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前沿讲座报告
学科前沿讲座报告-环境科学
清华大学学科前沿讲座课程报告题目: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专业:环境工程姓名:某某某2008 年月日中文摘要以全球变暖为标志的气候变化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关系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
开展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对科学制定农业政策以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采用1999年~2001年北京市永乐店冬小麦田间试验资料进行ThuSPAC-Wheat和CERES-Wheat模型参数率定的基础上,模拟和分析了1951~2006年气候变化条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进一步设置7种气候变化情景,应用CERES-Wheat模型进行产量模拟,分析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产量的变化。
关键词:气候变化产量冬小麦ThuSPAC-Wheat CERES-WheatABSTRACTClimate change has raised attention worldwide, whose impact on crop yield is closely concerning to food security. So it is vital to assess its impact by numerical simulation.Based on the calibration of ThuSPAC-Wheat and CERES-Wheat models, using the field experiment data of Yongledian Winter Wheat Station from 1999 to 2001, and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Beijing Weather Station from 1951 to 2006, the climate change impact on the potential wheat yield is studied. In addition, yields in different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are simulated.Model simulation using genetic parameters of Jingdong No. 8 shows that in ThuSPAC-Wheat Model, the wheat yield, the top weight and the LAI are well simulated, and in CERES-Wheat Model, the growth period and yield are well simulated.Keywords:Climate change yield winter wheat ThuSPAC-Wheat CERES-Wheat题目1.1 研究背景2007年初,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发布第四次主报告,《气候变化2007:自然科学基础》,提出全球气候变暖并引发全球范围内气候要素变化已经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
计算机前沿讲座报告(合集五篇)
计算机前沿讲座报告(合集五篇)第一篇:计算机前沿讲座报告计算机前沿讲座报告为了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给同学们提供更广的就业方向,学院特地开展了计算机前沿讲座这门课。
第一个讲座,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各种高科技,比如说无人机,比如说监控但是我个人更偏好于无人航拍的机器,老师也带来了真实的机器给我们演示,所以课后对无人机又进行了进一步了解。
第二个讲座,老师是个留学生,给我们讲了各种厉害的脑波科技和医学,我课后也进行了脑接技术的了解,学习情况如下:一、无人机什么是无人机?无人机是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或机载计算机程控系统进行操控的不载人飞行器。
无人机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不但能完成有人驾驶飞机执行的任务,更适用于有人飞机不宜执行的任务。
在突发事情应急、预警有很大的作用。
无人机航拍无人机航拍是以无人驾驶飞机作为空中平台,以机载遥感设备,如高分辨率CCD数码相机、轻型光学相机、红外扫描仪,激光扫描仪、磁测仪等获取信息,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按照一定精度要求制作成图像。
全系统在设计和最优化组合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是集成了高空拍摄、遥控、遥测技术、视频影像微波传输和计算机影像信息处理的新型应用技术。
为适应城镇发展的总体需求,提供综合地理、资源信息。
正确、完整的信息资料是科学决策的基础。
各地区、各部门在综合规划、田野考古、国土整治监控、农田水利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厂矿建设、居民小区建设、环保和生态建设等方面,无不需要最新、最完整的地形地物资料,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新建开发区急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用遥感航拍技术准确地反映出地区新发现的古迹、新建的街道、大桥、机场、车站以及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的综合信息。
遥感航拍技术是各种先进手段优化组合的新型应用技术。
昆明劲鹰无人机航拍技术以低速无人驾驶飞机为空中遥感平台,用彩色、黑白、红外、摄像技术拍摄空中影像数据;并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加工处理。
全系统在设计和最优化组合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是集成了遥感、遥控、遥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技术。
学科前沿讲座报告(机械类)
学科前沿专题讲座报告——以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班级:姓名:学号:时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科前沿专题讲座报告——以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摘要】:近几年,世界工程机械的格局变数迭起,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高速发展,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更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工程机械发展历程和现状的研究,详尽分析了工程机械从引进国外技术研发开始,逐步发展壮大。
中国工程机械对世界工程机械的格局影响逐渐扩大,将眼光投向国外发达国家,找出我国和上述国家及地区的行业差距,从而提出我国将来应作出的对策。
面对国际化变革形势,我们的政府和协会积极从政策上、制度上、前瞻性上引导支持国内企业创新发展。
在分析我国机械工程近几年的工程机械需求量基础上,作出行业前景分析及预测。
【关键词】:工程机械,现状,发展,市场,预测,对策绪论工程机械产业与全球经济状况、基础建设投资、各国政府的财政政策密切相关。
工程机械是我国制造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制造业中发展最快、发展平稳、经济效益和产品市场前景较好、并已成为提前经历入世竞争且形成与国外产品有较强竞争能力的行业,在我国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为了应对国外工程机械企业的竞争,提高我国工程机械的产品国际竞争力,因此对工程机械的发展趋势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工程机械的发展趋势的研究都比较多,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预测,从而避开投资风险。
