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2015版)

合集下载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全文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全文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Code for green building design in Guangdong provinceDBJ --201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2019批准部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2019年××月××日××××出版社2019 广州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2012年广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订和修订计划》的通知(粤建科函〔2012〕797号)和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同意变更广东省标准《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导则》名称的批复(粤建科函〔2016〕369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以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和广东省标准《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 15-83为基础,认真总结近年来广东省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和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国际先进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给水排水设计、建筑电气设计、景观设计、装修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评估与审查。

本规范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邮政编码:510500)。

本规范主编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管理办公室广州大学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杨仕超周荃孟庆林肖毅强江刚周孝清彭世瑾邢华伟陈杰吴培浩丁可张广铭张进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2目次1 总则 (7)2 术语 (8)3 基本规定 (9)3.1 一般规定 (9)3.2 绿色建筑设计组织 (9)3.3 绿色建筑设计文件要求 (9)4 规划设计 (11)4.1 一般规定 (11)4.2 基本设计要求 (11)4.3 一般设计要求 (11)5 建筑设计 (14)5.1 一般规定 (14)5.2 基本设计要求 (14)5.3 一般设计要求 (16)6 结构设计 (20)6.1 一般规定 (20)6.2 基本设计要求 (20)6.3 一般设计要求 (20)7 暖通空调设计 (22)7.1 一般规定 (22)7.2 基本设计要求 (22)7.3 一般设计要求 (23)8 给水排水设计 (26)8.1 一般规定 (26)8.2 基本设计要求 (26)8.3 一般设计要求 (27)9 建筑电气设计 (30)9.1 一般规定 (30)9.2 基本设计要求 (30)9.3 一般设计要求 (31)10 景观设计 (32)10.1 一般规定 (32)10.2 基本设计要求 (32)10.3 一般设计要求 (33)11 装修设计 (35)111.1 一般规定 (35)11.2 基本设计要求 (35)11.3 一般设计要求 (35)12 绿色建筑设计评估与审查 (37)12.1 绿色建筑的等级策划 (37)12.2 绿色建筑的设计评估 (37)12.3 绿色建筑的施工图审查 (37)附表1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自评表 (39)本标准用词说明 (48)引用标准名录 (49)条文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绿色建筑实施指南

绿色建筑实施指南

绿色建筑实施指南1. 引言绿色建筑是一种以提高建筑物能源效率、降低环境负荷为目标的建筑方式。

它涉及到建筑物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多个环节。

本指南旨在为绿色建筑的实施提供详细的指导和建议。

2. 设计阶段2.1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形态、材料等因素,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和舒适度。

- 朝向:建筑物应尽量朝向太阳能资源丰富的方向,以充分利用太阳能。

- 形态:建筑物的形态应尽量简洁,减少外表面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 材料:应选择环保、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减少建筑物的环境负荷。

2.2 能源系统设计能源系统设计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

应充分考虑建筑物所需的能源类型和数量,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 太阳能:应充分利用太阳能,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

- 风能:在适宜的地区,可以考虑利用风能供应建筑物的部分能源需求。

- 节能:通过优化建筑设计,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和遮阳性能,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2.3 水资源利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 雨水收集和利用:通过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用于浇灌、冲洗等用途。

- 中水回用:通过中水处理系统,将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回用于冲厕、浇灌等用途。

3. 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绿色建筑的目标得以实现。

- 材料采购:应选择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材料,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 施工工艺:采用环保、节能的施工工艺,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4. 运营和维护阶段在运营和维护阶段,应注重建筑物的能源管理、设备维护、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工作。

- 能源管理: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对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发现能源浪费现象并及时处理。

- 设备维护:定期对建筑物中的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降低能耗。

- 环境监测:对建筑物的室内外环境进行监测,确保室内环境质量符合标准,提高居住和工作的舒适度。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审查指南.doc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审查指南.doc

广州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专项审查要点(征求意见稿)2016年11月目录1总则 (1)2 —般规定 (2)2. 1政策标准执行要点 (2)2。

