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d189cf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c.png)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初级会计实务是指会计学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核算知识和技能,具备初级会计工作的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一些常用的会计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初级会计实务公式的汇总。
1.总资产计算公式: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总负债计算公式:总负债=短期负债+长期负债3.所有者权益计算公式:所有者权益=资本+盈余公积4.资本计算公式:资本=所有者投入资金+盈余5.盈余计算公式:盈余=收入-费用6.成本计算公式:成本=初期存货+采购-期末存货7.存货计算公式:存货=期初存货+采购-销售8.营业收入计算公式:营业收入=销售收入+其他收入9.营业成本计算公式:营业成本=初始存货+采购-期末存货+进项税额10.毛利润计算公式: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11.折旧计算公式:折旧=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12.净利润计算公式:净利润=毛利润-费用-折旧-所得税13.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14.负债周转率计算公式:负债周转率=营业成本/总负债15.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16.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17.销售毛利率计算公式:销售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8.资本收益率计算公式:资本收益率=净利润/资本19.盈余现金回收率计算公式:盈余现金回收率=净利润/(资本+盈余)以上是一些初级会计实务中常用的公式汇总。
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对于准确计算财务指标、分析和评估财务状况以及制定合理的财务策略都非常有帮助。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不同的公式进行分析和判断。
(完整版)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
![(完整版)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d6f19edc850ad02df804170.png)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①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或+) “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 ②发出存货方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月初库存存货 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 位成本 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 X 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 X 存货单位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 原有库存存货数量 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X 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 X 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100% 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③材料成本差异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存货单位成本 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 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X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④ 库存商品的日常核算(1) 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X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X 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2) 售价金额核算法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X 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一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 +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一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⑥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1) 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 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 月折旧率(2) 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 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X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商品进销差价率 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期初库存商品售价 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 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100%(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 2 100% 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 12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X 月折旧率(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 -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100% 预计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1) 2或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 100%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 和月折旧率: 月折旧额: -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⑥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X 适用税率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P150⑥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p150 ⑥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P150⑩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淅得税税率 P155⑪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⑫主要财务指标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应收票据=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 计算期天数周转额(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100%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 流动负债 100%(3)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00%(4)产权比率= 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100%(5)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 资产平均余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应收账款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360营业收入平均存货余额=(存货余额年初数+存货余额年末数)吃存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存货余额 360 营业成本(8) 流动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 (9) 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总额年末数)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360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初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吃(6)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7)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成本 平均存货余额 (流动资产总额年初数100%固定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360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吃总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 平均资产总额 360 营业收入(12 )营业净利率=J 利利润 100% 营业收入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5)总资产报酬率 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 )总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 营业收入 平均资产总额(11 )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100% (13) 营业毛利率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营业收入 100% (14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 成本费用总额 100%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 末所有者权益总额 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总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21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X 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X 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费业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V 平均资产总额权益乘数=资产总额V 所有者权益总额=1+( 1-资产负债率)⑬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 =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总额 胡配标准(如产品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某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燃料、动力费用=该产品的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 用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16)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平均净资产 100% 平均净资产 所有者权益年初数 所有者权益年末数 2 (17)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 上年营业收入总额 100%(19)总资产增长率 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20)营业利润增长率 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100%(18)资本保值增值率100%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X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X材料单价⑭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洛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生产工时X 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某种产品耗用的定额工时=该种产品投产量X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洛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定额工时X 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⑮制造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略产品分配标准之和(如,产品生产工时总数或生产工人定额工时总数、生产工人工资总和、机器工时总数、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分配标准X 制造费用分配率(16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一月末在产品成本⑰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1)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单位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单位成本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X单位成本(2)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X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一月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方产成品产量(3)定额比例法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X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材料成本X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人工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X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X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⑱累计间接费用分配法(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分批法)全部产品某项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全部产品该项累计间接费用 +全部产品累计生产工时某批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某项间接费用=该批完工产品累计生产工时X全部产品该项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⑲ 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百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X100%⑲20 产品总成本分析(1)构成比率分析法直接材料成本比率=直接材料成本^产品成本X100%直接人工成本比率=直接人工成本^产品成本X100%制造费用比率=制造费用护品成本X100%(2)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产值成本率=成本勺产值X100%营业收入成本率=成本X肖售收入X100%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X100%⑲21 直接材料成本分析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计划数量)x计划价格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x (实际价格-计划价格)⑲22 直接人工成本分析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一计划工时)X十划每小时工资成本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x (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一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⑲23 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肖售税金+ 对附属单位补助)㉔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资产的价值(价格)的增值= 资产的收益额期初资产价值(价格)=期初资产价值(价格)利息(股息)收益资本利得期初资产价值(价格)利息(股息)收益期初资产价值(价格)资本利得期初资产价值(价格)=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n㉖预期收益率E (R) = (P R)i 1㉗收益率的方差(2)E R 2p i为预期收益率;p是第i种可能情况发生的概率;R是在第i种可能情况下该资产的收益率㉘ 收益率的标准差( )R i㉙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V ) VERR 是各历史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n 表示样本中历史数据的 个数 n R i R i 1 n 1 100% R 表示数据样本中各期的 收益率的历史数据。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重点归纳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重点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e03660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9.png)
初级会计实务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学好初级会计实务对于提高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理解会计原理非常重要。
在学习初级会计实务的过程中,掌握会计公式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本文将就初级会计实务中的重点公式进行归纳和汇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
一、基本会计核算公式1. 资产总额 = 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总额这是会计的基本平衡公式,也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资产总额等于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之和,反映了企业资产的来源和运用情况。
2. 营业收入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营业收入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收入总额,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来源之一。
3. 利润总额 = 毛利润 - 营业费用利润总额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总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之一。
二、成本核算公式1. 总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总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成本的总和,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情况。
2. 单位产品成本 = 总成本 / 产量单位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单位产品所发生的平均成本,是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和产品定价的重要依据。
三、财务分析公式1.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付短期债务能力的指标,是企业资金运营和偿债能力的重要参考。
2.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付短期债务能力的指标,是流动比率的一种补充指标。
3. 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指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
四、财务管理公式1. 投资回报率 = (净利润 + 利息) / 投资总额投资回报率是衡量企业投资效益的指标,是评价企业投资项目的重要依据。
2. 杠杆比率 = 资产总额 / 所有者权益杠杆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债务风险和资本结构情况。
以上就是初级会计实务中的一些重点公式,这些公式对于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成本核算、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非常重要。
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c2a3d3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6.png)
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在初级会计实务中,有一些重要的公式是必须记忆和掌握的。
这些公式涵盖了会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于理解和应用会计知识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初级会计公式的汇总:1.会计等式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资产负债表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3.流动比率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4.速动比率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5.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净信用销售额/平均应收账款6.应收账款平均收回期公式:应收账款平均收回期=365/应收账款周转率7.存货周转率公式: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8.存货平均保有期公式:存货平均保有期=365/存货周转率9.毛利率公式: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净利率公式: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1.总资产周转率公式: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12.负债占资产比率公式:负债占资产比率=负债/资产13.所有者权益倍数公式:所有者权益倍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14.权益成本率公式:权益成本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5.现金流量公式: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16.经营利润公式: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17.维护保养费用公式:维护保养费用=修理费用+保养费用18.实际销售额公式:实际销售额=销售额-折扣-退货这些公式涵盖了会计中的常见计算和比较方法,可以帮助会计职业人士进行财务分析、风险评估以及预测和决策等工作。
记住这些公式并灵活运用,将有助于提高会计实务水平。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c3b138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7.png)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1.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3.流动负债=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利息+短期借款+其他流动负债4.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5.总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6.净利润=营业利润-税金-利息7.销售收入=销售数量×销售单价8.成本费用率=总成本/销售收入9.资产负债率=负债/总资产10.存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存货11.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12.应付账款周转率=采购成本/平均应付账款13.股东权益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股东权益14.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5.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16.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7.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18.平均应收账款=(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19.平均应付账款=(期初应付账款+期末应付账款)/220.平均股东权益=(期初股东权益+期末股东权益)/221.平均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末净资产)/222.平均总资产=(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23.期末股东权益=期初股东权益+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24.现金流入=销售收入+其他收入25.现金流出=采购成本+销售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税金26.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销售收入-采购成本-销售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税金27.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28.摊销费用=无形资产原值×年摊销率29.应交税金=销售收入×税率30.存货净额=期末存货-上期存货31.应付利息=借款金额×年利率32.资本回报率=净利润/资本投入额33.短期偿债能力=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4.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35.利息保障倍数=息前利润/利息支出36.资本金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本金37.资金占用费率=资金占用成本/平均资本金38.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39.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40.营业成本率=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精选--初级关于会计实务必记关于公式汇总
