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时同步训练(5-9):期末检测

合集下载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训练学题(9)含答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训练学题(9)含答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训练学题(9)含答案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训练学题(9)含答案一、选择题1、(2019·宜宾联考,24)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时期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提出了关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治国等方面的论说,司马迁说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这反映了当时() A.百家争鸣的结束 B.思想兼容的走向C.国家统一的实现D.各种学派的诘难答案 B解析百家争鸣的结束是在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收录了……各家学说”能够体现各家思想兼容的特点,故B项正确;国家统一的标志为秦朝的建立,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各学派之间的斗争,故D项错误。

2、(2019·山西三模,24)《吕氏春秋》载:“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

”据此判断,嬴政时,铸“半两”意在()A.突显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B.宣传“天尊地卑”的思想C.显示王权至上,大秦一统D.促进大秦帝国内部的贸易往来答案 C解析材料天圆地方仅表明天子顺承天意,故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天尊地卑、等级秩序的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天圆地方是天子统治天下的哲学基础,体现了天子顺承天意,至高无上的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半两”钱表达了天子与天地的关系,故D项错误。

C.“实业救国”的推动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答案 B解析根据所学,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6、(2019·武汉调研)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1982年宪法中“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的说法。

这说明()A.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B.中国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C.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法制建设答案 D解析1993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取代原有的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现出了经济发展对法制建设的影响,故D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9)李仕才一、选择题1、以下为某合同范本的部分内容对此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土地所有制与建国初期的土改一致B. 与三大改造类似,都通过合作社组织生产C. 与人民公社类似,生产规模都有扩大D. 从根本上调整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C【解析】材料中失去土地使用权和人民公社类似,生产规模扩大,C正确;A、B和D说法不符合题意。

2、《礼记·射义》记载西周一种“射礼”活动,“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

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这体现出射礼A. 拥有浓厚的民本主义内涵B. 具备维护统治秩序的教化功能C. 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平等D. 是普遍存在的大众娱乐活动【答案】B【解析】根据“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可知,射礼有利于明确君臣之义、长幼之序,具备维护统治秩序的教化功能,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不符合“明君臣之义”“明长幼之序”,排除;D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排除。

3、杰里·布罗顿在其《文艺复兴简史》中发现:19世纪的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与20世纪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形象大相径庭。

前着喜欢领扬文艺复兴的辉煌,后者则热衷于揭示文艺复兴的黑暗。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学术竞争导致观点分歧B. 后人对前人的不断超越C. 文艺复兴运动的两面性D. 时代变迁影响研究结论【答案】D【解析】19世纪西方学者领扬文艺复兴的辉煌,20世纪西方学者是批判文艺复兴的黑暗,说明时代变迁影响了评价者的角度,D正确;学者竞争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B不是历史评价标准;C中两面性是文艺复兴特点,不是评价。

4、公元212年《卡拉卡拉敕令》宣布:所有罗马帝国出身自由的男人将被给予完整的罗马公民权,同样地,所有帝国自由出身的女人拥有与罗马女人相同的权利。

由此可知A. 帝国的税源发生变化B. 逐步实现了公平与正义C. 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D. 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卡拉卡拉敕令》授予帝国所有被征服者公民权,享有罗马法律的地位,故纳税的公民数量增加,使帝国的税源发生变化,故A项正确。

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5】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5】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5】含答案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5】含答案一、选择题1、(2019·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一,24)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

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

材料表明“封建制度”()A.有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B.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C.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径D.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答案 C解析材料主要表明的是分封制在拓疆开土方面的作用,A项错误;材料中“以树屏藩”“以拓疆域”,未涉及文化的传播,故B项错误;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与材料中“以树屏藩”“以拓疆域”相符,故C项正确;“大一统”局面形成于秦汉时期,D项错误。

2、(2019·江西临考冲刺押题卷,26)《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

”文中的“动机”主要指()A.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B.唯我独尊,树立皇帝的权威C.消灭异端学说D.繁荣学术文化答案 A解析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思想文化政策,汉武帝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文化的专制(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正确。

