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问题描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课程改革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然而,课改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课改存在问题:1. 教材质量不稳定:由于课改需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教材的质量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有些新教材可能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2. 教师培训不足:课改需要教师具备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但是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数量可能无法满足需求。
有些教师可能对新的教学方法感到陌生,无法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3.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课改可能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生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这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压力,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4. 考试评价制度不合理:课改需要配套的考试评价制度,但是现有的考试评价制度可能存在问题。
有些考试评价过于注重记忆和应试能力,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教材质量稳定性:加强对教材的审查和评估,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同时,建立一个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进行修订和改进。
2. 加强教师培训:增加教师培训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
培训内容应包括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同时,建立一个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经验分享。
3. 合理分配学习任务:确保学生学习任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课程设置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进行科学规划,避免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和兴趣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 改进考试评价制度: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还可以引入项目作业、实践考核等形式,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总结:课改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一、问题描述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课程改革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然而,当前的课程改革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课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目前,课程改革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导致各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不一致。
这使得课程改革的效果无法得到有效评估,也难以形成持续的改进机制。
2. 教师培训不足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然而,目前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教师培训的时间短、内容单一,无法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
同时,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估机制,无法确保培训效果。
3. 学生负担过重课程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但实际上,由于各科目的课程安排和学习要求增加,学生的负担反而加重。
学生需要同时应对大量的学科内容,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建立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制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可以通过召开专家论坛、开展研究项目等方式,形成共识,并将其纳入相关政策文件中,以指导各地的课程改革实践。
2. 加强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需要加强教师培训。
可以通过开展专业化培训、提供在线学习资源、组织教研活动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机会。
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培训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确保培训效果。
3. 优化课程设置和学习负担针对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可以优化课程设置和学习负担。
可以通过减少课程数量、优化课程内容、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等方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4. 加强评估和监测为了评估课程改革的效果,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和监测机制。
可以通过开展教育质量评估、定期进行学生和教师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了解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一、问题描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然而,课改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缺乏统一的理念和目标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理念和目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不同的教育机构和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存在差异,导致改革的方向和效果不一致。
1.2 教师培训不足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具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但是目前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教师培训的时间和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教师的需求,导致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面临困惑和挑战。
1.3 教材与教学内容不匹配当前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彻底匹配。
有些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1.4 评价体系不完善课程改革需要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但目前的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
评价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2.1 建立统一的理念和目标教育部门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等多方参预,制定统一的课程改革理念和目标。
通过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形成共识,明确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为课程改革提供统一的指导。
2.2 加强教师培训教育部门可以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
培训内容应包括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可以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经验分享。
2.3 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教育部门可以组织专家和教师参预教材的编写和更新工作,确保教材和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匹配。
教材应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量能力的培养。
2.4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教育部门可以探索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将考试成绩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相结合。
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力的发掘,鼓励学生的多元发展和个性发展。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一、问题描述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成为了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然而,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课改存在问题:1. 教材过于繁琐:部份教材内容过于庞杂,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给学生增加了过多的学习负担。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学科知识割裂: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融合不够密切,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4. 考试评价过于功利化: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成绩和排名,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精简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精简,突出重点,减少冗余内容。
