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的输送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物理选修3-2电能的输送说课稿
![物理选修3-2电能的输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2dfe3295a8102d276a22fd6.png)
电能的输送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五章第五节电能的输送。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的地位作用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交变电流的产生、描述以及变压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物理学知识的延伸,是物理知识的应用,更是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实际的重要体现。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知道如何减少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理解为什么远距离输电要用高电压.(2)充分体会RU P 2=;R I P 2=; UI P = 中的物理量的对应关系. (3)了解远距离输电的原理.理解线路中各个物理量的相互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节约用电,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且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界奥妙的精神。
(三)说教材的重点难点重点:(1)理论分析如何减少输电过程的电能损失.(2)远距离输电的原理.难点: 1、远距离输电原理的理解.二、说学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电能的输送已有相关的了解,知道采用高压输送。
但为什么采用高压输送大家并不清楚。
所以同学们急于想找到结果,我会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逐步引导,采用分组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学习本节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与手段本节课我将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为主,提问、引导和归纳总结为辅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将采用传统教学和多媒体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四、说教学思路的设计及其依据分析了教材和学情,确定了教学和学法,我对教学过程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环节二和环节三是我重点要说的内容:教学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第一步:用幻灯片展示两张白天喀什市区典型的风景图,然后给出对应景区被灯光装饰过的夜景图,让学生欣赏对比,接着再给出两幅夜景图让学生猜猜是喀什市的哪里,之后再给出对应的白天图片,达到吸引学生注意的效果。
《电能的输送》教案完美版
![《电能的输送》教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af781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7.png)
《电能的输送》教案完美版第一章:电能的基本概念1.1 电能的定义电能是指电力在一段时间内所做的功,是电力和时间的乘积。
公式:电能(E)= 功率(P)×时间(t)1.2 电能的单位电能的单位是焦耳(J),也可以用千瓦时(kWh)表示。
1千瓦时= 1000瓦×3600秒= 3.6 ×10^6焦耳第二章:电能的测量2.1 电能表的作用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路中消耗的电能的仪器。
电能表的读数显示了电路中消耗的电能量。
2.2 电能表的安装与读数电能表应安装在电路的合适位置,通常在电表箱中。
电能表的读数方法:先读取黑色数字,再读取红色数字,读取小数点后的数字。
第三章:电能的传输方式3.1 输电线路的类型输电线路分为高压输电线路和低压输电线路。
高压输电线路主要用于长距离输电,低压输电线路主要用于城市和农村的电力供应。
3.2 输电线路的构成输电线路由输电塔、导线、绝缘子、接地线等构成。
输电塔用于支撑导线,导线用于传输电能,绝缘子用于隔离导线和塔,接地线用于保护人身安全。
第四章:电能的配送与使用4.1 配电线路的类型配电线路分为环网柜、开闭所、配电室等。
环网柜主要用于城市配电网,开闭所主要用于切换电路,配电室主要用于分配电能。
4.2 电能的使用用户通过配电线路接入电源,通过用电设备消耗电能。
电能的使用效率和节能措施对电能的配送和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电能的节约与保护5.1 节约电能的方法关闭不必要的电器设备,减少待机耗电。
使用高效节能的电器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2 电能保护的措施定期检查电器设备,避免电路老化造成电能浪费。
安装电能监测设备,实时了解用电情况,合理分配电能使用。
第六章:电能的产生6.1 发电机的原理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发电机的组成:转子、定子、磁铁、轴承等。
6.2 不同类型的发电机汽轮发电机:利用蒸汽推动转子旋转,产生电能。
水轮发电机:利用水流推动转子旋转,产生电能。
高二物理《电能的输送》说课稿范例
![高二物理《电能的输送》说课稿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c4b49b09376baf1ffc4fadac.png)
高二物理《电能的输送》说课稿范例
转眼间高中的课程已过半,为了老师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现将高二物理电能的输送说课稿范例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能的输送》。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效果分析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交变电流的产生、描述以及变压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物理学知识的延伸,是物理知识的应用,更是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实际的重要体现。
2.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l)理论分析如何减少输电过程的电能损失.
(2)远距离输电的原理.
