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认识

合集下载

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ppt课件

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ppt课件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教 育事业科学发展。
三、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指导 思想和工作方针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985年5月15—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 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和会后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 决定》,以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为指针,确立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对于促进 教育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的迫切 需求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1999年后,素质教育在全国普遍实施。图为沈阳市和睦路 小学正在进行“拨时钟讲故事”的课堂考试。
改革开放后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2010年7月13—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改 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这是党中央、国务 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是改革开放 30多年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2009年2月7日 教育部公布规划纲要收到反馈意见110万 余条,收到意见的规模在教育部历史上是空前的。
2010年1月11日至2月6日 温家宝总理召开五次座谈会 ,就规划纲要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3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3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000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中国政府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教育体系而制定的重要政策文件。

本文将对该规划纲要进行简要介绍。

一、总体目标与发展方向该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设一支高素质、宏观充沛、结构优化、功能完备、公平可及、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成为世界教育强国之一。

实现以上目标需要不断创新、优化教育结构。

发展方向包括:1. 建立现代化教育体系。

2. 推进教育现代化创新能力建设。

3. 发展质量优先的教育。

4.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5. 建立法治教育制度。

二、具体措施该规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落实发展方向和实现总体目标的具体措施,包括:1. 加强教育投入。

2. 以教育信息化为引领,推进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

3. 推进多元化办学模式。

4. 实施优质教育工程。

5. 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6. 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

7. 优化教育结构。

8. 推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发展。

9. 加强人才培养。

10. 突出教育服务与管理职能。

三、评价该规划纲要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极大意义。

十年过去了,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许多新挑战。

当前,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需要我们在继续完善教育体系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等方面工作。

同时,要加大对教育体育等公共资源的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pptx

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pptx
一、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强调更新培养观念,创新培养 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按照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 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思路,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 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 分离,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
• (五)保障任务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是保障经费投入。
四、是推进依法治教。
五、是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 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职责。
六、是着眼于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 题,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提出了本届政府 启动实施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 (一)战略目标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两基本、一进入”, 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1.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2.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3.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4.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5.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国家发展战略
三、《规划纲要》的形成
• 调研阶段: 2008年8月29日到2009年2月 起草阶段:2009年3月到2010年2月
• 公开征求意见阶段:2010年2月28日到3月 28日
• 审议完善阶段: 2010 年4月15日到6月21 日
三、《规划纲要》的形成
一、研究制定《规划纲要》的背景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三个关于教育的历史性文件: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三个文件分别代表了中国教育 发展中的不同历史阶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

2、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长期严重不足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占 GDP的比例平均是4%。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 费占GDP的比例,长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 数4%,而实际经费又低于计划的目标值。 2009年: 3 .59%。 国际教育现代化的水平: 4 .7%以上, 20世纪末世界平均水平: 4 .9%, 主要发达国家: 5.1%, 欠发达国家: 4.1%。 规划纲要要求:中国要在2012年实现4%的 重要目标。
成立领导机构:
•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 • 教育规划纲要领导小组 组 长: 温家宝总理 副组长: 刘延东国务委员 • 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 组长: 刘延东国务委员 成员: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相关单 位等14个部门 办公室:设在教育部。 任务:承担教育规划纲要研究制定的具体工作。
• 2008年3月,全国两会刚刚闭幕,胡锦涛总书记、
温家宝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把研究制定中 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作为新一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 的一件大事。 • 2008年8月29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
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听取教育部关于制订《国
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情况的 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划纲要制订工作方案。
5、教育法制建设开辟了新的局面
• 从1980年至今, • 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共通过了《教育法》等8部教 育专门法律, • 国务院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数十项, • 各地出台地方性教育法规数百项, •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数百项教育部门规章, • 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的基 本框架。
6、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 1985年5月,党中央召开了改革开放后第 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中 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0.07.08•【文号】中发[2010]12号•【施行日期】2010.07.08•【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2010年7月8日中发[2010]12号)现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强国必先强教。

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制定并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需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加强对《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

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教育规划纲要》,深刻理解《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深刻理解“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深刻理解“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深刻理解“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深刻理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要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形成全党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教育现代化到底是什么?

