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一、介绍中国同盟会的背景和起源(200字)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组织之一,成立于1905年8月20日,是中国第一个以全国性为目标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
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革命的起始点,它的发展和演变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同盟会的宗旨和目标(200字)中国同盟会的宗旨是推翻清朝的满清统治,建立一个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为实现这一宗旨,同盟会的目标是通过组织、宣传、教育和武装斗争等正当手段,唤醒民众意识,团结力量,推进中国革命的进程。
三、同盟会的组织结构和领导人(300字)中国同盟会的组织结构包括中央管理部门、各级同盟支部和相关职能部门。
同盟会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中央执行委员会,由总理(或总理代理)、各省代表、各地同盟会和同盟青年团代表组成。
同盟会的创始人之一孙中山被选为总理,负责领导整个组织的工作。
四、同盟会的活动和成就(400字)中国同盟会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以推动革命事业的进展。
他们通过刊物、演讲和宣传等方式,向广大民众普及民主革命思想,唤醒民众意识。
此外,同盟会还组织了多次起义和武装斗争,并与其他革命团体合作,共同推动革命的进程。
这些活动为中国革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盟会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功组织了多次起义和武装斗争,如辛亥革命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为中国的政治转型奠定了基础;二是改革了中国的教育体制,提倡新式教育,培养了一批革命志士和知识精英;三是在国内外发起了多次革命势力的合作与联合,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力量。
五、同盟会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和意义(400字)中国同盟会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组织,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同盟会推动了中国政治体制的转型,为中国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
其次,同盟会改革了中国的教育体制,培养了大批革命精英,为中国革命提供了人才支持。
此外,同盟会还促进了国内外革命势力的合作与联合,形成了更为强大的革命力量。
第三章-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的纲领中没有涉及的问题是﹙ ﹚
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B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 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 D 土地纲领 3 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是﹙ ﹚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4 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思想是指﹙ ﹚ A 创立民国 B 平均地权 C 反对民族压迫 D驱除鞑虏
及革 其命 《烈 与士 妻林 书觉 》民
第二节
同盟会的建立和 革命形势的发展
本 节 提 要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三民主义及其评价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革命党的武装起义
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历史条件
①思想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可 ②组织基础: 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能 性 ③经济基础:中国民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主义的发展;
二:三民主义及其评价
1、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前提 核心
目的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2、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①进步性: 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反映资产阶级的 政治经济要求,反映了人民要求民族独 立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②局限性: 没提出反帝要求,没彻底的土地革命 纲领,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双重 任务
A
“鉴湖女侠” ——秋瑾
洒一 貂 不 去腔 裘 惜 犹热 换 千 能血 酒 金 化勤 也 买 碧珍 堪 宝 涛重 豪 刀 。, 。 ,
宝欧娜钻石戒指 /zh/jiezhi 宝欧娜钻石戒指
txd95tzu
伢子,你就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耿直一听姐姐说到哥哥被打,就哭开了,说:“小青姐姐,你是不知道啊,东伢子把我哥哥打坏了,他的一 条胳膊都不能动了!我也打他了,可是我的力气太小,打不坏他啊!”小青停止了哭泣,抽泣着问:“直子弟弟你说什么?东伢子,他打坏你哥 哥了?”外边的人相视一看,都松了一口气。耿英对弟弟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耿直是何等聪明啊,他继续哭着说:“不信你出来看看啊, 他们都在门口呢。”门里边传来“吧嗒”一声,耿英轻轻将门推开,拉着弟弟往旁边闪开,示意东伢子赶快进屋里去。看东伢子还憨憨地站在门 口犹豫着,耿英就用力推了他一把,说:“好你个东伢子,还不赶快给我姐姐赔不是去!你这胆儿也忒大了,居然敢抡拳头打她的兄弟!”东伢 子冷不丁被耿英这么用力一推,居然给单腿扑跪到了小青的面前。小青正好抡起双拳劈头盖脸地打了下来,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叫着:“你,你怎 么能打我兄弟!你,你知道个啥呀!我要,打死你”东伢子也不躲闪,任凭小青的拳头雨点般落在头上、脸上、肩膀上耿英偷偷地笑了。她打趣 地轻声对小青说:“姐姐,你悠着点儿打啊。东伢子那么结实倒也不容易被打坏的,担心你的嫩拳头哟!”说完这话以后,耿英轻轻拉上屋门, 转身过来扶着哥哥,招呼大家去院子里坐着说话。乔氏心疼地看着耿正受伤的肩膀,满怀歉意地说:“唉,都怪我,没有早点儿把该问的都问清 楚,该说的都说清楚。要是早问了,早说了,就不会发生今儿个这些事情了。”耿老爹试探着问乔氏:“兄弟媳妇,这东伢子喜欢小青丫头的事 儿,你和白兄弟之前知道吗?”乔氏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唉,知道啊,早就知道的。本来嘛,这事情我和她爹也是同意的。说实话,东伢子 这孩子挺不错的,凡是做长辈儿的人,没有一个不喜欢他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小青这丫头就是死活不乐意。东伢子越是对她好,她就越发看东 伢子不顺眼。可这个既憨厚又倔强的东伢子呀,就是认了死理儿。除了小青,给他说谁家的丫头,他都不要。所以啊,事情就这么‘剃头挑子一 头热’,一直拖着。”看耿家父子们都没有接话,乔氏又叹息一声接着说:“唉,这说起来啊,自从去年八月里见到你们父子四个,这丫头就发 疯似地喜欢上了你这个英俊洒脱的大儿子。也怪我,我也很喜欢这伢子呢,一心盼望着耿正能给我家做女婿。因此啊,硬是把你们父子们挽留了 下来。他爹回来后,也很喜欢耿正,很敬佩耿大哥你的为人;当然啦,他也很喜欢你的丫头和小儿子。于是啊,才有了以后的事情。”耿英说: “我早就唉,其实啊,东伢子是一个很不错的后生呢!”乔氏感激地拉起耿英的手说:“英丫头啊,你小青姐姐今儿个能这么快就想