本论文只是比较简单的研究了我国的工程机械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测。
一、我国工程机械的发展现状1.1 工程机械发展带来的成就分析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但缺乏尖端技术,大而不强。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机械工程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现在我们已经是全球第一的机械制造大国,我们开始自豪,然而我们仅仅是GDP产值世界第一,真正的含金量是很不够高。
我们工程机械重量的70%是我们制造的,主要是结构件,30%是进口件。
消防工程学科前沿讲座课程报告
消防工程学科前沿讲座课程报告【摘要】通过对消防工程学科前沿讲座内容的学习,并查阅有关资料文献,对消防工程学科及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以下从我国火灾大体现状,消防工程学科的概况,消防前沿领域、热门技术——重点是细水雾灭火系统,消防学科和消防事业的前景等方面作出报告。
【关键字】火灾现状、学科概况、前沿领域、细水雾、前景展望一.我国火灾大体状况火灾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最常见的一种灾害。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物质财富的急剧增多和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的广泛开发利用,以及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多,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80年代,我国共发生火灾约37.6万起,死亡18644人,直接经济损失约32.2亿元;90年代,我国共发生火灾约62.9万起,死亡23715人,直接经济损失约96.6亿元;而在21世纪,仅仅四年的时间,我国共发生火灾约90.9万起,死亡10059人,直接经济损失约60.3亿元。
二.消防工程学科概况面对现阶段我国的火灾防治问题,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方面的科学研究便显得异常重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消防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日益突显,社会需求日益增加。
与此同时,同其他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一样,消防工程学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研究领域正不断拓宽和深入。
消防工程是一门研究火灾发生与发展规律及火灾预防与扑救理论和技术的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
它不仅涉及物理学、化学、数学、机械、电子、建筑、信息、心理、生理等多种自然科学学科,还涉及法学、经济学、哲学、管理学、教育学、灾害学等等众多社会人文科学学科。
而且,消防工程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增强理论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主要在消防燃烧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消防给水工程、消防法规、防火理论与工程应用、灭火技术、火灾风险评估、火灾救援技术、火灾调查方法与鉴定等方面进行教学研究。
学科前沿知识讲座总结
学科前沿知识讲座总结大学期间,尤其是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期间我聆听了十几次学科前沿知识讲座,有关于网络的、嵌入式的,也有关于创新的、管理的,还有关于IT公司的历史发展、研究领域以及优秀成果的。
在这些学科前沿知识讲座中,我受益颇丰,不仅学到了很多相关知识,也在学习之路上找到了方向,更使我在以后的学业和职业发展道路上少走弯路。
每次听完讲座之后,我都感到学海无涯我辈需努力。
下面我着重谈谈我对其中几个印象比较深的讲座的感受。
第一个印象比较深的讲座是网络存储系统知识系统基础知识讲座,是由张冬老师主讲的。
那时候我还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对专业知识还没有太多的了解。
第一次在大学里听讲座,我想这对于我来说总是有用的。
果然,这次的讲座让我看到了网络的巨大力量,他居然能将那么多的信息简简单单的存储在那么小的一个叫做“硬盘”的东西上,然后通过网线互相传输给不同的人。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张冬老师讲了关于硬盘里的数据是如何被读取的,也是在那次讲座上我从一个对网络知识一无所知的人变成了一个对网络知识学习十分热忱的人。
我感受到了网络的巨大魅力,也确定了我将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第二个印象比较深的讲座是侯铁珊教授的关于次贷危机的讲座。
讲座是在图书馆的报告厅举行的,我记得当时人特别多,大家都很关注次贷危机这个话题。
另一方面,侯教授也是我们学校里比较有名的人物,他是我国经济学界著名专家。
侯教授从管理学的发展作为切入点,从思辨哲学革命的独特视角,通过大量鲜明生动的案例,历数国内外管理观念创新沿革,上溯中国五千年文化精粹,将中西方管理思维相互借鉴与融合,以宇宙学的广度、哲学的深度阐述原理、诠释真谛。
演讲风格深入浅出,生动幽默,发人深思,引起了广大听众的强烈共鸣。
侯教授这次的演讲意味深长,言语之间不时透着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期待,他期待我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让祖国真正繁荣昌盛。
第三个给我深刻印象的讲座是王众托院士的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思考的讲座。
2010年7月7日下午,我们在图书馆报告厅迎来了全国著名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专家王众托院士。
数学学科前沿讲座报告
数学学科前沿讲座报告标题:探索数学学科的前沿,量子计算与离散优化尊敬的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数学学科的前沿讲座,主题是“量子计算与离散优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数学学科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模式、结构和变化的学科,不仅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在理论研究中推动着科学的发展。
本次讲座将从两个角度展示数学学科的前沿成果,分别是量子计算和离散优化。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是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新型计算方式。
传统计算机使用的是二进制系统,量子计算则使用的是量子比特(qubit),它可以同时处于多种状态,并且在运算时可以进行与传统计算机不同的量子态的叠加和纠缠。
借助于这种特殊的性质,量子计算在一些问题上具有充分发挥潜能的优势。
例如,在因子分解大整数、模拟量子系统等方面,量子计算机显示出远超传统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这与传统计算机采用串行计算的方式不同,量子计算机采用并行计算的方式,使得复杂度大大降低。
量子计算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离散优化。
离散优化是数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如何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找到最优解或接近最优解的问题。
离散优化在实际应用中广泛存在,例如交通路径规划、网络优化、资源分配等。
然而,由于离散优化问题的复杂性,传统计算方法无法在合理时间内求解大规模问题。
而量子计算则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量子优化算法如量子模拟算法、量子近似优化算法等,使得在离散优化问题中,量子计算能够在多项式时间内找到接近最优解的解决方案。
在量子计算与离散优化的研究中,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例如,量子模拟算法在化学反应、材料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离散优化问题的量子算法例如量子旅行推销员问题(Quantum 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的研究,矩阵指数函数近似等等。