![精选--初级关于会计实务必记关于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c01d4d3aaea998fcd220ecb.png)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1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2 发出存货方法月底一次加权均匀法月初库存存货本月各批进货的实质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目存货单位成本 =月初库存存货的数目本月各批进货数目之和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目×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底库存存货成本=月底库存存货的数目×存货单位成本挪动加权均匀法原有库存存货的实质成本本次进货的实质成本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目本次进货数目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目×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底库存存货成本=月底库存存货的数目×本月月底存货单位成本3 资料成本差别○本期资料成本差别率期初结存资料的成本差异本期查收入库资料的成本差别=本本期查收入库资料的计100% 期初结存资料的计划成划成本期初资料成本差别率期初结存资料的成本差异100% =本期初结存资料的计划成发出资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别=发出资料的计划成本×本期资料成本差别率○4 库存商品的平时核算( 1)毛利率法毛利率 =(销售毛利 /销售净额)×100%销售净额 =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 =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 =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 +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2)售价金额核算法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商品进销差价率 =期初库存商品售价100%本期购入商品售价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5 固定财产的折旧方法( 1)年限均匀法年折旧率 =( 1-估计净残值率)估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 =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 =固定财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财产原价1- 估计净残值率估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财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财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2100%年折旧率 =估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 =年折旧率 12月折旧额 =每个月月初固定财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估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100%年折旧率 =估计使用寿命(估计使用寿命1) 2或尚可使用年限100%年折旧率 =估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月折旧率 =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 =(固定财产原价-估计净残值)×月折旧率6 城市保护建设税应纳税额=(应交增值税 +应交花费税 +应交营业税)×合用税率○7 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带-销售花费-管理花费-财务花费-财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改动利润(-公允价值改动损失)+○投资利润(-投资损失)P150○利润总数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p1508○净利润 =利润总数-所得税花费P1509○10 应纳税所得额 =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添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P155○11 所得税花费 =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12 主要财务指标流动财产(1) 流动比率 =100%流动欠债速动财产(2) 速动比率 =100%流动欠债速动财产 =钱币资本 +交易性金融财产+应收款项 +应收单据=流动财产-存货-预支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财产-其余流动财产欠债总数(3 )财产欠债率(又称欠债比率)=100%财产总数欠债总数(4 )产权比率 =100%所有者权益总数周转额(5 )周转率(周转次数)=财产均匀余额周转期(周转天数)= 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财产均匀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营业收入(6 )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均匀应收账款余额均匀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终数)÷2均匀应收账款余额360 应收账款周转期(周转天数)=营业收入营业成本(7 )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均匀存货余额均匀存货余额=(存货余额年初数+存货余额年终数)÷2均匀存货余额360存货周转期(周转天数)=营业成本营业收入(8 )流动财产周转率(周转次数)=均匀流动财产总数均匀流动财产总数=(流动财产总数年初数+流动财产总数年终数)÷2均匀流动财产总数360 流动财产周转期(周转天数)=营业收入营业收入(9 )固定财产周转率(周转次数)=均匀固定财产净值均匀固定财产净值=(固定财产净值年初数+固定财产净值年终数)÷2均匀固定财产净值360 固定财产周转期(周转天数)=营业收入营业收入(10 )总财产周转率(周转次数)=均匀财产总数均匀财产总数=(财产总数年初数+财产总数年终数)÷2均匀财产总数360 总财产周转期(周转天数)=营业收入营业利润100%(11 )营业利润率 =营业收入(12净利润100% )营业净利率 =营业收入(13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营业毛利率 = 100%营业收入(14利润总数)成本花费利润率 = 100%成本花费总数成本花费总数 =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带 +销售花费 +管理花费 +财务花费(15息税前利润总数)总财产酬劳率 = 100%均匀财产总数息税前利润总数=利润总数 +利息支出 =净利润 +所得税 +利息支出净利润(16 )净财产利润率 = 100%均匀净财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终数均匀净财产 =2(17今年营业收入增添额)营业收入增添率 = 100%上年营业收入总数(18扣除客观要素后的今年末所有者权益总数)资本保值增值率 = 100%年初所有者权益总数(19今年总财产增添额100% )总财产增添率 =年初财产总数(20今年营业利润增添额)营业利润增添率 = 100%上年营业利润总数今年营业利润增添额=今年营业利润总数-上年营业利润总数(21 )净财产利润率=总财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总财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 =净利润÷营业收入总财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均匀财产总数权益乘数 =财产总数÷所有者权益总数=1÷( 1-财产欠债率)○13 资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派资料、燃料、动力花费分派率=资料、燃料、动力耗费总数÷分派标准(如产品重量、耗用的原资料、生产工时等)某种产品应负担的资料、燃料、动力花费= 该产品的重量、耗用的原资料、生产工时等×资料、燃料、动力花费分派率某种产品资料定额耗费量=该种产品实质产量×单位产品资料耗费定额资料实质总耗费量资料耗费分派率=各样产品资料定额耗费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派的资料花费=该种产品的资料定额耗费量×资料耗费量分派率×资料单价○14 员工薪酬的归集和分派生产薪资花费分派率=各样产品生产薪资总数÷各样产品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派的生产薪资=该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薪资花费分派率某种产品耗用的定额工时=该种产品投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生产薪资花费分派率=各样产品生产薪资总数÷各样产品定额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派的生产薪资=该种产品定额工时×生产薪资花费分派率○15 制造花费的分派制造花费分派率 =制造花费总数÷各产品分派标准之和(如,产品生产工时总数或生产工人定额工时总数、生产工人薪资总和、机器工时总数、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某种产品应分派的制造花费=该种产品分派标准×制造花费分派率○16 本月竣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月底在产品成本○17 竣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派( 1)约当产量比率法在产品约当产量= 在产品数目×竣工程度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单位成本 =竣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竣工产品成本=竣工产品产量×单位成本在产品成本 =在产品约当产量×单位成本( 2)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底在产品成本= 月底在产品数目×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竣工产品总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底在产品成本竣工产品单位成本=竣工产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 3)定额比率法月初在产品实质资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质资料成本直接资料成安分派率=竣工产品定额资料成本月底在产品定额资料成本竣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资料成本=竣工产品定额资料成本×直接资料成安分派率月底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资料成本=月底在产品资料成本×直接资料成安分派率月初在产品实质人工成本本月投入的实质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安分派率=竣工产品定额工时月底在产品定额工时竣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竣工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安分派率月底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月底在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安分派率○18 累计间接花费分派法(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安分批法)所有产品某项累计间接花费分派率=所有产品该项累计间接花费÷所有产品累计生产工时某批竣工产品应负担的某项间接花费=该批竣工产品累计生产工时×所有产品该项累计间接花费分派率○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19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质均匀单位成本计算的今年累计总成本-今年累计实质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质均匀单位成本计算的今年累计总成本×100%20 产品总成本剖析○( 1)组成比率剖析法直接资料成本比率=直接资料成本÷产品成本×100%直接人工成本比率=直接人工成本÷产品成本×100%制造花费比率=制造花费÷产品成本×100%(2)有关指标比率剖析法产值成本率 =成本÷产值×100%营业收入成本率= 成本÷销售收入×100%成本利润率 =利润÷成本×100%○21 直接资料成本剖析资料耗费量改动的影响=(实质数目-计划数目)×计划价钱资料价钱改动的影响=实质数目×(实质价钱-计划价钱)○22 直接人工成本剖析单位产品所耗工时改动的影响=(实质工时-计划工时)×计划每小时薪资成本每小时薪资成本改动的影响=实质工时×(实质每小时薪资成本-计划每小时薪资成本)○23 事业结余 =(财政补贴收入+上司补贴收入+隶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 +其余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 + 上缴上司支出 + 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隶属单位补贴)○24 经营结余 =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25 单期财产的利润率= 财产的价值(价钱)的增值= 财产的利润额○期初财产价值(价钱)期初财产价值(价钱)利息(股息)利润资本利得=期初财产价值(价钱)利息(股息)利润资本利得=期初财产价值(价钱)期初财产价值(价钱)=利息(股息)利润率 + 资本利得利润率○ni i预期利润率 E (R ) =26 ( P R )i 1○利润率的方差( 2 )27n2 2p iR i E Ri 1E( R)为预期利润率;P i是第 i种可能状况发生的概率; R i是在第 i种可能状况下该财产的利润率○28 利润率的标准差()n2R i E R P ii 129 利润率的标准离差率(V)○VE Rn 2○30 标准差 =R i R n 1 100%i 1R i表示数据样本中各期的利润率的历史数据R是各历史数据的算术平均值n表示样本中历史数据的个数。
初级会计实务 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 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e57db1db7360b4c2e3f64a1.png)
初级会计实务 公式汇总1、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1个别计价法 ○2先进先出法 ○3量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或: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4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2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3、 