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下册《军神》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课《军神》教案含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课《军神》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855f17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2.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课《军神》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军神》故事背景,掌握故事情节;2.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友情等;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4.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军神》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友情等。
•难点: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课件:《军神》故事图片、教学PPT;•学生桌上放有《军神》故事书、文具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让学生用5分钟时间自由阅读《军神》故事书,并回答以下问题:1.故事主人公是谁?2.故事背景在哪个时代和地点?3.故事情节是怎样的?2.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通过讲述和展示PPT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军神》故事背景,并让学生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友情等。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对感情、友情的理解。
3. 分组阅读故事(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2-3人。
•每个小组读一段故事,并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学生自主讨论,组员之间要互相合作,积极与组员交流思想。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和发现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感情等。
4. 课堂展示和讨论(15分钟)•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读的故事段落。
•教师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并邀请其他组员跟随。
•教师通过PPT展示学生的观点,让其他学生学习和借鉴,提升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5. 课堂练习(15分钟)针对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教师设计以下练习:•每组选出一位代表,跟其他小组选出的代表对答案,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彼此交流;•制定小组策略,完成小组内部的合作。
6. 总结和反思(10分钟)教师让学生开展总结活动,并回答以下问题:1.你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最喜欢的环节是什么,为什么?2.在团队合作中,你有哪些收获和心得体会?3.在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和观点中,你学到了什么?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我采用了分组阅读和小组讨论的策略,让学生自主探索、自由讨论和互相交流,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886c3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a.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学习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坚定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学习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坚定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引导质疑。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1)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钢铁般的意志的军人,就叫“军神”。
)(2)课文中的“军神”指的是谁?(刘伯承)(3)简介刘伯承刘伯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他在硝烟与战火中度过了几十个春秋,戎马生涯七十多年,他为中国革命事业和新中国的建成设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人们不仅尊称他为“军神”,还有人称他为“武神”“教书先生”“编外参谋”等,这每一种称呼的后面,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2.质疑课题:看到《军神》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呢?(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2)刘伯承为什么被称为“军神”?二、整体读文,理清脉络。
1.简介背景,引出话题:辛亥革命爆发后,刘伯承参加了新军。
1916年袁世凯称帝,随即发生了反袁护国战争。
当时护国军在四川南部作战,刘伯承在四川东部组织了一支起义军。
为配合护国军与北洋军在棉花坡决战,刘伯承的起义部队占领了丰都城,截断了长江交通。
在战斗中,一颗子弹从刘伯承的太阳穴打入,从眼窝飞出,致使他的右眼失明,当时他只有23岁。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2ae53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a.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解读]《军神》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
本文以“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为序组织材料,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并通过对人物语言和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描写来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刘伯承的钢铁意志,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目标预设]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懂得在文中的意思。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学习课文运用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4.读懂课文,了解刘伯承的钢铁意志,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坚定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媒体运用]1.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2.软件媒体:文字画面声效[教学理念]1.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重视学生独立钻研文本,潜心会文,使学生经历阅读实践。
在师生与文本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4.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沟通课堂内外,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
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过程预设]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
昨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关云长刮骨疗伤)那么,关云长刮骨疗伤与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云长不用麻药刮骨疗伤,全无痛苦之色,神医华佗尊称他为“天神”。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cdc9d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1c.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坚强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