教育现代化到底是什么?

2014年第6期本刊特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多次提到了“教育现代化”,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在参加各种教育学习培训和研讨活动中,笔者也经常听到基层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使用“教育现代化”这一提法。

笔者感觉,对“教育现代化”一词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要有一些关键要素的达成,否则,容易造成认识的混乱,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还可能误导教育工作者,甚至会阻碍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当然,教育现代化又是综合发展目标,应该有一套具体的、科学的评价标准。

因此,我们在使用“教育现代化”一词时,应该把握其本质的含义。

笔者认为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含义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一、办学思想人性化《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应该说,党和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指出了办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学校办学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去除功利化的价值追求。

一是办学理念要有前瞻性。

伟大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学校确定办学理念应该具有超前性,不能短视,要立足孩子长远发展去培养,为孩子的终生幸福去教育。

因此学校应该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未来对人才的要求,来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以做好“教育专为将来”的准备。

二是办学视野国际化。

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要求我们办教育必须具备国际视野。

未来社会需要有移动能力的世界人。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早在十年前就指出,世界经济全球化急需培养一批拥有理念、人脉以及操纵国际经济能力的“有移动能力的世界人”。

“移动能力”主要指愿意走出去,到不同国家去发展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对国际事务多元了解与包容能力、融入国际社会能力、对跨文化的沟通协调能力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学习提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学习提纲

1、政策领会:考察校长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以及当地职业教育政策的领会程度,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政策、规范和办法的熟悉程度。

2. 发展基础:考察校长对本校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等主要业务领域以及改革发展中主要问题的把握程度。

3. 建设规划:考察校长对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规划学校未来发展、组织项目实施、推动改革创新和确保建设成效的基本思路。

一、关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背景答:1、应对国际竞争新形势的迫切需要;2、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3、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盼;4、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推动的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五个必须”是指:1、必须优先发展教育;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3、必须坚持改革创新;4必须促进教育公平;5、必须重视教育质量。

三、指导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四、关于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指:1、人才培养体制改革;2、考试招生制度改革;3、建设现代学校制度;4、办学体制改革;5、管理体制改革;6、扩大教育开放。

五、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有哪些?答: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保障经费投入;3、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4、推进依法治校;5、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6、加强组织领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学习纲要一、关于工作方针《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指导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20字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1年),》心得体会

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1年),》心得体会

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1年),》心得体会篇一: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推进规划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十七大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高度,历史使命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灾难性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以下是我阅读《国家短期内纲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心得体会:一.关于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高等教育独自承担高等教育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技进步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到2021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有图表可以看出,我国的蕨麻入学率将从09年的24%增加到2021年的40%,大学生人数也在迅速增加。

高等教育的人数固然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

但是,我认为,这样的目标设置也许会使就业难的问题更加严重。

因为,大学生的急剧增加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矛盾显露无疑。

尽管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大,但很多大学生的劳动力观念依然停留在扩招前的状态,再加上高校择校在扩招之后的应对措施及相关配套改革不到位,大学生还是很难找到中意的其他工作,与之相随的则是不理性的人才高消费。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经济的确实需要足够的高等教育人才。

正如经合组织秘书长Angel Gurria所说:如果经济发展拥有足够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那么社会的发展加速速度还会加快,而受程度教育程度较差的人也会十分容易找到工作。

二. 关于政校分开长期以来,我国行政部门对高校管理得过多过细,导致重点高校行政化趋向严重,以“权力”而非“学术”为中心,影响了原有的单纯教学的教学气氛《纲要》对高校的政校分开问题进行分开了税后阐释。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前言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教育的规划和管理。

为此,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实施纲要(2010-2020年)》,针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

