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地缘战略环境下中国海洋安全发展的对策研究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及其对策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及其对策作者:张智文来源:《世纪桥》2016年第10期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
建设海洋强国要求我国在开发、利用、保护和管控海洋方面要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同时要解决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如钓鱼岛争端和南海问题)。
我国的战略对策主要有:加强国防建设,构建新型海洋强国等。
关键词:海洋;安全;形势;对策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0-0084-02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就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是人类重要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世界经济发展与合作共赢的希望。
几百年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乃至今天的美国在世界上的优势力量都是以海洋权益为基础的。
国内外的历史都证明:“向海则兴,背海则衰”的道理。
一、海洋的战略地位及作用21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海洋成了全球经济发展和各国家争夺的战略安全空间。
世界主要海洋国家竞相制定了逐鹿海洋的发展战略,试图从海洋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
不仅美国和日本等传统的海洋大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纷纷制定国家级海洋战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这一战略,说明海洋安全建设已上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因此,我国要不断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解决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如钓鱼岛争端和南海问题),以保障实施海洋及其资源开发的安全环境,从而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
钓鱼岛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门户。
如果失去钓鱼岛,我国不仅要丢失大片的管辖海域和巨大的海洋资源,而且我国的战略安全空间将被大大压缩,东南沿海特别是福建就完全暴露在美日的监控之下,十分危险,我国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难度就更大了。
同时会形成多米诺骨牌的负面效应,刺激南海周边国家进一步采取冒险措施,危害我国南海主权,不利于南海问题的解决。
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思考
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思考土木造价1班郝晨11111109在学习了军事理论这门重要的课程后,我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在看待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当前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是: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日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威胁,以及印度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威胁等。
因此,我国的周边安全还是比较严峻的。
面对21世纪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如何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周边安全,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一个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是一个重大战略课题。
我认为,21世纪初我国周边安全战略的基本架构可以用“稳定两翼,强固后背,经略东南,斗而不破,打牢依托”来勾画。
(一)稳定两翼:改善在亚太多边关系中的现实处境亚太地区是我国国际战略展开的前沿和核心地区,又是我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市场和资金来源。
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等主要大国力量,东盟、韩国、澳大利亚等地区力量都集中在这里。
从地理位置上讲,中国在这一地区位于俄国、印度、日本之间,是地区地缘政治和均势政治的重心所在。
就双边同盟关系来看,这一地区内有俄印、美日、美韩、美菲、美澳等双边同盟,中国则独立于所有同盟关系之外。
从大国的多边关系看,中、美、日和中、俄、印两组大三角关系中,中国都是弱势的一方。
从安全环境看,朝鲜半岛的危机、中印边界的争端和阿富汗战争引起的地缘政治变化牵制着中国的东西两翼,日益严峻的台湾海峡局势、长期存在的南海诸岛争端又迫使中国不得不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东南。
亚太地区是我战略展开的基础和出发地,但遍布现实和潜在冲突热点的周边环境,对中国的安全利益和战略利益构成重大挑战,而关键又是东西两翼的稳定。
1、在东翼,稳住朝鲜和日本首先要稳住朝鲜半岛局势。
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在朝鲜半岛有重大战略利益。
朝鲜长期牵制了美国,构成对我的战略屏障,对我来说不是战略包袱,而是战略资源。
我应保持这一屏障,帮助朝鲜建立安全保障和安全信心。
对新形势下确保我国海洋安全的几点思考
对新形势下确保我国海洋安全的几点思考□杨晓杰(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政治学与法学教研部,广东广州 510070)【摘要】[摘要]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中国作为一个祖国尚未实现完全统一、海洋主权与海洋权益正面临严峻挑战、海洋经济与海洋安全已关乎国家经济命脉和长远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就必须清楚我国海洋安全环境面临的挑战及威胁,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全面深化改革重任的顺利完成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期刊名称】探求【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7【关键词】[关键词] 海洋强国;海洋安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今世界,海洋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不断融入全球体系,国家的安全利益也正在由陆地向海上方向发展和延伸。
