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大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2017·凉州模拟) 下列有关声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 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旋钮实质是改变声音的语调
B . 真空也能传声
C .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 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2. (2分)一位勇敢的漂流者坐橡皮船在湍急的河水中漂流而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以岸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B . 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C . 以船为参照物,河水是运动的
D . 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3. (2分)(2017·无锡模拟)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 . 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 . 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 . 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4. (2分) (2018九上·平果月考) 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
A . 不一定降低
B . 一定不降低
C . 一定降低
D . 一定不变
5. (2分)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 . 初春,冰雪消融的现象
B . 盛夏,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过一会儿,瓶外壁会出现水珠的现象
C . 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渐渐散去的现象
D . 寒冬,北方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的现象
6. (2分)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如图中对水的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 . “缥缈的雾”是凝华现象
B . “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 . “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 . “轻柔的雪”是液化现象
7. (2分)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 汽化
B . 熔化
C . 升华
D . 蒸发
8. (2分)(2020·顺义模拟)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 . 用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
B .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 . 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D . 将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晾晒
二、填空题 (共7题;共26分)
9. (4分) (2018八上·蚌埠月考) 丹田之气吹奏的乐曲也可伤人。

高手以箫声过招时,声音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越快,声音的________ 越高(填声音的特性之一)。

打斗到激烈处,忽听一声山崩地裂之声,顿时飞沙走石。

前者说明声音的________大(填声音的特性之一),后者从声的利用角度可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________。

10. (5分) (2016八·高港月考) 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________,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_______(选填“还能”或“不
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
11. (5分) (2018八上·句容期中) 人们生活中听到的声音是多种多样的.“女高音”的“高”和“男低音”的“低”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_高低;“引吭高歌”的“高”和“低声细语”的“低”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_大小;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做加快了录音机喇叭纸盒振动的________,使________变高;追星族很容易辨别出自己偶像唱歌的声音,是根据不同的人一般________不同.
12. (4分) (2017八上·江苏期中) 如下图甲是在20℃左右的室温下“探究冰熔化”的实验装置,不用酒精灯加热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图乙是“探究蜡烛熔化”的实验装置,该加热方式的优点是
________.根据探究过程可知,冰在熔化时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 不变”或“降低”),金属铜的熔化特点与冰的熔化特点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13. (2分)(2017·成都) 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中要________热量,市面上销售的“无霜”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将霜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后马上恢复制冷因此“无霜”.
14. (3分)如图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内能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瓶内水蒸气发生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从而出现“白气”。

15. (3分)(2017·剑阁模拟) 京沪高铁即将开通.若某高铁列车以30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0.5小时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千米:在此过程中,该列车的动能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列车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三、实验探究题 (共6题;共36分)
16. (2分) (2020八上·蜀山期末)
(1)如图甲所示,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结果是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________N.
17. (4分) (2015八上·江苏月考) 普通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它是利用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如
图所示,甲、乙、丙三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甲:________℃,乙:________ ℃,丙:________℃.
18. (10分) (2018九下·盐城月考) 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铅球掷得更远。

小莉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小强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射出仰角θ(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小红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如上图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 5 次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验证小莉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________一定时,物体抛出________越大,抛出的距离越远。

(2)为了验证小强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射出仰角θ为________时,物体抛出的距离最远。

(3)上述实验完成后,小红忽然想到物体抛出的距离是否会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呢?请你帮小红设计一个方案进行探究。

你的方案是________。

19. (10分) (2017八上·江苏期中)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102℃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
(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
(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 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03691215182124273036
凝固点(℃)0﹣2﹣4﹣6﹣8﹣11﹣15﹣18﹣17﹣1.8﹣0.4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___.
(4)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________(选填“准确”或“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5)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______(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20. (7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实验目的是:观察水沸腾时的________ 和水沸腾时的________
(2)如图1所示的实验,器材中使用中心有孔的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
(3)如图2所示的是小刚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________ 是沸腾时的情况.
(4)下表是小刚记录的数据.请你分析,不可靠的数据是________ .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___ ℃,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时间/(min)012345678
温度(℃)909294969598989898
21. (3分) (2019八上·扬州月考) 干湿泡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________,所以这个温度计的示数要比另一个的示数________(填“高”或“低”).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值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________.(填“高”或“低”).四、计算题 (共3题;共23分)
22. (8分) (2018八上·郑州期中) 如图,一辆客车与一辆小汽车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三幅照片。

(1)则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客车向________运动。

(2)在s~t坐标图中均分别描述出小轿车和客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大致运动情况图象。

(3)小毅同学在学习了关于长度测量的知识后,思考汽车轮胎的周长该怎么测量呢?请你帮他设计一种测量方法________。

(4)该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以72km/h做匀速直线运动。

司机发现其将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经t1=5s后听到回声。

请计算:客车鸣笛时与悬崖间的距离________。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3. (10分)
(1)如图所示,某同学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00m处以72km/h 的速度驶过来,如果公路宽12m,问该同学以1.5m/s的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2)为了减少在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向交警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汽车司机或过路的行人,提出两项合理建议.
24. (5分)下表为简化的2002年春季北京至上海T13次特快列车时刻表。

请分别计算T13次列车从北京至济南,以及北京至上海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7题;共26分)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
考点: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三、实验探究题 (共6题;共36分)答案:16-1、
答案:16-2、
考点:
解析:
答案:17-1、
考点:
解析:
答案:18-1、
答案:18-2、答案:18-3、考点:
解析:
答案:19-1、答案:19-2、答案:19-3、答案:19-4、答案:19-5、考点:
解析:
答案:20-1、答案:20-2、答案:20-3、
答案:20-4、考点:
解析:
答案:21-1、
考点:
解析:
四、计算题 (共3题;共23分)答案:22-1、
答案:22-2、
答案:22-3、
答案:22-4、考点:
解析:
答案:23-1、
答案:23-2、考点:
解析:
答案:24-1、
考点: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