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茂名市愉园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茂名市愉园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雨果
群众有等候观赏公开行刑的习惯,他们用观看刑台来消磨时间。
当伽西莫多给拖到刑台顶上的时候,当人们能够从各方面看见他被人用绳子和皮条绑在刑台的轮盘上的时候,场内爆发了一阵笑声和喊声,人们认出他就是伽西莫多。
人家叫他跪在那块圆形底座上,他照着做了。
人家脱掉了他的上衣和衬衣,直到露出胸膛,他也听之任之。
群众看见了伽西莫多赤裸的驼背,突起的胸脯,长着许多硬皮和汗毛的肩膀,便爆发出一阵哄笑。
正当大家笑闹的时候,施笞刑的大头目比埃拉爬上了平台,到了犯人身边。
随着轮盘的转动,比埃拉抬起胳膊,皮鞭挥起,发出水蛇般的嘶嘶声,一鞭又一鞭疯狂地落到那可怜人的肩膀上。
人们看见成千条血水在那驼子的黝黑的肩膀上流淌,皮鞭在空中挥动时把一些血珠也溅到了观众的身上。
伽西莫多脸上的呆笨表情变成了痛苦和懊丧,他闭上独眼,把头垂到胸前,仿佛死去了似的。
轮盘停止了转动,施刑人停止了鞭打,笞刑算是执行完了。
可是对于伽西莫多,这还未完事,他还要在刑台上示众一个钟头。
当“公诉”执行完毕,就轮到千万种私人的报复了。
“邪教的怪物!”一个说。
“骑扫帚把的家伙!”另一个嚷道。
“做个凄惨的怪笑吧。
”第三个说。
成千种侮辱性的语句像雨点般落在他身上,场上处处都有人诅咒他,嘲笑他,向他叫骂,向他投石子。
伽西莫多虽然耳聋,但他看得很清楚,群众的狂怒表现在脸上的并不比表现在话语里的少,向他投来的石子也能说明群众是在哄笑。
他愤怒、憎恨、失望,脸上布满了厚厚的阴云。
这时,他远远望见一个神甫骑着骡子经过,这可怜人的脸色就温和起来,一直控制着他的那种愤怒变成了奇特的充满了难以形容的甜蜜宽厚而温和的微笑。
那神甫愈走近他,他的笑容就愈加明显,愈加清晰,愈加光辉灿烂,简直像是不幸的人所崇敬的救主降临了似的。
可是当那头骡子靠近了刑台,使骑在它背上的神甫看清了犯人是谁的时候,那神甫却低下眼睛,用两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好像在逃避一声耻辱的呼唤似的,他很不愿意在那种场合被一个不幸的人认出来并且向他致敬呢。
那个神甫正是副主教克洛德。
伽西莫多的脸色黯淡起来了。
微笑还在一片阴云间停留了一会,但那是
痛苦的、无力的、带着深深悲哀的微笑。
时间一点点过去,他在那儿至少待了一个半钟头,被人不停地折磨,虐待,嘲笑,投石子。
突然,伽西莫多带着加倍的失望在锁链里挣扎,他打破缄默,用嘶哑愤怒的如动物般的声音吼叫:“给水喝!”这声悲惨的呼唤,并没有引起同情,反而使刑台四周的市民笑得更加厉害。
几分钟后,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睛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
“给水喝!”伽西莫多喘息着喊了第三遍。
这时他看见人群里闪开一条路,走出了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犄角的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着一面小鼓。
伽西莫多的独眼闪了一下,原来就是他昨晚曾经想抢走的那个波希米亚姑娘呀。
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的呢。
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像别人一样来打他的。
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了石级,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
只见爱斯梅拉达一言不发地走近那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
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
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
(节选《巴黎圣母院》,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艺术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伽西莫多在刑台上毫不反抗,是因为“他认为一切反抗都是徒然的”,他甘愿为副主教克洛德承担劫持爱斯梅拉达的罪名。
B. 当伽西莫多用令人心碎的声音求水喝时“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只”说明围观的人群虽然看到伽西莫多经受了酷刑,但没有人同情他,强调人们态度的冷漠。
C. 伽西莫多很少得到別人的同情,在爱斯梅拉达到来之前,在场的许多人骂他、打他,而伽西莫多曾为副主教克洛德抢过爱斯梅拉达,所以当伽西莫多看到爱斯梅拉达走来,“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
D. 选文描写人物时采用多种方法,如:描写伽西莫多时,通过对他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刻画,表现了他的期望、怀疑、感激、悲哀;描写爱斯梅拉达时,着重刻画她的外貌、神态与动作,展现她的人性美。
2. 小说多处描写围观者对伽西莫多的哄笑、侮辱,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3. 本文标题为“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也有译为“一滴水唤一滴泪”的。
