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低产原因及增产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栗低产原因及增产技术措施
摘要板栗作为“三大木本粮食”之一,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健脾胃、益气、补肾、壮腰、强筋、止血和消肿强心的功用。

该文介绍了板栗的特征特性,阐述金寨县板栗种植现状,分析板栗低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增产措施,以供板栗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板栗;低产原因;增产技术
板栗为山毛榉科栗属,是“三大木本粮食”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健脾胃、益气、补肾、壮腰、强筋、止血和消肿强心的功用,老幼皆宜,口感香甜,在我国种植面积广泛,有广阔的销售市场。

板栗植株为20~40 m高的落叶乔木,果实为单叶、椭圆或长椭圆状,雌雄同株,边缘有刺毛状齿,雄花为直立柔荑花序,雌花单独或数朵生于总苞内,雌花萼6裂,子房下位,6室,每室1~2胚珠,仅1枚发育,柱头顶生,点状。

壳斗球形,直径3~5 cm,内藏坚果2~3个,成熟时裂为4瓣;坚果半球形或扁球形,暗褐色,直径2~3 cm。

花期5月,果期8—10月。

雄花序穗状,直立,长15~20 cm,雄花萼6裂,雄蕊10~12个;雌花集生于枝条上部的雄花序基部,2~3朵生于一有刺的总苞内。

该文结合安徽金寨县板栗的种植经验对板栗低产原因及增产技术措施进行介绍,以为板栗高产提供参考[1-2]。

1 金寨板栗种植现状
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地处三省七县二区结合部,板栗在金寨县的种植历史较长,种植的品种也较丰富。

在整个长三角地区,金寨县板栗种植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金寨县已发展板栗3.3万hm2,1 800万株,年产板栗逾3万t,年创产值亿元以上。

板栗面积、株数和产量均居全省之首、全国前列,是全国7个板栗生产重点县之一,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

全县山山有板栗,处处有板栗,户户有板栗,成为全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经济增长点。

2 板栗低产的原因分析
2.1 温度不适宜
板栗对气候的要求较低,适种范围较广,一般对温度的要求是10~20 ℃,高于此温度会导致板栗生长旺盛进入冬季仍旧发育。

低于此温度板栗容易受到冻害,因此温度的控制是影响板栗产量的一大原因。

2.2 水分影响
土壤中的含水量、降水都是影响板栗产量的重要因素,板栗适宜种植在潮湿
的土壤中,如果土壤的含水量过多,降水量过大则会导致根系沤闷溃烂,影响生长。

地势也是影响水分的因素之一,地势低洼的地区容易存水,影响植株生长。

2.3 土壤因素影响
板栗属于高锰植物,适宜种植在pH值5~6的微酸土壤中,如果种植区域属于碱性土壤则喜光,会抑制植株锰、钙等营养元素的吸收与作用,光照不足引起枝条枯死或不结果实。

板栗属于深根性植物,根系生长较为发达,萌芽力强,因此要避免在土壤黏重、浅薄、无营养的土壤中种植。

3 板栗增产技术措施
3.1 板栗园地与品种的选择
种植板栗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显微酸性的土壤,以在地下水位较低、排水效果较好的砂壤土为宜。

3.2 品种选择
应选择适宜当地种植、品质较好、市场需求较广的品种,例如炮车2号、陈果1号、石丰、金丰、海丰、青毛软刺、处暑红等。

3.3 合理种植与管理
一是授粉树的选择。

板栗树主要靠风传播花粉,为了避免因授粉效果不好出现空苞等现象,要合理配置授粉树,一般是10∶1的比例较为合适。

选择授粉树的标准是品质优良、粒大、早成熟、涩皮易剥的品种作授粉树。

二是合理确定种植密度。

合理的植株密度不仅是产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植株正常生长的需求。

一般根据地形,平原种植的密度是600株/hm2左右,山地可适当增加到750株/hm2左右。

三是科学施肥。

施肥管理是保证板栗增产的重要方式,合理施肥首先要保证基肥施加合理,应主要以土杂肥为主,确保土壤具有一定的保肥保水的能力。

在采摘后,应及时补充秋肥,促进肥料腐熟和营养的供给。

追肥主要以速效氮肥为主,结合磷钾肥,春季可施加尿素0.3~0.5 kg/株,盛果期大树追施尿素2 kg/株。

夏季追肥主要施加速效氮肥、磷肥,以促进果粒增大、果肉饱满,除此之外还要结合根外追肥,在早春枝条刚变绿时,为促进光合作用以及罐花形成,可喷洒0.3%~0.5%尿素+0.3%~0.5%硼砂;在采收前1个月为再次补充营养,提高光合作用和增加单粒重,可以喷洒2次0.1%磷酸二氢钾。

浇灌管理是促进板栗快速生长、保证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应在发芽前和果实迅速增长期对其进行浇灌[3]。

3.4 疏花疏果与修剪
疏花主要摘除小、劣的花朵,疏果每节间上留1个单苞。

在冬季或夏季为了避免植株徒长影响果实生长,应对树形进行修剪。

为了增加结实率和单粒重,促
进分枝,增加雌花,多采用抹芽、摘心、除雄和疏枝等措施。

可以采用短截、疏枝、回缩、缓放、拉枝和刻伤等方式,以促进栗树的长势和雌花形成。

短截主要以剪去一年生枝的一部分,促进分枝,增强树势,紧凑树冠,减少雄花,调整营养物质的分配;回缩主要以多年生枝短截,将结果部位外移;疏枝主要对生枝、档光枝和内膛的纤细枝进行疏剪;戴帽剪主要是在新梢轮痕上留通2~4个小芽短截;缓放主要是分散营养,缓和树势。

对旺树多采用缓放修剪[4];拉枝和刻伤是对树冠内未采用摘心的强旺辅养枝,于春季树液流动到芽开绽期间将其拉平,并在需要发芽部位的各芽子上方进行刻伤,使其抽生强旺枝,到冬季修剪时,再将缓放拉平的枝回缩到抽生强枝的部位上。

除雄主要是在枝上留几根雄花序,将其余的摘除,以节制营养,促进雌花形成和提高结实力。

3.5 病虫害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