同时,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调整,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2. 多元化教学方法: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问题导向学习、探索式学习等,让学生在积极参预中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3. 强化跨学科融合:鼓励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可以通过开设跨学科课程、组织跨学科项目等方式实现。
4. 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纳入考量,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5. 提供专业发展机会: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可以组织教研活动、开展培训课程等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6. 加强家校合作:积极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
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
7. 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使他们能够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程、推动社会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总结: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精简教材内容、多元化教学方法、跨学科融合、综合评价体系、教师专业发展、家校合作和倡导终身学习理念等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推动课程改革向着更加科学、合理和有益的方向发展。
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学校对课改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确定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分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编写和使用导学案,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等。
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惑。
今天来到贵校,希望能得到贵校的答疑点拨,以促进我校课改工作有一个质的提升。
困惑一:小组合作学习不扎实,只是停留于表面现象。
在小组汇报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能得到更多的锻炼,一些性格内向的,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
学困生基本没有发言的时间,而且他也不想发言。
成绩中等的孩子也很少主动发言,因为小组展示环节优秀生的发言无形中打击了他们的自信。
久而久之,困难的学生学习越来越困难,中等生进步少,优秀生越来越好。
两级差距越来越大。
而且小组评价容易重整体而轻个体,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孩子在活动中抱着“东郭先生”的态度,加大了老师对学生个体情况的掌握。
小组活动中还出现一些放任自流的现象,课堂纪律非常松散。
怎样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问题呢?困惑二:学校教师集体备课困难较大。
我校师资力量较弱,很多老师承担了多门学科的教学。
这给集体备课分组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比如一位任教语文、思品的老师如果分在语文组集体备课,那他的品社课怎么办呢?而且和他同年级的品社老师在集体备课中就没有同年级的老师一起备课、研课的机会,只能是不同年级段的老师坐在一起备课,在我校,这样的情况很多事实上我们的品社、科学组都只有三人,因为不同年级,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研读挖掘得很浅,对导学案中探究点的设计也把握得不够准确,制约了教师备课的能力,不能真正起到集体备课的作用。
困惑三:注重了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新课改中,培养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是新课改中的一个新理念,但在学生自我展示的同时,只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对必要的基础知识(如字、词的学习。
很多学生只善于表达,但不会书写,书面表达欠缺。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一、问题描述随着教育的发展,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然而,课程改革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提出解决方案。
以下是课程改革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1.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导:课程改革在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导,导致教师们在实施课程改革时存在困惑和不确定性。
2. 教师培训不足: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具备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然而,目前教师培训的内容和质量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无法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
3. 学生负担过重:课程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学校和教师没有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压力。
4. 教材和资源不足:课程改革需要更新和优化教材和教学资源,但目前教材和资源的更新速度和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统一的标准和指导:制定统一的课程改革标准和指导文件,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为教师提供明确的指导,使其能够更好地实施课程改革。
2. 加强教师培训: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提高培训的内容和质量。
培训内容应包括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如何应对课程改革中的挑战和难点。
同时,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为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
3. 减轻学生负担: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学生的学业负担和课外活动的合理安排。
同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减少对学生的过度评价和竞争。
4. 更新教材和资源:加大对教材和教学资源的研发和更新力度,确保其与课程改革的要求相适应。
同时,加强教材和资源的质量监控,确保其内容准确、科学、易于理解。
5. 加强评估和监测:建立健全的评估和监测机制,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课程改革的措施和政策。
6. 加强学校和社会的合作:鼓励学校与社会各界加强合作,共同参预课程改革,共同承担起推动教育发展的责任和义务。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一、问题描述近年来,我国教育系统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然而,课改过程中也浮现了一些问题,如下所述:1. 教学负担过重:课改后,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增加,课程内容变得更加繁杂,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
2. 教师培训不足:课改涉及到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但许多教师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无法有效地应用新的教学模式。
3. 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由于课改需要更新教材,但现有的教材质量良莠不齐,有些教材内容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考试评价体系不完善:课改后,考试评价体系仍然侧重于记忆和应试能力,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课改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1)优化课程设置:合理调整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和课程内容,减少重复和冗余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核心知识和技能。
(2)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通过引入个性化学习的方法和工具,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匡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
2. 加强教师培训:(1)提供专业培训机会:为教师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匡助他们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提供实践机会以提升教学能力。
(2)建立教师交流平台:创建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分享,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提高教材质量:(1)加强教材审查:建立严格的教材审查机制,确保教材内容科学、准确,并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鼓励教材创新:支持教材编写者进行创新,鼓励他们开辟符合现代教学需求的教材,以提高教材的质量和适合性。
