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纲要论文 论太平天国在历史中的作用
近代史论文 太平天国
不可及的天国——小议太平天国单位:13级综合日语一班姓名:吴永正摘要: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
斗争锋芒直指国内封建统治者,同时打击了资本主义侵略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最终失败。
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如同历史上各次农民起义一般,产生了保守、迷信、享乐、皇权等封建思想意识。
历史告诉我们,农民战争无法诞生先进制度,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不能独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自发的农民思想不能拯救中国。
关键词:太平天国,阶级,失败,时代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多日以野草充饥后病逝。
7月19日天京失守,随后清军屠城。
1872年4月,石达开余部李文彩部在贵州大塘覆灭,这是最后一支可以查证的使用太平天国旗号的反清武装,理论上是最后一支太平军。
不少学者认为,当以李文彩部的覆灭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束标志。
太平天国前期,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神权与政权形成了复杂的关系。
杨秀清与萧朝贵分别取得了代天父上帝与天兄耶稣传言的宗教特权,从此,如同希伯来人须通过摩西之口来聆听上帝的指示那样,太平天国包括君主洪秀全在内的全体君民须通过杨秀清和萧朝贵之口来聆听上帝和耶稣的指示。
萧朝贵战死后,仍有东王杨秀清能“代天父传言”。
(利用迷信“邪教”聚集力量,中国历史中并不少见,如东汉时期黄巾起义中太平道;宋朝方腊叛变,约是一个佛教分支;元朝红巾起义的明教以及清朝的白莲教。
)天王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君主,是政权的代表。
天王是上帝教的教主,但却没有天父或天兄附身下凡、代天父或天兄传言的宗教特权。
当东王作为天父下凡的时候,杨秀清就是天父皇上帝,就是最高神权,天王须跪在东王之前,俯首听命。
从上帝教理论和教义说,只要东王愿意这样做,他就可以随心所欲。
从形式上看,太平天国前期确实表现出神权政治的特点,其主要特征和表现就是东王握有神权,而天王为一国之君,东王所掌握的神权却凌驾于天王代表的政权之上。
东王府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设尚书,每部尚书12人,共达72人之多,分掌国务;六部设承宣,共24人,主发号施令。
太平天国运动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院系:XXXXXXXXXXXXXX 班级:XXXXXXXX姓名:XXX学号:XXXXXXXX太平天国运动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从中明白一条真理,即:“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尤其是农民阶级,受来自地主、官僚、封建主义的压迫,迫使他们不得不站起来反抗压迫。
至此,我们不得不谈一下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目的最明确的一次农民战争。
它转战范围跨十八个省,涉及约半数中国人口,从兴起到失败时间长达十四年,它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农民战争之一——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将大笔军费和巨额赔款,全部转嫁给劳动人民,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由于五口通商,外国的工业产品涌进中国,质高价廉的工业产品,排斥了中国传统的家庭副业和手工业,使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失去生计。
同时,地主加紧了对农民的盘剥,土地兼并更为严重。
清政府的捐税,年年增加,使农民不堪重负。
1840-1850年,广东、广西和全国许多地区,水灾、旱灾、蝗灾,连年不断,广大农民家破人亡,陷入绝境。
农民反抗斗争多达110次。
特别是两广地区,由于受到鸦片战争的直接冲击,社会动荡更为激烈。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3月,太平天国转战到武宣东乡,洪秀全正式称“天王”。
从此,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开始了。
金田起义后,太平军北上,9月攻克永安。
洪秀全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
之后太平军继续北上,1853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昌。
不久,在洪秀全、杨秀清指挥下,太平军从武昌出发,沿江东下,连战连捷,1853年占领南京,同时定都南京,改名为天京。
太平军从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进军武汉到定都天京,历时两年三个月。
天京这个政权巍然屹立于南方,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坚持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要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必须北伐;要巩固天京大本营,控制长江中游,必须西征;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必须东征、至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革命声威震撼全国。
史纲论文_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的得与失自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加重,中国的民族与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各阶级都对国家的出路感到迷茫,不断进行着探索,并提出了不同的方案。
先后出现了农民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以及辛亥革命。
这些运动,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但是这一次次的探索与失败确是为国家的出路提供了借鉴,让人们跟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必须走的道路。
而最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无疑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鸦片战争后,为支付巨额赔款,清政府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激化。
而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得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民生活困苦。
因此,1846至1850年严重的自然灾害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
这场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它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不但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又强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甚至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权威。
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更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指出了社会进步方向。
虽然《资政新篇》并不完善而且又未被施行,但是其在思想上的先进性是不容置疑的。
但太平天国运动最终的失败,也告诉我们其中也存在着缺陷。
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在历史上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1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主要在政治、经济、文教、外交四方面作了规定。
政治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各省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
经济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兴办保险事业等。
反对迷信,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