中国作为一个祖国尚未实现完全统一、海洋主权与海洋权益正面临严峻挑战、海洋经济与海洋安全已关乎国家经济命脉和长远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就必须清楚我国海洋安全环境面临的挑战及威胁,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全面深化改革重任的顺利完成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在海洋空间的拓展国家利益是由国家各个领域和多种社会主体的多种利益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国家利益的基本核心主要由国家经济利益、国家政治利益和国家安全利益构成,而国家安全利益则是国家政治经济利益在国家关系中的延伸和保障。
国家安全利益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
随着国家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在海洋空间的不断拓展,海上方向的威胁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进而推动了国家安全利益在海洋空间的拓展。
进入新世纪,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个海洋大国以及相关濒海国家的国家安全利益在海洋空间的拓展也表现在诸多方面。
简述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和中国形势
简述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和中国形势摘要:东北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大国利益交汇、角力之地,快速发展的中国,日渐有崛起之势,尝试冲击亚太地区现有秩序;“世界警察”美国,维持其全球霸权,一直将此作为战略前沿;二战战败国日本,仍保留强大的国家实力,并向往走向“正常国家”;朝鲜半岛,两国历史上的纠葛,现实上对国家安全的担忧。
除此之外,俄罗斯、蒙古等国家,虽然此时的他们无力顾及此地,但是也对该地利益的重要一环。
由此可见,这里聚集着众多的国家的地缘利益,大国之间以各种方式相互博弈,国家战略关系非常复杂,难以把握。
特别是在奥巴马政府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朝鲜开启核试验之后,这里成为了世界安全格局中极为脆弱一点。
所以当今东北亚局势的势变,都可能导致亚洲甚至整个世界格局的重塑。
关键词:东北亚中国周边环境国家博弈东北亚作为亚洲与太平洋相连的咽喉地区,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各个国家极力争夺的战略高点。
目前东北亚的地缘争端主要有如下特征:(1)广泛性。
几乎所有的东北亚国家都无一幸免的卷入了这场地缘争端。
(2)长期性,历史性。
历史问题是国家间正常交往的沉重包袱,国民情绪对立的根源所在,同时也是各国发展军备的借口。
如今的东北亚问题还是历史问题的长期堆积,其中包括:中朝韩与日本间的侵略关系,朝韩之间的国家分裂问题,朝鲜战争问题等,这些都导致该地区安全形势堪忧。
(3)利益纠葛复杂。
各个国家在此地区的博弈的目的、期待结果基本都不相同,并且因为利益纠纷,国家间存在的政治互信有限,导致很多问题不能达到共识。
本文便首先从相关国家的战略利益说起,由此再谈谈如今的东北亚安全态势的种种表象和根源及其未来可能态势。
一各个国家在此的战略部署在此部分主要就东北亚利益相关国家:朝鲜、美国、中国、韩国和日本等的战略利益说起。
1.朝鲜朝鲜,是东北亚局势的最大一个变量。
朝鲜自2006年开启核试验以来,一直抱着“一条路走到黑”的坚决态度研制核武器,这都是挑起目前东北亚局势的关键诱因,这也是首先谈朝鲜的原因。
东北亚地缘战略环境下中国海洋安全发展的对策研究
的美 国, 使 东北 亚地区的大 国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 难以把握 。 日 俄北 方 四岛 ( 千岛群 岛) , E l 韩竹 岛 ( 独 岛) , 中日钓鱼 岛之争, 朝 核危机 , 朝 韩 联合文件 , 明确 指 出 “ 东 亚的 安全 保障领 域令 他国最受 威胁 的就 是 中 关系紧张, 中韩 苏岩礁 、 中朝都有岛屿纷争。 中国面临的海上大 国美国从 国” , 并 宣称 中国在 其附近海 域采 取带 霸权主 义色彩 的行动 , 呼吁保 障 确保美国主导东北 亚安全事务的绝 对优 势, 小布什起 “ 双 重心” 全球 战略, 在亚洲就 是控制太平洋 , 依托美 日 安保条 海上交通安全和航行 自由。
罗斯、 朝鲜半 岛的海 洋权益争端是 中国东北亚海洋安 全的重要课题 。 把 完成非 传统安 全威胁 的任务。 加 强海洋监 视卫 星和数字化 海战场 的建 创新发 展 “ 一体化作 战” 、“ 信息化 作战” 等新 的作 把海军建设成 强大的具 设, 具有打 赢信息化条件下的 海上局部 战争 的能力, 以实力睦邻 备海上作战能 力、 海上远程投送能 力、 战略威慑能力还需要 中国海洋 安 世纪海军 , 应对东北亚地 区海洋安 全。 3 . 3 增强海洋安全战略的弹性 空间 。 采取 “ 共赢” 战略来应对东北亚 1 . 3 是营 造安全稳定周边环境 的需要 随着 我国 国家利 益的拓 展和经济 的深化 , 梅 洋 在我 国安 全与发 展 海洋安全 全局中的地位作用越 来越重大。 虽然近年来我 国积极同周边国家和 地区 中国的海洋安 全战略 要平 战结合, 着重战 时, 关 注平时, 通 过海上 开展 睦邻友 好与务实合作 , 以实力睦邻 , 感情 睦邻 , 外 交睦邻 , 努力营 巡 逻、 海 上演习、 海上武 器试 验 、 航 空母舰 战斗群 等手 段, 宣告 国家海 要 与俄韩 立场一致 , 利用 俄 日 、 韩E l 矛盾, 用“ 北方 四岛” 造和 平稳定 的周边环 境, 但 由于历史和 现实的分歧 , 再加 上美国参 与其 洋主权 所在 ,
中国海洋安全问题及战略
中国海洋安全问题及战略中国是个陆地大国,又是个海洋大国。
从拥有海洋资源的绝对数量来看,我国海岸线长度为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五,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
依照《联合国海洋公约》200多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域。
海洋是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宝库,大量食物、矿物、能源都取之于海。
海上运输是对外贸易的主渠道,而外贸是支持我们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海洋也是我国发挥大国作用的重要平台。
海洋安全战略研究的任务主要在于为维护国家海洋安全,捍卫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国家的海洋生存空间提供战略思路。
由于中国在海洋安全方面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主要来源于中国海洋空间所处的亚洲太平洋地区,因此中国海洋安全战略应主要着眼于处理好中美、中日、中国与南海周边东盟国家的关系。
在总体的战略层面,首先需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冷战后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其次需要把中国的海洋安全战略纳入国家的大战略之中,并与国家大战略相适应、相配合。
