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概念总复习提纲
(完整word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doc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机械包括机器和工具。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在生活中常见的可以省力的杠杆有撬棍、压水井的压杠等。
可以省力的杠杆类工具有:老虎钳、羊角锤、开瓶器、裁纸刀、杠秤等。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生活中的应用的工具有:火钳、夹子、筷子、镊子。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生活中的应用有跷跷板、天平、装订机等。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目标
本复提纲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复科学课程内容,巩固知识点,提高研究成绩。
复内容
复内容包括以下几个主题:
1. 物质与能量
-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 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 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2. 动物的特征和性
- 动物的分类
-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 动物的生存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3. 植物的特征和生长发育
- 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方式
4. 环境与保护
-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生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 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应对策略
复方法
- 阅读教材,复每个主题下的重点知识点和概念
- 完成教材上的题和练册上的练题
- 制作复笔记,总结每个主题的重要内容
- 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提问和解答问题
- 参加老师布置的复测验和模拟考试
复建议
- 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分配好复时间,保证每个主题都有足够的复时间
- 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复方法
- 解决复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或向同学寻求帮助
- 多做思维导图、图表和例题,帮助理清知识结构和记忆重点内容
- 做好心理调节,保持积极的复态度,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祝同学们复习顺利,取得优异成绩!。
四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12.在铝箔、木尺、尼龙线、棉线这几个物体中,传播声音能力强到弱依次是铝箔、木尺、尼龙线、棉线。
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月球上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他们是通过无线电设备来进行通话的。
14. 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耳道是将声波传输到中耳;鼓膜是将声波转化成振动;听小骨是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是将振动转化成听觉信号;听觉神经是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耳廓收集声音。
15. 控制发生罐发出的声音变轻的方法:装满棉花、用手紧紧捂住、包上厚棉布、摇的力量轻一些、慢慢摇等。
16. 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所以,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
17. 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听力问题。
18、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哪个音叉发出的音高?答:大的音叉音低,小的音叉音高。
19、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短的。
20、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细的。
21、振动物体有大有小,大的与小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小的。
22、振动速度有快有慢,快的与慢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快的。
23、在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中,哪些是指音高?哪些是指音量?答: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
24、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弦的粗细四、《我们的身体》单元一单元、判断题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错)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对)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错)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错)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对)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全册基础知识提纲
六上科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用轮带动轴省力,用轴带动轮费力;轴不变时,轮越大越省力,如大扳手比小扳手省。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滑轮组,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组数越多越省力。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9、斜面的坡度越小,沿斜面提升物体越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大,沿斜面提升物体省的力越少。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斜面的坡度小,旋的时候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起到传递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容易弯曲。
2、增加横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横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要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3、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科学】三年级上学期教科版科学复习大纲
【科学】三年级上学期教科版科学复习大
纲
知识点一:生物多样性
- 了解不同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 掌握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 理解物种和栖息地的关系
知识点二:物质的属性和变化
- 理解物质的三态和相变规律
- 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 了解物质的混合和分离方法
知识点三:力和机械
- 理解力的作用和测量
- 掌握简单机械的结构和原理
- 了解杠杆和轮轴的应用
知识点四:天体与地球
-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 掌握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基本特征
- 理解四季交替的原因和表现
知识点五:生活中的能源
- 掌握常见能源的种类和应用
- 了解能源的转换和利用
- 理解能源的重要性和节约方法
知识点六:环境保护
- 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掌握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方法
