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鸟纲

合集下载

第十五章鸟纲

第十五章鸟纲

药用 主要以肉、肌胃内壁、卵、脂肪供药用。
(1)鹅肉:主治虚损、消渴、中气不足等。 (2)鹅内金:主治脾虚泻泄、食积不化等。 (3)鹅胆:清热解毒。 (4)鹅油:主治痈疮肿毒、手足皲裂。
此外,据记载其卵、脂肪、羽毛、血液、 胆汁、卵壳等亦供药用。
三、家鸭
家鸭是由绿头鸭经长期人工饲养驯化而来。 我国养鸭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现已培育出 北京鸭、金定鸭和高邮鸭三个饲养类型。
皮肤的衍生物主要有羽毛、喙、爪、鳞片。
羽毛分为三种类型: 正羽:披覆在体表的大型羽片。 绒羽:密生在正羽下面,细长、丝状。 纤羽:夹着在其它羽毛之间。
三、骨骼系统 特点:轻、坚固,中空并充以空气,
以减轻体重,利于飞翔,称为气质骨。

四、肌肉系统
当鸟栖于树枝时,由于体重的压力和腿 部的弯曲,贯趾屈肌的肌腱收缩,足趾随之 紧握树枝。所以鸟在树上睡觉时,不至从树 上掉下来。
皮、肉、骨均黑色。
※药用
乌鸡肉含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等17种 以上的氨基酸,其总含量达38.9%,其中l0种 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另含镁、锰、锌、铁等 26种微量元素。其中锌、硅含量较高,而胆固 醇和脂肪含量则很少,所以,乌鸡是补虚劳、 养身体的上好佳品。食用乌鸡可以提高生理机 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防治骨质疏松、 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症等有明显功效。尤其对 体虚血亏、肝肾不足、脾胃不健的人效果更佳。
药用鸟类中,常用的多是普遍饲养供食 用或观赏的种类,如鸡、鸭、鹅、家鸽、鹌 鹑、杜鹃、鹦鹉、戴胜等;只有少数种类如 乌鸦是为药用专门饲养的;有的种类虽未饲 养,也常见易得,如麻雀、家燕等。需药用 时,都易取易得。
一、乌骨鸡(乌鸡)
在我国南方各省多有饲养,专供药用。主 产江西、福建、广东等地。以江西泰和产者最 为有名。体重1.5公斤左右。体躯矮小,头小颈 短。眼黑色头有冠。耳叶绿色。除两翅外,全 身羽毛像绒丝,头上有一撮细毛突起,下颚上 连两颊面生有较多的细须毛。

第六章、鸟纲

第六章、鸟纲
• 恒温动物的代谢特征:
• 新陈代谢水平高而恒定 • 神经系统具备体温调节中枢
• 恒温的意义:
• 恒温是脊椎动物在演化过程中由低等上升为高等的重要标志,是动 物演化历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进步性事件。
• 高而恒定的体温使机体细胞,尤其是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对刺激的 反应迅速而持久,肌肉收缩快速而有力,显著提高了恒温动物快速 运动的能力,有利于捕食及避敌。
哦 – 4、具有特殊的鸣管肌肉:附着于鸣管上,收缩可改变鸣管的形状 而发出多变的声音或鸣啭。鸟在呼气和吸气时均能发声。鸣肌在雀 形目鸟类特别发达(因而称之为鸣禽)。鸟类的前后肢肌肉、颌肌 及鸣肌常作为分类的依据。
– 5、皮肤肌肉发达:皮下肌肉是分布于皮下层的一些小的肌束,止 于皮下,在羽根的基部有不同方向的皮下肌。皮下肌收缩可牵引羽 毛向各个方向运动。孔雀开屏就是由皮下肌运动引起
– 嗉囊下接腺胃和肌胃 – 胃之后接小肠和大肠,大肠
极短,不贮存粪便,能减轻 体重,适于飞行。 – 大肠与小肠交界处有盲肠 – 泄殖腔背方有一特殊腺体— —腔上囊,为幼鸟与成鸟的 鉴别标志 – 鸟类主要的消化腺——肝脏 和胰脏
六、呼吸系统
• 鸟类的呼吸系统十分特化,其特点如下:
– 1、气管上有完整的软骨性气管环:支持气管成一通畅的 管道。由于颈部长,气管也相应加长。气管与支气管交界 处有鸣管,为鸟类的发声器官,比其它任何脊椎动物的发 声器官都靠下。
– 3、皮肤衍生物:有角质喙、羽毛、爪和鳞片等。
• 角质喙:由上、下颌组成的喙外包有的皮肤特化而来,构成尖 厉的角质喙,食性不同的鸟类,角质喙的形状不同。角质喙的 形状以及后肢上鳞片的数目和排列是鸟类分类的依据。
• 鸟类特有的皮肤衍生物——羽毛:虽然羽毛覆盖于身体表面,