2技术措施设计要点 (3)3环评阶段审查要点 (8)4详规阶段审查要点 (11)5方案阶段各专业审查要点 (20)5。

1规划专业 (20)5.2建筑专业 (25)5。

3结构专业 (26)5.4给排水专业 (27)5。

5暖通专业 (28)5。

............................................... 6电气专业29 6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审查要点.. (30)6.1规划专业 (30)6。

2建筑专业 (33)6.3结构专业 (38)6。

4给排水专业 (40)6。

............................................... 5暖通专业45 6o 6电气专业.. (52)7施工图设计阶段各专业审查要点 (55)7o 1基本规定 (55)7。

............................................... 2审查流程56 7。

3审查材料. (57)7.4建筑专业 (61)7。

5结构专业 (85)7.6给排水专业 (91)7.7暖通专业 (103)7o 8电气专业 (116)1总则1O 0。

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广州市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设计审查,依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2015版)的技术内容,以及《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广州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管理规左》的相关要求,制左本专项审査要点。

1.03 2本要点适用于广州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民用建筑绿色建筑专项设计各阶段审查。

lo 0。

3审查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25》《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査要点》《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泄》(2008年版)《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 15-83《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査要点(试行)》《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2015版)英他国家、省、市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及广州市的有关规左1» 0。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84p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84p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Design guide for green building in Guangzhou Area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批准部门广州市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管理办公室施行日期:2012年3月1日2011 广州编制说明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并在征求广泛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指南。

本指南由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计策划、居住建筑绿色建筑设计、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组合方案建议共七章和六个附录组成。

本指南第五章居住建筑绿色建筑设计与第六章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分别由规划、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建筑电气和景观七部分组成。

本指南由广州市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

主编单位: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管理办公室参编单位:广州市设计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广州市亮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胡文斌杨建坤邢华伟左政孟庆林屠建伟吴小玲区燕琼张南宁杨焰文高玉斌张妍江向阳郭兵杜刚黄政君王世晓目录1 总则 (4)2 术语 (5)3 基本规定 (7)4 设计策划 (8)5 居住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条文 (12)5.1 规划专业 (12)5.2 建筑专业 (25)5.3 结构专业 (40)5.4 给排水专业 (43)5.5 暖通空调专业 (61)5.6 建筑电气专业 (64)5.7 景观专业 (68)6 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条文 (73)6.1 规划专业 (73)6.2 建筑专业 (81)6.3 结构专业 (93)6.4 给排水专业 (95)6.5 暖通空调专业 (113)6.6 建筑电气专业 (126)6.7 景观专业 (132)7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组合方案建议 (135)7.1 居住建筑绿色建筑设计一星级组合方案 (135)7.2 居住建筑绿色建筑设计二、三星级推荐组合方案 (138)7.3 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一星级组合方案 (143)7.4 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二、三星级推荐组合方案 (146)8 附录 (152)8.1 本指南项与国标对应项索引表 (152)8.2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板(居住建筑) (157)8.3 广州市建筑绿色设计审查备案表(居住建筑) (159)8.4 广州市绿色设计说明专篇模板(公共建筑) (162)8.5 广州市绿色设计审查备案表(公共建筑) (165)8.6 绿色建筑设计审查 (169)8.7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简介 (176)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广州市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设计,依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15-86-2011)和《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制定本指南。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建筑设计行业在进行工作时,逐步出现了对环境保护的概念,也就有了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

而近年来,广东省也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部署,从发展的角度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普及和发展。

为此,广东省建设厅特制定出《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以保护广东省建筑环境。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是广东省内绿色建筑工程设计的主要参考文献,旨在推动实施绿色建筑设计服务,提升绿色建筑设计质量,控制建筑资源消耗,减少建筑环境污染,增强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水平,提高室内外空间的舒适度,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环境,创造出一个绿色节能、舒适宜人的环境。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的宗旨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改善建筑质量,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少施工污染,减少耗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建筑节能性能,为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工作提供参考,推动绿色建筑设计和服务。

