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管环切检测分析技术研讨培训会在京成功召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第11

Focus
of Attention
焦点关注

带动我国太阳能热利用玻璃真空管企业及检测机构持续提升真空管检测水平,
10月14日,由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委会、中国节能协会太阳能专委会和北京工业大学共同主办的玻璃管环切检测分析技术研讨与培训会在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
院成功举行。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张晓黎、秘书长贾铁鹰、办公室主任吕丹,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殷志强教授,北京玻璃集团公司太阳能玻璃管生产制造专家沈长治教授,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与工程学院田英良教授,以及来自国家太阳能热水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武汉)、(昆明)检测机构,皇明、太阳雨、力诺瑞特、清华阳光、华扬、太标、光普、龙光天旭等真空太阳能集热管生产企业及《中国太阳能产业资讯》等30余名代表与会。

会议由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秘书长贾铁鹰主持。

张晓黎执行理事长讲话中表示,我国太阳能热利用发展多年,真空管技术在国际上非常有影响力。

但也存在相关主管部门对行业认识不足、消费者投诉较多,业内真空管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现状。

需要行业共同努力,
保证质量、提高质量,扭转太阳能热利用在国家相关部门、消费者心中不好的形象。

行业近几年连续呈现负增长,降幅达16.9%、17%,预计今年还会继续下滑。

太阳能热利用符合国家的绿色发展理念,不应该是这
样的态势。

因此,要摆脱这一局面必须要创新,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发挥好全行业力量,很重要一点是行业检测机构一定要为创新提供服务。

此次参与培训的几位专家都是标准的起草人,
学习机会难得,因此大家在学习技术的同时,
要学习老专家、老教授们的学风,对待科学、技术严谨认真的作风,这是做好检测应该具备的素养。

贾铁鹰秘书长指出,召开此次会议基于太阳能热利用行业部分毛坯管还存在质量问题,同时也为满足国家四个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希望能举行玻璃管环切检测分析专项培训的夙愿,特邀请行业专家针对相关检测机构及
行业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会议参照国家标准GB/T 29159-2012《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用玻璃管》,旨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行业的检测水平。

清华大学殷志强教授指出,《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用玻璃管》标准的发布是在2012年,在2011年以前,当毛坯管产品迅速膨胀的时候,就发现毛坯管存在问题,主要反映在容易
破碎、表面不均匀。

当初在国标编写时,
从强度、环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试验,经过调研发现,一是窑炉设计简单,没有经过专业设计,造成窑炉内玻璃熔化不均匀,
致使强度下降;二是玻璃管壁厚不够。

现在要满足工业上应用,对真空管质量要求会更高。

虽然现在太阳能热利用行业也在下滑,但国际能源署统计的数据表明我国的太阳能保有量已占世界70.6%,印度、奥地利等国家也对太阳能足够重视,因此我们要保住底线,对行业充满信心。

北京玻璃集团公司太阳能玻璃管生产制造专家沈长治教授从“为什么用环切、怎么干、为什么这么干”三个方面来讲解了环切在真空管检测中的重要性,指出集热管破损严重,环切对玻璃管强度影响大,在玻璃行业已经使用几十年,具有理论依据及国家先进企业内控方法。

玻璃管炸管的原因主要有划伤、玻璃管缺陷、熔化不均匀、玻璃管内部产生结构应力
等,
环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
执行理事
长张晓黎讲话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
秘书长
贾铁鹰讲话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殷志强教授讲话
12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网
切与集热管破碎密切相关。

利用正交偏振光透过端面平行的玻璃试样,观测玻璃试样内所存在热应力和结构应力的严重程度及所处位置,以不同级别或档别来评价玻璃内部化学成分均匀
性来判定环切的等级。

按制品使用性能
要求分为5级12档,肉眼判断的最大缺点是没数值,只能定性;环切技术很大程度在冲击力方面,因此要用环切来检测真空管的优异,理论上最低要达到C 级8档。

玻璃管的破损能量应不小于2.5J ,通过率不低于95%。

沈长治教授最后指出,环切要从强度试验出发,形成数据化,对玻璃均匀度分级量化,对玻璃品种严格要求,从尺寸公差上降低与国际市场的差距,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与工程学院田英良教授针对环切方法的认知和理解从玻璃管生产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玻璃管力学性能变差的原因、玻璃条纹产生的原因、玻璃管结构应力
如何测量、环切检测分析技术及注意事项
等六大方面做了介绍。

他指出影响玻璃管质量的因素很多,玻璃管力学性能不好会造成在运输、
搬运、冲击时,破损强度低,耐受环境能力差;密度不高等因素会导致玻璃管的折射率、机械强度、外拉力下降。

