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营著名书法家
黄山寿题画诗欣赏(1)
黄山寿题画诗欣赏(1)1.黄山寿(1855~1919)仿古山水识文:(1). 徂徕结隐。
仿沈石田笔法,旭迟老人黄山寿。
(2).水木清华。
仿李营邱笔法,茶山樵子黄山寿。
(3).夏岭含云。
仿高尚书笔法,鹤溪渔隐黄山寿。
(4).春原驱牧。
仿文待诏笔法,旭迟老人黄山寿。
(5).嶰谷寻幽。
仿瓯香馆主笔法,勖道人黄山寿。
(6).荻洲枫岸。
丁巳秋八月仿仇实父笔法,武进黄山寿。
钤印:山寿(朱)丽生(白)山寿(白,三次)丽生(朱,二次)勖初(朱,二次)黄氏久盦(白)黄山寿(白)旭迟老人(朱)龙城居士(朱)妙吉祥庵(朱)迟日江山丽(白)六泉逐年(白,二次)世人那得知其故2.黄山寿(1855~1919)白云青山图款识:山吐白云云吐山,屋木淡静天机闲。
洪荒古意画图在,安得着我茅三间。
己未夏日,仿赵文敏笔。
旭迟老人黄山寿。
钤印:黄山寿(白)家逗三吴第一廔(朱)3.黄山寿人物款识:拥髻图己丑春三月仿玉壶山人笔法公之东先生雅鉴武进黄山寿,钤印:山寿(白文)鹤溪渔隐(朱文)4.黄山寿戊午(1918)年作秋艳图立轴款识:新霜点染换韶颜,人在萧疏澹远间。
莫道西风帘卷瘦,总言只喜对南山。
戊午夏日,武进黄山寿。
印鉴:山寿5.黄山寿乙巳(1905)年作花神图屏轴款识:光绪乙巳春二月,武进黄山寿并记。
董大年题识:楚骚遗韵。
乙巳百花生日,心安童大年题于海上寄庐。
印鉴:黄山寿印、勖初父、周鼎汉洒之斋6.黄山寿花卉立轴款识:己未夏日仿瓯香馆主笔法于海上,旭迟老人黄山寿。
钤印:黄山寿印、勖初父7.黄山寿加官进爵图立轴题识:子梅方伯大人教正。
武进黄山寿写。
钤印:黄山寿印、勖初父8.黄山寿 1906年作《菊石图》立轴款识:眉孙仁兄大人雅正,丙午夏四月,勖初黄山寿。
印鉴:黄山寿印、勖初、造化为师鉴藏印:闻善则喜。
附属作品:觉盦题签条:黄山寿菊石图立轴。
觉厂藏。
9.黄山寿乙未(1895年)作梧桐双禽立轴题识:乙未新秋鹤谿外史黄山寿。
钤印:黄氏勖初10.黄山寿秋色山水立轴题识:琴书都在翠微中,吹断泉声半岭风。
谈李营油画
谈李营油画作者:丁吉林来源:《财经界》2014年第03期有评论家说,李营的油画很美,总有一种特别吸引人的力量,一种看过就不容易忘却的视觉穿透力。
按内行人说,这就是色彩视觉的审美效果,那才叫美的境界,这使他的作品栩栩如生又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一种精致纯正的民族精神,极有东方意味。
“看李营的油画,第一印象是他的画路很宽。
他的画理画法务求写实,实中有虚,强调空间深远的饱满构图,苍润的用笔,密集的线皴,达到了一种恢弘深厚的艺术张力。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李雪峰说,“他从写实到表象,甚至抽象具象,从人物到风景或静物,从古典到现代甚至当代,都一一搞出了写实造味的虚化之美。
并在这虚中写实的视觉冲击下,他常用的不固定皴法程式是充分发挥书法用笔的特色,运用书法的提按使转、轻重疾缓、干渴湿润,以不同的油彩交织出山水画的视觉审美。
”李营的油画题材广泛,从肖像画到风俗画,从历史画到当代题材。
李营“笔法”已包含十分宽泛的内容,从典型讲究内部控制的画法,到故意追求粗野直白的涂抹,几乎包含人们所能设想的一切使用毛笔的方法,早已超越了“毛笔”笔法的概念,各种可以画出“道道”的东西都有人在使用。
每一位从事绘画创作的艺术家便在这一“画理”上选择自己的审美位置,牵涉到艺术家对绘画“传统”、“现代性”等关键词的认识问题,同时也决定了他们绘画作品成为精神情绪表现的山水代言。
而李营这种山水代言的丰富含蓄,不同于陈逸飞的油彩皴擦强悍不羁,而他的点线交织仍有多视角的通透性,使空间显得更为含蓄深沉,有平和儒雅之气。
从李营成名的历史看,他的崛起走红并非炒作和偶然因素促成。
早在80年代,李营的油画作品就获得了全国重大历史题材一等奖,被陈列在国家军事博物馆。
1980年3月,李营的作品在纽约国际画廊、以及史达斯加艺术博物馆等展出,并得到了西方收藏家的广泛认可。
自1981年起,李营在纽约举行了三次个人画展。
特别是首次举办个人画展参展的三十幅作品全部售出。
从他的这些传奇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营的成功是建立在扎实的功力和善于抓住机遇的基础上。
李营 “反正”都是书法
李营“反正”都是书法作者:暂无来源:《中华儿女》 2014年第8期反体字存在了几千年,但只有在他的笔下,才从一种“技术”变成了真正的“艺术”本刊记者陈晰3月末的北京,在北京西山附近的一个小区内,已经是杨柳吐翠,玉兰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书法家李营的创作室便位于这里。
宽敞的画室内,除了巨大的画案和文房四宝,还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收藏品:各种野生动物的标本、恐龙蛋化石、木雕、瓷器,甚至还有一套巨大的编钟,显示出主人在书画艺术之外的丰富兴趣。
