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的麻醉
瑞马唑仑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研究
瑞马唑仑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研究发布时间:2023-02-23T01:04:44.03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2期作者:董伟琦[导读] 目的:分析瑞马唑仑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研究;方法:对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500例需要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奇偶法将其分两组,每组各2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瑞马唑仑进行麻醉,董伟琦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中医院黑龙江省大庆市 166500【摘要】目的:分析瑞马唑仑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研究;方法:对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500例需要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奇偶法将其分两组,每组各2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瑞马唑仑进行麻醉,分析两组患者的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T0与T1的RR指标与SPO2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2与T3的RR指标与SPO2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0与T1的MAP指标与HR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2与T3的MAP指标与H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需要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实施瑞马唑仑进行麻醉后,其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操作的时间也较短,建议在临床中进一步全面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瑞马唑仑;无痛胃肠镜检查;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影响研究近年来,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对人们的健康生活构成严重威胁。
胃肠镜检查是临床诊断胃肠疾病的常用方法,在传统的肠镜检查过程中,受试者处于清醒状态,可以明显感受到肠镜对胃管的强烈刺激,因此痛苦不堪[1]。
无痛胃肠镜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短期麻醉剂,使受试者在短时间内快速稳定入睡,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检查。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
胃肠外科常见胃肠道手术记录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 operation)术前诊断:直肠癌Rectal carcinoma术后诊断:直肠癌Rectal carcinoma手术方式: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of anus and rectum (Miles’ operation)手术人员:麻醉方式:插管全麻麻醉人员:术中所见:术中见肝脏、腹主动脉旁、肠系膜下血管和髂内血管附近淋巴结无转移。
肿瘤经腹未能触及。
直肠指检示肿瘤位于直肠前壁,距肛门3cm,可推动,上缘未及.手术经过:1.气插全麻,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 2.取下腹部正中切口,上至脐上4cm,下至耻骨联合上缘,逐层进腹,保护膀胱。
腹腔探查入术中所见.拟行Miles’手术. 3.用纱布条于肿瘤近端结扎后提起乙状结肠,沿乙状结肠系膜左侧根部及降结肠发腹膜返折处剪开,并向盆腔部延长到直肠膀胱陷凹(女性为直肠子宫陷凹).向左分离盆腔腹膜,显露并保护左侧输尿管、精索(或卵巢)血管。
向右游离乙状结肠系膜到腹主动脉分叉处. 4.切开乙状结肠系膜的右侧根部,上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下至直肠膀胱陷凹(女性为直肠子宫陷凹),与对侧切口相会合,并认清右侧输尿管的走向. 5.切断肠系膜下动、静脉,近端结扎.提起乙状结肠及其系膜,钝性分离直肠后壁直达尾骨尖肛提肌平面.分离直肠前壁和两侧直肠侧韧带,将直肠前后、左右都分离到肛提肌平面。
6.在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作一直径约3cm的圆形切口,切除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分开腹内斜肌、腹横肌后切开腹膜。
用一把肠钳由造口处伸入腹腔内,夹住近端乙状结肠,远侧再夹一把止血钳后,在两钳间切断乙状结肠。
将近端乙状结肠断端自造口处拉出腹腔外4cm,采用开放吻合法作人工肛门,即将肠壁边缘全层与周围皮肤间断缝合一周,针距约1cm。
观察造口处结肠血供正常。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的健康指导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的健康指导(一)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健康指导入手术室前患者应该做哪些准备?(1)做好肠道准备:术前1〜2天开始进食流质饮食;术前一晚进行清洁灌肠,排空肠道,减少肠腔内细菌的数量,预防术后感染,也可防止术后发生腹胀和便秘。
若是直肠或结肠手术,术前应口服肠道抗菌药物和导泻剂,术前清理肠道。
(2)术前配合医生留置胃管。
(3)下消化道手术患者,注意保持肛周清洁。
入手术室前患者家属应该做哪些准备?术前遵照医嘱帮助患者准备合理的饮食。
其他可参照常规手术前准备。
胃肠手术患者术前为什么要留置胃管?(1)用于术前、术中持续胃肠减压,防止胃肠膨胀,有利于手术视野的显露和手术操作。
(2)预防全身麻醉时并发吸入性肺炎。
(3)用于营养支持及胃肠给药。