4. 完善考试评价体系:(1)综合评价学生能力:改革考试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减少对记忆和应试能力的侧重。
(2)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入多种评价方式,如项目作业、口头报告、实践考核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结语课改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推进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
通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材质量以及完善考试评价体系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解决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育的持续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改中存在困惑、问题与整改措施
课改中存在困惑、问题与整改措施课改中存在困惑、问题与整改措施一、小组活动安排不合理有的老师分活动小组,只是按座位或大小个就近分组,这样可能造成有的小组全是好学生、有的小组全是较差的学生,这样就达不到先进带动后进、好生帮助差生的良好效果。
二、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改进措施:1、小组成员要视每节课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少于2人,不多于5人。
2、小组安排要注意好、中、差学生的合理搭配,这样相互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探究、共同进步。
3、小组安排要注意性别的合理搭配。
在合作小组中混合男女学生,可以丰富小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而多视角的产生则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
4、小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能力。
有的学生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思维比较深刻,将这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更能有助于组内成员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全面发展。
5、小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
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必须学会与各种人进行合作,需要与不同社会群体的人接触往来。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合作的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应对这种真实的社会生活。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但在听课时,我发现,有些问题学生完全可以马上回答出来,老师却花大量时间让小组讨论,那么课堂宝贵的45分钟时间,一部分花在无谓的“讨论”上,是不是一种浪费呢?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改进措施:1、老师要精心设计需要讨论的内容课堂上需要讨论的内容最好是开放性、有争议的话题。
例如:小学课本中的《编号码》一节,老师布置任务要求给全校学生编号码,存入电脑,这样,在电脑中随便调出一个学生的档案就能查出他在哪个年级,哪个班,性别是男是女,年龄多大,那么这样编号码有几种编法,哪个编法最好,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相反类似于“1加1等于几”这样的问题,非常简单,而且1+1就是等于2,实在没有讨论的必要。
新课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与思考
新课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与思考民乐三中田峰全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全面展开,新课程如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春日走进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生活。
我校省首批实验校,在2003年秋季正式实施了实验工作。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使我感到了在实施课改中我们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惑。
现就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一些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1、观念转变不够到位。
我们还没有形成新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教材观.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学习过程的主体,没有树立教学的出发点是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我们还没有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作者、促进者、协商者、话筒的传递者,角色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虽然注意组织学生进行了合作交流,但多数是流于形式,缺乏对组织合作学习目的的理解和对组织合作学习的调控,在进行对话、沟通、交流、互动、合作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不够,缺少引发学生主动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师不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没有改变“教材中心”的旧式,在拓展和灵活使用教材上显得乏力,存在演出“教案剧”的现象;我们仍按预设的教案组织教学,不注重利用课堂共生知识。
2、“课标”意识不强。
我们对新课程要求的质量意识比较模糊,没有深入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六个改变”和“六点要求”。
特别是对于课标中提出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目标不能进行有机整合,往往顾此失彼;在具体的教学中,以为课改就可以淡化双基,在组织课堂活动中往往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既使注意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和自主探索,但由于目标模糊和组织能力不强,从而不能做到课堂教学活泼而有序,结果既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又削弱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课堂表面热闹、活跃,实际上教学效益低下;要么就纯粹按旧的模式,结果就是穿新鞋,走老路。
3、全面关注学生发展的意识不强,忽视教师和学生体验的教学过程。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一、问题描述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然而,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详细讨论课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1 课程内容不合理课程内容不合理是课改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1.2 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灌输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缺乏互动和参预,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1.3 评价体系不完善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惟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种评价体系过于功利化,不能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容易导致教育过度应试化。
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课改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推动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2.1 制定合理的课程设置针对课程内容不合理的问题,我们应该制定合理的课程设置。
首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社会发展趋势,确定课程的核心内容。
其次,需要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最后,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保持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
2.2 推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了改变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我们应该推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角色,注重启示式教学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同时,要鼓励学生参预课堂互动,积极探索和实践,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预度。
2.3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为了解决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评价应该从单一的考试成绩转变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质量、项目实践等多个方面。
同时,要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和潜力,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和创新能力。
三、总结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针对课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制定合理的课程设置、推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这些都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关键步骤。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一、问题描述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课程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在课改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1. 教师抵触情绪:部份教师对课改持抵触态度,耽心改革给自己带来额外的负担,影响教学效果。