2、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了解文章是怎样通过细致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表达思想感情的;学习和理解课文是如何运用反衬等写作方法突出人物性格的。
3、熟读课文,体会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妙处,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交流预习,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千里跃进大别山》,你们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47年刘邓大军在挺进大别山时遇到了困难,刘伯承司令员果断地下达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命令,我军遵照命令胜利挺进了大别山。
师:对!正是由于刘伯承司令员的出色指挥,我军胜利完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在中国革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个关于刘伯承的故事,第11课《军神》。
(板书课题:11、军神)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文章中的“军神”指谁生:课文中的“军神”是指刘伯承。
师:课文讲了有关刘伯承的什么事生:这篇课文讲了刘伯承的眼睛被土匪打伤了,医生给他做手术,他怕打麻药伤害脑神经,就没有打麻药,沃克医生夸他为军神。
师:沃克医生是怎样赞刘伯承的,谁能读一读那句话生:(读)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师:同学们都来读读这个句子(出示这句话),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学生自由读这句话)生:沃克医生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板书疑问:会说话的钢板)生: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板书疑问:军神)师:除了这些疑问外,预习时你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同学们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每小组选一个代表,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各小组讨论交流)师:现在就把你们小组认为最难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4ab17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9.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表现“军神”品质的重点语句,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3、学习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能读懂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重点语句,感受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知道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有关刘伯承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收集展示,读文汇报--预习案(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认识屏幕上的这些人物吗(课件十大元帅)?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走近刘伯承元帅(课件刘伯承),谁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到的刘伯承元帅?(师补充介绍)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语文课的学习,我们会对他有更深的了解。
请同学们把语文书打到第3课(课件课题),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3、军神(二)、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播放视频)(三)、检查预习案完成情况(四)、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读要求读课文自学引导: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指名读)1、请同学们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地朗读课文。
2、轻声读课文,标清自然段序号。
3、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刘伯承将军年轻时()受伤,坚持不用(),忍受()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
二、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案1、军神是谁?板书:刘伯承2、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在小组内读一读。
过渡句:为什么称他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会说活的钢板?是军神?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深入课文字里行间读一读,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来。
(配乐)我想你们已经把自己的理解化作了一条条美丽的波浪线,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我们能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求治--术前--术中--术后”这样的顺序来展读吗?板书:求治、术前、术中、术后三、探索分块,展读展讲--合作探究案各小组展示并板书:1、求治(第1-12自然段)(1)、组内分角色读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对话,读好沃克“冷冷”和“不悦”的语气。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819cea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d.png)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军神》这篇文章的大意、与祖国有关的含义。
2、能力目标:通过这篇课文,培养学生的悟性和观察力; 引导学生形成关注社会、爱国的情感,树立正确荣辱观和人生观。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自豪之情(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2、理解文章的大意及作者讲述的故事。
(三)教学方法1、预习。
鼓励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先阅读标题和图片,猜测文章的内容,预测读后的感受。
2、多媒体教学。
在课堂上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
3、小组合作学习。
把学生分成几组,让每组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然后让每组发表自己的观点。
4、带着问题阅读。
在阅读时,教师可以提问题,鼓励学生思考。
例如:你了解过李宗仁将军吗?他为什么被称为“军神”?(四)教学流程1、热身:预习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和标题,引导学生对可能出现的内容进行预测,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2、学习:阅读及讲解文章教师按照课文结构,一段一段地讲解。
(一)那颗奇特的心脏(二)“制胜”之心(三)军人的信仰(四)为了保家卫国。
3、呈现:多媒体演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文章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资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4、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组员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然后汇报自己的观点。
例如:李宗仁有哪些特质让人称之为军神?他在历史上有什么特殊的贡献?5、归纳:问题解答教师与学生商量出参考答案,引导学生对文章展开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明确文章的主旨要义。
6、巩固:习作通过写一篇文章或绘一幅画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五)教学资源1、图片、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辅助工具。
2、网络上的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优秀同步教材和参考教材。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1、课堂表现评价。