这些新的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显示了量子计算与离散优化结合的潜力。
学科前沿系列讲座课程总结
学科前沿系列讲座课程总结学院:航空学院学号:**********学科前沿系列讲座总结本学期我们进行了四周的学科前沿系列讲座的课程学习。
在四周的时间里,我们在四位来自航空学院的教授的精心讲解和介绍下,了解了许多关于航空火控系统发展及趋势、航空电子系统及其综合化发展、飞机通信导航与雷达系统发展历程及趋势、结构健康监测与深度学习理论四个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先进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启发。
在第一次讲座中,张安教授给我们讲解了航空火力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新一代机载火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从中我们了解到,随着科技的进步,机载武器火控系统已成为现代作战飞机的主体控制系统,将继续向着高度综合化、智能化、模块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可实现远距指挥引导、超视距多目标、多机协同攻击、近距大机动格斗、对面精确打击和反隐身、反电子对抗的作战能力。
而我国的的机载火控雷达技术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到上世纪末,我国已经先后开发完成了多种性能较先进的机载火控雷达系统,形成了国内装备和外贸出口两大系列十余个品种,机载雷达的规格覆盖从装备在歼-7G上的小口径脉冲多普勒雷达到第三代重型战斗机的大型多用途雷达系统;功能由可以为离轴发射的红外格斗弹引导目标到可制导中距离拦射导弹,再到可导引发射后不管的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和先进对地攻击弹药。
我军新型作战飞机装备的雷达系统已经由单纯的制空作战发展到了具备地形测绘、合成孔径、地形跟随等功能,具备较强对地、海目标作战能力的现代化多功能火控雷达系统。
以脉冲多普勒体制和平板缝阵天线为标志的新一代机载火控雷达系统,目前已经全面装备国产歼-8系列战斗机、"飞豹"战斗轰炸机、新型多用途战斗机和重型远程战斗机等。
我国现有机载雷达整体性能基本达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在部分技术性能方面已经接近当今国际先进水平,已经可以满足为我国第三代战斗机配套的需要。
在这次讲座之后,我才真正的了解到了火控技术发展的艰辛和它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学科前沿讲座报告
学科前沿讲座报告一、讲座基本信息。
讲座主题:[具体主题]讲座嘉宾:[嘉宾姓名及简介]讲座时间:[时间]讲座地点:[地点]二、讲座内容概述。
# (一)开场的震撼。
讲座一开始,嘉宾就像扔出一颗知识炸弹一样,直接抛出了一个超级前沿的概念,我当时就感觉自己像是个在知识海洋里划着小破船的人,突然看到了一艘超级宇宙战舰。
他说的是关于[前沿概念名称],这个概念我之前只是在一些科幻小说里模糊地见过类似的影子,没想到在现实的学科领域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
# (二)核心内容的趣味之旅。
1. 神奇的技术突破。
嘉宾详细介绍了在[学科名称]领域里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
就好比是在一个大家都以为是死胡同的地方,突然有人凿出了一条超级高速公路。
这个技术突破是关于[具体技术名称]的,它能[简单解释技术的作用]。
以前人们在这个问题上就像一群无头苍蝇乱撞,现在可好了,有了这个技术,就像给这些苍蝇都装上了GPS导航系统,直接朝着目标飞去。
他还举了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说如果把[学科相关的事物]比作一个巨大的拼图,以前我们只有几块拼图碎片,怎么拼都拼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是现在这个技术就像是突然给了我们一大半的拼图,虽然还没完全拼好,但已经能大概看出这个拼图的样子了,那就是一个超级酷炫的未来图景。
2. 跨学科的梦幻联动。
最让我脑洞大开的是这个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部分。
嘉宾说现在[学科名称]就像一个社交达人,到处和其他学科交朋友,而且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
比如说和[其他学科名称]的结合,就像是巧克力和花生酱的搭配,本来各自就很美味,放在一起更是绝配。
这种跨学科的研究带来了全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以前我们看[学科相关的问题]可能就只能从一个很窄的角度去看,现在就像戴上了全景VR眼镜一样,可以从各个角度去审视这个问题,看到很多以前根本看不到的细节和可能性。
就像我们以前看一个魔术,只看到魔术师在台上挥挥手,东西就消失了,觉得特别神奇。
现在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就像是知道了魔术背后的所有秘密,不仅知道怎么变的,还能想出新的魔术花样。
前沿讲座总结报告
前沿讲座总结时光荏苒,不知不觉,我的研究生的生涯已经度过了一半的时间。
虽然仅仅是一年的时间,但已经足以使我对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使自己逐渐融入其中,享受其中。
同时,时间的流逝,更让我对接下来的日子感到珍惜。
以下就结合研一这段时间曾参加的前沿讲座和学术沙龙活动,并谈谈自己的些许感悟以及总结。
前沿讲座作为了解学科的学术研究领域、方法和方向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学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积极参加了学院和学校组织的前沿讲座。
研一期间,我参加了心理健康、原是校园行、数据库培训、名师讲坛以及学术沙龙等诸多讲座。
这些由诸多国内外学科最前沿的学者专家所做的精彩的讲座,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国内外最新、最先进学术知识和科研进展以及学科研究方向的机会。
同时,这些讲座使我的专业素养和个人心理素质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并对我的学术认识、观点以及今后的研究生学习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2015年11月9日,是我第一次参加院士校园行系列的讲座。
由David院士不远万里,从大洋对岸来到我们交大,给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
2011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由北京交通大学承办,其中我参加了由机电学院承办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分论坛,听取了李强教授、任尊松教授做的专家点评。
通过此次高水平的论坛学习了在载运工具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结构疲劳及可靠性、故障诊断技术及试验技术、安全与检测控制技术、先进动力技术、节能技术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知识。
还参加了几期学术沙龙,几位本学院的博士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收获很大,他们结合自己的课题,讲的生动详细。
主要参加了这些方面的讲座,听取了丁万和聂蒙博士分别就机器人的创新和钢轨打磨的研究做的报告,对并联机器人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以及国际研究前沿有了大概的了解,并第一次接触了钢轨打磨的知识,深刻体会到当前我国钢轨打磨方面研究的落后,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听取了金涛涛博士关于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着重学习了一种双模式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同时了解了美国的学习、科研生活,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学科前沿系列知识讲座结课报告(力学)