具体而言,妥善处理中美关系中的海权问题是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妥善处理与日本的领海纠纷,维护中国海洋权益是当前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当务之急;从战略全局出发,妥善处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是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重要课题。
当今国际海洋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突出表现为世界各主要海洋国家纷纷加强和调整海洋政策;《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同时显现;以海权角逐为核心的海洋地缘战略争夺不断加剧;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影响日益凸显。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海洋安全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挑战。
因此,中国应该制定明确的海洋安全战略。
多少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中,我国的海洋国土由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组成,除渤海属于内水不存在争议外,其他3个海区都需要按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邻国合理划分。
在东海,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列岛被日本非法占领;东海大陆架是我国陆地的自然延伸,因此,面积77万平方公里的海区中应归我管辖的为54万平方公里,但是日本却提出中日两国是共架国,要求按中间线划分海域。
地缘战略:东北亚的战略地位与影响
地缘战略:东北亚的战略地位与影响一、引言东北亚地区以其丰富的资源、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以及繁荣的经济发展而备受关注。
该地区涵盖韩国、日本、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等国家和地区,其地缘战略地位不容忽视。
本文将探讨东北亚地区在地缘战略中的位置以及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二、地缘战略地位1. 地理位置东北亚地区位于亚洲东部,连接着太平洋和日本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作为东亚的东大门,东北亚地区是连接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地区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缘战略地位。
2. 资源丰富东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这些资源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并在地缘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
3. 政治关系东北亚地区包括多个国家和地区,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错综复杂。
主要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它们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影响着整个地区的战略格局。
三、地缘战略影响1. 区域稳定与安全东北亚地区的稳定与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地区内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领土争端等,这些问题对于整个地区的稳定与安全构成威胁。
2. 经济合作与发展东北亚地区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发达的制造业基础,国家间经济合作与发展对于地区的繁荣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一体化与互联互通也在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3. 地区军事力量与战略竞争各国在东北亚地区拥有不同的军事力量,地区内的战略竞争关系紧张。
军事力量的对比直接影响地区的地缘战略格局,也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发展。
四、结论东北亚地区作为具有重要地缘战略地位的区域,其地理位置、资源丰富以及政治关系对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具有深远影响。
地区内的稳定与安全、经济合作与发展以及军事力量与战略竞争将继续是地缘战略领域关注的焦点。
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战略地位和影响力也将不断演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繁荣。
以上是对东北亚地缘战略地位与影响的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带给读者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我国海洋形势
海洋是全球化经济的动脉和纽带,中国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海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牵扯到海洋本身的 资源占有,因此推动海洋的发展必然是经济发展 的结果,海洋国土的安全至关重要。
三、海洋国土的重要性
(三)军事安全方面
“制空权是制海权的基础,制海权是陆地安全 的基础,陆地安全才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这一 句话深刻反映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安全的构建的 重要性,创建安全、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关于我国海洋国土现状和 捍卫海洋权益的方略
目 录
• • • • • • 一、关于海洋问题 二、《联合国海洋公约》 三、海洋国土的重要性 四、中国海洋国土的现状 五、我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的原因 六、维护我国海洋国土权益的策略
一、关于海洋问题
• 得海权者兴,失海权者亡; 得海洋者盛,失海 洋者衰。这是历史揭示的一个鲜明的真理。 • 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 有18000多公里海岸线,6500多个沿海岛屿,但目 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陆稳海动、陆缓 海急”的状态,其中东部南部海域一带局势紧张, 动荡频繁。
二、《联合国海洋公约》
3、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自然资源的目的, 对大陆架享有主权权利。这一权利是专属的,即: 如果沿海国不勘探大陆架或开发其自然资源,任 何人未经沿海国明示同意,均不得从事这种活动。 而且,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也不取决于有效或 象征性的占领或任何明文公告; 4、规定公海自由,属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二、《联合国海洋公约》