中国同盟会的名词解释
中国同盟会的名词解释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一支重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团体,成立于1905年,是中国早期反帝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同盟会通过团结广大爱国志士,号召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自由的伟大目标,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组织背景中国同盟会的成立背景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中国与列强之间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以及国家领土被侵蚀的情形。
为了摆脱列强的压迫,中国许多有识之士积极投身反对列强侵略的斗争之中。
二、组织宗旨中国同盟会的宗旨是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自由。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的口号。
这一口号的提出,打动了广大人民的心弦,成为了中国早期国共两党共同的目标。
三、组织结构中国同盟会的组织结构非常严密,分为总部和地方分部。
总部设在日本,由黄兴等领导。
地方分部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以广东、上海等地最为活跃。
同盟会还设有秘密结社,用以保护会员的安全。
四、活动与影响中国同盟会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反对列强的斗争。
他们运用民族资本主义的思想启蒙,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工作,倡导国民教育、经济独立等国家建设措施。
同时,同盟会也积极参与了许多武装起义,如黄花岗起义、广州起义等。
这些起义在早期的革命者中产生了深远影响,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作为早期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他们的活动对后来兴起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行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缺点和意义虽然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支伟大团体,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由于组织成员的多元化,思想上的差异比较大,导致团结不够紧密。
此外,同盟会也受到清朝政府和列强的强大压力,活动受到了一定限制。
然而,无论如何,中国同盟会对中国的革命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不仅为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觉醒提供了契机,还为后来的革命党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思想基础。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组织,他们的活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学考研简评中国同盟会
历史学考研简评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组织,它的成立和发展对于中国革命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国同盟会的背景、目标、组织结构和活动等方面进行简评。
中国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以全国性为目标的政治组织。
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国家危机和民族危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国家分裂,民生痛苦。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是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自发组织起来的一次伟大行动。
中国同盟会的主要目标是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新中国。
它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同盟会采取了“兴中会”、“保皇会”和“华兴会”等方式进行组织活动,广泛联络社会各界,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到革命斗争中。
中国同盟会的组织结构包括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
中央是中国同盟会的最高领导机构,由总理、副总理、秘书长等组成。
地方层面则由各地同盟会组织负责。
同时,在中国同盟会内部还设立了多个部门,如宣传部、组织部、财务部等,以便更好地推进革命事业。
中国同盟会的活动主要包括宣传、组织、筹款和武装斗争等方面。
它通过发行刊物、举办宣讲会等方式宣传革命思想,唤起人们的觉醒和意识。
同时,它还通过组织会员、培养干部等方式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壮大自己的力量。
为了筹集资金,中国同盟会还进行了多次筹款活动,以支持革命事业的进行。
此外,中国同盟会还积极参与武装斗争,组织起义和抗击清朝统治的运动。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发展对于中国革命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为中国人民树立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旗帜,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和勇气。