难点:远距离输电原理图的理解.。
教学设计5:5.5 电能的输送
![教学设计5:5.5 电能的输送](https://img.taocdn.com/s3/m/f0ebcc4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d.png)
5.5 电能的输送一.教学设计对于电路上的功率损失,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己从已有的直流电路知识出发,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讲解电路上的电压损失,是本教材新增加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对输电问题有更全面、更深人和更接近实际的认识,知道影响输电损失的因素不只一个,分析问题应综合考虑,抓住主要方面.但真正的实际问题比较复杂,教学中并不要求深人讨论输电中的这些实际问题,也不要求对输电过程中感抗和容抗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教学中要注意掌握好分寸.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便于远距离输送”是电能的优点,知道输电过程。
(2)知道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
(3)了解电网供电的优点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讨论、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综合和应用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全面分析的科学态度。
(2)介绍我国远距离输电概况,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找出影响远距离输电损失的因素,使学生理解高压输电可减少功率与电压损失。
2.难点:理解高压输电原理,区别导线上的输电电压U和损失电压ΔU。
四.教学方法:自学讨论法、阅读法、讲解法。
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人们常把各种形式的能(如水流能、燃料化学能、核能)先转化为电能再进行传输,这是因为电能可以通过电网来传输,那么电能在由电厂传输给用户过程中要考虑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远距离输电的知识,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阅读教材,回答老师提出的下列问题2.进行新课(1)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①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是:可靠、保质、经济。
可靠,是指保证供电线路可靠地工作,少有故障和停电。
保质,就是保证电能的质量,即电压和频率稳定。
经济是指输电线路建造和运行的费用低,电能损耗小。
②远距离大功率输电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在输电线上有功率损失。
③输电线上功率损失的原因是什么?功率损失的表达式是什么?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是什么?由于输电线有电阻,当有电流流过输电线时,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电热而损失掉了。
电能的输送教案
![电能的输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6807f0195f312b3169a59e.png)
电能的输送教案【篇一:电能的输送教案】第十八章:电从哪里来第三节:电能的输送邓州市小杨营乡一初中:刘红敏第三节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采用高压输电的目的: 2.知道高压触电的种类及其防护方法: 3.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物理现象,描述观察结果。
【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知道采用高压输电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小输电导线上的电能损耗。
2.通过讲授、观看图片等方法让学生了解高压触电及其防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能从电厂输送到家庭中、家庭中各种用电器能顺利工作这一系列环节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物理、接受科学技术的兴趣,使他们体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真谛,树立学好本领、服务与社会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电能的输送升压降压过程;知道高压触电及其防护的常识难点:高压输送电能的原因三、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电能的输送【提问】发电站发出的电能通过怎样的途径输送到用电单位?【投影】播放“远距离输电示意图”【讨论交流】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送电能?【点拨】无论采用高压输电,还是低压输电,输电线上输送电能的功率是一定的,根据p=ui,当电压升高时,电流减小,这样输电线上电能的损耗w损=i2rt,可以大大的减小,提高了输电的效率。
【多媒体展示】高压电能输送,让学生观察并领会高压输送电能的原因【阅读】加油站——“变压器” 三、高压触电及其防护【讨论交流】用电器为什么不直接使用高电压呢?【点拨】高电压的绝缘防护要求很高,直接供给家用电器是十分不安全的【讲解】高压触电有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两种类型【讨论交流】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如何产生的【投影】播放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的视频【小结】安全用电原则:必须远离高压带电体(三)课堂小结:1、高压输电的环节和原因2、高压触电及其防护:(四)作业布置:课后作业1、2题四、板书设计:一、电能的输送:1.电能输送的途径:发电厂→升压变压器→高压线路→降压变压器→用电单位 2.高压输送以减小电能的损失二、高压触电:高压触电形式:高压电弧触电、高压跨步触电【篇二:电能的输送的教案】1234【篇三:《电能的输送》教学设计】《电能的输送》教学设计曾永光(梅州市,兴宁市沐彬中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便于远距离输送”是电能的优点。
电能的输送说课稿
![电能的输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284210ec5da50e2524d7fe7.png)
- 选修3-2第五章第五节电能的输送 (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前面所学几节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加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本节的知识目标是能说出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能画出高压输电示意图。
能力目标:本节能力目标是通过思考、讨论,分析、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本节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全面分析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能分析出影响远距离输电损失的因素,以及减少功率与电压损失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高压输电原理,区别导线上的输电电压U和损失电压ΔU。
【教学手段】: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交变电流、变压器等相关的知识,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需要学生的能力较高。