(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健康指导胃肠外科手术麻醉的特点有哪些?①一般腹部手术常规选择全身麻醉,有严重并发症或老年患者,尤其是创伤大的直肠癌、胃癌或结肠癌根治术者宜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肛门和会阴部手术选择局麻或硬膜外麻醉,如肛瘦、痔疮引流术等。
②围术期患者多伴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问题,故术中需要适当补液。
③术中在手术操作的刺激下会出现内脏牵拉反射,如盆腔反射、迷走神经反射、副交感反射,从而会引起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心率降低,甚至心搏骤停。
④为避免麻醉中呕吐、误吸及有利于术后肠功能恢复,对幽门梗阻的患者术前应常规洗胃;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宜常规行胃肠减压。
胃肠外科常见的手术体位有哪些?(1)平卧位:适用于大部分胃肠外科手术。
①患者平卧于手术床上,双手外展小于90。
,放置于搁手架上并用约束带固定。
②膝下垫软枕并用约束带固定。
③能尾部、足跟部贴压疮贴防护。
(2)截石位:适用于左半结肠及直肠手术。
①手臂:使用搁手架使手臂外展,角度小于90°,远端高于近端。
②腿部:“坐姿躺下”原则,即身体与大腿呈90°、大腿与小腿呈90。
,将两腿套上棉裤,腿放在支腿架上,将膝关节放正,不要压迫腓骨小头,防止腓总神经损伤,并用约束带固定。
胃肠镜麻醉标准化
胃肠镜麻醉标准化
胃肠镜麻醉的标准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术前评估:麻醉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术前谈话,了解病史,进行麻
醉风险评估,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胃肠镜检查并接受麻醉。
2. 麻醉前准备:在手术前,需要确保患者禁食足够时间,以避免胃内
容物反流和误吸。
3.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
给药方式,以确保患者能够充分镇静和镇痛,同时保持呼吸功能正常。
4. 术中监测:术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循环等指标,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5. 术后随访:术后需要关注患者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术后
并发症。
6. 建立良好的沟通:麻醉医生需要与胃肠镜医生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确保患者充分了解胃肠镜麻醉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7. 遵循医院的安全管理规定:包括药物管理、设备检查和维护、手术
室安全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胃肠镜麻醉的安全和有效性。
总之,胃肠镜麻醉的标准化需要从术前评估、术中监测、术后随访等
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胃肠道肿物切除手术知情同意书
胃肠道肿物切除手术知情同意书背景根据您的病情,医生建议您接受胃肠道肿物切除手术来治疗并预防可能的并发症。
在进行手术之前,我们需要您了解手术的相关信息并且同意进行该手术。
请您仔细阅读以下的手术知情同意书,并在了解全部内容后,在下方签署您的姓名确认您的同意。
手术过程胃肠道肿物切除手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旨在从胃肠道中切除良性或恶性肿瘤。
手术将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会通过腹部切口访问胃肠道并移除肿物。
手术的具体细节将根据您的病情而定,在手术前,医生会和您进一步讨论。
手术可能涉及下列风险和并发症:1. 手术后感染:手术会导致切口感染的风险。
我们将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最大程度地减少感染风险,如使用无菌器械和遵循严格的卫生程序。
2. 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的风险。
如果出血不控制,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或输血。
3. 伤及周围组织:手术中,周围的组织器官可能会受到损伤。
医生会尽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无法完全排除此风险。
4. 麻醉风险:全身麻醉可能引发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
麻醉师会尽最大努力对您的身体进行评估,并确保麻醉对您的安全。
5. 功能改变:手术后,您的胃肠道功能可能发生改变,例如消化功能或排泄功能。
这些问题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或永久性地影响您的生活。
请记住,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
医生会尽力保护您的健康,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后续护理在手术后,您需要妥善管理切口伤口,遵守医生的建议,并定期复诊以评估康复情况。
医生会向您提供详细的指导以及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建议,以帮助您恢复健康。
同意我已仔细阅读了上述的胃肠道肿物切除手术知情同意书,并全面理解了手术过程及相关风险和并发症的信息。
我同意接受胃肠道肿物切除手术,并理解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需要医生进行决策。
姓名(请在此处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请保留一份复印件作为您的记录。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道肿瘤手术麻醉的应用
期 体 温在 3 6℃ 左 右 。 ( ) 用 全 身 麻 醉 复 合 硬 脊 膜 外 腔 阻 4采 滞 施 行 手 术 , 据 手 术 部 位 选 择 穿 刺 点 , 行 硬 脊 膜 外 腔 穿 根 进
刺 置 管 术 。穿 刺 成 功 后 给予 1 5 利 多 卡 因 3 为 实 . ~4 mI 作 验 量 , 察 无 不 良反 应 后 , 次 硬 脊 膜 外 腔 注射 1 5 利 多 卡 观 再 .
技 术 也 是“ 适 化 医 疗 ” 组 成 部 分 。 我 科 采 用 与 此 相 适 应 舒 的
的快 通 道 麻 醉应 用 于 胃肠 道 肿 瘤 患 者 手 术 中 , 同 期 采 用 的 与
太尼 4 ~5 ̄ / g 维 库 溴 胺 0 1mg k , 管 插 管 后 连 接 麻 醉 gk 、 . / g 气
