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动过速_
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与治疗
![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89c7c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1.png)
心肺听诊
听诊心脏杂音、心音强弱 及心律是否整齐,肺部是 否有啰音。
其他体征
观察患者是否有水肿、发 绀等其他异常体征。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检测血常规、生化等指标,了解患者全身状况及电解质平衡 。
心肌酶学检查
检测心肌损伤的标记物,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有助于 诊断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
心电图诊断
心电图是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重要手 段,通过心电图可以记录心脏电活动 的变化,发现心律失常的证据。
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室性心动过速概述 • 诊断方法 •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 特殊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 • 室性心动过速的预防与康复
01
室性心动过速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心律失常, 指起源于心室的快速而规则的室 性心律失常。
分类
根据持续时间和临床表现,室性 心动过速可分为非持续性、持续 性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 类型。
积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等 基础疾病,控制病情发展。
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心律 失常药物,控制心率和改 善症状。
非药物治疗
包括电复律、导管消融、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等 ,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 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
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作 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等 ,有助于康复。
患者教育
症状与体征
症状
心悸、胸闷、头晕、乏力、晕厥等, 严重时可导致阿-斯综合征和猝死。
体征
脉搏短绌、低血压、心音分裂等,部 分患者可无任何体征。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室性心动过速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瓣膜 病等器质性病变,以及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等非器质性病变。
室性心动过速-精品医学课件
![室性心动过速-精品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f70cf665ce0508763213ca.png)
衰竭。
▪ 不稳定倾向 ▪ 左心耳血栓形成,体循环栓塞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㈠、无正常P波,代之连续的大锯齿状F波(扑动波),F波间无等 电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频率为250~300分
▪ 复律:药物复律(奎尼丁、心律平、胺碘
酮)、电复律(复律治疗成功与否与房产 持续时间的长短、左房大小和年龄相关)
▪ 控制心室率:洋地黄、Ⅱ、Ⅳ类 ▪ 抗凝:预防栓塞 ▪ 预防复发 ▪ 治愈:RFCA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 心室率100-250次/分,心律规则,
但也可略不规则
▪ P与QRS无固定关系,形成室房分离 ▪ 通常发作突然,有心室夺获与室性融
合波
室性心动过速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酮),超速抑制、电复律(最有效)
▪ RFCA可根治房扑 ▪ 抗凝治疗,同房颤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心房颤动
房颤的定义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室性心动过速危害及预防
![室性心动过速危害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5578ef2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a.png)
危害
心室功能下降:持续的室性心 动过速可导致心室肌肉疲劳和 损伤,进而影响心室的收缩能 力和整体心脏功能。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避免诱发因素:避免过度饮酒 、服用刺激性药物、忍受情绪 压力等可能诱发室性心动过速 的因素。
控制心脏病风险因素:根据医 生建议控制高血压、高血脂、 糖尿病等心脏病的风险因素, 减轻对心脏的负荷。
结论
室性心动过速的危害不可小觑 ,预防措施的执行对于保护心 脏健康至关重要。通过避免诱 发因素、控制心脏病风险因素 、定期体检和监测、药物治疗 以及心脏康复,我们可以降低 患室性心动过速所带来的风险 ,维护良好的心脏功能。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和监测:定期进行心脏健 康检查,定期监测心电图,及时发 现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指导,按时 、按量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帮助 控制室性心动过速。
预防措施
心脏康复:对于已经患有室性 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心脏康 复训练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降 低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的风险。
结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室性心动过速 危害及预防
目录 引言 危害 预防措施 结论
引言
引言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心律失常,可 导致心跳加快和不规则,严重时可 能导致心脏骤停。 了解室性心动过速的危害以及预防 措施对于保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危害
危害
心脏骤停风险增加:室性心动 过速可能导致心脏停止跳动, 危及生命。
血液循环受损:室性心动过速 引发的不规则心跳,影响了正 常的心脏泵血功能,可能导致 血液循环不畅,造成心脏供血 不足等问题。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https://img.taocdn.com/s3/m/077ba99da0116c175f0e48b4.png)
发作方式
机制
左室特发性VT
心电图特点
发作时为RBBB形+电轴左偏,胸导S波逐渐加深,R/SV6<1。 QRS波群时限0.12-0.14秒。 频率150-180BPM。 复律后有电张调整T波,同形室早。 可能为折返激动
机制
能被早搏诱发,有缓传导区 拖带现象 在间隔部可记录到P电位
或触发活动(Triggered activity)
并行心律性VT
机制
室内异位激动点自律性增高,有传入阻滞。
心电图特点
异位激动成组发生,间断出现,频率70-
130BPM。 每组异位激动第一个联律间期不等。 两次发作的间歇期恰等于心动周期的倍数。 可出现室性融合波。