学科前沿系列知识讲座结课报告班级:学号:姓名:第1章航空发动机叶片碰摩问题1.1工程背景为了继续提高航空发动机推重比和结构效率,发动机转、静件间隙被不断缩小,这就加剧了转静间的碰摩可能性,其中叶片-机匣间的碰摩尤其突出。
转、静碰摩故障的严重后果将使转、静子的间隙增大、轴承磨损、叶片折断直至机械失效。
国内外学者对碰摩故障的动力学机理和碰摩试验进行了深入研究,认识了由碰摩故障导致的波形截头、倍频、分频以及混沌等特征和现象,并通过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然而,对于航空发动机而言,其碰摩故障的主要特点在于:(1)机匣属于典型的薄壁结构;(2)主要体现为叶片-机匣碰摩;(3)通常只能测取机匣的振动加速度,而无法得到转子上的振动位移。
现有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由于未充分考虑上述特征,难以直接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碰摩故障诊断。
由此可见,研究叶片-机匣碰摩下机匣振动加速度信号特征和规律,对于有效地识别航空发动机碰摩故障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本文通过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的单点碰摩和偏摩试验,测取机匣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叶片-机碰摩下的信号分析,获得转子叶片和机匣碰摩的特性和规律。
最后,利用航空发动机实际试车过程中的碰摩故障数据进行了验证。
1.2基于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的碰摩特征分析传统的碰摩试验没有考虑航空发动机的薄壁结构和转子-轮盘-叶片结构,因此,其碰摩特征难以与实际航空发动机的接近。
本文利用航工业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设计研制的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进行碰摩试验,该试验器在结构设计上首先考虑支承分布、机匣刚度分布和力的传递特征,在外形上与发动机核心机的机匣一致,尺寸缩小 3 倍;内部结构作了必要简化,将核心机简化为 0—2—0 支承结构形式,并设计了可调刚度支承结构以调整系统的动力特性;将多级压气机简化为单级盘片结构,在结构上形成转子-支承-叶盘-机匣系统。
试验时用扳手拧碰摩螺栓,使碰摩环变形,从而与旋转的涡轮叶片产生单点碰摩,也可通过 1 个涡轮螺杆机构调整轴承座位置使整个转盘相对机匣移动,从而使叶片 - 机匣偏摩,当碰摩严重时,会产生火花。
环境工程前沿讲座总结
前沿讲座总结一.前沿讲座概述本学期的前沿讲座包括流域水质模型浅谈、低温等离子体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光催化技术原理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和膜科学技术前沿进展.学院通过开设环境工程系列学科前沿讲座,介绍环境工程专业相关的前沿发展动态和热点技术.一方面,帮助我们了解相关领域的专业前沿知识;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在课内知识学习之余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这极大的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的专业课程学习提供相关的资料,培养我们的专业素养,激发专业学习的兴趣.二.前沿讲座内容1. 流域水质模型浅谈流域水质模型浅谈主要包括DHI和MIKE系统、流域水环境问题、水质模型和水环境模拟四方面内容.DHI的软件产品和咨询服务涵盖整个水文循环的过程,主要服务领域如下:城市水和工业市政供排水、污水处理技术、环境风险评价、健康和安全风险评估和城市水软件;水资源河流和洪水管道、水文、土壤和废物、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软件;河口和海岸港口和海洋技术、海岸河口动力学、生态和环境、海洋软件;DHI软件:FeFlow、MIKE SHE、水处理模拟软件WEST,管网建模软件MIKE URBAN,河流海洋一维、二维模拟软件MIKE 11、MIKE 21,水资源管理软件等.流域水环境问题:在水的供求关系紧张与水污染的双重压力下,水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主要体现在水体污染、湖泊面积的萎缩和数量的减少、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地表水的短缺导致对地下水的超量开采.总的来说,水环境方面目前还存在的许多问题待研究解决.水质模型:描述污染物在水体中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相互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和计算方法.包括一维中小河流、二维宽线型江河湖库、河口和三维排污口附近、深水湖库水环境模拟:治理规划流域水,深滩河项目.MIKE技术构建降雨径流,水动力学污染物扩散等模型,应急突发事故的模型包括一维水文模型和水动力模型,流域水质模型与模拟的分类与发展、水质模型与模拟的一般方法步骤、污染物迁移转化的规律、河流水质模型和流域水质管理与规划模型.2. 水泥行业最新除尘技术与控制此场讲座主要涉及水泥行业最新除尘技术与控制、水泥行业的除尘现状及展、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和高效除尘技术与的控制.水泥行业除尘技术主要包括四种:1.重力除尘和惯性除尘烟气流中固体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有较大差值,利用气流减速所形成重力沉降或气流方向变化时颗粒物产生的惯性力和离心力可将固体颗粒物从气流中分离出来,除尘效率一般为60%左右,常作为初级除尘.;2.过滤除尘可除去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3.静电除尘除尘要求较高的环境下使用;4.湿式除尘器除尘湿式洗涤塔除尘器、文丘里湿式除尘器.高效除尘技术:是目前水泥行业一种主要的除尘技术,袋式除尘器技术效率高的特点可以满足其严格的排放标准.电袋除尘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粉尘是水泥厂最严重的污染源,也是环保控制最重要的指标,水泥行业是影响增加的重要因素,导致能见度降低,形成灰霾、引发呼吸道阻塞或炎症、致癌、影响胎儿发育、缩短人体寿命等等.煤磨系统的烟气要求采用高强度耐水解等条件滤料,立窑烘干机要求耐化腐蚀、耐水解和氧化、剥离性好且易清灰的高滤袋;回转窑窑尾烟气含腐蚀性成分粉尘浓度高,要求具有研磨性,耐氧化水解化学腐蚀的滤料.3. 低温等离子体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本场讲座主要包括常规水处理技术、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AOP、等离子体简介、水处理机理及发展趋势四部分.常规水处理技术及其特点:生物处理廉价、处理时间长、污染物去除率低;化学处理反应速度快,但有二次污染;物理处理简单、但不能去除溶解态的有机物.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AOP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技术,包括臭氧氧化、Fenton氧化和H2O2氧化.反应式:羟基+R→二氧化碳+水.羟基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与有机物反应的速率常数很高、羟基在水溶液中平均寿命仅为2ns.等离子体是一种由和带电为主要成分的物质形态,整体上呈电中性,广泛存在于中,常被视为是物质的第四态.高能电子作用是液下水分子发生电离与激发,在很短的时间内生成离子,激发分子与次级电子,再生成反应能力极强的物质,并发生下列反应,生成游离氧、臭氧和·OH自由基. 臭氧氧化作用是臭氧在水中时发生氧化反应,其氧化途径可由臭氧直接氧化某些有机物,也可由其分解产生的中间产物·OH自由基氧化有机物.发展趋势:高效节能电源的研发、实际工业应用的反应器结构设计、低成本耐用电极的开发和组合工艺的优化.4. 光催化技术原理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新的环境净化技术.光催化剂是一种在光的照射下,自身不起变化却可以促进化学反应的物质.TiO2是一种最常见的光催化剂.