包括学习兴趣、思维活跃度、语言表达能力等因素。
小学语文五年下册《军神》说课稿及教学反思(附板书)(共二篇)
![小学语文五年下册《军神》说课稿及教学反思(附板书)(共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91ece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74.png)
小学语文五年下册《军神》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一、说教材《军神》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了年轻军人刘伯承参加蔡锷“讨袁护国运动”右眼严重致残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72刀手术治疗,被沃克医生称为“军神”,表现了刘司令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
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二、说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
2.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并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3.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四、说学情小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已经对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活泼好动,愿意交流和表达,有助于本课的教学。
我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选择了"自主一合作一探究一创新"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五、教学方法教授法;启发法;展示法六、说教学过程环节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云长不用麻药刮骨疗伤,全无痛苦之色,神医华佗尊称他为"天神"。
而本文,刘伯承以当年关公刮骨之气概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72 刀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吭,为其实施手术的沃克医生尊称其为"军神"。
板书"沃克"和"刘伯承",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沃"和"承"。
环节二、抓住重点,感受“军神”(一)浏览课文,整体了解。
1.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回顾故事的前因后果,同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圈画出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25de3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4.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7课《军神》二、教材分析:《军神》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身上的人格精神”。
《军神》这篇文章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忍痛接受七十二刀,以自己的钢铁般的意志赢得德国医生赞叹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品质。
三、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和乐于释疑的习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
但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感情朗读的同时不能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四、设计理念: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性阅读。
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精神,训练阅读速度,丰富语言积累,提升情感的价值。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运用对话描写和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品读探究、小组合作、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军神”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教学重难点及突破1、重点——分析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描写。
2、难点——体会领悟“军神”形象的深刻含义。
3、教学突破——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学生也动脑筋思考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叙述语言,进而抱我“军神”形象的深刻含义。
七、问题预设: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为什么称他是真正的男子汉为什么说他是会说话的钢板八、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本课ppt课件;刘伯承资料。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共三篇)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共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a9e68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e.png)
小学语文五年下册《军神》教学反思(一)《军神》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文通过记叙德国医生沃克为一位拒绝使用麻醉剂的病人开刀摘除坏死的眼珠,病人的表现堪称军神的故事,高度赞扬了刘伯承将军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具有钢铁般的毅力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课文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重点描写的是沃克医生的神态和情绪变化。
本文主要要是通讨对沃克医牛的描写来衬托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学生对文一点体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读懂重点段落,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确定为∶读懂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感受人物内心。
课文关注学情,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用学生熟悉的、类似的视频导入新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既让学生注意到故事之间的联系,又使通过读沃克医生与刘伯承的对话,体会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内心想法。
其次通过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为完成课后第四题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做好准备。
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然后紧扣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中体味、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紧扣细节描写,抓住对刘伯承在手术中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以及沃克医生做手术时的紧张,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加强读书的指导,适当补充资料,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得更有滋有味。
注意引导学生揣摩课文有特色的表达方法,如对话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
既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又注重人文性,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这个环节,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联系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中人物精神的熏陶感染。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44f40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e.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第【1】篇〗为了要上好一节课,我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及学情,确定好具体的教学目标,然后要根据确定好的教学目标对教材作适当的取舍。