你认为哪个好?请简述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登泰山记
登泰山不难,不必有什么登山装备,最多在山门那里花几元钱买根手杖。
泰山的一个意思,就是任何人都可以登上去。
《字汇》中记录:“泰,安。
”庄子曾说:“宇泰定者,发乎天光。
”此山如果不泰,而是奇险危绝,那么多数人会爬不上去。
所以说,登泰山是一种赶庙会式的活动,扶老携幼,浩浩荡荡、摩肩接踵,不是去探险,而是回家,回到某种永恒的怀抱之中。
泰山本来也是舒缓陡峻地势不同。
登山的石阶一修,山势也就变成了直达山顶的陡坡,省略了原始山路的七弯八拐,时间也快多了。
但许多路段很无趣,石阶一蹬接着一蹬,登山者喘气喘得像是在参加奥运会,年轻人还要比赛,最短时间抵达山顶成了登山唯一目的。
我估计孔子当年登山,必是依着山势往上,“仁者乐山”,乐的就是它是山。
山有山的路,要在林泉松壑之间绕行,顺着地势:它高你高,它矮你矮,它平你平,它陡你陡;它雾出高岫,你拨雾而深,它泉过低谷,你涉水而湿。
要像水一样地顺着山之路,而不是一条强行霸占的直线。
泰山没有这种直线,登顶也不是唯一目的,对山势本身的体会才是登山之乐。
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泰山在孟子那里,不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山,而是一座圣山。
这就给我一种印象,泰山似乎是寸草不生,只有石刻、不朽的文字和神迹。
我要为泰山准备的不是脚底板而是磕膝头。
当我在一个春天抵达泰山时,发现它其实草木葱茏,流水潺潺,山谷苍翠,雾去云生,真是一座可以颐养生命的灵山。
齐鲁大地上出现这样一座天赐的花果松柏清泉美石之山,那就不仅是给养,也是启示。
世界已经如何,世界应当如何,泰山是一种准绳。
道法自然不是乱法,法的是泰山。
这就是泰。
如果把满山的苍松比作笔,把满山的巨石比作墨,那么登泰山就像是在文房四宝中行走,何况历代文人还在山石上刻了那么多字。
在石头上刻字是大事,那石头本是黑暗之身,字一旦镌入石皮,石头就被文身了,文明了,被文照亮了。
石头本来不朽,但现在升华到更高层次的不朽,在我们这些一代代生下来又死去的人群中不朽了。
每一代人都知道泰山石刻,登泰之路简直就是一部中国书法史。
山脚是近代的,力道气息奄奄;到了山顶,写字的是秦朝的李斯,遒劲刚健。
内容也不同,近代的文人,小聪明多,有个秀才题在岩石上的字是“虫二”。
同行中有智者,猜出是“風月无边”。
山顶李斯的字,意思看不明白了,只剩越发苍凉雄劲的一笔一画,似乎上天被这文字的神力感动,风吹雨刷,雷摹电刻,日日夜夜跟着描画。
一路上的文人刻字,大都在歌颂孔子。
我以为山顶大约也是孔庙独尊,却不独有孔庙,还有佛寺、道观、土地庙、祭天台……并未独尊孔子,泰山依然诸神共处,这也是泰山一泰。
香火最旺的是泰山奶奶庙,
孔庙反倒冷清。
另一个热闹处是皇帝祭天地,就是泰山海拔最高的几块石头,盖了庙围着。
从前,天子在此设坛,跪在石头上,在泰山这离天最近的地点,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有限。
现在的守庙人在石头周围围起一圈,供游客朝这些石头扔钱币,挂铜锁,意思是获得好运长久财源旺盛。
黄澄澄的铜锁灿烂刺目,白花花的镍币堆成几座小丘,压住了泰山极顶。
上山途中我曾想到四个字——登泰仰丘,却没料到此丘不是彼丘。
下山时瞥见路边有牌子指出通往经石峪的路,就离开直线拐进去了。
这是古代的小路,顺着山势走。
松老横,鸟霸道,雾厚,苔滑,没遇见什么人。
谷底是一大片平坦的花岗岩,《金刚经》就刻在上面。
这是山瀑流经之地,经文大多数时候藏在流水下面,只在枯水期才偶尔露出。
经文清晰可见,雄劲飞扬,仿佛刚刚镌入。
不知道是谁写的,书者已逝,继续将这些字往深里刻或者磨去它的,乃是泰山。
沉默良久,咏而归。
(取材自于坚同名散文,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现代人为节省时间,修建了直达泰山山顶的石阶,这使登山变得无趣。
B. 久负盛名且数量众多的泰山石刻,从侧面呈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C. 孔子登泰山后发出“小天下”的感慨,将泰山推到了文化圣地的高度。
D. 由于泰山顶上孔庙冷清又败落,作者对自己此次的泰山之行极为失望。
5.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作者看来,登泰山就应该依山势而行,尽享攀登过程的乐趣,而不能只在意于是否以最短时间实现登顶。
B. 受泰山的厚重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作者内心对泰山充满敬畏,这种沉重的压迫使他感觉自己无法面对泰山。
C. 泰山的石刻作品在形成时间、内容风格等方面各不相同,对其中艺术变化的解释,折射出欣赏者的审美趣味。
D. 文中写《金刚经》石刻的书写者已逝,然而经文仍清晰可见,流露出一种生命短暂而文化光芒永恒的思考。
6. 文中说:“那石头本是黑暗之身,字一旦镌入石皮,石头就被文身了,文明了,被文照亮了。
”如何理解文中这句话的含意?
7. 在文中,“登泰山”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阿里巴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9年天猫“双11”,淘宝直播带来的成交额接近200亿元,超过10个直播间引导成交过亿元。
淘宝直播带来的成交额约占2019年天猫“双11”成交总额的7%。
“有时候我不需要这种东西,但是主播一说‘便宜、好用、买它’,我就不知不觉地‘剁手’了。
”经常看直播购物的“90后”吴晓晓说,“相比货品,我甚至更喜欢主播的推荐,享受购物的快感。
在网络直播的‘魔力’下,很容易就下单消费了。
”
不少分析指出,直播帮助电商从“货与人”向“人与人”转变,许多用户因为喜欢一位主播去关注和了解商品,商品曝光率大大提高,用户购买的概率也变大了。