- 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知识点七:科学观察和实验
- 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 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 理解科学实验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以上为三年级上学期教科版科学复习大纲,内容涵盖了生物多
样性、物质的属性和变化、力和机械、天体与地球、生活中的能源、
环境保护以及科学观察和实验等七个知识点。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复习掌握这些基本科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全册基础知识提纲
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概念1.《植物》单元。
·像樟树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水葫芦叶柄里有气囊,它是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2.《动物》单元·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波浪式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要会画蚯蚓的口、环带、肛门的位置)环带离口较近。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3对足。
·金鱼用鳍游泳;用鳃呼吸;金鱼没有牙齿,是靠吞食食物;身上有鳞片。
3.《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金属的特点:能导电、有光泽、延展性(易捶打变形)、能传热、重、硬。
·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蔡伦。
4.《水和空气》单元。
·油比水轻,所以油滴在水里会浮在水面,水滴在油里会沉入到杯底。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比较流动快慢的实验中要注意:同样多的液体、同一高度、同时流下。
·量筒是测量液体的多少的工具,单位用毫升、升来表示。
·使用量筒的时候要注意:量筒放平;眼睛与液面平视;读凹液面的最低处刻度。
·空气占据空间,占空间的大小可以变化;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伽利略证明了空气是有重量的。
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概念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
·在做研究根的作用这个实验时,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水份、阳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4.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
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
不同的生物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环境的变化)。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8.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9.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也叫生态群落)10.一个区域的(生物和非生物)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称为(生态系统)。
11.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2.写食物链。
草、兔、蛇、鹰:(注意箭头方向)草兔蛇鹰第二单元光1.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影子的形成条件是要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5.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日晷)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规律是:(长——短——长);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占据空间。
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改变。
P3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
P33、向气球中吹气,气球会越来越大,这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P34、压缩空气的应用:充气城堡、足球、充气床垫、喷水壶、充气轮胎、射钉枪。
P45、杯底的纸巾不会被浸湿的原因是空气占据空间。
P26、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空气有质量,可以用电子秤称瘪皮球和充气以后皮球的质量来证明。
P67、最早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P68、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P89、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10、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P911、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P1012、在海边,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1、土壤中有水和空气。
P132、证明土壤中有水的方法:用纸巾包住土,握一握,发现纸巾湿了。
P133、证明土壤中有空气的方法:把土壤放进水中,发现有气泡。
P134、把土壤放进水中有气泡,搅拌几下,气泡消失,静置一分钟,土壤和水出现分层。
P135、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
P146、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
P147、保水性最差的是沙质土,渗水性最差的是黏质土,保水性、渗水性都较好的是壤土。
P168、比较沙质土和黏质土的方法有哪些?P14-15答:(1)用放大镜看:沙质土颗粒大,黏质土颗粒小。
(2)用手捻一捻:沙质土颗粒硬,黏质土细腻。
(3)和点水握一握:沙质土握不成团,黏质土能握成团。
(4)比较渗水性:沙质土渗水性最强,黏质土渗水性最弱。
9、腐烂的动植物遗体被称为腐殖质。
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土壤越肥沃。
P1710、改良土壤贫瘠的方法:①种植绿肥②多施农家肥③收集落叶和果蔬垃圾做堆肥。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概念提纲
【斜面】与水平面成倾斜的光滑平面,称为斜面。简单机械的一种,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距离比和力比都取决于倾角。如摩擦力很小,则可达到很高的效率。用F表示力,L表示斜面长,h表示斜面高,物重为G。不计无用阻力时,根据功的原理,得FL=Gh,倾角越小,斜面越长则越省力,但费距离。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应用斜面的原理而达到省力的目的,如楼梯、蜿蜒而上的山路等。
【动滑轮】滑轮的轴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它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二倍于阻力臂的杠杆。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Wr=F·2r。它改变用力的方向。其方向是与物体移动的方向一致。使用动滑轮时,拉力的大小与拉绳的方向有关,拉力的大小视拉绳方向和垂直方向之夹角的增加而增大
【滑轮组】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叫“滑轮组”。因为动滑轮能够省力,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若将几个动滑轮和定滑轮搭配合并而成滑轮组,既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与动滑轮可用许多不同组合方式得到滑轮组,不同的滑轮组有不同的机械利益比,滑轮系统中的机械利益比是由滑轮的数目与组成位置而决定的。普通的滑轮组是由数目相等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而这些滑轮或者是上下相间地坐落在同一个轮架(或叫“轮辕”),或者是左右相邻地装在同一根轴心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上轮架上,即相当于系在一个固定的吊挂设备上,然后依次将绳子绕过每一个下面的动滑轮和上面的定滑轮。在绳子不受拘束的一端以F力拉之,被拉重物挂在活动的轮架上。对所有各段绳子可视为是互相平行的,当拉力与重物平衡时,则重物W必平均由每段绳子所承担。若有n个定滑轮和n个动滑轮时,且为匀速运动时,则所需之F力的大小仍和上面一样。因此,在提升重物时才能省力。其传动比乃为F∶W=1∶2n。注意,在使用滑轮组时,不能省功,只能省力,但省力是以多耗距离(即行程)为前题的。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一、科学概念1.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 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
