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化学II卷(附答案)
08届高考理科综合二模化学部分试题
![08届高考理科综合二模化学部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fc36f210242a8956aece4c2.png)
08届高考理科综合二模化学部分试题的是()6.化学基本概念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A.胶体:是否有丁达尔现象B.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C.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D.同分异构体:是否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的结构7.假设体积可以相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2 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C.95 ℃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的是()8.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A.71g氯气与足量的铁粉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B.78g过氧化钠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4N AC.标准状况下,2.24LCCl4所含的分子数为0.1N AD.1 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9.在标准状况下,将5.6 L CO2气体与250 mL 1 mol/L NaOH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的是pH=8.3,下列关系式中正确..()A. c(Na+)+c(H+)=c(HCO-3)+c(CO2-3 )+c(OH-)B. c(Na+)=c(HCO-3)+2c(CO2-3 )C. c(Na+)>c(HCO-3)>c(OH-)>c(H+)D. c(HCO-3)>c(Na+)>c(H+)>c(OH-)10. 质量分数为ω的NaOH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1,加热蒸发水份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ω,此时,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bmol·L-1,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A.b=2a B.a=2bC.b<2a D.b>2a11.美国天文学家在亚利桑那州一天文观察台探测到了银河系中心2.6万光年处一巨大气云中的特殊电磁波,这种电磁波表明那里可能有乙醇醛糖分子存在。
2008年高考四川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2008年高考四川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ec8c420c22590103029d68.png)
2008年高考四川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第Ⅰ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Al 127 Cl 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L B .1mol 臭氧和1.5mol 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 .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 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D .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7.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kJ/mol ,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 =2×(-57.3)kJ/molB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 ,则2CO 2(g) =2CO(g)+O 2(g)反应的ΔH =2×283.0kJ/mol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 2(g) +I 2(g) 2HI(g),在温度 T 1和T 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A .T 1>T 2,ΔH >0 B .T 1>T 2,ΔH <0 C .T 1<T 2,ΔH >0 D .T 1<T 2,ΔH <0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租序数B .除点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C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 .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 族的所有元素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周围均吸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B .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在外电场作用下金属产生自由电子,电子定向移动C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很低,常温下都呈液态或气态D .原子晶体中的各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 1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足量硫酸铝与纯碱反应:↑+↓=++-+232233CO 3)OH (Al 2O H 3COI 3Al 2 B .硫酸铜与烧碱反应:--+↓=+2424S O )OH (Cu OH 2CuS OC .苯酚与碳酸钠反应:O H CO O H C 2CO OH H C 222562356+↑+=+--D .碳酸钡与硫酸反应:↓=+-+4242BaSO S O Ba 12.胡椒粉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
2008年全国高考化学
![2008年全国高考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4fab7a81b9d528ea81c779e3.png)
苯丙酸诺龙的一种同分异构体A 苯丙酸诺龙的一种同分异构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反应:
据以上信息回答⑵~⑷题: ⑵B→D的反应类型是 ⑷F→G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C的结构简式为 。
。
答案: 答案: 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⑴a、b;⑵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3.(重庆卷28).(16分)天然气化工 .(重庆卷28) 16分)天然气化工 是重庆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是重庆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以天然气为原 料经下列反应路线可得工程塑料PBT. 料经下列反应路线可得工程塑料PBT.
5.(全国理综Ⅱ29).(17分) .(全国理综Ⅱ29).(17分) A、B、C、D、E、F、G、H、I、J均为有机化 合物,根据以下框图,回答问题:
(1)B和C均为有支链`的有机化合物,B的结构式 均为有支链`的有机化合物,B ;C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只能生成一 为 种烯烃D 种烯烃D,D的结构简式为 。 (2)G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 色,则G 色,则G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①的反应类型 ,④的反应类型 , ⑦的反应类型 。 (5)与H具有相同官能团的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 )与H具有相同官能团的H 式为 。
4.(广东卷25).(9分) 某些高分子催化剂可用于有机合成。下面是一种 高分子催化剂(Ⅶ)合成路线的一部分(Ⅲ和Ⅵ 都是Ⅶ的单体;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化合 物Ⅰ-Ⅲ和Ⅶ中含N杂环的性质类似于苯环):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由化合物Ⅰ合成化合物Ⅱ的反应方程式 )写出由化合物Ⅰ合成化合物Ⅱ (不要 求标出反应条件)。 (2)下列关于化合物Ⅰ、Ⅱ和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化合物Ⅰ (填字母)。 A.化合物Ⅰ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化合物Ⅰ B.化合物Ⅰ与金属钠反应不生成氢气 .化合物Ⅰ C.化合物Ⅱ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化合物Ⅱ D.化合物Ⅲ不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深液褪色 .化合物Ⅲ E.化合物Ⅲ属于烯烃类化合物 .化合物Ⅲ (3)化合物Ⅵ是 )化合物Ⅵ (填字母)类化合物。 A.醇 B .烷烃 .烷烃 C.烯烃 C.烯烃 D.酸 D.酸 E.酯 E.酯 (4)写出2种可鉴别V和M的化学试剂 )写出2 (5)在上述合成路线中,化合物Ⅳ和V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 )在上述合成路线中,化合物Ⅳ 气反应生成Ⅵ 气反应生成Ⅵ和水,写出反应方程式 (不要求标出 反应条件)
2008年四川省高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2008年四川省高考化学真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6e72af6c85ec3a86c2c507.png)