基于此点本节我采用教师启发、引导,思考、讨论、观看实验演示、交流学习成果等环节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
教师与学生互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教学思路】:环节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学生观看美丽的夜景引入新课,通过学生的预习提问:1、输送电能的优点是什么?2、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环节二:通过演示实验分析归纳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
我采用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化物理模型。
通过分步骤逐步突破的方式。
用时约 10分钟)第一步:演示实验,提出问题第二步:简化物理模型老师提出问题,假设输电电流I,输电线电阻为r.1、求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Δu?2、求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ΔP?第三步:得出结论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一是减小输电线的电阻;二是减小输电线的电流。
第四步、知识延伸,教师引导,如何减小输电线的电阻,根据电阻定律公式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方法的局限性。
(减小L不可行,增加S,会浪费太多的金属材料,太重、太粗给铺设带来困难。
)如何减小输电线的电流。
在保证一定输送功率的前提下,根据公式P=UI,引导学生推导电流的表达式I=P/U,得出可以通过提高输送电压,降低输电电流。
高二物理电能的输送教案
![高二物理电能的输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5975f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9.png)
高二物理电能的输送教案高二物理电能的输送教案高二物理电能的输送教案1教学目的:1、了解电能输送的过程。
2、知道高压输电的道理。
3、培养学生把物理规律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和用公式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把物理规律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和用公式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高压输电的道理。
教学用具:电能输送过程的挂图一幅(带有透明胶),小黑板一块(写好题目)。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通过发电机我们可以大量地生产电能。
比如,葛洲坝电站通过发电机把水的机械能为电能,发电功率可达271。
5万千瓦,这么多的电能当然要输到用电的地方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输送电能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1、输送电能的过程提问:发电站发出的电能是怎样输送到远方的呢?如:葛洲坝电站发出的电是怎样输到武汉、上海等地的呢?很多学生凭生活经验能回答:是通过电线输送的。
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可以回答:是通过架设很高的、很粗的高压电线输送的。
出示:电能输送挂图,并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作介绍。
板书:第三节??电能的输送输送电能的过程:发电站→升压变压器→高压输电线→降压变压器→用电单位。
)2、远距离输电为什么要用高电压?提问:为什么远距离输电要用高电压呢?学生思考片刻之后,教师说:这个实际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
板书:(高压输电的道理)分析讨论的思路是:输电→导线(电阻)→发热→损失电能→减小损失讲解:输电要用导线,导线当然有电阻,如果导线很短,电阻很小可忽略,而远距离输电时,导线很长,电阻大不能忽略。
列举课本上的一组数据。
电流通过很长的导线要发出大量的热,请学生计算:河南平顶山至湖北武昌的高压输电线电阻约400欧,如果能的电流是1安,每秒钟导线发热多少?学生计算之后,教师讲述:这些热都散失到大气中,白白损失了电能。
所以,输电时,必须减小导线发热损失。
3、提问:如何减小导线发热呢?分析:由焦耳定律,减小发热,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减小输电时间,二是减小输电线电阻,三是减小输电电流。
《电能的输送》教案完美版
![《电能的输送》教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aa965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b.png)
《电能的输送》教案完美版第一章:电能的定义与测量1.1 电能的定义解释电能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电能是电流做功的能力。
1.2 电能的测量介绍电能的测量单位,如千瓦时(kWh)和焦耳(J)。
解释电能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如何测量家庭或工业用电。
第二章:电流与电阻的关系2.1 电流的定义解释电流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电流是电荷的流动。
2.2 电阻的定义解释电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物质属性。
2.3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介绍欧姆定律(I = V/R),解释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电流在不同电阻下的变化。
第三章:电能的转换与损耗3.1 电能与其他能量的转换介绍电能与其他能量形式(如热能、光能)的转换原理。
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电能转换为其他能量的过程。
3.2 电能的损耗解释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损耗原因,如电阻导致的能量转化为热能。
介绍减少电能损耗的方法,如使用高压输电和合理的电路设计。
第四章:高压输电与变压器4.1 高压输电的原理解释高压输电的优点,如减少电能损耗和提高输电效率。
介绍高压输电的基本设备和技术。
4.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解释变压器的作用,即改变电压的大小。
介绍变压器的构造和不同类型的变压器,如交流变压器和直流变压器。
第五章:电能的储存与分配5.1 电能的储存方式介绍电能储存的方法,如蓄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电磁储存。
解释不同储存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5.2 电能的分配解释电能分配的过程,包括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如何传输到家庭和企业。
介绍电网的结构和不同级别的配电系统,如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和变电站。
第六章:电力系统稳定性与保护6.1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解释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系统稳定性的维护对供电连续性的影响。
介绍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维持措施,如电压控制和频率调节。