环切检测技术还受玻璃应力和结构应力的影响,张应力对破损具有巨大的破坏力,需要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来研究。

田英良教授对玻璃管环切检测方法和环切等级分类方法做了重点的讲解,从测量的原理、试样的制作、浸液的配制、试验设备的选用、环切检测原则的制定、环切图像的导读认知及环切的定级做了系统的介绍。

环切等级是检验玻璃管是否可用的关键,而其中要以环切图像标准图谱为参考,从干涉色及干涉条纹的颜色分布状况及外表有无张应力来衡量产品的质量。

干涉色呈现浅淡蓝色,干涉条纹呈现长蓝绿色,二者均属于应力,干涉色一般比较容易辨认,干涉条纹由热应力导致,明显区别于干涉色的条带、折射、粗细,呈现出线形、V 形、锥形等分布状态。

环切图像导读示意图是玻璃环切定级的基础,观察者应以玻璃环断面的干涉色与视场背景的差别来判定其内部存在热应力的严重程度,通过玻璃环断面中干涉条纹所处位置、粗细程度、颜色及深浅等判定结构应力的大小,综合考虑干涉色和干涉条纹情况,最终根据环切标准图谱来判定环切等级。

环切等级的制定原则,要结合玻璃断面的干涉色及干涉条纹颜色、宽度、位置来确定,定级标准图谱包括图谱和评价要点,按制品使用性能要求分为5级12档,包括A 级(优等品)、B 级(良等品)、C 级(合格品)、D 级(不合格品)、E 级(不可使用品)。

(A 级包括:
HQ-1、HQ-2;B 级包括HQ-3、HQ-4、HQ-5;C 级包括HQ-6、HQ-7、HQ-8;D 级包括HQ-9、HQ-10、HQ-11;E 级包括HQ-12)。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一些事项,玻璃环制备要满足尺寸要求,划痕深度适中,用火适当;玻璃折射率测量时,样品要切磨平整;按光路要求设置三目偏光显微镜部件,
背景为紫红色,底光亮度适中;显微镜匹配电脑接受图像时,CCD 相机与水平呈现45°,环切图像为水平正像;测量完毕时应及时关闭CCD 相机,避免相机过热。

最后,田英良教授指出,环切试验检测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要杜绝一些干扰色,以免引起玻璃环切对产品等级的错误判定。

参会代表认真聆听了专家的讲解,观摩了专家的实操试验并及时提出问题,专家给予了耐心解答。

下午,参会代表亲自体验了环切检测分析技术实操过程,并与专家对操作过程的关键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后,北京工业大学田英良教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环切检测技术在操作角度上还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本次会议通过面对面的讲解、实操性的演练及评价要点的介绍,使参会者对环切技术的评价尺度把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助准确掌握产品质量的评估。

所讲内容通俗易懂,大家肯定能听懂,很多人或许不是一线从事操作检验的,可能是生产部门的,也可能是管理者,真正提出问题的人是在一线实操的,只有真正遇到问题才会提出来。

此次环切技术交流会给大家提供了对环切检测原则性的把握尺度和注意事项的认知,配合实操,使大家针对所讲内容有了深入理解;现场人员可能一时没有问题,回去后在实操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微信群里或以文字表达,或以图片形式反馈,大家及时交流学习。

田英良教授也指出,校企合作有两种,一种是学校联系企业,一种是企业联系学校。

此次会议行业协会作为第三媒介平台,充分发挥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及高效性的传播作用,通过类似会议的召开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多工作。

借助本人十余年来的研究成果及在对企业、国标的掌握及巩固前提下,虽然《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用玻璃管》标准已推行三年多,最早接受培训的一批检验化验员岗位或许已发生了变化,
可能有一些新入职人员,当初培训时传递给最初接受培训人员的信息是100%,他们再传递给其他人或许就成了60%,以此递减,这样会在分析检测化验技术及技巧存在丢失和差异。

因此,定期举办这种活动,会将信息100%传递下去,并且不断融入培训老师新的理解,能更好地为企业及行业服务,企业有新的诉求也可以及时反馈,这样会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更好地发挥校企联动的协同效应,促进行业发展。

一位参会代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会议举办很成功,收获非常大,把以前遇到的问题都问了,也廓清了疑惑,学到了很多,这样的会议也对行业真空管企业产品质量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此次会议的举办,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了行业真空管检测机构水平,也为真空管生产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把控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对行业提质增效具有重大意义。

北京玻璃集团公司太阳能玻璃管生产制造专家沈长治教授讲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与工程
学院田英良教授讲

现场指导
检测仪器
现场观摩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