机 控 制 呼 吸 。麻 醉 维 持 : 续 泵 人 异 丙 酚 4 6mg k h 、 持 ~ / g・
瑞 芬 太 尼 1~ 2 g k h , 需 间 断 静 脉 注 射 维 库 溴 胺 。 5 0 ̄ / g・ 按
胃肠外手术记录最全2(外科医生必备)
11.手术方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骶尾部藏毛窦切除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手术简要经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患者侧卧于手术台上,麻醉成功后取俯卧位,术区常规碘伏消毒、铺单。
探针探查,标记窦道边界,骶尾部做梭形切口长约7cm,沿窦道边界完整切除,深达骶骨筋膜表面。
修剪刀口两侧皮肤,充分引流,应用电刀术区止血彻底,凡士林纱条填塞脓腔,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约5ml,术后安返病。
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术中诊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骶尾部藏毛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术后处理措施: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抗炎、抑酸、止血、补液对症治疗。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注意术区渗出情况。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2.手术方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手术简要经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患者平卧手术台上,全麻成功后,取改良截石位,常规术区碘伏消毒,铺无菌巾、展单,于脐做弧形切口,以气腹针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置成12mmHg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盆腔无明显积液,肝胆脾、回肠、空肠无明显异常,未见转移灶,腹主动脉前、肠系膜下血管及髂内血管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探查盆腔未见转移瘤及肿大淋巴结,乙状结肠冗长,并肠间粘连,与左侧腹壁粘连。
直视下再做4孔,即右下腹置一主操作孔,右锁骨中线平脐水平、左锁骨中间平脐水平、左下腹分别置辅助操作孔(共使用一次性穿刺器4个)。
改头低脚高、左高右低位,应用超声切割止血刀,仔细分离乙状结肠肠间粘连及乙状结肠与侧腹壁的粘连,探查肿瘤位于直肠腹膜返折上方,近腹膜返折处,纳米碳蓝染标记,蓝染效果良好。
提起乙状结肠,拉向左侧,应用超声切割止血刀,沿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剪开乙状结肠系膜,并向盆腔延长到直肠膀胱陷凹,分离过程中显露右侧输尿管,注意保护避免损伤。
再将乙状结肠翻向右侧,同样方法将乙状结肠系膜左侧切开,向上到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向下至直肠膀胱陷凹,同时注意保护左侧输尿管。
胃肠外科内镜操作规程
胃肠外科内镜操作规程一、患者准备工作1.患者应按医生要求空腹至少8小时。
2.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问诊、检查等手段确认术前禁忌症,如出血倾向、心肺功能不全等。
3.患者术前需要完成相应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等。
二、内镜材料准备1.配备适当的内镜和附件:胃镜、结肠镜等。
2.配备内镜相关的必要器械和设备:缩窄带、钳型活组织夹等。
三、操作流程1.引导患者取坐位或左侧卧位,保持舒适。
2.给予途径选择: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或结肠镜检查。
3.经典检查顺序:舌咽部、食管、贲门、胃体、胃底、幽门、十二指肠球部、水平部、降部、回肠、盲肠、升结肠等。
4.操作顺序:先观察,后活检。
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黏膜颜色、蠕动活动等情况,及时记录。
若发现异常病变,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活组织检查。
5.操作技巧:(1)调节镜体位置:控制旋钮调整镜体的角度和方位,精确观察病变。
(2)吸引黏液和病变:使用吸引器将黏液和病变物质吸入。
(3)注水扩张法:通过向镜体内注入适量水分,使黏膜高度展开,便于观察和活检。
(4)活组织检查:选择适当的试剂、器械进行黏膜的活检,注意活检时的角度和深度。
(5)外科疗法:根据观察结果,可以进行特定的外科治疗,如黏膜病损切除、黏膜病变封闭、黏膜缩窄等。
四、操作后护理1.手术完毕后,将内镜从患者体内取出。
2.停止术中给予的麻醉、镇痛药物,并做好相应的麻醉恢复工作。
3.鉴别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理措施。
4.术后病患需要适当的休息和饮食,术前禁食指导。
5.根据医生的要求,对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处理。
五、术中注意事项1.术前、术中应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
2.术中要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据病患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
3.术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
4.进行活检时要注意适当选择活组织夹的类型和尺寸,避免出血和组织损伤。
急诊饱胃病人的麻醉处理
9
第九页,共20页。
➢ 饱胃病人全麻前胃肠减压
➢ 粗胃管吸引胃内容物(适当表麻、润滑,动作轻柔,避免不良刺 激诱发呕吐)
➢ 完善气道保护情况下催吐(吸引器,患者意识清醒、配合,咳嗽反射 等健全)
10
第十页,共20页。
➢ 传统清醒气管插管
✓ 会厌部、咽喉部充分表面麻醉 ✓ 环甲膜穿刺 ✓ 适当镇静:传统药物(阿片类、氟哌利多、咪唑安定等);最近药物
胃肠外科手术中的麻醉管理与监测
胃肠外科手术中的麻醉管理与监测胃肠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用于诊断和治疗胃肠道疾病。
在这种手术中,麻醉管理和监测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麻醉管理旨在通过控制患者的意识、疼痛和自主呼吸等生理反应来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