6.2 电力系统保护解释电力系统保护的作用,即在发生故障时迅速切断电源以防止事故扩大。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电能的输送》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电能的输送》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c2951b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0.png)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电能的输送》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电能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了解电能的输送方式和输送中的损耗问题•掌握电能计算方法,能够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具备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 教学内容•电能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电能的输送方式和输送中的损耗问题•电能计算方法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电能的输送方式和输送中的损耗问题•教学难点:电能计算方法4.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实际情景模拟,帮助学生理解电能输送的流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5. 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引入电能的概念和实际应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学习探究(40分钟)学生分小组,通过实验探究、资料查询等方式,了解和掌握电能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3. 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将整理归纳出电能的主要特征和概念。
第二课时1. 复习迁移(10分钟)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迁移出电能输送的话题。
2. 学习探究(40分钟)学生分小组,通过实践探究和案例分析,了解电能输送的方式和输送中的损耗问题。
3. 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将整理归纳出电能输送的主要方式和损耗问题。
第三课时1. 复习迁移(10分钟)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迁移出电能计算的话题。
2. 学习探究(40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践计算电能输送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3. 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将整理归纳出电能计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 作业与评价作业•分析家庭电能消耗情况,计算出此电流的消耗和节约方案。
评价•通过小组合作,实践计算电能输送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能力有一定锻炼。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程以探究式教学法为基础,辅以情景模拟教学法,旨在通过实践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
电能的输送说课稿
![电能的输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2b873d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c.png)
电能的输送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电能的输送》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
它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电学部分的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电能如何在复杂的多节点电力网络中从发电站传输到用户端。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输电的基本原理、输电线路的类型与特点、输电损耗的计算以及提高输电效率的方法。
(1)作用与地位电能输送不仅是连接发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的桥梁,而且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建立起对电力系统整体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电力工程或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涵盖以下四个方面:- 电能输送的基本原理:包括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的原理及其优缺点。
- 输电线路的类型与特点:介绍高压输电线路、超高压输电线路和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特点和应用。
- 输电损耗的计算:分析输电线路的电阻、电抗以及输电损耗的计算方法。
- 提高输电效率的方法:探讨提高输电效率的技术措施,如采用分裂导线、补偿装置等。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掌握电能输送的基本原理,了解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的特点。
- 熟悉不同类型输电线路的特点和应用,能进行简单的输电损耗计算。
- 了解提高输电效率的方法和技术措施。
(2)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输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培养学生的计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提高对国家能源战略的认识。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提高电能输送效率对降低能源消耗的重要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电能输送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
- 不同类型输电线路的特点和应用。
- 输电损耗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
- 掌握输电损耗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 了解提高输电效率的方法和技术措施,能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四、说教法在教学《电能的输送》这一课时,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高中物理《电能的输送》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电能的输送》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63b5d7bfab069dc502201d3.png)
(一)知识与技能5.5电能的输送编写:思考:怎样才能将电能由发电厂输送到用户呢?三、降低能耗的两个途径思考:远距离大功率输电面临的困难是什么?讨论与交流:1.知道“便于远距离输送”是电能的优点,知道输电过程。
2.知道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
3.了解电网供电的优点和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讨论、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综合和应用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全面分析的科学态度。
