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丙氨酸理化性质与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得 L-丙氨酸。 质量指标:(FCC 1992) 含量 98.5%~101.5%;比旋光度沼+13.5°~+15.5°;铅 ≤0.001%;重金属(以 Pb 计)0.002%;砷(以 As 计)≤0.00015%;灼烧残渣≤0.2%;干燥失重≤0.3%。参 考用量: FEMA(1998):含醇饮料,50~150mg/kg,焙烤制品,75~375mg/kg;早餐谷物,50~150mg/kg; 干酪,10~20mg/kg,胶姆糖,5~10mg/kg;糖霜,25~100mg/kg;调味品,20~100mg/kg;蛋制品, 50~250mg/kg;油脂,10~30mg/kg;鱼制品,50~250mg/kg;冷冻乳品,60~200mg/kg;水果冰品, 10~20mg/kg;凝胶、布丁,50~150mg/kg;葡萄酒,200~1000mg/kg;硬糖,50~200mg/kg,代乳 品,50~150mg/kg;速溶咖啡或茶,100~500mg/kg;果酱、果冻,5~10mg/kg;肉制品,100~500mg/kg; 乳制品,50~150mg/kg;无醇饮料,50~250mg/kg;果仁制品,75~225mg/kg;其他谷物,10~20mg/kg; 禽类,100~500mg/kg;加工水像,10~30mg/kg;加工蔬菜,5~10mg/kg;脱水蔬菜,5~10mg/kg; 增香调料,2000~4000mg/kg;小吃食品,100~200mg/kg;软糖,25~100mg/kg;汤品,100~500mg/kg; 代糖用品,10~20mg/kg;甜沙司,25~100mg/kg。限量: 1.FDA§172.320(2006):占总蛋白含量 的 6.1%(以质量计)。 2.GB 2760—2007 调味料,GMP。安全性: 1.可安全用于食品(FDA,§172.320,
L-丙氨酸生成方法
1.丙酸氯化氨化法由丙酸为原料,在 105℃温度和 3%赤磷催化剂存在下,通入液氯进行氯化, 生成 2-氯代丙酸,然后进入氨水溶液中,以乌洛托品为催化剂,在 60℃温度下进行氨化,即生 成 2-氨基丙酸。最后将反应物送入甲醇溶液中进行结晶,经离心、干燥制得 α-丙氨酸成品。2.α溴丙酸氯化法将 α-溴丙酸、氨水、碳酸氢铵混合搅拌回流 7h,然后蒸发至干,再用乙醇浸泡洗 去溴化铵,过滤出结晶,再经脱色过滤,加入乙醇得结晶,过滤干燥得成品。3.氰醇法乙醛与氢 氰酸反应生成氰醇,再与氨反应得到氨基腈;然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氨基丙酸钠,经离子 交换而得 α-丙氨酸。;由绢丝之类 L-丙氨酸含量较多的蛋白质水解后分离而得。由 L-天冬氨酸为 原料经酶处理而得。;以含 L-丙氨酸较丰富的蛋白质如丝蛋白、酪蛋白为原料,经酸水解后分离, 精制而得。;L-丙氨酸生产工艺主要采用酶转化法,此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是国际上竞相开 发的工艺路线。酶转化法 L-天冬氨酸为原料,在天冬氨酸-β-脱羧酶的催化下进行脱羧反应生产
L-丙氨酸用途
用途 食品饮料方面用作防腐剂、风味调味料及氨基酸低度酒等,医药方面用于合成氨基酸输液
L-丙氨酸物化性质
L-丙氨酸(56-41-7)的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有特殊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 70%。 熔 点 297℃(分解),200℃以上升华。 易溶于水(17%,25℃),微溶于乙醇(0.2%,80%冷酒精), 不溶于乙醚。5%水溶液 pH 值 5.5~5.7。 化学性能稳定。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异臭, 带有甜味。 易溶于水(16.5%,25℃),不溶于乙醚或丙酮。 分解温度为 297℃>,mp233℃,等 电点 5.79,pka-COOH=2.34, Pka-NH3=9.60, [α]25D+14.6 (C=0.5~2.0g/ml, 5mol/L HCl)。L物化性质 丙氨酸是人体非必需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甘氨酸的氨基转移至丙酮酸而成。在葡萄糖-丙氨酸循 环中, 保持低血氨水平。丙氨酸是血中氮的优良运输工具。 又是一种有效生糖氨基酸。 无色 至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有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 70%。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具有旋光性。外消旋型(dl-)氨基丙酸熔点 295℃(分解),200℃时升华。左旋(l-)-2-氨基 丙酸熔点 297℃(分解);右旋(d-)体熔点 295℃(分解)。左旋(l-)体的氢氯化物为棱形 结晶体,熔点 204℃(分解);左旋(l-)体的 N-乙酰基物结晶体熔点 116℃;其 N-苯基物结 晶体熔点 152-154℃。
食品添加 名称
中文名称