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5、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命)年折旧额=原价×年折旧率=(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4年数总和法:×100%或者: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6、完工百分比法:本期确认的收入=劳务总收入×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收入本期确认的费用=劳务总成本×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费用7、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8、应纳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9、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适用税率10、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利润分配的顺序依次是:提取法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1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1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1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14、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15、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16、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17、主要财务指标分析偿债能力指标:a)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b)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长期偿债能力:a)资产负债率(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b)产以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运营能力指标:a)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b)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天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c)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天数)=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2应收账款周转期=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0÷营业收入d)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平均存货余额=(存货余额年初数+存货余额年末数)÷2存货周转期(周转数)=平均存货余额×360÷营业成本e)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初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2固定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固定资产净值×360÷营业收入f)总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总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资产总额×360÷营业收入获利能力指标: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营业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发展能力指标: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本年营业收入总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总资产增值率:总资产增值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本年总资产增长额=资产总额年末数-资产总额年初数营业利润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100%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总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综合指标分析: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18、按产品的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进行分配的计算公式: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总额÷分配标准(如产品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某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燃料、动力费用=该产品的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19、★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计算公式: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单价★按工时、产品产量、产值比例进行分配: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按产品的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职工薪酬:某种产品耗用的定额工时=该种产品投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定额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20、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分配标准之和(如,产品生产工时总数或生产工人定额工时总数、生产工人工资总和、机器工时总数、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21、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单位成本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单位成本22、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完工成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23、定额比例法: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人工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24、实物数量法:单位数量(或重量)成本=联合成本÷各联产品的总数量(总重量)25、分批法:全部产品某项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全部产品该项累计间接费用÷全部产品累计生产工时某批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某项间接费用=该批完工产品累计生产工时×全部产品该项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26、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的计算公式: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100%27、产品成本构成比率的计算公式:直接材料成本比率=直接材料成本÷产品成本×100%直接人工成本比率=直接人工成本÷产品成本×100%制造费用比率=制造费用÷产品成本×100%28、产值成本率、营业收入成本率和成本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如下:产值成本率=成本÷产值×100%营业收入成本率=成本÷销售收入×100%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29、直接材料成本的分析: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实际用量-计划数量)×计划价格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实际价格-计划价格)直接人工成本的分析: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30、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会计等式:资产=负债+净资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31、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32、I为利息,F为终值,P为现值,i为利率(折现率),n为计算利息的期数单利现值:P=F/(1+n×i);单利现值系数:1/(1+n×i)单利终值:F=P/(1+n×i);单利终值系数:(1+n×i)复利现值:P=F/(1+i)n;复利现值系数:1/(1+i)n,记作(P/F,i,n),n为计息期复利终值:F=P(1+i)n;复利终值系数:(1+i)n,记作(F/p,i,n),n为计息期年金终值系数:(1+i)n -1,记作((F /A ,i ,n)i偿债基金:A =F ×记作(A /F ,i ,n)A 是偿债基金普通年金现值:已知普通现金A ,求普通年金现值PP =A × =A(P /A ,i ,n)年金现值系数: 1-(1+i)-n 记作(P /A ,i ,n)i 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A =P回收资本系数: i 记作(A /P ,i ,n )1-(1+i)-n即付年金终值:F =A ×(1+i )=A (F /A ,i ,n )×(1+i )或F =A [(F /A ,i ,n +1)-1]即付年金现值:P =A ×(1+i) =A ×(P /A ,i ,n )(1+i) =A ×[(P /A ,i ,n -1)+1]递延年金终值:F =A (F /A ,i ,n )递延年金现值:计算方法一,先将递延年金视为n 期普通年金,求出在m 期普通年金现值,然后再折算到第期一期期初:P 0=A ×(P /A ,i ,n )×(P /F ,i ,m )m 为递延期,n 为连续收支期数计算方法二,先计算m +n 期年金现值,再减去m 期年金现值:Pn =A ×[(P /A ,i ,m +n )-(P /A ,i ,m )]计算方法三:先求递延年金终值再折现为现值:P 0=A ×(F /A ,i ,n )×(P /F ,i ,m +n )永续年金的现值:P (n →∞)=A[1-(1+i )-n ] /i =A /i33、利率的计算:复利计息方式下的利率的计算:i =i 1+ i 2-i 1),式中所求利率为i,i对应的现值(或者终值)系数为B,B1, B2为现值(或者终值)系数表中B相邻的系数,,i1、i2、为B1、B2对应的利率。
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f674891a6c30c2258019e08.png)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1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2发出存货方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月初库存存货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移动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本次进货数量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3材料成本差异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100%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本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异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100%本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异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4库存商品的日常核算(1)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2)售价金额核算法商品进销差价率=100%本期购入商品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5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预计总工作量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原价-1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100%2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100%21-)(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或年折旧率=100%和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尚可使用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6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适用税率○7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P150○8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p150○9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P150○10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P155○11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12主要财务指标(1)流动比率=100%流动负债流动资产(2)速动比率=100%流动负债速动资产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应收票据=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3)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100%资产总额负债总额(4)产权比率=100%所有者权益总额负债总额(5)周转率(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周转额周转期(周转天数)=周转额计算期天数资产平均余额周转次数计算期天数营业收入(6)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2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0应收账款周转期(周转天数)=营业收入营业成本(7)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平均存货余额平均存货余额=(存货余额年初数+存货余额年末数)÷2平均存货余额360存货周转期(周转天数)=营业成本营业收入(8)流动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平均流动资产总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总额年初数+流动资产总额年末数)÷2平均流动资产总额360流动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营业收入营业收入(9)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初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2固定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360(10)总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平均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 