本课我要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我该在什么地方来达成我的教学目标。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重点抓住刘伯承的表现,从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等方面来让学生感受他钢铁般的意志力,理解为什么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弱化了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这条线。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在上课开始,我在黑板上写一个“神”字,让孩子们说出他们心中的“神”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地说,发言非常积极。
板书“军神”之后,让他们根据预习说出军神是指刘伯承,然后让孩子们来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刘伯承。
刚开始的环节,我给更多的孩子以发言的机会,并且主要挑那些平时发言积极的学生,目的就是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上课踊跃发言,这就把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二、亲近文本,大胆质疑我让孩子们找出文中沃克医生称刘伯承是“军神”的句子后,抓住“嚷”让孩子们先练习朗读,然后根据这句话里的关键词质疑,总结出主要问题: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然后带着问题再次走近文本,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因为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是复述文章,而前提是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在孩子们初读课文之后,我让孩子们概括《军神》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鉴于四年级小孩子的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我通过填空的形式帮助孩子们概括文章大意。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孩子们还是不能很好地填空,有重点地概括文章大意。
四、抓住重点,感悟朗读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顺序,我让孩子们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等孩子们谈完之后,每一部分我重点抓一个关键词。
手术前,我抓刘伯承“平静地回答”,手术中抓刘伯承的动作“攥”,手术后我抓“七十二刀”。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0220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a.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第【1】篇〗《军神》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探究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2. 学习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
3. 感受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为了革命理想坚定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解读“军神”的内涵。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刘伯承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复习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部中国革命史也是一部英雄的史诗,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我们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伟大的革命家刘伯承,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他的故事。
1、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刘伯承的一件什么事?2、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让我们这节课再次走进文本,进一步探究和感受“军神”本色吧。
(设计意图:针对教材重难点提出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心问题统领整堂课)二、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走近刘伯承,敬仰军神。
1、出示自学提示:你从刘伯承的哪些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军神呢?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圈出描写刘伯承的关键词句,并做好批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看法(特别关注刘伯承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
)2、学生汇报相机指导。
同学们,你们书本上的点点批注道道波浪线让精神的形象已经呼之欲出了,现在让我们畅谈各自的理解吧。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与文本进行对话,是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自主实践过程,同时群体的合作又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交流汇报也是提升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
)预设:学生1汇报:从“病人平静的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老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对刘伯承语言和神态的描写,我感受到了刘伯承不用麻醉剂的态度,坚决果断,军人风范不同凡响!学生2补充:眼球摘除手术不用麻醉剂,非常人也非一般军人能做到的,而刘伯承却这样冷静地坚决地做出了决定,他真是军人中的军人!学生3补充:我还从“试试看吧”,读出了刘伯承心意已决,不容改变。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e96d8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d.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第【1】篇〗《军神》教案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 通过课文别有情趣的语言文字,用自己的话说说沃克医生是如何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又为何称他位军神?3. 尝试用不同的口吻去讲述这个故事(沃克医生的口吻、刘伯承的口吻)。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沃克医生是如何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又为何称他位军神?2.尝试用不同的口吻去讲述这个故事(沃克医生的口吻、刘伯承的口吻)。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1.课件出示生词“适宜”“堪称”“沃克”“绷带”等。
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进行朗读,巩固生字词。
2.指名说说上节课文学习的主要内容。
学生互相补充师总结:刘伯承眼睛受伤,为了避免麻药伤害大脑,拒绝麻醉,要求直接手术。
在手术得过程中,他表现出了超强得毅力,让人不禁佩服。
沃克医生对他更加钦佩。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自学课文1. 出示任务: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2)沃克医生对患者得态度有怎样得变化?圈画相关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互学,取长补短。
4. 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冷冷地1)沃克医生此时内心如何?(只不过是普通病人,正常流程看病)2)看到伤势后,沃克医生又怎样?(一丝惊疑)3)什么情况下,沃克医生地目光柔和下来了?(看到病人伤势严重,而患者却异常冷静,此时地沃克医生对患者升起了一丝敬佩)4)读出医生地态度变化(注意语气由冷转狐疑,直至柔和)预设二:生气1)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此时沃克医生为何生气?2)对于患者说出原因,沃克医生为何愣住了?3)手术过程中,让医生更加震撼地是什么?他地内心会想些什么?他不禁夸赞刘伯承为“军神”!4)指导朗读,读好人物语气。