世界上海洋国家占全球国家总数的一半以上, 而且大多数国家彼此相邻或相向,沿海国家的利 益往往与其相邻或相向国家的利益交织在一起。 矛盾的焦点是主权的获得或享有以及相应资 源的占有或分享。随着更多的国家批准加入《公 约》,海洋权益面临一次全面再分配,海洋权益 的斗争将越来越复杂。全世界有300多处海域出现 划界纠纷,有争议的岛屿达1000多个。世界局部 战争和武装冲突次数就达181起,其中80%与海洋 有关。
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国海洋权益问题 中国海洋问题解决机制
1.如何理解海权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中国海洋安全环境的日趋复杂,中国的海军力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积极应国际社会的要求实现了海军首次走出国门赴亚丁湾巡航。
当前国际和国内社会,围绕中国海权发展动向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均产生了激烈的争议,“中国海权威胁论”大有甚嚣尘上之势。
以美国为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中美海上冲突论”,断言海上冲突将成为“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的重要形式。
新世纪以来,美国学者罗伯特•罗斯先提出“中美陆权-海权平衡论”,暗示作为传统陆权国家的中国只有不去挑战美国海权,东亚才能维持一种奇妙的“和平地理学”;2009年他又提出“中国海军民族主义论”,断言以“发展航母”、“扩充海军”为手段,以“洗刷近代耻辱”、“收复失地”、“突破岛链封锁”为目标的“中国海军民族主义”,将导致“美中之间代价巨大的关系紧张”。
近年来,西方媒体还不断炒作中国的海上“珍珠链战略”,称中国“正在从中东到南海的海上通道沿线建立战略关系”,缅甸实兑港、斯里兰卡的卡汉班托特港和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构成了“珍珠链战略”的“海上安全战略三角”。
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巡航更是引发了西方的无穷猜忌。
在国内学术界和理论界,围绕中国海权发展也存在着尖锐的对立:有学者疾呼中国发展海权,并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也有学者从地缘政治制约性、综合国力的支撑能力、与霸权国冲突的风险等角度,主张要避免进入“海权的误区”,尤其要避免重演历史上德国挑战英国海洋霸权而遭失败的历史悲剧。
国内外之所以围绕中国海权发展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观点,从国际方面看,体现了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如何判断中国海权发展及其影响的战略困惑;从国内方面看,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向海权国家转型中所出现的战略迷茫。
因此,科学规划和安排海权发展战略的确已经成为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制和利用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
浅谈中国的海洋战略与国家安全(精选五篇)
浅谈中国的海洋战略与国家安全(精选五篇)第一篇:浅谈中国的海洋战略与国家安全浅谈中国的海洋战略与国家安全09金融全英陈绮娴 20090200925摘要: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和人类的故乡,也是五洲通道和资源宝库。
古今中外的历史说明,海权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大国崛起之路就是走向海洋、经略海洋、控制海洋之路。
因此已过的海权极为重要。
下文将回顾中国海洋的发展史,在谨记历史教训的同时,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威胁与挑战,并为日后的海洋发展战略作出自己的一番展望。
关键词:海洋战略国家安全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和人类的故乡,也是五洲通道和资源宝库。
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代欧洲就有了海权思想的萌芽,人们从古希腊、迦太基、古罗马争夺地中海通商要道的斗争中总结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
”19世纪末期,近代美国海权理论的奠基人马汉提出了海权思想,把争夺海权、控制海洋作为控制世界的关键,明确提出了海权“对于世界历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古今中外的历史说明,海权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大国崛起之路就是走向海洋、经略海洋、控制海洋之路。
辉煌与屈辱中国是岛屿众多的陆海兼备的大国,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走向海洋的民族,是世界上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最早的国家。
从沿海地区居民大规模采拾贝类开始计算,中国海洋渔业至少已有7000年的历史,而利用海水制盐则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
1405年~1433年,明朝郑和率领庞大的远征船队七次下西洋远航,“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是中国航海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是组织最为严密、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技术最完善的一次空前绝后的壮举,充分表明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完全可以成为海洋的征服者!中华民族虽然最早走向海洋,但并不具备海洋民族应当具有的海洋意识和海权意识。
近代中国备受列强欺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海洋意识淡漠,海军力量薄弱,海防废弛。
略论中国面临的地缘环境与安全战略
[收稿日期]2004-02-21[作者简介]霍孟林(1965-),男,河北魏县人,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当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
略论中国面临的地缘环境与安全战略霍孟林,李文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邯郸 056001) [摘 要]中国位于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域与太平洋地缘战略区域的交汇地带,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地缘战略价值显得更加重要,从北部、西南部和东南沿海三条地缘战线看,稳定因素与日俱增,但也存在不少的潜在威胁,为此,中国应根据自身的地缘环境特点,制定出适合国情的安全战略。