2. 教材选择难点:由于课程改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面临难点,不知道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教材。
3. 考核方式单一: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培训资源不足:部份学校和教师在课改过程中缺乏相关的培训资源和指导,导致改革效果不佳。
5. 学生学习压力增加:由于课程改革的要求更高,学生的学习压力也随之增加,容易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二、解决方案1. 加强教师培训:针对教师抵触情绪,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供相关教育改革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匡助教师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
2. 提供教材选择指导:学校可以组织专家评审教材,提供教材选择指导,为教师提供合适的教材,减轻他们的选择负担。
3. 推行多元化考核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学校可以引入项目制评价、口头报告、实践操作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4. 建立教师交流平台:学校可以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交流,提供互助和支持,共同解决课程改革中的问题。
5.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匡助学生应对课程改革带来的学习压力。
三、解决方案的实施1. 教师培训计划:学校可以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包括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内容,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适应能力。
2. 教材评审机制:学校可以建立教材评审机制,邀请专家评审教材,并根据评审结果提供教材选择指导,为教师提供可行的教材选择方案。
3. 考核方式改革:学校可以制定考核方式改革方案,引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并培训教师相应的评价能力,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一、问题描述课改是指对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进行改革和创新的过程。
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课改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1. 教师培训不足:由于课改的要求不断变化,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培训机构和学校的培训计划并不完善,导致教师在课改中面临困惑和不适应。
2. 教材更新不及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教材也需要不断更新。
然而,目前教材的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导致教材内容与时代要求脱节,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评价体系不科学: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学生负担过重:课改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由于课改的实施不够完善,学生的学习负担并没有减轻,反而增加了。
这导致学生缺乏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自主学习和兴趣发展。
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课改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提供针对课改的培训课程和资源,匡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同时,鼓励教师参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 加快教材更新:建立教材更新机制,确保教材与时代要求相适应。
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预教材编写和评审工作,确保教材内容科学、全面,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改革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引入项目制、课题研究等形式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预实践和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减轻学生负担:优化课程设置,减少重复性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兴趣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和课外活动,匡助学生全面发展。
5. 加强家校合作:建立起家校沟通平台,促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密切合作。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然而,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课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期能够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
一、教师培训不足1.1 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许多教师在课程改革之前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1.2 缺乏教学方法的更新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和实施缺乏积极性。
1.3 缺乏教育技术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师需要掌握新的教育技术,但许多教师对于教育技术的应用了解不足。
解决方案:- 加强教师培训计划,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课程,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 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课程和教学方法的研讨会,更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 建立教师在线培训平台,提供教育技术的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过于繁杂2.1 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部分课程内容过于繁杂,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2 缺乏跨学科整合课程内容缺乏跨学科整合,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2.3 缺乏与时俱进的内容部分课程内容过时,无法及时跟上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解决方案:- 优化课程设置,减少冗余内容,注重核心知识和实用技能的教学。
- 鼓励教师进行跨学科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 定期更新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关注社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使课程内容更贴合现实需求。
三、评价体系不合理3.1 重视考试成绩现行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2 缺乏多样化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3.3 评价标准不明确评价标准不明确,导致评价结果主观性较高,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解决方案:- 调整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减少对考试成绩的过度依赖。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一、问题描述教育课程改革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课改问题:1. 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由于各地区、学校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实施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导致教育质量不均衡。
2. 教师培训不足: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但是许多教师缺乏相关培训和支持,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3. 学生负担过重:课程改革往往带来新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学习效果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4. 教材教辅不合理:一些教材和教辅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内容重复、难度不适宜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教育部门应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明确各个年级和科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确保教育质量的均衡和提高。
2. 加强教师培训:教育部门应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和资源,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减轻学生负担:教育部门应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
