减词(omission)
减词:将原文中需要而译文中又不需要的词语省去。 A.语法需要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上差异较大,例如:英语有冠词,
而汉语却没有;英语重形合、连接词较多,汉语重意合、 连接词较少;英语中介词丰富,多达280多个,汉语中 介词则较少,只有30来个;英语中经常使用代词,尤其 是经常使用人称代词、关系代词等,而汉语中代词则用 得较少;因此,英译汉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冠词、连接 词、介词、代词略去,使译文练达晓畅。例如: (1) I know my friends from the feel of their faces. 我靠触摸脸庞来辨认朋友。 (2) Ice is a solid. If we heat it, it melts and becomes water. 冰是固体,如果加热,就融化成水。
IV.减词(omission)
B.从修饰角度进行减省 为了使译文简洁晓畅、“文约而意丰”
(4)There was no snow, the leaves were
gone from the trees, the grass was dead. 天未下雪,但叶落草枯。 (5) There was not a sound in her---and around us nothing moved, nothing lived, not a canoe on the water, not a bird in the air, not a cloud in the sky.
(一) 转译为动词:
介词转译为动词 The pupils are at their lessons. 学生们正在上课 Spring is in, the river is up. 春天来了,河水涨起来了。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技巧题型指导与专练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技巧题型指导与专练必备知识叙述方式1.人称交叉使用第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扩大表现的时空领域,如《祝福》,开头和结尾用第一人称,正文部分大都转述“她”即祥林嫂的事情;使用第三人称的,则常常夹杂进人物的独白、对话等,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如契诃夫的《苦恼》,穿插了很多车夫约纳和乘客之间的对话,以及他的内心独白,有力地表现出了他丧子后极度悲伤却无人可以倾诉的痛苦。
人称交叉叙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2.对话与心理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写能够使叙述的情节更加集中(节省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文章内容更集中,行文更紧凑)。
对话交代前因后果,体现人物冲突,叙述明快简洁。
内心独白、潜意识、主观抒情都属于此类。
如海明威《杀人者》多对话,伯尔《在桥边》多内心独白。
关联教材:《变色龙》用对话展现奥楚蔑洛夫的心理。
3.叙述与写景结合渲染气氛,营造氛围,放慢叙事节奏,使小说具有一种诗意美,更加突出主题。
最典型的当属沈从文的《边城》,开篇便是: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
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小溪宽约廿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
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处极具地方特色的优美舒展的写景片段,这些写景和叙事相结合,写出了湘西清新美丽的自然风光,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以自然风光之明净映衬出了当地民风人情的纯净美好。
4.回忆(历史)与现实交织巧妙推进故事情节,有利于展现人物心理,突出人物形象,丰富内容(人物故事),使主题内蕴更深刻。
写作表达技巧

写作表达技巧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写作是一个重要的表达工具。
通过合适的写作表达技巧,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也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写作表达技巧,帮助大家提升写作能力。
一、清晰明确的观点在写作中,一个清晰明确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
在文章开头部分,应该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或观点,这样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你的文章。
同时,在文章的每个段落中,也要遵循一个中心思想,并通过有效的论证和事实支持来确保观点的清晰明确。
二、有力的论证和证据支持在写作中,一个有力的论证和证据支持可以加强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无论是使用事实、数据、案例还是引用专家观点,都要确保其可靠性和真实性。
此外,应该根据文章的需要选择和整合证据,通过合理的逻辑和深入的分析来支持观点。
三、恰当的段落结构写作中,一个良好的段落结构可以提高文章的条理性和可读性。
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通过进一步的论述和具体的例证来支撑和解释主题句。
同时,在段落之间要有适当的过渡词语和连接词,使整篇文章的结构紧密,并且让读者能够顺利地跟随思路。
四、恰当的语言和词汇选择写作中,恰当的语言和词汇选择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和有说服力。
避免使用过于抽象和模糊的词语,选择具体的词汇和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观点。
此外,适当运用形象化的比喻、类比和隐喻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五、精简的句子和段落写作中,精简的句子和段落可以使文章更流畅和易读。
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堆砌的修饰语,通过精简句子结构和使用简洁的词汇来达到表达的目的。