加速的心室自主心律
间期280-320ms 频率极快200-300bpm→VF 异搏定注射可能有效 ICD
双向性VT
病因 特点
洋地黄中毒,冠心病、中药中毒。
发作时,QRS波群主波方向上下交替或某些 导联出现电压交替。 额面电轴有左偏、右偏交替。 心率140-180BPM。
室速或是室上速。 洋地黄中毒为延迟后除极。
机制
特发性VT
右室特发性VT
多起源于右室流出道 左室特发性VT 多起源于左室间隔
右室特发性VT
心电图特点
窦性心律时正常,可有同形室早 发作时为LBBB形+电轴右偏或极度右偏(Ⅰ微小综合波, aVL向下,Ⅱ、Ⅲ、aVF主波向上)。 频率150-200bpm 阵发持续性 非持续,反复单形性 可有频率依赖作用(交感神经) 触发活动(Triggeredactivity)、cAMP介导的DAD,cAMP 使肌浆网钙震盈积放,细胞内钙超负荷。
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诊疗指南
![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baa2bc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c.png)
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诊疗指南【概述】1.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tachycardia,VT),指起源于希氏束以下水平的心脏传导系统或心室、至少连续3个或以上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或电生理检查中诱发出6个和(或)以上的心室搏动。
非持续性VT临床表现、预后意义及处理原则相当于复杂的室性期前收缩,通常临床上VT是指持续性VT,即持续超过30秒,或伴有血流动力不稳定者。
2.临床上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持续和非持续VT;单形和多形VT;器质性和正常心脏结构VT。
常见的可逆因素包括:心肌缺血、药物(尤其是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电解质(尤其是低钾、低镁)。
【临床表现】VT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有无基础心脏疾病及其严重程度、发作的频率及持续时间、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故症状多种多样。
通常表现为心悸伴有心排出量减少和低血压的症状,包括头晕、眩晕、意识改变(如焦虑)、视觉障碍、出汗、先兆晕厥和晕厥,或者血流动力学衰竭、休克甚至猝死。
少数较慢频率的VT患者,尤其无器质心脏疾病者无明显症状,于体检或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发现。
无休止性VT长期发作导致原先正常的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称为心动过速介导性心肌病。
【诊断要点】1.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是VT诊断的主要依据,多数VT频率在100~250次/分之间,持续性VT多数在180次/分,小于100次/分者通常称为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
单形性VT的RR间期相对规则,多形性VT则可以极不规则。
多数VT的QRS波群时限大于120毫秒,起源于高位室间隔或束支的VT也可小于120毫秒。
仔细阅读记录图有时可见室性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常用采用Brugada标准鉴别宽QRS心动过速的方法为:所有胸前导联均无RS 形,诊断VT(否则进行下一步,以下同);心前区导联QRS有RS型,且RS大于100毫秒,诊断VT;存在房室分离,诊断VT;胸前导联V1和V6形态符合VT诊断标准,即V1呈RS型,RS大于70毫秒,V6起始为正向波,R/S大于1即诊断VT。
室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室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https://img.taocdn.com/s3/m/d0ef286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c.png)
室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室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一、概述一)定义与分类1.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指心电图上连续出现3个及以上室性期前收缩,频率一般100~200次/min,在30秒内自行终止。
2.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SMVT):同一心电图导联中QRS波形态一致,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秒,或虽然少于30秒,但伴随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
分为结构性心脏病的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和不伴有结构性心脏病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3.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形态可以清楚识别但连续发生变化,频率超过100次/min的室性心律失常。
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持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蜕变为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
发生在QT间期延长患者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常围绕心电图等电位线扭转,被称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
TdP常与药物和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延迟复极密切相关,因此,发生TdP时应积极寻找并纠正相关诱因。
4.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心脏骤停的常见形式。
5.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风暴:指24小时内自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超过3次,并需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
二)流行病学1.NSVT:临床上常见的无症状性心律失常。
在结构性心脏病与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都较常见,也可见于表面健康的人群。
在伴有心悸症状的所有患者中,约有6%为NSVT。
由于大多数NSVT患者无症状,仅有50%左右的NSVT患者可重复记录,所以难以得到可靠的NSVT流行病学资料。
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中,约有3%的健康、无症状的个体发现有NSVT,男性和女性没有显著差别。
有报道显示11%的表面健康的老年人有NSVT。
多数情况下,NSVT发生短暂,无临床症状。
因此,临床上对NSVT患者的主要问题是甄别这些看似正常而实际上有潜在疾病的人群,并对合并有NSVT的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在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NSVT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脏性猝死(SCD)危险性增加的信号,所以对于NSVT患者,治疗患者的基础心脏病比治疗心律失常更重要。
室性心动过速应该做哪些检查?