2008年高考四川理综化学试题第Ⅰ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Al 127 Cl 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L B .1mol 臭氧和1.5mol 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 .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 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D .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7.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kJ/mol ,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 =2×(-57.3)kJ/molB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 ,则2CO 2(g) =2CO(g)+O 2(g)反应的ΔH =2×283.0kJ/mol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 2(g) +I 2(g) 2HI(g),在温度 T 1和T 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A .T1>T 2,ΔH >0 B .T 1>T 2,ΔH <0 C .T 1<T 2,ΔH >0 D .T 1<T 2,ΔH <0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租序数B .除点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C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 .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 族的所有元素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周围均吸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B .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在外电场作用下金属产生自由电子,电子定向移动C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很低,常温下都呈液态或气态D .原子晶体中的各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 1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足量硫酸铝与纯碱反应:↑+↓=++-+232233CO 3)OH (Al 2O H 3COI 3Al 2 B .硫酸铜与烧碱反应:--+↓=+2424S O )OH (Cu OH 2CuS OC .苯酚与碳酸钠反应:O H CO O H C 2CO OH H C 222562356+↑+=+--D .碳酸钡与硫酸反应:↓=+-+4242BaSO S O Ba 12.胡椒粉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
2008年北京市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
![2008年北京市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6aca2cf8360cba1aa811daec.png)
绝密★启用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6.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7. 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Na2CO3B.Na2O2Na2CO3C.NaOH Na2CO3D.Na2O2NaOH Na3CO3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D.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瓦耳斯力,可能不存在共价键9.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①KOH Na 2SO 4 AlCl 3②NaHCO 3 Ba(OH)2 H 2SO 4 ③HCl NaAlO 2④Ca(OH)2 Na 2CO 3 BaCl 3 A.①② 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0.X 、Y 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m X an 与n Y n-1,得m+a=n -bB.X 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C.X,Y 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D.若X 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X 一定大于H n Y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 (SO 24-)>c (NH 4+)B.两种蜡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 1和c 2,pH 分别为a 和a+1,则c 1=10c 2C.pH=11的NaOH 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D.向0.1 mol/L 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c c -32OH NH H O 增大 12.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 4(g)+2H 2(g)=Si(s)+4HCl(g);/H QkJ ∆=+mol(Q >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 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 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C.反应至4 min 时,若HCl 浓度为0.12 mol/L,则H 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 min)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 kJ 时,生成的HCl 通入100 mL 1 mol/L 的NaOH 溶液恰好反应第Ⅱ卷(非选择 共180分)25(16分)菠萝酯是一种具有菠萝香气的食用香料,是化合物甲与苯氧乙酸发生化反应的产物。
2008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08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c4a7c3a45177232e60a29f.png)
绝密★启用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6.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7. 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Na2CO3B.Na2O2Na2CO3C.NaOH Na2CO3D.Na2O2NaOH Na3CO3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D.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瓦耳斯力,可能不存在共价键9.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①KOH Na 2SO 4 AlCl 3②NaHCO 3 Ba(OH)2 H 2SO 4 ③HCl NaAlO 2④Ca(OH)2 Na 2CO 3 BaCl 3 A.①② 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0.X 、Y 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m X a+与n Y b-,得m+a=n-bB .X 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C .X 、Y 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D .若X 的原子半径大于Y ,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X 一定大于H n Y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 (SO 24-)>c (NH 4+)B.两种蜡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 1和c 2,pH 分别为a 和a+1,则c 1=10c 2C.pH=11的NaOH 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D.向0.1 mol/L 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c c -32OH NH H O 增大 12.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 4(g)+2H 2(g)=Si(s)+4HCl(g);/H QkJ ∆=+mol(Q >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 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 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C.反应至4 min 时,若HCl 浓度为0.12 mol/L,则H 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 min)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 kJ 时,生成的HCl 通入100 mL 1 mol/L 的NaOH 溶液恰好反应第Ⅱ卷(非选择 共180分)25(16分)菠萝酯是一种具有菠萝香气的食用香料,是化合物甲与苯氧乙酸发生化反应的产物。