鸟纲

鸟纲
栖息于森林或疏林中,在树上觅食,但有的种类完全或部分在地上觅食。食物为动物性,尤以昆虫为主,但 有的种类以植物为主,响蜜鴷科鸟类的食物较特殊,觅食蜂腊。善攀树干。巢营于自然洞穴或挖掘洞穴中,响蜜 鴷科一些种类有巢寄生性。卵一般白色。雏鸟为晚成性。
本目鸟类除马达加斯加、澳洲及一些高纬度岛屿外,全世界都有分布。但是除啄木鸟科广布于全世界外,其 他各科仅分布于热带地区,须鴷科广布于新旧大陆热带地区,响蜜鴷科分布亚非大陆热带。
体形为中大形至小形,大者和老鹰差不多,小者比麻雀大不了多少;羽色大都艳丽,以蓝、绿色占优势,部 分为黑、白色,其他色则较少;羽毛结构着生紧密,副羽及盲囊有存有缺;尾脂腺裸露或被羽;雌雄同色或异色。
群栖或独栖性,生活环境多样,从高山至平原,江河湖泊周围;大森林至居民点附近的园林、田野;从水上、 土穴中、陆地至空中都是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善久站;也善于飞翔,有像蝴蝶一样纷飞于高空(追逐飞虫),有 突然急拍翅定位于空中一点(徘飞)(窥视水面饵物),然后又俯冲落水(捕猎物),空中飞行常是持久性的。取食除 以上述飞行方式获得外,还有像鹟类一样从枝头突冲出空间攫食飞虫;有的于枝头啄食野果,有的在地面啄食落 果或追逐虫、蚁。鸣声一般简单,缺乏婉转的歌声。
鸟纲
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
01 动物学史
03 生活习性 05 科学分类
目录
02 形态特征 04 生长繁殖 06 科学研究
基本信息
鸟纲,Aves,是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体均被羽,恒温,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时退化。多营 飞翔生活。心脏是2心房2心室。仅保留右体动脉弓,左体动脉弓退化。骨多空隙,内充气体。呼吸器官除肺外, 有辅助呼吸的气囊。我国的鸟类分为游禽、涉禽、攀禽、陆禽、猛禽、鸣禽六大类。此六类统称为鸟类的六大生 态类群。全世界已发现有超过一万种;中国分布的鸟类有1445种(郑光美,2017),约占世界现存10 787种鸟类 (Gill et al.,2020)的13.40%。

第十八章鸟纲

第十八章鸟纲

(1)和爬行类的共同特征 皮肤干燥且缺乏皮肤腺。 羽毛和爬行类的鳞片均是表皮角质层的 产物。 头骨仅有一个枕髁和寰椎相关节。 都是盘状卵裂,以尿囊作为胚胎的呼吸 器官。 尿液的主要成分是尿酸。
(2)进步性特征
1 ) 具 有 高 而 恒 定 的 体 温 ( 约 为 37.0℃ 一 44.6℃),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 2)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 3 )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以及与此相 联系的各种复杂行为,能更好地协调体内外 环境的统一。 4 )具有较完善的繁殖方式和行为,保证了后 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5 )心脏四腔,完全双循环,大大提高了鸟类 的新陈代谢水平,成为真正的恒温动物
4.后肢具有适宜于栖树握枝的肌肉(栖肌、 贯趾屈肌和腓骨中肌) 。鸟类栖止于树 枝上时,由于体重的压迫和腿骨关节的 弯曲,导致与屈趾有关的栖肌、贯趾屈 肌和腓骨中肌的肌腱拉紧,足趾自然地 随之弯曲而紧紧抓住树枝。栖肌 (ambiens)并非鸟类所特有,它始见于 爬行类,在高等鸟类(例如雨燕目和雀 形目)消失。
(六)呼吸系统
鸟类具有独特的肺和气囊而构成高
效的呼吸器官,并具有独特的双重呼吸
方式而满足鸟类飞翔时高的耗氧量和代
谢水平。
气囊(9颈气囊2、锁间气囊1 、前胸气
囊2独特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无论在吸 气或呼气时均有新鲜空气进入肺部进行交换 的呼吸方式) 双重呼吸:当鸟类吸气时,新鲜空气沿 中支气管大部直接进入后气囊,与此同时, 一部分气体经次级支气管(背支气管)和三级 支气管、在肺内微气管处进行碳氧交换。吸 气时前、后气囊同时扩张,呼气时同时压缩。 当鸟类呼气时,肺内含CO2多的气体经由前气 囊再排出。后胸气囊中所贮存的气体进入肺 内进行气体交换,再经前气囊、气管而排出。 作为鸟类的连续呼吸过程,不论每一次吸气 及呼气,肺内总是有连续不断的富含氧气的 气体通过.这是与其他脊椎动物不同的。

动物学-鸟纲

动物学-鸟纲


甲状腺素可以促进换羽和羽毛的生长。 多数鸟类的夏羽和冬羽颜色不相同。
鸟羽为何颜色丰富多彩?
(三)骨骼

特化特点:
① 骨骼轻而坚固;
② 骨骼内具有充满气体的腔隙;
③ 头骨、脊柱、骨盘和肢骨的骨块有愈合现象;源自④ 肢骨与带骨有较大变形。
举例:鸟类骨骼轻便而坚固 鸟类骨骼的仿生学研究
1、脊柱及胸骨
4、双重呼吸

鸟类吸气时,新鲜空气沿中支气管大部直接进入
后气囊,同时,一部分气体经次级支气管(背支
气管)和三级支气管、在肺内微气管处进行碳氧
交换。吸气时前、后气囊同时扩张,呼气时同时
压缩。鸟类呼气时,肺内含CO2的气体由前气囊
再排出,后胸气囊中所贮存的气体进入肺内进行 气体交换,再经前气囊、气管排出。这种在吸气 和呼气时,在肺内均能进行气体交换的现象,称 双重呼吸(double respiration)。