光催化机理:纳米TiO2是N型半导体,被该紫外光照射时,处于能带上的电子被激发到导带上,生成高活性的电子e-,在能带上产生带正电荷的空穴h+.TiO2与水接触,水分子和被溶解的氧与产生的h+,e-作用,生成强氧化性的.OH-,.O2,并通过.OH-,h+和.O2等渐渐将有机物降解为CO2和H2O等无机物.TiO2光催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染料废水处理、农药废水处理、含油废水处理、卤代芳烃处理、无机废水处理、饮用水处理及喊菌废水处理.TiO2光催化技术在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光催化量子效率低、太阳能利用率低和光催化剂的负载和分离回收问题、大型光催化反应器的设计问题.TiO2光催化剂载体种类:天然矿物类、吸附剂类、玻璃类、陶瓷类、有机类、金属类.光催化技术的特征:低温深度反应、绿色能源、氧化性强、寿命长和广谱性.5. 膜科学技术前沿进展膜从广义上可以定义为两相之间的一个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层屏障.膜分离是在某种推动力浓度差、压力差、电位差作用下,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膜的种类:高分子分离膜材料和无机膜.膜分离装置:平框式、卷式膜、管式膜和中空纤维膜.膜分离模型:浓差极化模型和凝胶极化模型.膜污染:凝胶极化引起的凝胶层、溶质在膜表面的吸附层、膜孔堵塞和膜孔内的溶质吸附.微孔技术的应用:微粒和细菌的过滤、药物除菌和除微粒.超滤的应用:纯水的制备、果汁和酒等饮料消毒及生活污水处理——MBR.三.前沿讲座心得体会通过一系列学科前沿讲座的学习,我对环境工程领域一些前沿动态和热点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包括流域水质模型、除尘技术在水泥工业的应用、低温等离子体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光催化技术原理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以及膜科学技术前沿进展五方面,这些都与所学专业息息相关,一方面,介绍了前沿技术的发展,阐述了环境工程前沿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拓展了我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讲座涉及到一些未学专业课的知识,提前让我们了解一些高新前沿技术,激发我们的兴趣,对将来的专业课学习起到了很大作用.从前沿讲座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不仅增强了我学习的信心,也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将来也会朝着自己的兴趣走.。
学科前沿讲座报告格式
学科前沿讲座报告正文字数不少于2000字,应有明确的主题。
主题应围绕本学期几位老师的讲座内容展开。
学科前沿讲座报告模板×××××××××××××××××(学生姓名)×××(空一行)摘要××××××××××(小4号宋体, 1.5倍行距)×××××××××××××××××××××××××××××××××××××××××××××××××××××××××××××××××××××××××××××××××××××××××××××××××××××××××××××××××(150—200字)关键词×××××××××(一般3—5个)(空一行)×××××××(作为正文第1章标题,用小3号黑体,加粗,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小4号宋体,1.5倍行距,首行缩进两字符)××××××××××××××××………1 ××××××(作为正文2级标题,用4号黑体,加粗)×××××××××(小4号宋体,1.5倍行距,首行缩进两字符)××××××…………(1)×××××××××(2)×××××××××(3)×××××××××2 ×××××××(作为正文第2章标题,用小3号黑体,加粗,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小4号宋体,1.5倍行距,首行缩进两字符)×××××××××××××………注:1.正文中表格与插图的字体一律用5号宋体;2.为保证打印效果,学生在打印前,请将全文字体的颜色统一设置成黑色;3.学科前沿讲座报告一般只需要2级标题。
学科前沿讲座报告
学科前沿讲座报告在这学期的课程中,我有幸听到几位赫赫有名的教育学者给我们的学科前沿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感受良多。
对于这些课程,虽然说好多之前没有涉猎,但与我们所学科目密切相关。
我尤其对张淑宁老师的干扰与抗干扰技术感兴趣。
雷达干扰指扰敌或欺骗敌方雷达设备,使其效能降低或丧失的电子干扰。
可分为压制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前者主要是在雷达显示器上形成强杂波背景或大量假目标回波,使雷达的探测能力降低;后者主要有角度、距离、速度和假目标欺骗等,以破坏雷达操纵员或雷达自动跟踪系统对目标的识别和跟踪。
雷达抗干扰的主要目标是在与敌方电子干扰对抗中保证己方雷达任务的顺利完成。
雷达抗干扰措施可分为两大类:(1)技术抗干扰措施;(2)战术抗干扰措施。
技术抗干扰措施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使干扰不进入或少进入雷达接收机中;另一类是当干扰进入接收机后,利用目标回波和干扰的各自特性,从干扰背景中提取目标信息。
雷达通过天线发射和接收目标信号,但同时可能接收到干扰信号,可以通过在天线上采取某些措施尽量减少干扰信号进入接收机。
如提高天线增益,可提高雷达接收信号的信干比;控制天线波束的覆盖与扫描区域可以减少雷达照射干扰机;采用窄波束天线不仅可以获得高的天线增益,还能增大雷达的自卫距离、提高能量密度,还可以减少地面反射的影响,减小多径的误差,提高跟踪精度。
从电波与天线理论可知:接收天线能很好地接收与其极化方式相同的电磁能量,若极化方式不同,则会引起很大衰减。
因此在设计天线时,采用变极化技术,使极化形式和目标信号匹配而与干扰信号失配,就能减少对干扰信号的接收。
另外还可采用旋转极化对消、视频极化对消技术等。
与发射机有关的抗干扰技术对付噪声干扰的最直接办法是增大雷达发射机功率,结合高增益天线可以使雷达获得更大的探测距离,但该方法对箔条、诱饵、转发器和欺骗式应答干扰等无效。
对此,更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复杂的、变化的、不同的发射信号,让电子支援和电子干扰承受最大的负担。
学科前沿讲座
课程名称:学科前沿讲座专业:姓名:学号:谈谈对《学科前沿讲座》的学习感受:学科前沿顾名思义就是指某一学科中最能代表该学科发展趋势的一个研究领域。
从第一个礼拜到第八个礼拜,每个礼拜一节课,而且每节课都有不同的老师来讲解他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的知识。
虽然每节课所讲的内容很少,只能从大体的方向向我们介绍这个领域的发展前景,但对我们了解某些学科最前沿的领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或者是就我而言对某几个学科领域还是第一次听说,所以说对于我们扩张知识面还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些课中老师介绍了激光加工技术、新能源汽车、从概念到产品(压缩机)以及旋压成型与纳米技术等学科领域。
下面谈谈自己感兴趣的两个学科领域——新能源技术和激光加工技术。
首先说说对新能源汽车的感受:(对新能源汽车的网络释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
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
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都是混合动力汽车。
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危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能源危机已经危及到经济的发展,所以发展新能源已经迫在眉睫。
新能源汽车作为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刺激经济的重要领域,得到了有关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
的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意味着汽车工业自身的革命,也意味着相关产业的命意味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更重要的是通过汽车能源革命,带动了全球能源消费的变化,从而可能改变全球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战略态势。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应当说我国政府及汽车工业及时抓住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自上世纪以来,在政府(主要是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科技部)的支持下,在新能源汽车基础理论、公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目前可以说我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基础理论、公共技术基础、关键技术环节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