外交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是先进的中国人第一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封建主义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起了抵御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史的变革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史的变革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社会运动,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史的联系,并分析其所带来的变革。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太平天国起义始于1850年,由洪秀全领导的一场农民起义演变而来。
作为一场群众性的反抗运动,太平天国迅速吸引了广大农民的参与,并积极与清朝政府进行抗衡。
二、反对清朝统治太平天国运动的核心目标是反对清朝的统治。
清朝是一个封建专制政权,其统治手段残酷而专横,长期以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压迫与剥削。
太平天国以其土地革命的核心思想,主张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追求农民的解放和平等。
这种反抗清朝统治的倡议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三、社会经济变革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和变革。
在太平天国的领导下,土地分配问题得到了解决,农民获得了更多土地的拥有权,这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此外,太平天国还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提倡男女平等,为妇女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权利。
四、政治制度变迁太平天国在政治制度上也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其中包括建立官员选拔制度,取消阶级区别,以及实行平等原则等。
太平天国试图构建一种新的政治秩序,摒弃封建等级制度,追求民主、平等和公正。
五、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太平天国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还对中国近代史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太平天国的运动使得农民阶级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重要力量,催生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土地革命的重要基础。
太平天国运动也对后来的中国革命和改革思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六、太平天国的失败与启示尽管太平天国具有伟大的社会革命意义,但最终其运动以失败告终。
太平天国内部的分裂和清朝政府的坚决镇压导致了它的覆灭。
然而,太平天国的失败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教训。
太平天国的兴起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深层矛盾和积弊,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实现真正的变革,必须坚持革命事业的正确道路,团结一致,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路径。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太平天国运动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太平天国运动中国近代史纲要是考研政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小编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帮助大家梳理本科目重点,把握知识框架。
下面是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之太平天国运动部分: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太平天国运动1.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一方面是税负加重;另一方面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解体。
2.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3.《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它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进步性: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局限性: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并未付诸实施。
4.《资政新篇》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它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5.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6.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7.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是:第一,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具体表现为:①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②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③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第二,太平天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三,太平天国也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第四,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5篇)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5篇)第一篇: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
开始的标志是1851年金田起义,结束的标志是1864年天京陷落,历时13年。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
因此它有着当时时代的显著特征。
通过近代史的学习,对太平天国起义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再此我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在此我从正反两个方面谈谈我对太平天国运动历史意义的看法。
从正面来看,政治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土地改革,实施天朝田亩制度,同时涉及经济制度。
军事方面,主张为理想而奋战,太平天国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又负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
同时使清政府在利用欧美外国人镇压太平军的同时见识到西方的军事力量,促使后来的洋务运动文化思想方面,太平天国革命的直接导因是吸收西方文化的结果,主要是吸收西方基督教的教义。
经济方面,太平天国开始重视发展商业,主张对外开放政策。
《资政新篇》批判重本抑末,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企业,主张工商谋利,鼓励私人资本。
对外贸易方针是积极开发,平等互利,独立自主,与清政府闭关自守,投降媚外,丧权辱国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世界方面,太平天国运动使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懂得,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同时太平天国运动又推动力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从负面来看,太平天国运动直接或间接导致4000-5000万人口死亡,是中国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变乱。