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
![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8e5eff4be518964bcf847cc6.png)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全解全析二、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14.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B.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温度就越高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D.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减少 【答案】BC15.一束单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段距离。
在下列情况下,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 A.红光以30o的入射角入射 B.红光以45o 的入射角入射 C.紫光以30o 的入射角入射 D.紫光以45o 的入射角入射 【答案】D16.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 和B 紧挨着匀速下滑,A 与B 的接触面光滑。
已知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 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 倍,斜面倾角为α。
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A.αtan 32 B.αcot 32C.αtanD.αcot 【答案】A17.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振幅为A 。
0=t 时,平衡位置在0=x 处的质元位于0=y 处,且向y 轴负方向运动;此时,平衡位置在m x 15.0=处的质元位于A y =处。
该波的波长可能等于A. 0.60 mB.0.20mC.0.12mD.0.086m 【答案】AC18.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 和b 。
a 球质量为m ,静置于地面;b 球质量为3m , 用手托住,高度为h ,此时轻绳刚好拉紧。
从静止开始释放b 后,a 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A.h B.1.5hC.2hD.2.5h 【答案】B19.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水平放置,两极板间有一带电量不变的小油滴,油滴在极板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
【高中理综】[高考][理综][全国ii][2008]
![【高中理综】[高考][理综][全国ii][2008]](https://img.taocdn.com/s3/m/a372731aa76e58fafab0038b.png)
2008年普通高等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5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目涂写在机读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12N 14 O 16 Na 23 P 31 l 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H2O3/ NaH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3.下列对根瘤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固氮B.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不能存活.土壤淹水时,根瘤菌固氮量减少D.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氮都自根瘤菌4.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B.流感病毒的核酸位于衣壳外面的囊膜上.肠道病毒可在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5.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6.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7.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用01 000l/L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H3OOH 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8.对于Ⅳ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SiO2和O2中,Si和O,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B.、Si和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8.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D.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9.取浓度相同的Na0H和Hl溶液,以3∶2 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A.001l/L B.0017l/L.005l/L D.050l/L10.右图为直流电电解稀Na2SO4 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1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的原子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1H 原子组成H 分子在a gH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 .)(m N A m A a+-+l B .)(N A Aa-l.)(N A m A a -+l D .)(m N A Aa +-l 12.(NH 4)2SO 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 2、H 2O 、N 2和NH 3在该反应的化方程式中,化计量数由小到大的产物分子依次是A .SO 2、H 2O 、N 2、NH 3B .N 2、SO 2、H 2O 、 NH 3 B .N 2、SO 2、NH 3、H 2O D .H 2O 、NH 3、SO 2、N 2 1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O 2(g) H 2(g )O(g) H 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物质的量 物质实验O 2H 2OH 2O甲 a l a l 0 l 0 l 乙 2a l a l 0 l 0 l 丙 0 l 0 l a l a l 丁a l0 la la l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 (O)的大小顺序是A .乙=丁>丙=甲B .乙>丁>甲>丙 .丁>乙>丙=甲 D .丁>丙>乙>甲二、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4.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B .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温度就越高.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D .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减少15.一束单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段距离在下列情况下,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 A .红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 B .红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紫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 D .紫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16.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 和B 紧挨着匀速下滑,A 与B 的接触面光滑己知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 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A .32tan α B .32ct α .tan α B .ct α17.一列简谐横波沿轴正方向传播,振幅为A t = 0时,平衡位置在=0处的质元位于y =0处,且向y 轴负方向运动;此时,平衡位置在=015处的质元位于y =A 处该波的波长可能等于A .060B .020 .012 D .008618.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 和ba 球质量为,静置于地面;b 球质量为3, 用手托住,高度为h ,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 后,a 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A .hB .l5h .2h D .25h19.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水平放置,两极板间有一带电量不变的小油滴,油滴在极板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若两极板间电压为零,经一段时间后,油滴以速率v 匀速下降:若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 ,经一段时间后,油滴以速率v 匀速上升若两极板间电压为-U ,油滴做匀速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方向将是A .2v 、向下B .2v 、向上 .3v 、向下 D .3v 、向上 20.