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煤矿冲击地压是指在采煤过程中,由于覆岩层的倾斜或厚度变化等原因,引起岩层失稳,产生顶板及底板的剧烈运动和变形,对矿井和矿工的安全造成威胁的现象。

为了有效防治煤矿冲击地压,制定了以下的细则:
1. 应加强预测和监测,制定合理的覆岩层稳定性评价方法和指标。

通过实时监测,及时评估岩层的稳定性,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

2. 采取合理的采煤工艺和支护方式,如合理的采煤工作面开采尺寸、配合适当的支护方式和采煤方法,减少岩层破碎和位移,降低冲击地压的发生。

3. 加强掘进前后支护的质量管理,确保支护体系的稳定性。

掘进过程中及时检查和维护支护体系,防止质量缺陷和漏洞的出现。

4. 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确保井下水分和地下水位的控制。

水分过多会导致岩层的稳定性下降,增加冲击地压的发生风险。

5. 加强岩层动力学研究,提高岩层应力分析和预测的准确性。

通过岩层动力学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预测冲击地压的发生概率和程度,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6. 加强矿井工作面和巷道的监理和管理,确保工作面和巷道的稳定性。

对于出现冲击地压问题的工作面,采取及时停产、加固和处理等措施,确保矿井和矿工的安全。

总之,防治煤矿冲击地压需要从岩层稳定性评价、采煤工艺和支护体系设计、质量管理、水文方面的控制以及岩层动力学研究等多方面入手,综合防治,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1. 监测与预警系统监测与预警系统是冲击地压防治的首要任务。

通过建立全面的地下矿山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地应力、地震波、微震、应力波、声波等多种物理量,分析地下岩体的变形和应力状态,及时预警冲击地压的发生。

同时,预警系统还应结合地质资料和工程实践,构建预警模型,对潜在的危险区域进行预测和评估。

2. 地质勘查与分析地质勘查是冲击地压防治的基础工作。

通过详细的地质勘查,了解矿区的地质构造、岩性、地层厚度、断层分布、水文地质条件等基本情况,分析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同时,结合历史冲击地压事件,总结冲击地压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3. 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设计与施工是冲击地压防治的关键环节。

在工程设计阶段,应根据地质勘查结果和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估,合理确定巷道的布置、断面形状和尺寸、支护形式等。

在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因施工不当引发的冲击地压事故。

4. 爆破震动控制爆破是矿山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但爆破产生的震动也是引发冲击地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爆破震动控制是冲击地压防治的重要措施。

通过优化爆破参数、采用减震爆破技术、控制爆破频率和强度等措施,降低爆破震动对地下岩体的影响,减少冲击地压的发生。

5. 支护与加固技术支护与加固技术是冲击地压防治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用合理的支护形式和加固措施,提高地下岩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防止冲击地压的发生。

常见的支护形式包括锚杆支护、喷浆支护、钢拱架支护等,加固措施包括注浆加固、充填加固等。

6.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冲击地压防治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确保各项防治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防止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

7. 人员培训与应急人员培训和应急响应是冲击地压防治的重要环节。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综合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综合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综合防治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综放工作面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冲击地压等因素的存在,对工人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为了提高综放工作面的安全性,并降低事故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冲击地压综合防治安全技术措施,以提供参考。

2. 环境监测在综放工作面施工之前,应首先对其周围环境进行全面而准确的监测。

环境监测内容包括地质构造、地应力水平、地下水位等因素的调查。

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及早发现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3. 改良巷道支护技术巷道是综放工作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冲击地压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增强巷道的支护能力,减少冲击地压对工人和设备的影响,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有:•硬岩巷道支护:采用钢支撑、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增强巷道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软岩巷道支护:采用锚杆、网片等材料,增加巷道的抗压能力;•综合支护: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支护措施的综合应用,以提高巷道的整体稳定性。

4. 规范施工作业在综放工作面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作业,并严禁违章操作。

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合理划分工作面:根据地质条件合理划定工作面的范围,以便更好地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定期检查设备:对综放工作面所使用的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工作正常;•合理布置通风系统:通过合理布置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流通,降低冲击地压带来的危险;•定期进行培训:对参与综放工作面施工的工人进行定期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5. 科技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先进的技术也被应用于综放工作面的冲击地压防治中。