破坏了民间信仰与儒家文化,破坏了中华民族继承了几千年的思想体系。
无论怎样,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不可忽略的。
经验教训:我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将一个国家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
中国近代史论文 农民的伟大失败——太平起义运动
农民的伟大失败——我看太平天国运动我们看太平天国运动主要的印象就是它是近代史农民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太平天国的事迹及它提出的一些主张,宣扬了民族思想和革命精神,对日后的反清革命有一定的影响。
太平军在江南征战时,大量富户及平民逃到上海避难,促进了上海的发展。
太平天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并对亚非人民的反殖民斗争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重要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中尝试了很多新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给后面的近代运动留下了借鉴和教训。
虽然最后失败了可是毕竟还不成熟,失败只是一种必然。
客观上分析一下它的失败原因。
由于太平天国反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因此得不到国内知识分子的普遍支持。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层日益腐化,他们贪图享乐,大兴土木建造宫室,并实行严格的阶级制度(早年由南王冯云山制订),愈来愈脱离民众。
加上太平天国强制推行一些违背民意的措施,例如在首都天京强制男女分开居住(1855年起放宽),凡此种种皆不得民心。
主要领导人争权夺利,最后引致领导集团的分裂。
1856年秋,正当太平军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的时候,东王杨秀清自恃功高,挑战洪秀全的地位,引致洪秀全下密诏诛杨,触发“天京事变”,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及二万余人被杀,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后来翼王石达开因受洪秀全猜疑,带领大军出走,从此太平天国走向衰落。
洪秀全晚年用人唯亲,不太信任外人,政事混乱,人心更加涣散。
太平天国未能争取外国支持,后期清军却得到洋人支援,形势此消彼长。
西方国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相差甚远,实为异端。
太平天国又不承认清朝与外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加上禁止鸦片入口,损害西方国家的利益,因此英、法两国跟清廷签订北京条约后即支援清军对付太平天国。
李秀成进攻上海不成功,导致战局更为不利。
天王洪秀全后期不肯放弃天京,不肯转移至外国列强不能深入的内陆地区发展。
太平天国连年战争,造成中国人口大量流失,使生产遭到破坏。
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近代史论文
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近代史论文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战争,达到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近代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
各级官吏在征收钱粮时往往浮收勒扣,横征暴敛,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
正如天地会的《万大洪告示》所说:“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污吏,何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
1842年至1850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
清政府调兵镇压,但群众斗争此起彼伏,酝酿着更大规模的反抗。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并颁布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
天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
其平均分配的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因此最后也未能付诸实行。
谈起太平天国运动,首先映入我的脑海中的是一个个首先站出来反抗清王朝奴隶般统治的一位民族运动的英雄们: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李秀全,陈玉成„„早些时候,我读了曾国藩的传记,在我看来,曾国藩最伟大的成就在于在那个昏庸是非颠倒的社会中,依靠了自身和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志士们一起建立了湘军,成功的镇压了当时清廷无力镇压的太平运动的起义军们,并且引领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建立了我国第一家军工厂“安庆军械厂”,并提拔了一批有能力,有正气的将领们,其中当然包括后来建立淮军并成为清末第一重臣的李鸿章,为清朝的延续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代史论文-太平天国
近代史论文----︽天朝田亩制度︾给太平天国带来了什么《天朝田亩制度》给太平天国带来了什么“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摘自《天朝田亩制度》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资料来探讨一下《天朝田亩制度》对太平天国的影响。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建立一个理想的地上“天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1853年冬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这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方案,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是:第一,以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为基础的经济改革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的最核心内容是彻底废除私有制度。
它宣布根据“天下皆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解决土地问题的指导思想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希望通过平分土地,最终实现“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从土地和财产公有的原则出发,制订了平均分配土地的具体方案。
它规定将田地按产量高低分成九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并规定十五岁以下者受田数量为十六岁以上者的一半,杂以九等,好坏搭配。
第二,以乡官制度为基础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改革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县以下设各级乡官,负责管理地方民政和百姓的经济、文化生活。
乡官主要通过选举由本地人充任。
乡官的体制、称呼与军队完全相同,设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伍长。
每军共13’156人。
在军帅之上直接领导乡官的有总制和监军,“皆受命于朝,为守土官”。
论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论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化19世纪中叶,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腐朽的清朝统治者面对封建经济的危机和外匡殖民主义者的入侵,一筹莫展,无计可施。
他们能做的只有想尽办法的从百姓身上得到利益。
尤其是鸦片战争过后,清政府增加赋税,导致民不聊生,此时洪秀全带领一种农民揭竿而起,金田起义的打响,是很自然不过的事情。
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是洪秀全等领导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
从1851年(清咸丰元年)到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经历了整整十四载,起义军转战了十八个省市,并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虽然它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但其历史意义是不可否认的,很伟大的。