总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360(11)营业利润率=100%营业收入营业利润(12)营业净利率=100%营业收入净利润(13)营业毛利率=100%-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4)成本费用利润率=100%成本费用总额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5)总资产报酬率=100%平均资产总额息税前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16)净资产收益率=100%平均净资产净利润平均净资产=2所有者权益年末数所有者权益年初数(17)营业收入增长率=100%上年营业收入总额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18)资本保值增值率=100%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19)总资产增长率=100%年初资产总额本年总资产增长额(20)营业利润增长率=100%上年营业利润总额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总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21)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3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总额÷分配标准(如产品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某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燃料、动力费用=该产品的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材料消耗分配率=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单价○14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某种产品耗用的定额工时=该种产品投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定额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15制造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分配标准之和(如,产品生产工时总数或生产工人定额工时总数、生产工人工资总和、机器工时总数、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16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17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1)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单位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产量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单位成本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单位成本(2)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3)定额比例法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本本月投入的实际人工成本月初在产品实际人工成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18累计间接费用分配法(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分批法)全部产品某项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全部产品该项累计间接费用÷全部产品累计生产工时某批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某项间接费用=该批完工产品累计生产工时×全部产品该项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19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100%○20产品总成本分析(1)构成比率分析法直接材料成本比率=直接材料成本÷产品成本×100%直接人工成本比率=直接人工成本÷产品成本×100%制造费用比率=制造费用÷产品成本×100%(2)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产值成本率=成本÷产值×100%营业收入成本率=成本÷销售收入×100%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21直接材料成本分析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计划数量)×计划价格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实际价格-计划价格)○22直接人工成本分析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23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24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25单期资产的收益率=期初资产价值(价格)增值资产的价值(价格)的=期初资产价值(价格)资产的收益额=期初资产价值(价格)资本利得利息(股息)收益=期初资产价值(价格)资本利得期初资产价值(价格)利息(股息)收益=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26预期收益率E (R )=ni i i R P 1)(○27收益率的方差(2)ni ii p R E R 122E (R )为预期收益率;种可能情况发生的概率是第i P i ;收益率种可能情况下该资产的是在第i R i○28收益率的标准差()n i iiP R E R 12○29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V )RE V ○30标准差=%100112n R R n i i 收益率的历史数据表示数据样本中各期的i R 均值是各历史数据的算术平R 个数表示样本中历史数据的n。
初级会计实务必考公式大全必须掌握
![初级会计实务必考公式大全必须掌握](https://img.taocdn.com/s3/m/70a9a4b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0.png)
初级会计实务必考公式大全必须掌握1.资产总额(A)=负债总额(L)+股东权益(E)资产总额等于负债总额加上股东权益。
2.流动比率(CR)=流动资产(CA)/流动负债(CL)流动比率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3.速动比率(QR)=(流动资产(CA)-存货(I]))/流动负债(CL)速动比率是指企业除去存货后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在短期内偿还债务的能力。
4.存货周转率(TR)=营业成本(CC)/存货(I)存货周转率是指一年内企业营业成本与存货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
5.应收账款周转率(ARTR)=营业收入(SI)/应收账款(AR)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一年内企业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对客户的信用销售速度。
6.负债比率(DR)=负债总额(L)/资产总额(A)负债比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负债的比例。
7.股东权益比率(ER)=股东权益(E)/资产总额(A)股东权益比率是指企业所有者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资产中归属于股东的比例。
8.利润率(ROE)=净利润(NI)/股东权益(E)利润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股东权益的盈利能力。
9.成本费用利润率(CER)=销售成本(SC)/销售收入(SR)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从销售中获取利润的能力。
10.现金比率(CR)=现金及现金等价物(CCE)/流动负债(CL)现金比率是指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流动负债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11.总资产周转率(TAT)=营业收入(SI)/资产总额(A)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一年内企业营业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值,用来衡量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
12.存货周转天数(DTD)=存货(I)/平均日销售成本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企业存货在库存中停留的平均时间。
以上是一些初级会计实务中常用的公式,掌握了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财务报表,提升会计实务能力。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重点归纳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efd0fb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c.png)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重点归纳
1.资产负债表公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负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
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留存收益
2.成本费用利润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销售成本=开发成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3.成本等价法公式:
成本=采购成本+运费+关税+其他购置费用
销售成本=期初库存+采购成本+运费+关税+其他购置费用-期末库存4.折旧公式:
折旧费用=(资产原值-估计残值)/预计使用寿命
5.财务杠杆公式:
财务杠杆倍数=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
6.现金流量表公式: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销售收入-各项费用支付的现金-所得税支付的现金-销售成本支付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购置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购买投资支付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借款净增加额+发行股票净额
7.会计利润和税前利润关系公式:
会计利润=税前利润-所得税费用
8.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关系公式:
税后利润=税前利润-所得税费用
以上是一些初级会计实务公式的重点归纳,通过掌握这些公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会计知识,提高会计实务处理的能力。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e15eb1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9.png)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前言初级会计实务学习中,掌握各种财务指标的计算是很重要的。
本文将汇总常用的计算公式,并给出实用的例子进行讲解。
资产负债表相关公式总资产总资产 = 流动资产 + 非流动资产总负债总负债 = 流动负债 + 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 资产总额 - 负债总额流动比率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速动比率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长期债务与所有者权益比率长期债务与所有者权益比率 = 非流动负债 / 所有者权益利润表相关公式净利润净利润 = 收入总额 - 成本总额 - 营业费用 - 税金及附加费用营业利润营业利润 = 收入总额 - 成本总额 - 营业费用毛利率毛利率 = (收入总额 - 成本总额) / 收入总额净利率净利率 = 净利润 / 收入总额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总资产现金流量表相关公式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额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额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额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额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额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额上述公式是初级会计实务学习过程中最常用的。
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变通。
学习会计,不仅需要掌握公式,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作用。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274144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4.png)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1.财务费用计算公式:
财务费用=利息费用+银行手续费+汇兑损益
2.总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
3.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4.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5.应付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
应付账款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应付账款
6.流动比率计算公式: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7.速动比率计算公式: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8.资本金回报率计算公式:
资本金回报率=净利润/资本金
9.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10.负债比率计算公式:
负债比率=总负债/总资产
11.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开支)/营业收入12.利润总额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非营业利润
13.税后净利润计算公式:
税后净利润=营业利润-所得税
14.销售毛利率计算公式:
销售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15.综合毛利率计算公式:
综合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外收入)/营业收入16.无形资产摊销计算公式:
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原值/使用年限
17.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公式: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原值/使用年限
18.应交税费计算公式: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应交所得税
以上公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但具体使用情况还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会计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一步了解和学习。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9d32b5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4.png)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一、资产负债表公式。
