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三语文下散文阅读综合训练
2021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散文阅读(二)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1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散文阅读(二)--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散文阅读(二)(含答案和解析)一、(2021年四川德阳市)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共15分)犁尖上的往事在故乡,自古崇尚耕读传家之遗风,乡土、老屋、畜口、犁铧、庄稼,是父亲一生的守望,我时常听见父亲念念有词:“好日子,好日子呀。
”当春暖乍寒,茫茫旷野,刚刚露出鹅黄色,父亲照例起个毛早,开始在他的脚屋里,鼓捣起他视为命根子的犁。
一张犁,一张透出古铜色的犁,伫立于父亲的面前,父亲眯缝着有点歪斜的眼,端详着他的犁。
犁默然无语,弓着身子,以匍匐于大地的姿势,倾听父亲的心跳。
父亲用一块油布,不厌其烦地擦拭着犁,犁被擦得锃亮,光芒四射。
接着,父亲又拿起斧头,小心翼翼地敲打着犁头、犁耳及犁上的附件,瓷实了、妥帖了,父亲才放心地摆弄、扶着犁梢,像抚摸着心爱的孩子,自言自语地说:“好犁,好家伙呀!”转眼谷雨,阳雀子叫得人心痒痒,父亲蹚着湿漉漉的露水,牵着牛,扛着他的犁,下了田,此时云雾在山腰、在村庄的上空缭绕。
田野里,紫云英开得疯狂,如云的紫色花漫过了层层叠叠的梯田。
父亲让健硕的牛吃了个饱,开始下犁,犁从大田的中间划过,一垄垄冒着白色水汽的泥土,翻卷着浪花,“哗哗”的水声、牛的反刍声以及父亲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大田里,犁滑行自如,一圈又一圈,父亲鼻翼翕动,神态安详,似乎看见一浪浪乳白色的稻花扑面而来,父亲褶皱的脸上掠过一抹暖色。
待霜降了,白茫茫一片,新栽的油菜蔫着的叶子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霜,麦子刚刚拱出地皮,田野归于沉寂。
田鼠不见了踪影,一群山雀肆无忌惮地在柿树上啄食红灯笼。
太阳暖洋洋的,父亲闲下来了,想起犁,犁在脚屋里显得落寞。
父亲挪了挪犁,又用油布反反复复地擦,直擦出逼人的光芒。
父亲面露喜色,要给犁上一层桐油,再趁着日头晒,晒出桐油的香味。
父亲觉得,桐油是大地的底色,上了桐油的犁,才能犁出熟稔的年份。
2022中考一轮散文阅读针对性训练语文试题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2中考一轮散文阅读针对性训练语文试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19.张家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11分) 笼子里的花①遇见那只笼子的时候,正是春末,在我们小兴安岭深处,温暖才刚刚开始。
我走在一个小小的山坡上,稀稀疏疏的林木正吐出崭新的叶,满眼是一片片嫩嫩的绿。
那个笼子就在一棵树下不远处,竹制,底部已经散碎,直插入泥土里。
它可能是曾经挂在树上,里面曾经困囿着一只美丽的鸟,然后忽然坠落,鸟儿飞向了高空。
②然后我看到笼子里的地面上,有一棵小小的植株。
纤细柔弱,一阵风来都会摇曳得很剧烈。
似乎有笼子的阻挡,它才不至于倒下。
笼子不寂寞,在失去了一只鸟儿后,又有这样的一株植物自投罗网。
植物没有翅膀,没有腿脚,也许这样的桎梏对它并没有什么限制,反而会是一种保护和陪伴。
③再次去那里的时候,已是半个月后。
这一次,我改变了原来的看法。
此时草木已经繁茂,覆盖了天空也覆盖了大地。
那个笼子几乎淹没于杂草间。
笼子里的那棵植物高大粗壮了许多,顶部的细干和周围的枝丫,纷纷从笼子栅栏的间隙钻出来,或旁逸斜出,或扭曲向上,看起来像是它把笼子缠绕围困起来。
④可是即使如此,我也觉得那个偶然的笼子限制了这株植物的生长,使它不能恣意于风雨之中尽情舒展。
它身畔的那些花花草草,都已经蹿得老高,仿佛争相努力着,去抢从高树间泻落的阳光。
⑤于是我心里便有了一份牵念。
总是在不经意间,想起山坡上笼子里那株不知名的植物。
再见它时,已是十多天后。
夜里一场雨悄悄地路过,把山色濯洗得清亮无比。
踩着一地的微滑与松软,来到那棵树下,一眼看去,竟然没有发现那个笼子。
⑥用目光细细地梳理过去,才在一丛绿色中发现那个笼子。
它比原来高了许多。
那棵植物已经更高大粗壮,而且枝繁叶茂,像许多只臂膀,把笼子托离了地面。
笼子就像它腰间的一条短裙,被枝枝丫丫托举着,被密密层层的叶子遮掩着,身形完全被植物包裹住。
枝丫间结了许多细小的花蕾,向着四面八方,自由而奔放。
在风行雨过中,植物越发茁壮,而笼子却越发破败了。
2021年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精练汇总1
第1组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仙人掌花曹乾石看见别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了我养花的兴致。
我从花草市场陆续买了一些回家种养,海棠、月季、杜鹃、米兰、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施肥,但终究是很难坚持,结果一盆盆花草都枝枯叶落。
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只是闲情逸致,那完全是精明勤快人的事儿,与我这个愚汉、懒汉无缘。
例外的是,只有一盆仙人掌活了下来。
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huì,特指鸟兽的嘴),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
它既不美,也不雅。
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犟呢?要是海棠、月季、杜鹃、米兰也这样易于生存该有多好啊。
对于仙人掌的存在,我也不再关心。
许久后的一个黄昏,我倚着阳台观望,无意中又瞥见这盆仙人掌。
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活像一张老人的脸。
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
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都困难。