5. 请大家根据所学内容,补充表格。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1《军神》优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1《军神》优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a1208c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03.png)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1《军神》优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军神》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一位年轻的八路军战士在战斗中表现出的英勇和坚强。
这篇课文旨在通过讲述这位军神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
本文语言生动,情节紧凑,情感丰富,非常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本文时,能够理解军神的英勇行为,感受到军神的伟大精神。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军神的英勇和坚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深入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感受军神的伟大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战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
2.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军神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用于学生跟读和模仿。
2.生字词卡片:用于学生学习和巩固生字词。
3.PPT: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教学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情感。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战争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军神的英勇行为和伟大精神,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9666cf1a417866fb84a8eca.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1.《军神》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掌握并会运用新词。
2.理解课文,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自学课文的能力;渗透相关写作知识。
重点难点:1.体会“军神”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
2.通过人物神态、情绪的变化把握事情的发展变化,深入体会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教学伴随着悦耳的铃声,我们又要开始了新的学习、新的探索。
通过以前的阅读,我们认识了许多英雄人物,如英勇的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刘胡兰、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他们都是普通战士,但他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也是一名军人的故事。
他,堪称“军神”。
二.初步感知1.课题让你想到什么?2.浏览课文,想一想,谁是“军神”,文中讲了他的什么事?三.讨论自学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用你聪明的头脑去分析,用你的心灵去感知,自学课文。
A.通过人物神态、情绪变化从整体把握事件脉络刘伯承:微笑平静一声不吭一笑沃克医生:惊疑冷冷柔和生气愣住颤抖由衷惊呆慈祥肃然起敬B.从每个细节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如:“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惊疑”反映出来人伤势严重。
“平静”说明这位军人此刻没有丝毫怯意。
“病人一声不吭……居然被抓破了”说明手术过程对病人来说是痛苦的,而他却一直坚持着,更反映出病人的钢铁意志。
“七十二刀”准确地数出刀数说明了军人的冷静,更衬托出他的惊人毅力。
“你堪称军神”充分流露出沃克医生发自内心的惊叹与赞赏。
“肃然起敬”表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由衷的敬佩。
C.体会感情的同时注意朗读语气……四.全班交流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一谈你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允许争论,确有困难,教师稍作引导)五.小结通过我们共同的讨论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A.自始至终,刘伯承都保持着微笑与平静,他有着惊人的毅力与顽强的意志,堪称“军神”。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ac865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9.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第【1】篇〗《军神》反思:在阅读中感悟文本一、抓住中心,统领全文。
在教学中我先板书课题,然后请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沃克医生夸奖刘伯承是军神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沃克医生为什么这样说?从哪里可以感受到刘伯承的了不起。
引导学生们从求治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四部分来探究刘伯承的坚强品质。
这样直奔课文中心句,由中心句引导学生对课文展开探索。
初次朗读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时,由于学生缺乏真切的感悟,所以第一次的朗读并没有因“感”而生“情”。
对此,我并不急于求成,而是继续引导学生学习课丈,着力感悟刘伯承意志的刚强;每学完一部分,学生对“军神”的认识就加深一层,情感也就加厚一分。
因而,当进学到最后,我再提问“沃克医生为什么把刘伯承称为‘军神’”时,学生思如泉涌,情由文生。
二、补充阅读,走进文本由于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着时空的距离,于是我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使学生从中获得启迪,打开思路。
比如在“求治”这部分引导学生领会刘伯承的镇定时,学生不知道刘伯承受伤严重的程度,我就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来打动学生,来领会刘伯承的伤势之重,“1916年,在一次战斗中,刘伯承为了救一位战士,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的太阳穴,又从右眼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使学生动情,然后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刘伯承做比较,这样更容易走进文中,理解起刘伯承的镇定也容易了。
三、自主阅读,感悟军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人文内涵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军神》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军神》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d119a2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0.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军神》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分析《军神》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第11课,主要讲述了勇敢的军人韩信故事,通过讲述他的英勇事迹来启发学生热爱祖国,感悟爱国情怀。
本课适合于五年级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增加他们对民族英雄的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培养他们的勇气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韩信的事迹,感受爱国情怀;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培养勇气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学习并理解课文中的文化内涵; 2. 理解韩信的作为。