3. 橡皮筋、弹簧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4. 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5.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
(喷气式飞机、火箭、鞭炮等都是借助反冲力运动的)6. 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要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必须对物体用阻力。
7. 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牛≈100克力。
8. 科学上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在生活中也常被叫做弹簧秤。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9.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0. 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物体越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
1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13.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这主要是为了增加摩擦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
14.自行车的车轮和轴之间都安装了滚珠轴承,主要是为了将滑动变为滚动。
二、科学实验1.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我的猜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017年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2017年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复提纲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基础知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
光、温度和水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
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但它们都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
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和土壤。
二、解释概念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三、举例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有香蕉树、松树、仙人掌、白杨树和橘子树。
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有候鸟、青蛙、企鹅、猫、狗、狼和天鹅等。
食物链的举例有草→兔子→鹰和落叶→蚯蚓→小鸟。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它们的栖息地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改写后的文章: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复提纲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基础知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
光、温度和水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植物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当环境改变时,它们会尽力适应变化。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但它们都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
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和土壤。
二、解释概念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纲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1 物体的形状- 定义常见形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 描述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形状等。
1.2 物体的比较- 比较物体的重量、体积、高度等。
- 排序物体:按照重量、大小、高度等。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2.1 食物与营养- 认识常见食物:蔬菜、水果、肉类、粮食等。
- 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2.2 生活中的能量- 理解能量的概念:动能、势能、热能等。
- 探索能量的转化:摩擦生热、水力发电等。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环境3.1 天气与季节- 认识天气现象:晴、雨、风、雪等。
- 了解季节变化:春、夏、秋、冬的特点。
3.2 保护环境- 了解环境问题:污染、资源浪费等。
- 研究环保知识: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第四单元:科学探索4.1 观察与实验- 研究观察方法:仔细观察、记录数据等。
- 进行简单实验:光的折射、水的沸腾等。
4.2 科学思维- 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
- 研究创新思维:提出新想法、尝试新方法等。
第五单元:我们与自然5.1 动植物的世界- 认识常见动植物:动物、植物的特点。
- 了解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
5.2 自然界的规律- 研究自然规律:地球自转、季节变化等。
- 探索自然现象:彩虹、地震等。
希望这份复提纲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复和掌握本学期的科学知识。
祝研究进步!。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纲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
纲
一、生活中的科学
- 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现象和事件
- 辨别物体的性质和用途
- 了解物体的来源和变化
- 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
二、物体的性质
- 分辨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硬度等性质
- 分辨物体的材质和用途
- 了解常见物体的浮沉现象
三、物体的变化
- 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 观察物体的变形、断裂等变化
- 了解物体的燃烧和融化现象
四、天气现象
- 观察和描述不同天气的特征
- 了解不同天气对人和物的影响- 掌握简单的天气预报方法
五、动物的特征
- 描述动物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掌握一些动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六、植物的特征
- 描述植物的外部特征和生长习性- 掌握一些植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了解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七、健康与生活
- 了解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 掌握个人卫生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 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以上为【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纲,希望能帮助同学们进行科学知识的复习。