3、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

这主要是由于明代中叶以来()了进行思想变革的愿望和要求,故D项正确。

6、(2019·福建高三单科质检,17)1979年到1984年,政府规定的粮食的收购价格有三种:统购牌价、超购加价、市场价格。

这一规定()A.适应了农村改革的现实需要B.确立了市场体制的发展方向C.强化了统购统销的粮食政策D.解决了粮食流通的区域障碍答案 A解析这一时期政府对粮食收购价格的调整,显然与我国农村正在进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密切相联的,它必然适应了农村改革的现实需要,故A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综合检测答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综合检测答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综合检测(一)一、选择题1.C 2.A 3.A 4.B 5.B 6.D 7.D 8.C 9.A 10.B 11.D 12.D 13..A 14.D15.C 16.B 17.B 18.D 19.C 20.A 21.C 22.B 23.C 24.B二、非选择题25.(1)通过度封制,西周的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宗法制,确立了大宗和小宗层层相属的体系,呈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分封制和宗法制条件下的西周社会结构具有族权和政权合一的特点。

(2)建立:①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③从中央政权机构的三公九卿到地方郡县官吏,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

本质:君主专制,即封建专制主义统治。

倾向:对秦始皇的评价,主要强调其统治残暴,而不去肯定他的贡献。

(3)特征:中央集权逐渐弱化,地方割据愈演愈烈。

(4)一直存有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地方权力持续削弱,中央集权持续增强,最终在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的问题。

26.(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影响;形成了极端君主专制统治,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

(2)不同意。

理由: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美国共和政体为范本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这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实现了中国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7.(1)特点:人民主权(2)特点:轮番而治(3)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和议会制等(任选其中两项即可)(4)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维护公民的利益。

借鉴: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执政为民;同时也应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

28.(1)指导思想:社会公正与阶级调和。

(2)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众多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

(3)评价:积极方面: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和民主政治运作方式,调动了雅典人的能动性,促动了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检测卷5晚清时期的救亡图存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检测卷5晚清时期的救亡图存

检测卷5晚清时期的救亡图存(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鸦片战争爆发一年后,清政府仍不承认这场冲突是一场“战争”,而更倾向于是一场“边衅”,官方文书中也把英国人看作是“丑类”“匪类”“强盗”“贼寇”“叛贼”。

这表明清政府()A.认识不到近代战争的残酷B.对殖民者的本质认识不清C.观念严重滞后于世界发展D.无力应对国家安全的危机“边衅”“丑类”“匪类”“强盗”“贼寇”“叛贼”等关键词,可知清政府不能正确认识中英间的关系,观念严重滞后于世界发展,故选C项。

2.下面是两位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关于鸦片战争的论断,下面两种观点()B.都没有揭示战争的实质C.在对“根本问题”的认识上,前者的解释相对合理D.两者都认为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导致了鸦片战争爆发,第二则材料不是为侵略者辩护,排除A项;两则材料都没有揭示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大门,满足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故选B 项;两则材料对根本问题的论述都不正确,排除C项;两则材料都没有涉及清政府闭关自守政策的影响,排除D项。

3.19世纪60年代末,清朝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虽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

”这表明作者()A.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B.已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C.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D.对君主专制危机有所警觉,也无法看出作者对君主立宪政体的态度,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虽然涉及西方的政治制度,但是并没有提出系统的主张,没有超越当时的主流思想,故B 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中无法看出其对西方代议制的态度,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可以看出志刚对君主专制危机有所警觉,故D项正确。

4.19世纪70年代,中英航运企业双方相互压低客货运价,轮船招商局“上海运出和运入的货物,每吨运费从四两猛跌到七厘”,太古轮船公司和怡和轮船公司则“愈将客货水脚更跌相争”。

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

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

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等。

这里的周服饰的“秩序井然”反映的是A、井田制B、郡县制C、宗法制D、民主政治2.下面是根据《春明梦余录》中记载的公元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八天之内,明太祖的总工作量和平均工作量所绘制统计图。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处理奏章(个)处理行政事务(件)A.明太祖勤于政事,举政果断 B.明太祖对臣下的工作能力感到不满C.明太祖废除丞相,政务繁杂 D.明太祖时内阁办事不力,被迫为之3.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