绿色建筑设计指的是在设计建筑时,采用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营造一个人造的友好环境,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建筑的能源消耗降低,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建筑设计是未来建筑方向的趋势,是更高节能、舒适度更强、更具安全性和环保性的一种新型建筑。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主要涉及建筑环境节能、设备系统选择、设计考虑、新老建筑的改造、屋面与外围空间景观设计、视觉景观质量标准、地表蓄水、建筑内照明节能等内容,规定了绿色建筑设计的一系列操作流程与技术要求。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的落实,既可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消耗,又可节约建筑材料,极大地降低建筑设计成本。

由于《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的提出,推动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也使得广东省内的建筑设计工作更加有序而科学。

广东省不仅为建筑设计行业提供了指导和帮助,而且也将依据此规范,促进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和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

因此,《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的提出,不仅为绿色建筑设计和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技术参考,也为建筑设计行业提供了一个有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同时,也为建筑设计行业今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15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15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1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根据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资源利用效率,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2015年发布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15强调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采光、通风等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

同时,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过程中,也要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15提出了环保材料的使用要求。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选用可再生材料和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同时,对于已有的建筑物,也要提倡进行绿色改造,更新使用环保材料,提高建筑的能效。

另外,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15还强调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室内空气质量、采光和声环境等因素,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同时,要注意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保障居住者的健康。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15的发布,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促进了建筑行业向着更加环保、节能、健康的方向发展。

建筑设计师和施工方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要求,积极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社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未来的建筑行业发展中,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建筑行业朝着更加环保、节能、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希望建筑行业的各方能够共同努力,推动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贯彻执行,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指导手册(2015版)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指导手册(2015版)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指导手册(2015版)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三月目录一、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总体要求 (1)1总则 (1)2绿色施工原则 (1)3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1)4绿色施工要点 (2)二、节能技术 (6)1变频塔吊应用 (6)2变频加压供水循环系统应用 (7)3LED节能灯应用 (7)4限电器应用 (8)5时钟控制器应用 (9)6声光控延时开关应用 (10)7220V电源转36V低压照明系统应用 (10)8USB低压充电插座应用 (11)9用电无功率自动补偿技术 (12)10智能自控电锅炉系统应用 (12)11太阳能应用 (13)12空气源热泵应用 (14)三、节材技术 (15)1混凝土、砂浆废料回收利用技术 (15)2建筑垃圾破碎制砖技术 (16)3方木对接技术 (16)4钢木龙骨及方钢龙骨应用 (17)5铝合金模板、木塑模板应用 (17)6可周转材料替代脚手板应用 (18)7工具式外墙围挡、临边防护应用 (19)18集装箱式活动房应用 (20)9工具式钢筋加工棚、堆放场应用 (21)10可移动式标准化吸烟亭、茶水亭应用 (21)11砌体结构综合排布、机械切割及自卸运输技术 (22)12临时消防管线利用正式管线技术 (23)13临时照明管线利用正式管线技术 (24)四、节水技术 (25)1地下降水、雨水、废水回收再利用技术 (25)2自动喷雾降尘系统应用 (26)3微电脑感应冲水装置应用 (28)4洗车用水重复利用 (28)5管道打压用水再利用 (29)6混凝土节水养护技术 (29)五、节地技术 (31)1钢筋数控加工设备应用 (31)2临时道路与永久道路结合施工技术 (31)3BIM应用策划场地布置、管线走向 (32)4深基坑施工方案优化 (33)5移动样板制作 (34)六、环境保护 (35)1绿化、碎石地面代替混凝土硬化地面 (35)2噪音控制技术 (36)3光污染控制技术 (37)4施工防尘控制措施 (37)5醇基燃料替代钢瓶液化气 (38)6可周转预制砼路面应用 (39)7可移动式临时厕所应用 (40)8可周转建筑垃圾站应用 (40)2一、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总体要求1总则1.1绿色施工相关规定《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 50640-2010《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 50905-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与验收指南》1.2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5年新规)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5年新规)

11 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

1.0.3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1.0.4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2 术语2.0.1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热岛强度heat island intensit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2.0.4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2.0.5再生水reclaimed water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

2.0.6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0.7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 material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2.0.8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 material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3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绿色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

广州住宅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指引

广州住宅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指引

四、绿色施工的技术要求
1.绿色施工对环境影响控制的要求
1)施工单位需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计划;
2)施工单位需提供环境保护结果自评报告;
3)施工单位需做好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取证工作,如相应记录表及照片。