2.介绍我国远距离输电概况,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找出影响远距离输电损失的因素,使学生理解高压输电可减少功率与电压损失。
教学难点:理解高压输电原理,区别导线上的输电电压U 和损失电压ΔU。
(伍)教学方法:自学讨论法、阅读法、讲解法。
(六)【知识复习】1、电阻定律2、电功率3、变压器原、副线圈关系课前预习一.电能的输送1.电能输送的优点:2.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
二、输电的模型1、输电线上功率损失的原因是什么?功率损失的表达式是什么?2、降低输电损耗的途径是什么?3、若采用减小导线电阻的方法,在输电线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应采用什么措施?想一想:在各种金属中银的电阻率最小,但价格昂贵,目前选用电阻率较小的铜或铝作输电线,导线的横截面积能否无限制地增大?讨论与交流:4、若采用减小导线中电流的方法,又应采用什么措施?想一想:能否通过减小输送功率来减小输电电流?讨论与交流:5、哪种途径对于降低输电线路的损耗更有效?举例说明。
四、输电线上的电压损耗的降低思考:在输电过程中,电源输送的电压是否全部加在用户上?造成电压损失的因素有哪些?讨论与交流:如何减小电压损失,保证输电质量呢?课前自测:把功率为22KW 的电能用总电阻为2Ω 的导线输送到远方的用户,用220V 的电压输电,导线损失的功率为多少?若改用22KV 的电压输电,导线损失的功率又为多少?课堂探究:1、从上述分析可知:无论是从减小输电线中的功率损失还是减小电压损失方面看,在输电过程中都需要提高电压,减小输电电流,但大型发电机发出的电压不符合远距离输电的要求,怎么办?而到达目的地的电压也不符合用户的要求,怎么办?你能设计一个高压输电模型吗?是不是输电电压越高越好?2、在高压输电三个回路中,各部分的功率、电压和电流关系如何?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高电压,变压后接用电器,线路电阻不计。
电能的输送教案
![电能的输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063a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1.png)
电能的输送教案教案:电能的输送教学目标:1.了解电能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电能输送的方式和原理;3.掌握电能输送的方法和技术。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2.学生准备笔记、教科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电能?电能有哪些特点?2.多媒体展示电能的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电能输送的探索意识。
二、电能的概念和特点(15分钟)1.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电能的概念和特点。
2.引导学生讨论电能的特点,如易于输送、易于转换等。
3.教师进行总结,确立电能的概念和特点。
三、电能输送的方式和原理(30分钟)1.介绍电能输送的方式和原理:a.直流输送:介绍直流输送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b.交流输送:介绍交流输送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直流输送和交流输送的优缺点。
3.教师展示课件,对直流输送和交流输送的方式和原理进行系统性解释。
四、电能输送的方法和技术(40分钟)1.引入不同的电能输送方法:导线输电、无线输电等。
2.分组展开讨论:学生分成小组,研究并呈现不同的电能输送方法和技术。
3.学生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
4.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电能输送方法和技术的重要性和进展。
五、拓展应用(10分钟)1.多媒体展示电能输送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如电力输送、电动交通等。
2.引导学生思考电能输送对现代社会的作用和发展方向。
六、小结与总结(5分钟)1.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回顾电能输送的重点内容。
2.学生针对课程内容,进行个人总结,强化对电能输送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电能输送的相关知识和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分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评价:1.提问评价: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和回答情况进行评价。
2.实验评价:学生参与电力输送实验,并进行实验报告的编写和评价。
教学拓展:1.邀请电能输送领域的专家来校进行专题报告和讲座,增强学生对电能输送的深入了解。
《电能的输送》教案完美版
![《电能的输送》教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7b5e4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b.png)
《电能的输送》教案完美版第一章:电能的基本概念1.1 电能的定义:电能是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一个电位移动到另一个电位时所做的功。
1.2 电能的单位:电能的单位是焦耳(J),也可以用千瓦时(kWh)表示。
1.3 电能的计量:电能的计量工具是电能表。
第二章:电能的产生和转换2.1 发电原理: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热能、光能等转化为电能。
2.2 电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
2.3 电能转换:电能可以转换为热能、光能、机械能等,如电灯、电动机等。
第三章:电能的传输和分配3.1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是用于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户的设备,分为高压输电线路和低压输电线路。
3.2 变电站:变电站是用于将高压电能转换为低压电能的设施。
3.3 配电系统:配电系统是用于将电能分配给用户的网络,包括配电线路和配电设备。
第四章:电能的消费和节约4.1 电器设备:电器设备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电视、冰箱、空调等。
4.2 电能消耗:电能消耗与电器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时间有关。
4.3 节能措施: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减少电能消耗。
第五章:电能的质量与安全5.1 电能质量:电能质量指电能供应的稳定性和纯净度,包括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
5.2 电能安全:电能安全是指在使用电能过程中,防止电击、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5.3 安全措施:遵守用电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短路保护器等安全设备。
第六章:高压输电技术6.1 高压输电的优势:提高输电效率,减少线路损耗,降低远距离输电成本。
6.2 输电线路的设计:考虑输电距离、输电容量、线路材料、地形地貌等因素。
6.3 输电线路的维护: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换受损部件,确保输电安全。
第七章:变电站的运行与管理7.1 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等。
7.2 变电站的运行:监控设备运行状态,调整电压,保证电能稳定供应。
7.3 变电站的管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设备维护、检修和应急预案。
电能的输送》教学设计