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质量亏损为△,相应的能量△E =△c 2=22 MeV 是氘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能量小于22MeV 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不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B .用能量等于22 Mev 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用能量大于22MeV 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D .用能借大于22MeV 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r 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不为零21.如图,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虚线框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虚线框对角线ab与导线框的一条边垂直,ba的延长线平分导线框在t=0时,使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恒定速度沿ab方向移动,直到整个导线框离开磁场区域以i表示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强度,取逆时针方向为正下列表示i—t关系的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2008年普通高等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合能力测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注意事项:1用碳素笔直接答机读中,答在试卷上无效2本卷共10题,共174分 22(18分)( l )(5分)某同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数如图所示,该铜丝的直径为(2)(13分)右图为一电实验的实物 连线图该实验可用测量待测电阻R 的阻值(约500 Ω)图中两个电压表量程相同,内阻都很大实验步骤如下:①调节电阻箱,使它的阻值R 0与待测电阻的阻值接近;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调到最右端 ②合上开关S③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左端滑动,使两个电压表指针都有明显偏转④记下两个电压表和的读数U 1和U 2记下 U 1和U 2 ⑥求R 的平均值回答下列问题:(Ⅰ)根据实物连线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图,其中电阻箱符号为,滑动变阻器的符号为,其余器材用通用的符号表示(Ⅱ)不计电压表内阻的影响,用U 1、U 2、和R 0表示R 的公式为R =(Ⅲ)考虑电压表内阻的影响,用U 1、U 2、R 0r 1的内阻r 2表示R 的公式为R =23 ( 15 分)如图,一质量为M 的物块静止在桌面边缘,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 一质量为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 0射入物块后,以水平速度v 0/2 射出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此后物块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24(19 分)如图,一直导体棒质量为、长为l 、电阻为r ,其两端放在位于水平面内间距也为l 的光滑平行导轨上,并与之密接:棒左侧两导轨之间连接一可控制的负载电阻(图中未画出);导轨置于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开始时,给导体棒一个平行于导轨的初速度v0在棒的运动速度由v0减小至v1的过程中,通过控制负载电阻的阻值使棒中的电流强度I保持恒定导体棒一直在磁场中运动若不计导轨电阻,求此过程中导体棒上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和负载电阻上消耗的平均功率20(20分)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近似于圆形的轨道绕月飞行为了获得月球表面全貌的信息,让卫星轨道平面缓慢变化卫星将获得的信息持续用微波信号发回地球设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地球和月球的半径分别为R和R1,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和卫星绕月球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和r1,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T假定在卫星绕月运行的一个周期内卫星轨道平面与地月连心线共面,求在该周期内卫星发射的微波信号因月球遮挡而不能到达地球的时间(用M、、R、R1、r、r1和T表示,忽略月球绕地球转动对遮挡时间的影响)26(15分)红磷P(s)和l2 (g)发生反应生成Pl3(g)和Pl5 (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ll产物的数据)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l ) P 和l2反应生成Pl3的热化方程式是;( 2 ) Pl5分解成Pl3 和l2的热化方程式是;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人080 l P15,反应达平衡时P15还剩060 l,其分解率α1等于;若反应温度由T l升高到T2,平衡时P15的分解率α2为,α2α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工业上制备Pl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和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l3,然后降温,再和l2反应生成Pl5原因是;(4)P和l2分两步反应生成1l Pl5的ΔH3=,P和l2一步反应生成1 l Pl5的ΔH4Δ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Pl5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方程式27(15分)Q、R、、Y、为前20号元素中的五种,Q的低价氧化物与单质分子的电子总数相等,R 与Q同族,Y和的离子与Ar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且Y的原子序数小于(1)Q的最高价氧化物,其固态属于晶体,俗名叫;(2)R的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它与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其化式是;(3)的常见氢化物的空间构型是;它的另一氢化物2H4是一种火箭燃料的成分,其电子式是;(4)Q分别与Y、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式是和;Q与Y形成的分子的电子式是,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28(13分)某钠盐溶液可能含有阴离子NO-3,O-23,SO23-,SO24-,l-,Br-,I-,为鉴定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①测得混合液呈碱性;②加Hl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③加l4,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l4层未变色;④加BaB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在沉淀中加人足量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⑤加HNO3酸化后,再加过量AgNO3,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1)分析上述5个实验,写出每一实验鉴定离子的结论与理由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实验⑤;(2)上述5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29(17分)A、B、、D、E、F、G、H、I、J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以下框图,回答问题:( l ) B和均为有支链的有机化合物,B 的结构简式为;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烯烃D D的结构简式为:;(2)G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G的结构简式为;(3)⑤的化方程式是;⑨的化方程式是;(4)①的反应类型是,④的反应类型是,⑦的反应类型是;(5)与H具有相同官能团的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3025分)回答下列(I)、(Ⅱ)小题:(I)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I、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回答:取成熟到第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 试管中各加5L第天的提取液,在c、d 试管中各加5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 (1)在a、c试管中各加人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2)在b、d 试管中各加人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 管的颜色更,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如果在第天喷施乙烯利,从第天开始曲线Ⅰ将呈现出(加快、减慢)下降的趋势,曲线Ⅱ将呈现出(加快、减慢)上升的趋势(Ⅱ)某湖泊由于大量排人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和这两种非生物因素(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 ,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组,理由是甲组水样中的O2含量于乙组的,理由是(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人31(17分)某植物块根的颜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共同决定只要基因R存在,块根必为红色,rrYY或rrYy为黄色,rryy为白色;在基因M存在时果实为复果型,为单果型现要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1)请写出以二倍体黄色块根、复果型(rryyM)植株为原始材料,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的主要步骤(2)如果原始材料为二倍体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你能否通过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为什么?2008年普通高等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评分说明:1.