同时,合理划分段落,保持段落长度的一致性,可以提高整篇文章的可读性和连贯性。
六、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写作中,正确的语法和标点符号使用对于文章的质量和阅读体验至关重要。
要避免主谓不一致、时态混乱、标点符号错误等问题。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多加练习和查阅语法和标点符号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总结:通过采用以上的写作表达技巧,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使文章更加清晰明确、有力有据、结构合理、语言精简,并避免语法和标点符号的错误。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表达效果及运用)ppt课件

参考答案: ①原句“内中一个破碗”单独成句,定语“空的”后置,句式简短灵巧。 ②原句强调了祥林嫂用于乞讨的碗是空的、破的,表明她乞讨艰难和命 运的悲惨。 ③反映出鲁镇人对她的冷漠。
原文:②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1)标点符号分析。 原文有一个逗号,起停顿作用。 (2)标点符号语法分析。 逗号将定语“下端开了裂”单独出来,倒装句。 (3)标点符号语义分析。 “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4)标点符号的修辞(表达)效果、深层含意分析。 一方面“下端开了裂”说明用的时间比较长,由于祥林嫂处境困窘,根本无心更换一只 好的竹竿。另一方面,“下端开了裂”说明她身体的重量都压在竹竿上了,说明祥林嫂 身体日渐羸弱,生命走入了尾声。
参考答案: ①逗号将“下端开了裂”独立出来,定语后置,起突出强调作用。 ②说明祥林嫂用的时间长,无暇也无心换一支更好的,由此可见其生 活境遇之差。 ③说明竹竿长期承受较大的重量,可见祥林嫂全身都要靠这支竹竿支 撑,体现出她身体状况之差。
基础知识: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停顿的时间比顿号
要长一点。
9、语气缓和的感叹语、称谓语或呼唤语之后。 例如:①哎呦,这儿,快给我揉揉。 ②大娘,您到哪儿去啊? 10、带句内语气词的主语(或其他成分)之后,或带句内语气词的并 列成分之间。 例如:①他呢,倒是很乐意地、全神贯注地干起来了。 ②(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白树木 啦,雪堆啦,全看得见。
原文:①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1)标点符号分析。 原文有两个逗号,起停顿作用。 (2)标点符号语法分析。 “一个破碗,空的”正常语序应为“一个空的破碗”,定语后置句。强调了“空的”。 (3)标点符号语义分析。 “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4)标点符号的修辞(表达)效果、深层含意分析。 说明即使在祝福这个人人庆贺、食物充足的日子,也没有人施舍给她食物,既体现祥 林嫂乞讨的困窘。
报告中的表达和表述技巧

报告中的表达和表述技巧一、目的明确,层次清晰:标题的设计是报告中表达和表述的第一步。
一个清晰的标题可以使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该报告的内容和目的。
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报告的目的,并且按照一定层次进行组织,使得报告的结构清晰,信息传递直观。
二、掌握合适的语言风格:表达与表述的效果同样取决于运用的语言风格。
在撰写报告时,需要根据受众的特点和目的来选择适合的语言风格。
如果是给专业人士读的报告,可以运用更为专业的术语和表达方式;如果是给非专业人士读的报告,则需要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表达。
三、适当运用图表和数据:在报告中,图表和数据的运用可以使得信息更加直观明了。
适当的图表和数据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报告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且加强可信度。
然而,在使用图表和数据时需要注意精确性和准确性,避免造成信息的误导。
四、运用引用和例证增强可信度:引用和例证可以很好地增强报告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通过引用权威性的研究或报告,可以使得读者对报告的内容更加信服;而通过提供相关的例证,可以增加报告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五、合理安排篇幅,重点突出:在组织报告的内容和结构时,需要合理安排篇幅,避免内容过于冗长或过于简单。
同时,需要根据报告的目的和重点突出来组织内容,使得最重要的信息得到更多的关注。
六、注意语法和语句的流畅性:语法和语句的流畅性对于报告的表达和表述非常重要。
在撰写报告时,需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尽量避免语法错误。
另外,语句的流畅性也需要重视,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过渡词和词语来使得语句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表达更加连贯。
总结:在报告中的表达和表述技巧中,目的明确、掌握合适的语言风格、适当运用图表和数据、运用引用和例证增强可信度、合理安排篇幅和注意语法和语句的流畅性是关键。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优秀,报告才能展现出更好的效果和价值。
表达的技巧

表达的技巧作为一名作家或写作者,要想在文章中表达出真实的情感,并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需要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你实现这一目标的技巧:1. 描述细节:用具体的细节来描述人物、场景或事件,使读者能够想象自己在那个情境中。
例如,不要简单地写道“他是一个高大的男子”,而是描述他的身高、体型、面部特征等。
2. 使用形象化的语言:用形象化的语言来描述事物,以增强读者的感受力。
例如,不要写“她的笑容很美”,而是写“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3. 运用比喻和隐喻:使用比喻和隐喻来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以便更好地传达你的情感。