![电能的输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cf7664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5.png)
电能的输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电能输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了解电能输送的方式和方法。
3.掌握电能输送的计算方法。
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实验器材、教学PPT。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了解电能输送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问题:电能是怎样从发电厂输送到家庭、工厂和学校的?2.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自由讨论电能输送的方式。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通过教学PPT讲解电能输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电能的概念、电能的单位、电能输送的原理等内容。
2.重点强调电能输送的方式和方法,如高压输送、变压器的作用等。
三、实验演示(25分钟)1.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演示,搭建电路模型,模拟电能的输送过程。
2.实验中,教师可以用适当的电压和电流,配合实验仪器进行示范演示。
四、课堂讨论(20分钟)1.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电能输送的规律和特点。
2.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向全班做简单的汇报。
五、练习与讲解(2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与电能输送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学生自主讨论与解答,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和讲解。
六、拓展延伸(15分钟)1.引入问答环节,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电能输送的特点和现实意义。
2.鼓励学生提出更多与电能输送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七、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电能输送的作文,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演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2.教师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对电能输送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电能的输送方式和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提高了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确保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电能输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电能的输送 大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电能的输送 大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caa3b75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8.png)
大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3.4 电能的输送》一、教材分析①本节主要内容为电能输送的方式和相关电路的应用。
②重点掌握交流电的输送方式、电源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单相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内容。
③需要掌握的相关公式有电能损耗公式、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的关系等。
④本节内容涉及到的实际应用包括电厂输电系统、变电所、电网和电动机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①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路的基本知识和直流电的输送方式,掌握了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电路分析方法。
②学生对交流电的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交流电的传输方式和相关电路的应用还不熟悉。
③学生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和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但对于实际应用的认识还比较薄弱。
④学生对于新技术和新能源的了解程度较高,对于电能的传输和利用也有一定的关注和认知。
三、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①理解电能的概念和特点,区分直流电和交流电。
②掌握电能的输送方式和相关电路的应用,如变压器、电动机等。
③了解电能损耗的原因和计算方法,理解电能的高效利用方法。
2.科学思维①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电能损耗和功率变化等。
②发现问题并进行科学探究,如对于电能的高效利用进行探究和研究。
③建立科学模型,如利用模型来模拟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输入输出功率的关系。
3.科学探究①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如构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等。
②运用探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对于电能损耗进行探究和研究。
③理解科学探究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如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探究和研究。
4.科学态度与责任①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如求真、审慎、严谨、创新的品质②理解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和责任,如对于电能的高效利用和环保意识的培养等。
③培养对于科学事业的热情和追求,如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关注和认知。
四、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①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座高压输电线杆,引导学生思考输电线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电能的输送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电能的输送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4d72e3bed5b9f3f80f1c3f.png)
课题:电能的输送
太阳能发电站
2、
三峡发电站
在实际生活中,为了合理地利用天然资源,水电站要建筑在河流上,火电站有时要建筑在煤矿附近。
但是用电的地方却分布很广,有的地方离发电站很远。
发电站发出的电能是怎样输送到远方的呢?