这可怕的东西!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养出一朵花来。
谁想夏天一到,奇迹竟发生了。
一个雨后的清晨,我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
我发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
是霞光吗?是雨水折映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竟然是花。
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
12个金黄色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
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此刻,仙人掌正骄傲地高擎着它。
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
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
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朵,能不倾注全部心血吗?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
部编初三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教案+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初三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教案一、能一句话概括文章大意,归纳中心。
二、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中每一个字,尤其注意否定词与数量词。
三、找到题目在原文的位置,从位置前后找答案。
四、能用原文的尽力用原文。
五、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六、题目做完之后,要检查一遍,看与中心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就应改正。
七、要求概括的,可用以下概括方法:1、原文句子简明化。
2、综合原文的重要词语。
3、结合原文的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八、认真书写:工整规范,一目了然;清晰美观,百看不厌。
(一)一、中心句(中心论点及说明对象或特征)的找法:1、文章开头2、文章结尾3、中间4、题目5、概括二、文章开头的作用:1、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2、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对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三、文章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升华感情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四、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1、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①、充当事实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②充当道理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③说明了前(后)一话(说明事物的特征)(二)一、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古喻今、运用典故、直接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二、“这”、“它们”等指代什么:1、一般是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2、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云南看云①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才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
云南特点之一,就是天上的云变化得出奇。
尤其是傍晚时候,云的颜色,云的形状,云的风度,实在动人。
②云有云的地方性。
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
河南河北的云一片黄,抓一把下来似乎就可以作窝窝头,云粗中有细,人亦粗中有细。
湖湘的云一片灰,长年挂在天空一片灰,无性格可言,然而桔子辣子就在这种地方大量产生,在这种天气下成熟,却给湖南人增加了生命的发展性和进取精神。
四川的云与湖南云虽相似而不尽相同,巫峡峨眉夹天耸立,高峰把云分割又加浓,云有了生命,人也有了生命。
③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
惟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
尤以天时晴明的黄昏前后,光景异常动人。
完全是水墨画,笔调超脱而大胆。
天上一角有时黑得如一片漆,它的颜色虽然异样黑,给人感觉竟十分轻。
在任何地方“乌云bì天”照例是个沉重可怕的象征,云南傍晚的黑云,越黑反而越不碍事,且表示第二天天气必然顶好。
几年前中国古物运到伦敦展览时,记得有一个赵松雪作的卷子,名《秋江叠嶂》,净白的澄心堂纸上用浓墨重重涂抹,给人印象却十分秀美。
云南的云也恰恰如此,看来只觉得黑而秀。
④在这美丽天空下,我们每天所能看到的,除了官方报纸虚虚实实的消息,物价的变化,空洞的论文,小巧的杂感,此外似乎到处就只碰到“法币”①。
(甲)大官小官商人和银行办事人直接为法币而忙,教授、学生也间接为法币而忙。
(乙)最可悲的现象,实无过于大学校的商学院,近年每到注册上课时,照例人数必最多。
(丙)“xīxī攘攘,皆为利往,挤挤挨挨,皆为利来。
”教务处几个熟人都不免感到无可奈何。