学科前沿讲座[1]
对计算机技术创新发展的思考听了各位老师所讲的学科先沿讲座---计算机技术创新发展的思考,我的感想颇多. 下面我谈谈自己通过听讲,查资料,经过思考后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当今的信息新技术主要包括这么几类,即新息安全新技术:主要包括密码技术、入侵检测系统、信息隐藏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数据库安全技术、网络容灾和灾难恢复、网络安全设计等。
信息化新技术:信息化新技术主要涉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服务业信息化等。
软件新技术:软件新技术主要关注嵌入式计算与嵌入式软件、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中间件技术、数据中心的建设、可信网络计算平台、软件架构设计、SOA与RIA技术、软件产品线技术等。
网络新技术:网络新技术包括宽带无线与移动通信、光通信与智能光网络、家庭网络与智能终端、宽带多媒体网络、IPv6与下一代网络、分布式系统等。
计算机新技术:计算机新技术主要关注网格计算、人机接口、高性能计算和高性能服务器、智能计算、磁存储技术、光存储技术、中文信息处理与智能人机交互、数字媒体与内容管理、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等。
我想探讨有三个问题,即计算机技术发展历程中能接收什么教训,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以及发展的趋势是什么?计算机已经发展很长的时间,在这过程当中,有的技术常盛不衰,有的技术昙花一现,于是我们要问为什么?为什么有些事一下子就过去了,我想要从根上思考,我们干的是信息技术,构造信息社会,什么叫信息社会,通俗来讲芯片好像是细胞,计算机好像大脑,网络好像神经,信息安全确保好像免疫系统,这四部分构成了基础设施。
而真正把营养运输到各方面去靠的是血液,而信息资源才是信息社会的血液,也就是开发应用。
因此什么叫信息化?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把信息资源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的建设过程,因为归根结底,资源就是我们血液,这是我们信息化的过程,或者发挥信息增值作用,提升综合国力的过程就是信息化的过程,这个认识如果基本有道理,凡是有助于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的技术就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如果没有这方面的需求,这种技术很可能昙花一现。
学科前沿知识与技术讲座学术报告
学科前沿知识与技术讲座学术报告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学术讲座是一个课堂之外的大讲坛,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术讲座可以扩展我们的视野,学习到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前沿知识。
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研究好本专业的知识,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去获取信息,寻找创新点,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学术讲座这么好的资源,我们应当要好好利用,海纳百川,同时认真及时的做好总结,以便参考。
2013年9月11日在科学会堂中江秀雄教授给我们带来了题为《铸铁的机械性能与石墨组织》的学术报告,中江秀雄教授原供职于世界著名的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机械科学•航空学科(原材料工学科)。
他曾担任日本铸造工学会会长,并曾担任早稻田大学材料技术研究所所长等。
中江秀雄教授研究的领域很宽,主要进行界面工学及凝固工学的研究,研究的材料包括铸铁、铝合金、复合材料及陶瓷材料等。
他所建立的界面工学研究室被认为是世界上进行高温润湿性测定及界面现象研究的三大中心之一。
讲述了球墨铸铁球化和孕育处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球墨铸铁石墨球化及其孕育处理的方法、石墨球化理论、孕育机理和球化、孕育处理方法,同时介绍了球化和孕育方法在铸态下制造薄壁高强度球墨铸铁件和Y型高强度球墨铸铁件方面的应用球墨铸铁与灰铸铁的强度,铸铁的凝固形态与石墨的连续性铸铁的破坏形态与强度:裂纹的扩展铸铁的破坏形态与强度;断面观察石墨形态与强度:A 与D型的混杂石墨尖端曲率的影响。
✧球墨铸铁的概况球墨铸铁是指铁液在凝固过程中碳以球型石墨析出的铸铁。
与灰铸铁相比,其金相组织的最大不同是石墨形状的改变,避免了灰铸铁中尖锐石墨的存在,使得石墨对金属基体的切口作用大为减少,基本消除了片状石墨引起的应力集中现象,使得金属基体的强度利用率达70 -90%,从而使金属基体的性能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
球墨铸铁可以像钢一样,通过热处理和合金化等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性能。
比如,处理过的球墨铸铁可以取得很好的韧性,延伸率高达24%;抗拉强度可以高达1400MPa,基本接近钢材。
数学专业前,沿知识讲座,学习报告.doc
篇一:《专业知识前沿讲座心得》专业知识前沿讲座心得这一学期伊始,学校就在每周六开设了专业知识前沿讲座,请校内校外各种信息产业的精英来帮我们了解当今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
在上这门课的过程中我也是收益匪浅。
每次讲座的教授都是业界的精英,有我们信息学院的院长、三星公司的高层、集成产业专业的分析师等等,他们讲的内容也不是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而是各种产业目前的状况和发展前景,让我们对即将学习的专业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更理智的选择以后的学习研究以及工作方向。
同时他们还都像我们分享了他们求学过程中的艰辛和付出,让我们更珍惜眼前在山东大学这样有着悠久文化底蕴和现代的管理体系的大学中学习的机会,也让我们明白只有付出才能够得到收获。
每次的专业知识前沿讲座不仅是讲授科学发展的报告会,也是一趟发人深省的人生课。
通过数次讲座我对我国当今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有了初步的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在之前就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稳健、务实的措施以及优惠的扶持政策,尽管全球的信息产业出现剧烈动荡、发展低迷的情况,但我国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快速良好的发展。
各个部门都已经有了专业门类比较齐全、技术力量相对雄厚、产业规模跻身世界前列的产业体系,也产生了许多有一定竞争力的国产品牌。
吸引了大量外资产业来中国建厂发展,进出口额巨大。
但是我国信息产业还是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过于偏重制造业,应用产业较弱,核心技术研发能力较差;集成产业对进口依赖较大,国内主要承担附加值较低的拼装工作;缺乏信息领域的高端人才,大量人才流向了经济发达国家等等。
可以说中国是信息产业发展的乐土,但同时又有许多挑战。
我们这些大学生身上的责任是十分巨大的。
作为一个进入信息学院的学生,我热爱将来将要从事的这项工作,并且通过讲座深知自己需要努力的还有很多,身上的责任也十分重大。
我认为在现在,我应该充分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每门基础课,充分了解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
软件工程专业学科前沿讲座报告
软件工程专业学科前沿讲座报告院 (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软件工程班级:17060212学生:张嘉琪学号:17060212119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
