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005》19春在线作业1 答案

合集下载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doc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doc

1.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参考答案】: C2.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

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参考答案】: C3.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

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裂【参考答案】: B4.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种观点是( )。

A.辩证法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可知论【参考答案】: D5.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语)B.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语)C.理在事先(朱熹语)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守仁语)【参考答案】: C6.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参考答案】: C7.哲学的党性是指( )。

A.凡是哲学或属于唯物主义或属于唯心主义B.凡是哲学都为一定阶级服务 C.凡是哲学或属于形而上学或属于辩证法 D.凡是哲学或者是反动的或者是进步的【参考答案】: A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有三个局限性,即( )。

A.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B.直线性、循环性和盲目性C.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D.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看问题【参考答案】: C9.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无限和有限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参考答案】: B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参考答案】: D1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b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d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5、相对静止是指 c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6、时间和空间是 c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 b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c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a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d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d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c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c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15、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da、伟人之言b、吾人之心c、众人意见d、社会实践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c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7、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 ba、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b、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c、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d、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1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d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19、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集资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c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b、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20、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 da、暴力掠夺的产物b、社会契约的产物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1、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a、非决定论b、辩证决定论c、机械决定论d、唯心主义决定论22、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 ba、唯一形式b、基本形式c、辅助形式d、特殊形式2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C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b、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27、从根本上说,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 Ca、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b、继承他人创造的知识c、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d、科学家之间的合理分工28、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A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c、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d、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2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a、人的社会属性b、人的生理结构c、人的心理状况d、人的自然属性30、人生观的核心是() aa、关于人生目的的观点b、关于人生理想的观点c、关于人生态度的观点d、关于人生意义的观点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材后的括号内。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试卷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试卷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试卷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四川大学华西青羊校区期末试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答案一、单选。

(每题2分,共40分)1、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做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 C )。

A、费尔巴哈B、马克思C、恩格斯D、列宁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 )A. 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 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C.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 不能被人们所认识4、哲学的党性,即哲学的党派性是指( C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B、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D )。

A、指导性B、实践性C、先进性D、时俱进6、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是:( C )。

A、革命性B、阶级性C、实践性D、科学性7、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 C )。

A、唯物论的观点B、庸俗唯物论的观点C、物活论的观点D、唯意志论的观点8、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 B )。

A、物质能否为意识所正确反映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C、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反作用D、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9、意识的本质是( B )。

A、大脑的机能和属性B、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C、大脑的分泌物D、思维的各种现象10、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B )。

A、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B、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C、不懂得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不懂得意识的客观实在性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D )。

南开19春学期(1503、1509、1603、1609、170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

南开19春学期(1503、1509、1603、1609、170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