[关键词]地缘战略价值;地缘环境;安全战略[中图分类号]D6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96(2004)02-0010-03 中国是陆海兼备的地理大国,它西靠欧亚大陆,东面对浩瀚的太平洋。
中国经过5000多年的发展演变,在亚洲广阔大地上建立起“大一统”的泱泱大国。
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地理学家认为,中国领土可分为三部分,西北居于中亚大陆,即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所说的亚洲心脏地带,东南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即麦金德所说的海疆地带。
而东海有大岛台湾,南海有大岛琼岛,雄峙于太平洋,俨然为中国海上的屏障。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和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
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中国是世界上陆海邻国最多的国家,这些邻国中既有军事大国、经济大国、地区大国,也有最不发达的国家,而且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内外政策各不相同,难免不发生矛盾。
中国位于亚洲中心,区域环境复杂,有许多难以相处的邻邦,夹在美俄两大势力范围之间,所有这些因素说明中国地理位置困难,但又说明它战略地位重要。
一、中国地缘战略的价值评价中国位于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域与太平洋地缘战略区域的交汇边缘地带。
按照中国地理学家称,中国为“世界陆海两主流汇合”与“海权与陆权”之要冲。
中国的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中国的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所谓海洋权益,指的是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的总和。
二战以后,各国战略利益空间不再仅限于陆地,也向海洋、太空、电磁等多维空间加速拓展。
特别是随着陆地资源的减少和海洋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海洋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海洋逐渐成为国家利益拓展的重要战略空间。
同时,随着国家安全意识的增强,海洋权益作为新的国家生存发展权益,其重要性日渐凸显,海洋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围绕海洋权益问题的争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成为世界沿海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自然也是如此,事实上,我国当前就与众多国家存在着海洋权益之争。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一定的了解。
在讲授本专题内容之前,先普及一点知识。
从法律性质上,可把我管辖海域大致分为以下几部分:(一)领海。
是指处于沿海国主权之下、位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
依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领海是沿海国家领土在海中的延续,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
早在1958年,我国就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1海里=1.852公里)。
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全面确立了我国的领海制度,再次明确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
外国非军用船舶享有依法无害通过权,外国军用船舶经批准可进入我国领海。
(二)毗连区。
毗连区,顾名思义是连接领海的一部分海域。
毗连区的范围是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
我国在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才真正建立起我国的毗连区制度,规定我国的毗连区是在领海以外、邻接领海、宽度为12海里的一带海域。
(三)大陆架。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1998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从法律上正式建立起我国的大陆架法律制度,规定我国的大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以外依本国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至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足200海里,则扩展至200海里”。
浅析我国面临的海洋安全形势
浅析我国面临的海洋安全形势一、领土争端和海上安全问题目前,我国在南海和东海等地海域面临着领土争端和安全威胁。
南海争端已经持续了多年,有些国家在南海岛礁上修建军事设施,其间还包括有多国在南海岛屿上的海上运动,这些都导致南海的稳定和安全受到了影响。
另外,在东海,中国与日本之间也存在领土争端。
日本向钓鱼岛借口国有化,实施争夺行动,在钓鱼岛周围的海域派遣舰船和飞机,同时对中国进行航海和侦察活动,造成了安全威胁。
二、海上恐怖袭击和海盗活动由于海上交通量大,海域广阔,海运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使得海上恐怖袭击与海盗活动不断上升。
在某些地区,海盗经常发生,不但为商船带来损失,还妨碍了海上交通的畅通,严重影响了东南亚沿海国家的经济发展。
三、环境问题海上污染、渔业资源过度捕捞、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环境问题都会对海洋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国长年累月的工业废品排放和海洋活动,导致海洋环境恶化。
如大量的塑料垃圾影响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全球变暖、海面升高等影响。
四、情报侵袭与网络攻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和情报侵袭主要是针对一些重要的目标和敏感信息网络,这些网络控制了我国的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重要资料。
黑客攻击和病毒侵袭不仅是我们国家在海洋安全领域面临的一项极其危险的威胁,而且其威力还在不断增大。
总之,我国面临的海洋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海洋安全形势的长期稳定将取决于国际和本国的各方的共同努力。
我们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国家海洋权益、维护海洋权威、保障海洋发展安全,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发展水平。
东北亚地区在当下国际形势中的地缘格局
东北亚地区在当下国际形势中的地缘格局东北亚地区是指包括中国东北地区、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内的地区。