”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A.人人精通法律 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 C.法律至上的原则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4.“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指的是A.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B.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D.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5、民主革命时期反帝斗争以国内战争形式表现出来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7、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首先应该进行的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维新变法8.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习题选择性必修1阶段检测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习题选择性必修1阶段检测

选择性必修1阶段检测一、选择题1.(2023山东聊城三模)“州县之设有时而更,山川之形千古不易”,高山大川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和社会文化区。

《尚书·禹贡》中的九州和唐朝的十道或者十五道都是依据这一特点划分的。

这一划分()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推动文明的多元一体C.为历代统治者所青睐D.削弱了地方割据基础2.(2023山东济宁一模)某学者指出,在政治上,基督教致力于把统治者从一个部落首领改变成一个国王。

一旦信仰基督教,国王就不再只是代表其部落的诸神,他成了一个帝国的首脑。

该材料可以佐证中古时期的西欧()A.中央集权国家形成B.世俗王权开始兴起C.教会对王权的制约D.宗教伦理意识淡化3.(2023北京海淀期末)1942年,胶东根据地领导指示:一切运动都应当合乎抗战利益,小资产者、地主富农也是支持抗战的,对其打击过甚会造成革命阵营混乱,是要出问题的。

此时中国共产党()A.调整政策与国民党实行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建立各级苏维埃政权C.实行减租减息,以“三三制”原则进行政权建设D.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4.(2023湖南益阳一模)下图为中国封建时代某种选官制度的选才程序。

此图可反映出()A.九品中正制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B.九品中正制的选才程序具有严谨性C.九品中正制的选才标准是依靠门第D.察举制的选拔机制已经日臻完备5.(2023河南驻马店三模)1872年,美国文官委员会制定了新的文官分类(如下表所示)。

这一新官制的实施()A.提高了各级官员的文化素质B.容易滋生僵化的官僚习气C.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运行D.使官员的升迁模式多样化6.(2023广东湛江二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官制,逐渐以“公务员”代替“官吏”,并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恤金条例》《公务员恤金条例施行细则》等法规。

由此可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A.退休公务员颇受敬重B.文官制度已初具体系C.公务员素质得到提高D.法治建设的成就突出7.(2023湖南长沙一模)汉律对家庭关系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尊长卑幼和尊男卑女。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检测卷1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检测卷1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

检测卷1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2.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

古城还有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业作坊等处。

良渚先民创造出一套包括玉璧、玉琮、玉钺在内的玉礼器系统。

据此可知,当时可能()A.青铜铸造技术成熟B.形成礼乐制度C.氏族制度不复存在D.出现早期国家“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玉礼器系统”等,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已出现城市文明和玉器文明,根据题干材料“贵族墓地”,可知出现了权贵阶层,而城市文明和贫富分化的产生说明当时可能出现早期国家,故选D项。

3.《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是()A.禹死后其子启继位B.建立武装C.设置官职D.制定刑法,可知禹死后其子启继承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这是对“天下为公”的破坏,故选A项。

4.西周通过“分土建邦”的方式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秦朝建立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B.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C.官员任用原则的变化D.保证了专制皇权的强化,与行政区域划分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郡县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而不是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故B 项错误;分封制下地方官员世袭产生,郡县的主要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故C项正确;郡县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保证专制皇权的强化,故D项错误。

5.西周时期,周王授予诸侯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力,包括组织城防、分派劳役、划定田亩、贡献土产等具体内容;各邦族大多依旧保有其宗族组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同步考试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同步考试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高三历史上册期末同步考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商朝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商王实行分封制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王权具有神秘色彩C. 商朝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官僚体系D. 商朝政治制度奠定了后世中央集权的基础答案:B解析:商朝时期,商王通过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实行内外服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制度,故A项错误;商朝时期尚未形成完备的官僚体系,故C项错误;商朝政治制度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内外服制度体现了商王对地方的控制,且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故B项正确。