在评卷过程中,如发现考生按其他方法或步骤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有错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参考中相应的规定评分2.计算题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给分;只写出一般公式但未能与试题所给的具体条件联系的,不给分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选对的给6分,选错或未选的给0分1D 2B 34D 5A 67D 8B 9 10D 11A 1213A二、选择题:全部选对的给6分,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有选错的给0分14B 15D 16 A 17 A 18B 19 20AD 21 Ⅱ卷共10题,共174分 22(18分)(1) 4593 ( 5分4592 或4594 也同样给分)(2)(Ⅰ)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6分其中,分压电路3分,除分压电路外的测量部分3分) (Ⅱ)R =012R U U(3分)(Ⅲ)R =10210212102)(r R U r R r U r r R U -+ (4分)23 (15分)(1)设子弹穿过物块后物块的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得 v 0=20v +MV ①解得V =02v Mm ② 系统的机械能损失为ΔE =2120v -⎥⎥⎦⎤⎢⎢⎣⎡+⎪⎪⎭⎫ ⎝⎛222021221MV v m ③ 由②③式得ΔE =20381mv M m ⎪⎭⎫ ⎝⎛-④ (2)设物块下落到地面所需时间为t ,落地点距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为s ,则h =21gt 2 ⑤s =Vt ⑥由②⑤⑥式得 s =gh Mmv 20 ⑦评分参考:第(1)问9分①③④式各3分第(2)问6分,⑤⑥⑦式各2分 24(19分)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为F =IlB ① 该力大小不变,棒做匀减速运动,因此在棒的速度从v 0减小到v 1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2110v v v +=②当棒的速度为v 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E =lvB ③ 棒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B v l E = ④ 由②④式得 21=E l (v 0+v 1)B ⑤导体棒中消耗的热功率为P 1=I 2r ⑥ 负载电阻上消耗的平均功率为I E P =2-P 1 ⑦ 由⑤⑥⑦式得 212=P l (v 0+v 1)BI -I 2r ⑧评分参考:①式3分(未写出①式,但能正确论述导体棒做匀减速运动的也给这3分),②③式各3分,④⑤式各2分,⑥⑦⑧式各2分25 ( 20 分)如图,O 和O /分别表示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卫星轨道平面上,A 是地月连心线OO /与地月球面的公切线AD 的交点,D 、和B 分别是该公切线与地球表面、月球表面和卫星圆轨道的交点根据对称性,过A 点在另一侧作地月球面的公切线,交卫星轨道于E 点卫星在 运动时发出的信号被遮挡设探月卫星的质量为0,万有引力常量为G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 G2rMm =22⎪⎭⎫ ⎝⎛T πr ① G210rmm =0212T π⎛⎫ ⎪⎝⎭r 1 ②式中,T 1是探月卫星绕月球转动的周期由①②式得3121⎪⎭⎫ ⎝⎛=⎪⎭⎫⎝⎛r r m M T T ③ 设卫星的微波信号被遮挡的时间为t ,则由于卫星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应有πβα-=1T t ④式中, α=∠O / A ,β=∠O / B '由几何关系得r cs α=R -R 1 ⑤ r 1cs β=R 1 ⑥ 由③④⑤⑥式得 t =πT331mrMr ⎪⎪⎭⎫ ⎝⎛--111arccos arccos r R r R R ⑦ 评分参考:①②式各4分,④式5分,⑤⑥式各2分,⑦式3分得到结果πTt =331mrMr ⎪⎭⎫ ⎝⎛--r R R r R 11arcsin arcsin 的也同样给分26(15分) (1)23l 2 (g)+ P(s)==Pl 3 (g) ΔH =-306 J/ ll (3分)( 2 ) Pl5(g)==Pl3(g)+l2(g) △H=93J/ ll(3分)25%大于(2分)(3)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降温有利于提高产率,防止产物分解(2分)(4)-399J/ l等于(2分)(5)Pl5+4H2O=H3PO4+5Hl (2分)27(15分)(1)分子干冰(2分)(2)正四面体非极性Si3N4(3分)(3)三角锥(4分)(4)S2 和l4(2分)非极性(4分)28 (13分)(1)①O-23和SO-23可能存在,因它们水解呈碱性(2分)②O-23肯定存在,因产生的气体O2;SO-23不存在,因为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4分)③Br-,I-不存在,因没有溴和碘的颜色出现(2分)④SO-24存在,因BaSO4不溶于盐酸(2分)⑤l-存在,因与Ag形成白色沉淀(2分)( 2 ) NO-3(1分)29(17分)(4)水解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3分)(5)(2分)30(25分)(I)(12分)(1)浅(l分)淀粉(1分)Ⅰ(2分)(2)深(1分)还原糖(l分)Ⅱ(2分)(3)加快加快(每空2分,共4分)(Ⅱ) (13分)(1)无机盐(l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光(l分)氧(l分)(2)乙(2分)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量O2,O2与水结合产生碳酸后使水的pH 下降(2分)大(l分)蓝藻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O2,使水中含O2量上升(2分)(3)蓝燕(1分)浮游动物(l分)鱼(l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1(17分)(1)步骤:①二倍体植株(rrYyM)自交,得到种子;(3分)②从自交后代中选择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二倍体植株,并收获其种子(甲);(3分)③播种种子甲,长出的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四倍体植株,并收获其种子(乙);(3分)④播种甲、乙两种种子,长出植株后,进行杂交,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3分)(若用遗传图解答题,合理也给分)(2)不一定(l分)因为表现型为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有多种基因型,其中只有基因型为RrYyM或RryyM的植株自交后代才能出现基因型为rryy的二倍体植株(4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化学II卷答案
![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化学II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9b51c6f705cc1755270986.png)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II)6.C 7.D 8.B 9.C 10.D 11.A 12.C13.A 26.(15分)(1)32Cl 2(g) + P(s) == PCl 3(g) ∆H = -306 kJ/mol (2)PCl 5(g) == PCl 3(g) + Cl 2(g) ∆H = 93 kJ/mol25% 大于(3)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降温有利于提高产率,防止产物分解 (4)-399 kJ/mol 等于 (5)PCl 5+4H 2O = H 3PO 4+5HCl 27.(15分)(1)分子 干冰(2)正四面体 非极性 Si 3N 4(3)三角锥 H ×·H×··N ···N ··×·×·H H(4)CS 2 和 CCl 4·×S ···C ····×××·S ··· 非极性 28.(13分)(1)①23CO -和23SO -可能存在,因它们水解呈碱性②23CO -肯定存在,因产生的气体是2CO ;23SO -不存在,因为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③Br -,I -不存在,因没有溴和碘的颜色出现④24SO -存在,因4BaSO 不溶于盐酸⑤Cl -存在,因与Ag +形成白色沉淀(2)3NO -29.(17分) (1)CH 3CH 3O OH322(CH )C CH =(2)CH 2CCH 3CHO(3)CH 2CH 2Cl CH 3CNaOHCH 2CH 2OH CH 3C+NaCl+CH 2CH 3Cn COCH 3CH 2CH 3C nCOOCH 3(4)水解反应 取代反应 氧化反应 (5)CH 2=CHCH 2COOH CH 3CH=CHCOOH答案解析一、选择题 6.答案:C解析:丙烷可以看作是甲烷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分别被碳原子取代,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故丙烷中的三个碳原子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A 正确。
