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热点专题突破6新型化学电源的原理分析练习 - 副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式化学电源的原理剖析
专题训练
1.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
该电池以 Ca为负极,熔融无水 LiCl — KCl 混淆物作电解质,构造以以下列图。
正极反响式为PbSO4+ 2Li ++ 2e-===Li 2SO4+ Pb。
以下说
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放电过程中,Li +向正极搬动
B.常温下电解质是不导电的固体,电池不工作
C.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 g Pb
D.该电池总反响为PbSO4+ 2LiCl + Ca===CaCl2+ Li 2SO4+ Pb
答案C
剖析原电池放电过程中,阳离子向正极搬动, A 正确;依照信息可知,此电池为热
激活电池,常温下电解质是不导电的固体,电池不工作, B 正确;依照正极反响式 PbSO
4+ 2Li++ 2e-===Li SO+ Pb 可知,每转移mol 电子,理论上生成g Pb, C 错误;
24
该电池以Ca 为负极,负极反响式为
-2+
,故该电池总反响为
4
Ca- 2e ===Ca PbSO+ 2LiCl
+Ca===CaCl2+ Li 2SO4+ Pb, D 正确。
2.将反响
3+-2++ I 2设计成以以下列图的原电池。
以下判断正确的
选项是
2Fe+ 2I2Fe
()
A.反响开始时,乙中电极反响式为2I -+ 2e-===I2
B.反响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响
C.电流表指针为零时,两池溶液颜色不再改变
D.平衡时甲中溶入FeCl 2固体后,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
答案C
剖析由电池总反响式可知,反响开始时,乙中I -发生氧化反响生成 I 2,则电极反
应式为 2I -- 2e- ===I2, A 错误;反响开始时,甲中Fe3+在石墨电极上发生复原反响生成2+,B 错误;电流表指针为零时,反响达到平衡,乙中含有I ,溶液呈黄色;甲中含有
Fe
2
Fe3+,溶液呈黄色,它们的浓度不再改变, C 正确;甲中溶入FeCl 2固体后,题述平衡逆向搬动,则Fe2+失电子生成Fe3+,此时甲中石墨电极为负极,乙中石墨电极为正极,D 错误。
3.( 双选 ) 某电池以 K FeO 和 Zn 为电极资料, 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以下说法正确
24
的是()
A. Zn 为电池的负极
B.正极反响式为2FeO24-+ 10H++ 6e- ===Fe2O3+ 5H2O
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
-
D.电池工作时OH 向负极迁移
答案AD
剖析依照化合价起落判断,Zn 只能失电子,为电池的负极资料,K2FeO4为正极资料,A 正确;电解质溶液为 KOH溶液,则正极反响式为2FeO24-+6e-+ 8H2O===2Fe(OH)+ 10OH
3
-,B 错误;由题意可知放电时总反响方程式为2K FeO+ 3Zn+ 8H O===2Fe(OH)+ 3Zn(OH)
2
2423
+ 4KOH,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 C 错误;原电池工作时
-
向负极迁移, D正确。
OH
4.[2017 ·天津和平区期末] 锂-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式的二次电池,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以以下列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正极区产生的LiOH 可回收利用
B.电池中的有机电解液能够用稀盐酸代替
C.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反响式为O2+ 4H++ 4e-===2HO D.该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氧化反响:Li ++ e- ===Li
答案A
剖析金属 Li 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响生成Li +
,Li
+
向正极搬动,与正极区生成的
-
OH
结合形成 LiOH,从分别出的 LiOH 中能够回收 Li而循环使用,故正极区产生的LiOH 可回
收利用, A 正确; Li 能与盐酸反响生成 H ,故电池中的有机电解液不能够用稀盐酸代
替,B
2
错误;该电池放电时,O 在正极得电子发生复原反响生成-O+ 2HO+
OH ,电极反响式为
22
4e --
Li
+
得电子发生复原反响,电极反响式为Li ===4OH,C 错误;该电池充电时,阴极上
++ e-===Li , D错误。
放电
5 .装置 ( Ⅰ ) 为铁-镍 (Fe-Ni ) 可充电电池:Fe+ NiO + 2HO Fe(OH)+
22
充电
Ni(OH) 2;装置 ( Ⅱ ) 为电解表示图。
当闭合开关K 时, Y 周边溶液先变红。
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
A.闭合 K 时, X 极的电极反响式为++ 2e-===H↑
2H
2
B.闭合 K 时, A 极的电极反响式为NiO2+ 2e-+ 2H+===Ni(OH)2
C.给装置 ( Ⅰ ) 充电时, B极参加反响的物质被氧化
-
D.给装置 ( Ⅰ ) 充电时, OH 经过阴离子互换膜移向电极A
答案D
剖析闭合 K 时,装置 ( Ⅱ ) 为电解池,电极Y 周边溶液先变红,说明电极Y 周边有-
为阳极,故 A 是正极, B 是负极。
闭合 K 时, X 是阳极,阳极上OH 生成,则 Y 为阴极, X
Cl -失去电子被氧化为 Cl 2,电极反响式为2Cl -- 2e-===Cl2↑,A 错误;闭合 K 时, A 是正
极,发生复原反响,因互换膜为阴离子互换膜,故经过互换膜的离子为
-
,所以 A 极的OH
电极反响式为 NiO2+ 2e --
B 与+2H2O===Ni(OH)2+ 2OH ,B 错误;电池充电时,原来的负极
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发生复原反响,C错误;电池充电时,原来的正极 A 与外加
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故
-
A( 即阳极 ) 搬动, D正确。
OH 经过阴离子互换膜向电极
6.[2017 ·河北衡水中学摸底 ] 为解决淀粉厂废水中BOD严重超标的问题,有人设计了电化学降解法。
如图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有机物[ 主要成分是 (C H O) ] 的化学能
6 105n