2.下列关于秦朝郡县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B. 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 郡县制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D. 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答案:C解析:秦朝实行的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故A、B、D项均正确;但郡县制并不能彻底消除地方割据势力,因为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经济、军事、政治等,故C项错误。

3.下列关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不包括A. 颁布“推恩令”B.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设置西域都护D. 设立刺史答案:C解析: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加强思想控制,设立刺史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故A、B、D项均属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设置西域都护是在汉宣帝时期,用以管理西域地区,不属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C项符合题意。

4.下列关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三省长官均为宰相,直接对皇帝负责B. 三省之间相互制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C. 三省六部制导致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 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但削弱了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长官均为宰相,他们共同商议军国大事,但最后的决策权在皇帝手中,三省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故A项正确;六部隶属于尚书省,并非直接对皇帝负责,故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D项错误。

2023-2023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全程考卷:阶段滚动月考卷(一)含答案

2023-2023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全程考卷:阶段滚动月考卷(一)含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

A. 火药B. 印刷术C. 造纸术D. 指南针答案:C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AA. 均田制B. 禅让制C. 官僚制D. 郡县制答案:A4. 明朝时期,我国海外贸易最繁荣的港口是()。

A. 广州B. 厦门C. 泉州D. 杭州答案:C5. 辛亥革命发生在哪一年?()A. 1910年B. 1911年C. 1912年D. 1913年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只有战争,没有文化交流。

()答案:×2. 唐朝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繁荣的时期。

()答案:√3. 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答案:×4. 明朝时期的内阁制度是一种民主制度。

()答案:×5.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民主共和制度。

()答案:×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

答案:史记2. 唐朝时期,实行了______制度,选拔官员。

答案:科举3. 元朝时期,我国疆域达到了______之最。

答案:辽阔4. 明朝时期,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共______次远航。

答案:七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首任临时大总统是______。

答案:孙中山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有: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政治制度先进,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法家思想影响等。

2. 请列举唐朝时期的三大诗人。

答案:唐朝时期的三大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3. 简述宋朝时期的经济发展特点。

答案:宋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有:农业发展,手工业繁荣,商业兴盛,海外贸易发达。

4. 请简要介绍明朝时期的内阁制度。

答案:明朝时期的内阁制度是一种中央政治制度,由皇帝直接领导,内阁大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9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9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时跟踪练91.《皇朝掌故汇编》记载:“雍正元年,世宗御乾清宫西暖阁,召总理事务王大臣、满汉文武大臣九卿入,面谕:建储,亲书名,密封藏于匣内,置乾清宫世祖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这一做法( )A.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B.加强了专制皇权C.导致皇位争夺白热化D.减弱了中心集权解析:依据材料“建储,亲书名,密封藏于匣内,置乾清宫世祖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雍正帝创立的隐私立储制度,该制度将设立储君的权力完全驾驭在皇帝手中,说明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解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导致皇位争夺白热化,解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不是中心集权的加强,解除D项。

答案:B2.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

”据此可知( )A.宋钱符合台湾居民的喜好B.台湾经济在宋代以后发展缓慢C.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D.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亲密解析:直到清朝乾隆年间,台湾还有多个地区的人民仍旧在运用宋朝时期的货币,反映出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亲密,D项正确;材料与台湾居民的喜好无关,解除A项;仅有清代台湾人运用宋钱一条信息,不能说明台湾经济在宋代以后发展缓慢,解除B项;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C项。

答案:D3.钱泳《履园丛话》记载: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苏、松、常、镇四府大旱,是时米价每升七文;雍正、乾隆初,米价每升十余文;乾隆五十年(1785年)后,不论荒熟,粮价总在二十七八至三十四五文之间徘徊。

四镇粮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社会阶级冲突尖锐造成社会动荡B.乾隆时期社会人口总量快速增加C.自然灾难频发造成农业产量降低D.政府主动在民间推广高产农作物解析:由材料“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苏、松、常、镇四府大旱,是时米价每升七文”“乾隆五十年……粮价总在二十七八至三十四五文之间徘徊”可知,从康熙到乾隆年间,苏、松、常、镇四府的粮价整体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康熙到乾隆时期,社会环境稳定,政府调整了赋税政策,使乾隆时期人口快速增加,这成为当时粮价上升的缘由之一,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社会阶级冲突尖锐造成社会动荡,解除A项;自然灾难频发造成农业产量降低说法不符合材料“不论荒熟”的说法,解除C项;高产农作物的推广会提高粮食的产量,降低粮食的价格,解除D项。