瞬膜近于透明,位于眼眶的前眼角,在飞翔时遮覆 眼球,避免干燥气流和灰尘对眼球的伤害。
鸟类的喙
⑥ 前肢变为翼,后肢具4趾,尾端着生扇状正羽
(尾羽),飞翔中起舵的作用。

上臂、前臂及手被翼膜连接形成一“Z”形弯曲。
飞翔时翼展开成一直线。

后肢由股部、胫部及足3部分组成。短的股部为
羽毛所覆盖;胫部及足部裸露,被覆角质鳞。

失去飞翔能力的鸵鸟, 胸骨扁平,无龙骨突
起。
(3)腰椎和荐椎

综荐骨(愈合荐骨):由少数 胸椎、腰椎、荐椎及部分 尾椎愈合而成。

鸡的综荐骨由最后1块胸椎、 6块腰椎、2块荐椎和约7块 尾椎愈合而成。

综荐骨与骨盆(髂骨、坐骨 与耻骨)愈合,使鸟类获得

动物学 14鸟纲

动物学 14鸟纲
前肢变为翼,后肢具四趾(外形上与其他 脊椎动物不同的显著标志;鸟趾的数目及形 态变异是鸟类分类学的依据)。
骨骼轻而多愈合,为气质骨,在运动装置 上深刻地反映出对飞翔的适应(如胸骨具龙 骨突,锁骨呈“V”字型等)。
与肺相连的气囊为鸟类所特有。呼吸方式 为典型的双重呼吸。
•含氮废物解毒成为尿酸,不必携带大量水 作为溶剂。
结构与功能
1.体表被羽(图)
L 羽的结构:羽是表皮角质化的产物,与 爬行类角质鳞同源。典型羽的结构包括羽根、 羽轴和羽枝(每一羽枝又生出许多带钩或带 槽的羽小枝,它们互相钩连,使羽枝形成一 坚韧而有弹性的羽片)。
l
羽的类型:羽分为3种,即正羽(被
覆于体外的大型羽片,分别有飞羽和尾羽。
其中,飞羽和尾羽的形状和数目,是鸟类分
l
肺:是一个由各级支气管形成的彼此
吻合的密网状管道系统。具体构成为:气
管—左右支气管(初级支气管)—次级支气
管—三级支气管—微支气管。分支彼此吻合,
外围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
l
气囊:是呼吸辅助系统(同时还具有
减少身体比重、减少脏器间摩擦、调节体温
等功能),由单层上皮细胞膜围成,无气体 交换功能,共4对半,位于体壁与内脏之间, 分为后气囊(腹气囊和后胸气囊,与中支气 管相连接)和前气囊(锁间气囊、颈气囊、 前胸气囊,与次级支气管相连接)。
适于飞翔生活的恒温脊椎动物动物——
鸟纲(Aves)
在进化系统中,鸟类是非常均质的一个纲, 它可能是由侏罗纪蜥龙类进化而来的一支特 化的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卵生并能 在空中飞翔的脊椎动物。
生物学特征
(1)和爬行类的共同特征
皮肤干燥且缺乏皮肤腺
羽毛和爬行类的鳞片均是表皮角质层的产 物。

动物学 14 鸟纲

动物学 14 鸟纲
2
一、鸟纲的主要特征:
1、外部形态特点:
身体呈流线形,体表被羽,前肢特化为翼,身体分为头、颈、 躯干、尾、翼和后肢。 头:小,前端具喙,喙为啄食器官;眼睛发达,耳孔具耳羽。 颈:细长,转动灵活。 躯干:坚实,腹面肌肉发达,纺锤形减少阻力。 尾:短小,具尾羽。 前肢特化为翼,具飞羽;后肢为足,一般四指,具爪。
范围。
15
二、适应飞翔的特点:
1. 体形为纺锤形,; 2. 前肢特化为翼,体被羽毛; 3. 骨骼为气质骨,轻而坚固;骨块有愈合现象; 4. 具有发达的气囊与肺气管相连,使鸟类能进行双 重呼吸; 5. 胸肌发达, 皮肤薄、松、软、干。 小脑发达,视觉发达。 直肠极短
16
三、进化的特点:
1)心脏四腔,二心房二心室,完善双循环。 2)具有发达的神经和感官,更好地协调体 内外环境的统一。 3)完善的生殖方式和复杂生殖行为,保证 后代的成活率。 4)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对环境的依 赖性。 5)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能借主动迁徙来 适应多变的环境。
双重呼吸:
7
8
9
5、肌肉特点:
主要的肌肉集中在身体的中部腹侧,对保持身体重心 的稳定、保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胸肌特别发达,是鸟类的主要飞翔肌,背部和皮下肌肉 也较发达。
10
11
6、循环特点:
心脏具有完全的四个腔,二心房二心室,有防 止倒流的瓣膜,为完善双循环,心博率高,血压 高,循环快,效率高。
鸟类具有占区、配对、营巢、求偶、孵卵、育雏 等复杂的繁殖行为,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请看书上内容!!!
14
9、恒温动物: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
恒温动物的特点是什么? 恒温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请总结!!)
高而恒定的体温,促进了体内各种酶的活动、发酵 过程,大大提高了新陈代谢水平。