那时的清朝是一个新旧思维与中西文化激烈冲突与融合的年代,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一夜之间突兀的出现在人们面前。
虽然历史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年代(按传统的史学分期,是由古代史进入到了近代史),但旧时代的影子还依旧笼罩在这个帝国上空。
摘自《大帝国的涅槃》所以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大大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中国的近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
要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后,才能进行。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巨大规模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其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洪秀全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创立了拜上帝会,矛头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沉重打击了清王朝。
1850年,拜上帝会在今天村公开宣布起义。
1851年,在进军途中,洪秀全正式宣布建立新的政治实体——“太平天国”。
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伟大和平的天堂”的意思,在基督教意义上隐含着对世界的拯救。
参考《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洪仁玕1859年4月被封为干王,总理全国政事。
他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经洪秀全批准后,作为官方的文书正式颁行,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
近代史论文---小议太平天国运动
小议太平天国运动日语112班杨娟摘要太平天国运动,那是一段令人为之兴奋地抗争史,同时也是一段颇受批评议论的历史:它是我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在打击外国侵略者及其走狗封建满清贵族等方面功不可没;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起义依旧无法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固有的弱点决定了他不能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中解放出来。
本文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既有进步之处,亦有落后之处。
但总体来说,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抗争史农民起义局限性进步落后推动正文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正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太平天国的英雄们举起了反对清王朝和外国侵略势力的旗帜,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场运动作过高度的评价。
恩格斯在《波斯和中国》一文中认为,这场斗争使我们“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称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等反抗斗争,“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战争,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而且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鼓舞和推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笔者谨在此对其进步之处与落后之处进行简要分析。
进步处:一、.太平天国运动有自己的纲领。
在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中,都没有提出过明确的纲领。
不论是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还是张角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以及钟相、杨么的“等贵贱、均贫富”等等口号,其目的都是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残暴统治,并使自己能够成为替天行道的“好皇帝”,主观愿望是让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盛世。
太平天国则不同,它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这个纲领,明显地带有一些新的因素,即实行平分土地,使耕者有其田,并且想通过分田达到“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运动,它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本文将从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发展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揭示其在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地位。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太平天国运动始于1851年,由洪秀全等人发起,其起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 社会不公和民生困境时值清朝中后期,社会不公问题日益凸显,农民负担过重,地主阶级剥削日益加剧。
加之天灾人祸频发,农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积聚。
1.2 基督教教义的传播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播基督教教义,借助教会组织进行宣传活动。
其中,洪秀全受到基督教思想影响,宣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秘密组织起义团体。
1.3 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无能清朝政府在治理上的腐败和无能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重要原因。
官员贪污受贿,军事失利,给人民带来严重的伤害和不满。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太平天国运动经历了起义和发展两个阶段。
2.1 起义阶段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
起初,起义军规模不大,规模扩大的关键在于他们的军事组织和宣传手段。
起义士兵采用血书、檄文等方式,发布宣言,吸引到大量农民加入。
2.2 发展阶段太平天国运动从起义到发展,经历了多次战争和政治斗争。
起义军士气高涨,在一片红旗下开创了新的社会秩序。
他们在江西、湖南等地建立基层政权,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军事指挥失误、内部矛盾激化以及对外环境不利等,这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三、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可以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来探讨。
3.1 政治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清朝政权的衰落开始加速。
清末时期军阀混战、民族危机频发,推动了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为中国近代政治革命奠定了基础。
3.2 社会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许多农民起义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民组织和秩序,对社会秩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有关太平天国运动评价的近代史论文
有关太平天国运动评价的近代史论⽂ 在近代史中,中国⾯临的民族⽭盾和阶级⽭盾激发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产⽣。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近代史论⽂,希望能对⼤家有所帮助! 太平天国运动的近代史论⽂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分析》 摘要:⾦⽥起义爆发,标志着举世震惊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