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格局也在不断调整和重塑。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安全等方面,探讨东北亚地区在当下国际形势中所处的地缘格局。
一、政治地缘格局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地缘格局主要由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三国的关系构成。
中国作为地区最大的国家,在地缘政治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日关系长期受到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矛盾点。
尽管中日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较为密切,但地缘政治问题限制了两国间的深度合作。
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备受关注,半岛的稳定关系到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
然而,朝鲜半岛的核问题、朝鲜半岛的统一问题以及朝鲜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等复杂因素,使得半岛的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二、经济地缘格局经济合作是东北亚地区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作为区域内最大的经济体,其发展对整个东北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高度发达的经济实力也对东北亚地区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中日之间的竞争和矛盾,以及其他一些历史和政治问题,限制了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
朝鲜由于制度和外交限制,经济格局相对较为封闭。
由于各国在经济发展模式、贸易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相对较慢。
三、安全地缘格局东北亚地区的安全问题牵动着各国的神经。
半岛核问题是地区安全的最大挑战之一。
朝鲜频繁进行核试验和导弹发射,给地区安全稳定带来巨大不确定性。
同时,东北亚地区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安全问题,如领土争端、历史问题以及军备竞赛等。
这些问题增加了地区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和对抗。
综上所述,东北亚地区在当下国际形势中的地缘格局充满挑战与机遇。
政治、经济和安全等方面的矛盾与合作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
地区国家需要通过积极对话与合作,以构建稳定、和平与繁荣的东北亚地区格局。
我国海洋安全形势及问题
我国海洋安全形势及问题海岛问题、海上划界问题、海洋资源开发问题,是当今中国海洋安全的三大问题。
而这三大问题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其中海岛问题是基础、海上划界问题是前提、海洋资源开发是目的。
从这三方面来看,中国海洋国土安全的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岸线总长1.8万千米,拥有漫长的海岸和6500多个岛屿。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应划归我国管辖的海洋国土共计300余万平方千米。
但其中有150——190万平方公里存在着同邻国的争议。
我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由于种种原因, 海洋国土却屡遭侵犯, 至今仍悬而未决。
目前,关于海洋国土划分的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韩黄海划界问题,在这一带,中韩之间存在约18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域。
中日钓鱼岛问题,东海海域最主要的是与日本有关钓鱼岛主权及其涉及海域和大陆架的争议。
南沙群岛问题,南海海域诸岛及其相关海域面临着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等国的侵占。
岛链封锁,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的两条岛链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
中韩黄海苏岩礁、中日东海钓鱼岛、中国与东盟的南沙群岛主权之争,使我国岛礁和领海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最近的东京都捐款购买钓鱼岛事件,韩国重判我渔民事件,以及近来持续一个多月的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
充分说明我国的海洋周边安全环境已经十分紧张。
近年来,尽管南海周边邻国虽一再表示“不采取使问题复杂化”的行动,但从未停止对中国南海诸岛领土主权和南沙海洋权益的侵犯,日本更是牢牢盯着东海资源,并加速发展海洋资源勘探开采等技术。
总体而言,中国的海岛及海洋权益正遭受严重威胁,中国的海上安全正面临着严峻形势。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近海防御”已经不能适应中国海洋军力发展的需要,南海海域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划界争端和岛礁的主权归属争议;经济全球化以后,海上通道的开辟和航路的安全等都是“近海防御”战略无法解决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近海防御”战略使得我国海军装备发展过于迟缓,导致周遍国家一再挑战中国的战略底线。
浅谈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论文
浅谈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论文对于我国来说,海洋方面的安全问题在我国地缘政治中历来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论文篇一:《中国海洋安全形势分析》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当今国际海洋形势正在发生重要变革,这对中国的海洋战略的构建与发展既是机遇同时又是异常严峻的挑战。
因此,分析当前中国周边海洋安全形势,把握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对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构建,海上力量的大力发展以及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至关重要。
关键词:海洋安全;海洋战略;周边海洋形势当今国际海洋形势的重大变革主要表现为世界各主要海洋国家纷纷加强和调整海洋政策;《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同时显现;以海权角逐为核心的海洋地缘战略争夺不断加剧;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影响日益凸显。