【奥鹏】[南开大学]19春学期(1503、1509、1603、1609、170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一切真知都来源于()A、间接经验B、社会实践C、人的意识D、客观事物正确答案:第2题,否定之否定规律()A、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B、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表现出来C、在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D、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正确答案:第3题,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是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正确答案:第4题,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和道路是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B、认识——实践——认识的辨证运动C、实践、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深入发展D、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正确答案:第5题,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 ()A、全部自然界B、劳动资料C、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D、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正确答案:第6题,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A、劳动对象系统B、信息传递系统C、生产工具系统D、能源动力系统正确答案:第7题,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正确答案:第8题,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A、学习书本知识B、进行社会调查C、参加社会实践D、研究实际情况正确答案:第9题,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对立阶级之间()A、在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B、在政治立场上的根本对立C、在社会心理上的根本对立D、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正确答案:第10题,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B、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C、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正确答案:第11题,世界观就是()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正确答案:第12题,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A、群体意识是个人意识的总和B、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C、个人意识是从群体意识中产生的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正确答案:第13题,揭示物质世界发展的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正确答案:第14题,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正确答案:第15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C、世界是物质的D、世界是统一的正确答案:第16题,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A、运输设备B、仓储设备C、维修工具D、生产工具正确答案:第17题,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劳动者的分工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商品的交换方式正确答案:第18题,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 ()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B、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C、真理是相对的,谬误是绝对的D、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正确答案:第19题,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以众人之意见定是非D、以实践之效果定是非正确答案:第20题,认识客体是指A、一切客观事物B、自然界C、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象D、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正确答案:第21题,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 ()A、人力、风力、畜力等之和B、各种力量之和C、各种知识之和D、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正确答案:第22题,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矛盾B、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C、先进社会意识与落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第23题,所谓实践,指的是()A、人们改造自然界的一切活动B、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C、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D、一切客观物质活动正确答案:第24题,社会改革实质上是()A、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B、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C、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D、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正确答案:第25题,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根本动力B、直接动力C、唯一动力D、最终动力正确答案:第26题,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A、主体主观精神的产物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正确答案:第27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人和世界的问题C、人和自然的问题D、时间和空间的问题正确答案:第28题,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现象表现本质的规律正确答案:第29题,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它是 ()A、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D、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正确答案:第30题,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A、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决定的C、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D、生产力的性质直接决定的正确答案:第31题,根据社会意识的层次和特点不同,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A、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B、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C、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D、进步意识和落后意识正确答案:第32题,认为“元气”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正确答案:第33题,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A、生产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B、产品的分配形式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正确答案:第34题,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A、世界是物质的B、世界是精神的C、世界是统一的D、世界是发展的正确答案:第35题,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的一般变化B、运动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量变正确答案:第36题,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是()A、普遍矛盾B、内部矛盾C、主要矛盾D、次要矛盾正确答案:第37题,人类社会的本质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人的实践正确答案:第38题,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是()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创造物质B、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对意识有反作用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人脑正确答案:第39题,“任何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练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D 2.A 3.B 4.A 5.D二、辨析题二、辨析题1、答案要点: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发展。

它虽然诞生于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

针。

2、答案要点:这一说法不对。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答案要点:这一说法不对。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从这样的意义上讲,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第一章辨析题及材料题答案1A 2C 3B 4C 5D 6A 7C 8A 9D 10D 11B 12B 13B 14 C 15D 16D 17D 18C 19D 20C 2121BB 22C 23C 2424CC 25A 26B 27A 28D 29C 30A 31D 3232BB 33D34B 35A 36A 37D 38D 39B 40C 41A 42D 43A 44B 45D 46D 47A 48B 49D 50A 51D 52B 53D 54D二、辨析题二、辨析题1、答案要点:(、答案要点:(、答案要点:(11)正确。

17秋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4满分答案

17秋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4满分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1. (单选题)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

(满分:)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正确答案 :[hide] —— C—— [/hide]2. (单选题)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

(满分:)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正确答案 :[hide] —— C—— [/hide]3. (单选题)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

(满分:)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裂正确答案 :[hide] —— B—— [/hide]4. (单选题)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种观点是 () 。

(满分:)A辩证法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可知论5. (单选题)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满分:)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语)B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语)C理在事先(朱熹语)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守仁语)正确答案 :[hide] —— C—— [/hide]6. (单选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

(满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正确答案 :[hide] —— C—— [/hide]7. (单选题)哲学的党性是指() 。

(满分:)A凡是哲学或属于唯物主义或属于唯心主义B凡是哲学都为一定阶级服务C凡是哲学或属于形而上学或属于辩证法D凡是哲学或者是反动的或者是进步的正确答案 :[hide] —— A—— [/hide]8. (单选题)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有三个局限性,即 () 。

(满分:)A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B直线性、循环性和盲目性C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D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看问题9. (单选题)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19秋福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 辅导答案

19秋福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 辅导答案

随机出题,下载前核对下是否是你需要的一套题目+辅导答案。

福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46 道试题,共 92 分。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是因为实践是一种
A. 客观物质活动
B. 自觉的能动活动
C.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D. 社会历史性活动
正确答案:C
2. 射电望远镜的发明使用,使人类对宇宙的观察范围扩大到200亿光年以上;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现已深入到夸克水平,这表明
A. 现代科技将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
B. 现代科技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
C. 现代科技革命提出的新问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D. 现代科学革命表明,哲学与科学有合而为一的趋势
正确答案:A
3. 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A.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 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 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正确答案:D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说
A. 科学技术本身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发展必要的和首要的因素
B. 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中唯一的因素
C. 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中独立的因素
D. 科学技术已取代了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主体地位
正确答案:A
5. 人的本质是
A. 永恒不变的
B. 随着人的主观意志的改变而不断改变的
C. 随着人的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D. 随着人的个性的改变而改变的
正确答案:C
6. 认识的目的是
A. 发现事物的规律
B. 达到理性认识。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4-1.doc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4-1.doc