我认为:
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是:、
、。
二、探究降低输电损耗的途径师生共同把导线
展开,将导线的一
端与讲台处的学
生电源相连,同时
接上灯泡(与教室
后排处的灯泡B
的亮度形成对
比),另一端与教
室后排的灯泡B
相连。
学生讨论
后回答:
用输电导
线把电源
和用电设
备连起来,
就可以输
送电能了。
同学们观
察:闭合电
源后,各灯
泡的亮暗
情况。
结果非常
出乎人的
意料之外:
灯泡B的亮
度很暗。
学生讨论:
为什么灯
泡B的亮度
选取生活
中的实例
进行分
析,增加
学生感性
认识,激
发学习兴
趣。
学生通过
实验探
究,发现
问题
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
望,积极。
电能的输送说课稿
![电能的输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17e715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9.png)
电能的输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电能的输送”。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电能的输送”是高中物理选修 3-2 中的重要内容。
电能的输送是电力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首先介绍了输电的基本原理,包括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然后阐述了减少这些损失的方法,如提高输电电压等。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对电磁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为后续学习交变电流的其他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电磁感应、电路等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对于电能输送这一实际问题,学生可能缺乏直观的感受和深入的理解。
此外,学生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复杂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输电过程中电能损失的主要原因。
(2)知道减少电能损失的途径,理解高压输电的原理。
(3)能够计算输电过程中的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输电模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计算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输电线上电能损失的计算和减少电能损失的方法。
(2)高压输电的原理和计算。
(1)理解输电线上电压损失和功率损失的原因。
(2)对高压输电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授,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精神;通过演示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能的输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远距离输电的意义。
2、理解远距离输电中的输电损耗及解决方案。
.
3、理解远距离输电的模型并能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全面分析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把物理规律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和用公式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高压输电的道理. 引入新课
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通过发电机我们可以大量地生产电能.比如,三峡电站通过发电机把水的机械能为电能,发电功率可达271.5万千瓦,这么多的电能当然要输到用电的地方去,发电站发出的电能是怎样输送到远方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输送电能的有关知识. 教学探究
一、让学生阅读课本,然后引导学生把导学案上“知识体系梳理”部分的空填上。
1.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是 可靠、保质、经济
2.设输电电流为I ,输电线电阻为r,则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为r 2
I P 损.输电线上损失
的电压为r I U =损.据此,可以有两个途径来减少输电损失。
一个途径是 减小输电线上的电
阻R ,另一个途径是 减小输电电流.
3.远距离输电时,提高输电 电压,是减少电能损失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4.采用电网供电的优点:可以在能源产地使用大容量发电机组,降低一次能源的输送成本,获得最大的 经济 效益。
同时,电网可以减少 断电 的风险,调剂不同地区电力供需平衡,保障供电质量。
二、让学生分组讨论导学案上“基础学习交流”部分的三个主题内容,然后每组请一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总结。
基础学习交流
主题1: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
问题:(1)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远距离大功率输电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课件展示结论:(1)可靠、保质、经济 (2)由于输电线长,电阻大,当电流通过输电线时,产生热量Q ,损失一部分电能,同时输电线上有电压降,故又损失一部分电压.
主题2: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
问题:(1)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跟哪些因素有关?怎样计算?
(2)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是什么?
(3)远距离输电时减少电能损失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课件展示结论:(1)r 2I P 损 r I U =损 (2)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①减少导
线电阻R 。
②减小输电线中的电流。
(3)提高输电电压(高压输电),是减少电能损失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主题3:远距离输电模型
问题:(1)大型发电站发出的电压不符合远距离输电的要求,怎么办?而到达目的地的电压也不符合用户的要求,怎么办?
(2)画出远距离高压输电的原理图,分析基本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得出关系式)
I R 用
I 1I I 4
① 功率关系: ② 电压电流关系:
③ 输电电流:
④ 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和电压: 三、例题分析
课件展示题目,请学生到黑板上演算解答,教师补充点评。
例1、一小型发电站通过升压、降压变压器把电能输给用户。
已知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是500kW ,端电压为500V ,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5,两变压器间输电线的总电阻为1.5Ω,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220V ,不计变压器的损耗。
求: (1)升压变压器的副线圈两端电压; (2)输电导线上的功率损失; (3)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4)用户得到的功率。
例题2学生自己练习,巩固教学效果。
例2、某交流发电机输出功率为5×105
W ,输出电压为U=1.0×103
V ,假如输电线的总电阻R=10Ω,在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等于输电功率的5%,用户使用电压U=380 V. (1)画出输电线路的示意图(标明各部分的符号)
(2)所用升压和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多少?(使用的变压器是理想变压器)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21P P
=43P P =线
P P P -=141
22121I I n n U U ==3
4
4343I I n n U U ==32U U U +=线线
I I I ==32线
线
线=r 3322U U P U P
I ==线
线线=R I P 2
线
线线=R I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