规划目标和总体要求规划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现代教育体系,促进全体人民平等参与发展,全面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推动国民教育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发展。

到2023年,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教育结构更加合理、高效,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显著提高。

总体要求- 开展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

-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立德树人。

-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落实素质教育。

- 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 推进品牌建设,提高国际影响力。

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教育改革和管理-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 推进职业教育建设。

- 加强学前教育发展。

-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 建设教育大数据管理体系。

- 推动校园安全、心理健康教育。

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 加强教师教育和教师成长。

-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 推广“互联网+教育”模式。

-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 推进开放型人才培养。

- 改进中职教育。

教育科学研究和校企合作- 推进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评价。

- 发展学校与企业合作,促进人才培养。

教育国际化和品牌建设- 推进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

- 提高国际教育质量。

-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

- 推进品牌建设。

结束语未来的十年,中国教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制定的全面、科学和可行的发展目标和政策主张将引领中国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学习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2篇)2010年8月12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我在参加集中学习会的同时,还进行了自学。

通过学习,我深受鼓舞,感受、感触颇深。

《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关乎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教育规划纲要》处处体现着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释放出“不破不立”的改革信号。

下面,我简要谈谈自己的两点学习心得:一.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通过学习,我感觉《纲要》的每一条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脉络很清晰,应该说把握住了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脉搏。

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这种高度是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关键因素。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促进公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化课堂教学,提高资源建设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

二. 结合我校实际,大力发展继续教育这次纲要将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将努力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三个战略目标之一,突显了党和国家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公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公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研究制定工作自2008年8月启动以来,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公开征求意见稿,现予公布,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建议。

公开征求意见时间:2010年2月28日至3月28日各界人士可通过电子邮件、教育部门户网站发帖和来函形式提出意见建议。

电子邮箱:ghgy@教育部门户网站:来函请寄:北京市大兴区清源北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转《规划纲要》意见收集组。

邮编:102617。

特此公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2010年2月28日原文浏览链接:/edoas/website18/zhuanti/2010zqyj/zqyjg.htm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目录序言. 1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4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4(一)指导思想. 4(二)工作方针. 4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7(三)战略目标. 7(四)战略主题. 8第二部分发展任务. 12第三章学前教育. 12(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12(六)明确政府职责. 12(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13第四章义务教育. 13(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13(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4(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15第五章高中阶段教育. 17(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17(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17(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18第六章职业教育. 18(十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8(十五)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19(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19(十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20第七章高等教育. 21(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1(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1(二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22(二十一)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23(二十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23第八章继续教育. 24(二十三)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24(二十四)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25(二十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25第九章民族教育. 26(二十六)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 26(二十七)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26第十章特殊教育. 28(二十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28(二十九)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28(三十)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29第三部分体制改革. 29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29(三十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29(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0(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31第十二章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32(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32(三十五)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32(三十六)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33(三十七)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34第十三章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34(三十八)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34(三十九)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35(四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35(四十一)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36第十四章办学体制改革. 37(四十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37(四十三)大力支持民办教育. 38(四十四)依法管理民办教育. 39第十五章管理体制改革. 39(四十五)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 39(四十六)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 40(四十七)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 41第十六章扩大教育开放. 42(四十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42(四十九)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42(五十)提高交流合作水平. 43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44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44(五十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44(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 45(五十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45(五十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47(五十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47第十八章保障经费投入. 48(五十六)加大教育投入. 48(五十七)完善投入机制. 49(五十八)加强经费管理. 51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52(五十九)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52(六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53(六十一)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53第二十章推进依法治教. 54(六十二)完善教育法律体系. 54(六十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54(六十四)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55(六十五)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 55第二十一章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56(六十六)组织实施重大项目. 56(六十七)组织开展改革试点. 59第二十二章加强组织领导. 62(六十八)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62(六十九)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63(七十)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64实施. 65。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看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看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看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作者:霍力岩余海军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10期【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组织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开展改革试点,这对全面促进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照国外有关经验,我们认为,要切实发展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必须正确认识农村学前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必须尽快立法,以确立学前教育的性质和地位;必须明确政府责任,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管理;必须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以真正实现学前教育公平。