(丁)教这一行的教授,也认为风气实不大好。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含解析(1)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含解析(1)一、中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A文段明天,11月5日正午,规定的期限便满期了。
中午一过,法拉古舰长就要履行他的诺言,使战舰离开太平洋的北部海面,向东南方开行。
船这时正在北纬31度15分,东经136度42分。
日本本土就在离我们不及两百英里左右的下方。
黑夜快到了。
船上正敲八点钟。
一片片的乌云掩盖了上弦的新月。
大海波纹在船后面平静地舒展着。
这时候,我倚在船头右舷围板上。
康塞尔站在我的旁边,眼睛向前看着。
全体船员,爬在缆素梯绳上面,细心考察渐渐缩小和沉黑了的天边。
军官们拿着夜间用的望远镜,向渐次黑暗的各方搜索。
月亮有时从朵朵的云间吐出一线光芒,使沉黑的海面闪耀着光辉;一会儿又消逝在黑暗中了。
B文段轰的一声炮响了,这时船员们的欢呼声混杂在一起。
炮弹打中了,正打在动物身上,但是并没有给它致命的打击,而是从它圆圆的身上滑过去落在二海里远的海中。
“真怪!”老炮手暴跳如雷,说,“这混蛋的身上一定有一层六英寸厚的铁甲!”“该死的东西!”法拉古舰长喊。
追逐又开始了,法拉古舰长弯身对我说道:“我要一直追到我们的船爆炸为止!”“对,您对!”我答。
人们只指望这动物筋疲力尽,它总不能跟蒸汽机一样,永远不感到疲倦。
然而它一点也不疲倦。
这么多时间过去了,它并没有显出一点疲劳的样子。
再说,我们是应该表扬林肯号的,它用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了这次恶斗。
我估计,在11月6日这倒霉的一天里,它所跑的路程不下五百公里!黑夜降临了,阴影笼罩了波涛汹涌的海洋。
这时候,我以为我们的远征结束了,我们永远不能再见到这个古怪的动物了。
可是我错了。
晚上十点五十分,电光又在战舰前面三海里的海面上亮起来,还是跟昨天夜里一样辉煌,一样强烈。
那条独角鲸好像是停着不动。
也许白天跑得累了。
它睡着了,它随着海水荡漾。
这是一个好机会,法拉古舰长决定利用这次机会。
他发出命令。
为了不至把敌方惊醒,林肯号减低速度,小心谨慎地前进。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训练含答案(1)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训练含答案(1)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献给艾青的红玫瑰曹积三①十多年过去了,那束红玫瑰,依稀仍在眼前灿灿地绽放着。
按说,送仙逝者驾鹤西去,应献白色或黄色的菊花,可我觉得,艾青是浪漫的诗人,更是世俗的反叛者,他一生追逐太阳,为光明战斗,为光明歌唱,献一束充盈着太阳颜色的红玫瑰更为合适。
于是,那天,我捧着一束如火的红玫瑰,赶到东四十三条97号艾老的府上送他远行。
高瑛大姐欣喜地对我说:“艾青喜欢红玫瑰。
”我感到一阵宽慰。
后来得知,艾老走后,赶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所献之花,满满地拉了两卡车,还没有运完。
②戴红领巾的时候,我因读到《大堰河》,而晓得了艾青。
岂料这位可敬的诗人命途多舛。
他的诗集一度被图书馆“禁借”,为此,我曾备感困惑和惆怅,但不管有人怎么往他身上泼污水,那些美丽的诗行仍令我的心头发烫。
值得庆幸的是,波诡云谲里,虽经七灾八难,他终于挺了过来,如同涅槃的凤凰。
然而,直到1988年的初秋,我才得以见到心仪多年的诗人。
③那是一个下午,北影有个剧组开机,约我去写点什么。
并告诉我说,拍摄地点在东城丰收胡同21号四合院。
到了那里才知道,那是艾青的家。
处于京华一隅的这个小院,像是远离尘嚣,别有一番天地,它静谧、安适,特别是那斑红灿烂的花木和葡萄架上缀满的果实,更平添了几分温馨。
拍戏,是个扰人的活儿,把原本整洁的院子弄得很凌乱。
艾老的夫人高瑛大姐古道热肠,对此毫不介意,还替剧组找东拿西,不停地张罗着……小憩时,她从葡萄架上,剪下葡萄,请大家尝鲜。
就在这时,我望见艾老透过书房的窗子,正笑吟吟地望着我们。
我急忙去向他问好。
④那天,艾老身着中山装,笑容可掬,热诚得如同相识多年的朋友。
我们聊起了电影,他告诉我,他很喜欢电影,在延安的时候,放的是几部苏联的原版影片,一边放,一边由萧三翻译,人们看得津津有味。
如今,我们国家的电影进步很大,可惜,他眼力不济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综合知识复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综合知识复习题(附答案)一、书写及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1、我看见父亲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lán lǚ的年老水手走去。
二、名言名句默写(8分)2、依据相关课文,将下面诗文中的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每小题2分)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③此中有真意,。
④八月湖水平,。
三、语段修改(6分)3.下面一段文字在许多方面存在问题,请按要求完成。
如何解决汉江的污染问题是我省环保工作的当务之急。
①湖北省环保局早就要求沿江企业必须限期在一个月之内停止向汉江排放污水。
②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
③以至环保工作、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①句有一处语意重复,应该删去的词语是:②句有一处语序排列不当,请修改:③句是一个病句,修改为:四、课内文言文阅读(7分)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4.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3分)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B先天下之忧而忧先:C微斯人微:5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怎样的心态?(用原句答)(2分)五、课文自主解读(7分)7、《故乡》回忆了“我”儿时的故乡,描绘了现实的故乡,也展望了理想的故乡。