眼前的李营,一件中式上衣,微长的头发,手握一串串珠,笑容亲切爽朗。
谈话间,他铺纸、研墨,左手握笔,行云流水地书写一幅反字作品。
接着换小笔,用右手写正书。
须臾之间,数尺长卷便成。
而反正之间,阴阳贯通,更有浑然天成之象。
以左手书写反字,右手写正字,是李营自成一派的“反正书法”,让他在书法界独树一帜。
他的书法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天安门、中央军委八一大楼等单位收藏展示,还随着“神舟八号”和“神舟十号”两次遨游太空。
因为扎实的传统功力、颇具创新性的艺术形式,还因为“反正都是幸福”“反正都是健康”的美好寓意,让李营的书法作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为艺术而“疯狂”中国文字源远流长,反体字亦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铸字。
西晋时期的捺印术、风行数千年的拓印碑石术,以及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都是反体字的运用。
有人说,书法被定为国粹,那么“反正书法”就应是“国宝”。
反体字存在了几千年,但只有在李营的笔下,才从一种“技术”变成了真正的“艺术”。
他三十年如一日钻研的反正书法,无论篆隶行草,都优游自如,飘逸潇洒。
李营出生在河南南阳。
小时候他最佩服的人是祖父,虽然祖父去世得早,他没有见过老人家,但他知道,祖父很有学问,擅丹青,更写得一手好字。
在懵懂的年纪,他就立志,将来要当个艺术家。
儿时的李营总是手不离笔,课本上、书桌上都画满了各式各样的图案。
他还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用左手拿笔,反着写字。
萦辔回策尽有蕴藉——李邕《李思训碑》书法欣赏
萦辔回策 尽有蕴藉
——李邕《李思训碑》书法欣赏
二
朱瑞勇
〇一 九 年 第 四 十 五 期
【关 键 词】《李 思 训 碑》;行 书 入 碑 ;北 海 如 象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45-0036-03 【作 者 简 介】朱 瑞 勇 ,南 京 艺 术 学 院 美 术 学 院(南 京 ,210013)书 法 篆 刻 硕 士 研 究 生 。
众所周知,李邕传世行书作品以碑刻见多, 墨迹本目前仅有传为李邕所书的《出师表》,然 学界基本认定这是后人托名之作。而《李思训 碑》用笔沉着痛快,精微传神,点画清刚有力,起 承转合处,皆有法度。从传世拓本来看,此碑碑 文上部,字口清晰、完整,点画起收映带明显,纤 毫毕现,可谓神采奕奕,这无疑是认识李邕行书 笔法的较佳范本。通过此碑,我们也可以推知 《麓山寺碑》《李秀碑》等磨泐漫漶之碑版的笔法 (见图 4、图 5)。
李 邕(678-747),字 泰 和 ,江 都(今 江 苏 扬 州)人。唐代著名学者李善之子。李邕曾任户 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 海”。李邕才华横溢,有文章翰墨之才,文章盛 名远扬,所谓“独步有唐四十年”,其行书独具一 格,后世推崇备至。李邕书法初学王羲之,其后 形成了敦厚开张的个人书风,可与王羲之分庭 抗礼。李邕一生擅长书写碑版,大都以行书入 碑,有《李思训碑》《麓山寺碑》《李秀碑》《端州石 室记》《法华寺碑》等碑传世。
《李思训碑》(见图 1),全称《唐故云麾将军 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 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开元二十 八年(740)六月廿八日立,碑文记载李思训生平 事迹。此碑下截文字漫灭已久,不可卒读,但碑 身上部文字及刻工甚佳。赵崡《石墨镌华》卷三 载:“北海书逸而遒,米元章谓其屈强生疏,似为 未当,此碑是其得意者,虽剥蚀过半,而存者其 慥铩凛然。”由此可知,赵崡认为米元章对李邕
爱上书法唐朝书法家
唐朝书家李邕李北海,即李邕,唐高宗凤仪三年(公元678年)——唐玄宗天宝六年(公元747年),终年70岁,杨州江都人,曾“旨至北海太守,故人称李北海。
他的字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
李后主说:“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
”恰道出李邕善学之处。
《宣和书谱》说:“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由着。
初学又将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
”魏晋以来,碑铭刻石,都用正书撰写,入唐以后,李邕改变用行书,名重一时。
后人也多采用行书写碑。