难点: 1. 综合运用前后文理解文章; 2. 感同身受。
四、教学过程及内容安排1. 初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整个故事情节,帮助他们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人物。
2. 理解课文通过课文理解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文中的重点内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展开讨论,想象自己是韩信,思考面对困难时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4. 表达与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表达讨论的结果,分享给全班,激发大家对爱国情感的共鸣。
5. 情感体验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或音乐,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韩信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
五、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虽然设计得较为完整,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在表达与分享环节可能存在部分学生表现不活跃的情况,需要教师引导更多互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同时,在情感体验环节可以再加入更多互动元素,比如小组竞赛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整体来说,教学过程还有提升空间,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军神》教案及教学反思的内容,希朿对您有所帮助。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军神教案与教学反思精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军神教案与教学反思精](https://img.taocdn.com/s3/m/311325db581b6bd97e19eac9.png)
《军神》教案与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积累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4.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难点]1.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2.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同学们,你们先读一读这个故事,关云长刮骨疗伤与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师板书课题,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刘伯承以当年关公刮骨之气概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72刀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吭,为其实施手术的沃克医生尊称其为“军神”。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
一、检查预习1、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并组词。
沃刘龄匪拒醉剂施哼晕勉堪承2、学生互相说说易错的字:容易少横的字:龄醉容易多横的字:哼注意字的笔顺:匪二、谈话导入新课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呢?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板书:手术前(1-10)手术经过(11—17)手术之后(18—26)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思考:(1)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简单批注在书上。
(2)有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互相质疑。
3、小组讨论交流。
4、在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读划的相关的句子,简单说体会。
(2)解词:审视—仔细看。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附: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3e806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2.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反思第1篇】《军神》是苏教版第五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写了年轻军人刘伯承参加蔡锷“讨袁护国运动”右眼严重致残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72刀手术治疗,被沃克医生称为“军神”,表现了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
文章叙事清晰,虽不复杂,但生动感人:前来求治,刘伯承伤势虽重,但十分镇定;手术之前,不用麻醉药的意志非常坚定;手术中,承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疼痛;虽忍受折磨,但清楚地数下了72刀手术!读着这些文字,我们仿佛和沃克医生和作者一起强烈感受着刘伯承的钢铁般意志,并产生了由衷的深深敬意!由于文字朴实凝练,敬仰之情并未处处显山露水,所以反复朗读回味之后,这种敬意更真切更深刻!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是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精神自由交流碰撞过程,也是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产生自己的读书感受、情感体验的过程。
而实现这一对话过程,全在不同目标、不同层次、不同情味的朗读中点滴积累、感悟而成!学生亦在读中搜集处理文字信息并把握了意义(即读懂了什么),受到情感熏陶、心灵震撼,获得思想启迪、人生感悟,同时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在教学之前反复思考,设计如下环节:上课依始我在黑板上写出刚劲有力的“神”字;由“神”引出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引出“天神”;再导出课题“军神”。
此环节的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文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亲近文本,大胆质疑。
首先,让学生由课题质疑,再让学生快速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接着,引导学生迅速浏览课文,找出带有“军神”这个词语的句子;然后,学生在质疑后带问题阅读课文;最后,在围绕问题展开学习的时候选择局部的内容进行阅读,并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反思推荐(3)篇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35accf6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0.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反思推荐(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反思第【1】篇〗《军神》教案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 通过课文别有情趣的语言文字,用自己的话说说沃克医生是如何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又为何称他位军神?3. 尝试用不同的口吻去讲述这个故事(沃克医生的口吻、刘伯承的口吻)。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沃克医生是如何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又为何称他位军神?2.尝试用不同的口吻去讲述这个故事(沃克医生的口吻、刘伯承的口吻)。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1.课件出示生词“适宜”“堪称”“沃克”“绷带”等。
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进行朗读,巩固生字词。
2.指名说说上节课文学习的主要内容。
学生互相补充师总结:刘伯承眼睛受伤,为了避免麻药伤害大脑,拒绝麻醉,要求直接手术。
在手术得过程中,他表现出了超强得毅力,让人不禁佩服。
沃克医生对他更加钦佩。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自学课文1. 出示任务: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2)沃克医生对患者得态度有怎样得变化?圈画相关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互学,取长补短。