胃肠外科手术麻醉的管理和监测需要充分了解手术过程、患者的病情以及麻醉药物的作用和反应等相关知识。
在手术前,麻醉医生应与患者进行详细的面谈,了解其基本情况、手术前用药情况、过敏史和其他有关信息。
对于一些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麻醉医生还需要关注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并据此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在胃肠外科手术中,麻醉医生通常采用全麻或脊麻麻醉方式,全麻通常包括静脉麻醉和插管麻醉,脊麻则是通过穿刺腰椎骨间隙将麻醉药导入到硬膜外腔。
对于选择全麻还是脊麻,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来决定。
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并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速度以维持患者的稳定状态。
麻醉监测在胃肠外科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麻醉监测设备包括心电图监测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呼吸监测仪等。
心电图监测仪可以记录患者的心电活动情况,包括心率、心律和心脏功能等。
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可以监测患者的血氧含量,及时判断氧供是否充足。
呼吸监测仪可以记录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呼吸道潮气量等信息,以判断患者的呼吸功能是否正常。
除了常规的麻醉监测设备外,还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监测方法来评估患者的麻醉深度和神经肌肉功能。
如使用脑电图监测仪可以监测患者的脑电活动情况,从而判断患者的麻醉深度。
此外,还可以使用肌电图监测仪来监测患者的肌肉活动情况,以评估肌肉松弛的效果和恢复情况。
麻醉管理和监测在胃肠外科手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麻醉管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保证手术的高效进行。
通过准确的麻醉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麻醉相关并发症,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胃肠外科手术麻醉
胃肠外科腔镜麻醉一、系统生理、病理生理(一)胃肠外科主要为腹腔内脏器质性疾病的手术,腹腔内脏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消化、吸收、代谢;清除有毒物质和致病微生物;参与机体免疫功能;分泌多种激素调节消化系统和全身生理机能。
因此,消化器官疾病必然导致相应的生理功能紊乱及全身营养状态恶化。
为保证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麻醉前应根据病人病理生理改变以及伴随疾病的不同,积极调整治疗,以改善全身状况,提高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
(二)胃肠道每日分泌大量含有相当数量电解质的消化液,一旦发生肠道蠕动异常或肠梗阻,消化液将在胃肠道内贮留;或因呕吐、腹泻等,必然导致大量体液丢失,细胞内、外液的水和电解质锐减,酸碱平衡紊乱及肾功能损害。
纠正上述紊乱是消化道手术麻醉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消化道肿瘤、溃疡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继发大出血。
除表现呕血、便血外,胃肠道可贮留大量血液,失血量难以估计。
麻醉前应根据血红蛋白,血细胞比积、尿量,尿比重,血压,脉率,脉压,中心静脉压等指标补充血容量和细胞外液量,并作好大量输血的准备。
(四)腹部外科以急腹症为多见,如胃肠道穿孔,腹膜炎,外伤等,病情危重,需急诊手术。
麻醉前往往无充裕时间进行综合性治疗。
急腹症手术麻醉的危险性、意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比择期手术为高。
因此,麻醉医师应尽可能在术前短时间内对病情作出全面估计和准备,选择适合于病人的麻醉方法和麻醉前用药,以保证病人生命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这是急腹症麻醉的关键所在。
(五)肥胖,严重腹胀,大量腹水,巨大腹内肿瘤病人,当术中排出大量腹水,搬动和摘除巨大肿瘤时,腹内压容易骤然下降而发生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的明显变化。
因此,麻醉医师应依据病情做好防治,并避免发生缺氧、二氧化碳蓄积和休克。
(六)腹内手术中牵拉内脏容易发生腹肌紧张、鼓肠、恶心、呕吐和膈肌抽动,不仅影响手术操作,且易导致血流动力学剧变和病人痛苦。
因此,良好的肌肉松弛是腹部手术麻醉不可忽视的问题。
胃肠外科典型病例分析试题
胃肠外科典型病例分析试题介绍胃肠外科是外科学中相对独立的一个分科,其主要负责处理胃肠道及其附属器官的疾病。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个典型胃肠外科病例,探讨该领域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病例一患者情况患者是一位50岁女性,最近经常出现上腹部疼痛和呕吐。
病症已经持续两周。
患者没有胃肠道疾病史,也没有任何手术史。
身体检查并没有明显异常。
诊断为了确诊患者的疾病,医生建议进行以下检查:•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血液检查•小肠钡剂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出现了幽门梗阻。
这是因为幽门旁有一个发生了炎症的淋巴结,导致胃肠道顶端的食道通道被阻塞。
治疗医生建议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将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麻醉患者,使其失去知觉。
2.通过患者的口腔和食道将内窥镜放入人体中,以便医生看到幽门及其附近的区域。
3.在患者的腰部做一个小切口,将手术器械放入人体中。
4.将炎症的淋巴结切除。
5.用缝合线重新连接起来。
6.关闭切口并慢慢将患者从麻醉中唤醒。
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成功康复。
病例二患者情况患者是一位40岁男性,最近出现了肠梗阻的症状,包括腹部饱胀、呕吐、腹泻和发热。
这些症状持续了一周,且有明显加重。
诊断为了确诊患者的疾病,医生建议进行以下检查:•腹部X光片•结肠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肠道中有一些肿物导致了肠梗阻。