在起义之初势如破⽵的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失败的原因是多⽅⾯的,本⽂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 1851年1⽉11⽇,⾦⽥起义爆发,标志着举世震惊的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从⾦⽥起义到定都天京只两年零两个⽉,队伍就从两万扩张到百万,建⽴了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然⽽,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还是失败了。
那么,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迷信上帝,没有科学的理论和切实可⾏的纲领 洪秀全创建的拜上帝教,强调上帝是唯⼀真神,并说上帝“⽆所不能,⽆所不知”。
拜上帝教在起义初期,确如洪仁所说,起了“蓄万⼼为⼀⼼”的积极作⽤,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拜祖先神佛,同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思想、风俗习惯⼤相抵触,不能再起到动员⼴⼤群众的积极作⽤。
天京内讧中,“天⽗”、“天兄”⾃相残杀,宗教神话开始受到质疑,信念开始破灭,太平天国的基础开始动摇。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更是“⼀味靠天”,变成了⼀个宗教迷信狂,以致朝政混乱。
洪秀全临死前,还要上天请上帝派兵保卫天京。
正如著名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教授指出的:拜上帝教从“发动⾰命的⼯具,却转化为破坏⾰命的毒素”。
太平天国虽然颁布了《天朝⽥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但前者采⽤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是⾏不通的。
具有资本主义⾊彩的《资政新篇》虽然符合社会发展⽅向,但在当时缺乏实现的⼟壤和环境,也没能施⾏。
所以李⼤钊在总结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时指出:“他们禁⽌了鸦⽚,却采⽤了宗教,不建设民国,⽽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个重要原因。
” ⼆、领导集团迅速腐败,平等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等天国领导抛弃了与⼴⼤将⼠共⽢苦的良好传统,⼤搞封建等级制,享乐腐化,追求奢侈的⽣活,⼤兴⼟⽊,劳民伤财,此风⼀直伴随太平天国始终。
近代史纲要之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杂谈太平天国起义为什么会失败?对于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最终会失败?一般来说,主流的看法认为太平天国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因为“打击了中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统治地位,它便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因此便必然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而从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
”有的史家还以马克思的赞扬作为肯定太平天国的根据。
对现代学术来说,某一先哲的语录本来不是判断学术是非的根据,何况马克思学派对太平天国的否定,最早和最彻底的就是来自马克思本人。
这场战争的初期,马克思确实曾满腔热情地赞颂太平天国。
他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和对情况有更多了解,这位大思想家极其悲愤地作出新的论断:“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
……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
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显唬?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
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
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章开沅:《有关太平天国革命性质的几个问题》)第一,反封建说。
中国的封建其实更应该理解为专政。
因为在秦朝以后,我国就没有实行过分封制,而是实行了更为先进的郡县制。
所以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专政,而非封建。
既然是反封建,那洪秀全就应该实行不同于大清的社会制度,而不是自己也同样沿袭了专制主义的同一套模式,大肆封王。
事实上,中国历代的农民起义压根就没有反过封建,相反,农民起义的结果只会导致专制思想的进一步强化,专制统治变本加厉!第二,反帝国主义。
这更是无稽之谈。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反侵略的恰恰是无能的清政府,太平天国非但不反,反而与英国侵略者拉拉扯扯,企图借助外国军事力量来打击清政府,只是由于英国侵略者看不起农民出身的新生政权,不与洪秀全合作,并派出戈登领导的雇佣军协助清政府打击太平军,洪秀全才不得已抵抗外国军事力量。
太平天国运动的产生背景和历史地位-近代史纲要论文-历史论文
太平天国运动的产生背景和历史地位-近代史纲要论文-历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成为了半地半封建国家,中国的农民内受封建腐败官僚的压迫,外受国家的欺凌,生活极端困苦。
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
太平天国运动一方面,另一方面封建主义,在运动过程当中还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施政纲领。
虽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但是客观上它推动了清政府进行变革,从而为中国带来了资产阶级,为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创造了思想和制度基础。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西方列强和清政府的反帝反封建的农动,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农动。
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的核心力量和主力军仍然是农民,逃脱不了农动的局限性。
虽然后期在洪仁玕等人领导下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制度性质的《资政新篇》,但是最终由于运动的主体不了解资本主义,也不懂得如何建设资本主义,这些制度都成为了供为观赏的花瓶,没有产生真正的社会效果,那么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就是必然。
一、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背景清王朝自建国起施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到康熙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逐渐繁荣,经过雍正帝的进一步巩固,清王朝到乾隆年间经济社会各方面都达到了鼎盛时期。
而在乾隆即位之时(1735),欧洲正在进行工业,之后的六十年,整个欧洲经过工业,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在工业、军事各方面都全面超过了中国。
在嘉庆帝即位的时候(1795),中国已经落后于欧洲国家,而清政府却依旧沉浸在世界大国的优越感里,丝毫没有危机感。
在国内,在乾隆末年清朝的总人口达到了 3.1 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三亩,按照当时的生产力农民依靠这些土地就很难保证温饱。
又加上乾隆年间由于国力强盛,统治者对于官吏的治理也比较懈怠,从基层到中央滋生了严密的腐败官僚体系,更加使得百姓生活困难。
因此,在嘉庆年间就陆续爆发了小刀会起义、白莲教起义等农动。