4. 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冷冷地1)沃克医生此时内心如何?(只不过是普通病人,正常流程看病)2)看到伤势后,沃克医生又怎样?(一丝惊疑)3)什么情况下,沃克医生地目光柔和下来了?(看到病人伤势严重,而患者却异常冷静,此时地沃克医生对患者升起了一丝敬佩)4)读出医生地态度变化(注意语气由冷转狐疑,直至柔和)预设二:生气1)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此时沃克医生为何生气?2)对于患者说出原因,沃克医生为何愣住了?3)手术过程中,让医生更加震撼地是什么?他地内心会想些什么?他不禁夸赞刘伯承为“军神”!4)指导朗读,读好人物语气。
5. 请大家根据所学内容,补充表格。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cfdfd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0.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第1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指名让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
2.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生词,并跟随作者一起了解了刘伯承疗伤的经过弄清了课文结构,知道了故事的大致内容,初步感受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这节课,我们继续阅读课文,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来体会人物的内心。
二、侧面了解,感受“军神”1.浏览课文,整体了解。
(1)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回顾故事内容,同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2)问题探究:课文的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写沃克医生的文字更多,这是为什么呢(3)小组交流,汇报。
2.再读课文探究交流。
(1)再次快速浏览全文,找到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为军神的话,并画出来。
(出示课件4)课件4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2)指导朗读:读出沃克医生的惊讶、激动,以及对刘伯承的赞美、崇敬之情。
(3)探究交流:沃克医生为什么“惊呆了”他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他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讨论、解疑;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三、精读课文崇拜“军神”1.学习第1~11自然段。
(1)从沃克医生“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刘伯承的伤势严重)(板书:伤势严重)(2)从“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中,你知道了什么(沃克医生发现刘伯承伤势很重,可是刘伯承不但不慌张,甚至还很镇定,沃克医生根据自己当过军医的经验,判断出刘伯承是个军人)你感受到了什么(刘伯承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依然从容镇定,可见他坚强、勇敢,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3)被沃克医生识破身份后,刘伯承“微微一笑”心里可能会怎么想(这位医生不简单,居然能看出我军人的身份,看来经验非常丰富我就不和他争辩了)(4)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由“冷冷地”到“目光柔和下来”这样的变化(刘伯承的坚强意志使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5)指导朗读:朗读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关注标点符号,读好沃克医生语气的变化,读刘伯承的语句时要读出他内心的平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读4个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3、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4、体会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5、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
1、理清文章结构。
2、理解课文最后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弄清文章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从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军神》的意思。
2、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军神
“神”有以下几个注释:
⑴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被他们崇拜的人死后的所谓神灵。
⑵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
⑶神气,表情。
2、“军神”是什么意思呢?
3、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课题。
4、快速浏览课文。
“军神”指的是谁?
5、全班交流刘伯承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
2、认读生字新词:
(1)诊所、拒绝、邮局、渗出、崭新、侮辱、慈祥
(2)冷冷地、惊疑、目光柔和、怔住、从容镇静、一声不吭、肃然起敬这些都是描写什么的词?
(3)在字词这一部分,你们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准备评读。
三、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1、我们学过不少写人记事的文章,回忆:怎样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自己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下来。
写完后指名读一读。
4、按“就诊时、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顺序给课文分部分。
先自己独立分,再小组交流,然后全班讨论。
5、指名按部分再读课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修改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深入理解《军神》的含义。
2、体会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让我们用响亮的声音来读一读课题。
回忆: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中,谁称谁为军神?(板书:沃克刘伯承)
二、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品质
1、找出沃克赞扬刘伯承是军神的话。
①出示这句话。
指名读,自由读。
②想一想,沃克医生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带着怎样的情感?
③再读一读这句话。
2、引导学生质疑
此时,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问题预设:沃克为什么称刘伯承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3、自学交流。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三个问题认认真真地读书,画出能够回
答这些问题的词句,在旁边做好批注。
完成后与邻近的同学交流。
4、全班交流。
按照“就诊时、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顺序交流。
围绕“从哪儿看出刘伯承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这个统领全篇的问题,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刘伯承的品质。
就诊时:
①“沃克医生余怒未息,他熟练地解开病人有眼上的绷带,蓝色的眼睛里露出惊疑的神情。
”(什么叫“惊疑”?沃克为什么吃惊?)
②“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
这样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从容镇定!”(“从容镇定”什么意思?你体会到什么?)手术前:
①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
(刘伯承为什么拒绝使用麻醉剂?)
②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实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刘伯承需要清醒的大脑去做什么?)
