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2 文言文(5 六国论)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专题2:文言文(5六国论)
李仕才
1.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与秦相较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餍满足(2)倘如果
2.古今异义
(1)思厥先祖父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父亲的父亲。
(2)至于
..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3)可谓智力
..孤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4)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又一次。
(5)刺客不行
..,良将犹在。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可以;不中用。
(6)其实
..百倍。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答案(1)祖辈与父辈。
(2)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
相当于“以至”“以至于”。
(3)智慧、智谋、力量。
(4)两次。
(5)不去。
(6)其,代词,那。
实,副词,实际上。
3.一词多义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1)兵⎩⎪⎨⎪⎧
非兵.
不利,战不善: 斯用兵.
之效也: 而秦兵.
又至矣:
(2)得⎩⎪⎨⎪⎧
此言得.之: 然后得.
一夕安寝: 诚不得.
已: 较秦之所得.
与战胜而得者:
(3)始⎩⎪⎨
⎪⎧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
速祸焉:
(4)故⎩⎪⎨⎪
⎧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既克,公问其故.
:
(5)终⎩⎪⎨⎪⎧
终.继五国迁灭: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吾尝终.
日而思矣: 未果,寻病终.
:
(6)与⎩⎪⎨⎪⎧
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 夫六国与.
秦皆诸侯: 较秦之所得与.
战胜而得者:
(7)以⎩⎪⎪⎨⎪⎪⎧
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
攻取之外: 斩荆棘,以.
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
予人: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洎牧以
.
谗诛: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苟以.
天下之大:
(8)则⎩⎪⎨⎪⎧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
秦之所大欲: 然则.
诸侯之地有限: 则.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答案 (1)名词,兵器/名词,战争,战事/名词,军队 (2)动词,适合/动词,得到/动词,能够/动词,得到 (3)名词,起初,当初/副词,才 (4)形容词,旧的/连词,所以,因此/名词,缘故 (5)副词,最终/动词,坚持到底/形容词,整,全/动词,死亡 (6)动词,结交,亲附/连词,和/介词,跟 (7)介词,因为/介词,用/副词,才/连词,来/介词,用/介词,用/介词,因为/介词,用/介词,凭借 (8)两个“则”连用,连词,表列举/连词,那么/连词,那么/连词,那么 4.词类活用
(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始速.祸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能独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则获邑,大.
则得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2)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3)名词用作动词,礼遇、礼待
(4)形容词用作动词,招致 (5)形容词用作动词,保持完整 (6)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5.说出下列句式类型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举以予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判断句 (2)状语后置句 (3)定语后置句 (4)被动句 (5)省略句 6.翻译句子
(1)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
(2)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功效。
(3)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才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
(1)“思厥先.祖父”——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如先人、先祖、先烈。
(2)“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旧事,成例。
一、语言基础及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赂.秦(lù)弥.繁(mí)
暴.霜露(bào) 胜负之数.(shù)
B.与.嬴(yǔ) 颠.覆(diān)
厥.先祖父(quē) 日削.月割(xuē)
C.殆.尽(dài)获邑.(yì)
率.赂秦(shuài) 牧以谗.诛(chán)
D.荆棘.(jí) 下咽.(yàn)
为.国者(wéi) 理固宜.然(yì)
答案 C
解析A项“暴”读pù。
B项“厥”读jué。
D项“宜”读yí。
2.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C.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D.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答案 C
解析C项“厌”同“餍”。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盖失强援
..,暴霜露,斩荆棘
..,不能独完②思厥先祖父
③至于
..百倍
..得一夕安寝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
..孤危⑤然后
..颠覆,理固宜然④可谓智力
⑦然则
..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⑧刺客不行
A.①②⑦B.③④⑤
C.①⑤⑦D.④⑥⑧
答案 C
解析②古义:祖辈与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③古义: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
相当于“以至”“以至于”。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④古义:智慧、智谋、力量。
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⑥古义:其,代词,那。
实,副词,实际上。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⑧古义:不去。
今义:不可以;不中用。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小.学而大.遗D.吾未见其明.也
答案 B
解析B项为名词作状语,A、C、D三项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
5.下列各句中的“亡”字,与例句中的“亡”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答案 D
解析D项与例句都是“丢失,失去”的意思。
A项灭亡。
B项没有。
C项消亡。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思厥先.祖父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B.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故事:旧事,成例。
C.徘徊于斗牛
..之间
斗牛:星宿名,指斗宿(南斗)、牛宿。
D.七月既望.
望:农历七月十六那一天。
答案 D
解析月满为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未易量。
(3)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是又在六国下矣。
答案(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2)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3)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二、阅读理解训练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题目。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实:实际上 B .暴.霜露,斩荆棘 暴:冒着 C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奉:奉承 D .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
答案 C
解析 奉:进献,奉送。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有尺寸之地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B.⎩⎪⎨
⎪⎧ 诸侯之所.亡秦之所.大欲
C.⎩⎪⎨⎪⎧
较秦之.所得奉之.
弥繁
D.⎩⎪⎨⎪⎧
然.后得一夕安寝然.
则诸侯之地有限
答案 B
解析 B 项均为所字结构。
A 项副词,才/介词,拿、用。
C 项主谓之间取独/代词,秦国。
D 项代词,这样做/连词,然而。
10.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
B .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颠覆的下场。
C .作者把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警示人们赂秦不可为。
D .选文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兼用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
答案 D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解析以散句为主,兼用骈句(排比、对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