2.绿色施工对废弃物管理的要求
1)施工单位需编制废弃物管理计划;
2)施工单位需按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并尽量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
可再循环材料回收和再利用;
3)施工单位需按废弃物管理技术做好现场取证工作,如相应记录表及照片。

3.绿色施工室内空气质量管理的要求
1)施工单位需制定室内空气品质管理计划;
2)施工单位采购材料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中的有关规定;
3)室内施工现场保证良好自然通风或采取强制排风措施.
4)施工单位需做好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措施取证工作,如相应记录表及照片。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一、引言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绿色建筑设计在各行各业中变得日益重要。

绿色建筑设计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并创造一个健康、舒适和可持续的室内环境。

本文将介绍绿色建筑设计的规范和标准,以供各行业参考。

二、能源效率1. 优化建筑结构:建筑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和废料的产生,提高建筑的整体能效。

2. 加强保温隔热: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热量损失,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

3. 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和天然气:设计合理的采光系统和天然气利用系统,减少照明和供暖的能源消耗。

三、水资源管理1. 降低用水量:采用节水装置和设备,降低室内和室外用水的需求。

2. 回收和再利用水资源: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系统,降低对自来水的依赖。

3. 智能节水监控系统:采用智能水表和监控系统,定期检查和修复水管漏水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材料选择1. 可再生材料使用:优先选择可再生材料(如竹木复合材料、再生铝等),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2. 低VOC材料使用:选择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较低的材料,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和健康风险。

3. 循环再利用材料:优先选择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

五、室内环境质量1. 绿色室内装饰:采用环保的室内装饰材料,减少甲醛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释放,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 保证室内空气流通: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减少对机械冷却和加热的需求。

3. 社区环境管理:建立社区环境管理系统,加强室内和室外环境监测,定期修复和维护设施,保护居民的健康与安全。

六、技术创新1. 可再生能源系统: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提供建筑的能源需求。

2. 智能化监控系统:采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质量,进行调整和优化。

3. 数据分析和优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模拟技术,优化建筑设计和运行,提高能源效率和室内环境质量。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DBJT 15-83-2017示范文本)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DBJT 15-83-2017示范文本)

一、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5-83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5.《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7.《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9.《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1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1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1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1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15.《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1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1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1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19.《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建筑幕墙》GB2108621.《广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15-13322.《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3.《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4.《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6.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二、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建筑类型:建筑功能:项目用地面积:㎡项目建筑面积:㎡,其中地上:㎡,地下:㎡建筑高度: m;建筑层数:,其中地上:层,地下:层三、绿色建筑设计自评表四、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1、节地与室外环境(设计参评分合计分,实际得分分,折算后得分分)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4.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对场地保护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原有地形地貌的维持、森林及古树的保护、水系湿地的保护)4.1.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对场地内部潜在危险源的检测评估结果及避让措施)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避免场地内存在排放超标污染源的措施)4.1.4日照间距等相关指标满足所在城市(地级以上)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和已经批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建筑规划布局满足日照标准措施,以及是否对周边住宅、幼儿园、学校、老人、医院、疗养院建筑的日照产生影响)4.1.5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场地无障碍设计情况)4.1.6总建筑面积达到10万㎡及以上的居住小区体育设施室外用地面积应达到人均0.3㎡。

8 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5

8 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5

8 室内环境质量8.1 控制项8. 1. 1 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中的低限要求。

【条文说明扩展】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 中的规定,汇总各类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允许噪声级的要求如表8-1。

住宅、办公、商业、医院建筑主要功能房间的噪声级限值,应分别与《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中不同类型建筑涉及房间的要求一一对应:其余类型民用建筑,可参照相近功能类型的要求进行评价。

对于公共建筑如办公建筑中的大空间、开放办公空间等噪声级没有明确要求的空间类型,不做要求。

表8-1 室内允许噪声级2 适用于采用纯音气导和骨导昕阐测昕法的昕力测昕室,采用声场测昕法的昕力测昕室另有规定。

【具体评价方式】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设计评价查阅建筑设计平面图,审核基于环评报告室外噪声要求对室内的背景噪声影响(也包括室内噪声源影响〉的分析报告以及在图纸上的落实情况,及可能有的声环境专项设计报告。