到了道光年间,国家官僚腐败更加严重,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得膘肥体壮,资本主义的本性也使得这些国家对于中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最终在1840 年爆发了鸦片战争,势力开始侵略中国,清政府统治下的农民阶级一方面要承受因为土地不足和官僚腐败的内部压迫,另一方面又要承受外国侵略者的压迫。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终稿]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一、太平天国是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1、民族独立是近代化的前提中国的近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要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后,才能进行。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其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毛泽东曾说洪秀全是“先进的中国人”,清王朝已经成了一个极其腐朽、极大地阻碍着中华民族发展的王朝,对内残酷剥削、压迫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出卖民族利益,只有推翻它,中华民族才有希望。
当时除了洪秀全及其领导的太平天国外,没有一个中国人对这个王朝不是高呼万岁。
2、催生了洋务运动的发生太平天国运动是促使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对清王朝的沉重打击,对洋务运动的客观催生作用。
没有太平天国运动就没有洋务运动的发生,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向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3、思想是近代化的开始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矛头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之柱──孔孟之道,沉重打击了清王朝,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哀叹:“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创,一旦扫地荡尽”。
这正是思想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其核心是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对中国进行「革故鼎新」的改革,在政治上,要把中国建立成一个带有法制与民主色彩的国家,在经济上,要通过建立、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以求富强,在外交上,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张万国通商;杨秀清在致英使卢恩·包伯的信中坚决抵制鸦片的输入,对不平等条约不予理睬。
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所提的方案,尽管有更深入的见解,更详细的计划,但是,都远不如它的规模宏伟。
特别重要的是,它是建筑在推翻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革命基础之上提出来的,而资产阶级改良派是在维持这个土地制度反对农民革命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阶级本质的差异。
资政新篇是资生阶级革命派出现以前,最富有革命彩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是当时最有积极意义的社会改革方案,它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将以第一个主张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而记入史册。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农民起义运动。
它发生在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 年 1864 年)期间,由洪秀全领导。
这场运动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意义。
首先,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在太平天国兴起之前,清朝的统治已经腐朽不堪,政治腐败,经济衰退,社会矛盾尖锐。
太平天国的起义军席卷了南方的广大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与清朝分庭抗礼。
这使得清朝的统治权威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其统治基础也被严重动摇。
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下,清朝不得不依靠地方团练来维持统治,这进一步削弱了中央集权,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
其次,太平天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虽然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并没有明确的近代化意识,但他们的一些举措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例如,太平天国主张男女平等,妇女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担任官职、参军作战等。
这打破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此外,太平天国还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尽管这一制度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但它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和对公平社会的追求,对后来的土地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再者,太平天国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在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太平天国的将士们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气节。
他们坚决抵抗外国列强的干涉和侵略,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
这种反抗精神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促使更多的人开始思考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为后来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精神动力。
太平天国运动也对中国的军事变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战争中,太平天国的军队采用了一些新的战术和战略,如灵活的游击战、运动战等。
同时,他们还引进了一些西方的武器装备,如火炮、洋枪等。
这些实践为后来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近代史论文理性看待太平天国运动
被谬赞的历史——理性解读太平天国运动提起太平天国运动,许多人都会赞不绝口,夸赞他的先进性、时代性和进步性,它被认为是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农民革命,被载入史册,所谓“太平天国革命无可非议的是农民战争,以农民作为革命的主力,但它爆发于中国开始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后,崛起于经济较为发达、中西交通频繁的两广,“此时社会各阶级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民已不是中世纪的封建农民,他们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特点,农民以外还有新兴的市民等级,这一社会力量投入革命斗争中,成为其核心和骨干。
”(1)读来让人觉得太平天国运动就是一群在新宗教信仰、新思潮影响下崛起的一群农民发动的先进革命,甚至归结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也是简单的归根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诚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除了表面上的指挥失误、丧失斗志,以及再深追一步到主管者的贪污腐败问题等原因外,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可是在我看来,太平天国运动,本质上仍然只是一场在封建社会中发生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其根本未曾脱离过小农思想中争粮争地,称皇称帝的内核,从运动的一开始,就注定了其失败的结局。
提到太平天国运动,就不得不提及客家人。
太平天国运动首先反的是清王朝统治,如同历代大大小小王朝一样,打的是受不了清政府重税盘剥的旗号,可是事实上,清王朝从康熙时代开始逐步实施“摊丁入亩”和“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等利民政策,解决清王朝因人口剧烈增长而带来的人地矛盾。