李邕书法的个性特点比较明显,字体左高右低,笔力遒劲舒展,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他反对机械地摹仿,提倡创新,曾说:“似我者欲俗,学我者死。
”《叶有道碑》、《岳麓寺碑》、《云麾将军碑》为其代表作。
他的笔力遒劲舒放,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
苏东坡,米芾都吸取了他的一些特点,元代的赵孟俯也极力追求他的笔意,从中学到了“风度闲雅”的书法境界。
他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他能诗文,工书法,尤善行楷书。
当时的中朝衣冠以及很多寺观常以金银财帛作酬谢,请他撰文书写碑颂。
他前前后后共为人写了数百篇,得到的润笔竟达数万之多。
但他却好尚义气,爱惜人才,常常用这些家资来拯救孤苦,周济穷人,以致家里很少积蓄。
有一次,李邕重返故乡,见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远房族弟,由于屡屡落第而穷得不堪。
李邕对这位族弟的境遇十分同情,除了每月供给他生活费用外,还随时邮去他所需要的典籍和文房四宝。
后来,这位族弟登上仕途,对李邕感激不尽,差人给他送银子去,但李邕却婉言谢绝。
李邕撰文书写的碑文,常请伏灵芝,黄仙鹤和元省己鑴刻。
据明代杨慎的《丹铅录》考证,这三人很可能也是李邕的化名。
他的传世书迹以《岳麓寺碑》、《李思训碑》最为后人重视。
1、《岳麓寺碑》,也称《岳麓山碑》:行书。
此碑笔势雄健,与《李思训碑》同为佳作。
2、《李思训碑》,也称《云麾将军碑》:行书,以碑笔法瘦劲是他行书中的佳作,一向为后人看重,唐玄宗开元八年(公元720年)立。
济宁著名书法家
济宁著名书法家1、刘承闿字承戡,原名刘恩敏,朱复戡赐名“承闿”(沿朱老笔名之一‘虎闿’)1940年生于山东济宁。
曾任山东省济宁日报社编辑,研究员。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196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曾任南大美术社团团长,曾任地质部海洋研究所工程师,济宁市工艺美术厂工程师,济宁金石书画会会长。
退休后移居青岛。
原在广东某单位搞海洋研究工作,1973年改行在工艺美术厂搞设计,同年拜师金石书画大师朱复戡先生攻《金石学》、《古文字学》。
擅篆书、篆刻、草书,所书钟鼎铭文、秦诏量瓦及所刻古玺汉印、古朴典雅,厚重遒劲;其行草书取法二王,谨饬雄浑,笔势奔放,具金石气。
苏局仙老人为其题诗曰:"老眼虽昏认识真,纯青火候可迫神,胸中自有千秋志,凌厉无前追古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即应邀为各大展赛题词,为各博物馆、纪念馆、各大碑林,名胜古迹及各书法作品集题写作品,如黄河碑林、翰园碑林;周恩来故居、许慎纪念馆、蒲松龄故居,南湖革命纪念馆;《全国楹联荟萃》、《唐诗三百首四体书法艺术》等。
他对书道亦颇有见地。
他认为学书要取法高古,更要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出中国气派。
书法擅篆、草及行书。
作品入选第一、三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国际书法展览“,“国际临书大展“等。
1987年在上海举办的“书苑撷英“书展中,篆书、行草书法作品同时入选,被评为全国37位优秀中青年书法作者之一。
有的作品被收入《全国百幅优秀作品选》。
其作品被黄河碑林、翰园碑林、神墨碑林等刻石。
亦擅篆刻,多以钟鼎文入印。
撰有《草书述要》等。
作品、传略辑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鉴》、《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2、蒋开征字公棹,1935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滕州市。
书剑生涯美 笔伴戎马行
书剑生涯美笔伴戎马行当代军中,从事书法且取得显著成就者不乏其人。
而从士兵习武,到机关谋划,再到如今统揽全局,且经历了无数次的严峻考验,戎马大半生的优秀军人能与书法结下多年情缘,并达到令人瞩目的高度者却如凤毛麟角,卿建中便是其中之一。
认识建中始自他的战友――我的大学同窗。
此兄俊朗儒雅,气宇轩昂,稳重谦和,文武兼修,为人严谨热情又不失军人之威严与洒脱,无论是人品还是书法皆很出色。
他不仅是一名难得的军中帅才,还是一位兼天资学力和悟性,且有着无限艺术追求的军旅书法家。
建中生于1959年,四川资阳人。
1978年参军,现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政委,大校军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中国爱国拥军书画院副秘书长、军旅书画院院长、中国和合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南海特聘书法家、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慈善艺术家”;《魅力中国》《美术家》《健康大视野》杂志顾问。
