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易错成语整理

合集下载

初中易错的常考成语集锦

初中易错的常考成语集锦

初中易错的常考成语集锦(一)1、安步当车: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2、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难。

3、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作的艰苦。

4、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5.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6.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7.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8.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9.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0.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而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11.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12、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13.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4.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15. 不落窠臼(kē jiù):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16.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17.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18.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即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19.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

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20.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21. 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22.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23.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

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24.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100个初中语文高频易错成语(附练习答案)

100个初中语文高频易错成语(附练习答案)

100个初中语文高频易错成语(附练习答案)1.空穴来风:指存在漏洞或弱点,容易被流言蜚语等攻击。

也可用来比喻传言有根据。

但常被误用为毫无根据。

2.三人成虎:指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

含有贬义。

常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

但不能用来形容自然风景或其他美好事物。

4.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靠近;指人的权势等。

不能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其他流行的事物。

5.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多误用来形容聊天。

6.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遇到灾难;一般作谓语。

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火爆,恰到好处。

但常被人误用来形容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8.鼎力相助:指大力支持帮助。

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但不可用于自己,否则显得不谦虚。

9.集思广益:指集中领导者和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主语应该是领导者,不能是提意见的群众。

10.首鼠两端:指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常被误用来形容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表示过分吹嘘的话语;多为贬义。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才华像XXX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

常被误用于“脱颖而出,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形容贵客来访令主人感到增光不少。

但广告语误用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

14.不可收拾: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

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说成“一发而不可收拾”,错。

(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15.出奇制胜: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作谓语,不带宾语。

不能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

16.意气用事:指缺乏理智,只凭一时的想法和情绪办事。

不能误用来形容“讲义气重感情”。

17.不知所云:指听不懂或理解不了说话人的话。

初中常考易错成语

初中常考易错成语

初中常考易错成语常见易错成语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指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冒险,付出代价却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且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惩罚应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感到无可奈何,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

7.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指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11.XXX: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18.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19.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20.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1.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2.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3.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24.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5.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论本题,不拐弯抹角。

26.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27.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28.独步天下:形容独一无二,没有第二个。

第二类、对象误用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能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他东西的数量。

初中语文易错的成语

初中语文易错的成语

初中语文各类考试出错率最高的150个成语(附错误实例)【包罗万象】形容内容庞杂,无所不有。

该词易犯“大词小用”的毛病。

误例:工人俱乐部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遍体鳞伤】浑身都是伤痕。

已包含“浑身”的意思,不能再说“浑身遍体鳞伤”。

误例:他被敌人抓住后,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误例: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不耻下问】不可用于与自己相当和比自己高明的人。

误例:在学校上课要认真听讲,有疑难要不耻下问,老师一定会耐心解答。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误例: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与“不翼而飞”表示东西丢失不同。

误例:汉代陵寝的一些石雕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多数都已损坏,有些甚至不胫而走,最终出现在国外的文物拍卖市场上。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

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误例: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有人将此词与“一发而不可收”揉到一起用,变褒为贬。

一发而不可收,形容对发生的气势难以控制。

误例:自2001年全国书画大展上获奖以后,这位年轻画家由专攻传统国画转而大搞新技法创新,佳作频出,一发而不可收拾。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误例:这些办事的规矩,在我们看来早已习惯成自然了,可对那些初到中国的外国朋友来说简直是不可理喻的。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指的是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对角色的把握恰如其分。

这是一个赞扬演员演技好的褒义词。

常被误用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误例:离6月1日“限塑令”执行的日子越来越近,省城多家超市也早已推出了环保袋。