这些技术包括:•激光测距技术:通过激光测距仪器实时监测巷道的变形情况,提前预警地压危险;•无人机巡检:利用无人机对综放工作面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可能的安全隐患;•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建立综放工作面的数据分析系统,对冲击地压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指导安全管理决策。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引言冲击地压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地基问题,它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潜在的威胁。

为了防止冲击地压对工程造成不良影响,需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地基处理、改善排水系统、优化结构设计等。

1. 加强地基处理加强地基处理是防治冲击地压的基本措施之一。

它的目的是通过改善地基工程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地基沉降及变形。

常见的加强地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桩基础桩基础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地基较弱、承载力较低的情况。

通过在地基中打入钢筋混凝土桩,可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桩基础可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两种类型,具体选择应根据地基工程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通过填充或注入特定的材料来改变地基的物理性质,增加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常用的地基加固材料包括石方、砂土等。

地基加固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地基的情况来选择,常见的方法包括胀缝灌浆、碎石加固等。

地基改良地基改良是通过改变地基的物理性质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常见的地基改良方法包括土钉墙、沉积柱等。

土钉墙是一种在地基周围安装钢筋混凝土土钉,形成墙体结构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方法。

沉积柱是在地基中安装预制的混凝土柱,通过增加地基侧向阻力和纵向承载力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2. 改善排水系统冲击地压的产生与地下水压力的变化有关,因此改善排水系统是防治冲击地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合理设计和建设排水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下水压力,从而降低冲击地压的风险。

提高排水设施的密封性排水设施包括地下排水沟、井、排水管道等。

提高排水设施的密封性能够减少地下水渗漏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地下水位。

增加排水设施的容量通过增加排水设施的容量,可以提高排水系统的处理能力,减少地下水压力的变化。

这可以通过扩大排水管道的直径、增加井的数量等方式来实现。

定期维护和清理排水设施排水设施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积聚泥沙等物质,降低排水能力。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的细则:
1. 采煤工作面布置方案:合理布置采煤工作面,避免面压过大,同时考虑控制界限、支护设备的布置等因素。

2. 支护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支护设备,保证支护的牢固和稳定,同时安装合理的支护密度和支护方式。

3. 煤柱保护措施:对于不能充分支护的煤柱,采取加强保护措施,如人工钢架、预裂裂隙等。

4. 预测和监测:采取科学的预测和监测手段,对煤层顶板、煤柱等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减轻冲击地压的影响。

5. 配套施工措施:根据煤矿实际情况,采取配套措施,如注浆加固、土方支护等,保障工作面安全稳定。

6. 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提高:对煤矿员工进行冲击地压的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7. 加强技术研究和交流:加强对冲击地压形成机理、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专业机构和其他矿山进行技术交流,共同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以上细则是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的基本措施,煤矿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操作和调整。

第 1 页共 1 页。

冲击地压防治原则

冲击地压防治原则

冲击地压防治原则冲击地压是指在煤矿等地下工程中,由于采煤工作导致的岩层破裂、沉陷以及地压的瞬时性和局部性变化。

为了预防和控制冲击地压,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治原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冲击地压防治原则:综合防治原则:原则:采用多种综合措施,包括技术、管理和法规等手段,综合治理冲击地压。

说明:综合防治强调不仅仅依赖某一项技术手段,而是通过多种手段协同作用,全面提高地压控制水平。

提前预测原则:原则:提前对地压进行预测和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说明:在采矿前对矿区的地质和地压条件进行详细的预测,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方案,减少地压对采矿过程的影响。

强化支护原则:原则:通过加强巷道支护,提高巷道的稳定性,减轻地压对巷道的影响。

说明:采用有效的支护材料和技术,结合地质条件,合理设置支护结构,确保巷道在采煤过程中的稳定性。

分区分段原则:原则:对采煤区域进行合理的分区分段管理,根据地质条件和采煤进度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

说明:根据不同地段的地质条件和采煤进度,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防治措施,保证不同区域的地压控制。

适时适度原则:原则:在采煤过程中,根据地质变化和地压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防治措施。

说明:对于地质条件的变化或者地压反应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防治策略,保持其适时适度。

科学监测原则:原则:建立科学的地压监测体系,通过实时监测数据指导防治工作。

说明:利用地压监测仪器和技术,对巷道、煤柱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获取地压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预留留采原则:原则:在采矿过程中预留足够的支柱或留煤柱,以减缓地压的传递速度。