请依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理想中的故乡是怎样的?对此抱有怎样的态度?六、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罴①说鹿畏豹,豹畏虎,虎畏罴。
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罂火②而即之山。
为鹿鸣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
豹闻其鹿也,趋而至。
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
豹走而虎至。
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答案一、中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①有一天,我独自一人在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上徘徊,希望能找到一块值得保存的文物作纪念,但转了半天一无所获,却突然从草丛里跑出一只老鼠来,它一看苗头不对,知道出来得不是时候,便仓皇逃窜。
我很想看看这北极老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便在后面紧追不舍。
它跑了半天,找不到一个洞口可钻,我急中生智,摘下帽子把它扣住了。
当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从帽子里取出时,突然过来一个高个子的白人,他饶有兴趣地看着我,笑眯眯地问道:“你捉到了什么好东西?”②“是一只老鼠。
”我说,接着补充了一句,“也许是一只田鼠。
”③“不。
”他蹲下来,看着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是一只旅鼠。
”“真的?”我惊叫起来,“这就是北极旅鼠?除了颜色深一点之外,它看上去与我们家乡的田鼠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我仔细地端详着它那黑色的绒毛和尖尖的嘴巴,近乎自言自语地说。
④“是的,这就是神秘莫测的北极旅鼠,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
”说着,他递给我一张名片,并自我介绍说,“我是丹尼斯,从纽约来的。
”(1)上文选自课文《旅鼠之谜》,作者是________。
这是一篇________(文体)。
【答案】(1)位梦华;科学小品【解析】【分析】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
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本篇课文就生动形象地为我们揭开旅鼠生存的秘密。
【点评】考查作品作者和文体常识,平时学习时应了解记忆。
2.阅读《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回答1-4题。
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沈碧①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
从新闻照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统计选票的人竟然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
这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
综合练习 专项训练 九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含解析)
综合练习专项训练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含解析)综合练习专项训练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1.综合性学习学校准备开展以“我读书,我思考”为主题的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定方向选书目(1)“主题活动”启动前,图书馆已全天候开放。
面对众多的书籍,你将选择哪一位作家的作品?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作家:______ 作品:____活动二:有步骤深探究(2)选定书目后,你向老师咨询。
老师建议你深入了解该作家及其作品,并写出研究步骤,完成研究任务。
你的研究步骤是:________活动三:精阅读美汇报(3)经过几周的精读,你的研究任务完成了,在读书汇报会上,你将展示你的研究成果。
你的展示如下:________2.下面是传统节日春节的形象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主体部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3.按课文填空。
(1)《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_,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国的史料编写的________体史书。
(2)“一鼓作气”是出自《曹刿论战》的一个成语,它在文中的意思是:___,现在的意思是: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中表明诗人推已及人,心怀天下,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诗句是:______ _____(4)诸葛亮的《出师表》说理和陈情得以完美的结合,在陈情部分表现他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 ______(5)《诸葛亮集》中“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与《出师表》中的哪句话意思一致?______ ______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右图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标志(Logo),由图形和文字两部分构成。