【关键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农村学前教育;价值;教育公平【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0)10-0007-04当前。

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乃至生态文明建设等正在全面推进,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可以说,在未来的发展和竞争中,国运系于人才,而人才的根本在教育。

基于这种认识,经过长时间酝酿、讨论和修改,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正式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制定本《教育规划纲要》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心。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在《教育规划纲要》中被单列一章加以说明,这是史无前例的,也是《教育规划纲要》的亮点之一。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教育规划纲要》对未来10年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发展内容及政府应承担的责任等都作了说明,在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明确政府职责”的同时,特别提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组织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开展改革试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解读(含数据分析)课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解读(含数据分析)课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解读(含数据 分析)
未来十年教育改革
• 1、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分离的 办法,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多 次选择。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 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政 府实现从办教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 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 预。
• 儒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知行 合一
• 《学记》:道、强、开 • 清朝:壬寅学制、癸卯学制 •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的决定》 • 2010年:进入21世纪指导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
• ——教育公平。合理配置资源保障入学机会公平 和教育过程公平,缩小差距,保障特殊群体(随 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
• ——教育质量。标准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生 均经费标准、教师标准(资格、编制、津补贴)、 课程标准、信息化标准、学费标准、资助标准、 质量标准。教学思想: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 材施教(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 弹性学制、文理交融、小班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学习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解读(含数据 分析)
• 2010年7月13至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 开。29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正式公布。同年10月,《规 划纲要》的任务被分解成190项,由60个部门分别 承担。
基本建成三网融合的贵阳教育城域网全面完成贵阳市教育一网二库三平台建设通过贵阳教育信息网整合全市教育信息资源建立健全贵阳市教育资源库贵阳市学业考试试题库完善贵阳市教育管理平台贵阳市中小学招生平台贵阳市教与学平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解读含数据分析课件教育研究永远都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几千年了不光是中国整个世界都还在探索之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事件分析
一考定终身
• 纲要提出: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 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 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 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 •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指出,要强调主体多元,方 式多样,形成更加公开、公正、透明的人才选拔平台,面向社会多 样化学习需求打开多扇门窗,让不同的人有多重选择,给有创新专 长的学生以更多选择机会。 • 纲要提出,逐步实施高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以统一 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 取。 • 针对近年来频发的高考招生舞弊事件和高考加分混乱现象,纲要提 出,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公开招生章程和政策、招生程 序和结果。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强化考试安全责 任,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坚决防范和严查考试招生舞弊。
事件分析
高校行政化
• 长期以来,行政部门对高校管理得过多过细,导致高校 行政化趋重。为克服高校行政化倾向,纲要提出要“取 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健全校务 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 纲要在多个方面保证办学自主权,包括:自主开展教学 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 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 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 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 • 纲要还针对学术环境和学术质量提出改革思路——确立 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高等学校质 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八、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 • • • • • • • • •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推进农村学前教育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发展民族教育 发展特殊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教育相关内容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教育相关内容解读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的要 求是: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 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 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 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 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 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 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教育规划纲要》 基础教育相关内容解读
2010年7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规划了我国未来10年教育 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 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 的纲领性文件。
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是纲要产生的背景及过程 二是纲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三是贯彻纲要应注意的问题
优先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 发展的战略地位。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 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公共资源优 先满足。 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 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 代的责任。
育人为本——把育人为本作为 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 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 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 生动活泼地发展。
(7)高校分类入学考试 纲要: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 入学考试。高等学校普通本科入 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 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组织。探索实行高水 平大学联考。完善招生录取办法 ,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 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
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 养。 未来十年,我国高招本科将建 立健全5套录取机制:普通高考 录取;自主招生录取;推荐录取 ;定向培养录取;社会特殊人才 录取。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 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 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 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简答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意义?
答: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6、《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是什么?素质教育理论、理念怎样更好地落实到你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人才观