运行评价在设计评价的基础上,还应审核典型时间、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检测报告。

8. 1. 2 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中的低限要求。

【控制项】【条文说明扩展】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 中的规定,汇总各类建筑构件及相邻房间之间的隔声性能要求如表8一2、表8-3。

在《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一2010 中,除旅馆建筑外的其它各类建筑的外墙、门窗隔声标准只有一个级别,因此进行评价时将该级别视为低限标准(高要求标准按比低限标准高5d8 执行〉:对于商业建筑,《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 仅对部分类型的隔墙、楼板隔声性能有要求,对外墙、门和窗的空气声隔声性能无标准要求,故可仅按表中规定进行评价,对其他建筑构件不作规定(若无相应的构件,则不参评〉。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全文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全文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Code for green building design in Guangdong provinceDBJ --201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2019批准部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2019年××月××日××××出版社2019 广州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2012年广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订和修订计划》的通知(粤建科函〔2012〕797号)和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同意变更广东省标准《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导则》名称的批复(粤建科函〔2016〕369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以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和广东省标准《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 15-83为基础,认真总结近年来广东省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和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国际先进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给水排水设计、建筑电气设计、景观设计、装修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评估与审查。

本规范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邮政编码:510500)。

本规范主编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管理办公室广州大学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杨仕超周荃孟庆林肖毅强江刚周孝清彭世瑾邢华伟陈杰吴培浩丁可张广铭张进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2目次1 总则 (7)2 术语 (8)3 基本规定 (9)3.1 一般规定 (9)3.2 绿色建筑设计组织 (9)3.3 绿色建筑设计文件要求 (9)4 规划设计 (11)4.1 一般规定 (11)4.2 基本设计要求 (11)4.3 一般设计要求 (11)5 建筑设计 (14)5.1 一般规定 (14)5.2 基本设计要求 (14)5.3 一般设计要求 (16)6 结构设计 (20)6.1 一般规定 (20)6.2 基本设计要求 (20)6.3 一般设计要求 (20)7 暖通空调设计 (22)7.1 一般规定 (22)7.2 基本设计要求 (22)7.3 一般设计要求 (23)8 给水排水设计 (26)8.1 一般规定 (26)8.2 基本设计要求 (26)8.3 一般设计要求 (27)9 建筑电气设计 (30)9.1 一般规定 (30)9.2 基本设计要求 (30)9.3 一般设计要求 (31)10 景观设计 (32)10.1 一般规定 (32)10.2 基本设计要求 (32)10.3 一般设计要求 (33)11 装修设计 (35)111.1 一般规定 (35)11.2 基本设计要求 (35)11.3 一般设计要求 (35)12 绿色建筑设计评估与审查 (37)12.1 绿色建筑的等级策划 (37)12.2 绿色建筑的设计评估 (37)12.3 绿色建筑的施工图审查 (37)附表1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自评表 (39)本标准用词说明 (48)引用标准名录 (49)条文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逐渐增长,大量的土地被城市化,这种趋势带来的环境问题让人们愈来愈关注。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广东省政府于2013年出台了《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以此来推崇及推广绿色建筑。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旨在提倡低耗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逐步推动传统建筑设计的节能优化,协助建设节能减排的绿色建筑。

法规提出,新建建筑应采用节能设计,改造建筑应采用有效的节能技术,同时活动及永久性的构筑物应考虑绿色建筑的特色和优势。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通过对节能建筑进行科学设计,建筑节能等级应达到节能建筑标准要求。

此外,加强建筑结构的保温效果,努力提升建筑节能等级,可以实现节能和节水。

建筑可以通过节能建筑结构设计,合理选用节能建筑材料,努力提升节能建筑的性能,实现节能建筑的目标。

此外,《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还规定,要求建筑应遵循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改善建筑的立面设计,使建筑外观美观,突出绿色建筑的特色。

例如,新建建筑应采用高含量可再生建材,有助于保护环境;应采取形式多样,可提高照明效果的窗户,有助于节约能源;应采取多种可以有效减少空调系统噪声的技术,有助于降低噪声污染。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的出台,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视,将为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重要贡献。