书家自幼受家庭熏陶,习书临帖,酷爱书艺,精勤染翰,数十年笔耕不辍。
巴山蜀水赋予他天然的神思灵悟,军旅生涯历练了他独具的品格意志;涵养了他端正朴厚、谦淡优雅又不失灵性的个性气质。
他作为部队领导,虽戎马倥偬,但仍坚持浸淫书道未有丝毫懈怠。
精采百家之众长,探寻古典之大美,终得精妙正果而熠熠生辉。
他的作品即出有获,多次摘得国内多项重要奖项:先后获得纪念毛泽东100周年诞辰书法大赛金奖、“银坤杯”全球华人书法大奖赛金奖、庆祝建党9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
他的作品前后相继入选军内外展览20余次,其中10余次获得等级奖;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书法家协会同时吸收为会员和理事。
2009年被中国书协评选为“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
2012年被读者评选为当代30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书法家。
他的作品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具有极强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在得到业界认可的同时,并被政府机关以及美术场馆、个人广泛收藏和推崇。
XX年中国青少年春晚串词
XX年中国青少年春晚串词热场背景音乐:迎春曲、喜临门、今天是个好日子、颂歌一曲唱韶山、浏阳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开场:序《喜闹新春》首钢金苹果幼儿园舞蹈团表演(节目一)主持人背景:王筱磊——央视主持人(以下简称王)杨雅淇——北京卫视主持人(以下简称杨)高歌——武警文工团主持人(以下简称高)孟德儒,男,11岁(以下简称孟)北京汇文一小人大附小(以下简称孟)单天一,女,6岁(以下简称单)北京人大附小(以下简称单)党紫萱,女,7岁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以下简称党)开场:6人上(依次进入舞台中央)6个主持人依次登场进入舞台中央,次序:党单孟杨高王杨:全国的青少年朋友、广大的网民朋友、电视机前的朋友们。
高:现场的各位嘉宾和观众朋友们。
王:新年好!党单孟杨高王:蛇年纳千祥!金蛇拜新春!孟:在这里我先给女同学们拜个早年,祝你们天天像花儿一样灿烂!党:我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拜年啦,给男同学们拜年啦!单:我给全国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和老师们拜年啦,!王:辞旧迎新,我们迎来了十八大的开局之年!杨:XX,56个民族迎来了又一个美丽的春天!高:经过2个半月的紧张筹备,由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青年网、未来网、中国青年网络电视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青少年网络春晚终于拉开了序幕。
王:在此,向给予本次“励志青春美丽中国”主题晚会指导和支持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年联合会表示真诚的感谢!杨:同时还要感谢文化部相关单位、各省驻京团工委、阳光一家家庭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东方燕园文化传播中心、北京阳光兰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等,对本次晚会的大力支持!孟:谢谢叔叔阿姨们,你们真给力!单:我们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舞台!党:我们的未来充满了阳光!王:梦,总是超前的。
孩子的未来就是我们的梦想。
高:梁启超在《少年中国》中说: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
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
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
李营:毛体书法作营盘
李营:毛体书法作营盘作者:付秀宏来源:《华人时刊》2015年第10期“天为笔兮书大地,毫落纸兮作云烟。
山为墨兮犁海浪,风停林兮扎营盘。