医生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位置。
治疗医生建议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将采取以下步骤:1.给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使其失去知觉。
2.对肠道进行外科手术。
医生需要切除患者身体内的肿瘤。
3.如果需要,医生会将胃肠道近端和远端连接起来。
4.减少炎症并消毒伤口。
5.关闭切口。
6.将患者从麻醉状态中唤醒。
在术后几天里,患者需要进行密切观察和抗生素治疗。
此外,患者还需要进行营养支持,以加速伤口的愈合。
胃肠外科是外科学一个重要的分科领域。
根据本文分析的两个典型病例,可以看出其在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是,这种技术和手术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研究,以使它们更加优化和有效。
胃肠外科知识点总结
胃肠外科知识点总结胃肠外科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外科治疗专科,主要负责消化系统肿瘤、胃肠道疾病、功能性胃肠病等的手术治疗。
以下是胃肠外科常见的知识点总结。
一、胃肠道疾病的分类1. 消化性溃疡:常见的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它们是由于胃酸、胆汁、胰液等对胃肠黏膜的损伤而引起的。
2. 肠梗阻:肠梗阻是指肠壁内或外的某种原因导致肠腔内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引起肠道内压力增高,甚至导致肠壁缺血坏死。
3. 肠道炎症:肠道炎症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引起肠道炎症反应。
4. 肠道出血:肠道出血可以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结肠息肉等。
5. 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指因肠道炎症、感染等原因导致肠系膜淋巴结炎症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腹膜炎等并发症。
二、胃肠外科手术的常见类型1. 消化性溃疡手术:消化性溃疡手术包括胃切除术和幽门括约肌成形术等,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溃疡病变部位,修复胃肠道功能。
2. 肠道梗阻手术:肠道梗阻手术包括肠切除术、肠吻合术等,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肠道梗阻部位,恢复肠道通畅。
3. 肝胆胰外科手术:肝胆胰外科手术包括肝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管探查术、胰腺切除术等,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肝胆胰病变部位,恢复肝胆胰功能。
4. 肛肠外科手术:肛肠外科手术包括肛门痔疮切除术、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直肠癌手术等,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肛肠病变部位,恢复肛肠功能。
三、胃肠外科手术的注意事项1.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术前应进行营养支持和液体管理等,避免手术并发症。
2. 麻醉管理:麻醉管理包括全麻、局麻等,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避免术中意外。
3. 手术安全:手术室应保持洁净、无菌环境,手术器械要严格消毒,手术时要注意手术技巧和术中出血等问题,避免手术并发症。
4.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包括疼痛管理、恢复饮食、预防感染等,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制定合适的术后护理方案。
胃肠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胃肠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1、体位根据麻醉类型及手术方式安置患者体位。
全麻未清醒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
2、饮食腹痛患者遵医嘱禁食、禁饮,一般患者给予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成人择期手术术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小时,术后暂禁食,待肠蠕动恢复后开始进食流质,无不适逐步过渡至半流质。
3、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病情变化。
(2)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
(3)观察伤有无渗血、渗液,伤及周围皮肤有无发红及伤感染等异常,保持伤敷料清洁干燥。
4、治疗正确执行医嘱,遵医嘱用药,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5、基础护理保持病室内整洁、安静、安全、舒适,温湿度适宜。
做好腔、皮肤等基础护理,保持腔、皮肤的清洁,预防感染。
6、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情况,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疾病及围手术期的相关知识;减轻心理顾虑,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胃肠外科手术记录最全1(外科医生必备)
1.手术方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左侧腹股沟直疝无张力修补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手术简要经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患者全麻麻醉成功后仰卧于手术台上,常规术区消毒,铺巾,取脐旁左侧1cm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腹直肌前鞘并切开,拉开腹直肌并显露后鞘,于后鞘前表面进入腹直肌后间隙钝性分离,脐下切口置入10mm戳卡及腹腔镜,第一操作孔位于脐下8cm,置入10mm戳卡,第二操作孔位于脐下15cm,置入5mm戳卡。
打开气腹至腹膜前间隙内,压力12mmHg。
直视下锐行分离Bogros间隙中的疏松结缔组织,电凝小血管,进入Retzius间隙显露耻骨结节和耻骨韧带。