小学科学提纲:四上提纲
四上-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汇总(理解即可)第一课《听听声音》1.声音有(高低)、(强弱)等特点。
2.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悦耳、动听),比如(黄鹏乌叫声);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刺耳、难听),比如(汽车喇叭声)。
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拨动钢尺、击鼓、敲打音叉)都能发出声音,同时看到物体在(振动)。
3、.吹竖笛是(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4.我们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把手放在喉结处,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
第三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2.在(真空)的环境中,声音(不能)传播。
3.我们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棉线)传播的。
4.不断抽出玻璃罩里的空气,玻璃罩里的闹钟铃声会(越来越轻),直至(听不见)。
5.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第四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依靠它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声音。
2.我们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3.强弱不同的声音,声音(强)声源近,则引起鼓膜振动幅度(大)。
4.外界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信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第五课《声音的强与弱》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描述。
2.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拨动橡皮筋和敲击鼓面)等,都可以说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和声音强弱的关系。
第六课《声音的高与低》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描述,2.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3.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会改变,伸出(长),振动(慢),声音(低),伸出(短),振动(快),声音(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植物部分科学概念1、植物茎的特征:植物有茎,茎上多有节、叶、芽。
2、植物茎的分类:从软硬区分为木质茎和草质茎;从形态区分为直立茎、匍匐茎、攀缘茎、缠绕茎。
3、植物茎的功能: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还有一些植物的茎有繁殖的作用。
4、植物根的分类:分为直根和须根。
直根:有一条比较粗壮的主根,主根周围有几条比较细的侧根。
须根:根很细,没有主根,好像一把胡须5、植物的根的功能:能够支持和固定整棵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
6、植物果实的基本构造: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7、植物果实的分类:肉果和干果。
肉果:果皮肥厚多肉的果实。
干果:干瘪无肉的果实。
8、解剖植物果实的方法可以分为:纵切和横切两种。
9、植物叶子的形状。
常见的有七种叶形:掌形、针形、披形、扇形、带形、卵形、心形。
10、植物叶子的构造:叶片、叶柄;叶片上有叶脉。
网状脉:像桃叶那样,叶脉成网状。
平行脉:像小麦那样,叶脉成平行状。
11、植物叶的功能。
光合作用:植物的叶子能龙水分和二氧化碳,在阳光下制造养料,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植物中的水动叶面一水蒸气的形式放出的过程。
12、制作叶标本的步骤:采集、压制、上台纸、固定、贴标签。
13、植物花的基本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完全花:像油菜花那样,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个本分组成的花。
不完全花:像黄瓜花那样,比油菜花缺少一些组成本分的花。
14、植物种子的基本构造:胚根和胚芽以及种子、子叶。
胚根:将来会长成植物的根。
胚芽:将来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15、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土壤、光、水分、温度等。
16、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力传播、水流传播。
植物的繁殖。
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的。
此外,还可以由植物的茎和根来进行繁殖。
(二)动物部分科学概念1、生物:植物和动物都是生物,它们会生长、产生后代。
2、昆虫:凡是成虫的身体均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软体动物:像蜗牛、田螺、河蚌这样身体柔软,外面有壳的动物。
4、鱼:像鲫鱼那样,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的动物。
5、爬行动物:身体外面覆盖着鳞片,用肚皮贴地爬行,一般卵生的动物。
6、两栖动物:像青蛙、蟾蜍、蝾螈那样,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岸上生活,用肺呼吸的动物。
7、鸟:像麻雀那样,身体分为头、颈、躯干、脚、翅、尾六个部分,体表长有羽毛,有喙,卵生的动物。
8、哺乳动物:身体一般可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外表长着毛,都能直接生出小动物,小动物吃母奶长大的动物。
9、动物的运动方式:在路体上生活的动物大多数靠腿和足走路;在水中的动物是靠鳍或蹼脚游泳的;鸟和昆虫靠翅膀在空中非行。
10、动物的吃食方式:哺乳动物靠牙齿吃食;昆虫吃食物主要靠口器;鸟吃食的方式是吞食。
11、动物保护自己的方式:盔甲、尖刺、奔跑、保护色、装死、拟态、舍去身体一部分等。
12、动物过冬的方式:卵或蛹、躲藏、冬眠、洄游、迁徙、换毛等。
13、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食物等因素。
(三)空气、水部分科学概念: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它占据一定的空间。
2.水:在常温之下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
3、水的蒸发:水慢慢变成水蒸气的现象。
4、水蒸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5、水蒸气快慢的条件:温度的高低;水的表面积的大小;水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6、溶解:高锰酸钾能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颗粒,均匀的分布在水中,如果水分子不减少,高锰酸钾就不会自行沉淀出来。
7、溶液:水里溶解了什么物体,就叫什么物体的溶液。
8、水的净化方法:沉淀、过滤、消毒。
9、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
10、风:在地球上,有的地方受太阳照射较多,地面上的空气较热;有的地方受太阳照射较少,地面上的空气较冷。
热的空气上升,冷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空气流动形成风。
11、空气的成分: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氦气、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
12、氧气:能帮助物体燃烧的气体。
13、气象观测的主要仪器:百叶箱、风向杆(风向标、风杯)、雨量器、蒸发皿等。
14、水的三种形态:液体形态的水、气体形态的水蒸气、固体形态的冰。
水有一定的体积,但随着容器的变化而变化。
水蒸气的形状和体积随着所盛容器的变化而变化。
冰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15、熔解:从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的过程。
凝固:从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的过程。
汽化;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液化:水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升华:冰直接变成水蒸气。