说明:针对地质条件,合理设计采矿方案,留取足够的支柱或煤柱,降低地压的传递速度,减轻地压对巷道和设备的冲击。

这些原则为冲击地压的防治提供了指导,结合具体矿井的地质条件和采煤方案,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有助于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进行。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冲击地压是指在地下掘进、开挖等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人工挖掘或机械震动等原因引起的地下岩层的塌陷、熔散或者水土流失的现象。

冲击地压对工程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都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降低冲击地压的危害。

一、地质勘察与监测1.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层的结构、岩性、倾角等情况,评估地质条件对冲击地压的影响。

2.在施工前进行地质监测,利用现代仪器设备对地下岩层进行连续和实时的监测,及时掌握岩层的变化情况。

二、合理布置施工工序和工艺1.合理制定施工工序和工艺,避免重复开挖、反复负荷等不必要的工序和工艺。

2.尽量采用人工开挖,减少机械震动对岩层的影响。

3.选择合适的爆破参数,控制爆破震动,减小地压的扩散范围。

三、加固地层和防护措施1.利用地下空腔、井道等坚固的结构物来增加地层的支撑力,减小地层的塌陷变形。

2.在地下施工区域内加设支撑结构,如地下钢梁、混凝土墙等,增加地层的承载力。

3.在施工区域外围设置防护措施,如地下注浆、地下注水等,防止地下水土流失和地下岩层熔散。

四、临时支护和固结加固1.采用钢支撑、木支撑或混凝土支撑等方式进行临时支护,稳定地下岩层。

2.通过注浆、固结等方式加固地下岩层,提高地层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利用钢筋网格和锚杆等材料进行地层的加固,并进行监测和维护。

五、定期检查和维护1.定期对施工区域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地层的进一步塌陷和熔散。

2.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和环境监督机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包括地质勘察与监测、合理布置施工工序和工艺、加固地层和防护措施、临时支护和固结加固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等方面。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减小冲击地压对工程施工和环境的危害,保障施工的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措施(矿业掘进工作适用)

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措施(矿业掘进工作适用)

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措施(一)危险区域限员措施为防止冲击地压造成重大事故,应减少冲击危险区域作业人员数量,优化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减少作业集中区及降低人员数量,避免各种密集型生产作业。

1.限员区域xxxx上09运顺外围系统工作面迎头向外200范围内。

2.限员人数工作面正头200m范围内进入人员不得超过9人。

3.安全措施(1)进入冲击危险区域的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穿戴防冲服和防冲帽,施工人员熟悉防治冲击地压的相关知识,提高全员防灾抗灾能力。

(2)交接班制度:所有人员一律在无冲击危险区域内交接班。

(3)我单位负责进行冲击危险区域人员出入登记工作,必须保证所有出入人员进行登记和注销,确保进入限员区域人员在规定人数以内。

外来人员进入时必须听从把口人员安排进入,严禁私自闯入。

(4)任何人员不得在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内逗留、休息,作业人员任务完成后要立即离开,减少作业人数。

(5)严禁在管路下、物料旁、顶板破碎区域休息或逗留。

(6)工作面实施解危措施时(含预卸压措施),必须撤出与防冲措施施工无关的人员。

撤离解危地点的最小距离:强冲击危险区域不得小于300m,中等冲击危险区域不得小于250m,其它区域不得小于150m。

(二)材料、设备限位固定管理规定1.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内不得存放备用材料和设备、杂物应当清理干净,保持行走路线畅通;存放必须的在用设备、管线、物品等应当采取固定措施,管路应当吊挂在巷道腰线以下,高于1.2m的必须采取固定措施。

2.设备、材料码放高度不应超过0.8m,采用φ9mm钢丝绳对物料进行捆绑,并固定到帮部底角锚杆或锚索上(可以使用锚杆帽焊接链环穿钢丝绳,禁止固定在网片等强度不足的材料上),没有适合固定点的施工专用固定锚杆,锚杆规格为φ22×2500mm;物料捆绑松弛度不得超过200mm(以手拎拽起的法线高度为准),钢丝绳固定余量不得大于200mm;长度超过3m的物料必须采取2道以上的捆绑措施,两端头不小于200mm,采用1道钢丝绳捆绑时,要均匀分布,防止偏重一侧;小型物料、配件(如螺丝、工具、联片、管件、锁具等)必须集中装箱上盖,箱体按以上要求必须采取捆绑措施,不能装箱采用材料架码放时,架子周围采用金属网进行包裹固定,上部采用合适尺寸金属网进行覆盖,并按要求进行捆绑固定;所有物料、设备不得采用长绳串联固定方式,必须一物料(设备)一固定;正头施工工器具不用时采用临时捆绑措施。