![室性心动过速应该做哪些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cf9cc4c00975f46527d3e133.png)
室性心动过速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室性心动过速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室性心动过速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室性心动过速如何诊断鉴别,室性心动过速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室性心动过速常见检查:常见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脉率*一、检查1、体检发现:短阵室速或持续性室速不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一般生命体征较平稳,心脏听诊心率快而大致规则,发作间歇可闻及早搏。
有基础心脏病或心率200次/分者可伴有血压降低、呼吸困难、大汗、四肢冰冷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表现,说明患者病情危急,需要紧急处理。
2、辅助检查:心电图可明确诊断,可记录到连续3次以上快速的宽大畸形QRS波,与P波无关,有时可见到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发作不频繁或发作较短暂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
心脏超声能明确心脏基础疾病。
①心室率常在150—250次/min之间,QRS波宽大畸形,时限增宽。
②T波方向余QRS无波主波相反,P波与QRS波之间无固定关系。
③Q—T间期多正常,可伴有Q—T间期延长,多见于多形室速。
④信访率较心室率缓慢,有时可见到室性融合波或心室夺获心电图是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重要受,但有时与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心室差异传导的鉴别,比较困难,必须综合临床病史,体检、心电图、对治疗措施的反应等仔细加以区别。
3、心电生理检查:心电生理检查对确立室速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若能在心动过速发作时记录到希氏束波(H),通过分析希氏束波开始至心室波(V)开始的间期(HV间期),有助于室上速与室速的鉴别。
室上速的HV间期应大于或等于窦性心律时的HV间期,室速的HV间期小于窦性HV间期或为负值(因心室冲动通过希氏束-普肯耶系统逆传)。
由于导管位置不当或希氏束波被心室波掩盖,则无法测定HV间期。
心动过速发作期间,施行心房超速起搏,如果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QRS波群的频率相应增加,且形态变为正常,说明原有的心动过速为室速。
*以上是对于室性心动过速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室性心动过速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室性心动过速易混淆疾病。
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心电图表现、诊断标准和鉴别方法
![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心电图表现、诊断标准和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750de7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2.png)
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心电图表现、诊断标准和鉴别方法室性心动过速(VT)是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最常见原因,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
急诊面对宽QRS波心动过速时所做出正确的诊断以及相应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室速的诊断标准是典型室速根据发作时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结合其基础心脏情况即可以诊断。
症状室速的临床表现与室速发作时的心室率、持续时间、基础心脏病和心功能状态有关。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有时可以没有症状,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SMVT)发作时常伴有血液动力学障碍或低血压、心绞痛、晕厥等。
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是心脏骤停的常见形式。
心电图表现图1 QT间期正常的多形室速心电图表(1)3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
(2)QRS波形态畸形,时限>0.12 s,ST-T波方向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
根据QRS波形态分为单形或多形室速。
(3)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
(4)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无固定关系,形成房室分离。
(5)部分患者可见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室速发作时少数室上性冲动可下传至心室,产生心室夺获,表现为在P波之后,提前发生一次正常的QRS波。
室性融合波的QRS形态介于窦性与异位心室搏动之间,其意义为部分夺获心室。
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的存在为诊断室速提供重要依据。
(6)室颤的波形、振幅与频率均极不规则,无法辨认QRS波、ST段与T波。
(7)室速/室颤风暴:是指24 h内自发的室速/室颤≥3次。
图2 室颤的心电图表现图3 室速电风暴心电图表现室速和宽QRS型室上速鉴别宽QRS型室上速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室内差异性传导以及房室正路逆传型AVRT。
1. 鉴别诊断的原则(1)首先判断血液动力学状态。
若不稳定,直接电复律。
(2)血液动力学稳定者,询问病史,查阅可及的既往病历材料,了解既往发作情况、诊断和治疗措施。
陈旧心肌梗死伴有新发生的宽QRS波心动过速,极可能为室速。
(3)通过12导联心电图寻找房室分离证据。
室性心动过速处理流程
![室性心动过速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06b9d7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b.png)