”我崇敬毛泽东的雄才大略,更喜欢毛泽东诗词的气势磅礴,尤其痴迷毛泽东书法的奔放激情,把毛体书法视为“今草丰碑”,这种丰碑并非伟人的名气效应造就,而由毛泽东创造的前所未有的恣肆、开张、豪迈、雄奇、俊美的书法意象树立起来。
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睥睨天地、神采奕奕的伟人风范,在他的书法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李营,别署滴水居主,江苏徐州人。
自幼习字以勤,尤钟情于毛泽东之独特书体,现为中国毛泽东诗词书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李营的作品结构奇纵,骨感飞扬,有时雄浑奔放,有时苍劲有力,激昂处笔笔凝香,落墨间旌旗飘荡。
他的书法作品运笔一气呵成,恰高山巍峨挺拔,似江河一泻千里,如千军纵横天下。
李营作品广受赞誉,收入《首届毛体书法优秀作品集》,在纪念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8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纪念齐白石海内外书画大赛、纪念书画大师李可染百年诞辰全国书画大赛中均获得金奖,先后被授予“影响卓著的红色艺术家”、“倍受崇敬的艺术名家”等称号。
一书法创作是爱好、学养和心灵相互印证的一种方式,李营的毛体书法以领袖情结、家国深情为心地镜像,生动而具象地体现在毛泽东诗词、手迹、书信、题词、题匾等物象之中,既虔诚敬畏,又继承发扬,他把对毛泽东的内心领悟定格于氤氲着毛泽东前瞻思想和生命光华的字字挥洒之间。
没有灵魂元素的书法作品,会让人感到缥缈,难于用心灵抚摩;相反,书法家灵魂元素的笔笔呈现和领袖手迹的逼真再现,则有一种难于言说的亲近感。
我想,李营将毛泽东的精神位格和个性气韵交融在书法作品中,在感知、体验、想象、理解、沉思与对话中,提升精神高度,凝结书法色彩,给予人无穷的震撼力。
圣人无语,藉思想而言语;圣人有道,借笔墨而布道。
李营以毛泽东的广识博学壮大自身,运用自己的情感和沉思方式,把对民族、地域、家国的寻根式心弦一一呈现,给予毛体书法以宁静尊严,赋予毛体书写以灵魂内涵,最终创造了毛体书法的广阔空间。
河南近代书法作品释读
河南近代书法作品释读作者:崔晓琳来源:《理财·收藏版》2021年第10期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源远流长的黄河文明孕育了深厚的艺术土壤,自古不乏书法巨擘为这片土地留下灿若星河的艺术瑰宝。
近代河南书法艺术以开封为中心,在书法艺术研究和创作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河南近代书法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众多文化精英汇聚于此,涌现出了“魏碑高手许钧,才华横溢的袁克文,出入汉魏的关百益,以书画名世且有书出版论专著刊世的丁康保,甲骨文专家董作宾,榜书大家张贞,靳志的章草更是独步书坛”等一批名重一时的书法大家,他们都是拥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著名学者,文学修养极高,笔墨精湛,功力深厚,除了在书法领域擅长之外,在金石学、考古学、甲骨学、文学、考据、史学、诗词、方志学等方面也均有深厚的造诣与建树。
他们的作品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浓厚的艺术底蕴,彰显出浓郁的地方风格和鲜明的个人特色,中原地区的书法艺术得以兴盛不衰。
河南博物院典藏着100余幅特殊的书法作品,这些稀见的近代河南书法名家作品,均来自1934年举办的一次颇具影响的“河南省书画展览会”,它们以一种特殊的载体“玻璃底片”的形式保存了下来,使我们可以通过这种艺术与摄影相结合的方式感受中原书法的巨大魅力。
下文选取部分作品,试通过对其内容的研读,以期对于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原书法的发展、演变过程及社会历史文化特征,弘扬、传承河南地方优秀的历史文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李振九行书条幅(图1),高四尺,广一尺五寸五分。
作品临自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简称《圣教序》,沙门怀仁集王羲之书,刻制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最为世所重。
释文:周游西宇,十有七年。
穷历道邦,询求正教。
双林八水,味道餐风。
鹿菀鹫峰,瞻奇仰异。
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
探赜妙门,精穷奥业。
款识:李振久。
作品气脉通达,极见功力,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写出了王字清朗俊逸、恬静洒脱的风格与神韵。