大学动物学--鸟纲

大学动物学--鸟纲

大杜鹃
小杜鹃

5 、 耳 孔 发 达 * 多 具 耳 羽 4 、 具 面 盘 3 、 眼 大 向 前 2 、 第 四 趾 能 向 后 转 1 、 猛 禽
( 十 四 ) 鸮 形 目
(十五)夜鹰目 1、攀禽 2、并趾型 (向前的三趾基部愈合) 3、嘴宽阔、嘴须发达
1、小型攀禽 2、前趾型(四趾全部向前) 3、嘴短扁宽 4、翼尖长
赤颈鸭
白眉鸭 罗纹鸭
红头潜鸭
琵嘴鸭
针尾鸭
斑嘴鸭
花脸鸭
绿翅鸭
鹰 : 鼻 孔 非 圆 形 * 无 肉 柱
隼 ; 鼻 孔 圆 形 、 有 肉 柱
4 、 喙 基 部 具 腊 膜
3 、 爪 锐 利
2 、 喙 尖 锐 钩 曲
1 、 猛 禽
( 六 ) 隼 形 目

金 雕
雀鹰
黑鸢 大 鵟
松 雀 鹰
Indicate original use of feathers: insulation and display
The “fuzzy raptor”
Caudypteryx
今鸟亚纲:(7百万年~1.35亿年前)白垩纪地层 一、齿颌总目 1、胸骨无龙骨突 2、翼退化 3、后肢发达 4、足可游泳
二、平胸总目
(五)、消化系统
1
1、喙:无牙齿 2、舌:外有角质鞘 3、食道: 嗉囊 4、胃: 腺胃(前胃) 肌胃(砂囊) 肌肉层 革质层 5、肠: 十二指肠、小肠、盲肠、直肠 消化腺:肝脏、胰腺
(六)、呼吸系统 鸟类的呼吸系统十分特化: 有非常发达的气囊系统和肺气管相通 鸟肺:主要由大量细支气管组成
气管 中支气管(初级支气管) 背、腹支气管(次级支气管)

动物生物学鸟纲包括详细分类

动物生物学鸟纲包括详细分类

3.动脉:左侧体动脉弓消失。右侧体动脉弓将左心室发出的血 液输送到全身。
七、体液的调节和排泄
主要特征: 1.鸟肾的相对体积比哺乳类大,可占体重的2%以上。肾小 球的数目多。有利于迅速排除废物,肾脏经输尿管开门 于泄殖腔。 2. 排泄物为尿酸,半凝固的白色结晶,不具膀胱,鸟的肾 小管和泄殖腔都具有重吸收水分的功能,尿中水分极少。 所产的尿连同粪便随时排出体外。排尿及排粪中所失水 分很少。 3. 海鸟以及盐碱地区的鸟具有排盐结构——盐腺,位于眼 眶上部,开口于鼻间隔,排出5%盐溶液,借以维持正常 的渗透压。 4. 鸟类皮肤干燥、缺乏腺体.体表覆有角质羽毛及鳞片, 减少了体表水分的蒸发。因此,水的需求量比其他陆生 动物为少。
八、神经系统和感官
1. 神经系统
1)小脑发达,为运动的协调和 平衡中枢,与飞翔动作和协 调有关。但新脑皮的发展程 度仍停留在爬行类水平上。 2)鸟类的大脑的顶壁很薄,但 底部十分发达,称为纹状体 (striatum corpora)。纹状 体是鸟类复杂的本能活动和 “学习”的中枢。 3)鸟类的中脑视叶发达。大脑 嗅叶退化。
(二)肌肉
鸟类由于适应于飞翔生活,胸肌和后肢肌发达。 1.胸肌:分为使翼扬起(胸小肌)及下搧(胸大肌),飞翔肌占体重的1/ 5,起点在胸骨及龙骨突上。
2. 后肢肌肉:
也集中于躯体的中心部分,这对保持重心的稳定,维持平衡有重要意 义。 后肢肌肉以长腱连到脚趾。并有一些屈肌,在树枝上时由于重力肌腱 拉紧,足趾自然地随之弯曲而紧紧抓住树枝。
六、循环系统的完善
1.心脏:完全分为4室,心房与心室已完全分隔。动静脉血 液完全分开、完全的双循环。鸟类心脏的相对大小为体 重的0.4%一1.5%,脊椎动物中的首位。心跳频率快, 一般均在300一500次/min之间,心脏容量大、动脉压高、 血液循环迅速。