凝华:水蒸气直接直接变成水蒸气。
16、云:陆地水和海洋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受热后不断地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高空遇冷便凝成小水点或小冰品,浮在空中。
17、雨:云在随风飘动过程中,小水点不断凝结、碰撞合并成较大的水滴,当水滴增大到上升气流拖不住时,就从云中降落至地面或海洋。
18、雪:当高空中温度较低时,水蒸气在空中直接变成固体的小冰晶,降落至地面或海洋。
19、水在自然界循环的原因和过程:江、河、湖、海中的水,吸收了太阳光的热,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后者在空中受冷凝结成云,又变成雨、雪落了下来,回到陆地和海洋。
落到地面上的雨、,有的蒸发了,有的流进了江、河、湖、海。
水就是这样日夜不停地在海洋、天空、地面之间循环运动着,这叫做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人工降雨:根据不同的云层,撒入适当的化学药剂如干冰、碘化银、盐粉等作为冰冻凝结剂,就能加速云中的小水滴、小冰晶增大凝结成雨、雪降落下来。
(四)土壤、岩石部分科学概念:1、土壤的成分:沙、粘土、腐蚀质、水分、空气等。
2、土壤的种类:沙质土壤、粘质土壤、壤土。
3、花岗岩:花斑状,岩粒组,主要由三种不同的矿物质组成,有白、黑和肉红或淡黄等颜色。
很硬,用小刀刻不动。
4、玄武岩:黑色或暗褐色,颗粒密而细,坚硬,常有圆形或接近圆形的孔洞,有的表面有杏仁状的斑点5、砂岩:由粗或细的沙粒构成。
黄色、灰色或绿色,很硬。
6、砾石:由一粒粒大小不等、圆状或接近圆状的卵石构成,也有的由带棱角的碎石构成。
7、石灰岩:俗称“青石”,灰白色或灰色,粒细而密,硬度不大,能用小刀刻,遇盐酸起泡。
8、煤的形成:大约在二三亿年前地球上的气候又湿又热,植物长的非常茂盛,形成了大片的森林。
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大批森林被沉积的泥沙覆盖起来。
被埋在地下的树木与空气隔绝,并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逐渐变成了煤。
9、石油的形成:是由古代时代生物的遗骸在地层中经过几亿年的变化而形成的。
10、火山的形成: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会沿着岩石的裂缝上升侵入岩层之中。
有的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形成岩石,有的岩浆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
11、地震的形成:火山活动,地壳中岩层的断裂的陷落等都会引起地震。
(五)声、光、热部分科学概念: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物体发出振动产生的,固体。
气体液体的发声都与振动有关。
2. 物体振动的情况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如尺子伸出桌子的边的长度长,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低,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长,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高。
3. 声音的传播:声音能向四面八方穿拨传播。
气体。
液体。
固体都能传播声音。
4.不同的物体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
固体。
液体传播声音的本领比气体大,如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的心脏跳动情况,就是利用固体比气体传声本领大的原理。
5. 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如太阳。
通电的灯炮。
点燃的蜡烛。
莹火虫等,都是光源。
6. 光的传播: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7. 光的反射:当光到物体表面时会改变传播方向反回来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如灯光照在书本上,光又从书本上反射到我们眼里,使我们能看到书上的字。
8.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不同。
表面光滑,浅色(白色)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大;表面粗糙的则象反。
9. 彩虹:夏天,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天空,有时能看到一条弧型的彩色光带,这就是彩虹。
10. 彩虹的形成条件:雨过天晴阳光斜射在小水珠上。
11. 热传播的三种方式:热传导。
对流。
辐射。
12. 热传导:热从较热的一端沿物体一直到较冰的一端的现象。
13. 对流:液体或气体中较热部分之间不段循环流动,使湿度刍于均匀的过程。
14. 幅射:在阳光下人们感到热,这种热是从太阳这个发热体直接射出来的,热方式叫幅射。
15. 液体,气体,固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热胀冷缩是一般物体所具有的共同性质。
16. 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17.温度表:温度表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表有:玻棒式温度表、壁挂式温度表和体温表。
日常生活中,一般用摄氏度表测定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如水沸腾时的温度可读作100摄氏度;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在数字前用“-”号表示。
(六)力、机械、金属部分科学概念:1、风向杆是测风力大小、风的方向的仪器,风向杆的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风的方向)。
如箭头指北是北风。
风向杆的风杯转得快,表示风力大。
2、物体的弹性: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发生形变,当作用力撤除后,物体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做物体的弹性。
3、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人们通常把物体的重力叫做物体的重量。
4、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5、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来测量。
常用的测力计叫弹簧秤。
6、弹簧秤是根据弹簧受力越大就伸得越长的道理制成的。
7.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
在滑动摩擦中存在着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8.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
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9.水的浮力:水对浸在水中的物体,都有一个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水的浮力。
10.浮力的方向:物体受到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11.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方向向下;另一个是浮力,方向向上。
物体的浮与沉由这两个力的大小决定。
当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下沉;当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上浮;当重力等于浮力时,物体停留在水中,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12.改变物体的重量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如潜水艇就是利用了物体的沉浮规律。
13.能升空的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和空气具有浮力的道理制成的。
古代的“孔明灯”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
14.物体的惯性:物体保持原来静止或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15.物体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平动和转动。
抽屉从桌内拉出、刨床上刨刀的运动叫平动;钟表上指针的运动叫转动。
在生活实际中物体的运动常常是平动和转动的复合,平动和转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如曲柄连杆可以把活塞的平动变成轮子的转动;齿轮与齿条的结合,可以把齿轮的转动变成齿条的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