图形主体形态由牡丹花衍生而来,按照亚洲地理位置的六个分区将标志设计成六瓣花瓣状图形,并抽象成人与人牵手沟通的视觉效果。
红、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颜色体现了亚洲各国国旗的色彩。
图形中间“CDAC”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英文译名首字母缩写。
材料二: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宾共赴这场文明之约。
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专题练习
(一)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第12 讲理解内容,把握文意一、(2018·陕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最美的化学反应邓迎雪①十几年前,我和秋明是初中同学。
②那时的我总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化学家。
③因为秋明对化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懂的又是那样多,尤其是会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
在我眼里,他简直像是会变戏法一样,许多普普通通的物品一经他手,好像就被施了魔法,立即变成了千奇百怪的样子。
④有次我和同学去他家玩,秋明又给我们演示他的化学新实验。
只见他端着一杯棕黄色飘着香味的茶水,然后用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棒,在水里轻轻搅动三下,口中念声“变”,那杯香气四溢的茶水立即变成了蓝色的墨水。
还没等大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秋明又把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里轻轻一搅,淡蓝色的墨水又变回了刚才的茶水。
⑤“哇——”我们惊呼连连。
⑥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⑦众人摇头。
⑧秋明嘴边绽放出一抹狡黠的笑,说:“这是因为玻璃棒的一端先蘸上了绿矾粉末,另一端蘸上了草酸晶体粉末,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⑨“停——”我们大叫,“赶快再变个更好玩的。
”⑩看我们对那些枯燥的化学知识不感兴趣,秋明遗憾地皱皱眉,把没有讲完的知识咽了回去。
然后又做了一个清水变豆浆、豆浆变清水的化学实验,自然大家又是一片叫好。
⑪我不由得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你这家伙以后不当化学家就亏了!”⑫秋明的眼睛更亮了,说:“对呀,我的理想就是当化学家,以后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实验。
”⑬“我觉得秋明有当魔术师的潜质。
”另一个同学说。
⑭“我还是最喜欢化学。
”秋明说。
⑮可是世事难料,秋明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父母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捉襟见肘。
坚强的秋明为撑起这个家,供弟弟继续读书,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南方打工去了。
⑯离开了校园,秋明的化学梦一定是从此破灭了。
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为他难过。
部编初三语文初中散文阅读理解技巧+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初三语文初中散文阅读理解技巧散文的基本知识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题材,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初中阶段常分为状物散文、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这种文体的最大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是文章所写的事物,“神”就是文章的主旨。
散文的“形”一般会显得比较散,感觉有些乱,但它有一定的线索,将文章相对散乱的材料组织起来,来表达一个共同的中心主旨。
散文考点分析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答题要领:(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1)线索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常见的散文线索类型有:事件的来龙去脉;作者的见闻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某一具体事物。
答题要领:状物散文的线索往往就是所写的“物”:如《背影》中的“背影”;高尔基《海燕》中的“海燕”;《珍珠鸟》中的“珍珠鸟”……叙事散文的线索往往就是所写的“事情的经过”或“作者的所见所闻”:如《散步》中“一家人的散步情景”;鲁迅的《藤野先生》中的“我与藤野先生的关系”。
抒情散文的线索往往是“作者的情感变化”。
(2)思路、顺序:理清文章的思路主要看作者在文章先后写了什么内容,可以用“首先……然后……最后……”的语言来帮助理解。
考题形式:答题思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形式,一般我们不主张同意调整,但无论是否同意调整,都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分析。
答题思路: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阅读训练:散文作品选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阅读训练:散文作品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2届中考语文阅读训练:散文作品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合花茹志鹃1946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