煤矿井下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措施(完整版)

煤矿井下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措施(完整版)

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一、冲击地压防治措施1.从采区设计、巷道布置、生产接续上合理安排,避免形成应力集中区,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降低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和强度。

2.采掘工作面采取迎头、帮部、爆破卸压等综合治理措施,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一般情况:(1)对于弱冲击危险区域:两帮每隔3m各实施一个大直径钻孔,钻孔直径113 mm,距底板0.5~1.5m,钻孔垂直于煤帮并沿煤层倾向,迎头布置1个大直径钻孔,孔高0.5~1.5m,孔深20~50m,工作面迎头始终保持卸压保护带宽度不小于10m。

(2)对于中等冲击危险区域:两帮每隔2m各实施一个大直径钻孔,钻孔直径113mm,距底板0.5~1.5m,钻孔垂直于煤帮并沿煤层倾向,迎头布置2个大直径钻孔,孔间距2.4m,孔高0.5~1.5m,孔深20~50m,工作面迎头始终保持卸压保护带宽度不小于10m。

(3)对于强冲击危险区域:两帮每隔1m各实施一个大直径钻孔,钻孔直径113 mm,距底板0.5~1.5m,钻孔垂直于煤帮并沿煤层倾向,当卸压孔距离迎头超规定距离时必须停止迎头掘进,待卸压完成后方可掘进施工,迎头布置3个大直径钻孔,孔间距2.4m,呈三花孔布置,孔高0.5~1.5m,孔深20~50m,工作面迎头始终保持卸压保护带宽度不小于10m。

(4)掘进工作面留底煤超过1m,底煤厚度超过1.0m,必须采取断底卸压。

钻孔间排距均为1.4m,深度见岩为止。

(5)特殊情况根据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和防冲设计报告巷道卸压有大直径钻孔和爆破卸压两种手段,在现场施工时优先选用大直径钻孔卸压,若大直径钻孔卸压无法起到相应的卸压效果时,则选用爆破卸压。

3.充分利用微震、地音监测系统监测记录冲击地压发生的次数、冲击地压释放的能量和顶板活动规律等,综合分析各项指标,预测预报冲击地压发生的趋势及应力释放情况,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预报冲击地压危险,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4.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应及时评价冲击地压危险程度,进行效果检验,确认微震、地音、应力在线监测预警等监测指标低于临界值后,方可生产。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冲击地压是指在地下开采或施工中,因地下岩石失去支撑导致的地层塌陷、地板下沉或地表凹陷等现象。

冲击地压会给工程施工和人员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减小冲击地压对工程的不良影响。

一、预防冲击地压的措施1. 地质条件调查:在工程施工前,应对地下岩层进行详细的地质条件调查。

通过对地质结构、岩层稳定性等方面的分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提供基础数据。

2. 合理布设支护:在地下开采或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条件合理布设支护结构,增强地层的稳定性,减小地压的作用。

常用的支护措施包括钢支撑、混凝土喷射支护、预制拱形支护等。

3. 加强对地层形变的监测:通过安装变形传感器、测量仪器等设备对地层形变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地压变化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地层失稳。

4. 控制施工速度:在地下开采或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施工速度,避免过快的施工速度导致地层的破坏和失稳。

二、应急处理冲击地压的措施1. 现场应急处理:一旦出现冲击地压事故,应立即停止施工,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2. 安全巡查和警示标志:在冲击地压发生的区域,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地质灾害隐患。

3. 应急抢险:在冲击地压发生后,要迅速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处理,及时清除地层塌陷物,恢复地面秩序。

4. 救援与伤员转移:在冲击地压事故中,如有人员被困,要及时展开救援工作,并对伤员进行及时的转移和治疗。

三、追责和防范未来的措施1. 追责问责:对于因冲击地压事故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要严格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纠正和整改。

2. 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依法依规进行施工。

3.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冲击地压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4.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_整改措施_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_整改措施_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冲击地压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一)对上下平巷采取超前卸压处理措施工作面生产后,对上下平巷超前200m实施煤层钻孔卸压工作,始终将打钻卸压范围控制在工作面超前压力影响范围以外。