③沃克再一次怔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沃克怎么说的?这句话饱含沃克怎样的感情?——吃惊、关心、紧张)
④“试试看吧!”(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包含着什么意思?——自信、勇敢、委婉)
分角色朗读沃克与刘伯承的对话。
手术中和手术后:
①手术中,你觉得哪个句子最能说明他是男子汉,会说话的钢板?
②下面,让我们亲眼目睹那一震撼人心的时刻。
请同学们仔细看,用心去感受(播放刘伯承做手术时的电影片段)
此时,你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心情怎样?
沃克医生心情怎样?什么地方说明他很紧张?沃克为什么紧张?
此时此刻,刘伯承在做什么?你有怎样的感受?
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沃克称赞刘伯承是军神的话。
③总结:是呀!刘伯承有着和常人一样的血肉之躯,他却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
他不疼吗?不是,是因为它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是这种意志使他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也是这种意志感动了沃克医生。
所以,沃克医生称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军神!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17、18自然段,永远记住那一震撼人心的时刻!
三、回归整体,体会文章写法
①沃克医生开始态度怎样?当他知道眼前这个人就是刘伯承的时候,他怎么样?“肃然起敬”什么意思?
②从开始“冷冷地”到最后的“肃然起敬”,沃克医生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品质使沃克的态度发生转变)
③课文的主人公是刘伯承,作者却用很多的笔墨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和情感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给课文拟题目。
五、总结及作业
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
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
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还被称为“武神”“校外辅导员”“教书先生”等,每一个称呼后面都有一个感人的小故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借阅《刘伯承元帅的一生》这本书,相信,你会对刘伯承元帅有更深刻地认识。
《军神》教学反思
《军神》这一课故事情节较为简单,作者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神态描写,从正面刻画和侧面烘托来塑造了具有钢铁般坚强意志的刘伯承元帅形象,如何去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人物内心活动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这个难点的突破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把握到位的,如何将课文深入浅出地教好,让学生得到情感升华与体验,这是对教师与学生、文本之间的挑战。
课文中沃克医生的态度变化与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有直接的关系,学生对故事发生的背景了解不多,也会直接影响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对此,我在课前就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查询相关历史资料,要求学生到图书馆查阅刘伯承相关资料;课上,让学生到讲台上介绍自己查询到的相关资料,这样就让学生适时地了解了课文发生的时代背景。
为了表现刘伯承将军坚强的意志,课文主要写了沃克医生情绪、神态的变化。
要理解这些变化,必须联系上下文,结合刘伯承手术前后的表现;同时,理解了这个变化,也就体会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沃克医生情绪变化这一主线,让学生充分自主读书感悟。
通过有层次地读,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把思绪推向高潮。
在指导学生我重点词语时,一改过去把词“揪”出来独立理解,而是随学生思绪流程,让学生自主积极的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去文中寻找答案,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改变以往重知识轻思维过程的教学模式。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使学生得到自主,活泼地发展,在本课教学中,我选择了“尝试—认识—再实践”的教学方式。
我让学生在充分自读课文,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用标识符号画出表现人物情绪,心理反应和神态变化的词语,从中体会沃克医生和刘伯承将军的心理变化过程,然后以小组形式进行课本剧排演。
表演者表演中依照自己的理解,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充分地展示人物心理变化过程。
每组表演结束后,其他组对表演情况进行评议,表演者说出自己表演过程中的想法,观看的人据自己的理解不断地提出建议,甚至可以上台来进行表演。
不需要老师的分析,也不需要可有可无的问答,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形象就鲜活地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
课本剧的排演,可谓点燃了学生创新火花。
学生通过对文字的感悟,在自己的思维中形成相应的新的图像,通过表演,把自己的创作图像,把自己再造想象表现出来。
他们在表演中既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又结合了生活的实际经验;既表演出了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又向外人展现了自己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和表演才华。
通过本次授课,我深深领悟到:重参与,重思维,重创新的课堂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突出重点,又能解决难点,让教学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