向左继续分离,显露腹壁下动脉向外游离Bogros 间隙至髂前上棘水平腰大肌表面,显露髂耻束。
暴露内环口及精索,找到疝囊,疝囊约3*4cm,疝环直径约2cm,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考虑左腹股沟直疝,将疝囊完全游离,将腹膜反折线尽量向头侧分离,使精索血管壁化,并注意保护精索血管和输精管。
置入善释疝补片PASL-D15,展平后覆盖肌耻骨孔,内侧过中线,外侧到髂前上棘水平腰大肌表面,下方进入Retzius间隙过耻骨梳韧带和耻骨结节,将疝囊置于补片上方。
生物蛋白胶喷洒,使补片和组织贴壁,防止移位。
术中分破腹膜,可吸收线缝合腹膜组织。
直视下放尽CO2气体关闭各切口,脐下切口缝合前鞘,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10ml,麻醉满意,可吸收线缝合切口,术毕。
患者安返病房。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术中诊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左侧腹股沟直疝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术后处理措施: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术后给予监护吸氧,消肿治疗。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注意观察术区是否水肿,切口愈合情况。
2.手术方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腹腔镜下左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手术简要经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患儿麻醉成功后仰卧于手术台上,常规术区消毒,铺巾,取脐上横切口,长约1cm,置入气腹针,是腹内压维持在5mmHg,置入戳卡,放入腹腔镜观察,戳卡下缘腹膜无明显出血,腹腔脏器无损伤。
麻醉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
麻醉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胃肠道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胃溃疡、结肠癌等。
在进行这类手术时,麻醉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麻醉可以有效控制病人的疼痛,减轻手术期间的不适感,并确保手术的无痛进行。
本文将探讨麻醉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
一、局麻与全麻的选择胃肠道手术的麻醉可以选择局部麻醉或全麻,具体取决于手术的性质和患者的情况。
局部麻醉是通过在手术部位注射麻醉药物,使该部位产生麻木感,从而实现手术无痛。
这种麻醉方式通常适用于较小的手术,如胃镜检查。
全麻则是通过药物使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全身麻醉,使其不会感受到手术的疼痛和不适。
全麻广泛应用于复杂的胃肠道手术,如胃切除术和结直肠癌手术等。
二、麻醉的药物选择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对于胃肠道手术至关重要。
在全麻手术中,麻醉师通常会使用各种药物来实现不同阶段的麻醉效果。
对于诱导麻醉,通常使用的药物有苯咪定、七氟醚等;对于维持麻醉,常用的药物有异丙酚、七氟醚等;肌松药物如罗库溴铵、琥珀胆碱等也经常用于辅助手术进行。
在局部麻醉中,常使用的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三、麻醉的监测与管理在胃肠道手术中,麻醉监测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包括呼吸监测、心电监测、血压监测等。
通过监测这些生命体征的变化,麻醉师可以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确保患者的安全。
此外,麻醉的管理也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药物的用量和给药方式需要精准计算与掌握。
四、麻醉后护理在胃肠道手术中,麻醉后护理同样重要。
在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逐渐苏醒,并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和循环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氧气供应和药物辅助恢复等。
在麻醉后护理中,疼痛管理也是关键,护士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适时给予止痛药物。
结论总之,麻醉在胃肠道手术中是必不可少的。
麻醉可以有效控制手术疼痛,确保手术期间患者的舒适度,并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药物,严格监测与管理麻醉过程,并正确进行麻醉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胃肠外科手术记录大全
胃肠外科常规手术记录大全一、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步骤:1.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 患者仰卧手术台, 碘伏消毒皮肤三遍,术区常规铺巾。
2.沿脐上切开皮肤1.2cm,开放性进腹,置入1cm Trocar,建立CO2气腹,设定腹内压13mmHg。
改体位为头低脚高位及左侧卧位各约30度。
反麦氏点和前正中线耻骨联合偏左各置1cm和0.5cm Trocar,分别置入腹腔镜及相应器械。
镜下探查:见右下腹腔和盆腔黄褐色积液,约200ml。
大网膜与侧腹膜粘连遮挡住盲肠,见阑尾位于回肠后位,长约8cm,直径约1cm,明显充血、水肿,外覆脓苔,未见坏疽、穿孔。
术中诊断:1.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2.局限性腹膜炎。
决定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3.超声刀分离大网膜和侧腹膜形成的粘连,注意保护回肠和盲肠。
显露阑尾,无损伤钳提起阑尾,超声刀分段切断阑尾系膜。
阑尾钳钳夹阑尾,圈套线1根结扎阑尾根部,距结扎线上1cm处自制圈套线结扎阑尾,两者之间超声刀切断阑尾,超声刀头烧灼阑尾残端。
检查结扎满意,查无活动性出血,盲肠壁无损伤,擦净腹腔内渗液,手术野喷涂聚乳酸防粘连胶2ml。
清点手术器械、纱布无误。
阑尾装入标本袋后,自脐部穿刺点刺口取出。
排除气腹,拔除各Trocar,各穿刺口无活动性出血,缝合关闭各切口。
4.手术顺利,术程麻醉满意,术中出血约10ml,术后病人血压为110/78mmHg,麻醉清醒后安返病房。
切除阑尾标本向患者家属展示后送病理检查。