同时,中国同盟会也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组织和领导力量,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组织。
它的成立和发展为中国革命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同盟会通过宣传、组织、筹款和武装斗争等方式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为中国的独立和民主奠定了基础。
名词解释中国同盟会
名词解释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爱国政治组织之一。
下面就该组织的历史、主要成员、宗旨以及取得的成就分别进行详细的解释和阐述。
一、历史
中国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由孙中山等人创建。
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政府的统治下,国家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
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无力改革,社会上带有浓郁的反清情绪,人民需要一个组织来推动改革。
同盟会就是兴起于此背景下的爱国组织。
二、主要成员
同盟会的创始人有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
同盟会的成员主要来自中国的知识分子、学生和商人等社会各界。
这些人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和政治影响力,是组织的主力军。
三、宗旨
同盟会的宗旨是要推翻清朝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同盟会认为,只有先推翻清朝政府,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强大。
同盟会的另一个宗旨是推进近代化改革,改良社会和政治制度。
同盟会让中国人认识到,只有模仿西方的现代化,才能摆脱落后和半殖民地的命运。
四、取得的成就
同盟会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同盟会的组织下,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孙中山成为了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
同盟会还推进了许多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盟会的成员成为了中国的民主斗士、革命烈士,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之,中国同盟会是一个充满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的组织,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
同盟会的成立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里程碑,它为中国的历史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考研政治周年纪念考点之中国同盟会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 1 页 共 1 页 考研政治周年纪念考点之中国同盟会熟悉考研政治真题的考生都知道,在考研政治史纲的考查中通常会考查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尤其在材料分析题中,例如2014年第36题考查的背景就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2012年考查的背景是辛亥革命110周年,可见,重要历史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考查地位。
1905年8月,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关于同盟会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知识点:第一,关于同盟会的历史地位及意义。
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此历史地位要和第一个革命团体区分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革命团体是兴中会,而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政党,要注意区分。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对于这十六个字首先也是要和兴中会的纲领区分开,兴中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其次要掌握的就是三民主义,1905年,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也就是考生熟知的三民主义。
第三,关于三民主义,第二点中已经指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起来就是三民主义了,那么三民主义在考研政治试卷中如何考查呢?三民主义首先要考查的无非是其内容,要和同盟会政治纲领进行对应,例如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民生主义指的是"平均地权"。
其次要考查的是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例如民族主义的局限性一方面是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放走了中国人民的最大敌人;另一方面强调了对满足封建势力的清除而放松了汉族封建势力。
同盟会的成立
2.成立: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
3.政治纲领
(1)内容
①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
②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又将其阐发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民权主义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民生主义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纲领。
同:两次论战都围绕着要不要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展开,都是思想解放的潮流,都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典例剖析】
[例题]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因为它
A.成立时间最早
B.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办法是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是民权主义的补充和发展。
3.同盟会成立以后,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最重要的是哪两次?为什么说它们最重要?