颜真卿撰文并楷书《郭敬之家庙碑》
颜真卿撰文并楷书《郭敬之家庙碑》颜真卿一生留下了众多书法作品,其中以楷书作品数量最多且面目独具,《郭家庙碑》是颜真卿五十六岁时所作,由真卿撰文书碑。
此碑风格深到,遒古雄劲,含蕴浑厚,疏朗流畅。
真如'银钩铁画,龙跳虎卧'(王文治语),深入右军笔意。
郭氏家庙碑又名《郭敬之家庙碑》,全称《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
自署广德二年(76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立。
碑为螭首方座,318×170厘米。
碑阳凡30行,行58字,为颜真卿撰文并楷书,代宗李豫隶书题额为“大唐赠太保兴国贞公庙碑”11字。
碑阴无书写者姓名,刻有郭子仪兄弟子孙的官职名字,共4列,34行,碑额3行12字。
碑存西安碑林,拓本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是碑系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为其父郭敬之所立。
善拓本极少。
据《校碑随笔》称,宋拓本铭词内第二句“虢土”之“虢”字右半清晰,到清初尚可辨,以后漫漶不清。
明拓本铭词中“芝馥兰芳”四字均清晰,清初以后“芝”、“芳”二字尚可见,而“兰”、“馥”二字已磨损。
至嘉庆十七年(1812年)刻赵怀玉、陆、董曾臣观款,在末行“建”字下空一格。
有翻刻本,原石已泐字,翻刻本均完好!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并序)昔申伯翰周,降神於维岳;仲父匡晋,演庆於筮淮。
而犹见美诗人,腾芳史册。
岂比夫神明积高之壤,百二悬隔之都,三峰发地而削成,九派浮天而喷激?炳灵毓粹,奕叶生贤,括宇宙而禀和,总河山而蕴秀。
莫与京者,其惟郭宗乎?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
代为太原著姓。
汉有光禄大夫广德,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始自太原家焉。
後转徙於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县人。
夫其筑台见师,瘗子致养,家承金穴之贵,政有露冕之高。
或哲或谋,或肃或,皆海有珠而鸟有凤也。
阀阅之盛,其流益光。
隋有金州司仓讳履球府君,懋其德辉,不憎下位,在己复礼,州邦化焉。
笃生唐凉州司法讳昶府君,能世其业,以伸其道,远近宗之,不陨厥问。
立足传统文化,彰显书法魅力
014文学·艺术《名家名作》·人物立足传统文化,彰显书法魅力蒋九贞一李新忠是一位有境界的书法家,格调高雅,勤奋好学,思路敏锐,性格温柔,为人厚道。
他骨子里有一种坚强的意志。
他以简约质朴的语言和自然天放的笔墨,探悟书艺之道的真谛。
徐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英雄辈出、人才荟萃的所在,文化底蕴深厚。
与李新忠同宗的李可染是近代国画大师,就是徐州人。
在汉文化发源地古彭城徐州出生和长大的李新忠,从小酷爱书法艺术。
由于出身贫农,经常吃上顿没下顿,学校都停课闹革命,没有老师上课,只有高年级同学教低年级同学,就这样李新忠做了两年辅导员,他三年级时教二年级同学上课,直至小学毕业。
上初中时由于他是全班宣传委员,经常放学后义务办黑板报,用毛笔抄写宣传材料,由此逐渐喜欢上了书法。
家没钱买字帖,他就经常到云龙山兴化寺,看山上的老和尚写字。
在那个时代想找一本书法字帖很难。
在李新忠看来,老和尚的字画飘逸潇洒,简直就像“天外来客”,令他景仰和崇拜。
凭着记忆,他时常在地上练习字,回到家里,就用铅笔勾画出《嫦娥奔月》,涂上水彩挂在自家屋里,感到心情非常好。
从此以后,他喜欢上了书画,每天回家一有时间就画画,练字。
二李新忠认为,书法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是一种高度抽象的造型艺术,要想真正学好书法非常不易。
自古凡有成就的书法家,无不埋首墨池,几十年如一日,系统学习并掌握历代各种书体和书论之后,食古而化,从而在某一、二种书体方面进一步研究、揣摩,付出毕生精力,最后达到炉火纯青、人书俱老之境界。
潜心书艺四十余载,然自知书多得其形,得其神者少,今后尚需努力,以求书作达到形神兼备之境界。
艺无止境,在学习书法过程中,李新忠经历了“三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1981年,他参加了徐州市民盟举办的第一期书法培训班,由著名书法理论家孔啸龙讲了《书谱》,张俊之老师讲解了《兰亭序》,第一次系统听了中国书法理论、书法史,受益匪浅。
书法家李营印象
书法家李营印象书法家李营印象李青葆我与李营第⼀次见⾯是在天津国际艺术博览会上。
此次博览会由中国⽂联、联合国教科会组织和中国民间⽂艺家协会联合主办,天津市政府、天津市⽂联承办,规格⾼,规模⼤。