二、腹腔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手术步骤:1.患者取仰卧位。
2.常规碘伏消毒术野,铺无菌巾。
3.沿脐下切开皮肤1.2cm,开放式进腹,置入1cm Trocar,建立CO2气腹,设定腹内压13mmHg。
改体位为头高脚低位约30度。
剑突下偏左置入1cm Trocar,右肋缘下腋前线上各置0.5cm Trocar,分别置入腹腔镜及相应器械。
4.镜下探查:腹腔积液,约1000ml,呈黄褐色,肝上间隙、肝下间隙、壁腹膜、肠管表面粘附大量脓苔,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大小约0.5×0.5cm,周围组织质地稍硬并覆脓苔,肝脾、十二指肠、小肠、结肠未见明显异常。
手术室胃肠外科常见手术配合
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配合器械准备:腹腔镜器械;普外器械;敷料准备:直肠敷料;物品准备:碘伏棉球;小号切口保护器;50ml注射器;尖刀片;刀口垫;管垫;腹腔镜;单极导线;双极导线;CO2充气管;吸引管;冲洗管;冲洗装置连接管;双腔引流管;超声刀;LigSUre;1/3纱布;5ml注射器;尿管;尿袋;一次性手套;女患者需备直针;麻醉:全麻;体位:截石位;手术步骤:1.清点检查器械:(1)腔镜器械的数目;(2)器械完整性和坚固性;(3)各类导线和管道的完整性及通畅性;(4)主镜的完整性;2.常规消毒铺单,巾钳两把固定;3.连接主镜、各种导线及管道,并妥善固定;4.消毒切口皮肤,用尖刀片在脐部开一小口,建立气腹。
根据需要各建立3-4个穿刺孔。
患者改头低脚高位;5.游离乙状结肠,离断乙状结肠系膜的内侧面,断肠系膜下A、V;6.沿左侧骨盆侧壁解剖至中线的直肠膀胱隐窝或直肠阴道隐窝。
分离血管至主A分支前方,切开腹膜,沿右侧骨盆侧壁游离到直肠膀胱隐窝或直肠阴道隐窝内中线处;7.行7-10Cm切口,建立有菌区,取出标本。
吻合肠道同前切除术式;8.关腹,清点器械、纱布;9.在腔镜辅助下冲洗、止血、下引流;10.整理用物,缝合创口,包扎。
大肠科腹腔镜手术配合一,备物:腹腔镜器械,普外器械,肠荷包钳(前切)直肠辅料电刀,吸引器,7号线一包,黑袋子,切口保护器,钉皮器,刀口垫(中),管垫,石蜡油棉球,血管夹,闭合器钉腹腔镜,二氧化碳管三长一短,超声刀,超声刀导线,杯,血管夹钳,镜下闭合器,2~3把镜下抓钳,锂卡(2个12mm,3个5mm),根据术者需要备电铲及导线二,体位:人字位(前切,乙状结肠癌根治,左半,右半),截石位(IniIeS)三,手术步骤:1,清点器械:清点普外器械,腹腔镜器械,核对数量及完整性。
2,消毒,下尿管,铺单(留出一个腿套做器械袋,臀部下方垫四层中单,一侧小腿腿套,另一侧小单,两腿各铺一层中单,脐上铺一层中单,三个小单围出手术区域,2~4把布巾钳固定,万能单,左腿加盖一层中单,将器械袋固定于该中单上)3,连接电刀,连接二氧化碳管(先将大锥子和双金属头短管递予巡台老师),连接吸引器,超声刀与导线正确连接并连于主机然后检测,连接腹腔镜(导线勿打折,对好白平衡后用带牙钳固定妥当),根据需要连接电铲或Iigasure4,消毒皮肤(脐部),一块纱布,刀开皮,两把血管钳,一个皮勾暴露脐部腹膜,大圆针七号线广2针缝腹膜牵引,12mm锂卡打通腹膜,连接二氧化碳管,给气腹,杯盛热水烫镜头,碘伏纱布差镜头,进腹探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术前准备和术前用药
• 为避免麻醉中呕吐、误吸及有利于术后肠功能恢复,对幽门梗阻的病人术前应常 规洗胃;胃肠道手术宜常规行胃肠减压。
• 麻醉前用药需根据麻醉方式和病情而定。对饱胃及可能呕吐者,应避免用药量过 大,以保持病人的意识和反射。
三、人工气腹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 (一)人工气腹对呼吸的影响
胃肠外科术中补液原则
• 术前
术中
术后
术后48~72h
疾病、禁食水
手术失血 手术应激
液体治疗
毛细血管通透性恢复
肠道准备
伤口渗液 肠道缺血
无功能性细胞外液回渗到血管内
蒸发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细胞外液减少
第三间隙效应或液体扣押
水肿消除
组织水肿,体重增加
尿量增多
体重减轻
有效血容量不足
循环血容量纠正
正平衡
负平衡
用就是可以从肺动脉中获得混合静脉血标本。 •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通过上腔静脉置管取血进行血气分析得到的是ScvO2 。 • 一般情况下SvO2正常范围是65%~75%。 • ScvO2反应脑或者上半身的氧供与氧耗的比值。虽然测量的ScvO2值要比SvO2 值
高5%~15%,但二者所代表的趋势是相同的,可以反映组织灌注状态
二、术前准备和术前用药
• 消化道溃疡和肿瘤出血病人多并存贫血,如为择期手术,血红蛋白应纠正到 100g/L以上,血浆总蛋白到60g/L以上,必要时应予小量多次输血或补充白蛋白。
二、术前准备和术前用药
• 消化道疾病发生呕吐、腹泻或肠内容物潴留,最易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 乱,出现脱水、血液浓缩、低钾血症,上消化道疾病易出现低氯血症及代谢性碱 中毒;下消化道疾病可并发低钾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等。长期呕吐伴有手足抽搐 者,术前术中应适当补充钙和镁。
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栓弹性描 记图(TEG)或 Sonoclot 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
什么是混合静脉血
• 混合静脉血——从全身各部分组织回流并经过均匀混合后的静脉血即SvO2 。 • 所以从肺动脉内取得的血是最理想的混合静脉血标本。Swan-Ganz导管的一项作
• 1、通气功能改变:人工气腹造成的腹内高压引起膈肌上移,胸肺顺应性可减小30% -50%,为保证足够的肺泡通气量,必须相应提高通气压。术中持续监测胸肺顺应性 和呼吸压力-容量环的形态,仍可及时发现导致呼吸道压力增高的并发症,如支气管 痉挛、气管导管滑入支气管、肌松程度改变和气胸等
• 2、PaCO2上升:一是胸肺顺应性下降导致的肺泡通气量下降,但更重要的是二氧化 碳通过腹膜的快速吸收。手术结束腹腔降压后,残留的二氧化碳吸收加快,能引起一 过性二氧化碳呼出增加,加之组织内储留的二氧化碳逐渐释放进入血液,所以术后短 期内PaCO2仍会偏高
性,减少术后并发症,麻醉前应根据病人病理生理改变以及伴随疾病的不同,积极调整治疗,以 改善全身状况,提高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
一、系统生理、病理生理
• 胃肠道每日分泌大量含有相当数量电解质的消化液,一旦发生肠道蠕动异常或肠 梗阻,消化液将在胃肠道内贮留;或因呕吐、腹泻等,必然导致大量体液丢失, 细胞内、外液的水和电解质锐减,酸碱平衡紊乱及肾功能损害。
2、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
• (1)中心静脉压(CVP):通常平卧位时压力传感器需放置在右第四肋间、腋中线水 平,右侧卧位时则应放置于右第四肋间,胸骨右缘水平,并在呼气末(无论自主呼吸 或正压通气)记录,应重视 CVP 的动态变化,必要时可进行液体负荷试验。