鸭2025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量检测九岳麓版

鸭2025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量检测九岳麓版

单元质量检测(九)(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4·山东济宁二模)“一五”安排时期苏联援建的工程进入实际施工的共有150项:军工企业44个、冶金业20个、化工业7个、机械加工24个、能源52个、轻工医药3个。

这些项目的建设( ) A.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方针形成B.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C.彻底变更了工业布局的不合理性D.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解析:选B。

题干中提及“一五”安排建设的150个项目涵盖了重化轻工业等,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些项目的建设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选B项。

2.1953年10月起,我国实行“统购统销”制度,即国家把农夫生产的大部分粮食收购(统购),城市居民所须要的粮食全由国家统一供应(统销),严格禁止粮食自由买卖。

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接着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

这一政策的实施( ) A.供应了工业发展的基本需求B.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提高C.标记着安排经济体制的形成D.是对战时共产主义的仿照解析:选A。

据材料“1953年……国家把农夫生产的大部分粮食收购(统购),城市居民所须要的粮食全由国家统一供应(统销)……统购统销的范围又接着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53年国家开展五年安排,优先发展重工业,通过统购统销的方式,来为工业化供应资金,故选A项。

3.(2024·湖南衡阳三模)1955年7 月,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提出,“我们现在不但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且正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机器生产的革命”。

这说明当时( ) A.国家工作重心是社会主义革命B.复原发展国民经济是首要任务C.改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D.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战略解析:选C。

题干材料中“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是指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改革,“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机器生产的革命”,是指把农业由手工劳动发展为机器生产,属于发展生产力,这说明当时改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故选C项。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三历史上册期末同步检查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三历史上册期末同步检查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三历史上册期末同步检查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夏、商、周时期历史发展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 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C. 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理D. 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答案:A解析:A项正确,夏朝时期,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B项错误,夏朝时期并未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C项错误,夏商周时期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管理,通过分封制、宗法制等形式管理地方;D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于秦朝。

2.孔子认为“礼之用,和为贵”,主张以礼来规范与和谐人际关系。

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A. 仁B. 礼C. 德D. 和答案:A解析: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的规范,强调用“礼”来维护等级制度,而“和”是“礼”的作用,即达到社会的和谐,这是“仁”的表现,因此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故A项正确;B项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核心,排除;C项是孔子思想中的教育思想,排除;D项是孔子思想的表现,排除。

3.秦始皇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中,在文化方面A. 推行郡县制B. 颁布秦律C. 统一货币D. 统一文字答案:D解析: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在政治上推行郡县制,在法律上颁布秦律,在经济上统一货币,而在文化上则采取统一文字的措施,以消除各地方言文字的差异,促进文化交流和政治统一。

因此,D项正确;A项是政治措施,B项是法律措施,C项是经济措施,均不符合题意。

4.下列关于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B. 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D. 抑制了儒家思想的发展答案:D解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而实行的文化政策。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训练模块综合检测一含解析人民版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训练模块综合检测一含解析人民版

模块综合检测(一)(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2024·邯郸摸底)西周时,“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

战国之世,列国分立,“得士者昌,失士者亡”成为社会共识,甚至有“士贵王不贵”之说。

策士智者,在这种格局中,可以从容择主。

这一变更表明当时(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贵族政治走向崩溃C.家国体制正式确立D.王位世袭制消逝B[“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说明西周的贵族政治中士的等级较低,“‘得士者昌,失士者亡’成为社会共识”说明战国时期士被普遍重用,其地位的提升体现了贵族政治走向崩溃,故选B项;当时礼乐制度依旧存在,解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家国体制,解除C 项;王位世袭制在古代王朝始终存在,解除D项。