有70多国、展出30余万件艺术品。
我以县⽂联代表的⾝份率青⽥⽯雕艺术家携作品参展。
⼀天,我在艺博馆中像看⼭⽔风景似地浏览作品,在书艺部看到有⼀⼤堆⼈围着看热闹。
我问,看什么呢?看字。
于是,我也挤进去,只见⼀个年轻⼈在蘸墨挥毫,边上有个“⼥秘书”帮他折格⼦,拉宣纸,收现钱和维持秩序。
我是个书法爱好者,想同这位年轻书家聊⼏句,但他根本没时间。
那“⼥秘书”说,“他中饭还没吃呢。
”已经下午两点了,还来不及吃饭,好像被⼈讨债⼀样,让⼈围着。
我猜想,他不会觉得饿,不会觉得累。
“为君累,为君醉,为君瘦,永不悔。
”这是古代⼀位著名书家为书法表述的誓⾔。
我突然觉得,眼前这位年轻⼈也是个⽢愿为艺术献⾝的⼈。
整个博物馆内,书法摊位⾄少⼗⼏家,其他⼏个书家年龄⽐他⼤,门庭却冷可罗雀。
这⼀次,我们没有打招呼,从作品的落款上我只知道他叫李营,同我⼀个姓。
第⼆天上午,艺博馆⼀开门,我就先到他的摊位找他,摊位前,“⼥秘书”拿着⼀捆已写好的作品,⽽他正在开门。
寒暄后,我们算正式认识。
那时的李营,不到30岁,中等个⼦,笑⼝常开,笑容常在,⼀个标准的儒雅书⽣。
天津认识后,我们经常有书信、电话来往,有⼏次李营还寄来作品,客⽓地说请我指点。
2008年,他还受我和县⽂联邀请,前来青⽥传授书艺,在青⽥留下不少墨宝。
我家乡风景区的“长⽣宫”门⼝,就有他翠⽵涵⾼风亮节;池塘养明⽉朝霞。
游⼈或⾹客,⽆不为此联的书法艺术⽽留连驻书写的⼀副对联:翠⽵涵⾼风亮节;池塘养明⽉朝霞。
⾜,赞叹不绝。
他写的楷书《陋室铭》等作品数⼗件被我县书家及华侨所收藏。
据我了解,他于近年写的欧体楷书《岳阳楼记》被国家某领导⼈所赞赏⽽被收为藏品。
多年来,他奔⾛⼤江南北,与书法家交流,同收藏家结缘,其作品除被请进国内外⼤宾馆、⼤会议厅外,在民间奉为珍品的⾄少在⼀千件以上。
李营毛体书法
李营毛体书法李营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毛体书法的研究和创作。
在艺术创作上,追求毛体书法的神骨弥坚,神采涣然,神韵畅溢,神气贯通。
在李营先生的笔下,毛体书法被表现的惟肖惟妙,几可与毛主席的真迹乱真。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李营毛体书法,希望对你有用!李营人物简介李营,江苏徐州人,1964年生。
自幼习字为勤,尤钟情于毛泽东之独特书法。
现为李营先生现为中国毛泽东诗词书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多年来致力于毛体书法的研究和创作。
在艺术创作上,追求毛体书法的神骨弥坚,神采涣然,神韵畅溢,神气贯通。
毛泽东书法的大气磅礴,豪发酣畅,龙蛇飞舞,狂放洒脱的书法艺术之美,在李营先生的笔下被表现的惟肖惟妙,几可乱真。
作品收入《首届毛体书法优秀作品集》,《红色经典书画雅集》,《现代书画艺术名家翰墨藏典》,辞条收入《中国现代书画篆刻界名人录》。
其作品被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图书馆、井冈山纪念馆等多家收藏。
2007年--获"红色经典·纪念毛泽东秋收起义8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7年--获"纪念齐白石逝世50周年海内外书画大赛"金奖;2007年--获"纪念书画大师李可染百年诞辰全国书画大赛"金奖。
2010年12月--应邀参加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17周年座谈会。
并先后被授予"影响卓著的红色艺术家","倍受崇敬的艺术名家"等称号。
书法的笔势与体势书法形式的“形”是客观存在,技法的探讨当然以“形”的完成作为终极目标一一艺术作品的完成,包括技巧、笔法、结构、章法等整体效果的统一展现。
但无独有偶,偏偏在早熟的古典书法理论中,充满了对“形”以外的“势”的热情讴歌。
早期的书论在立足点的选择上还显示出相当幼稚的特征。
在书法早已脱离象形阶段,走向抽象结构多年之后,理论家们却置“六书”总旨不顾,在书论中大谈山蜂、腾蛇、龟文、龙麟之类的形象比喻,似乎不从中发现一些自然形象的巧合对应就不足以显示书法之美妙来似的。
李樯 李樯书法作品
李樯李樯书法作品李樯,山东邹城人,1963年生。
研究生毕业。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邹城市文联副主席,邹城市峄山文化学会会长,邹城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李樯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李樯书法作品欣赏李樯书法作品图片1李樯书法作品图片2李樯书法作品图片3李樯书法作品图片4李樯个人简介李樯,山东邹城人,1963年生。
研究生毕业。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邹城市文联副主席,邹城市峄山文化学会会长,邹城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80年代以文学创作为主。