中考易错成语望文生义类50个

中考易错成语望文生义类50个

中考易错成语望文生义类50个1. 向壁虚构:文章词句凭空捏造,出于杜撰。

常误用为形容作画时将画框固定在墙上,俯仰奋笔。

2. 旷日持久:耽误时间,拖延很久。

常误用为形容花费时间久、有耐心的正面意义。

3.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常误用为形容空谷中的脚步声。

4. 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常误用为表示对某事不赞同,不说一句赞同的话。

5. 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嚣张,使人不敢接近。

常误用为形容商品热门,受欢迎。

6.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到了大街上。

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事物把许多的人都吸引出来了。

常误用为形容街上空无一人。

7.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

常误用为褒义词,表示什么都敢做。

8. 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多用作贬义。

常误用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9. 不刊之论:内容正确,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常误用为水平低而不能刊登的言论。

10.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不能卒读。

11.安土重迁:原指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往别处。

常误用为喜欢和重视迁移。

12.空穴来风:原指传闻有一定根据。

常误用来表示毫无根据的事情。

13.七月流火:原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常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

14.美轮美奂:原指房屋高大美丽。

常误用为形容其他美好事物。

15.目无全牛:原指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常误用为缺乏整体观念。

16.首鼠两端:原指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

常误用来形容言行前后不一致。

17.首当其冲:原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常误用为冲锋在前。

18.望其项背:原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

常误用为“赶不上”。

19.差强人意:原指大体上使人满意。

常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20.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后的菊花。

常误用为未来美好的事物。

21.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常误用为“使人很不满意”。

22.穿云裂石: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初中语文考试常见易错成语90例

初中语文考试常见易错成语90例

901.郑重其事:郑重:审慎,严肃认真。

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2.责无旁贷:贷:推卸。

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3.崭露头角:崭:突出;露:显露。

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

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4.辗转反侧:辗转:翻来复去;反侧:反复。

翻来复去,睡不着觉。

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5.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

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6.再接再厉: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

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

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7.诸如此类:诸:众多;此:这,这样。

象这类的各种事物。

8.中西合璧: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合璧”。

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

9.志同道合:道:途径。

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10.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11.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12.自出心裁: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出于自己的创造。

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13.著作等身: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14.正人君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

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15.自给自足:给:供给。

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16.壮志未酬:酬:实现。

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

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17.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18.惴惴不安:惴:忧愁、恐惧。

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19.自告奋勇:告:称说,表示。

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20.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21.自命不凡:自命:自认为;凡:平凡。

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22.装模作样: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给人看。

23.自怨自艾:怨:怨恨;艾:割草,改正。

自己悔恨,自己改正。

现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24.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

初中生易错成语

初中生易错成语

初中生易错成语初中生易错的成语有15个,这15个成语如下:1.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易错点】易误解为:轻而易举。

2.百里挑一:形容十分出众。

【易错点】易误解为:人才极其缺乏。

3.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易错点】易误解为:无中生有。

4.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贫穷。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长处。

5.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

6.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易错点】易误解为:连续不断,络绎不绝。

7.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8.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可思议,不可理解。

9.不名一文:形容极其贫穷。

【易错点】易误解为:一钱不值。

10.不忍卒读: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易错点】易误解为:文章写得不好。

11.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学习就没有本领。

12.不易之论: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容易理解的言论。

13.不知所云:指说话者语言紊乱或空洞。

用于说话人,不用于听话人。

【易错点】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4.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能令人满意。

15.大而化之: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易错点】易误解为:化大为小。

1/ 1。

中考语文中易错的成语

中考语文中易错的成语

中考语文中易错的成语中考语文中容易出错的成语125例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

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

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3.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

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

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

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5.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

暴:损害。

殄:绝6.别无长物:表面上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是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7.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格局。

生面:新的格局博闻强识:见闻广博强。

(正:记忆;误:认识)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与“不约而同”区别开来,“不约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的意思,但“不约而同”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10.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11.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12.不经之谈:荒诞无稽的话。

(正:正常;误:经常)13.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1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容易误用为贬义。

15.不逞之徒:指心怀不满而胡作非为的人。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

16.不足为训:并非不值得作为教训,而是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

17.不学无术:既没有学问,又没有能力。

(正:学问;误:学习)18.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19.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20.察颜观色:观察对方脸色,以摸清其真实的意图。

(正:脸色;误:颜色)21.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原来意思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容易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初中语文易错成语