大学动物学——鸟纲

大学动物学——鸟纲

尾椎骨 无
大都存在
的 A.齿颌总目:黄昏鸟目、鱼鸟目
分 B.古颌总目(平胸总目) :鸵鸟目、美洲鸵鸟目、鹤鸵目、无翼鸟目

共鸟形目、 新颚目、恐鸟目、隆鸟目
C.楔翼总目(企鹅总目):企鹅目
D.今颌总目(突胸总目): 21目 83科 1300多种
游禽类6:
涉禽类3:鹳形目、鹤形目、鸻形目
猛禽类2:隼形目、鸮形目
---- 三级支气管(肺)(气体交换)
第一次呼气:
后气囊(气团1)---- 次级支气管---- 三级支气管(肺)
第2呼吸周期
( 气体交换)
第二次吸气:
三级支气管(肺)---- 前气囊(气团1)
第二次呼气:
前气囊(气团1) ---- 中支气管、支气管、气管---- 排出
精选2021版课件
20
第五节:鸟纲 (Aves)
攀禽类7:鹦形目、鹃形目、夜鹰目、雨燕目、咬鹃目、佛法僧目、鴷形目
陆禽类2:鸡形目、鸽形目
鸣禽类1:雀形目 精选2021版课件
34
第五节:鸟纲 (Aves)
二 世界鸟类约9000多种 、 我国鸟类有1300多种
鸟 纲
—— 中生代侏罗纪开始 (1.45亿年以前)
的 分
始祖鸟(化石7例):
1861、1861、1877、1956
精选2021版课件
28
第五节:鸟纲 (Aves)
一、鸟纲的主要特征
9、体温调节
前面:产热中枢
★ 中枢:丘脑下部
后面:散热中枢
★ 途径方式:
产热:物质代谢(骨骼肌80%) 辐射、传导、对流
散热:辐射、传导、对流(水分蒸发)
★ 调节:(化学性、物理性调节)

第十八章鸟纲ppt课件

第十八章鸟纲ppt课件
第十八章 鸟纲(Aves)
定义
• 鸟类是体表被羽毛、恒温、卵生、能飞翔 的高等脊椎动物。
第一节 鸟纲的主要特征
一、鸟类的主要特征 1、鸟类与爬行类相似的特征: 1)体型:龙型 2)皮肤干燥,缺乏皮肤腺 3)单一枕髁 4)大型羊膜卵 5)排泄物为尿酸 2、鸟类的进步性特征:
1)恒温(37~44.6℃) 2)四腔心脏 3)具迅速飞翔的能力,主动迁徙 4)神经感官发达 5)具有营巢、孵卵和育雏等完善的繁 殖方式
2、听觉器官--耳 (1)内耳:瓶状囊(非耳蜗管) (2)中耳:鼓膜+1个耳柱骨 (3)外耳:只有外耳道,夜行性发达
3、嗅觉器官 不太发达,但食腐性发达(快速飞行
时不起作用)
鸟类适应飞行的特点
• 1、流线型 • 2、气质骨,且愈合,特化多 • 3、无齿 • 4、无膀胱 • 5、直肠短 • 6、雌性只有左侧卵巢 • 7、小脑发达 • 8、被羽毛 • 9、视觉发达、嗅觉退化 • 10、代谢旺盛(消化快、心脏大、心率快) • 11、双重呼吸
6个生态类群 攀禽
陆禽 鸣禽
鸡形目
特征: 足、爪强健,翼短圆 喙短而尖 早成鸟
鹌鹑、环颈雉
代表:绿孔雀、红腹锦鸡、环颈雉、原鸡、褐马鸡、鹌鹑
鸽形目
特点:喙短
鼻孔外具蜡膜 翼发达 晚成鸟
代表:原鸽、山斑鸠、毛腿沙鸡
第三节 鸟类的繁殖、生态及迁徙
一、鸟类的繁殖 * 季节性,复杂的行为(如占区、筑巢、孵卵、育雏等)。 * 婚配制度:临时和终生配偶关系;一雄多雌、一雌多雄和一 雄一雌。
羽毛的着生部位
鸟类羽毛的结构和类型
鸽 子 的 全 身 骨 骼
四、肌肉系统
1.胸大肌发达 2.后肢肌腱加长 3.具栖肌 4.具鸣管肌

《动物学》课件——鸟纲

《动物学》课件——鸟纲
21
三、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外形
22
23
三、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外形
• 换羽:鸟类羽毛的定期更换
– 冬羽,夏羽(婚羽)
三、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外形
加拿大发现的恐龙琥珀化石 长满美丽羽毛
三、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皮肤
• 1) 皮肤薄而轻,缺乏皮肤腺
– 因体表被羽,羽毛是保护身体的笫一道防线, 皮肤的保护功能相对减弱
二、鸟类在演化中的进步性特征
• 4 .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更 好地协调体内外环境的统一
• 5. 具有完善的繁殖方式(营巢、孵卵、育 雏),保证了后代具有较高的成活率
三、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外形
• 体表被覆羽毛,具有流线形的外形,以减 少飞行阻力
三、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外形
• 鸟类的羽毛有三种类型:
二、鸟类在演化中的进步性特征
• 1.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37.5-44.6度) • 恒温的出现标志着动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进
入了更高的水平
• 恒温动物具有较高而稳定的新陈代谢水平 和较强的调节产热、散热的能力,能够维 持相对恒定的体温
– 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 – 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 – 扩大了分布范围
二、鸟类在演化中的进步性特征
质层。内含砂粒,磨碎及消 化食物
39
三、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呼吸
• 1)气囊(一般9个)
– 前气囊(5个):
• 颈气囊:1个 • 锁间气囊:1对 • 前胸气囊:一对
– 后气囊(4个):
• 后胸气囊:一对 • 腹气囊:一对
三、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呼吸
• 气囊的功能:
– 1)参于双重呼吸 – 2)减轻比重,增加浮力 – 3)减少肌肉及内脏器官之间的摩擦 – 4)降低体温