①在此背景下,亚太各主要大国纷纷调整其海洋战略,同时,随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美国对亚太地区强势回归并高调介入中国周边海洋争端问题,而与中国存在海权争端的主要国家也借此机会不断升温争端问题,使得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明显恶化之势,中国周边海洋形势面临着巨大压力和异常严峻的挑战。
一、亚太主要大国海洋战略的调整(一)美国海洋战略的调整冷战结束后,作为蓝色海洋上的一枝独秀,美国为了保住其“海上霸主”地位,愈加重视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积极调整和制定新的海洋战略,不断强化其全球海洋强国地位。
2000年7月,美国政府出台了《2000年海洋法案》,为制定美国在新世纪的海洋政策提供了法律保障。
2004年12月17日,布什总统向国会提交了《美国海洋行动计划》,对落实《21世纪海洋蓝图》提出了具体措施。
《21世纪海洋蓝图》和《美国海洋行动计划》的制定,为21世纪美国海洋战略奠定了基础。
2009年6月12日,上任不到半年的奥巴马总统发表总统公告称:“本届政府将继往开来,采取更加全面和综合的方法来制定国家海洋政策。
中国国家海洋形势及海洋战略简析
中国国家海洋形势及海洋战略简析目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陆稳海动、陆缓海急”的状态,其中东部南部海域一带局势紧张,动荡频繁。
我国的海洋国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应归中国管辖的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 有150——190万平方公里存在着同邻国的争议。
我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由于种种原因, 海洋国土却屡遭侵犯, 至今仍悬而未决。
一、中国海洋国土概况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岸线总长1.8万千米,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还与许多国家隔海(洋)相望。
我国濒临黄海、东海,南海,不仅拥有内海渤海,而且拥有漫长的海岸和6500多个岛屿。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应划归我国管辖的海洋国土,除内海,领海,毗连区外,还包括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共计300余万平方千米。
辽阔的海洋国土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油气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
二、中国海洋形势由于我国大量海岸线基点未最后确定,导致领海基线尚未确定, 所以无法准确地计算出内海和领海的面积,因之我国的海洋国土面积不好确定。
我国的海洋国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应归中国管辖的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 有150——190万平方公里存在着同邻国的争议。
我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由于种种原因, 海洋国土却屡遭侵犯, 至今仍悬而未决。
目前,关于海洋国土划分的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韩黄海划界问题黄海海域面临着同朝鲜和韩国的划界问题。
在这一带海域, 中朝、中韩之间的海洋距离均小于400 海里, 因此各方都不能单方依照《公约》划定“ 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
而是要依照《公约》的其它规定划界。
在这片海域的底部有一条明显的由北向南的海底谷线。
这条谷线是中国大陆架与朝鲜半岛( 包括朝鲜和韩国) 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外部天然接壤线,依照“沿海国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 并不限于二百海里。
大陆架的自然延伸扩展到二百海里以外时, 应当从大陆边的外部界线或大陆基的外部界线为界, 实际上就是以地形终止的地点, 到深海开始而言。
改善我国新时代海洋安全态势的策略思考
改善我国新时代海洋安全态势的策略思考作者:王婧来源:《中国军转民》 2020年第5期王婧摘要:近10年来,东海、南海问题复杂多变,我国远海安全地位日益提升,随着我国海军实施远海航行、人道主义救援、中外海军联演联训,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我国海上安全发展与权益的维护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为改善海洋安全态势,我国必须在国家总体安全观和国家军事战略的指导和统领之下,统筹内政与外交、陆权与海权、维权与维稳、斗争与合作之间的多重战略关系,努力争取有利战略态势,赢得战略主动地位。
关键词:中国;海洋;安全态势;策略;规划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区总面积为473万平方公里,拥有海岸线18000多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5000个,岛屿岸线14000多公里。
按领海主权12海里、专署经济区200海里的国际惯例和《联合国海洋公约》的有关规定,归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公里。
“海洋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高度重视经略海洋、维护海权。
”1为改善中国海洋安全态势,我国必须在国家总体安全观和国家军事战略的指导和统领之下,努力争取有利战略态势,赢得战略主动地位。
一、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我国新时代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建设海洋强国,符合我国发展规律、世界发展潮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要把发展海洋事业融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事业,开启海洋强国建设新征程。
一是维护国家海洋安全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同志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是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强调,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也明显上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亚地缘战略环境下中国海洋安全发展的对策研究
【摘要】东北亚有广泛的地缘战略利益,激起了大国的觊觎,东北亚海洋安全的发展对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东北亚海洋安全具有深刻的复杂性、尖锐性、长期性与中国发展纠缠不休,中国亟需构建国家海洋安全对策,为国家海洋安全及国家安全大战略提供借鉴。
【关键词】东北亚;地缘战略;中国海洋安全;对策
1、东北亚海洋安全的发展对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1是构建国家海洋安全战略的需要