• (2)有创动脉血压(IABP):连续动脉血压波型与呼吸运动的相关变化可有效指导 输液,若动脉血压与呼吸运动相关的压力变化(PPV) >13%,或收缩压下降 >5mmHg, 则高度提示血容量不足。
一、系统生理、病理生理
• 肥胖,严重腹胀,大量腹水,巨大腹内肿瘤病人,当术中排出大量腹水,搬动和 摘除巨大肿瘤时,腹内压容易骤然下降而发生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的明显变化。
• 因此,麻醉医师应依据病情做好防治,并避免发生缺氧、二氧化碳蓄积和休克。
一、系统生理、病理生理
• 腹内手术中牵拉内脏容易发生腹肌紧张、鼓肠、恶心、呕吐和膈肌抽动,不仅影 响手术操作,且易导致血流动力学剧变和病人痛苦。
• 纠正上述紊乱是消化道手术麻醉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系统生理、病理生理
• 消化道肿瘤、溃疡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继发大出血。除表现呕血、便血外, 胃肠道可贮留大量血液,失血量难以估计。
• 麻醉前应根据血红蛋白,血细胞比积,尿量,尿比重,血压,脉率,脉压,中心 静脉压等指标补充血容量和细胞外液量,并作好大量输血的准备。
• 电解质、血糖和肾功能指标如尿素氮(BUN)、肌酐(Cr)等的变化也需进行及时的监测。 • 血乳酸和混和静脉血氧饱和度 (SvO2) 是评估全身以及内脏组织灌注的有效指标,对麻醉手术患
者的液体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大量输血输液以及术野广泛渗血时,均应及时监测凝血功能。凝血功能监测包括血小板计数、凝
湿 干
1、无创循环监测指标
• (1)心率(HR):麻醉手术期间患者心率突然或逐渐加快,可能是低血容量的早期表 现。
• (2)无创血压(NIBP):一般维持术中收缩压大于 90mmHg 或平均动脉血压(MAP) 大于 60mmHg。
• (3)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在组织血流灌注良好的情况下,描记的 SpO2 波形随 呼吸变化明显则提示患者血容量不足。
• 3、PetCO2监测可间接反映PaCO2,正常情况下PetCO2小于PaCO2约3-6mmHg, 这主要是由于呼出气中除有肺泡气外,混有小量的死腔气,不含二氧化碳的死腔 气中对呼出气的二氧化碳起到稀释作用,导致PetCO2小于PaCO2。
• 二氧化碳气腹后,虽然PetCO2和PaCO2之间的平均差值无显著变化,但不同病人 个体间的差异增大,危重病人尤其是术前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两者差值增大, 例如ASA2-3级病人,两者差值明显高于ASA1级的病人,可达10-15mmHg,所 以有人认为用PetCO2代表PaCO2时应谨慎,怀疑二氧化碳蓄积时应查动脉血气。
• (4)超声心动图:(TEE)可有效评估心脏充盈的程度,帮助准确判定心脏前负荷和 心脏功能。
• (5)尿量、颈静脉充盈度、四肢皮肤色泽和温度:尿量是反映肾灌注和微循环灌注状 况的有效指标,术中尿量应维持在 0.5 ml/kg/h 以上,但麻醉手术期间抗利尿激素分泌 增加,可影响机体排尿,故尿量并不能及时反映血容量的变化。颈静脉充盈度、四肢皮 肤色泽和温度也是术中判断血容量状态的指标。
• (3)肺动脉楔压(PAWP):PAWP 是反映左心功能和左心容量的有效指标,PAWP 异常升高是心脏容量增加或左心室功能异常的表现。
• (4)心脏每搏量变异(SVV):SVV是指在机械通气(潮气量 >8ml/kg)时,在一个 呼吸周期中心脏每搏量(SV)的变异程度,SVV=(SVmax-SVmin)/SVmean,SVV 正常值为 10%~15%,通常 >13% 提示循环血容量不足。
截石位要防止腿部血流不畅和血栓形成。
胃肠外科术中补液原则
胃肠外科术中补液原则
• 补多少:“干”或“湿” • 补什么:晶体或胶体
湿
保证有效的组织灌注 术中循环稳定
术后恶心、呕吐减少 术后康复加速
干
避免大量的液体进入组织间隙 降低心肺并发症及伤口感染发生率
加速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并发症
治疗液体的选择
• 晶体液
•
晶体液的溶质小于 1nm,分子排列有序,光束通过时不出现折射现象;晶体
液的优点是价格低、增加尿量、因其皆视为“等张”液,所以主要可及时补充细胞外
液和其中的电解质。
•
缺点为扩容效率低(3~4 ml 晶体液可补充 1 ml 血浆)、效应短暂(血管内半
• 因此,良好的肌肉松弛是腹部手术麻醉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系统生理、病理生理
• 呕吐误吸或返流误吸是腹部手术麻醉常见的死亡原因。胃液、血液、胆汁、肠内 容物都有被误吸的可能。一旦发生,可导致急性呼吸道梗阻,吸入性肺炎或肺不 张等严重后果,麻醉时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二、术前准备和术前用药
• 胃肠道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病人,术前多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浮 肿、电解质异常和肾功能损害。麻醉前应尽力予以调整,以提高病人对手术、麻 醉的耐受性,减少术后并发症。
3、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
• 在循环血容量和组织灌注不足时需及时进行动脉血气监测。pH 对于维持细胞生存的内环境稳定 具有重要意义,二氧化碳分压(PCO2)是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标准碳酸氢盐(SB) 和实际碳酸氢盐(AB)是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两者的差值可反映呼吸对 [HCO3-] 的影 响程度。
在健康人体中 供氧量≥耗氧量
SvO₂ =SaO₂ - VO₂ /( CO × Hb × 1.38)
高动力型休克时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 耗氧量 < 需氧量,导致局部组织缺氧。
SvO₂ =SaO₂ - VO₂ /( CO × Hb × 1.38)
•。
氧平衡 是维持生命必需之条件, 正常的SvO2处于 65%-75% 之间, •如果SvO2较低(低于65%),则表示氧供应不足 或氧需求增加。 •如果SvO2较高(高于75%),则表示氧需求下降 或氧供应增加
血流动力学变化大,易发充血性心衰,所以主张适当扩容 • 5、心律失常:快速腹膜膨胀、胆道牵拉等刺激引起迷走神经亢进是心律失常原因之一,可导致心动
过缓甚至停搏
三、人工气腹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 (三)特殊体位的影响 • 1、对呼吸的影响主要是头低位加重对膈肌的挤压,使肺容量减少,功能残气量进
一步下降,气道压力上升,严重时可干扰到肺内气体交换。 • 2、对循环功能的影响主要是头高位减少回心血量;头低位增加颅内压和眼内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