例如,不要写“他很勇敢”,而是写“他像一只狮子般勇敢”。
4. 引用对话和心理活动:通过引用对话和心理活动来展示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不要写“他很伤心”,而是写“他低声说道:‘我感到非常伤心’”。
5. 使用感官描写:运用感官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情感和环境的氛围。
例如,不要写“夜晚很安静”,而是写“夜晚的寂静只能听到远处的虫鸣声”。
6. 节奏和语调:注意文章的节奏和语调,通过使用不同的句式和语气来传达不同的情感。
例如,用简洁有力的句子来表达紧张和激动的情绪,用长而流畅的句子来表达平静和宁静的情感。
7. 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使用修辞手法如反复、排比、夸张等,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影响文章的自然度。
8. 注意语气和态度:根据文章的主题和情感,选择适当的语气和态度。
例如,在叙述悲伤的故事时,语气可以更加沉重和哀伤;在叙述欢乐的场景时,语气可以更加轻松和活泼。
9. 使用丰富多样的词汇:避免使用重复的词汇,尽量用丰富多样的词汇来表达相同的意思,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10. 保持自然流畅: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文章的自然流畅,避免过于生硬和机械。
可以多读一些优秀的作品,学习他们的表达方式和句式结构,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通过运用上述技巧和方法,我们可以使文章充满情感,富有表现力,让读者感到仿佛是真人在叙述。
常见表述方法及其效果

常见表述方法及其效果1.插入引语引用他人的观点、数据或事实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引语应该准确反映原始内容,并且需要在引文之后注明出处,以便读者可以查证。
效果:通过引用权威人士或可靠来源的观点,可以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并为读者提供验证信息。
2.使用比喻和类比使用比喻和类比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抽象或复杂的概念。
比喻和类比可以将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使之更易于理解。
效果:增加读者的理解和共鸣,更好地传达抽象或复杂的概念。
3.列举事实和数据列举事实和数据可以为文章提供具体的支持和证明。
事实和数据应该准确可靠,并且需要注明来源,以便读者可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效果:通过提供具体的事实和数据,可以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并提供实际证据支持作者的观点。
4.运用故事和案例故事和案例可以生动地描述问题和情境,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通过故事和案例,读者可以更容易地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效果:提供生动的例子和情景,使读者对文章的内容更有共鸣和理解。
5.使用统计数据和图表使用统计数据和图表可以直观地展示信息和趋势变化。
图表和统计数据可以使文章更清晰、更易读,并且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效果:通过视觉展示数据,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信息和趋势变化。
6.提出问题和引发思考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发思考,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并引起他们对文章内容的思考。
问题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思考主题,并与作者的观点进行对话交流。
效果: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思考,提高对文章内容的注意和理解。
以上是常见的表述方法及其效果,根据具体文章的需要,可以选择合适的表述方法来增强文章的效果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话术表达更好

话术表达更好
概述
话术是在人际交往中使用的语言和措辞的总称。
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良好的话术表达能力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沟通和交流,还可以提升我们的职业形象和业绩。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改善话术表达来提升沟通效果和职业发展。
沟通技巧
1.倾听
–在与他人交流时,注意倾听对方的发言,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2.控制语速
–适当控制语速,避免讲话过快或过慢,让对方更容易理解。
3.尊重对方
–在表达观点时,尊重对方的意见和立场,避免使用冷漠或傲慢的语言。
话术练习
1.积极表达
–尝试使用积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鼓励他人参与讨论。
2.避免负面词语
–避免使用消极或批评性的词语,保持语言的正面和友善。
3.清晰明了
–确保自己的话术清晰明了,避免使用复杂语句或术语,确保对方易于理解。
实践与反思
1.模拟场景
–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模拟各种交流场景,练习话术表达,提升沟通技巧。
2.反思总结
–每天结束工作后,反思当天的交流情况,总结哪些话术表达有效,哪些需要改进。
结语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思,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话术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良好的话术表达不仅可以增强人际关系,还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和成就。
