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软组织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软组织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包括皮肤感染、毛囊炎、疖、痈、淋巴管炎、急性蜂窝织炎、烧伤创面感染、手术后切口感染及褥疮感染等。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皮肤软组织感染,根据我院情况,特制定以下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皮肤软组织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皮肤,尤其是被汗或尿等浸渍的皮肤。

(二)对昏迷、瘫痪、老年等患者定时变更体位,2~3h 一次。

因治疗需要不允许过多翻身者,应用特殊床垫、器具可有效防止褥疮的发生。

(三)定期检查受压部位皮肤,若有局部水肿、皮肤微红或发白等立即采取措施。

(四)腰穿、骨髓穿刺、活检、关节穿刺、静脉输注等必须严格皮肤消毒,认真执行无菌操作。

(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认真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

(六)接触皮肤感染部位分泌物、脓液、血液及其污染物品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七)严格器械清洗、灭菌。

被感染性分泌物、脓液、血液污染的诊疗器械,应先彻底清洗干净,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八)严格环境消毒,若被感染者的分泌物、脓液、血液污染后的环境,可先用纸巾或可回收布巾擦干净,再用含有效氯500mg/L 消毒剂擦拭消毒。

(九)接触皮肤、软组织感染创面的物品如敷料、棉球等应放感染性医疗废物袋中。

二、烧伤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防止外源性感染措施
1.病房安置:烧伤患者应收治在有消毒隔离条件的病房;对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ESBLS(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者,需要单独房间隔离(或同以病原菌感染者同住一室),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h)均未培养出MRSA、ESBLS 方可解除隔离,对病情严重者进行保护性隔离。

2.患者局部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定植;反复做创面分泌物、痰、大便、尿细菌培养,掌握菌群动态变化及药敏情况,一旦发生感染,及早用药。

3.烧伤隔离病房内空气保持清洁、流通,必要时进行空气动态消毒。

4.进入烧伤隔离病房后,医护人员应清洁双手,接触患者时戴口罩、手套,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更换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5.严格无菌操作,静脉穿刺或静脉切开应远离烧伤烧伤创面。

6.接触创面敷料、床单等物品应严格无菌。

7.病房医疗器械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等专人专用。

8.严格探视制度。

9.接触皮肤、软组织感染创面的物品如敷料、棉球等应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
袋中焚烧。

10.患者出院、转院、死亡应进行终末消毒。

(二)防止内源性感染措施及时纠正休克、维护机体防御功能,保护肠黏膜的组织屏障,对防止内源性感染有重要意义。

1.局部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定植。

2.注意饮食卫生,清除来自食物中的病原菌。

3.医院应及时发布该病房细菌感染分布和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
菌药物。

4.应反复作创面分泌物、痰、大便、尿细菌培养,掌握菌群动态变化及药敏情况,一旦发生感染,及早用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