答案:最重要的是萍浏醴起义和广州黄花岗起义。
原因: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它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使各地的反清起义迅速掀起高潮。
(3)影响: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2.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1)1906年12月,同盟会会员刘道一等联合会党发动了萍浏醴起义,这是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中国同盟会成立及其性质
宪政能否实现,“则以中国能发生政党与否而决之”
3、立宪政党的组建 (1)宪友会 1911年6月,在北京成立。 总部设在北京,各省设支部。 主张实行立宪政体,是立宪政党中的激进派。
(2)宪政实进会 1911年3月,由资政院中反对新刑律的“白票 党”组成。 会长陈宝琛 主要活动于京津两地 该党思想保守,与宪友会 唱对台戏。
起义士兵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武昌起义军攻破湖广总督衙门
二、资产阶级立宪党的形成及活动
1、立宪团体的形成 (1)帝国宪政会 1907年3月,康有为 在美国纽约成立
(2)政闻社 1907年10月17日,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 不设社长,梁启超负实际责任,马良为总务 员。 1908年春,迁到上海, 马 后被清政府查封。
(1)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
(2)同盟会组织方式
按照三权分立原则,总理之下设三部
总理
孙中山
执行部
黄兴任执行部庶务
评议部
汪兆铭任议长
司法部
邓家彦任判事长
(3)同盟会组织结构
总部:日本东京 支部: 国内:东(上海)、南(香港)、西(重
(烟台)、中 (汉口) 5个支部
国外: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4个支部
庆)、北
分会:
国内:按省份设分会
国外:按国别设分会
(4)政治纲领
民族主义
内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 “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 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 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 理。” ——孙中山
中国同盟会的名词解释
中国同盟会的名词解释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组织之一,创立于1905年,旨在推翻清朝统治,恢复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
中国同盟会的创办者是孙中山等,他们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认为传统的封建统治已经无法满足中国社会的需求,倡导民族独立、民主共和、人权平等等思想。
中国同盟会的创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政治运动由封建到现代的转折点,成为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里程碑。
中国同盟会在其创立初期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朝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为此,他们积极进行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募捐,筹备起义。
其中最著名的是辛亥革命,也被称为辛亥革命同盟,通过武装起义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为中国建立了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随着辛亥革命的成功,中国同盟会逐渐转变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组织,发展成为一个国内各派别的联合阵线。
他们致力于推进现代化建设,推动政治、经济、社会的改革与进步。
同盟会在北方、南方、海外都有广泛的组织和支持者,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中坚力量。
然而,在中国同盟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由于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各方势力的角逐,同盟会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思想流派和派别。
这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分裂和斗争。
同时,外部的压力和
干涉也使同盟会在一些时期受到限制和困扰。
总的来说,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组织,它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盟会的理念和思想在中国社会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后来的革命和改革奠定了基础。
它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也为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为什么称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为什么称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这是因为:1成立时间最早2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3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4有明确的纲领,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中国同盟会本身就不是什么政党,只能说它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党的最初雏形而已。
一、同盟会的建立1.条件(1)可能性①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为同盟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革命团体的不断出现为同盟会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2)必要性: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使革命认识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组织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2.成立: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
3.政治纲领(1)内容①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
②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又将其阐发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民权主义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民生主义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纲领。
(2)评价①进步性:它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②局限性: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3.历史意义(1)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革命形势的发展1.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1)原因:同盟会成立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保皇派,极力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反对革命。
(2)内容: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朝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3)影响: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2.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1)1906年12月,同盟会会员刘道一等联合会党发动了萍浏醴起义,这是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全称为中国革命同盟会(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合并而成),是晚清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到会者约有100人,除甘肃尚未派留日学生外,其余关内17省均有人参加。
大会通过孙中山起草的《同盟会宣言》和《同盟会对外宣言》以及黄兴起草的会章。
经大会讨论通过的章程规定,以东京为本部所在地,总理以下分设执行、评议、司法3部;在国内外分设9个支部(国内有东、西、南、北、中5个支部,国外有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4个支部),并在各省区成立分会。
会上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长,协助总理主持本部工作。
大会又通过以《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后改名为《民报》。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很快形成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运动。
在袁世凯窃取政权后,同盟会于1912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