东北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大国力量交汇、冲突之地,雄踞北方的俄罗斯,日渐崛起的中国,不甘示弱的日本,再加上在该地区有着广泛利益的美国,使东北亚地区的大国关系变得更加复杂,难以把握。
日俄北方四岛(千岛群岛),日韩竹岛(独岛),中日钓鱼岛之争,朝核危机,朝韩关系紧张,中韩苏岩礁、中朝都有岛屿纷争。
中国面临的海上大国美国从小布什起“双重心”全球战略,在亚洲就是控制太平洋,依托美日安保条约,利用钓鱼岛,从而遏制中国,全面控制东北亚。
美国与韩国搞军演,震慑中国。
可以看出,东北亚国家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洋,东北亚海洋安全变化对中国军事海洋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
1.2是拓展海洋生存发展空间的需要
中央确定了“陆海统筹”的战略方针,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但还没有推出明确的海洋战略,东北亚地缘战略环境下海洋安全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维护国家主权,捍卫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国家的海洋生存空间向发展空间转变。
传统意识中,我国一直把陆上威胁视为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海上威胁正在进逼我国,妥善处理中美关系的海权问题;妥善处理与日本的岛屿纠纷;妥善处理与俄罗斯、朝鲜半岛的海洋权益争端是中国东北亚海洋安全的重要课题。
把海洋意识全民化,把战略思维转化为战略行动,把海军建设成强大的具备海上作战能力、海上远程投送能力、战略威慑能力还需要中国海洋安全发展。
1.3是营造安全稳定周边环境的需要
随着我国国家利益的拓展和经济的深化,海洋在我国安全与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重大。
虽然近年来我国积极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睦邻友好与务实合作,以实力睦邻,感情睦邻,外交睦邻,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分歧,再加上美国参与其中,致使我国在东北亚海洋争端频频爆发。
而且这些区域海洋争端相互交织,犬牙交错,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深刻的尖锐性和复杂性,如果防范不及时、处置不恰当,会严重损害我国的国家权益,会严重削弱我国的国际声望。
目前东北亚海洋安全即意味着国家安全。
2、东北亚海洋安全深刻的复杂性、尖锐性、长期性与中国发展主要纠葛
2.1东北亚的朝鲜半岛局势呈现复杂性
朝鲜半岛是东北亚地缘战略格局的支轴,它周边的三个国家中国、俄国和日本呈三角对立的地缘战略态势。
二战后,美国势力介入,该地区成为中美俄日四大国战略利益的交汇点。
我国与朝鲜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巩固中朝关系,应该成为我国国际战略一贯坚持的原则。
东北亚有一个群雄逐鹿的中原地带“朝鲜半岛”,海洋势力折冲于这个狭小的半岛,使朝鲜半岛有所谓“东亚的巴勒斯坦”的提法,周边各国都有主导半岛事态的积极要求,最起码保持朝鲜半岛不被敌对方控制,“鲸鱼打架,殃及小虾”,与俄保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美积极发展合作,利用一切因素,维护半岛和平稳定,防止因意外事件引发冲突。
2.2东北亚的中日东海与钓鱼岛问题呈现尖锐性
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处理与日本的关系严重涉及我国的海洋安全,进而影响陆地安全,甚至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
我国几次工业上、军事上的迅猛发展都让日本破坏了。
例如我们兴建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损失殆尽。
我们要从战略大局出发,与日本保持友好睦邻关系,在战术上以十当一,寸土不让。
日本没有防御纵深,因此侧重对周围广大海域的防守扩张。
日本视中国为地缘战略对手,决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国。
制造钓鱼岛争端最重要的目的一方面攫取钓鱼岛海域大量的石油资源,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渔业资源。
另一方面是遏制中国,牵制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以便实现日本世界军事、政治大国这一世界霸权的梦想。
因此,无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国家海洋安发展全的角度,我们都必须誓死保卫钓鱼岛,维护中国国土的完整和国家的安全利益。
3、东北亚海洋安全发展亟需中国构建国家海洋安全对策
3.1目前不挑战美国在亚太的海权,应对东北亚地区海洋安全
2011年6月21日,日美举行了日美安全保障协商委员会会议并发表了联合文件,明确指出“东亚的安全保障领域令他国最受威胁的就是中国”,并宣称中国在其附近海域采取带霸权主义色彩的行动,呼吁保障海上交通安全和航行自由。
确保美国主导东北亚安全事务的绝对优势,尤其是在海洋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美日同盟在海洋事务上的强化,使日本有了更广阔的海洋战略空间,使中国在海洋问题上面临日益复杂的局面。
就目前的东北亚地缘战略格局,在处理岛屿主权争端中实现“搁置美国”存在相当程度的困难,很难限制美国在东北亚地区安全事务中发挥作用。
目前,不挑战美国在亚太的海权,是最现实的积极应对政策。
3.2确立海洋大国观念,发展新世纪海军,以实力睦邻应对东北亚地区海洋安全
我海军要建设成“能打仗,打胜仗”的人民海军。
未来战争,海军是主要的作
战力量,加大海军的海上战略防御纵深,使海军主要遂行近海防御作战,从近海自然地走向远海,同时在远海区域如亚丁湾护航一样完成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任务。
加强海洋监视卫星和数字化海战场的建设,创新发展“一体化作战”、“信息化作战”等新的作战方式,发展新世纪海军,具有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海上局部战争的能力,以实力睦邻应对东北亚地区海洋安全。
3.3增强海洋安全战略的弹性空间,采取“共赢”战略来应对东北亚海洋安全
中国的海洋安全战略要平战结合,着重战时,关注平时,通过海上巡逻、海上演习、海上武器试验、航空母舰战斗群等手段,宣告国家海洋主权所在,要与俄韩立场一致,利用俄日、韩日矛盾,用“北方四岛”和“独岛”牵制日本,使其有后顾之忧。
采取“共赢”战略来处理国际关系,以大国风范承担一定的国际义务,可以综合运用外交、经济、法律和文化等各种手段推进东北亚海洋安全环境。
虽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并未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未来会显现出更大的弹性空间,争取共赢,实现中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季晓丹,王维.美国海洋安全战略历史演变及发展特点[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3)
[2]朱听昌.中国地缘战略地位的变迁[M].时事出版社,2010
[3]鞠海龙.中国海权战略[M].时事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