同时,学校和家长也应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保证他们有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4. 审查教材教辅: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材和教辅材料的审查,确保其内容合理、难度适宜。
同时,鼓励学校和教师选择优质的教材和教辅材料,提高教学质量。
5.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身心健康。
家长可以提供学习支持和鼓励,学校可以提供学习指导和帮助,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 建立评估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三、结论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加强教师培训、减轻学生负担、审查教材教辅、加强家校合作和建立评估机制等措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一、问题描述当前,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然而,随着课改的推进,也浮现了一些问题。
以下是课改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1. 课程负担过重:课改后,学生需要学习更多的科目和知识点,导致课程负担过重,学生时间不够自由支配,无法进行充分的课外活动和自主学习。
2. 教师教学压力增加:课改后,教师需要熟悉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加了教学准备的工作量,并且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批改作业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教师的教学压力增加。
3. 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课改后,由于课程内容增加,学生可能无法深入学习每一个科目,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扎实。
4. 教学资源不足:课改后,由于新增科目和知识点,教学资源可能无法及时跟进,教材和教辅材料的更新速度无法满足需求,导致教学资源不足。
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课改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课程设置:对于课改后新增的科目和知识点,可以适当减少其学习时间,避免课程负担过重。
同时,可以增加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提供教师培训和支持:为了匡助教师更好地适应课改后的教学要求,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新教材的解读、教学方法的更新等,匡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3. 引入多元评价方式: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可能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引入多元评价方式,包括作业评价、项目评价、小组讨论等,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4.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为了满足课改后的教学需求,需要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
可以投入资金更新教材和教辅材料,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5.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除了课堂教学,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可以通过开设自主学习课程、提供学习指导和资源支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标题: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教育体制不断发展,课改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举措,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然而,课改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课改存在的问题1.1 教学内容单一化在课改过程中,部分学校和教师可能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导致教学内容单一化,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1.2 教学方法僵化部分教师在课改中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导致教学方法的僵化,影响教学效果。
1.3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于课改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问题,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动力不足,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解决方案2.1 多元化教学内容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注重多元化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开发,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课程。
2.2 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化学习、合作学习、实践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3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育部门应该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使其具备应对课改挑战的能力和信心。
三、建立有效评估机制3.1 定期评估课改效果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定期评估课改的效果和成效,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3.2 倾听学生意见学生是课改的直接受益者,应该充分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反馈,调整和改进课改措施。
3.3 加强教师自我评估教师应该自觉进行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估,不断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加强家校合作4.1 建立良好家校关系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
4.2 家长参与课改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应该积极参与课改,支持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工作,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4.3 建立家长教育平台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建立家长教育平台,为家长提供教育培训和指导,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一、问题描述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课程改革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然而,课程改革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量和解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1. 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由于不同地区和学校的课程标准不一致,学生之间的知识体系存在差异,不利于学生之间的比较和交流。
2. 教材选择不合理:一些教材内容陈旧、过时,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同时,教材的编写和选择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利益关系,导致教材质量下降。
3.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学生参预和互动的机会。
这种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考试评价过重:当前的教育体制中,考试评价占领了重要地位。
这种以考试为导向的评价方式,容易导致教育过程中的功利化,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统一课程标准: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确保各地区和学校的课程设置相对统一。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比较和交流,提高教育质量。
2. 更新教材内容: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使其与时俱进。
同时,建立一个公正的教材审查机制,确保教材的质量和内容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3. 多元化教学方法:引入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实践操作、项目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多元化评价方式:改革考试评价制度,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表现、项目作业、课堂参预等。
这样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5. 增加教师培训和支持:提供教师培训和支持,匡助教师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同时,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6. 加强家校合作: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使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与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7. 引入新技术:利用新技术,例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的获取。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引言概述:自从教育改革开始以来,课程改革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尽管课改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课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知识负担过重1.1 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学生在现行课程下面临着过重的知识负担,需要背诵大量的知识点,导致学习压力过大,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1.2 教师教学负担加重课改带来了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材和教学方法,增加了他们的教学负担。