初中语文易错成语

初中语文易错成语1.暗(黯)然失色:黯然,阴暗的样子。

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按步(部)就班:部,门类;班,次序。

按部就班,指按其门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安(按)兵一动: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候时机,也筹钱指接受任务后不敢行动。

按,挡住、放一放。

4.暴珍(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5.别出以(心)裁: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6.毕(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

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变本加利(厉):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轻微谈。

8.病入膏盲(肓):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9.不容清(名)状:名,讲出;状,形容、叙述。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作(假)思索:假,冒用、靠。

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11.不茅(毛)之地:不毛之地形容肥沃的土地或荒芜的地区。

12.不径(胫)而走:胫,小腿。

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等待实行就快速传播盛行。

13.不落巢(窠)臼: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

14.苍(沧)海桑田:沧海,蓝色的海洋。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5.重蹈为丛藓科扭口藓(覆以):辙不汲取失利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覆辙,翻过来的老路。

16.出奇致(制)胜:制,取得。

克敌制胜,获胜。

17.穿(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川,河流。

18.发愤(惧)图强:下定决心,不懈努力坚忍,寻求衰弱。

发奋:决意不懈努力。

19.飞扬拔(跋):扈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

跋扈,蛮横20.分道扬镖(镳):镳,马嚼子。

扬镳义为策马。

分道扬镳,比喻志趣相同而分路。

(含解释)初中语文易错成语

(含解释)初中语文易错成语

(含解释)初中语文易错成语01、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02、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03、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04、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05、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06、鼎力相助✔【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07、—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08、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09、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5、不知所云✔【解释】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初中必背的易错成语大全

初中必背的易错成语大全

初中必背的易错成语大全初中必背的易错成语一)易混用成语(46个)1、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能写成。

与之相似的成语是“一蹴而就”,用来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洗心革面: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

比喻彻底悔改。

与之相似的成语是“脱胎换骨”,用来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3、开诚布公: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重在“表白”,多与“说”这一类词语配合使用。

与之相似的成语是“推心置腹”,多形容内心的态度、行为,比喻真心待人。

4、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

多指心理状态,精神面貌,语意较轻。

与之相似的成语是“自暴自弃”,指不求上进,甘心落后。

多指行动表现,语意较重。

5、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与之相似的成语是“洋洋自得”,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这个词语经常需要动作行为配合。

6、束之高阁: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

与之相似的成语是“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侧重在不理睬、不处理。

7、字斟句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与之相似的成语是“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后指故意卖弄自己的学识。

8、挖空心思:比喻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

有贬义。

与之相似的成语是“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

中性词。

9、处心积虑: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

多用作贬义。

与之相似的成语是“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

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10、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与之相似的成语是“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强调受到深刻影响。

11、含糊其辞: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

强调说得含糊不清。

与之相似的成语是“闪烁其词”,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重在不肯说出真相。

12、惨绝人寰:形容惨痛到了极点。

与之相似的成语是“惨无人道”,残酷、狠毒到极点,残暴而灭绝人性。

初中语文易用错成语自己整理可用

初中语文易用错成语自己整理可用

中考常用错的成语◎【始作俑者】:第一个干坏事的人,被误解释为第一个发起某事的人。

褒贬混淆。

◎【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十分纯熟,常被当作没有全局观念这种意思来使用。

◎【不知所云】 :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望其项背】:可以赶上。

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全使意思颠倒了。

常用语否定◎【差强人意】: 大体上使人满意。

多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然能来风,必定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而如今则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的事物,意思恰好完全相反。

常用语否定◎【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指贬义,现在多被误解为“团结力量大”,褒贬混淆。

◎【蓬荜生辉:】谦敬之辞。

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实在是不恰当。

◎【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

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美轮美奂】:本意是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如今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

错!◎【苦心孤诣】:比喻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媒体上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不愠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被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不温不火: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