]2.(2024·重庆市南开中学质检)北宋初年,宋太宗特赐连续10—15次参与科举考试没有录用的省试考生180余人“特奏名”及第。

“特奏名”的实行使科举殿试录用的人数不断增加。

据此可知“特奏名”制度( )A.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B.有助于巩固统治秩序C.限制了官僚贵族特权D.完善了科举取士程序B[“赐连续10—15次参与科举考试没有录用的省试考生180余人‘特奏名’及第”的实质上是一种安抚,有利于缓和冲突,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故选B项;“连续10—15次参与科举考试没有录用”的不算是优秀人才,解除A项;宋太宗的做法不会撼动官僚的特权,也不是完善科举程序,解除C、D两项。

]3.(2024·重庆市南开中学质检)有学者认为清朝的皇帝是拥有四个面孔的多面体,他是八旗的领袖和汉族儒教的皇帝,又是蒙古帝国的继承人,还是藏传佛教的大施主。

这一相识反映出清朝(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皇权专制的不断强化C.地方管理体制的多元化D.开放包涵的宗教政策A[“是八旗的领袖和汉族儒教的皇帝,又是蒙古帝国的继承人,还是藏传佛教的大施主”说明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都对清朝皇帝统治予以认同,使得统一国家更加巩固,故选A项;“清朝的皇帝是拥有四个面孔的多面体”强调了皇权覆盖的范围广,而不是强调其权力专制,解除B项;题干信息无法反映地方管理制度,解除C项;仅“是藏传佛教的大施主”这一信息无法说明宗教政策的宽容,解除D项。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训练模块综合检测二含解析人民版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训练模块综合检测二含解析人民版

模块综合检测(二)(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2024·连云港调研)河南安阳商代墓葬中出土的戍嗣子鼎的铭文中有“王商(赏)戍嗣子贝廿朋”的字样;不少商代墓葬还发觉海贝、玉贝、骨贝和青铜贝等自然和人工货贝,这反映出当时( )A.河南安阳最早出现贝B.贝主要用作随葬品C.贝已成为财宝的象征D.青铜铸造技艺超群C[由题干材料可知,赏赐和陪葬均有贝类,说明贝是财宝的象征,故选C项;材料没有与其他地区的比较,不能得出河南安阳“最早”出现贝的结论,解除A项;“人工货贝”体现出贝具有货币的作用,解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青铜技艺超群,解除D项。

] 2.(2024·重庆市南开中学质检)唐代均田制承袭前制,永业田传诸子孙,口分田于本人死后归还政府。

但实际做法有变更,如身死无以供葬及由狭乡(地窄人众之处)迁往宽乡者可卖永业田,迁宽乡及卖充住宅者亦可卖口分田。

这种变更( )A.不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B.突出反映社会冲突的尖锐C.反映了土地兼并的严峻D.为均田制的崩溃埋下伏笔D[“身死无以供葬及由狭乡(地窄人众之处)迁往宽乡者可卖永业田,迁宽乡及卖充住宅者亦可卖口分田”说明永业田和口分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是可以买卖的,这为土地兼并埋下了伏笔,土地兼并必定导致均田制崩溃,故选D项;题干描述的做法适应了封建经济的发展,解除A项;题干信息只是客观地反映史实,没有体现社会冲突,这些状况本身是常常存在的,解除B项;题中现象只能反映出为大规模土地兼并埋下了伏笔,但当时土地兼并严峻无法体现,解除C项。