1、在上巷上帮煤壁距顶板1.5米左右位置每隔10米打一深眼,进行卸压爆破,炮眼与上帮煤壁呈13°打入,眼深15米;在上巷下帮煤壁距顶板1米左右处每隔5米打一深眼,进行卸压爆破,炮眼向下扎角不小于13°打入,眼深15米;在下巷上帮煤壁距顶板1.5米左右位置每隔5米打一深眼,进行卸压爆破,炮眼与上帮煤壁呈13°打入,眼深15米。

打眼前先加固好附近支架,打眼人员相互配合一致,匀速推进,及时排出煤(岩)粉。

2、炮眼打好后,要逐眼装药、连线、放炮,每眼装药量为40节;第一个起爆药卷装在距眼底4米处,第二个起爆药卷装在距眼底7米处,眼内各个药卷必须接压,眼内炮泥封孔长度不少于4米,为了确保炮眼内药包的完全引爆,炮眼采用连续偶合方式装药,采用双雷管引爆,2个雷管采用并联连接,每个眼单独正向起爆。

3、放炮使用MFB-100型起爆器,一次起爆个数为1个。

爆破时警戒线距离至少200m,躲炮时间不得少于30min。

如果煤层钻孔顺利钻进12米则表明卸压效果达到要求,否则应继续爆破卸压。

(二)解危措施当电磁辐射仪监测到冲击危险后,应立即对工作面冲击危险区域实施爆破卸压。

钻孔布置方式: ⑴钻孔布置在上平巷下帮时,钻孔俯角沿煤层倾斜向下布置,孔口距顶板1.0m。

⑵钻孔布置在上或下平巷上帮时,钻孔仰角沿煤层倾斜向上布置,孔口距顶板1.5m;卸压孔深10米,间距5米。

炸药用矿用乳化炸药,每孔装药量为4Kg,用2发毫秒延期电雷管,正向装药起爆,每孔用三只水炮泥,其余用黄泥封实,单孔内并联连炮,孔与孔之间串联连炮。

每次引爆3-5个卸压孔,以提高卸压效果。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模版(4篇)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模版(4篇)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模版一、前言煤矿冲击地压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对矿井运营和矿工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煤矿冲击地压,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模版,指导煤矿管理人员和矿工全面了解冲击地压的特点、预测方法和防治措施,提高煤矿的安全运营水平。

二、冲击地压的特点1. 定义:煤矿工作面推进引起煤层或附近岩层破裂变形,产生的超前破碎带、推进压实带及支承封闭带导致矿井压力骤增,引起的一种地质灾害称为冲击地压。

2. 特点:a) 冲击地压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瞬间发生压力增大,矿井的稳定性瞬间发生变化。

b) 冲击地压范围广,不仅限于工作面附近,还可能影响到矿井的整体稳定。

c) 冲击地压扩展速度快,对矿工安全威胁大。

三、冲击地压的预测方法1. 监测法:a) 设置压力监测点,监测矿井中的应力、位移等参数,通过参数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冲击地压的风险。

b) 利用地下水位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冲击地压的风险。

2. 数值模拟法:a) 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和采矿工艺参数,建立煤层的数值模型,模拟煤层的变形和破裂过程,预测冲击地压的发生可能性。

b) 利用FLAC、UDEC等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冲击地压发生的概率和范围。

3. 经验判断法:a) 根据矿井历史上的冲击地压记录,总结经验规律,判断当前矿井是否存在冲击地压的可能性。

b) 预测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没有监测设备和计算机模拟软件的矿井。

四、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1.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a) 制定冲击地压防治方案,明确责任人和工作流程。

b) 定期组织冲击地压防治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矿工的冲击地压防治意识和技能。

c) 加强对采矿工艺参数的控制和监督,确保安全生产。

2. 工作面支护措施:a) 选用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提高工作面的稳定性。

b) 加强锚杆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确保锚杆的支护效果。

c) 设置合理的支护带,避免冲击地压的扩展。

冲击地压防治实施细则

冲击地压防治实施细则

冲击地压防治实施细则冲击地压是指由于地质条件、地表荷载、建筑物开挖或降低地下水位等因素引起的地下岩土体的沉降或变形。

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冲击地压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造成严重的损害。

为了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性,避免冲击地压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制定冲击地压防治实施细则对于工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冲击地压防治目标1.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受到冲击地压的影响。