1. 资产总额 = 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
2.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
3. 所有者权益 = 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二、利润表公式。
1.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 毛利润。
2. 毛利润营业费用 = 利润总额。
3. 利润总额所得税 = 净利润。
三、现金流量表公式。
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销售产生的现金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支付的税费支付的工资支付的利息。
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购买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 投资支付的现金处置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收到的投资收益。
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 借款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分配股利支付的现金。
四、成本费用利润率公式。
1. 成本费用利润率 = (营业成本 + 管理费用 + 销售费用 + 财务费用) / 营业收入。
五、偿债能力比率公式。
1.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2.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存货) / 流动负债。
3. 现金比率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流动负债。
六、经营效率比率公式。
1. 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2. 存货周转率 = 营业成本 / 平均存货余额。
3. 总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总资产。
七、财务杠杆比率公式。
1. 财务杠杆倍数 = 总资产 / 所有者权益。
2. 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3. 杠杆比率 = 平均总资产 / 平均净资产。
以上就是初级会计实务中常用的公式大全,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欢迎随时向我们咨询。
祝您学习进步,工作顺利!。
(完整版)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
![(完整版)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3a1f061102de2bd97058827.png)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1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 ○2发出存货方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月初库存存货+⨯+∑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移动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本次进货数量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3材料成本差异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100%⨯++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本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异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100%⨯本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异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4库存商品的日常核算 (1)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2)售价金额核算法商品进销差价率=100%⨯++本期购入商品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5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预计总工作量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原价÷⨯-1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100%2⨯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100%21-⨯÷+⨯)(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 或年折旧率=100%⨯和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尚可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6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适用税率 ○7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P150○8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p150 ○9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P150○10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P155○11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12主要财务指标 (1)流动比率=100%⨯流动负债流动资产 (2)速动比率=100%⨯流动负债速动资产 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应收票据=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3)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100%⨯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4)产权比率=100%⨯所有者权益总额负债总额 (5)周转率(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周转额 周转期(周转天数)=周转额计算期天数资产平均余额周转次数计算期天数÷⨯=÷(6)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营业收入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2应收账款周转期(周转天数)=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0⨯ (7)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平均存货余额营业成本 平均存货余额=(存货余额年初数+存货余额年末数)÷2存货周转期(周转天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360⨯ (8)流动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平均流动资产总额营业收入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总额年初数+流动资产总额年末数)÷2流动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360⨯ (9)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平均固定资产净值营业收入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初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2固定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360⨯ (10)总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平均资产总额营业收入 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总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360⨯ (11)营业利润率=100%⨯营业收入营业利润 (12)营业净利率=100%⨯营业收入净利润 (13)营业毛利率=100%-⨯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14)成本费用利润率=100%⨯成本费用总额利润总额 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5)总资产报酬率=100%⨯平均资产总额息税前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16)净资产收益率=100%⨯平均净资产净利润 平均净资产=2所有者权益年末数所有者权益年初数+ (17)营业收入增长率=100%⨯上年营业收入总额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 (18)资本保值增值率=100%⨯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 (19)总资产增长率=100%⨯年初资产总额本年总资产增长额 (20)营业利润增长率=100%⨯上年营业利润总额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 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总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21)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3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总额÷分配标准(如产品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某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燃料、动力费用=该产品的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材料消耗分配率=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单价○14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某种产品耗用的定额工时=该种产品投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定额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15制造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分配标准之和(如,产品生产工时总数或生产工人定额工时总数、生产工人工资总和、机器工时总数、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16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17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1)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单位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产量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单位成本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单位成本(2)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3)定额比例法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本本月投入的实际人工成本月初在产品实际人工成++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18累计间接费用分配法(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分批法) 全部产品某项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全部产品该项累计间接费用÷全部产品累计生产工时某批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某项间接费用=该批完工产品累计生产工时×全部产品该项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19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100%○20产品总成本分析(1)构成比率分析法直接材料成本比率=直接材料成本÷产品成本×100%直接人工成本比率=直接人工成本÷产品成本×100%制造费用比率=制造费用÷产品成本×100%(2)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产值成本率=成本÷产值×100%营业收入成本率=成本÷销售收入×100%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21直接材料成本分析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计划数量)×计划价格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实际价格-计划价格)○22直接人工成本分析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23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24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 ○25单期资产的收益率=期初资产价值(价格)增值资产的价值(价格)的=期初资产价值(价格)资产的收益额 =期初资产价值(价格)资本利得利息(股息)收益+ =期初资产价值(价格)资本利得期初资产价值(价格)利息(股息)收益+ =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26预期收益率E (R )=∑=⨯ni i i R P 1)( ○27收益率的方差(2σ) ()[]{}∑=⨯-=n i i i p R E R 122σ E (R )为预期收益率;种可能情况发生的概率是第i P i ;收益率种可能情况下该资产的是在第i R i○28收益率的标准差(σ) ()[]{}∑=⨯-=n i ii P R E R 12σ ○29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V ) ()R E V σ= ○30标准差=()%100112⨯-÷⎪⎭⎫ ⎝⎛-∑=-n R R n i i 收益率的历史数据表示数据样本中各期的i R 均值是各历史数据的算术平R 个数表示样本中历史数据的n。
(精)《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最全整理)