]3.(2024·重庆市南开中学质检)明代法规中对民间手工业有诸多规定,如“凡造用之物不坚固、真实及绢布之属纰薄、短狭而卖者,各笞五十,其物入官”。

这反映出政府( ) A.爱护官营手工业的发展B.严刑酷法的治国理念C.对商业活动秩序的维护D.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明代法规中对民间手工业的规定有利于确保手工业生产的质量和品质,有利于商业活动的公允,是维护交易秩序的表现,故选C项;题干涉及的是民间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无关,解除A项;题干所述是确保市场秩序的必要手段,不能算作严刑酷法,解除B项;题干中的规定不是对手工业的打压,反而能保证其质量,促进手工业的健康发展,解除D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届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时同步(5-9):期末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政令施行效率C.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2、九品中正制的“品”是指A.品评官的职位等级 B.品评士人的家世等级C.划分士人优劣的等级 D.授予士人官职的等级3、下列对明太祖强化君主专制措施的概括,不恰当的是A.以集中军权的原则设置军事管理机构B.按分散地方权力的办法改革行省制度C.设置不受政府司法部门管辖的特务机构D.制定、颁布和维护君主专制的法律4、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潮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A.仿制西方武器,振兴清王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之道C.启迪人民觉醒,摆脱封建牢笼 D.推翻腐朽的清政府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长江流域的通商口岸有①镇江②南京③汉口④九江⑤上海⑥沙市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①③④D.③④⑤6、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中,称蒋介石为“委员长”是指A.国民党中央委员会 B.国民党防共委员会C.国防最高委员会 D.国民政府政务委员会7、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思想来自于A.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B.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学说C. 太平天国的实践D. 康、梁的维新思想8、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是A.革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 B.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C.工人阶级 D.参加“三罢”斗争的工、商、学9、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其核心是A.开展武装斗争 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C.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D.支持走社会主义道路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A.广大爱国人士的组织 B.民主党派组织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D.工农商学兵的联合组织11、下列哪项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C.《共同纲领》的提出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12、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A.革命统一战线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爱国统一战线13、中国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最大的影响是A.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B.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何社会改革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C.沉重第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D.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鼓舞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斗志14、一位外国人曾经说:“考虑到美国实在等待许多年后才给俄国政权以承认的,我们不应急急忙忙地去承认人民中国。

”这个人你认为应当是A.罗斯福B.杜鲁门C.丘吉尔D.尼克松15、当今,影响中日友好关系向纵深发展的首要因素是A.日本要求成为安理会成员国问题B.日本对待“二战”的反省问题C.台湾问题D.朝鲜半岛六方会谈问题16、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A.部落首领专政 B.奴隶主阶级专政C.地主阶级专政 D.平民阶级专政17、希腊民主政治衰落的根本原因是A.亚历山大的征服 B.妇女的长期斗争C.内部的战争 D.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18、罗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A.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B.为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C.为了保护私有财产 D.为了扩大帝国的势力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过程中,法制建设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规范的确立。

据此回答19—22题。

19、对英国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表述准确的是A.它的主要精神是限制王权,保障议会权力B.它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最终形成D.它是辉格党和托利党斗争妥协的产物20、最早体现法国启蒙运动中三权分立思想的法案是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国《1791年宪法》21、拿破仑最引以自豪的《拿破仑法典》指的是A.《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的总称 B.《民法典》C.《商法典》 D.《刑法典》22、对美国《1787年宪法》表述错误的是A.这部宪法沿用至今,它是通过一个个修正案来顺应时代的变迁的B.这部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具有一定的民主性C.它规定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法院和总统执掌D.这部宪法在颁布时,是允许奴隶制存在的二战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

回答23—25题。

23、各国阶级关系的主要特点是A.随着经济的发展,阶级对立逐渐淡化B.阶级矛盾表面缓和,但冲突时有发生C.进步势力同极右势力的对立加剧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已不明显24、各国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包括①种族歧视现象根深蒂固②毒品泛滥③邪教日益横行④极右势力相当活跃⑤社会暴力愈演愈烈。

其中属于历史发展的遗留问题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D.①③④25、两极格局形成的显著标志A.“柏林墙”的修筑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北约与华约组织的建立D.德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为两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22分,共计36分。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本世纪60年代美国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提出建立“多边核力量”的计划,该计划规定:此约拥有核武器的美、英、法三国把各自的核军事力量都交给北约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

上述计划遭到法国强烈反对而未能实现。

法国不顾美国阻挠,建立了不受北约指挥的独立核力量。

材料2:1958年以法国、西德为首成立了包括西欧6国参加的欧洲共同体组织(简称欧共体)。

70年代又有英国等西欧4国加入。

扩大后的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美国,经济增长率也超过了美国。

欧共体在60年代主要致力于“经济一体化”,统一各国的关税、财政政策,70年代又加紧实行“政治一体化”,定期召开政府首脑会议,表示要使欧洲“用一个声音在世界上说话”。