2008全国高考理综卷完整版(含答案无水印)
![2008全国高考理综卷完整版(含答案无水印)](https://img.taocdn.com/s3/m/cb20196b7e21af45b307a86f.png)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本试卷共12页,满分3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第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l C 12 O 16 Na 23 K 39Mn 55 Cu 64 Zn 65 Ag 108 Pb 20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
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公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能以NH,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因定CO2合成有机物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弃的营养物质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签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4.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 片段。
2008年全国高考2卷理综答案及评分
![2008年全国高考2卷理综答案及评分](https://img.taocdn.com/s3/m/fe9e8900f78a6529647d5374.png)
2008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一、选择题:选对的给6分,选错或未选的给0分。
1.D2.B3.C4.D5.A6.C7.D 8.B 9.C 10.D 11.A 12.C13.A二、选择题:全部选对的给6分,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有选错的给0分。
14.BC 15.D 16 .A 17 .AC 18.B 19.C20.AD 21.C22.(18分)(1) 4.593 ( 5分。
4.592 或4.594 也同样给分)(2)(Ⅰ)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6分。
其中,分压电路3分,除分压电路外的测最部分3分)(Ⅱ)R x =012R U U (3分) (Ⅲ)R x =10210212102)(r R U r R r U r r R U -+ (4分) 23. (15分) (1)设子弹穿过物块后物块的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得mv 0=m 20v +MV ① 解得 V =02v M m ② 系统的机械能损失为 ΔE =21m 20v -⎥⎥⎦⎤⎢⎢⎣⎡+⎪⎪⎭⎫ ⎝⎛222021221MV v m ③ 由②③式得 ΔE =20381mv M m ⎪⎭⎫ ⎝⎛- ④ (2)设物块下落到地面所需时间为t ,落地点距桌边缘的水平距离为s ,则h =21gt 2 ⑤ s =Vt ⑥ 由②⑤⑥式得 s =gh M mv 20⑦ 评分参考:第(1)问9分。
①③④式各3分。
第(2)问6分,⑤⑥⑦式各2分。
24.(19)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为 F =IlB ①该力大小不变,棒做匀减速运动,因此在棒的速度v 0从减小v 1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2110v v v += ② 当棒的速度为v 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E =lvB ③棒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 B v l E = ④由②④式得 21=E l (v 0+v 1)B ⑤ 导体棒中消耗的热功率为 P 1=I 2r ⑥负载电阻上消耗的平均功率为 I E P =2-P 1 ⑦由⑤⑥⑦式得 212=P l (v 0+v 1)BI -I 2r ⑧ 评分参考:①式3分(未写出①式,但能正确论述导体棒做匀减速运动的也给这3分),②③式各3分,④⑤式各2分,⑥⑦⑧式各2分。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二)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二)](https://img.taocdn.com/s3/m/846a81050066f5335a8121d9.png)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2页,满分3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第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l C 12 O 16 Na 23 K 39Mn 55 Cu 64 Zn 65 Ag 108 Pb 20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
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公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能以NH,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因定CO2合成有机物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弃的营养物质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签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4.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5c9b2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5.png)
2008 年全国一致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全国卷Ⅱ)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共8 小题,每题 5 分,满分 40 分)1.( 5 分)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以下有关丙烷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代替反响C.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考点】 I3:烷烃及其命名.【专题】 534: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测.【剖析】 A、烷烃分子中有多个碳原子应呈锯齿形,丙烷呈角形;B、丙烷等烷烃在光照的条件下能够和氯气发生代替反响;C、烷烃中碳个数越多沸点越高;D、属于石油分馏的产物,是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之一.【解答】解: A、烷烃分子中有多个碳原子应呈锯齿形,丙烷呈角形,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故 A 正确;B、丙烷等烷烃在光照的条件下能够和氯气发生代替反响,故 B 正确;C、烷烃中碳个数越多沸点越高,丙烷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丁烷,故丁烷沸点高,更易液化,故 C 错误;D、丙烷属于石油分馏的产物,是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之一,故 D 正确。
应选: C。
【评论】本题主要考察烷的构造与性质等,难度较小,注意基础知识的累积掌握.2.(5 分)实验室现有 3 种酸碱指示剂,其 pH 的变色范围以下:甲基橙: 3.1~﹣1浓度的 CH3COOH溶液,反响恰巧完整时,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溶液呈中性,可采纳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好采纳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采纳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好采纳酚酞作指示剂【考点】 R3:中和滴定.【专题】 54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剖析】依据盐类的水解考虑溶液的酸碱性,而后依据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酸碱中和后的越靠近越好,且变色显然(终点变成红色),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浅到深简单察看,而由深变浅则不易察看.【解答】解:A、NaOH溶液滴和 CH3COOH溶液反响恰巧完整时,生成了 CH3COONa,CH3COONa水解溶液呈碱性,应选择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即酚酞,故A 错误;B、NaOH溶液滴和 CH3COOH溶液反响恰巧完整时,生成了 CH3COONa,CH3COONa水解溶液呈碱性,应选择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即酚酞,故 B 错误;C、NaOH溶液滴和 CH3COOH溶液反响恰巧完整时,生成了 CH3COONa,CH3COONa水解溶液呈碱性,应选择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即酚酞,故 C 错误;D、NaOH溶液滴和 CH3COOH溶液反响恰巧完整时,生成了 CH3COONa,CH3COONa水解溶液呈碱性,应选择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即酚酞,故 D 正确;应选: D。