2.保护周围环境的稳定性,防止冲击地压对周围土壤、建筑物等造成损害。

3.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冲击地压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二、冲击地压防治措施1.前期调查与分析: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了解地下岩土层情况及有无冲击地压的风险。

同时,对附近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进行清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受到影响。

2.合理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地下岩土层的厚度、稳定性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形情况,避免对地下岩土造成过大的冲击。

3.强化施工监督与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与管理。

必要时,设置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地下岩土体的变形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

4.采用合适的地下支护措施: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地下支护措施。

常见的地下支护技术包括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冲击地压对地下岩土体的影响。

5.合理控制地下水位:如果施工过程中需要降低地下水位,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地下水位的变动范围。

避免地下水位下降过快或过深,导致地下岩土体变形。

三、冲击地压防治实施过程1.前期准备:进行地质调查和风险评估,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施工现场准备: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现场平整,并设置必要的标志和警示牌。

3.施工过程监督与管理:设立专职监理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冲击地压及地下岩土体的变形情况。

4.地下支护措施安装: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地下支护措施的安装,包括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等。

防治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防治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主要原则是及时查明冲击危险煤层,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它包括区域性防范措施和局部性解危措施。

前者旨在消除产生冲击地压的条件,具有时空上的长期性和区域性。

后者旨在对已形成冲击危险的区段进行解危处理和安全防护,属于暂时的局部性措施。

优先考虑使用区域性防范措施,但局部性解危措施也必不可少。

常用的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如图5-1所示。

图5-1 常用的冲击地压防治措施一、冲击地压防范措施由于冲击地压问题的复杂性和我国煤矿生产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增加了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困难。

为了有效地防范冲击地压危害,应当根据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优先采取防范措施。

在大范围内降低应力集中程度,控制弹性能积蓄和释放的外部条件,以及从改变煤岩体本身结构和力学性质入手,消除和减缓其积聚和突然释放弹性能的内部条件。

二、采用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采用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对防治冲击地压至关重要。

它包括在勘探和矿井设计阶段,就力图尽早查明冲击危险煤层和区段,可以在设计中就考虑和规定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并在开拓和准备阶段中实现合理的开拓开采方式和顺序,以便完全消除冲击地压危险,或把它减小到最小程度。

经验表明,多数矿井的冲击地压是由于开采技术不合理造成的。

不正确的开拓开采方式一经形成就难以改变。

所以煤炭部颁布的《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的总则中明确规定:冲击地压矿井有关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必须包括防治冲击地压措施;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新水平,必须以冲击倾向鉴定等资料为基础,编制包括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专门设计;已开采的煤层一经确定为冲击地压煤层,对正在开采的水平,必须在三个月内补充编制专门设计;开采冲击地压煤层必须采取防治冲击地压的生产技术措施和专门措施,在采掘工作前必须编制包括防治冲击地压内容的掘进和回采作业规程和专项防治措施的实施规程。

冲击地压矿井的开采设计原则,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专门设计内容和规范,掘进和回采工作的专项措施等,必须遵照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暂行规定》的有关条文规定。

防治冲击地压安全措施

防治冲击地压安全措施

防治冲击地压安全措施为加强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矿井安全法》、《煤矿安全》、《冲击地压煤矿安全开采暂行规定》等法律及行业规范,为确保掘进施工安全,特编制防制冲击地压安全措施。

一、坚持冲击地压危险的预测预报1、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地压危险分析预测预报制度,各采掘工作面的冲击危险程度预测预报结果由矿总工程师审查,提出管理意见,逐一建档以备分析。

2、建立冲击地压危险监测系统,推广应用应力在线监测系统等革新技术,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3、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开采区域,必须摸清以下地压数据。

(1)煤层性质,包括煤的冲击倾向、强度、弹性和脆性等力学性质,煤的厚度、埋藏深度及煤的含水率、孔隙度,煤层结构等物理性质。

(2)煤层顶底板性质赋存煤层的上露坚硬岩层的厚度、强度、冲击倾向、距煤层的距离、底板岩层的厚度、性质等。

(3)地质构造:褶曲构造和断裂构造情况,局部地应力异常,煤层厚度和倾角的突然变化。

4、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采、掘工作面,评定冲击地压危险级别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本煤层已发生冲击地压,或相似条件下的采区已发生冲击地压。