室性心动过速处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迅速而有效的处理以防止恶化为更危险的心脏事件。
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https://img.taocdn.com/s3/m/b1617f7b195f312b3069a52e.png)
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指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过早发生的、提前使心肌除极的心搏。
一、心电图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前无P波;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间>0.12秒。
二、治疗1.无器质性心脏病药物宜选用β受体拮抗剂、美西律、普罗帕酮等。
2.有器质性心脏病急性心肌缺血首选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慢性心脏病变应避免使用I类药物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心动过速一、概念、心电图及治疗1.概述:室性心动过速是起源于希氏束分支以下的特殊的传导系统或者心室肌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异位心搏2.心电图:3个或3个以上,QRS波宽大畸形,心室率100〜250次/分;3.治疗:非器质性的心脏病:无症状不用治疗。
器质性心脏病:血流动力学稳定,首选利多卡因、胺碘酮、普罗帕酮;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有休克患者,及时行直流电复律。
二、特殊的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速:a.病因:先天性和获得性b.类型:多形性室速的一个特殊类型c.心电图:发作时QRS波的振幅与波峰呈周期性改变;频率200〜250次/分;QT间期通常超过0.5秒;U波显著d.治疗:首选给予静注镁盐加速性心室自主节律:a.病因:心脏病患者b.类型:缓慢型室速c.心电图:连续发生3〜10个起源于心室的QRS波;心率常为60〜11。
次/分;心动过速的开始与终止呈渐近性;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常见d.治疗:通常无需抗心律失常治疗二、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1.心室扑动:a.病因:冠心病等b.特点:致命性心律失常c.临床表现: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d.心电图:心室扑动呈正弦图形,波幅大而规则,频率150〜300次/分e.治疗:应立即抢救;最有效的终止室颤的方法是电除颤。
f.电除颤:血流动力学不稳时用;只有室颤用非同步;室颤360 J非同步2.心室颤动:a.病因:冠心病等b.特点:致命性心律失常c.临床表现: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d.心电图:波形、振幅与频率极不规则的颤动波e.治疗:应立即抢救;最有效的终止室颤的方法是电除颤。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https://img.taocdn.com/s3/m/d2eaf4f5c850ad02df80410e.png)
LOGO
五) 伴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速,系由触发电活动的早 期后除极所致(3~4位相间),特点如下: (1) 常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 (2) 呈多形性室速; (3) 室律常≧300次/分; (4) QT间期、T/U波正常; (5) 室早联律间期短,通常在于280~320ms。 总之形成特殊的短联律、正常QT间期型室速有RonT现象 。临床有反复、频繁的晕厥发作。
室性心动过速
董红雨
LOGO
定义与分类
1.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NSVT是指 心电图上连续出现3个及以上室性期前收缩,频率 一般100—200次/min,在30 S内自行终止。
2.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SMVT):是指 同一心电图导联中QRS波形态一致,发作持续时
间>30 S,或虽然<30 S,但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室 性心动过速
3.积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4.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再发。
5.预防猝死。
LOGO
(二)直流电复律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立即给予直流电复律。
I.非同步直流电复律:适用于心室颤动/无脉 室性心动过速的抢救和某些无法同步的室性心动 过速。非同步直流电复律需持续心电监护。 2.同步直流电转复:适用于伴心绞痛、心力衰 竭、血压下降等血液动力学障碍及药物治疗无效的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观察并记录心电图。如无 效,可重复电转复(最多3次)。再次复律应增加电 量,最大可用到双相波200 J,单相波360 J。转复过 程中与转复成功后,均须严密监测心律/心率、呼
LOGO
常用药物
1 利多卡因 50mg(1mg/kg)静脉注射,再以1~4mg/min维持。 2 胺碘酮 静脉用安全有效,3mg/kg静注,可重复2~3次,亦可以
室性心动过速预防和措施
![室性心动过速预防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1f7ace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9.png)
室性心动过速严重性:少数患者因心功 能名目的下降,很长时间内未能解决室 性心动过速,甚至出现心力衰竭、血流 动力学不稳定度,甚至死亡。
室性心动过速 预防和措施
室性心动过速预防和措施
药物治疗预防措施:选择有效 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预防治 疗,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 阻滞剂、普罗帕酮、尼卡地平 等。
室性心动过速 预防和措施
目录 室性心动过速概述 室性心动过速预防和措施 室性心动过速预后和指导
室性心动过速 概述
室性心动过速概述
室性心动过速定义:室性心动过速 是由心室异位起搏点(包括心室室 上性异位起搏点和心室结自律性增 高)所引起的心室率大于100次/分 钟的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概述
室性心动过速表现:室性心动过速病人 大部分无症状,少数表现为心悸、胸闷 、胸痛等。
室性心动过速预防和措施
心理治疗预防措施:参加心理咨询 、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等。