第20章 鸟纲(1) 动物学

第20章 鸟纲(1) 动物学

前肢特化为翼,主 要表现在手部骨骼 (腕骨、掌骨和指 骨)的愈合和消失 现象,使翼的骨骼 构成一个整体,搧 翅才能有力。 鸟类腰带的变形, 与用后肢支持体重 和产大型具硬壳的 卵有密切关系。
白头海雕
大型具硬 壳的卵
四、肌肉
1、背部肌肉退化。 2、胸部肌肉发达,胸大肌和胸小肌。 3、腿部肌肉发达。 4、栖肌、贯趾屈肌发达。 5、横纹肌分白肌和红肌 6、有皮肤肌,竖羽。
2.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能借主动迁徙来适应多 变的环境条件。
3.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以及与此相 联系的各种复杂行为,能更好地协调体内外 环境的统一。
4.具有较完善的繁殖方式和行为(造巢、 孵卵和育雏),保证了后代有较高的成 活率。
安家在钢铁丛林中 鸟类不但必须要适应自然环境,还得迁就高度发 展的人类社会。
最近有人用DNA-DNA杂交法对1000余 种鸟类进行分析,对鸟类的分类进行深 入研究。 鸟类是自古代爬行类中的拟鳄类进化而 来,曾有人把它们归入蜥目,一方面继 承了爬行类的某些结构,一方面又出现 适应飞翔和恒温的新结构。
20.1 鸟类的进步性特征
1、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37.0 ℃ ~44.6℃)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性。
飞羽 尾羽
2.绒羽位于正羽下方,呈棉花状,构成松软 的隔热层。绒羽在水禽特别发达,有重要 经济价值的鸭绒就是这种羽毛 3.纤羽又称毛状羽,外形如毛发,杂生在正 羽与绒羽之中。在拔掉正羽与绒羽之后可 见到(图19—3)。纤羽的基本功能为触觉。
C
D
羽的颜色
化学性(黑色素和 脂色素); 物理性(蜡质或折 光细胞产生兰色和 金属光泽)。
气 体 交 换 途 径
鸟 肺 与 气 囊
辅助呼吸; 减轻身体的比重;“身轻似 燕” 减少肌肉间以及内脏间的磨 擦; 快速热代谢的冷却系统

动物的类群--鸟纲

动物的类群--鸟纲

求偶



方式:鸣叫、显势、跳舞、送礼 意义: (1)雌雄互相吸引,为育雏过程的通力合 作打下基础 (2)激发雌雄体内激素水平,使交配、受 精过程同步化。 (3)保证同种繁殖、防止种间杂交,保证 生殖隔离。
筑巢
绝大多数鸟类都有营巢行为,鸟类 的地点,材料和方式各种各样,鸟巢可 由任何一方或双方协作筑巢。
辟鸟虎鸟目 中等大小的游禽。趾具分离的 瓣状蹼。羽毛松软如丝(可制上等毛革制品)。 尾羽几为绒羽构成。在水面以植物茎叶营浮巢。 我国常见种类为小辟鸟虎鸟。 在孵卵期间,有 以绒羽或水草将卵覆盖的习性,有保温及保护的 作用。可能是防御乌鸦(特别是小嘴乌鸦)、海鸥 以及少数猛禽危害的一种适应。
鹈形目 大型游禽。4趾间具一完整蹼膜(全蹼); 嘴强大具钩,并具发达的喉囊以适应食鱼的习性。 我国著名代表有斑嘴鹈鹕、鸬鹚、小军舰鸟及褐 鲣鸟。
1. 外 形
体流线形,外被羽毛;具角质喙;颈长而灵活;尾 短具尾羽;躯于结实,后肢强大;眼大,具眼睑和 瞬膜;前肢变为翼,后肢4趾。
2.皮肤

特点:薄、松、缺乏腺体。 表皮衍生物:羽毛、角质鳞、角质喙、爪、 尾脂腺等。一些鸟类的冠及垂肉为加厚的、 富于血管的真皮所构成,其内富有动静脉吻 合结构。
斑嘴鹈鹕
褐鲣鸟 普通鸬鹚
鹳形目 大中型涉禽。嘴、颈及腿均长。胫 部裸露。4趾在同一平面上。我国常见的有两 类,即鹳与鹭。它们外形很相似。但前者中趾 爪内侧不具栉状突.颈部不深曲缩成"S"型。 我国常见种类有黑鹳及东方白鹳。鹭类胸腰部 侧面长有一种特殊的"粉冉羽",能不断地生长 并破碎成粉粒状物.借以清除食鱼时所粘着的 污物。中趾的栉状梳即用于梳除粉粒。我国常 见种类有大白鹭及苍鹭。