秒杀、达人推荐、店铺直播已经成为主流的直播带货模式。
除了工厂生产的品牌商品,不少贫困地区的农户也做起了直播,许多土特产借着直播平台走进千家万户。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线上新型消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
(摘编自《2020新消费新生活新期盼》)材料二:如何将直播模式和电商属性有效结合,以促使更多交易行为的产生,是电商直播的核心诉求。
直播的作用首先是引流,保证良好的引流效果主要依赖精准推送和优质的直播内容本身。
购物过程中,从最初的信息接触到最终购买,用户会经历很多的接触点。
直播要有效促进购买,要明确用户在不同路径节点的具体需求,通过满足该需求对用户的决策进行影响。
相较于目标明确型用户,半目的型和无目的型用户的购买价值体系还未成型,更需要引导和帮助,购买决策也更容易受到影响。
直播通过实时的视频画面和声音来传递信息。
相比于图文信息,直播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在直播间中,用户与主播是强互动关系,为了让商品和直播内容之间联系更紧密,在直播时,适时将关联商品外露,建立商品与购物模块之间的联系,引导用户查看更多商品。
要让大家买买买,氛围很重要。
直播间观众席的设置、观看人数、评论、点赞数及点赞动画、活动入口链接等,都在营造“直播间很火爆”的气氛。
(摘编自《电商直播的核心诉求:如何将直播模式和电商属性有效结合》)材料三:2017—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总规模、增长率及预测(下图)
(资料iiMedia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前瞻经济学人App)材料四:“带货江湖”并非风平浪静。
直播带货“翻车”事件频发:直播成交额屡曝刷单造假,低价商品卖完就下架,毫无售后服务,有的还因生产、销售假药触犯法律。
在网红带货商业活动中,带货主播既有广告代言人的身份,又有生产者、销售者的身份。
不同的角色,在法律上所要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不同的。
例如,有关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广告法中。
自产自销型和囤货自销型的带货主播一旦带货翻车,就要承担更多的民事赔偿责任,市场监管部门也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更有甚者,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例如,欺诈消费者的应承担“三倍赔偿责任”,违反食品安全标准的应承担“十倍赔偿责任”。
(摘编自《“带货”需守规网红要懂法》)
8. 下列对材料中“电商直播”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直播帮助电商从“货与人”向“人与人”转变,许多用户因为主播的推荐而去购买商品,主播的受关注度影响商品的曝光率。
B. 直播构建了一个商品与用户强交互的场景,主播带动性的话语和直播间的评论、点赞等行为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C. 从天猫“双11”的数据以及材料二的内容来看,直播电商将是未来电商行业发展的主趋势。
D. 电商直播不仅有人气主播和品牌商参与其中,一些农户也通过电商直播平台实现农产品自销,其效率相比线下大大提高。
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晓晓的话表明购物体验非常重要,好的直播能够发掘潜在的用户,让本没有购物需求的人因为购物快感而不自觉“剁手”。
B. 对于目标明确的用户,直播的转化成功率更高,因为用户清楚自己的需求,主播直播的时候精准地展示商品信息,可以帮助其决策。
C. 直播通过实时的视频画面和声音来传递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对主播和用户的在线时间有一定的要求,图文信息则无此限制。
D. 在带货的商业活动中,主播既有广告代言人的身份,又有生产者、销售者的身份,在法律上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0. 根据上述材料,请为保障在直播间里进行消费的消费者权益提出建议。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嘉佑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 洵卒,赠光禄丞。
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徙知密州。
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
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
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
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
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 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 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 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
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