政府及公众都应该努力推动绿色建筑,共同构建绿色建筑生态环境。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将为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强调了绿色建筑的重要性以及它对维护环境的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环境问题的状况,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实施《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将有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建筑的美好未来。

广东省绿色建筑计价指引

广东省绿色建筑计价指引

广东省绿色建筑计价指引Green Building Valuation Guidelines for Guangdong Province一、总则Article 1 General Provisions(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质量管理条例》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护建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建筑计价行为,根据《广东省建筑计价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引。

(1) This Guidelin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Guidelines”) is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Architectur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gulations o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Architec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State,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Guangdong Province Architecture Valuation Guidelin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Guidelines”) and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architectural consumers, and regulate architectural valuation behavior.(二)本指引适用于广东省内绿色建筑计价行为。

广州绿色建筑核心星级要求核心目标单元

广州绿色建筑核心星级要求核心目标单元

广州绿色建筑核心星级要求核心目标单元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建筑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绿色建筑成为了一个备受重视的话题。

与此广州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之一,也在积极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作为绿色建筑的核心评价标准,广州绿色建筑核心星级要求核心目标单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1. 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和资源,提高建筑使用效率,改善室内外环境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生态足迹,以及提高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性。

2. 广州绿色建筑核心星级要求核心目标单元的重要性广州绿色建筑核心星级要求核心目标单元是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的《广州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

该标准对于推动广州市绿色建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引领整个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也可以提高建筑品质和环境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3. 广州绿色建筑核心星级要求核心目标单元的内容广州绿色建筑核心星级要求核心目标单元包括节能、节水、节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

其中,节能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的能耗控制、采光设计、空调系统的能效等方面的要求。

节水、节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也都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它们共同构成了广州绿色建筑的核心评价标准。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绿色建筑的核心评价标准,广州绿色建筑核心星级要求核心目标单元在今后的建筑发展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引导建筑行业朝着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也可以提高建筑的品质和环境的质量。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我们应当更加重视这一标准,努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总结回顾广州绿色建筑核心星级要求核心目标单元是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的《广州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涵盖了节能、节水、节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对于推动广州市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设计指南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设计指南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设计指南《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设计指南》嗨,朋友!今天我来给你讲讲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设计的事儿。

我刚接触这个的时候,那真是一头雾水啊,走了不少弯路,所以今天可得给你好好说说,省得你像我当初一样。

一、基本注意事项首先呢,得了解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那几条大的框架。

这就好比你要参加一场比赛,你得知道比赛规则一样。

它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这些大板块。

我一开始就没重视这个框架,而是一头扎进细节里,结果越做越乱。

所以你可别这样啊。

还有啊,一定要仔细研究当地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同地方可能有不同的规定,就像每个地方的口味不一样,吃辣的程度有差别似的。

比如说,有些地方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补贴力度很大,或者对场地绿植的覆盖率有特殊要求。

二、实用建议在场地设计上,有个诀窍。

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要是有个小山坡,就别傻乎乎地给推平了,利用它的高差来做一些创意设计。