动物学14鸟纲课件PPT

动物学14鸟纲课件PPT
社会参与
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鸟类保护活动,如观鸟、志 愿者行动等,增强公众的责任感和参与感。
3
文化传承
将鸟类保护融入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中,通过文 化传承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鸟类保护的 价值。
THANKS
感谢观看
生态恢复
采取植被恢复、水域治理等措施,改 善鸟类的生态环境,促进种群恢复。
科学研究
开展鸟类生态学、繁殖生物学等方面 的研究,为保护和繁育工作提供科学 依据。
保护区的建立与保护作用
保护区是鸟类生存的重要保障
保护区的隔离作用
保护区为鸟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和繁殖 场所,保障了种群的自然繁衍。
保护区通过隔离人类活动,减少了人为干 扰和破坏,降低了鸟类灭绝的风险。
适应飞翔
化石记录
鸟类起源于恐龙,约在 1.5亿年前开始出现鸟类
化石。
鸟类经过漫长的演化过 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
物种和生态类型。
鸟类演化出轻盈的骨骼、 强壮的肌肉和羽毛,适
应飞翔的需要。
通过研究化石记录,可 以了解鸟类的起源和演
化历程。
02
鸟类的身体结构
鸟类的骨骼系统
头骨
鸟类的头骨紧凑, 具有发达的眼眶和 松果体。
鸟类的呼吸系统
气囊
气管
鸟类具有发达的气囊,与肺部相连, 辅助肺部呼吸。
鸟类的气管细长,从喉部一直延伸到 肺部。
肺部
鸟类的肺部结构复杂,能够满足高强 度的飞行需求。
鸟类的循环系统
心脏
鸟类的心脏分为四腔,能够提供 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
血管
鸟类的血管网络发达,能够快速 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
鸟类的求偶行为
求偶方式
鸟类的求偶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展示美丽的羽毛、 鸣叫、跳舞等。