◎【首鼠两端】:迟疑不决。

常被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含贬义。

常被误用于褒义场合。

◎【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

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常与含贬义的“不孚众望”混用。

◎【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中考易错成语

中考易错成语

中考易错成语中考易错成语75例:1. 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2. 孜孜不倦:是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通常指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3. 叹为观止:赞美事物美好到了极点。

4.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5. 不厌其烦: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有耐心。

6. 脱颖而出:颖:尖子。

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

形容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7. 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

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8. 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9. 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十分和谐,多用于形容悦耳的声音。

10.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

11.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形容十分愤怒。

12.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13.语无伦次:指说话没有顺序逻辑,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14.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

15.用心良苦:很费心思地反复思考。

16.自命不凡:指自以为很了不起,自以为比别人高明。

17.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自轻自贱。

18.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19.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20.兴高采烈: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21.引经据典:指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故事作为论据。

22.虚张声势:假装出强大的气势。

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23.味同嚼蜡:味道如同嚼蜡一般,形容没有味道。

多指说话或文章枯燥无味。

24.海誓山盟:恋人间对未来生活的盟约和誓言,表达对爱人的信任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25.适得其反: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26.屡见不鲜: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27.捶胸顿足:用拳敲打胸部,跺着双脚,形容非常悲痛与懊悔的样子。

100个初中语文高频易错成语(附练习答案)

100个初中语文高频易错成语(附练习答案)

100个初中语文高频易错成语(附练习)1.空穴来风释义:有孔洞便会进风,后用来比喻自身存在弱点,流言蜚语等得以乘隙而入,也比喻传言有根据。

误用: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释义: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含贬义。

误用: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释义: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

误用:用来形容自然风景或其他美好事物,错。

4.炙手可热释义: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靠近;指人的权势等。

误用: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其他流行的事物。

5.侃侃而谈释义:“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误用:多误用来形容聊天。

6.首当其冲释义: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遇到灾难;一般作谓语。

误用: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释义: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恰到好处。

也可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火爆。

误用:常被人误用来形容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8.鼎力相助释义:大力支持帮助。

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误用:不可用于自己,否则显得不谦虚。

9.集思广益释义: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误用:主语应该是领导者,不能是提意见得群众。

10.首鼠两端释义: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释义:表示过分吹嘘的话语;多为贬义。

误用: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释义:才华像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误用:常误用于“脱颖而出,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

13.蓬荜生辉释义:谦敬之辞,形容贵客来访令主人感到增光不少。

误用:广告语误用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

14.不可收拾释义: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

误用: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说成“一发而不可收拾”,错。

(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15.出奇制胜释义:出奇兵战胜敌人。

中考语文易错成语

中考语文易错成语

中考语文易错成语中考语文易错成语篇11、空穴来风【解释】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误用】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解释】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误用】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解释】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误用】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炙手可热【解释】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误用】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误用】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解释】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

【误用】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解释】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误用】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解释】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误用】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集思广益【解释】广泛吸收群众有有益的意见。

【误用】主语应该是领导者,不能是提意见得群众。

10、首鼠两端【解释】迟疑不决。

【误用】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解释】过分赞美的言词。

【误用】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解释】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误用】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13、蓬荜生辉【解释】谦敬之辞,对方的来访或赠送的字画使自己的寒门增添光辉。

【误用】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4、不可收拾【解释】事物败坏到无可挽救。

【误用】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说成“一发而不可收拾”,错。

(“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15、出奇制胜【解释】作谓语,不带宾语。

【误用】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意气用事【解释】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误用】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17、不知所云【解释】批评说话人说得不好,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初中语文中常见的100个易错成语

初中语文中常见的100个易错成语

初中语文中常见的100个易错成语初中语文中常见的100个易错成语1.暗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按部就班:指按其门类,就其次序,比喻研究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安步不动: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4.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5.别出心裁:指出人意料之外地另寻出路,有创意。

6.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辛。

7.变本加厉: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

8.病入膏肓: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9.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11.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2.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不落窠臼:现成格式、老套子。

14.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5.重蹈覆辙:辙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16.出奇制胜:取得制胜。