清王朝的土地制度是建立在大量的小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在人口不断膨胀的条件下,剥夺小农的土地,不仅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而且在政治上也是完全不可为的。
因此,养活庞大人口,并促进生产发展,就只能是通过减税的方式、以扩大分工剌激交换的方式来鼓励农民经营和开发土地,增加粮食产量。
(2)可是在这样看起来万世太平百姓富足天下安康的社会环境下,以洪秀全为首的客家人却造反了,那么原因就显然不是因为清政府的剥削,而是客家人与当地原住民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结果,矛盾重重升级,最终导致械斗,为起义创造了良好的导火索。
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
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关于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及作用,史学界的传统观点是:旧时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近代史中三次革命高潮之一,推动近代社会的发展,。
新观点认为:它的历史作用直接体现在促使洋务运动的产生,破坏中央集权与民族歧视的统治秩序两种观点。
下面我就两种观点分别加以评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传统观点认为:他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相对于旧式的农民战争,他的最高峰体现于,规模大,理论完备(拜上帝教),出现资产阶级性质的文件(资政新篇)等方面,但仔细研究发现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在起义初期,拉拢人心方面确实起到了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与此同当时,拜上帝教排除异己,否定了原先存在于中国当时的知识分子中的儒家思想,那些真正有才的知识分子几乎不可能通过拜上帝教而支持太平天国运动,面对这一庞大的群体,太平天国在思想上并不占优势,曾国藩就曾评价太平天国“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曾国藩《讨粤匪檄》) 因此到后期,太平军从穷乡僻壤进入大城市后,不得不重新利用与拜上帝教相对的儒家思想,所以洪秀全的拜上帝教理论越是完善详备,越容易成为太平天国自身发展的枷锁,从这一方面来说,利用原先中国本土宗教衍生出来的理论(如黄金起义)来发动的农民战争反倒比使用这种半土半洋的宗教理论发动的太平天国更具有优势,所以把太平天国理论系统完备作为他成为旧式农民战争最高峰的一个支撑,我觉得有异议,值得考究。
其土地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把土地按一定标准分给农民,建立圣库,留足口粮,其余上交圣库,那么是不是说明就是就把封建土地所有变为农民所有呢?土地分给农民,农民可以占有,可以使用,但收益呢?留足口粮,剩余上交国家圣库,就是说收益并不是全部给了农民,能转让吗?能,但在收益上缴的情况下,农民敢转让吗?也就是说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事实上禁止农民拥有任何剩余产品,也就断绝了商业的发展,农民有土地,种土地,却没有剩余收益,不能转让,就是说地主被分了以后,洪秀全实际成了最大的地主,土地事实上成了洪秀全一人所有,其余人全为他劳动,这不成了周朝土地王有了吗?这能是进步吗?这样一个集落后性,空想性于一身的文件,能指导出怎样的一个政权来呢?这样开历史的倒车,还能说它推动中国近代化吗?后期的《资政新篇》,先不考虑是否实行,仅从其本身来说,只是照搬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最最表象的东西,作者洪仁玕也只是在英人统治下的香港生活了几年,自身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并未触及,所以说还远远不能达到推动中国近代化的程度!新史学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直接促进洋务运动产生,洋务运动的产生,我认为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但太平天国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洋务运动早期军事工业很大一部分是为地方的湘军或淮军等团练装备,而湘军淮军又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所练,所以说太平天国促进洋务运动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天国运动其创始人洪秀全以西方基督教为依据创拜上帝教,自称天父。
以对上帝的信仰束缚百姓的思想从而使百姓拥护太平天国。
积极:是百姓团结共同拥护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运动的发展,从而有力的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消极:没有摆脱农民起义的阶级性,利用崇拜思想,束缚百姓思想,大搞个人崇拜。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起者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并以其教民为基础发动的起义,这里,洪秀全利用宗教对人的精神控制发动起义的。
但这种宗教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和蛊惑色彩,并不是真正劝人为善的宗教,没有自己的教义,只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农民起义。
而且,利用人们对宗教的虔诚对人进行控制。
在定都之后,这种宗教的缺点日益显著,为了争夺精神领袖权的位置,高级将领中自相残杀,严重削弱了太平军的势力,为其后来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而且,其领导人要求其手下对其绝对的服从,也引起了民众的不满,导致了其灭亡。
还有就是,严重曲解基督教教义,使得基督教国家对其非常仇视,联合清政府对太平天国进行围剿。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它的斗争锋芒直指国内封建统治者,同时也打击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揭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达到了旧式农民起义的最高峰。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
由于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尚未产生,新兴的政治力量尚未形成,因此担负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依然是农民阶级。
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刚刚侵入,还被限制在五口通商的东南沿海地区,尚未深入内地,对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侵略,还处在开始阶段,矛盾尚未激化。
因此,太平天国运动主要进行反封建斗争,也打击外国侵略势力,从而揭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太平天国运动是过去任何农民战争不能比拟的。
它具有过去农民战争所没有的特点。
首先,它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斗争之激烈,在农民战争史上是罕见的。
其次,它具有较为明确而系统的理论和纲领。
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把千百年来农民阶级反抗封建剥削,迫切要求土地的愿望,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变成系统的、明确的纲领,达到了历史上农民战争前所未有的最高水平。
后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点,是农民阶级中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分子,企图用模糊的资本主义理想来代替农业社会主义的理想一、发动和组织太平天国运动始终的指导理论——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太平天国的宗教思想,是一种落后的、不科学的理论,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利用宗教来发动农民起义并不是洪秀全的发明。
早在东汉末年张角就是利用太平道教来发动黄巾大起义的。
宗教思想原本只是统治阶级用来愚弄和麻醉劳动人民的工具,但宗教之所以也受到劳动人民的欢迎,只因为其中有一些原始平等思想和能够帮助劳动人民解脱残酷现实的美丽言辞,因此这一点往往会成为发动和组织农民起义的有力工具和思想武器。
但宗教并非科学的理论,利用它发动起义或革命,只能使起义或革命取得暂时的成功,而不能把起义或革命引向胜利。