让我们勇敢尝试并不断改进自己的话术表达,成为更加优秀的沟通者!。
summary概要写作技巧与训练

上海市2018年高考冲刺专题(八)-----Summary写作一. 定义概要写作是对原文的高度浓缩,是阅读者在不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体裁和结构的前提下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述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或事实。
它主要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过程二. 要点简洁全面准确连贯客观三.写作的技巧1) 删除细节。
只保留主要观点。
2) 把长段的描述变成短小、简单的句子。
如果材料中描述某人或某事用了十个句子,那么你只要把它们变成一两句即可。
3) 避免重复。
在原文中,为了强调某个主题,可能会重复论证说明。
但是这在摘要中是不能使用的。
应该删除那些突出强调的重述句。
4) 压缩长的句子。
如下列两例:“His courage in battle might without exaggeration be called lion-like.”可以概括为:”He was very brave in battle.”“He was hard up for money and was being pressed by his creditor.”可以概括为:“He was in financial difficulties.”5) 你还可以使用词组代替整句或者从句。
请看下面的例子:“Beautiful mountains like Mount Tai, Lushan Mountain, and Mount Huang, were visited by only a few people in the past. Today, better wages, holidays with pay, new hotels on these mountains, and better train and bus services, have brought them within reach of many who never thought of visiting them ten years ago.”可以概括为:”Beautiful mountains like Mount Tai, once visited by only a few people, are today accessible to many, thanks to better wages, paid holidays, new hotels and better transportation services.”6) 使用概括性的名词代替具体的词,比如:“She brought home several Chinese and English novels, a few copies of Time and Newsweek and some textbooks. She intended to read all of them during the winter vocation.”可以概括为:”She brought home a lot of books to read during the vocation.”7)巧妙使用连接词。
高考复习语言表达图文转换篇PPT1[优秀课件资料]
![高考复习语言表达图文转换篇PPT1[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a9b886ded630b1c59eeb5b4.png)
图文转换篇
考点解析
“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 特色的新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 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 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图文 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 “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 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 力。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 为近年来高考题中的新宠。在2005年高考中,浙江卷、天 津卷、湖北卷同时出现了这一题型。2006年则有5套试卷 考查这一题型。它一般置于第Ⅱ卷的第六大题中,分值一 般为4—6分。估计今后各地考卷会发扬光大之,因此,要 引起足够重视。
考湖北卷)
“棵内涵也阴的可遮理扣蔽解住着。漫两2画、棵的为难主漫见题画天命拟日名定的,一小可个树拟标,
题。(不超过10个字) 为其“中溺一爱棵之在下苦难苦成地材寻”找。自己的
注意大:树不以能自以己“的无高题”为题空。间。可以做这样的联想:画
仔细观察漫画,请用简单的 描述性语言,阐释画面。
参考答案:一只英俊洒 脱的公鸡在对着一 只鸡蛋讲授高等代 数,讲台前方是课 桌,课桌下的一把 椅子上空空如也, 只有那只鸡蛋静静 地躺在桌面上。
题型3、拟写标题
•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画寓 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 首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 主题
莫以好奇轻试毒,试毒是条不归路
——顶真
一吸足成千古恨
劝君莫染吸毒瘾,独留白骨向黄昏 莫让毒品遮慧眼,要让健康驻人间。
——化用名句
不吸不知道,一吸就完了——请勿试毒 远离毒品不尝试,你好我好大家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旨表达以及为照顾主旨的表达而修改情节的一种技巧。
1小说的谈主旨部分(又名说教部分)总得有,但如果写不好,很容易显得矫情老套废话连
篇,反遭读者唾弃。
应对的正确改进方法当然是【多读涨见识】和【多写练笔力】。
但我还要推荐一种简单粗暴的速成救急改法,那就是,【删到尽可能的短】。
然后开头提一次,中间还可以再提,结尾一定要再强调一次。
要有递进。
……考虑到不举例子可能有人理解不了什么叫“递进”,随便举个例子:
开头:你相信奇迹吗?
中间:正因为它是奇迹,所以不会再出现了!
结尾:奇迹的公式等于万千努力加上决不放弃!