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1035f10242a8956bece443.png)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2绝密★启用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5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N 14 O 16 Na 23 P 31 Cl 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3.下列对根瘤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固氮B.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不能存活C.土壤淹水时,根瘤菌固氮量减少D.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氮都来自根瘤菌4.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B.流感病毒的核酸位于衣壳外面的囊膜上C.肠道病毒可在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5.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6.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C.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7.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用0.1 000mol/L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 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8.对于Ⅳ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B.C、Si和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8C.C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D.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9.取浓度相同的Na0H和HCl溶液,以3∶2 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A.0.01mol/L B.0.017mol/LC.0.05mol/L D.0.50mol/L10.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zSO4 水溶液的装置。
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化学II卷
![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化学II卷](https://img.taocdn.com/s3/m/ffec7f98284ac850ad024261.png)
A. a (A - N m) mol
A m
B. a (A - N) mol
A
1
C. a (A - N) mol
A m
D. a (A - N m) mol
A
12.(NH4)2SO4 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 SO2、H2O、N2 和 NH3。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
计量数由小到大的产物分子依次是
A.SO2、H2O、N2、NH3
B.N2、SO2、H2O、NH3
C.N2、SO2、NH3、H2O
D.H2O、NH3、SO2、N2
1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 CO2 (g) H2 (g) CO(g) H2O(g) 进行甲、乙、丙、丁四组
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物质的量 物质 实验
A (C8H16O2)
C
浓H2SO4,
(C4H10O)
3
(1)分析上述 5 个实验,写出每一实验鉴定离子的结论与理由。
实验①
;
实验②
;
实验③
;
实验④
;
实验⑤
;
(2)上述 5 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
பைடு நூலகம்
29.(17 分)
A、B、C、D、E、F、G、H、I、J 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以下框图,回答问题:
B (C4H8O2)
H+ ②
NaOH 溶液, ①
; 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 T1 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0.80 mol PCl5,反应
2
达平衡时 PCl5 还剩 0.60 mol,其分解率1 等于
;若反应温度由 T1 升高到 T2,平
衡时 PCl5 的分解率为 2 , 2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二)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二)](https://img.taocdn.com/s3/m/fe4b3ac158f5f61fb73666ad.png)
温度(℃) 15.0 20.0 25.0 30.0 35.0
平衡总压强(kPa) 5.7 8.3 12.0 17.1 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10-3mol/L) 2.4 3.4 4.8 6.8 9.4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____。
(5)写出结构简式: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
(6)化合物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g)+ O2(g) CO2(g),△H=-283.0 kJ/mol。
C(石墨)+O2(g) CO2(g),△H=-393.5 kJ/mol。
则4Fe(s)+3O2(g) 2Fe2O3(s),△H=-1641.0 kJ/mol
13.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某同学设计了从模拟海水中制备MgO的实验方案:
C.溶质溶解度较小 D.缓慢蒸发溶剂
如果溶液中发生过饱和现象,可采用__________等方法促进晶体析出。
(3)抽滤所用的滤纸应略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布氏漏斗内径,将全部小孔盖住。烧杯中的二苯基乙二酮晶体转入布氏漏斗时,杯壁上往往还粘有少量晶体,需选用液体将杯壁上的晶体冲洗下来后转入布氏漏斗,下列液体最合适的是________。
非选择题(共180分)
26.[15分]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II)6.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B .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 .比丁烷更易液化D .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7.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 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用0.1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CH 3COOH 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 .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 .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 .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8.对于ⅣA 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SiO 2和CO 2中,Si 和O ,C 和O 之间都是共价键 B .C 、Si 和Ge 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 .CO 2和SiO 2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 D .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9.取浓度相同的NaOH 和HCl 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A .0.01 mol/L B .0.017 mol/L C .0.05 mol/LD .0.50 mol/L10.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 2SO 4水溶液的装置。
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 和b 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溶液。
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A .逸出气体的体积,a 电极的小于b 电极的BC .a 电极附近呈红色,b 电极附近呈蓝色D .a 电极附近呈蓝色,b 电极附近呈红色1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原子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1H 原子组成H m X 分子。
在a g H m 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 .(-)mol aA N m A m ++B .(-)mol aA N A C .(-)mol a A N A m +D .(-)mol aA N m A +12.(NH 4)2SO 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 2、H 2O 、N 2和NH 3。