1.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A.如何保持生态环境平衡问题B.如何保持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问题C.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问题D.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参考答案】: D2.国体指的是:A.国家的民族性质B.国家的阶级性质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D.国家的本质和职能【参考答案】: B3.政体指的是:A.国家的民族性质B.国家的阶级性质C.国家的本质和职能D.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参考答案】: D4.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艺术B.道德C.宗教D.政治法律思想【参考答案】: D5.社会意识形态指的是:A.社会精神生活的全部内容B.具有系统化抽象化特征的社会意识形式C.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D.思想体系中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部分方面【参考答案】: D6.自然科学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A.属于上层建筑B.不属于上层建筑C.属于经济基础D.不属于经济基础【参考答案】: B7.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的 C.产品分配关系决定的 D.消费关系决定的【参考答案】: A8.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人类( )。

A.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B.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能力的范畴C.利用、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D.进行政治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参考答案】: C9.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

A.运输设备B.仓储设备C.维修工具D.生产工具【参考答案】: D10.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参考答案】: C11.下列各组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一.解释概念1.人民群众是社会居民中的大多数人,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人们2.能动反映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

4.社会意识形态是指思想上层建筑,这是反映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式。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6.人类世界是由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世界。

7.共产主义是在共产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共产主义运动所建立的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形式。

8.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9.否定之否定是反映事物通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所实现的一个相对完整过程的哲学范畴。

10.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认为物质(存在)是本原、是第一性的,精神(意识)是第二性的观点。

1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的感官对客观事物外部联系的直接反映。

12.经济基础是指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3.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14.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发展观,是用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的世界观。

15.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它把人的认识看作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二.区别范畴1.唯物史观是在社会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群众史观是在社会历史主体问题上,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在历史主体上的应用。

2.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有机体是指由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所过程的社会整体,社会形态把社会看作是不断演变的过程,社会有机体把社会看作是一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3.感性认识是人的感官对事物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的反映,前者是直接的具体的认识,后者是间接的抽象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物质、意识和实践》(一) 练习测试题 1.名词解释(1)物质(2)意识(3)运动(4)静止(5)时间(6)空间(7)人工智能(8)主观能动性(9)实事求是(10)实践(11)一元论(12)二元论 2.不定项选择(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主要缺陷是( ) ① 把物质归结为某种“不可分”的实物粒子 ② 把原子的属性看成是物质的一般属性 ③ 把物质的个别形态某一层次误认为是物质的共性 ④ 混淆了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概念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的界限(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① 可知性 ② 实物性 ③ 运动性 ④ 客观实在性(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 ) ① 从各种实物的总和中抽取出来的哲学概念 ② 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 ③ 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④ 人的感觉的复合体(4)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因为( ) ①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② 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③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④ 静止是暂时的、局部的,有条件的(5)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 ① 可知性 ② 主观性 ③ 物质性 ④ 存在性(6)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说明( ) ①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③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④ 意识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7)意识是( ) ①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 人类社会劳动的产物 ③ 人脑特有的机能和属性 ④ 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8)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是( ) ①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③ 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的控制 ④ 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9)鲁迅说“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脖子,也就是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所以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就是( ) ① 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 ② 人脑中主观自生的 ③ 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④ 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 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③ 观念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区别 ④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物质现象(11)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认为“心不使焉,则黑白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说明意识具有( ) ① 客观性 ② 能动性 ③ 对象性 ④ 任意性 (12)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的“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年,皆气也。”的观点属于( ) ① 多元论的思想 ② 朴素辩证法思想 ③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④ 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13)电脑“深蓝”打败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说明( ) ① 电脑也能进行实践活动 ② 电脑是人脑的延伸 ③ 电脑具有比人脑更高级的运动形式 ④ 人脑与电脑都是电子运动(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 ① 主张物质与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② 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论的思想 ③ 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④ 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15)《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惠能的观点说明( ) ①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② 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③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④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1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包含的哲理是( ) ①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②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与时空运动的有限性的统一 ③ 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④ 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17)“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的观点属于( ) ① 辩证法的观点 ② 形而上学的观点 ③ 相对主义的观点 ④ 唯心主义的观点(18)下列哪些说法表明时间的一维性( ) ① 盛时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②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③ 百事宜早不宜迟(谚语) ④ 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谚语)(19)下列哪些说法表明意识的能动性( ) ① 运筹帷幄 ② 审时度势 ③ 量体裁衣 ④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20)“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明( ) ① 时间的不可逆性 ② 空间的三维性 ③ 物质的客观性 ④ 时间的一维性(21)“画饼不能充饥”说明( ) ① 精神的东西是不重要的 ② 精神不是物质的反映 ③ 精神是物质的主观映象 ④ 精神不能代替物质(22)“当然,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这里“有限的范围”是指( ) ① 物质能否为意识所反映 ② 物质与意识是否相互作用 ③ 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 ④ 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性(23)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说明( ) ① 意识转化为物质 ② 意识决定物质 ③ 意识派生物质 ④ 意识先于物质(24)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论认识论的有( ) ① 客观世界是人的认识的创造 ② 数学和逻辑是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 ③ 人的认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④ 人的认识以抽象符号反映世界(25)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是( ) ①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② 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③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④ 本原与派生的关系(26)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他的弟子克拉底鲁提出“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 ) ① 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② 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③ 前者�

马克思哲学原理课后答案完整版(新版)

马克思哲学原理课后答案完整版(新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绪论1、(教材P20略)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9春西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满分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春西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满分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春西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满分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西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现象是()OA.事物内在的联系B.事物稳定的联系C.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D.不包含假象在内的事物的真实的联系正确答案:C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D.真理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正确答案:D人生观的核心是()、A.关于人生目的的观点B.关于人生理想的观点C.关于人生态度的观点D.关于人生意义的观点正确答案:D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o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生度的范围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D.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正确答案:B质变中量的扩张是指()oA.事物质变前的量变B.事物质变过程中的量变特征C.质变不断地发生D.量变过程中局部的质变正确答案: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这说明真理都具有()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全面性正确答案:B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A.非决定论B.辩证决定论C.机械决定论D.唯心主义决定论正确答案:C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正确答案:B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深入实际,了解情况B认真思考,形成理论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正确答案:D判断莫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

[全]函授本科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作业答案)12345

[全]函授本科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作业答案)12345

函授本科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作业答案)12345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共10 小题,每题5 分,共50.0 分)第1 题:哲学基本问题是(B)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D. 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第2 题: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的根本区别在于(A)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 是事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第3 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C)A. 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C. 马克思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第4 题:在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A)A.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 否认世界的可知性C. 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D. 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第5 题:科学证明,人脑是(C)A. 思维的源泉B. 思维的产物C. 思维的器官D. 思维的对象第6 题: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D)A. 否认物质的运动的B. 否认运动是绝对的C. 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第7 题: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C)A. 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 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 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第8 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D)A. 不可知论的观点B. 相对主义的观点C.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D. 形而上学的观点第9 题: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B)A. 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B. 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C. 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D. 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第10 题: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C)A. 昼夜交替B. 寒来暑往C. 磨擦生热D. 电闪雷鸣二、判断题(共10 小题,每题5 分,共50.0 分)第11 题:对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把所有的哲学流派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大阵营。

四川大学2021年春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 附参考答案

四川大学2021年春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 附参考答案

四川大学2021年春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考核作业1-1 附参考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50 分)
1.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答案:C
2.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

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
答案:C
更多加微boge30619
3.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

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
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
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
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裂
答案:B
4.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种观点是( )。