在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是洪秀全利用西方基督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曾起过积极的作用:第一、洪秀全、冯云山等农民起义的领袖,迎合了当时农民斗争的需要,把基督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其创立的“拜上帝教”中所吸收的基督教义中国化,同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宗教的某些形式和精神,这样有利于吸引下层民众参加“拜上帝教”,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宣传和发动奠定组织基础。
第二、“拜上帝教”把拜上帝的信仰与人民群众的日常愿望结合起来,促成基督教精神与主张衣食第一、求吉利、求如意、求平安的传统文化精神相结合,从而为日后把群众由虚妄的精神世界引向为实现这些美好愿望而斗争奠定了有利的思想基础。
第三、洪秀全通过“拜上帝教”宣传,他即将建立的太平天国是人间天堂,适应了社会各阶层民众的需要,有利于号召教徒为建立这个国家而斗争。
第四、洪秀全从基督教为上帝大家庭的观念中推衍出人无私财的社会经济理论,并把它写在定都天京后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这只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农民的平均平等思想、儒家的大同思想和西方基督教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美丽的空想,对起义群众起了巨大的鼓舞和组织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农民起义的发展。
但是随着太平天国运动一步步的走向它的顶峰,特别是到了1856年秋天的天京事变后,“拜上帝教”这一套理论使越来越多的太平军将士怀疑其真实性和正确性。
天京事变后,洪秀全整日躲在深宫里遥控外面的局势。
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的思想就越来越受到他所创立的荒诞无稽的宗教信仰的束缚。
李秀成曾说:“自六京解围之后,我主执外不由人奏,俱信天灵,诏言有天不有人也。
”“主不问国中军民之事,深居宫内,永不出宫门”,而且“言天说地,并不以国为事”①。
同时他发布的诏书有些就是要人相信他是受上帝和“耶稣基督”以及“天兵天将”的保佑的,例如当安庆已被敌军包围时,天王下诏说,他在一夜间登天“亲身觐见父皇”,聆听父皇的教导。
洪秀全和参加这场大革命的所有人都不能科学的解释他们初期为什么能够取得重大胜利以及这种胜利随后不能继续向前发展的原因。
洪秀全既然说这是上帝造成的,那他只能再次期待上帝再显奇迹。
“在革命前期,他曾借用天上语言来传达人间的革命意志,但到了后期,他从远离实际的王宫中发出来的非人间的语言,已不能在群众中引起什么激动了。
”②李秀成在失败后的自述中说,他和他的堂弟早就不相信“天父天兄下凡”这一事实了。
其实,就太平军全军来说,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虽然仍然遵循某些宗教仪式,但这时已是一种空洞的仪式,不可能像前期那样借助于宗教信仰使全军保持统一的意志和严格的军纪了,此时的太平军已开始出现精神涣散、军纪废弛的情形,战斗力锐减。
1862年在浙江的侍王李世贤写给部下的一封信中说:“我兵心已散,不肯力战,势甚可危……”这封信为清军所获,后又落到英国驻宁波领事手里,并加以评论说,这封信有一个特点,就是“只谈论世俗的问题”,而把“太平天国的宗教完全撇开了”③总之,利用“拜上帝教”来组织和发动太平天国运动在前期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到了后期,它的危害性便不可避免的流露出来,从而导致太平军的唯一的思想武器的锐利锋芒黯然消失,使太平军内部出现了一系列致命的危机,最终引导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的宗教因素赵东云纵览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的十九世纪历史,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无疑是这段历史中最波澜壮阔的一页。
由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对太平天国历史的研究多年来一直是史学界的重点和热点,这一领域的论文和专著可谓汗牛充栋,车载斗量,史学界在有关太平天国的一系列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不少论者深入研究了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史家们或视野开阔、或思想深邃、或观点新颖,或论据充分,为我们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这段历史大有裨益。
从宗教因素考察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衰败的原因历来亦多专论,但是,历来史家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阶段,而忽略从整个过程来审视太平天国运动。
笔者不畏浅薄,试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衰亡全过程与宗教的关系,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浅见。
一、太平天国兴起与拜上帝教作为传统上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民问题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地位,解决农民问题成为历代统治者为政之要务,解决得好,政通人和,国强民富,社会安宁;解决得不好,政局动荡,民不聊生,严重者揭竿而起,啸居山林。
综观中国历史,农民起义可谓多如牛毛,且农民起义多发生在政治最为腐朽黑暗之时。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正兴起于满清统治糜烂之际。
正如中国历代农民起义多与宗教会党密切联系一样,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也于洪秀全所创立之拜上帝教结伴而生。
客观地说,没有拜上帝教,此时的满清也会出现农民起义,但可能是另一种势头,另一番景象。
正是由于拜上帝教,才使南部中国狂飙突进般地出现了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
中国农民阶级素来有勤劳、勇敢且富有斗争传统,但由于居地分散,加之数千年封建奴化教育之毒害,反抗暴政的思想一时难以统一,而拜上帝教适时而生,以上帝的名义号召人们起来推翻腐朽的满清统治。
拜上帝教基本教义包含于《原道救世训》、《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和《太平天日》等文告中,其宣称敬拜独一真神皇上帝,“天父上帝人人共,天人一家自古传,……上帝当拜,人人所同。
” [1]其宣称平等思想,“天下多男子,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2]还要求人们起来推翻现行黑暗社会,创造新世界,“革故鼎新,莫不来王来亨;斩邪留正,莫不同心同德”[3]拜上帝教教义对统一思想,发动民众起了巨大作用。
首先,他要求屏弃传统的偶像崇拜,只敬拜独一真神皇上帝,使散乱惯了的农民思想在上帝名义下统一起来,从而洪秀全方可“登高一呼,应者如云”。
其次,拜上帝教为人们描绘了一副“没有凌乱侵夺,没有奸诈邪恶”,人人平等,衣食丰足,安宁祥和的美妙社会图景,这对于倍受阶级压迫,濒临经济崩溃边缘,处于生死之际的中国农民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因此,拜上帝教最先在紫荆山区发展大批农民和矿工入教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太平天国发展与拜上帝教1851年1月,洪秀全在金田首举义旗,太平军以豪迈的气概战长沙、夺武昌、下南京,革命的洪流旋及席卷南部中国,拜上帝教亦随之传布四方。
实事求是地说,太平天国在起事之初能够取得如此迅速发展,可以归因于多方面的因素,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拜上帝教紧紧伴随着太平军的一路征战。
起兵之初,洪秀全依据教义建立起军事、经济和政治运作机制,并以《太平诏旨书》、《天条书》、《太平条规》等教义军规约束太平军和教民,故而,太平军纪律严明,对人民秋毫不犯,赢得了人民大众的一片赞誉,人民群众踊跃参加太平军,太平军“下道州,打永明,破江华,招得湖南道州、江华、永明之众,足有二万之数。
……入郴州亦招二三万众,茶陵州亦得数千”。
[4]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太平天国伟大事业。
在进军途中,太平军每到一地,就组织动员民众参加革命,那么,他们组织动员的武器是什么呢?当然是拜上帝教,他们欢迎大家入拜上帝会,“城中人相从,谓之拜上,盖入彼教必以拜上帝为重也”[5]原入会者须报名登记,“既写名则群居一所,初以十人为一馆,旋以二十五人为一馆,皆设头目领之”[6]依照太平天国广西旧制,拜上帝会会员一般皆全家加入太平军,后来,情况虽有所变化,但绝大多数太平军战士是拜上帝教教徒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说明宗教对太平天国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有学者认为,拜上帝教对太平天国的发展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甚至说拜上帝教的沿途宣传打消了许多普通民众的参军热情,只要注意一下太平天国的相关史料,这类说法很难站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