我当时碰到一个项目,现场有个小土丘,原本打算直接铲掉,后来发现利用这个土丘做分层的绿化和休息平台,不光节省了土方运输的成本,还让建筑更有特色了呢。

节能要是不说那可就亏大了。

窗户的设计特别重要,要选择合适的朝向和面积。

朝南的窗户可以大一点,采光好嘛,冬天还能让阳光照进来暖和暖和。

你可别搞得窗户到处乱开,隔热性能也得考虑。

像那种双层玻璃中间带隔热条的就很不错。

我有次看到一个建筑,窗户开得特别多,但是隔热又没做好,夏天热冬天冷,空调和暖气得一直开着,那多浪费能源呀。

节水也不能忽视。

收集雨水这事儿得好好规划。

屋面和地面可以合理设置雨水收集系统。

你可以想象啊,就像在下雨天用盆子接水一样,只不过建筑的盆子是专门设计的。

这水收集起来可以用来浇灌植物或者冲洗马桶呢。

节材方面,优先考虑使用本地材料。

本地材料运输距离短,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就小,成本也低。

我之前做一个项目,刚开始想着用一些进口的高档材料,觉得特别酷,后来一算成本,还得长途运输,又不环保,最后还是老老实实选择了本地的材料,效果也很不错呢。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的编制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的编制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的编制
胡文斌;左政;邢华伟;杨建坤
【期刊名称】《施工技术》
【年(卷),期】2013(042)003
【摘要】阐述了《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的编制思路,从引入控制指标、分专业提供技术组合思路和推荐方案、编制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和设计审查备案表3方面提高设计指南的可操作性;提出了规定性指标和性能性指标相结合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简化设计工作,保障技术效果;介绍了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和设计审查备案表的结构、内容和实施方法;最后对后续工作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5页(P11-15)
【作者】胡文斌;左政;邢华伟;杨建坤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41;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1;广州市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管理办公室,广东广州510170;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4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01
【相关文献】
1.《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通过验收 [J],
2.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指南 [J], 刘正则
3.《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荣获2014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J],
4.《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通过鉴定 [J],
5.《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荣获2014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2015版)Design guideline for green building in Guangzhou Area2015年广州前言为推动广州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依据2015年1月实施的新版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指南编制组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经详细调查研究,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结合广州实际制订了本指南。

本指南由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计策划、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条文和附录等几个部分组成。

为了适应新版国标的评价需要,本指南对技术条文进行了编排,按照四节一环保的技术体系进行条文分析,同时给出了每项条文的具体专业归属和控制阶段。

本指南经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批准,由广州市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至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白云大道北833号邮编:510440)。

本指南主编单位: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管理办公室本指南参编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广州市设计院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广州分院广州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深圳斯维尔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亮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指南主要起草人:胡文斌杨建坤邢华伟左政江向阳张楠赵立华姚铭苏敏张南宁杨焰文陈杰张进方正兴李世杰袁涛汤文健郭庆锋杜刚本指南主要审查人:马欣伯王如荔刘俊跃符培勇林佩仰郑爱军徐进马晓雯杜文淳使用说明本指南按照新版国标中四节一环保技术体系进行条文分析,并进行了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版、绿色建筑设计审查与施工验收登记表模版的设计,对每项条文明确了具体专业归属及设计控制阶段。

设计人员使用本指南进行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时,宜遵循从规划设计→单体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二次专项设计的全过程绿色建筑设计流程,并统一安排一位绿色建筑协调(或负责)人在项目设计各阶段对各专业设计进行协调、汇总。

具体使用时,可按照下表所示流程进行具体的绿色建筑设计和分析。

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与设计策划 (4)3.1 一般规定 (4)3.2 评分办法与等级划分 (4)3.3 设计策划 (6)4 节地与室外环境 (14)4.1 控制项 (14)4.2 评分项 (17)5 节能与能源利用 (31)5.1 控制项 (31)5.2 评分项 (33)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5)6.1 控制项 (45)6.2 评分项 (48)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5)7.1 控制项 (55)7.2 评分项 (57)8 室内环境质量 (66)8.1 控制项 (66)8.2 评分项 (70)9 施工管理 (79)10 运营管理 (79)11 提高与创新 (80)11.1 一般规定 (80)11.2 加分项 (80)12 附录 (87)12.1 新旧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差异表 (87)12.2 本指南与国标条文评价差异表 (88)12.3 分专业索引表 (90)12.4 广州市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专篇模版 (96)12.5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版(施工图设计) (100)12.6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审查与施工验收登记表模版 (104)12.7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资料清单 (108)12.8 绿色建筑设计指标分析计算书模版 (112)12.9 广州市详细规划设计推荐性绿色指标汇总表 (125)12.10 广州市建筑设计阶段绿色指标汇总表 (128)12.11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用典型气象数据 (130)12.12 华南地区常见乔木及散植灌木规格参考 (132)12.13常见屋面和地面铺装材料色泽的反射系数参考 (133)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广州市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设计,依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和《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的技术内容,以及《广州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制定本指南。