中国同盟会在推翻清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中起到重要作用,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与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其中武昌起义的胜利,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近代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成立伊始1905年7月,在黑龙会领袖内田良平的牵线下,孙中山返回日本东京,倡导筹备成立中国同盟会。
1905年8月20日,在东京赤坂区头山满提供的民宅二楼榻榻米房,中国革命同盟会成立(中国同盟会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合并而成),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黄兴等任庶务;除制定了《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和《革命方略》等文件,并决定在国内外建立支部和分会,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成为全国性的革命组织。
其机关刊物是《民报》。
孙中山为其总理,黄兴为副总理。
会上通过了孙中山起草的《中国同盟会宣言》、《中国同盟会对外宣言》以及由黄兴等起草的会章。
会章共30条,以后经过修改、成为24条。
当天,还选举了总部的主要干部。
同盟会宣言
同盟会宣言摘要:一、同盟会宣言的背景与意义二、同盟会的建立与发展三、同盟会宣言的主要内容四、同盟会宣言的历史影响正文:一、同盟会宣言的背景与意义同盟会宣言,全名中国同盟会宣言,是20 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等人发起的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性文件。
其诞生于1905 年,正值民族危机深重,民众疾苦,国家内忧外患之际。
在此背景下,孙中山倡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倡导平等、自由、博爱的民主精神,倡导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旨在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斗争。
二、同盟会的建立与发展中国同盟会成立于1905 年,由孙中山、黄兴起、宋教仁等人创立。
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积极开展反对清朝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同盟会通过宣言、决议等文件,明确了民主革命的任务和目标,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当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主革命团体。
三、同盟会宣言的主要内容同盟会宣言是同盟会精神的集中体现,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民族独立:同盟会宣言明确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要求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尊严。
2.民主政治:宣言倡导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封建专制,提倡“五权宪法”,即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保障国家政治的公正与公平。
3.民生幸福:宣言关注民众生活,主张改善民生,提倡教育普及、土地改革等措施,以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
4.废除不平等条约:宣言强烈要求废除清朝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恢复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四、同盟会宣言的历史影响同盟会宣言在中国民主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在当时起到了团结民众、推动革命的作用,而且对后来的民主革命和民族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史之中国同盟会
谈谈对中国同盟会的认识一、同盟会成立的历史背景1、外部条件:(1)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瓜分中国的狂潮加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七十年间,世界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战争的结果。
均以帝国主义列强的胜利和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帝国主义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除割地赔款以外,还在中国掠取了许多特权,如通商、传教、驻兵、开矿、设厂、筑路以及划分势力范围等等,其中掠夺路矿权,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落后。
这样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就直接伸进了中国的内部,干涉中国的内政,特别是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后所签订的辛丑条约,更使中国完全置于帝国主义的宰割之下,清政府完全成了“洋人的朝廷”,帝国主义“以华制华”扶植清政府。
中国社会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2)西方的民主思想和启蒙思想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人思想的解放和进步2、内部条件(1)矛盾激化:晚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并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4)思想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1894年,由孙中三组织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1904年,由黄兴、宋教仁组织在长沙建立华兴会;1904年由蔡元培组织在上海建立光复会;1906年由刘静庵组织在武昌建立日知会(6)人为因素:孙中山和黄兴等人的努力(7)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先后失败,革命任务落在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上(8)时代要求:革命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二、中国同盟会成立1905年8月;地点:日本东京;领导人: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三、同盟会的主要革命活动1.在思想战线同改良派展开原则的斗争,即空前规模的论战,批驳了保皇谬论,广泛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2.在群众反清斗争的推动下,多次策划武装起义,包括黄冈起义、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为辛亥革命打下了必要的基础,提供了必需的条件3、提出了一个顺应历史潮流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政纲4:同盟会在国内外建立组织,筹集经费,联络华侨、会党,争取新军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四、同盟会的政治纲领:1内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名主义)(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有两层意思:一是推翻清朝的统治,废除清朝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独立,即推翻作为帝国主义走狗的清朝,暗寓了反帝意愿。
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
林老师编辑整理
5
林老师编辑整理
3
革命旗帜: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 族压迫。
三 民 主 义
民权主义 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 国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 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
民生主义 就是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 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
林老师编辑整理
4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影响:其他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
性质: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林老师编辑整理
2
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时间
1905年
地点 日本东京
组成团体
华兴会、光复会、兴中会
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刊物
《民报》
性质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使中国革命运动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
意义
核心,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 了一个新的阶段。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时间
主要事迹
1894年
创立兴中会
1895年 1900年
发动广州起义 发动惠州起义
1905年 1906年
创立同盟会 发表三民主义
1906- 革命党人在其影响下发 1911年 动了多次起义
林老师编辑整理
1
创办兴中会
时间:1894年1894年11月兴中会成立
同盟会成立于哪一年
同盟会成立于哪一年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
会上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长,协助总理主持本部工作。