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
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
通过医学、神经科学、机器人学及统计学等的进步,有些预测则认为人类的无数职业也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领域内,得到了愈加广泛的重视。
并在机器人,经济政治决策,控制系统,仿真系统中得到应用。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
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
这是因为近三十年来它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自成一个系统。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
人工智能将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
可以说几乎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人工智能是处于思维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是它的一个应用分支。
从思维观点看,人工智能不仅限于逻辑思维,要考虑形象思维、灵感思维才能促进人工智能的突破性的发展,数学常被认为是多种学科的基础科学,数学也进入语言、思维领域,人工智能学科也必须借用数学工具,数学不仅在标准逻辑、模糊数学等范围发挥作用,数学进入人工智能学科,它们将互相促进而更快地发展。
前沿讲座报告,英语
前沿讲座报告,英语学科前沿讲座之英语专业本科学习漫谈学科前沿讲座之英语专业本科学习漫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人生的道路由自己走出来,未来的方向靠我们自己来掌舵。
但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需要有灯塔为我们点明方向。
为此,学院为我们举办了一个英语专业本科学习漫谈的学科前沿讲座。
这次讲座使我们收获颇丰,这里我将谈谈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本次讲座旨在扩大我们的科技视野,促进我们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我们不时有这这样或那样的困惑。
有人说英语是一种工具,也有人说英语也算一门文化。
社会到底需要多少英语人才,需要什么样的英语人才?这些在我们心底困惑已久的问题,通过这次讲座,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首先,有关英语性质的问题。
众所周知,语言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
我们国家每年有大量的英语专业学生从各大高校毕业,可是社会上英语人才却仍然存在很大缺口,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这不是因为学习英语的人少,而是在于真正能精通英语的,具有广泛知识面和文化背景交流的尖端人才稀少。
绝大多数人把英语的学习仅仅是当作一门工具,一种交流的工具,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出于对英语文化的欣赏。
或者说在学习谋生手段的过程中过于心急,不想学习“虚无缥缈”的文化。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社会上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应试教育倾向明显“, 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相当普遍。
有的院校甚至把学位的取得与否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挂钩,通过四、六级考试几乎成了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直接动力。
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实践里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其实,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必修的语言课程,不仅要体现英语的工具。
所以,如果我们想让自己在英语学习上提升档次的话,对文化的涉猎将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应该通过阅读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也可以通过一些新闻报刊了解时事,增进对西方的认识。
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英文电影,电视剧或者一些电视节目,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的交际礼仪,他们的餐桌文化、节日文化、禁忌以及一些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前沿讲座报告学术前沿讲座----先进制造技术一、 21世纪的先进制造技术概述产品结构的特点:知识-->技术-->产品的时间越来越来短、结构越来越复杂。
产品的批量特点:小批量,越来越小。
产品价格的特点:取决于独占知识的含量。
产品的市场特点:顾客对产品功能、性能、质量、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 , 参与全球竞争越来越激烈。
1、先进制造制造技术(AMT)的定义先进制造技术,AMT,(Ad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是在传统制造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也是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益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当前的金融危机也许还会催生新的先进制造制造技术,特别在生产管理技术方面。
2、先进制造技术的学科内容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一般单指加工过程的工艺方法,而是横跨多个学科、包含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用户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所有相关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加工自动化、管理以及特种加工等多个领域,并逐步融合与集成。
可基本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2>、先进制造工艺技术3>、制造自动化技术4>、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制造哲理与生产模式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1、超精密加工技术和纳米加工技术基本概念(1)精密制造技术:精密制造技术是指零件毛坯成形后余量小或无余量、零件毛坯加工后精度达亚微米级的生产技术总称。
它是近净成形与近无缺陷成形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超高速加工技术的综合集成。
(2)近净成形与近无缺陷成形技术改造了传统的毛坯成形技术,使机械产品毛坯成形实现由粗放到精化的转变,使外部质量作到无余量或接近无余量,内部质量作到无缺陷或接近无缺陷,实现优质、高效、轻量化、低成本的成形。
该项技术涉及到铸造成形、塑性成形、精确连接、热处理改性、表面改性、高精度模具等专业领域。
(3)精密加工:加工精度在3~0.3μm(相当于IT5级精度和IT5级以上精度),表面粗糙度3~0.3μm.(4)超精密加工:尺寸精度位于0.3~0.03µm,表面粗糙度0.03~0.005µm,也称亚微米加工。
(5)纳米(nm)加工:尺寸精度为0.03µm(30纳米),表面粗糙度优于0.005µm。
(6)常用超精密加工方法有:车、磨、研、抛和某些特种加工方法。
包括:超精密车削技术、精密和超精密磨削、纳米加工技术、超高速加工技术、2、非传统加工技术(特种加工)非传统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是指直接利用电能、声能、光能、电化学能、热能以及特殊机械能对材料进行加工。