(g/kg)
(g/kg)
剂:
L-丙氨酸 调味品
增味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中国化学之门

使用限 量:
占总蛋白质量的 6.1%(以重量计)(FDA§172.320,2000)。 GB 2760-2001:允许使用的食品用香料及调味料,均以 GMP 为限。 FEMA 的规定同“01102,DL-丙氨酸”。
中国化学之门
L-丙氨酸 56-41-7

L-丙氨酸基本信息
中文名 L-丙氨酸
称: 中文别 α-氨基丙酸; 丙氨酸; L-氨基丙酸; L-初油氨基酸; L-α-丝析氨酸; 2-氨基丙酸; α-丙氨酸; L-丙胺
名: 酸 英文名
L-Alanine 称: 英文别 L-alanine-12C3; 2-Aminopropanoic Acid; H-Ala-OH~L-2-Aminopropionic acid; Ala; 名: 2-Amino-Propionic Acid
L-丙氨酸安全数据
危险品标 志: Xi: Irritant
危险类别 码: S24/25,
海关编 码: 29224995
存储温 Store at RT.
度:
安全术 语: 24/25-36-26
危险类 IRRITANT
别:
风险术 语:
毒性: 可安全用于食品(FDA,§172.320,2000)。
添加剂中文 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 添加剂功 最大允许使用量 最大允许残留量
中国化学之门

L-丙 F 氨酸;L 厂天冬氨酸由富马酸经大肠杆菌 ATCCll030 和假单细胞 NX-1 发酵生产;天冬氨 酸一 p 脱羧酶液由菌株筛选,两级菌种培养获得。转化液经杀酶、脱色、过滤、结晶、离心、 洗涤、干燥得成品,L 天冬氨酸的转化率高达 99%,产品总收率为理论产率的 80%。;方法一、 酶法应用酶工程技术, 以 L-天冬氨酸为原料, 德阿昆哈假单胞菌的 β-脱酸酶作用下生产 L-丙 氨酸 工艺过程:L-天冬氨酸 [固定化天冬氨酸 β-脱羧酶(脱羧)]→[37℃, pH6.0] 脱羧 [浓缩、 结晶]→[减压,5℃] 结晶 [精制]→[5℃] L-丙氨酸粗品菌种培养 德阿昆哈假单胞菌 (Pseudomenas daconhae) 68 种异株的培养, 采用斜面培养基, 组成为蛋白胨 0.25%, 牛 肉膏 0.52%, 酵母膏 0.25%, NaCl 0.5%, pH7.0, 琼脂 2.0%。 种子培养基与斜面培养基相同, 但不加琼脂, 250mL 三角烧瓶中培养基装量为 40mL. 摇瓶培养基的组成为古氨酸 3.0%, 蛋 白胨 0.9%, 酪蛋白水解液 0.5%, 磷酸二氢钾 0.05%, MgSO4.7H2O 0.01%, 用氨水调 pH 为 7.2, 500ml 三角瓶中培养基装量为 80ml, 将培养 24h 的新鲜斜面菌种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 30℃ 振摇培养 8h, 再接种于摇瓶培养基中, 30℃振荡培养 24h, 如此逐渐扩大至 1000-2000ml 的培 养罐中培养。 培养结束后用 1mol/L HCl 调 pH 到 4.75, 30℃ 保温 1h。 用转筒式离心机离心, 收集菌体备用(含 L-天冬氨酸-β-脱羧酶)。 细胞固定 取上述湿菌体 20kg, 加生理盐水搅拌均 匀并稀释至 40L。 另取溶于生理盐水的 50g/L (5%) 角叉菜胶溶液 85L, 两液均保温 45℃后 混合, 冷却至 5℃成胶, 浸于 600L 含 20g/L (2%) KCl 和 0.2mol/L 己二胺 0.5mol/L、pH7.0 的磷酸盐缓冲液中, 5℃搅拌 10min, 加戊二醛至 0.6 mol/L, 5℃ 搅拌 30 min, 取出切成 3-5mm3 小块, 用 20 g/L KCl 溶液充分洗涤后, 滤去洗液即得, 备用。 生物反应器的制备 将 固定化假单胞菌装入 1.515×107 Pa 压力的填充床式反应器 (30 cm×180 cm) 中即成, 备用。 脱羧 取保温 37℃ L-天冬氨酸溶液 (1mol/L), 加入磷酸吡哆醛至 0.1 mmol/L 浓度, 调 pH6.0, 调 pH6.0, 保温 37℃,按一定空间速度流入固定化假单胞生物反应器, 进行脱羧反应, 控制 其达到最大转化率(>95%), 收集脱羧液即得粗 L-丙氨酸液。 精制 取澄清脱羧液, 于 60-70 ℃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 冷却后加入等体积的甲醇, 5℃结晶, 放置过夜, 过滤取结晶, 用少量冷甲醇洗涤, 抽干, 80℃真空干燥, 得粗品 L-丙氨酸。 再将粗品加入 3 倍体积去离 子水, 于 80℃搅拌溶解, 加 5 g/L (0.5%) 活性炭, 70℃搅拌脱色 1h, 过滤取滤液, 冷却, 加等体积甲醇, 5℃结晶, 滤过取结晶,于 80℃真空干燥, 即得精品 L-丙氨酸。方法二、固 定化酶 以延胡索酸为原料, 先与 NH3 在天冬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 L-天冬氨酸, 然后和上述 酶法一样, 在固定德阿昆哈假单胞菌的 β-脱羧酶作用下脱羧, 即得 L-丙氨酸。 工艺过程:延 胡索酸 [固定化天冬氨酸酶(转化)]→[37℃, pH8.5] 转化液[固定化天冬氨酸-β-脱羧酶]→[37 ℃, pH6.0] 脱羧液[浓缩、结晶]→[减压,5℃] 结晶 [精制]→[5℃]L-丙氨酸天冬氨酸酶固定化 细胞种子培养、固定化、生物反应器的制备。详见天冬氨酸酶转化工艺。固定化天冬氨酸-β-脱 羧酶脱羧, 精制参考上述酶法工艺过程。方法三、化学合成法 Strecker 法 Bucherer 法 然后进 行光学拆分, 即得 L-丙氨酸精品。;
谱: MS 质谱: L-丙氨酸(56-41-7)MS 质谱 HNMR 图
L-丙氨酸(56-41-7)HNMR 图谱 谱: IR2 图谱: L-丙氨酸(56-41-7)IR2 红外图谱 IR1 图谱: L-丙氨酸(56-41-7)IR1 红外图谱 Raman 光
L-丙氨酸(56-41-7)Raman 光谱 谱:
CAS: 56-41-7
EINECS 200-273-8
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子
C3H7NO2 式: 分子
89.09 量:
INCHI: Mol 文件: L-丙氨酸(56-41-7)Mol 文件下载
分子结构 图:
L-丙氨酸理化性质
密度: 1.161 g/cm3 熔点: 314-316℃ 沸点: 212.9 °C at 760 mmHg 比旋光
14.5 o (C=10,6N HCL,DRY SUB.) 度: 闪点: 82.6 °C NIST 化 学物质信 L-Alanine(56-41-7) 息: EPA 化学 L-Alanine
中国化学之门
物质信 息:

图谱数据库
CNMR 图 L-丙氨酸(56-41-7)CNMR 图谱
上游原料 下游产品
L-丙氨酸其他说明
L-丙氨酸(56-41-7)的制法: 1.丙酸氯化氨化法由丙酸为原料,在 105℃温度和 3%赤磷催化剂存在下, 通入液氯进行氯化,生成 2-氯代丙酸,然后进入氨水溶液中,以乌洛托品为催化剂,在 60℃温度下进行氨
中国化学之门

化,即生成 2-氨基丙酸。最后将反应物送入甲醇溶液中进行结晶,经离心、干燥制得 α-丙氨酸成品。 2.α溴丙酸氯化法将 α-溴丙酸、氨水、碳酸氢铵混合搅拌回流 7h,然后蒸发至干,再用乙醇浸泡洗去溴化铵, 过滤出结晶,再经脱色过滤,加入乙醇得结晶,过滤干燥得成品。 3.氰醇法乙醛与氢氰酸反应生成氰醇, 再与氨反应得到氨基腈;然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氨基丙酸钠,经离子交换而得 α-丙氨酸。 4.由绢 丝之类 L-丙氨酸含量较多的蛋白质水解后分离而得。 5.以含 L-丙氨酸较丰富的蛋白质如丝蛋白、酪蛋白 为原料,经酸水解后分离,精制而得。 6.L-天冬氨酸为原料,在天冬氨酸-β-脱羧酶的催化下进行脱羧 反应生产 L-丙 F 氨酸;L-天冬氨酸由富马酸经大肠杆菌和假单细胞 NX-1 发酵生产;天冬氨酸-脱羧酶液由 菌株筛选,两级菌种培养获得。转化液经杀酶、脱色、过滤、结晶、离心、洗涤、干燥得成品,L 天冬氨 酸的转化率高达 99%,产品总收率为理论产率的 80%。 7.以延胡索酸为原料, 先与 NH3 在天冬氨酸 的作用下转化成 L-天冬氨酸, 然后和上述酶法一样, 在固定德阿昆哈假单胞菌的 β-脱羧酶作用下脱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