总理是最高领导人。
会章规定:“总理对于会外,有代表本会之权,对于会内,有执行事务之权,节制执行部各员,得提议于议会,并批驳议案”。
执行部是权力最重的机关,负责组织革命活动。
庶务是该部负责人,总理他适时,可代行总理职权。
执行部下设庶务科、书记科、会计料、内务科、外务科、调查科,以及暗杀部等。
大会到会者约有100人,除甘肃尚未派留日学生外,其余关内17省均有人参加。
大会通过孙中山起草的《同盟会宣言》和《同盟会对外宣言》以及黄兴起草的会章。
经大会讨论通过的章程规定,以东京为本部所在地,总理以下分设执行、评议、司法3部;在国内外分设9个支部(国内有东、西、南、北、中5个支部,国外有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4个支部),并在各省区成立分会。
扩展资料:1905年7月,在黑龙会领袖内田良平的牵线下,孙中山返回日本东京,倡导筹备成立中国同盟会。
1905年8月20日,在东京赤坂区头山满提供的民宅二楼榻榻米房,中国革命同盟会成立(中国同盟会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合并而成),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黄兴等任庶务;除制定了《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和《革命方略》等文件,并决定在国内外建立支部和分会,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成为全国性的革命组织。
其机关刊物是《民报》。
孙中山为其总理,黄兴为副总理。
会上通过了孙中山起草的《中国同盟会宣言》、《中国同盟会对外宣言》以及由黄兴等起草的会章。
会章共30条,以后经过修改、成为24条。
中国同盟会的本部设在日本东京。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
(实用版)
目录
一、中国同盟会简介
二、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的历史意义
四、结语
正文
一、中国同盟会简介
中国同盟会,成立于 1905 年,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坚持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积极开展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
二、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的主要内容
1.民族主义:中国同盟会主张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尊严,反对清朝的满族统治,强调中华民族的尊严和民族精神的弘扬。
2.民权主义:中国同盟会主张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
3.民生主义:中国同盟会主张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土地制度的改革,消除贫富差距,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三、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的历史意义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于推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同盟会的推动下,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民
众觉醒。
尽管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仍存在许多问题,但同盟会的革命方略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结语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同盟会宣言
同盟会宣言
【实用版】
目录
一、同盟会宣言的背景与意义
二、同盟会宣言的主要内容
三、同盟会宣言的历史影响
正文
一、同盟会宣言的背景与意义
同盟会宣言,全名为中国同盟会宣言,是 20 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等人发起的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性文件。
它诞生于 1905 年,正值民族危机四伏、民众疾苦不堪之时,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
二、同盟会宣言的主要内容
同盟会宣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民族主义:宣言明确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旨在推翻满清政权,恢复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地位。
2.民权主义:宣言倡导“创立民国”,主张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
3.民生主义:宣言强调“平均地权”,主张土地改革,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以改善民生。
4.对外政策:宣言提出“联合世界民族”,表明中国同盟会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的立场。
三、同盟会宣言的历史影响
同盟会宣言在中国民主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影响深远。
首先,它明确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指导
思想。
其次,它凝聚了广大民众的力量,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最后,它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革命的新篇章。
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
性政党是
【问题】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什么?
【答案】中国同盟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中国同盟会。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在成立大会上,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的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大会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
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的发展。
因此,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中国同盟会。
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答案】中国同盟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中国同盟会。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在成立大会上,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的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大会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的发展。
因此,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中国同盟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过程:
1、时间:1905.8.20 地点:日本东京 参加团体:华兴会(黄兴、宋教仁) 光复会(蔡元培、龚宝铨) 兴中会(孙中山) 除以上各团体骨干外还有其他一些团体、爱国 革命分子、华侨还有外国人等。 机关刊物:《民报》
2、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 权。”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即以革命的手 段推翻清朝满族贵族的统治,变半殖民地中国为民族独立 的中国。 “建立民国”(民权主义):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平均地权”(民生主义):即试图通过解决土地问题 达到两个目的:其一,解决国民经济生活,消除贫富悬殊 和贫富尖锐对立的社会现象;其二,为消除封建土地制度, “在土地方面实行国有化,以保证资本主义最迅速的发 展”。
谢谢欣赏
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
主讲人:彭传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并初步发展 。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5、时代要求:革命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 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6、孙中山的个人作用。
三、历史意义
(1)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同盟会的成立,使全中国民主革命派有了统一的组织。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它的革命纲领使革命派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从而大 大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迅速高涨起来。正如孙中山所 说:“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者!”
、评价 ①进步性:它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 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 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②局限性: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 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 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