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N 极是负极
B.该装置工作时,H+从右侧经阳离子互换膜移向左侧
C.负极的电极反响为(C 6H10O5) n+ 7n H2O- 24n e- ===6n CO2↑+ 24n H+
-
D.物质 X 是 OH
答案C
剖析由图可知,O2在N 极发生复原反响生成X,则N 极是正极, A 错误;放电时,
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搬动,阴离子向负极搬动,故H+从左侧经阳离子互换膜移向
右侧, B错误;由图可知, M电极上有机物 [ 主要成分是 (C6H10O5) n] 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H+,
则电极反响式为 (C6H10O5) n+ 7n H2O- 24n e-===6n CO2↑+ 24n H+, C 正确; O2在正极得电子被复原,与迁移来的 H+结合生成 H2O,电极反响式为 O2+ 4H++ 4e- ===2HO,故物质 X 是
H2O, D 错误。
7.硼化钒 (VB2) - 空气电池是当前储电能力最强的电池,电池构造表示图以下,该电
池工作时总反响为4VB2+11O2===4B2O3+ 2V2O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电极 a 为电池负极,发生复原反响
B.每耗资 1 mol VB 2转移 6 mol 电子
-
C.电池工作时,OH 向电极 a 搬动
D. VB 极发生的电极反响式为--===VO+ 2B O+ 11H O
2VB+ 22OH -22e
225232答案D
剖析由题图可知,空气通入电极a,显然电极 a 为正极,发生复原反响, A 错误;
4 mol VB 2发生反响时耗资11 mol O 2,同时转移 44 mol电子,故耗资 1 mol VB 2时转移11 mol 电子, B 错误;电池工作时,阴离子-
(OH ) 向负极 (VB 极 ) 搬动, C 错误;正极反响
2
--11 倍即得负极反响式,故 VB 式为 O+ 2H O+ 4e ===4OH,用总反响式减去正极反响式的
222
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响,电极反响式为
-
-22e
-
===V2O5+ 2B2O3+ 11H2O,D 正确。
2VB+ 22OH
8. [2018 ·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 高铁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负极资料是Zn,氧化产物是Zn(OH)2,正极资料是K2FeO( 易溶盐 ) ,复原产物是Fe(OH)3,电解质溶液是
4
KOH水溶液。
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选
项是()
A.高铁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响式为--2e-===Zn(OH)
Zn+ 2OH
2
B.高铁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响式为-- 3e-===FeO24-+ 4H O
Fe(OH) + 5OH
32
-C.高铁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响为2FeO24-+ 8H2O+ 3Zn===2Fe(OH)+ 3Zn(OH)2+ 4OH
D.高能碱性电池的工作电压比高铁电池更牢固
答案C
剖析放电时,正极发生复原反响,应是FeO24-得电子,故 A 错误;充电时,阴极
发生复原反响,应是Zn(OH)2得电子,故 B 错误;高铁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响为2FeO24-+
-
8H2O+3Zn===2Fe(OH)3+ 3Zn(OH)2+ 4OH ,故 C 正确;依照题图可知,高铁电池的工作电
压比高能碱性电池更牢固,故D错误。
9.用吸附了H2的碳纳米管等资料制作的二次电池的原理以以下列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
充电
A.电池总反响式为H2+ 2NiO(OH)2Ni(OH) 2
放电
-
B.放电时,甲电极为负极,OH 移向乙电极
--C.放电时,乙电极反响为 NiO(OH) +H2O+ e ===Ni(OH)2+OH D.充电时,甲电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答案C
剖析放电时, H2在甲电极放电,负极的电极反响式为
-
- 2e
-
===2HO,正极H2+ 2OH
的电极反响式为2NiO(OH)+ 2H2O+2e --
===2Ni(OH)2+ 2OH ,则两式相加得总反响式: H2+
放电
2NiO(OH)2Ni(OH) 2,故 A 错误;放电时,该电池为原电池,甲电极为负极,电解充电
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搬动,所以
-
B 错误;放电时,乙电极为OH 向负极甲电极搬动,故
正极,得电子发生复原反响,电极反响式为
--
正NiO(OH)+H2O+ e===Ni(OH)2+OH ,故 C
确;放电时,氢气在甲电极发生氧化反响,甲电极作负极,充电时,甲电极发生复原反
应,作阴极,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D错误。
10.如图装置甲是某可充电电池的表示图,该电池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K2S2+
+
KI 3===K2S4+ 3KI ,图中的离子互换膜只赞同K 经过, C、D、F 均为石墨电极, E 为铜电极。
(1)装置甲的 A 电极为电池的 ________极,电解质的 K+从离子互换膜的 ________( 填“左侧”或“右侧”,下同) 向离子互换膜的 ________迁移; B 电极的电极反响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装置乙中 D 电极析出的气体是 ________,体积为 ________ mL( 标准状况 ) 。
答案 (1) 负左侧右侧I 3-+ 2e- ===3I-
(2)H 2( 或氢气 )224
剖析 (1) 由 E 电极 ( 铜 ) 的质量减少可知 E 为阳极,则 F 为阴极, A 为负极, B 为正极, C 为阳极, D为阴极。
原电池中阳离子从负极移向正极,即K+由左侧透过离子互换膜移向右侧。
依照电池放电的化学方程式知,I 3-在正极得电子发生复原反响,生成I -。
(2)D 电极上第一发生反响Cu2++ 2e-===Cu,当 Cu2+耗资尽时,发生反响2H++ 2e-===H↑,依照得失电子守恒,该电极析出的H 的体积为:
22
1.28 g
×2-0.1 L ×0.1 mol ·L-1×2
64 g ·mol- 1×22400 mL·mol -1= 224 mL。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