它与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相比具有许多特点:在加工过程中工具与工件之间没有显著的切削力;加工用的工具材料硬度可以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能用简单的运动加工出复杂的型面。
包括:电火花加工(EDM)、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解加工、超声波加工、激光加工、射流加工(水刀切割)、三、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化技术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是指工程技术人员以计算机为工具,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对产品进行总体方案设计、机构设计与工程分析、自动绘图和编写技术文档等设计活动的总称现代CAD技术可以表述如下:现代CAD技术是指在复杂的大系统环境下,支持产品自动化设计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设计环境、设计工具等各相关技术的总称,它们能使设计工作实现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达到提高产品设计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缩短设计周期的目的。
四、计算机辅助制造(CAM)1、(1)狭义CAM:而从狭义的角度讲,CAM仅指数控程序的自动编制,包括零件的几何建模、刀具路径的确定、刀位文件的生成、刀具轨迹仿真以及NC代码的生成等。
(2)广义CAM:从广义的角度讲,CAM指利用计算机辅助从毛坯到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直接和间接的活动,包括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数控编程、计算机控制加工过程(柔性自动化加工)等内容。
(3) 在CIMS中,一般把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的程序的自动编制及控制技术等作为CAM的功能。
2、数控加工的自动编程。
包括:一般有数控语言型,人机交互图像编程和数字化编程三种类型。
数控语言型:采用某种高级语言,对零件任何形状及走刀线路进行定义,由计算机完成复杂的几何运算,或通过工艺数据库对刀具夹具及切削用具进行选择。
这是早期计算机自动编程的主要方法。
比较著名的数控编程系统,如APT(Automatically Programmed Tools)系统及其及其小型化版本如EXAPT,FAPT 等。
这种方法在我国普及率较低,已逐渐被人机交互图形编程所取代数字化编程:用测量机或扫描仪对零件图纸或实物的形状和尺寸进行测量或扫描,然后经计算机处理后自动生成数控加工程序。
这种方法十分方便,但成本较高,仅用一些特殊场合。
人机交互图形编程:人机交互图形编程是直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所生成的零件图像,利用图形屏幕的光标在零件图形上选择加工部位,定义走刀路线,输入有关工艺参数后,便自动生成数控加工程序,而且还可方便地进行图形仿真检验。
具有直观、高效,能实现信息集成等优点3、柔性制造技术以数控加工为基础, 应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物料自动储存传送装置和辅助控制装置等在计算机的统一控制下,形成柔性加工自动生产线,既柔性制造系统。
包括:设备柔性:指制造系统中能加工不同类型零件所具备的转换能力,其中包括刀具转换、夹具转换等。
CNC機床,柔性夹具。
工艺柔性:能以多种工艺方法加工某一零件组的能力。
如镗、铣、钻、铰、攻螺纹等加工。
工序柔性:能自动改变零件加工工序的能力。
路径柔性:能自动更变零件加工路径。
如遇到系统中某台设备的故障,能自动将工件转换到另一台设备上加工。
可以根据负荷,自动改变加工路线,提高利用率,减少等待时间。
产品柔性:产品改变时能经济、迅速的转产。
批量柔性:能在不同批量下运行都能获取经济效益。
扩展柔性:能根据生产的需要组建和扩展生产能力五、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系统(CAPM),又称管理信息系统(MIS),其核心是ERP或MRP/MRPII/ERP技术。
ERP 的发展和成长是企业管理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计算机技术如何体现企业管理规律的结果,把客观上本来就存在的制造业业务流程的内在联系,借助计算机这个工具加以规范化和条理化,成为制造业适用的管理信息系统。
ERP 来源于企业管理实践又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因而易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所接受,这种管理思想最初是美国 IBM 公司的管理专家及其合作者,在不断探索装配型产品的生产与库存管理问题的基础上创立的。
在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 APICS )大力宣传和组织推动下得到普及和广泛应用。
ERP 的发展大体经历了 5 个阶段:40 年代的库存控制定货点法( Order Point );60 年代的物料需求计划( MRP :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70 年代的闭环 MRP 阶段( Closed-Loop MRP );80 年代的制造资源计划( MRPII :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90 年代的企业资源计划( ERP :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
六、CIMS及相关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主要分支技术之一。
它的概念是由美国的J.Harrington于l973年首次提出的,但是直到80年代才得到人们的认可。
对于CIMS的认识,一般包括以下两个基本要点:(1)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如市场分析预测、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经营管理、产品销售等一切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从本质上看,是一个数据的采集、传递、加工处理的过程,而形成的最终产品也可看成是数据的物质表现形式。
因此对CIMS通俗的解释可以是“在企业各部门采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用计算机通过信息集成实现现代化的生产制造,以求得企业的总体效益。
”整个CIMS的研究开发,即系统的目标、结构、组成、约束、优化和实现等方面,体现了系统的总体性和系统的一致性。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n ,CIMS )。
它是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发展而产生的。
它是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技术把分散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各种孤立的自动化子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形成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实现整体效益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制造系统。
集成化反映了自动化的广度,它把系统的范围扩展到了市场预测、产品设计、加工制造、检验、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的全过程。
智能化则体现了自动化的深度,它不仅涉及物资流控制的传统体力劳动自动化,还包括信息流控制的脑力劳动的自动化。
七、学科体会在十六周的先进制造技术的学习中,王教授对21世纪的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化技术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系统、CIMS及相关技术等学科前沿课题做了深刻的讲述,我也深刻的解到先进制造技术在现代企业生产自己中的重要性。
我们不但要学习好专业知识更要对当今学科前景及发展对象做详细了解,不断地增强求知欲,增加学习能力,丰富专业知识,更要力争做自己专业中的佼佼者,这也许就是学习本门课程最大的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