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试题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丰县创新外国语二零二零—二零二壹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
质量检测试题
分值:120分考试时间是是:100分钟〕
一、积累运用〔25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惟妙惟肖(xiào)绮丽(qí) 憎恨(zēng)两栖(qī)
B.销声匿迹(nì)愧怍(zuò) 琐屑(xiè) 追溯(sù)
C.风雪载途(zǎi) 蹒跚(shān)褶皱(zhě)震悚(sǒng)
D.日薄西山(báo)箱箧(qiè) 殷红〔yān〕绥靖(súi)
2.以下字词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仄歪张惶失措名副其实精疲力竭
B.荒唐不可明状微缺乏道大庭广众
C.惧惮眼花缭乱情郁与中月明风清
D.狼籍触目伤怀莫名其妙华美堂皇
3.请按要求填写上古诗文名句。
〔15分〕
⑦,,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4.以下选项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4分〕
A.骆驼祥子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C.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戒备自己或者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D.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体裁是小说。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者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那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兴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晴初霜旦.〔〕
〔3〕绝巘
..多生怪柏〔〕〔4〕属.引凄异〔〕
2. 选出加点词词义一样的一项〔〕〔3分〕
A.或者:或者王命急宣或者以钱币乞之B.故:故渔者歌曰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C.绝:哀转久绝沿溯阻绝D.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手法,其作用是怎样的?〔4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快乐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翻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者不能做的事,她却可以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归纳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2分〕这突出了他的什么性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听说阿长买来山海经后,表现怎么样?(1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请用原文语句答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文中“确有伟大的神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为什么这样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梧桐树
①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
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
但好似是专门种给我看的。
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似一堂树灯,又好似生的剪贴图案。
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
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
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
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
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
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似一个大绿嶂,又好似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
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
芭蕉叶形状虽大,但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
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繁多。
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
窗前摆了几枝梧桐,绿叶成阴,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
④一个月以来,叶子由最初的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翻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场辞枝——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似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
枝头渐渐地盘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几根枝条,回复了春初的面目。
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似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谛:“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
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如今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权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
落花也曾令人悲哀。
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耍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他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
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的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浩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鸟有。
世间的“无常〞,莫大于此了!
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衰。
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占有了它们,但都没能体验到上述的种种变化。
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
何从看见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受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
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作者丰子恺,有删节)
1.窗前的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显出了三种容貌:
(1)梧桐树生叶(2) (3) (2分)
2.第④段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请分析这种写作手法的表达作用。
(3分)
3.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 )
A.本文以时间是为序,描写、议论相结合,写出了梧桐树从生长到衰亡的过程。
B.为了表现梧桐树的不同容貌,文章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句子,新颖而又形象。
C.第②段用梧桐的生叶与其他植物的生叶进展比较,表现梧桐生叶的拙劣和坦白。
D.第③段的“绿意实在太多了〞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梧桐叶的喜欢之情。
4.文中结句说“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
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为什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四.作文〔50分,含书写5分)
来时的路,有阳光也有风雨;来时的路,有芳草也有荆棘;来时的路,快乐与忧伤交织,幸福与痛苦携手。
怀着梦想,带着自信,我们一路走来。
请以“回望来时的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一.1.B2.C3.略4.D
二.1.略2.B
3.〔1〕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2〕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盘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侧面4.描写〔或者“间接描写〞〕;
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三.阅读理解
(一)1、阿长为我买山海经
2、阿长发现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大概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而我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
反映了她的仁慈、朴实、关爱孩子。
3、表现:“我似乎遇到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了起来;赶紧去接过来,翻开纸包。
〞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冲动,对她“发生新的敬意〞“认为他确有伟大的神力〞。
原因:我喜欢这本书但没方法得到,从阿长那里得到书并不抱希望因此感到又惊又喜。
4、“别人不肯做的事,或者别人“不能做〞的事——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而且她不识字,我并没有对长妈妈抱什么希望,但她却给我买来了,在孩童眼里似乎“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这也是作者写作时的真实感受:对长妈妈的崇敬和喜欢。
5、山海经是“我〞天天渴慕而又求之未得的书,又是没有文化的阿长想方设法买来的,其中包含着阿长对我的爱与关心。
〔二〕答案:1.(2)绿叶成阴(3)梧桐落叶
2.比照。
通过梧桐落叶与落花的比照,写出了梧桐落叶尤其令人悲哀(或者渲染了梧桐落叶的悲哀)。
3.A
4.因为拥有的东西未必能理解和欣赏,自然和艺术都是这样。
或者者:因为邻居家虽然种植了梧桐树,占有了它们。
但是,他们没能看见它们的容貌,没能体验梧桐的种种变化,没感受到梧桐生长的象征意义,因此没法“占有〞它们。
自然和艺术都是这样。
启示:(1)对事物要有充分的理解和欣赏,才能为自己所拥有。
(2)生活需要去感受(体验),用心去发现,你才可以说是拥有生活。
(3)形式上为你占有,而内容上未必为你所占有,这样的情况在世上为数不少。
(4)本文以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句,提醒了全文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