1.3 缺乏综合素质培养过重的知识负担使得学生缺乏时间和机会去培养综合素质,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解决方案:-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可以通过减少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等方式来实现。
- 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可以通过提供相关培训和资源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课改。
- 引入综合素质培养课程,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资源不足2.1 教材更新滞后由于课改频繁,教材更新滞后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难以及时使用最新的教材进行教学。
2.2 实验设备和教学工具不足某些学校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无法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和教学工具,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2.3 缺乏数字化教学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学校仍然缺乏相关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解决方案:- 加强教材编写与更新,建立教材编写和更新机制,确保教材与课程改革的同步进行。
- 政府和学校应加大对实验设备和教学工具的投入,提高实践教学的条件和质量。
- 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鼓励学校和教师利用现有的数字化资源,同时推动相关机构开发更多适用于课程改革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三、评价方式单一3.1 侧重于记忆和应试能力现行的评价方式主要侧重于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2 缺乏多元化评价方法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使得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示。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一、问题描述当前,课改在我国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虽然课改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 教师压力增大课改要求教师进行新课程的研发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给教师增加了更多的工作量和压力。
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教案、备课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导致教师工作负担过重。
2. 学生学习压力加大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要求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
这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学习压力,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课程任务,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
3. 教学资源不均衡由于课改要求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但目前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一些学校和地区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材资源,导致课改的实施受到限制,影响了教育公平。
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课改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和支持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
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掌握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同时,建立教师交流平台,让教师们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相互学习和支持。
2. 优化学生评价机制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可以优化学生评价机制。
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项目作业、实践报告和团队合作评价等,让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自主学习的机会。
3. 加大教育资源投入为了解决教学资源不均衡的问题,需要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
政府可以增加教育经费,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材资源。
同时,可以加强不同地区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提高教育公平。
4. 鼓励学校合作和创新为了促进课改的顺利实施,可以鼓励学校之间的合作和创新。
学校可以开展跨学科的合作项目,共享教学资源和经验。
同时,可以建立教育创新基地,支持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
总结:课改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课改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人属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围推行。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肩负起这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千秋大业,胸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脚踏实地投身于新课程教育改革之中。
一直从事农村教育教学工作的我们,在这次课改大潮中收获颇多。
下面,就我们在课改中发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建议等谈一谈。
一、存在的问题(一)观念认识问题现阶段,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对“课改”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课改”的人为数不多,特别是在农村,实施者更是凤毛麟角。
为什么实施者甚少呢?通过调查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1、初步转变了教学思想,更新了教学观念。
认识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操作”;塑造了学生的创新灵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教育观念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一是从“以教师教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二是课堂教学价值观的转变。
教学中注意关注孩子们未来的成长,为孩子们健康成长铺路搭桥,为生命奠基。
三是师生观的转变。
对教师是教育者又是服务者,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和谐的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正在慢慢的建立起来。
3、诸多农村教育教学工作者对新课程改革的意义认识不到位,他们认为课程改革是专家们的事,他们只是一个普通教师,想改也改不了,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4、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的教师,特别是资历较深的教师,他们一直深信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一直认为“传道授业”、“尊师重教”就是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学生主要是听与记,殊不知这里面却隐藏了学生才是知识建构的真正主人的客观事实,要改变他们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5、一部分年轻教师则认为,所谓的课改就是课上用多媒体、分小组,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而现实中,大多数农村学校连幻灯片都没有,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他们认为农村不具备课改条件,无法进行课改。
6、有的教师尽管被唤醒与自主接受新的教学观念,也善于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外化为自己的行动,但在实施过程中受不了众多传统型教师的不良舆论,课改也就不了了之。
课改在这样的逆流之境,又怎能抬起头来迈开大步呢?(二)传统教学理念,束缚课改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生围绕着教师转,学生认为教师说的、课本里的就是真理,只要是教师讲的都记,教师说的都做,离开教师就无所适从,懵懵懂懂,虚度光阴,学生对知识毫无兴趣可言。
新的课程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观,难道教师转换了教育教学观念并行动起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被调动起来,就能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就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了吗?事实证明不是这样的,经过调查发现,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有少数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并在知识的探索中体会到成功与快乐。