A.辩证法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可知论
答案:D
5.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语)
B.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语)
C.理在事先(朱熹语)
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守仁语)
答案:C
6.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005》19春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1.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 自然和社会的问题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C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A. 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最顶峰
B. 科学的哲学体系已经完成
C. 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和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D. 绝对真理体系的确立
正确答案:C
3.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
B. 各门科学的具体规律
C. 关于世界的最普遍的本质问题
D. 认识和实践的规律
正确答案:C
4. 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

A. 先有联系,后有运动
B. 先有运动,后有联系
C. 运动构成联系
D. 联系构成运动
正确答案:D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关于人类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
B. 关于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C.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D.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正确答案:D
6. 事物的质是指()。

A. 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B. 事物属性的直接表现
C. 事物的存在并区别于他物的内在规定性
D. 事物本身固有的程度,数量的规定性
正确答案:C
7.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 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C. 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D
8. 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做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

A. 费尔巴哈
B. 马克思
C. 恩格斯
D. 列宁
正确答案:C
9. 爆发式飞跃是指()。

A. 解决因一切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
B. 既是解决事物之质变的形式,也是解决事物之量变的形式
C. 解决因根本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
D. 解决因对抗性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
正确答案:D
10. 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

A.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B. 有语言,能思维
C. 能区分长幼且讲道德
D. 能够直立行走,从猿爪变为人手
正确答案:A
11. 系统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A. 整体性
B. 结构性
C. 层次性
D. 开放性
正确答案:A
12. 范畴()。

A. 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B. 在内容上是主观的,在形式上是客观的
C.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主观的
D.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客观的
正确答案:A
13.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提出者是()。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普列汉诺夫
D. 斯大林
正确答案:B
14. 引起阶段性部分质变的根源是()。

A. 事物内部根本矛盾的解决
B. 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发展的不平衡
C. 矛盾的主次双方相互易位
D. 非对抗性矛盾转化成对抗性矛盾
正确答案:B
15.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正确答案:C
16. 所有的决定论都主张()。

A. 世界上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B. 世界上只存在着必然性,没有偶然性
C. 世界上只存在着偶然性,没有必然性
D. 偶然和必然是辩证统一的
正确答案:A
17. 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 哲学是全部科学的汇集
B. 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C.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基础
D. 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正确答案:B
18. 离开物质主体谈运动,必然导致()。

A. 形而上学
B. 诡辩论
C. 唯心主义
D. 二元论
正确答案:C
19. 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种矛盾的说法属于()。

A. 诡辩论的观点
B. 绝对主义的观点
C. 相对主义的观点
D. 辩证的观点
正确答案:D
20.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条件的意义在于()。

A. 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没有作用
B. 任何具体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发展、灭亡
C. 条件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 条件的改变只能引起事物的量变
正确答案:B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005》15春在线作业1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

A. 人口因素
B. 科学活动
C. 生产方式
D. 政治制度
E. 地理环境
正确答案:ACE
2.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的构成要素有()。

A. 实践主体
B. 实践客体
C. 实践手段
D. 实践过程
E. 实践结果
正确答案:ABC
3. 下列哪些理论进一步证明了时空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A. 宇宙热寂说
B. 相对论
C. 唯能论
D. 非欧几里得几何学
E. 牛顿力学
正确答案:BD
4.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集中和综合
B. 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C.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提供的材料为基础
D. 具体科学从哲学取得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E. 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哲学将失去其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CD
5.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为()。

A. .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
B.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C. 意识能够改变规律
D. 意识对生理功能的自我抑制
E. 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
正确答案:ABDE
6. 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现为()。

A. 有什么样的形式,就有什么样的与之相适应的内容
B. 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可以促进内容的发展
C. 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就阻碍内容的发展
D. 形式对内容起决定作用
E. 任何形式都始终有利于内容的发展
正确答案:BC
7. 量变引起质变的基本形式是()。

A. 数量上的增减引起的质变
B.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结构、排列上的变化引起的质变
C. 爆发式飞跃
D. 非爆发式飞跃
E. 对抗
正确答案:AB
8. 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A. 没有认识到意识的能动性
B. 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
C. 没有看到历史事变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D. 没有看到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
E. 承认杰出人物的作用
正确答案:BC
9.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B.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D. 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E.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正确答案:ABC
10.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 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B. 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 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D. 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E. 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
正确答案:A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