高中生物 普通动物学(五)鸟纲课件 精品

高中生物 普通动物学(五)鸟纲课件 精品
种复杂的行为 –具有营巢、孵卵和育雏等完善的生殖行为
小结
适于飞翔生活的特化性特征
–体形流线型,体表具羽
–前肢变为翼,后肢具四趾(外形上与其他脊椎动物 不同的显著标志;鸟趾的数目及形态变异是鸟类分类 学的依据)
–骨骼轻而多愈合,为气质骨,在运动装置上深刻地 反映出对飞翔的适应(如胸骨具龙骨突,锁骨呈 “V”字型等)
11、感官:视觉最发达,听觉其次,嗅觉最为 退化
1、眼
• 特征:大,而远视 ;具双重调节:
• 鸟眼的水晶体调节 肌肉为横纹肌(同 爬行类),能迅速 聚焦。鸟类的虹彩 呈黄、褐及黑色。
2、耳
• 内耳:听壶(球状囊后面的突起,内有 听觉细胞一一听斑)较发达,但未形成 耳蜗。
• 中耳:听小骨一块。 • 外耳:外耳道较长,有耳羽。
支气管相联结) • 三级支气管(平行支气管) • 微支气管(无数!单层扁平细胞构成,为毛细
血管包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 特点:不具有盲端,气体单向流动,与血流
方向相反。
4、气囊(9个)
• 来源:某些中支气管和二 级支气管未端扩大成薄
囊状,它们伸出肺外,分 布于内脏之间。
• 作用:储气,减少摩擦, 调节体温,辅助呼吸
1. 脊柱及胸骨:分化为颈、胸、腰、荐、尾
颈椎:多数,马鞍形关节面( 椎体水平切面前凹后 凸,矢状面为前凸后凹 ) ,称异凹型椎骨,灵活。
胸椎:5~6枚,借肋骨与胸骨联结,构成胸廓。
胸椎第5枚
愈合荐椎 腰椎(5~6枚)
愈合而成
荐椎(2枚)
尾椎的前5枚
尾综骨:尾椎愈合
• 胸骨:1块,是飞翔肌肉的起点。宽、薄; 鸟类胸骨中线处,有龙骨突起。
,使背部肌肉退化 • 皮下肌肉发达:在皮肤下面有一些小的肌肉束分布,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恒温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从时间上 和空间上大大扩展了动物的生活范围,增强了 生存竞争力。
(3)恒温的进化意义
恒温是由体温调节中枢(丘脑下部)通过神经 和内分泌系统,调节控制动物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 活动来实现的。恒温显示了脊椎动物机体结构和功 能的全面进化,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的又一次飞跃!
十八、鸟纲(Aves)
——翱翔天空的恒温脊椎动物
鸟类是向着飞行生活演化的恒温脊椎动物
一、恒温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在动物演化史上,恒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进步性事 件。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1)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恒温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类。恒温动物具有较高而
稳定的新陈代谢水平,有调节产热、散热的能力,从而 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稍高于环境温度的水平。
1)高而恒定的体温,促进了体内各种酶的活性, 使数以千计的各种酶催化反应得以进行,从而大 大提高了新陈代谢水平。
2)在较高而恒定的体温下,机体细胞(特别是神 经和肌肉细胞)对刺激的反应迅速而持久,肌肉 的粘滞性下降,收缩快而有力, 因而显著提高 了恒温动物快速运动的能力,有利于捕食及避敌 。
3) 恒温是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产热与 散热相当,动物体温即可保持相对稳定,在一 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失去平衡就会引起体温 过高或过低,甚至导致死亡。
(2)头骨
一般结构与爬行类相似,但是具有适应飞翔 的特征
1.单枕髁(化石可见双颞窝的痕迹)
2.头骨薄而坚固:蜂窝状充气小孔;成体颅 骨愈合。
3.上下颌骨极前伸成为喙(区别于所有脊椎 动物),口中无齿
4.脑颅和视觉器官的高度发达,改变了头颅 的形状,高颅型头骨,眼眶膨大,枕骨大 孔移到头骨腹面
(3)脊柱及胸骨
2.鸟类比爬行动物进步的特征
•完整的二心房、二心室,肌肉瓣,完全双循环,保 证旺盛代谢能力对物质输送的要求
•体温高而恒定(38~44℃),减少了对外界温度条 件的依赖,分布更广
•较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复杂的行为 •完善的繁殖行为,子代的学习机会,大大提高了后 代成活率和生成能力
3.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化特征
变温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及低等脊椎动物。变温动 物新陈代谢水平低,缺乏体温调节能力,体温不恒定。
恒温动物的新陈代谢水平至少是变温动物的6 倍以上。
恒温动物产热的生物化学机制:甲状腺素作 用于肌肉、肝脏、肾脏,激活了与细胞膜结合的、 依赖于Na离子、K离子的ATP酶,使ATP分解而释放 出热量。
(2)恒温的生理机能
•前肢特化为翼 •身体被羽,体呈流线型 •气质骨,愈合程度高,既牢固又轻便,胸骨具龙 骨突,锁骨呈“V”字形,胸肌发达 •具气囊和肺相连,双重呼吸 •口中无牙齿,无膀胱,直肠短,视觉敏锐…...
三、鸟类的躯体结构和功能
(一)外形
1.体外被覆羽毛, 体成纺锤形,分 为头、颈、躯干、 尾和四肢五部分。
4.最后一个胸椎、全部腰椎、荐椎和部分 尾椎愈合成综荐骨,并与腰带的髂骨紧 密连接,形成腰部坚固的支架。
羽毛的结构
羽是由表皮角质化的产物,与爬行类角质鳞同 源,在进化过程中角质鳞片加大、变轻,在生长过 程中沉入真皮,并由真皮提供营养。
根据羽毛的结构和功能,可分为正羽、绒羽和 纤羽三种。
正 羽 的 构 造
飞羽着生位置
羽的颜色:
化学性:色素沉积,如黑色素、胡萝卜素等 物理性:蜡质或折光细胞产生的,兰色和金属光泽
二、鸟类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羽,身体流线型,前肢特化为翼 •较高而恒定的体温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肺呼吸,具气囊,双重呼吸 •心脏四腔,完全的双循环 •气质骨且多愈合 •复杂的繁殖行为
1.鸟类与爬行动物相同的特征
•皮肤干燥,缺乏皮肤腺 •具表皮角质层衍生物(羽毛和角质鳞片是同 源结构) •单枕髁与寰椎相关节,头骨双颞窝 •产大型羊膜卵,为卵生羊膜动物,盘状卵裂 •尿囊为胚胎时期的呼吸器官,排泄物主要为 尿酸,不溶于水,有助于胚胎在卵壳类发不具羽区裸区之分
eg:鸵鸟、企鹅
羽的更换 :一般每年两次
冬羽 夏羽或者婚羽
换羽:夏羽(婚羽),冬羽。有利于完成迁徙 、越冬及繁殖过程
换羽的生物学机制: 甲状腺的活动是换羽的 基础,甲状腺素增多,可引起鸟类脱羽。
(三)骨骼系统
(1)结构特点
骨骼轻而坚固 气质骨:骨骼内有充满气体的腔隙和骨质小梁 头骨、脊柱、骨盘和肢骨的骨块有愈合现象 肢骨与带骨有较大变形
(二)皮肤系统
皮肤的特点: 1. 薄、软、干燥、疏松,缺乏腺体(游禽有尾脂腺) 2. 皮肤衍生物发达,如羽毛、角质喙、爪、鳞片等
体表被羽,是识别鸟类的最明确无误的特征。羽毛 极轻,但具有极好的韧性和抗拉强度。
羽毛的功能:保护身体;保温及调节体温;使外廓 更呈流线型,减少飞行阻力;构成飞翔器官的一部分; 触觉。
(一)外形
4.躯干纺锤形, 具流线型的外廓, 可减少飞行时的 阻力,增加飞行 速度。
三、鸟类的躯体结构和功能
(一)外形
5.尾部短小, 末端着生扇形 尾羽,飞翔时 起舵的作用。
三、鸟类的躯体结构和功能
(一)外形
6.前肢特化成翼,翼上 着生飞羽,是飞翔器官。 善飞的鸟类,翼和飞羽 发达。后肢下部覆有鳞 片或羽毛。足通常四趾 (第五趾退化),趾端 有爪。一般三趾向前, 拇趾向后。但也有退化 成三趾或二趾的,如鸵 鸟只具二趾。
三、鸟类的躯体结构和功能
(一)外形
2.头部小而圆,先端 具啄食的喙,头两侧 有一圆而大的眼,具 眼睑和能活动的瞬膜, 有保护眼球的作用。 眼后有耳孔,其外周
具耳羽,能收集声波。
三、鸟类的躯体结构和功能
(一)外形
3.颈长而灵活, 可弥补躯干部愈 合、前肢变成翼 后带来的不便。
三、鸟类的躯体结构和功能
1.脊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
2.颈椎 数目多(8-25块),第一、二枚颈椎 特化为寰椎和枢椎;寰椎环状,可与头骨 一起在枢椎上转动,椎体异凹型(鸟类特 有),椎间关节活动性极大。
3.胸椎5-6枚,胸椎、胸骨与硬骨质的肋骨 连接构成牢固的胸廓;龙骨突发达(善 飞鸟类),增大了胸 肌的附着面 ;肋 骨间具钩状突相关连,增加胸廓坚固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