可有些则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坐立不安,不知要说什么,也不知要干什么;有些则在一些小问题上纠缠不清;有些甚至主题不清,说题外话。
小组合作学习常常流于形式,不仅浪费时间与精力,更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硬件设施短缺,制约课改进行《课程标准》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教学配置相应设备。
”但在农村又有多少所学校能够这样做呢?实行“一费制”后,政府资金投入不到位,诸多学校依然是一支粉笔一嘴,一个老师一双眼。
开展教研活动要查资料,镇中心小学才有三几台联网的电脑,村小、校点更别提用电脑查资料,从仅有的一两本教科书又能找到什么?教师面对学校简陋的设施,尴尬的境地,要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那也只是勉为其难的事。
(四)教育评价机制,跟不上课改要求实施新课改后,诸多教师都认识到原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实践和发展的需要,认识到现行的中小学考试制度与新课程实施间的矛盾,但教育督导部门和社会各界仍然在用传统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学生、教师、学校进行评价,分数仍然是评价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仍然是评价一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尺码。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们那敢怠慢分数?社会、学校的评价标准如此,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当然也会相应定位在考试分数上,哪还有心思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多么悲哀的事!(五)强化课改管理,加强培训工作希望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严格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培训好再上岗”的原则,把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纳入继续教育的容之中。
培训的容应包括课改的指导思想、课改的意识、改革目标与各学科课程标准等。
培训方式应倡导培训者与被培训教师的平等交流与对话,以便解决实际产生的问题。
培训的对象应先是校长后是教师。
因为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这一航船的舵手,校长的办学目标、办学宗旨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影响到教师的发展,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如果校长能站在课改的前沿,有强烈的课改意识,用自己的意识去唤醒教师的意识,新课改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要建立适合本校发展的教学体系、教研机制、激励机制,激发教师课改的积极性,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
如果每个教师的课改意识增强了,并把课改观念外化为自己的行动,相信课改就会不断掀开新的篇章。
二、困惑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尽管我们的前期准备工作做了很多,但是,由于新课程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活动,并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少困惑。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仍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使得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把握的度不够好。
2、从传统的教材、教法、学法中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对新课程改革一时还不适应,甚至还有的教师教学过程缺乏新意,仍是穿新鞋走老路。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操作不好,部分造成两极分化。
如何照顾薄弱生,使学生全员发展也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课堂教学有时“模式化”严重,有时又“可操作性”、“可控制性”差,一部分学生活动,另一部分学生成了听众、观众,参与不进来,积极性差。
部分学生学得不好,教师把握不好“度”。
4、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这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是全新的挑战。
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需要教师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需要自己开发课程。
这对于毫无课程开发经验,缺乏课程开发指导,本已非常繁忙的教师来说,是一个现实的困难。
5、对新的课程标准的解读不够准确、不够深刻,肤浅的理解只能产生简单的行为,只能导致课堂教学形式化、表象化。
6、新课改中有不少研究性、探讨性课题,有些是特别强调实践调查的,但目前学校仍是封闭性教学,课程牵涉面广,实践起来有困难、有阻力,这类课题的落实很不到位。
7、对课标的准确把握有困难。
课标中对提及的容在广度、深度、难度的要求比较笼统、不够明确,也不很具体,在教学实践中,讲多了讲难了赶不上进度,讲少了讲浅了又达不到课标要求。
根据新课程的排课计划安排课时以后,教师普遍感觉时间紧压力大,课时不够用。
8、实验教学设施不配套,是制约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结果,忽视教学过程,实验在用口说实验,学生动脑想实验,缺乏动手能力;新课程中实验容大大增加,探究实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硬件设备设施的严重不足,很难组织教学班开设选修课程以及组织探究性学习等活动。
9、活动课是新课改的特点之一,它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规划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但课时的有限性严重制约了活动课的设计。
一种好的方案无法实施,师生双方都感到很无奈。
10、自主学习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如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学生学习能力的平衡状况,学习材料搜集的客观可能性,学生对课余时间调控能力的大小等等。
但学生一般都不具备这些基础和条件。
如果在基础和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全面展开自主学习,是否会流于形式并导致不良的学习习惯。
11、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偏低。
主要表现为:现代先进教育理念和课程知识还有待于巩固和提升,部分教师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注重学习成果。
教师知识结构旧,学科水平低,基础薄弱,影响他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作用。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力差,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视野狭窄,信息闭塞,不了解学科前沿。
综合素质欠缺,难以适应目前的课改,特别是综文、综理、艺术、科学的课的开设和课本课程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教师研究的意识淡薄、能力差。
三、意见和建议(一)尊重鼓励学生,促使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要从旧的、被动的、接受式、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发现、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采用怎样的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角色定位有关。
如果教师把学生看做是要靠他人的直接灌输才能学习的个体,就会采取被动的、接受的学习方式;如果教师把学生看作是自主的学习者,那么教师就会融入到学生之中,从权威主义、专制主义的怪圈中走出来,以一个知识的探索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投入到学生中间,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自学探究、合作交流和规划人生的能力;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乐于赞赏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得到了觉醒。
(二)积极开发资源,改善条件,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实验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为课程改革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
同时学校领导要加深对新课改意义的认识,以课改为己任,在学校力所能及的围配置一些教学设施,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资源优质,全面运用切实可行的,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只有将政府、社会、学校等有利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发挥其最大值效,课程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三)关注学生,立足发展,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现代教学评价强调,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的教学过程。
而时下执行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已经失去了教学的导向和激励功能,甚至异化为教学改革的障碍和阻力。
因此,我们必须重建一个“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在评价主体上,我们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元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传统的教育评价主体是比较单一的,一般都是教师评价学生,学生只是评价的对象,这种评价模式,使评价信息单一,评价结论片面、主观,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