(2)煤层及其顶板岩层具有冲击地压倾向。

(3)煤层老顶为5m以上,抗压强度大于70mpa的坚硬岩层。

(4)孤岛型、半岛型煤柱或本煤层支撑压力影响区。

(5)上部煤层遗留煤柱或停采线附近遗留煤柱。

(6)煤层厚度和倾角突然有变化。

(7)褶曲和断层等地层构造带。

(8)煤炮剧烈、频繁。

(9)巷道煤岩体位移量。

三、掘进和回采工作技术措施1、冲击危险区内的掘进与回采工作,必须始终在卸压保护带内进行,卸压保护带的宽度不少于3.5倍巷道高度(或回采高度)。

2、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应避免双巷同时掘进,必要时两条平行巷道之间的煤柱不得小于8m,联络巷道应与两条平行巷道垂直,两工作面的前后错距不得小于50m。

3、采掘工作面通过附近应力集中区的老巷前应进行冲击危险的监测和处理,有冲击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停产3天以上的,恢复生产的前一班内应鉴定冲击地压危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预防冲击地压的安全措施

预防冲击地压的安全措施

预防冲击地压的安全措施
1、学习冲击地压的基本知识,熟悉撤人路线,注意观察和总结冲击地压发生的规律。

2、加强支护,搞好工程质量管理。

有冲击危险的地点不能采用混凝土棚子,铁道梯形棚子等刚性支架,防止支架倾倒伤人。

3、相当多的冲击地压随放炮而发生,所以要严格遵守躲炮距离(半径100m以上)和躲炮时间(30min以上)的规定。

4、认真搞好综合预测和防治,即在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地区,采取预测方法判别冲击危险程度,发现危险后立即采取防治措施,对这些措施进行效果检查,确认安全后再进行正常生产。

5、防范措施主要有①开采解放层。

②合理确定开采方法;③煤层预注水和超前松动爆破;④顶板注水和超前预裂爆破。

6、解危措施主要包括①煤层卸载注水;②煤层卸载爆破,诱发爆破;③强制放顶。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冲击地压是指在地下开挖过程中,由于周围土体的地力和水压的相互作用,导致地下空间中土体的塌陷和挤压,给工程施工和周围环境带来的危害。

为了防止冲击地压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选取施工方法: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例如,在软土地层中可以采用隧道法、顶管法和管拱法等,而在岩石地层中可以采用钻爆法和液压劈裂法等。

2. 加固土体结构:对于容易塌陷和挤压的土体,可以采取加固措施,提高其抗冲击地压的能力。

例如,可以使用土钉、喷射混凝土、地锚等技术,对土体进行增强和加固。

3. 控制施工速度:控制施工速度是防治冲击地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根据地下土质条件和施工设备的性能,合理控制开挖速度,避免过快过大地挤压和损伤土体。

4. 加强排水系统:地下水是引起冲击地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施工前,要对地下水进行调查和研究,合理设计的地下水排水系统,减小土体的饱水程度,从而降低地压的危害。

5. 合理设计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设计和选择支护结构,提高其抗冲击地压和抗挤压的能力。

例如,可以使用护壁、支撑桩、拱架等技术手段,有效防止土体的塌陷和挤压。

6. 定期检查和维护: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地下空间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监测地下土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7. 做好危险预防工作:对于可能出现冲击地压的地区和工程,要提前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工作。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减轻冲击地压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综上所述,冲击地压的防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只有加强技术研究和实践应用,合理选取施工方法,加固土体结构,控制施工速度,加强排水系统,合理设计支护结构,定期检查和维护,做好危险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避免和减轻冲击地压的危害。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十六字方针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十六字方针

冲击地压是矿山开采中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矿井和工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地防治冲击地压,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以下是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十六字方针:
预测预报:通过地质勘察和矿压观测,预测采掘工作面及周边区域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合理布局:合理安排采掘工程,避免开采集中于某一区域或开采顺序不合理,以减少冲击地压发生的风险。

强制解危:在采掘工程接近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时,采取强制解危措施,如钻孔卸压、爆破卸压等,以降低应力集中程度,避免冲击地压的发生。

强化支护:对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采用加强支护措施,如增加支柱密度、使用高强度材料等,以增强巷道的抗冲击能力。

改变地质条件:采取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如采用分层开采、充填采空区等,以改善采场的地质条件,降低冲击地压发生的风险。