![(精)《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最全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55163327284b73f24250cf.png)
一、实收资本及资本公积(一)实收资本1.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借:现金(或银行存款)贷:实收资本2.收到投资人投入的房屋、机器设备等实物,按评估确认价值借:固定资产贷:实收资本3.收到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等,按评估确认价值借:无形资产等贷:实收资本4.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借: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贷:实收资本(二)资本公积1.捐赠公积(1)接受捐赠的货币资金,按实际收到的捐赠款入帐借:现金(或银行存款)贷:资本公积(2)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根据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有关凭据)贷:资本公积(固定资产净值)累计折旧(3)接受捐赠的商品等,根据有关资料确定的商品等的实际进价入帐(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还应结转进销差价)借:库存商品贷:资本公积等2.资本折算差额企业实际收到外币投资时,由于汇率变动而发生的有关资产帐户与实收资本帐户折合记帐本位币的差额:借:银行存款固定资产贷:实收资本借或资本公积3.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大于注册资本产生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借:银行存款等贷:实收资本资本公积4.法定财产重估增值借:材料物资固定资产贷:资本公积二、借入款项(一)短期借款1.借入各种短期借款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2.发生的短期借款利息借:财务费用贷:预提费用(或银行存款)3.归还短期借款借:短期借款贷:银行存款(二)长期借款1.借入各种长期借款借:银行存款(或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贷:长期借款2.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计入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贷:长期借款3.长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已办理竣工决算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借:财务费用贷:长期借款4.归还长期借款借:长期借款贷:银行存款(三)应付债券1.按面值发行的债券,按实际收到的债券款借:银行存款等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2.溢价发行的债券,收到债券款时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应付债券(债券溢价)3.折价发行的债券,收到债券款时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应付债券(债券折价)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4.企业按期提取应付债券利息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5.溢价发行的债券,按期摊销和计算应计利息时借:应付债券(债券溢价)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应计利息与溢价摊销额的差额)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6.折价发行的债券,按期摊销和计算应计利息时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应计利息与折价摊销额的合计数) 贷:应付债券(债券折价)(应摊销的折价金额)应付债券(应计利息)7.债券到期,支付债券本息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应计利息)贷:银行存款等三、商品购进、销售、储存、加工及出租(一)商品购进1.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购进(1)购进商品验收入库,同时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经营费用(进货费用)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同时借:库存商品贷:商品采购②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经营费用(进货费用)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应付票据(商品进价)同时借:库存商品贷:商品采购(2)购进商品,先承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后验收入库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支付货款时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经营费用(进货费用)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商品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②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时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经营费用(进货费用)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应付票据(商品进价)商品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3)购进商品,先验收入库,后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月终时记帐借:库存商品(暂估进价)贷:应付帐款(暂估进价)月终尚未付款或尚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商品,下月初对上述分录用红字冲回借:库存商品(红字)贷:应付帐款(红字)付款时,分录同(1)2.进口商品(1)对外支付货款,按商品进价借:商品采购贷:银行存款如支付的外汇是从调剂市场购进的外汇,应同时按进口商品应分摊的购进外汇价差增加进口商品的采购成本。
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必备公式(超全)
![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必备公式(超全)](https://img.taocdn.com/s3/m/c6abcc9d0740be1e640e9a4f.png)
贷:银行存款 ( 3)支付进口环节应交纳的各种税金 借:商品行存款 ( 4)进口商品验收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3 .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购进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 1)购进商品验收入库,同时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 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4 .企业按期提取应付债券利息 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5 .溢价发行的债券,按期摊销和计算应计利息时 借: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 (应计利息与溢价摊销额的差额)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6 .折价发行的债券,按期摊销和计算应计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 (应计利息与折价摊销额的合计数) 贷:应付债券(债券折价) (应摊销的折价金额)
贷:长期借款 2.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 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 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计入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 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
贷:长期借款 3 .长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已办理竣工决算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 借:财务费用
贷:长期借款 4 .归还长期借款 借:长期借款
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 二、借入款项 (一)短期借款 1 .借入各种短期借款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 .发生的短期借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费用(或银行存款) 3 .归还短期借款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二)长期借款 1 .借入各种长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或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
文档大全
初级会计实务计算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计算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678275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3.png)
初级会计实务计算公式汇总一、资产类。
1. 货币资金。
- 货币资金=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 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销售价款+增值税销项税额+代垫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3. 存货。
- 存货采购成本=买价+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先进先出法: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成本按照先购入存货的单价依次计算。
-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 + 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购入存货数量);发出存货成本 =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发出存货数量;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 - 发出存货成本。
-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本次进货之前库存存货成本+本次进货成本)÷(本次进货之前库存存货数量 + 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成本 = 期末库存存货数量×最近一次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4. 固定资产。
-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买价+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 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年折旧率=(1 -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 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 -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 = 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重点归纳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af0f63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e.png)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重点归纳
1.总资产=总负债+所有者权益。
2.流动资产=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款项+存货+其他流动资产。
3.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款项+其他流动负债。
4.费用=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
5.利润=收入-费用。
6.单位产品成本=生产成本/产量。
7.税前利润=利润+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
8.税后利润=税前利润-所得税费用。
9.毛利率=毛利/销售收入。
10.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11.应付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付账款余额。
12.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13.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余额。
14.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15.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16.长期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长期借款/所有者权益。
17.营运资金: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本营运周转次数=营收收入/营运资金。
18.现金流量表:净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19.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期末应收账款×坏账率=坏账准备。