17.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18.发愤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

19.XXX跋扈:XXX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

20.分道扬镳:比喻志趣不同而分路。

21.纷至沓来:来连续不断的到来,纷纷到来。

22.甘之如饴:表示甘愿承受艰苦、痛苦。

23.各行其是:自以为正确的,含有贬义。

24.攻城掠地:掠和略都有夺取的意思,但是夺取的对象不同:掠是夺取人、财、地,而略是夺取土地。

25.固步自封:故步源于“邯郸学步”的故事,本意是指原本的走路姿势,在这个成语中比喻成规旧套。

固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盲目自满。

26.骨梗在喉:鲠是鱼刺的意思。

骨鲠在喉比喻有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27.鼓惑人心:迷惑、毒害人心。

蛊是毒虫,用来放在食物里害人。

28.鬼域伎俩:蜮是传说中在水里害人的怪物。

鬼蜮即鬼怪。

29.汗流浃背:XXX,意为透彻。

浃背指湿透了脊背。

30.好高骛远:骛指XXX,引申为追求。

鹜是鸭子,没有追求的意思。

这个成语比喻不切实际,不踏实。

八年级易错成语

八年级易错成语

八年级易错成语1. 首当其冲。

- 错误理解:常常被误用来表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做某事。

- 正确含义: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例如: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出口型企业首当其冲。

2. 炙手可热。

- 错误理解:很多人误将其理解为“热门”“受欢迎”的意思。

- 正确含义: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如:这位明星在娱乐圈炙手可热,但也有很多负面新闻。

3. 莘莘学子。

- 错误理解:有时会被误写,“莘莘”容易写错,且可能被误读。

- 正确读音和含义:“莘莘(shēn shēn)学子”,指众多的学生。

例如:莘莘学子们怀揣着梦想走进大学校园。

4. 不刊之论。

- 错误理解:容易被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 正确含义: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如: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证严密,堪称不刊之论。

5. 差强人意。

- 错误理解:常被误解为“不能让人满意”。

- 正确含义:差,尚,略;强,振奋。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例如:这场比赛的结果差强人意,球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6. 无所不至。

- 错误理解:可能被误理解为“无微不至”的积极意义。

- 正确含义:指没有不到的地方。

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比如:这个坏蛋作恶多端,无所不至。

7. 不绝如缕。

- 错误理解:可能被错误地用来形容“连续不断”的一般事物。

- 正确含义: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例如:远处传来的笛声不绝如缕,在夜空中飘荡。

8. 望其项背。

- 错误理解:常被误用为“赶不上”,错误地使用“难以望其项背”的形式。

- 正确含义: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后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例如:他的成绩如此优秀,很少有人能望其项背。

12个初中语文易混淆的成语及解释汇总

12个初中语文易混淆的成语及解释汇总

12个初中语文易混淆的成语及解释汇总
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褒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贬义。

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

形容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9、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10、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初中常见易错成语

初中常见易错成语

初中常见易错的成语常见易错的成语1 空穴来风:(1) ∶有了洞穴才会进风 (2) ∶比喻消息或传说并非完全无根据。

2 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3美轮美奂: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华美堂皇。

4 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到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5 侃侃而谈:理直气壮、沉着不迫地谈论。

侃侃:形容说话沉着不迫的样子。

6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7 鼎力相助:大力支持帮助。

8 脱颖而出:比喻有才能之人一遇时机,其才干就能显示出来。

9 蓬荜生辉:〔对方的来访或赠送的字画〕使自己的寒门增添光芒。

10 望其项背: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

比喻赶得上。

11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12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13 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不犹豫回忆。