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 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
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 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
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 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
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寓驿舍①
陆游
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
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②。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
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注】①驿舍;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
皆馆于是”。
②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
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
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
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
15.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闲坊”“古驿”“空堂”,对“驿舍”进行描写,营造了一种荒凉幽寂的气氛。
B.颔联用鲲化鹏和丁令威化鹤的故事,指出自己重来旧地,亦表明诗人不与世俗同流的归隐之志。
C.颈联中“数竹”“量松”指出了岁月如流,时光飞逝,间接抒发了“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
D.尾联回应首句,写壁间题诗旧迹,以“暗尘残墨”回应“闲坊古驿”,使得全诗感情沉郁而强烈。
16.本诗不含“情”字,却感情强烈。
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请将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温庭筠《菩萨蛮》中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的服饰,用反衬手法写出其孤独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愁”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
《虞美人》中与“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永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用细节描写来表现离别时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8.下面语段中句子存有语病,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①5月3日,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落下帷幕。
②本次动漫节,有近600多家中外企事业单位参展
参会。
③十年来,中国动漫产业迅猛开展,队伍不断壮大,④陪伴着动漫节走来的人们,见证了“中国国际动漫节”这个品牌的成熟与成长。
⑤可以预见,中国的动漫产业将凭借独特的传播方式,超越国界的影响力。
(1)第句,修改:。
(2)第句,修改:。
(3)第句,修改:。
(4)第句,修改:。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9.解读下面的漫画,简要说明漫画的内容,概括其寓意。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广东省新高考方案正式公布,高一的同学要选科了。
是选物理还是选历史呢?同学们各抒己见。
小吴说:“我决定选物理,我发现选物理可以选择的大学和专业比选历史的多。
”
小李说:“我也选物理,我舅舅是核物理研究专家,我们都觉得国家发展很需要物理专业的人才。
”
小栗说:“我觉得物理太难学了,我选历史吧,学起来容易一些,说不定高考分数能高一些。
”
小史说:“我也选历史,纯粹是因为我真的喜欢历史,我想到大学研究中国历史。
”
小郑说:“我妈说,选科一定要考虑以后的就业,别选了一个以后找不到工作的学科。
”
……
你作为高一的学生,面临选科,肯定也听了不少建议,有过很多体验,作过很多思考,形成了你的认识。
请根据材料内容,或记叙你的经历和体验,或表达你的思考和心得,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要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
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D项,“描写爱斯梅拉达时,着重刻画她的外貌、神态与动作,展现她的人性美”分析错误,描写爱斯梅拉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