室性心动过速 预后和指导
室性心动过速预后和指导
室性心动过速的预后:室性心动过速在 治疗得当的情况下一般预后良好,但也 有可被反复发作,甚至出现电转复律难 、心室颤动等危急情况的病例。
室性心动过速预后和指导
室性心动过速指导:如患者当 前正在接受治疗,应积极配合 用药、按时就诊,注意生活治 疗。同时,若有心悸、胸闷及 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患 有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除常 规的调息保养外,要遵从医嘱 进行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增强身体健康,平衡心理状态 ,挑选适宜自己的锻炼方式, 维护心率稳定。
室性心动过速ppt课件
![室性心动过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5243eac8d376eeaeaa317b.png)
预防复发(4)
单一用药无效可联合应用作用机制不同 的药物,各自用量均可减少。 抗心律失常药物亦可与埋藏式心室或心 房起搏装置合用,治疗复发性室速。 植入ICD。 RFCA。 外科手术。
谢 谢 大 家~
下列心电图表现 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融合波; 心室夺获 房室偏,时限超过0.14s; 全部心前区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 呈通向性:即全部向上或向下;
下列心电图表现 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
QRS波群形态,当表现为RBBB时 呈以下特征:V1导联呈单相或双相 波(R > R`),V6导联呈rS或QS; 当呈LBBB时电轴右偏,V1导联负向 波比V6深;RV1>0.04s;V6导联呈qR 或QS。
室速的处理原则
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非持续性室速,若无症状, 无需进行治疗; 持续性室速发作,无论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均应给 予治疗;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亦应考虑治疗。 目前除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以外,尚未能证实 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能降低心脏性猝死大发生率。
终止室速发作(1)
如无血流动力学障碍: 1. 首先静注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胺,同 时静脉持续滴注; 2. 静注sotalol与propafenone亦十分有 效; 3. 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选用 amiodarone静注或改用直流电复律;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室速与室上速 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鉴别
下列ECG表现支持室上速伴室内差异 性传导的诊断: 每次心动过速均由期前发生的P 波开始; RP间期≤0.10s; 心动过速的QRS波形态,与心率 大致相等的室上性冲动的QRS形 态相同;
室速与室上速 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鉴别
P波与QRS波群相关,常呈1:1的房室 比率传导,亦可呈2:1或文氏房室传导; 刺激迷走神经可减慢或终止心动过速; 多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有长-短周期序列。 W-P-W伴房颤者,QRS波时限超过0.20s, 心率超过200次/分。
室性心动过速护理措施
![室性心动过速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10c3ff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c.png)
室性心动过速护理措施概述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是一种心脏电活动异常引起的心律失常,其特征是心室频率长时间高于100次/分钟。
室性心动过速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和心脏病等。
对于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护理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介绍室性心动过速护理措施的相关内容。
护理措施1. 监测心电图对于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持续监测心电图是非常重要的。
心电图能够提供患者的心律情况,及时反映患者的心脏状态。
护士应定期记录心电图,观察心率、QRS波形和RR间期等指标的变化。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 观察病情变化护士应密切观察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病情变化。
包括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血压、脉搏、症状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同时,护士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3. 密切监测心脏指标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可能存在心功能不全的情况,护士应密切监测心脏指标,如心率、心律、心音、心肌缺血等。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早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保护患者的心脏功能。
4. 给予氧气和呼吸支持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缺氧的情况,护士应及时给予氧气和呼吸支持。
保持氧气供应和呼吸道通畅,可以改善心肌缺氧情况,提高患者的氧合状态。
5. 静脉药物治疗对于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静脉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等。
护士在给药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速度,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心脏除颤对于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如果存在严重的心律失常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心脏除颤。