20.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期末存货×跌价率=存货跌价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①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或+) “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 ②发出存货方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月初库存存货 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 位成本 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 X 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 X 存货单位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 原有库存存货数量 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X 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 X 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100% 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③材料成本差异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存货单位成本 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 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X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④ 库存商品的日常核算(1) 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X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X 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2) 售价金额核算法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X 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一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 +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一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⑥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1) 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 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 月折旧率(2) 工作量法 商品进销差价率 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 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 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100%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X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 2 100% 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 12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X 月折旧率(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 -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100% 预计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1) 2或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 100%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 和月折旧率: 月折旧额: -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⑥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X 适用税率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P150⑥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p150 ⑥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P150⑩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淅得税税率 P155⑪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⑫主要财务指标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应收票据=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 计算期天数周转额(1)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100% (2)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 流动负债 100%(3)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00%(4)产权比率= 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100%(5)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 资产平均余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应收账款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360营业收入平均存货余额=(存货余额年初数+存货余额年末数)吃存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存货余额 360 营业成本(8) 流动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 (9) 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总额年末数)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360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初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吃(6)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7)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成本 平均存货余额 (流动资产总额年初数100%固定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360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吃总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 平均资产总额 360 营业收入(12 )营业净利率=J 利利润 100% 营业收入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5)总资产报酬率 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 )总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 营业收入 平均资产总额(11 )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100%(13) 营业毛利率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营业收入 100% (14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 成本费用总额 100%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 末所有者权益总额 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总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21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X 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X 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费业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V 平均资产总额权益乘数=资产总额V 所有者权益总额=1+( 1-资产负债率)⑬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 =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总额 胡配标准(如产品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某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燃料、动力费用=该产品的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 用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16)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平均净资产 100% 平均净资产 所有者权益年初数 所有者权益年末数 2 (17)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 上年营业收入总额 100%(19)总资产增长率 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20)营业利润增长率 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100%(18)资本保值增值率100%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X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X材料单价⑭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洛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生产工时X 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某种产品耗用的定额工时=该种产品投产量X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洛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定额工时X 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⑮制造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略产品分配标准之和(如,产品生产工时总数或生产工人定额工时总数、生产工人工资总和、机器工时总数、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分配标准X 制造费用分配率(16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一月末在产品成本⑰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1)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单位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单位成本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X单位成本(2)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X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一月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方产成品产量(3)定额比例法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X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材料成本X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人工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人工成本完工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X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X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⑱累计间接费用分配法(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分批法)全部产品某项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全部产品该项累计间接费用 +全部产品累计生产工时某批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某项间接费用=该批完工产品累计生产工时X全部产品该项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⑲ 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百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X100%⑲产品总成本分析(1)构成比率分析法直接材料成本比率=直接材料成本^产品成本X100%直接人工成本比率=直接人工成本^产品成本X100%制造费用比率=制造费用护品成本X100%(2)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产值成本率=成本勺产值X100%营业收入成本率=成本X肖售收入X100%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X100%⑲直接材料成本分析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计划数量)x计划价格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x (实际价格-计划价格)㉒直接人工成本分析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一计划工时)X十划每小时工资成本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x (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一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⑲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 对附属单位补助)㉔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资产的价值(价格)的增值= 资产的收益额期初资产价值(价格)=期初资产价值(价格)利息(股息)收益资本利得期初资产价值(价格)利息(股息)收益期初资产价值(价格)资本利得期初资产价值(价格)=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n㉖预期收益率E (R) = (P R)i 1㉗收益率的方差(2)E R 2p i为预期收益率;p是第i种可能情况发生的概率;R是在第i种可能情况下该资产的收益率㉘ 收益率的标准差( )R i㉙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V ) 收益率的历史数据 R 是各历史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n 表示样本中历史数据的 个数 V E R100% R 表示数据样本中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