↑是不是突然觉得上好中学作文课很重要啊?↑
2作者和读者、表达和理解之间的鸿沟永恒存在,如果写【一个角色为了追寻一种比较偏执、个人化的感情或理念耗费一生】,写出来不好懂,可以考虑保持主旨不变,把主线改成【一个人为了追求一个悬疑谜题的答案耗费一生】。
举个例子:一个男人喜欢上了一位画中的美女,于是一辈子就跟这张画生活在一起了,拒绝了其他三次元的感情乃至正常人际交往。
像这样一个角色,除非A你写他就是为了批判他B你的文字有洗脑般的强大感染力——如果不满足这两个条件,那么一般来说,故事看完,大部分读者会觉得这个角色有病,于是全文读下来都在脑内吐槽,移情根本不可能。
而相对来说,如果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人喜欢上了一位画中的美女,一生都执着于弄清这个美女是谁,或,一生都执着于想要得到这幅画,就比较容易让读者接受。
同理,如果你想写一个人沉迷于吃热干面(……),你不如写这个人沉迷于钻研怎么能让热干面更好吃……
我建议进行这种修改的原因在于:“角色喜欢画中美女”和“角色喜欢吃热干面”的事实并没有变,但情节的修改使得读者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你设置的悬念上。
最后再以较少的篇幅点明你的主旨,突出效果反而更强烈,而且槽点也更少——
所有违背一般常识的人物设定或情节设置,对读者来说,轻则“理解不了”“无法接受”,重则“满脑槽点”“只觉得好笑”——槽点(或者说违和点)越多,读者越难接受你要表达的主旨,所以这种修改思路的意义就在于转移重点,让读者关注的对象从槽点转移到悬念上。
另一方面,像“男人与画中美女”这个例子,修改故事线索之后,【如何相处】被替换成了【如何相见】。
生活化的细节会随之大量减少,槽点自然也会减少。
(当然,生活化的细节减少会带来另外一种意义上的“难以移情”,请谨慎使用。
)
增加情节强度的最简单手段:
增加情节强度的,最简单的办法是,麻烦加倍。
比如说,《豪斯医生》第七季,陶博医生在和前妻各种搞之余又勾搭上了一个小护士,看起来真是混乱又春风得意的人生啊,那么怎
么给他来点麻烦呢?喜当爹。
但是喜当爹剧情也很常见啊,怎么让麻烦更大、更不会被观众嫌弃老梗呢?双倍喜当爹。
——前妻和小护士同时怀孕,第八季开头就一人给他生了个女儿,然后都和他分手了,他还不能确定两个娃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上班时还要带娃。
这种修改思路的副作用在于可能让故事线变得复杂混乱(比如作为一个白人脸盲症患者我不是很分得清陶博的前妻和小护士……),慎用。
设定缺乏说服力?多用几次。
故事设定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儿:说两遍以上它就是真的了,所以一定要说至少两遍。
《魔导圣战~风色幻想》(以下简称风1)中有这么一段剧情:故事刚过半,女主战死了,旁人很伤心,玩家很震惊,这时冒险公会的NPC突然指出了一种之前从来没人提到过的方法,说可以试试说不定能让女主复活哦!男主就去试了,然后就成功复活了。
——在实际剧情进展中,因为编剧煽情到位、气氛渲染得当、复活过程中揭露的新真相也很有冲击力之类缘故,这段剧情其实看起来没啥问题。
用我常说的话就是“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是OK的”。
但如果脱离煽情气氛冷静地分析起来,就会觉得这个复活设定有点突兀。
因为只用一次的设定很容易给人一种【写到这里需要一个设定我一拍脑门就来了一个】的感觉——
再如风一序章有一个类似的剧情是女主去单挑魔法女王(虽然叫女王但其实是个闲职神),失败之后女王给她疗伤时发现她背后有两道很大的伤疤,暗示着女主的身世。
这位看似很有来头的魔法女王在主线剧情中唯一的存在意义就是暗示女主的身世,也给人一种【剧情需要所以我一拍脑门就设定了一个魔法女王】的感觉。