1.0.2 本指南适用于广州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民用绿色建筑设计。

1.0.3 绿色建筑设计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0.4 本指南仅为广州地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指引,设计成果同时应符合国家或广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热岛强度heat island intensit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annual runoff volume capture ratio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2.0.4风速放大系数wind speed amplification建筑物周围离地面高1.5m处风速与开阔地面同高度风速之比。

2.0.5穿堂风cross ventilation室外空气从建筑物一侧进入,穿过内部,从另一侧流出的自然通风现象。

2.0.6采光系数daylight factor在室内参考平面上的一点,由直接或间接地接收来自假定和已知天空亮度分布的天空漫射光而产生的照度与同一时刻该天空半球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产生的天空漫射光照度之比。

2.0.7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 m aterial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2.0.8光污染light pollution照明装置发出的光中落在目标区域或边界以外的部分或建筑表面反射光线的数量或方向足以引起人们烦躁、不舒适、注意力不集中或降低对于某些重要信息(如交通信号)的感知能力,以及对于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2.0.9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2.0.10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和空调冷凝水等。

2.0.11再生水recycling water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

2.0.12湿地wetland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海水水域。

2.0.13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constructed wetland for water treatment人为地在洼地里将石、砂、土壤、煤渣等一种或几种介质按一定比例构成基质作为填床料,并有选择性地植入植物的生态水处理系统。

2.0.14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 material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3 基本规定与设计策划3.1 一般规定3.1.1 绿色建筑的设计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对象,建筑群是指由位置毗邻、功能相同、权属相同、技术体系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及以上单体建筑组成的群体。

设计单栋建筑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指标(如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容积率、绿地率等)进行设计。

不对临时建筑及单体建筑中的某一部分开展评价,而应以整栋建筑为基本设计对象。

当对建筑群进行评价时,可先对各单体进行分别评价,再按各单体的建筑面积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建筑群的总得分,最后按建筑群总得分确定星级等级。

3.1.2 绿色建筑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全寿命期的技术与经济特性,采用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地、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

3.1.3 绿色建筑设计应体现共享、平衡、集成的理念。

规划、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与智能化、经济等各专业应紧密配合。

3.1.4 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等特点进行。

3.1.5 方案设计前期宜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策划。

3.1.6 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应提供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或专篇,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提供绿色建筑说明专篇、设计审查与施工验收登记表,以及绿色建筑设计指标分析计算书。

3.1.7 绿色建筑设计应在设计理念、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创新,并遵循“被动技术优先、主动技术优化”的原则。

3.2 评分办法与等级划分3.2.1 不论建筑功能是否综合,均以各个条款为基本评判单元。

对于某一条文,只要建筑中有相关区域涉及,则该建筑就参评并确定得分。

3.2.2 针对部分条文,下设两款分别针对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主要指商住楼(土地使用性质为综合用地,使用权年限一般为50年)。

所设计建筑如同时具有居住和公共功能,则每项参评条文均需按这两种功能分别评价后再取平均值(算术平均,无论面积比例如何都各占50%)。

当建筑群项目中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面积差距悬殊时(如属于居住用地性质,但包含少量配套公建的住宅区),初步约定广州住区内的配套商业建筑单体面积小于3000m2,或区域内配套商业建筑群面积小于5000m2时,可完全按照居建类型进行评价得分,不单独对商业建筑进行绿色建筑设计。

3.2.3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5类指标的总分均为100分。

5类指标各自的评分项得分Q1、Q2、Q3、Q4、Q5按参评建筑该类指标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除以适用于该建筑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100分计算。

计算过程如下所示:如某类指标“理论总分”为100分、“实际总分”=理论总分-不参评条款总分、“实际得分”为项目的实际评价得分总和、“折算得分”=实际得分/实际总分*100,最终“项目总分”是将各类指标的“折算得分”进行加权求和。

3.2.4 加分项的附加得分Q8按本标准第11章的有关规定确定。

3.2.5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的总得分按下式进行计算,其中评价指标体系七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w1~w5按下表取值。

ΣQ=w1Q1+w 2Q2+w3Q3+w4Q4+w5Q5+Q8表3-1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指标的权重注:对于同时具有居住和公共功能的单体建筑,各类评价指标权重取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算术平均值,如上表商住楼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