优化开采顺序:合理安排相邻采区的开采顺序,避免采区之间相互影响,以减少冲击地压发生的风险。

监测预警:利用各种监测手段,如应力在线监测、声发射监测等,对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进行实时监测预警,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冲击地压事故,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救援装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有效处置。

以上是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十六字方针,旨在通过预测预报、合理布局、强制解危、强化支护、改变地质条件、优化开采顺序、监测预警和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有效地防治冲击地压,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煤矿冲击地压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体失稳导致大量岩层发生破碎和变形,造成煤矿地面、巷道和设施的沉降和变形。

冲击地压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治。

本文将对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的细则进行详细介绍,主要包括地压监测、支护措施、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等方面。

一、地压监测地压监测是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地压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地压的发展变化,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地压监测主要包括地压仪的安装、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步骤。

1. 地压仪的选择和安装地压仪是地压监测的关键设备,选择合适的地压仪对于准确监测地压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应选择能够适应煤矿地质条件和监测要求的地压仪。

地压仪需要安装在煤矿巷道和工作面等关键位置,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地压仪采集到的数据需要及时传输到监测中心,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监测中心应具备相应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地压的发展变化。

根据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支护和措施,防止冲击地压的发生。

二、支护措施支护措施是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的核心内容,通过合理的支护方案和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地压对煤矿的影响,确保煤矿的安全运营。

支护措施主要包括巷道支护和工作面支护两个方面。

1. 巷道支护巷道支护是保证巷道稳定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巷道支护的主要方法包括钢架支护、锚杆支护、矩形钢筋网支护等。

具体选择何种支护方法,需要根据煤矿的地质条件、巷道的尺寸和工艺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2. 工作面支护工作面支护是保证工作面安全和高效开采的重要手段。

工作面支护的主要方法包括矿山压力触探预警技术、液压支架技术、锚杆支护技术等。

工作面支护需要充分考虑煤层厚度、赋存条件、采煤工艺等因素,采取合适的支护措施。

三、预防措施除了地压监测和支护措施外,预防措施也是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的重要方面。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煤矿设计和规划、煤层气抽采、安全生产培训和渗流控制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
根据发生冲击地压的成因和机理,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有两方面:一是降低应力的集中程度;二是改变煤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减弱积聚弹性能的能力和释放速率。

1降低应力的集中程度
减弱煤层区域内的矿山压力值的方法有:①超前开采保护层;②无煤柱开采,在采区内不留煤柱和煤体突出部分,禁止在邻近层煤柱的影响范围内开采;③合理安排开采顺序,避免形成三面采空状态的回采区段或条带和在回采工作面前方掘进巷道,必要时应在岩石或安全层内掘进巷道,禁止工作面对采和追采。

2改变煤层的物理力学性能
改变煤层的物理力学性能主要有:高压注水、放松动炮和孔相卸压等方法。

⑴高压注水是通过注水,人为地在煤岩内部造成一系列的弱面,并使其软化,以降低煤的强度和增加塑性变形量。

注水后,煤的湿度平均增加1%—2.2%时,可使其单向受压的塑性变形量增加13.3%—14.5%。

⑵放松动炮是人为地释放煤体内部集中应力区积聚的能量。

在回采工作面中使用时,一般是在工作面沿走向打4m—6m深的炮眼,进行桧爆破。

它的作用是可以诱发冲击地压和煤壁前方经常保持一个破碎保护带,使最大支承压力转入煤体深处,随后即使发生冲击地压,对采场的威胁也大为降低。

⑶钻孔槽卸压是用大直径钻孔或切割沟槽使煤体松动,达到卸压效果。

卸载钻孔的深度一般应穿过应力增高带。

在掘进石门揭开有冲击危险的煤层时,应距煤层5m—8m处停止掘进,使钻孔穿透煤层,进行卸压。

此外,还可依靠选择最佳采煤方法、回采设备、开采参数和工作制度等方法,局部降低煤层边缘的冲击危险程度。

例如,当开采有冲击危险的单一煤层时,应采用直线式长壁工作面授前进式采煤方法,并在巷道侧不留煤柱。

对有冲击危险的厚煤层,应采用倾斜分层长壁式采煤方法。

上分层的开采厚度应当最小。

开采有冲击危险的煤层时,无论是在回采工作面还是在掘进工作面中,都应采用支撑力大的可缩性金属支架。

综合上述可以认为,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对冲击地压认真地进行测定和预报工作,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完全可以消除或大大减少冲击地压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