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人才观

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人才观作者:王莉敏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2010年第12期摘要:建立和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一个人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且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关键词:国民教育人才培养科学创新现代的教育,在理念上注重实用化、功利化、工具化,以传授知识技能为要;在方法上注重“规训”,通过单向度强制性灌输式,迫使学生按统一标准接受“型塑”。

这样的教育模式,造就了大量的“高分低能”者、多顺少创见者、“心甘情愿的机器人”。

不直面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不从根本上系统地科学回答历史和时代提出的重大教育课题,也是不负责任、放弃使命的。

在这些重大教育课题中,“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值得深思却容易被忽视的重大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战略,助推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新形势下,中国人才培养应该走一条能力导向、素质为本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

《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同时强调教育要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规划纲要》将人才定义为“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更加紧要。

制定实施《规划纲要》,谋划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是教育之需,更是国家之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认识
摘要
今天的中国,正在科学发展的航道上,走向新的辉煌;今天的中国教育,正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征程上谋划新的发展。

教育,是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是国家跨越式发展经久不衰的力量源泉。

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我国在国际教育与人才竞争中存在着巨大危机:发达国家已经迈入知识型经济社会,而我国人处于工业化中期,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面临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的双重挑战,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没有一流的教育就没有一流的人才,也就建设不成强大的国家。

这就需要我们对目前的教育进行较大的改革,对未来的教育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是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相匹配。

否则,教育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关键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体会
2010年7月8日,是一个注定要载入中国教育史册的重要节点。

这一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规划描绘了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科学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

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纲要》的制定共分四个阶段:调研阶段、起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和审议完善阶段。

《纲要》的制定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社会主义民主生动而具体的实践,是全党全社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科学民主决策的伟大实践。

《纲要》的制定充分做到了广开言路、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凝聚共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全民参与。

尤其在《纲要》文本公开征求意见阶段,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各界人士踊跃参加。

上至94岁的耄耋老人,下到八九岁的小学生,甚至包括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纷纷以热烈的主人翁意识提出意见建议。

从中央到地方各类媒体对公开征求意见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纷纷进行报道,参与热情前所未有。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一条条充满热切期盼、一句句发自肺腑之言、一篇篇凝聚智慧的意见和建议,如股股清泉、似烈烈热火,为教育规划纲要文本广集众智,注入生机活力。

《纲要》分为四个部分: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

其中发展任务部分主要明确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目标。

体制改革部分确定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化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教育开放的总体改革目标。

保障措施部分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

通过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学习,我认为《纲要》主要有以下亮点。

学前教育纳入规划
“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

”“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

”“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

”“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将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十分突出。

2009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也只有74%。

以上各条例的颁布,表明学前教育将作
为《纲要》实施的重点。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2009年的统计,我国有1.3亿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如何享受“同城待遇”,包括如何解决其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入学,已成为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

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

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

各种考级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社会很多人呼吁取缔奥数班成绩加分政策。

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

”“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

高校分类入学考试
“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

高等学校普通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

探索实行高水平大学联考。

”“完善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


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未来十年,我国高招本科将建立健全5套录取机制:普通高考录取、自主招生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培养录取、社会特殊人才录取。

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
目前,我国约有1600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全国大部分地区教师工资为每月2000元左右。

经济利益驱使一些城市地区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生活压力也使很多农村教师无法安心从教。

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务(职称),激发教师积极性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最高职称为“副高”,与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不对等,这在客观上影响了教师自我提高的积极性,不利于稳固并提升教师队伍。

纠正对民办学校歧视
200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0.09万所,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达2824.4万人。

与世界其他一些国家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平分秋色的局面相比,我国的民办教育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教育事业是未来的事业,使命崇高而神圣,前景光明而美好,责任重大而光荣。

现在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实施。

如何把美好的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我们继往开来、戮力同心、不懈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