当然,风1的这几个小问题并不影响它成为我最喜欢的故事,我要说的只是,如果你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既突然扔出来的新设定使故事转折显得十分突兀(这种“突兀转折”的极端典型就是“神仙救场”,也就是古希腊戏剧和中国古代传说常用的,“故事结局时一位神或菩萨出来解决了一切”),而且又没那么多篇幅可以像我上文说的复活那段剧情那样煽情、渲染和揭露真相,那么最简单的解决方式是把同一个设定用两次(以上)。
再顺便说一句,这里所谓“设定”不单指女主死了能复活之类非现实的梗,也包括现实类故事比如青春文里的【故事应该高潮转折时突然用“我爸爸是黑社会”或“一场地震/车祸/火灾/瘟疫导致的意外”解决了一切】。
另一种解决方式是为这个设定一步一步预埋伏笔。
而实际上【用两次以上】也是一种预埋伏笔的变体形式,具体应当使用哪种解决方式,当然还是视具体需要而定。
不过我觉得在思路上,一方面,“重复使用同一设定”更简单粗暴便于操作,另一方面,就像开头我说的,事
实就是,一个设定重复次数越多就越有真实感——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小姑娘会把男人怀孕流产生孩子哺乳当理所当然的剧情来写。
换个角度说,上文提到的魔法女王本身虽然存在突兀,但为女主的身世设定一步步埋伏笔这个功能倒是做到位了。
另外,在风1的整个故事中,其他重要设定,比如拉克西丝禁咒、米诺陶斯迷宫,其实也都通过【反复使用】的方式强调了两次以上,所以显得十分水到渠成。
针对“突然甩出的复活设定”这个问题,如果让我提修改意见,我大概会建议在故事前期女主提到母亲的死时略提一次“女主曾经尝试过用同样的方式复活母亲但没有成功”吧。
当然这又牵涉到“为啥女主去复活不成功,男主去复活就成功了?”的问题,可能需要修改相关设定,细节就不讨论了。
情节高潮与解释说明的安排问题:
作者总是担心读者知道的不够多,所以会加很多解释,这是个常见病。
另外一种常见病是,为了不让设定讲解过于密集,作者会把“解释部分”分散开来写,这个思路本身没问题,但在激烈的战斗剧情里也如此插入讲解,放慢了故事节奏,效果反而不好。
不如打完了再集中解释,前面的战斗情节反而起了吊胃口作用。
【一边战斗一边解释】的病因之一是作者话痨,之二我觉得是生搬硬套影视作品(当然也不是所有影视作品的所有战斗桥段都会这么搞,分情况)。
但对观众来说,影视作品里的战斗(画面)和解释(声音)是同时接收的,放到文字作品中则必然有个阅读先后,那么就等于把故事节奏放慢了一倍。
当然,一般的打斗别说解说,顺便吐槽搞笑也是没问题的,但激烈部分尤其是剧情高潮就不能这么搞了。
就算是《银魂》在正剧的高潮打斗时也是不带吐槽的。
介于【道具角色】和【重要配角】之间的尴尬角色如何挽救?
今天改稿子时谈到的,这其实是个写小说尤其是中短篇小说时常常遇到的问题:
某角色的定位介于【道具角色】和【重要配角】之间,比如说,举个常见例子——“男一男二初遇,一起解救男一的妹妹之后成为了搭档”这样的故事里的【妹妹】——故事篇幅有限,读者嫌她形象太单薄苍白只是个被争抢的道具,作者又怕写多了喧宾夺主,怎么办?
对这个问题,我通常会建议从人际关系入手来修改,以这个配角的人际关系来映射其他重要角色的人际关系。
比如说,男一对妹妹的态度生硬,是因为他曾经因为某些事害死了亲友,不希望悲剧在妹妹身上重演;再比如说,男二和自己的恋人或亲人朋友有关系问题,通过旁观男一和妹妹的相处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当然,我要说的并不是把妹妹从【争抢的道具】改成【谈人生的道具】,因为如果进行这样的修改,涉及到了人物关系变化,那么自然要设定妹妹的感情变化过程,相比仅仅是【用来争抢的妹妹】,会更复杂一些。
但相比“给妹妹增加一整段突出个性的完整支线剧情”,这种改动占的篇幅较小,也比较不容易出现写太多了喧宾夺主的问题——设计情节时要牢记“与主角的人际关系互相映衬”。
举的例子都比较老(你们猜我一星期能看多少篇这种桥段的稿子?),主要是提供一种思路方便大家举一反三。
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自我提醒——
谈稿件修改时能谈再多技巧和原理,我自己写起东西来一样是特么跟着直觉刷刷刷写完回头一看嗖嗖嗖怒删啊!(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