材料3:1969年,尼克松任美国总统后声称:同西欧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坚决拒绝了国内一部分人从欧洲撤军的建议,还把越南战争后从亚洲撤出的军队调往欧洲。

尼克松还声称:美国继续对西欧施加“支配性影响”,就会“自取失败”;美国应调整同西欧国家的关系,同西欧国家“加强磋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以上均摘自《世界近现代史参考资料》请回答①材料一中美国提出把美英法三国的核军事力量都交给北约统一指挥的目的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4分)②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本世纪60、70年代西欧国家同美国关系发生的变化及变化的主要原因。

(4分)③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尼克松政府为什么要加强在西欧的军事力量。

(6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中国不是美国的战略伙伴而是竞争对手”。

材料2:“中国第一,俄罗斯第二”。

材料3:“不能把中国摆在核心位置”。

材料4:曾在2001年的美国对台军售计划中,虽然“宙斯盾”级军舰不在销售之列,但依然决定出售给台湾4艘“基德”级军舰、8艘常规动力潜艇、12架P-3C反潜侦察机以及自动助推的“骑士”火炮系统、MK-53扫雷直升机、AAV7A1两栖进攻型装甲车、MK48型鱼雷、“复仇者”地对空导弹系统等等。

——摘自《中美关系·小布什对华政策理念》回答:⑴.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由对抗转为缓和的原因是什么?对世界局势产生什么影响?(9分)⑵.从材料四认识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对台湾地位态度的变化,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历史原因。

(7分)⑶.试应用政治常识来正确看待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

(6分)三、问答题:本大题为两小题,第28题10分,第29题29分,共计39分。

结合相关史实回答问题。

28、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分子活动猖獗,他们说:“《马关条约》让台湾脱离中国,是台湾人不幸中的大幸。

”试结合《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影响和祖国大陆、台湾人民对割地的态度,评价上述言行。

29、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世界格局的变化,坦然处之,虽然经历了曲折,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结合历史学习,回答下列问题:⑴.“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时期,两国在争霸的不同阶段对中国实施了不同的外交,试加以说明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12分)⑵.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否预示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其实质是什么?我国应从中汲取的教训是什么?(6分)⑶.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存在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中国应该怎么办?(11分)参考答案选择题部分(25×3分=7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选项 C C A B A C B C C C D D B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选项 B B B D B A C B C B D C26、①目的是美国控制英法两国的核军事力量。

因为北约实际上是美国控制的军事集团,英法的核力量交给北约统一指挥实际上也等于受美国控制。

(4分)②西欧国家开始联合起来,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摆脱美国的控制。

原因是:西欧国家经济力量的增强,同美国经济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变化。

(4分)③欧洲是美苏争霸的重点。

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趋势危及美国在欧洲争霸中的地位。

美国加强在欧洲的军事力量,正是为了加紧控制西欧,加强它在争霸中的地位。

(6分)27、⑴.原因:①这一时期,美国由于经济危机,实力下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从战略进攻转变为战略防御;②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打击了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③中苏关系的恶化和台湾问题的存在,中国需要改善中美关系。

(6分)影响:中国外交僵局被打破,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力量,改变了少数大国操纵世界命运的局面。

(3分)⑵.变化一:从承认台湾为中国领土到提出和坚持台湾地位未定论。

原因:“二战”后美国国力强盛,推行霸权主义和扶蒋反共;后来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美国不甘心失去对中国的控制,企图以台湾为基地继续遏制共产主义,同时也与朝鲜战争的爆发有联系。

(4分)变化二:从坚持台湾地位未定论到承认一个中国的观念。

原因:美国因经济危机国力受损,美苏争霸的战略需要;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影响的扩大。

(3分)⑶.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美国的关系,坚决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②坚决反对台湾问题国际化,美国应尊重历史,面向现实,恪守中美建交的公报和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发展。

③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必须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依此制定相应的对外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