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由小到大的产物分子依次是 A .SO 2、H 2O 、N 2、NH 3 B .N 2、SO 2、H 2O 、NH 3 C .N 2、SO 2、NH 3、H 2OD .H 2O 、NH 3、SO 2、N 21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 222CO (g)H (g)CO(g)H 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 n (CO)的大小顺序是 A .乙=丁>丙=甲 B .乙>丁>甲>丙 C .丁>乙>丙=甲 D .丁>丙>乙>甲26.(15分)红磷P(s)和Cl 2(g)发生反应生成PCl 3(g)和PCl 5(g)。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 表示生成1mol 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P 和Cl 2反应生成PCl 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PCl 5分解成PCl 3和Cl 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温度T 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 mol PCl 5,反应达平衡时PCl 5还剩0.60 mol ,其分解率1α等于 ;若反应温度由T 1升高到T 2,平衡时PCl 5的分解率为2α,2α 1α(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工业上制备PCl 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 和Cl 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 3,然后降温,再和Cl 2反应生成PCl 5。
原因是 ; (4)P 和Cl 2分两步反应生成1 mol PCl 5的∆H 3 = ,P 和Cl 2一步反应生成1 mol PCl 5的∆H 4 ∆H 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PCl 5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
27.(15分)Q 、R 、X 、Y 、Z 为前20号元素中的五种,Q 的低价氧化物与X 单质分子的电子总数相等,R 与Q 同族,Y 和Z 的离子与Ar 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且Y 的原子序数小于Z 。
(1)Q 的最高价氧化物,其固态属于 晶体,俗名叫 ;(2)R 的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它与X 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其化学式是 ; (3)X 的常见氢化物的空间构型是 ;它的另一氢化物X 2H 4是一种火箭燃料的成分,其电子式是 ;(4)Q 分别与Y 、Z 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和 ;Q 与Y 形成的分子的电子式是 ,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28.(13分)某钠盐溶液可能含有阴离子3NO -,23CO -,23SO -,24SO -,Cl -,Br -,I -。
为鉴定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① 测得混合液呈碱性;② 加HCl 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该气体能使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③ 加CCl 4,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l 4层未变色;④ 加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 ⑤ 加HNO 3酸化后,再加过量AgNO 3,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
(1)分析上述5个实验,写出每一实验鉴定离子的结论与理由。
实验① ;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实验⑤;(2)上述5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29.(17分)A、B、C、D、E、F、G、H、I、J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以下框图,回答问题:(1)B和C均为有支链的有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C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烯烃D,D的结构简式为:;(2)G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G的结构简式为;(3)⑤的化学方程式是;⑨的化学方程式是;(4)①的反应类型是,④的反应类型是,⑦的反应类型是;(5)与H具有相同官能团的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6.C7.D8.B9.C10.D11.A12.C13.A 26.(15分) (1)32Cl 2(g) + P(s) == PCl 3(g) ∆H = -306 kJ/mol (2)PCl 5(g) == PCl 3(g) + Cl 2(g) ∆H = 93 kJ/mol25% 大于(3)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降温有利于提高产率,防止产物分解 (4)-399 kJ/mol 等于 (5)PCl 5+4H 2O = H 3PO 4+5HCl 27.(15分)(1)分子 干冰(2)正四面体 非极性 Si 3N 4 (3)三角锥 H ×·H×··N ···N ··×·×·H H(4)CS 2 和 CCl 4·×S ···C ····×××·S ··· 非极性 28.(13分)(1)①23CO -和23SO -可能存在,因它们水解呈碱性②23CO -肯定存在,因产生的气体是2CO ;23SO -不存在,因为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③Br -,I -不存在,因没有溴和碘的颜色出现④24SO -存在,因4BaSO 不溶于盐酸⑤Cl -存在,因与Ag +形成白色沉淀(2)3NO -29.(17分) (1)CH 3CH 3O OH322(CH )C CH =(2)CH2C CH 3CHO(3)CH2CH2ClCH3CNaOH CH2CH2OHCH3C+NaCl+CH2CH3 CnCOCH3CH2CH3CnC OOCH3(4)水解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5)CH2=CHCH2COOH CH3CH=CHCOOH答案解析一、选择题6.答案:C解析:丙烷可以看作是甲烷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分别被碳原子取代,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故丙烷中的三个碳原子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A正确。
烷烃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B正确。
石油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分馏可以得到丙烷,D 正确。
烷烃的同系物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依次升高,丙烷的沸点低于丁烷,丙烷比丁烷更难液化,C错误。
7.答案:D解析: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强碱弱酸盐CH3COONa,溶液呈碱性,应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酚酞作指示剂,中和滴定时一般不选择石蕊试液作指示剂。
8.答案:B解析:一般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A正确。
C、Si、Ge为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均为4,但核电荷数依次增多,次外层电子数依次为2、8、18,B错误。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CO2、SiO2,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碱性氧化物(如CaO)反应,C正确。
最高正化合价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ⅣA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D正确。
9.答案:C解析:pH=12,c(OH-)=10-2mol·L-1,设NaOH,HCl溶液的体积分别为3V、2V,浓度为c,则c(OH-)==10-2mol·L-1,解得c=0.05 mol·L-1。
10.答案:D解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Na2SO4溶液时,阳极(b极):4OH--4e-2H2O+O2↑,阴极(a极):4H++4e-2H2↑,则a极附近溶液显碱性,b极附近溶液显酸性,滴加石蕊试液后,a极附近呈蓝色,b极附近呈红色。
11.答案:A解析:X原子的质子数为A-N,1个H m X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为m+(A-N)个,则a g H m 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12.答案:C解析:由得失电子数相等得:n(SO2)×(6-4)=n(N2)×[0-(-3)]×2。
0则1 mol (NH4)2SO4发生分解,得到的产物中n(SO2)=3 mol,n(N2)=1 mol。
由N、H元素守恒得:n(NH3)=4 mol,n(H2O)=6 mol。
所以n(N2)<n(SO2)<n(NH3)<n(H2O),正确答案为C。
13.答案:A解析:根据可逆反应的特征,甲和丙,乙和丁分别为相同的平衡状态,达到平衡后n(CO)相同;甲和乙相比较,乙中增加了CO2的物质的量,平衡向正向移动,n(CO)增加,所以乙=丁>丙=甲。
二、非选择题26.答案:(1)Cl2 (g)+ P(s)PCl3 (g) ΔH=-306 kJ/ lmol(2) PCl5(g)PCl3(g)+Cl2(g) △H=93kJ/ mol25%大于(3)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降温有利于提高产率,防止产物分解(4)-399kJ/ mol 等于(5)PCl5+4H2O=H3PO4+5HCl解析:(1)由图象知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P(s)+Cl2(g)PCl3(g) ΔH=-306 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