14 差强人意:还能振奋人的情绪。

比喻大致令人满意。

15 抛砖引玉:比喻以粗浅的见解引出别人的高见。

16不可理喻:没法用道理使他明白。

形容蛮横、固执、愚昧。

17义愤填膺:由正义而激发的愤怒充满心胸。

18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在一起。

19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能的精巧,像是鬼神之作。

20 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

2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

22置之度外:将一切事物弃置身外,不以为意。

23无可厚非:不必过分地加以责备,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

24休戚与共:彼此间的幸福和祸害都共同承受。

25评头品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

现也比喻任意挑剔,在小节上过分挑剔。

26不胫而走:比喻消息等传播迅速。

27耿耿于怀:对所经历的事持有看法,不能忘却,萦绕于心。

形容有心事。

28耳提面命:形容长辈谆谆教诲。

29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30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

31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出乎意料,也强调神秘微妙。

32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33面目全非:样子完全不同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成语易错字集中练习
一巧不通()婷婷玉立()发愤图强()利兵秣马()刚腹自用()砰然心动()坚如磬石()虎视耽耽()陈词烂调()娇揉造作()独辟溪径()真知卓见()惮精竭虑()姹紫艳红()一愁莫展()相形见拙()功亏一匮()墨守陈规()自鸣不凡()并行不背()迫不急待()急攻近利()原形必露()事过景迁()爱不失手()无机之谈()志高气扬()人才倍出()挤挤一堂()跚跚来迟()忧柔寡断()一刀两段()推心至腹()甘败下风()官冕堂皇()和言悦色()一脉相成()如出一则()以逸代劳()战战惊惊()入不付出()披星带月()无精打彩()金壁辉煌()残无人道()一番风顺()中流抵柱()冲耳不闻()烂竽充数()义不容词()鞠躬尽萃()融汇贯通()无独有隅()儒子可教()含辛如苦()矢志不逾()径渭分明()礼上往来()当人不让()大事大非()循绪渐进()走头无路()进退唯谷()突如奇来()谈笑风声()绝处缝生()多仇善感()变化无长()壮志难筹()沤心沥血()巧夺天功()置若往闻()手屈一指()曲指可数()梦昧以求()金榜提名()悲欢离和()语无轮次()相得益张()不可明状()名列前矛()自出新裁()因地治宜()无动于中()穷困撩倒()天衣无逢()挺而走险()如法泡制()登峰造及()吹毛求呲()不可思异()克尽职守()万恶不射()仗义直言()顶礼莫拜()磷次栉比()摸肩接踵()非同繁响()道听涂说()正襟围坐()轰堂大笑()故名思义()义愤填鹰()毛骨耸然()苦心孤意()面面相觊()海市胜楼()期期哀哀()根深地固()莘莘学子()适才放旷()怒不可扼()契而不舍()尽态极艳()穷形尽像()对薄公堂()耳题面命()面授机益()冰释前贤()豆寇年华()风华正貌()沆泄一气()分道扬标()嶙嶙总总()色厉内任()美轮美涣()翻云复雨()高屋建领()乐此不皮()捉禁见肘()鞭僻入里()草管人命()心益已久()飞扬拔扈()放浪形骇()祸起硝墙()积重难反()含英咀花()弹管相庆()齐人忧天()棉里藏针()大名顶顶()大气晚成()纷至踏来()全宜之计()忧心重重()道貌安然()及及可危()掉以轻心()不屑子孙()不一余力()不醒人事()重倒覆辙()大言不渐()含情默默()同仇敌慨()未雨绸谬()相儒以沫()酩顶大醉()磬竹难书()无可后非()砍砍而谈()歪风斜气()灸手可热()凤毛鳞角()方兴未爱()趋之若鹜()浑身懈数()变本加利()爱屋及巫()般门弄斧()按步就班()半途而费()见义思迁()斤斤有味()斤斤乐道()津津计较()馕中羞涩()目不识钉()偶断丝连()旁证博引()琳郎满目()一视同人()独树一指()往开一面()闪烁其词()滔光养晦()为虎作怅()万接不复()委屈求全()蔽帚自珍()消声匿迹()翻然悔悟()平水相逢()莫中一是()耳熟能祥()尔欲我诈()姑名钓誉()乌和之众()厉精图治()世外桃园()破斧沉舟()穿流不息()一败途地()怨天由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