护士应掌握除颤技术,确保操作正确、及时。
在除颤过程中,应加强监护,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和血流供应。
7. 病情指导与教育护士在护理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过程中,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病情指导与教育。
包括告知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的因素。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824223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e.png)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有两个方面,即终止室速的发作及预防复发。
首要问题是决定应对哪些病人给予治疗。
除了β阻滞剂外,目前尚未能证实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能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况且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亦会导致或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
因此,对于室速的治疗,一般遵循的原则是: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发生非持续性室速,如无症状及晕厥发作,无需进行治疗;持续性室速发作,无论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均应给予治疗;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亦应考虑治疗。
治疗方法简单介绍如下:药物治疗:①利多卡因100mg静脉注射,如无效则按0.5mg/kg每分钟重复注射1次,30分钟内总量不超过300mg,有效维持量为1~4mg/min;②普鲁卡因酰胺50~100ng静脉注射,每5分钟重复1次,1小时内总量可达1g,维持剂量2~5mg/min;③溴苄胺5mg/kg10分钟内静脉注射,然后以1~2mg/min;④乙胺碘呋酮150mg静脉注射;⑤心律平70mg静脉注射;⑥如心电图示室速由R-on-ST段性性室早引起可先用异搏定5~10mg静脉注射;⑦由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速可选用苯妥英钠和钾盐治疗;⑧如系青壮年无明显原因,常以活动或情绪激动为诱可获得明显疗效。
但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在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复发和降低心脏性猝死方面的作用不明显,甚至有害,尤其是对于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病人,不宜选用。
直流电复律:在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给予直流电复律,多数情况下可使室性心动过速立即终止。
在室性心动过速伴有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如低血压、休克、急性心力衰竭或严重心绞痛发作时应该作为首选措施。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经导管射频消融可成功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消融治疗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如特发性左心室或右心室室性心动过速有非常好的效果,成功率在90~95%以上。
体内埋藏式转复除颤器(ICD)治疗:ICD是埋藏在体内可以自动识别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而用电除颤等方法终止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的装置,对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特别是有猝死高危险的室性心律失常者有良好疗效,可改善病人的预后,尤其对于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明显心功能不全的病人,ICD治疗的病人获益更大。
室性心动过速吃什么药
![室性心动过速吃什么药](https://img.taocdn.com/s3/m/df3af5ad02d276a200292e30.png)
室性心动过速吃什么药文章目录*一、室性心动过速吃什么药*二、室性心动过速的典籍偏方*三、室性心动过速的护理知识室性心动过速吃什么药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一旦反复发作 ,病人必须住院观察 ,并应根据心电图表现的室性心动过速类型 ,在医生的指导下 ,选用下列药物治疗。
利多卡因为首选药物 ,适用于早搏型或双向波型室性心动过速。
用法,以50毫克加入25%葡萄糖液20毫升中缓慢静脉滴注射,必要时,隔15分钟后再静脉注射50毫克 ,同时可用400~800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 ,按1~3毫克 /分的速度静脉滴注。
剂量过大时可引起眩晕,面肌、腓肠肌等小肌群抽搐 ,严重者甚至可致谵妄、昏迷。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
普鲁卡因胺适用于早搏型室性心动过速。
用法,以200毫克加入25%葡萄糖液20毫升内静脉注射 ,并应注意血压。
如心律仍未纠正 ,隔20~30分钟后再静脉注射 100~200毫克 ,以后每隔 15分钟再注射 100毫克 ,直至心律纠正为止。
总量一般不超过 1000毫克 ,或以500毫克溶入5%葡萄糖液200毫升中静脉滴注 ,开始15~20分钟内静脉滴注250毫克,以后可将滴速减半。
室性心动过速的典籍偏方中医防治心动过速方,干山楂片20克,纯蜂蜜20克,为1日量。
先用开水浸泡山楂片约20分钟,待不烫时调入蜂蜜,代茶频饮。
(注意:服药后要漱口)。
发作时治疗,常采用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压迫眼球;用压舌板或牙刷柄刺激悬雍垂诱发恶心呕吐;深吸气后摒气,然后再用力作呼气动作;深呼气后摒气,再用力按压颈动脉窦,但力量不能太大。
若上述手段治疗无效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异搏定、西地兰、升压药(新福林、阿拉明)、三磷酸腺苷酶 (ATP)、新斯的明、胺碘酮等。
射频消融治疗,该方法有望达到根治该病的目的,但治疗费用较高。
室性心动过速的护理知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情绪不宜太过激动,忌烟酒,这些都是导致心动过速容易发作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