诗歌、散文作品10余万字,发表于国家及省市级报刊。
90年代以书法创作为主。
书法作品入展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届楹联展,全国第四届新人新作展,世界华人书画展,山东首届临书展,中日书法交流展等。
曾策划组织”中国著名书法家写邹城”大型系列书法展。
2000年起致力于秦汉刻石及邹城文物文献研究。
著有《百名书法家写邹城》、《秦汉刻石选译》等。
小学书法学习从临摹开始临摹是书法学习的起步阶段,这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手段,也是基础,所以各位同学一定要重视临摹的方法,下面文章就跟大家谈谈临摹字帖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字帖。
临摹字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临摹的字帖有两种,一种是毛笔字帖,一种是钢笔字帖。
学习钢笔书法,应临摹钢笔字帖,临摹毛笔字帖的效果也很好。
因为毛笔字帖大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除了其点画精到、粗细分明、来龙去脉交待清楚外,还具有结构漂亮、章法完美的优点,有利于初学者学习。
另外,毛笔字帖品种丰富,风格多样,也便于选择使用。
只是毛笔字帖的线条比较粗壮,而钢笔笔迹比较尖细,所以临摹时应去其血肉,取其筋骨。
2、先摹后临、临摹结合在习字时,要先摹后临、临摹结合,这是临摹字帖的方法之一。
所谓摹,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较透明的习字纸下,用钢笔照着字帖上的字一点一画地“描红”。
要求钢笔的笔迹不要越出毛笔字外,都写在字帖上字的点画中间。
《石门颂》的书法艺术分析
《石门颂》的书法艺术分析郭宗吾《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是汉中太守王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文所写的一篇颂词,镌刻于东汉建和二年(148年),碑文为王升撰写,全面、详细记述了司隶校尉杨孟文力驳众议,上书请求修复褒斜道的前后经过,以及对杨孟文修路功德的歌颂。
《石门颂》属于摩崖石刻,其石共二十二行,每行二十至三十一字不等,该石非直石,上部略弓,原在褒斜道,后因兴修水库,于1971年整石迁于汉中博物馆(古汉台)。
《石门颂》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和历史之宝,其文学、史学,特别是书法艺术价值光辉灿烂,现对其书法艺术进行分析研究。
一、《石门颂》畅想《石门颂》是东汉时期的摩崖作品,书丹人不祥。
通观整个石碑,气势恢宏,跌宕起伏,细细读来,让人心潮澎湃,就好像作者当时书写时的心情一样,随着王升(撰文者)文章内容的不断变化,书写情绪也在起伏波澜。
因为这是为歌颂当年司隶校尉杨孟文为兴修栈道,打通汉中到关中的交通要道,造福一方百姓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而作,可以想象当时从上到下雀跃欢呼、政通人和的欢乐场面。
就其书法艺术来说,历代研究者均有深刻见解,特别是清代至民国初年金石碑学复兴期间,仅黄易、钱大昕、何绍基、张祖翼、高邕、俞樾、李瑞清等名家都有临摹,但由于《石门颂》特殊的艺术特点,杨守敬所言“其行驶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正因为这种恣肆放纵、真气稚拙,张祖翼认为,“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
笔者认为,除了这些,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弥漫整个书篇,才让人望而却步,敬畏不已。
那就是书魂!是情绪!是激情!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年为隆重纪念隶校尉杨孟文的丰功伟绩,也许当地还在现场举行了盛大的开通仪式,数以万计的民众聚会,敲锣打鼓,载歌载舞,而这碑文恰好在栈道石门内,人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非常激动,你来我往观看新修的栈道,《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位于石门入口处的最显眼位置,书写者受府衙之托完成这一使命,他不是被迫书写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愿、一种渴望,一种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