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就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
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
包扎所就包扎所吧!反正不叫我进保险箱就行。
我背上背包,跟通讯员走了。
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
刚才在团部我没注意看他,现在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
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朵野菊花。
我随便地问他是哪里人。
他没回答,脸涨得像个关公,讷讷半晌,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
原来他还是我的同乡呢!“家里还有什么人呢?”“娘,爹,弟弟妹妹,还有一个姑姑也住在我家里。
”“你还没娶媳妇吧?”“……”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皮带上的扣眼。
我们到包扎所,已是下午两点钟了。
因为部队上的被子还没发下来,但伤员流了血,非常怕冷,所以就得向老百姓去借,我便自告奋勇讨了这件差事,怕来不及就顺便也请了我那位同乡,请他帮我动员几家再走。
他踌躇了一下,便和我一起去了。
我们先到附近一个村子,分头行动。
不一会儿,我已写了三张借条出去,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正准备送回去再来借时,看见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还是空空的。
“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呢?我有点惊奇地问。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哪一家?你带我去。
”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
他听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我们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
九年级语文散文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散文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散文阅读专项训练[阅读点拨]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题材,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初中阶段常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这种文体的最大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
这里给同学们介绍一种阅读散文的方法:透“形”抓“神”法。
一、透“形”理出作品选取的材料,概括文章的要点。
做这类题目,可抓住文章的写作对象,找出各段的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归纳出每段的要点;内容相近的段落进行合并概括。
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
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理好“形”和“神”的结合点——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意脉。
常见的散文线索类型有:事件的来龙去脉;作者的见闻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某一具体事物。
考题常以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文章选择材料的依据来出现。
把握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
散文通常以抒情为主,往往是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形成夹叙夹议的笔法,考试有时会让考生来体会其作用,尤其是景物描写的作用,这就必须在了解表达方式各自的前提条件下,联系文章的具体进行分析。
二、抓“神”品味语言。
这是散文的一大考点,可从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句式的整齐变化,修辞的灵活运用等角度来分析。
散文的语言不是一般意义上语言文字的精炼和优美,更在于作者的个性同语言美所共同融合的独特美感,所以品味散文语言还需从情韵上去推敲,体会其深层含义,抓中心词分析其比喻义或引申义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关注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及穿透的人生哲理。
在了解散文的写作背景及中心内容的基础之上,注意把握文中关键语句:注意那些抒情的句子和发表议论的语句;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
体味作者透过字里行间所持的对人生对世事的认识和情感,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了解表现手法。
初三语文小说散文阅读汇编
初三语文小说散文阅读汇编九年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学年,大家一定认真复习,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初三语文小说散文阅读汇编,供大家参考。
初三语文小说散文阅读汇编(一)1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1~15题。
(共14分)青城山下忆大千曹积三①胡立是张大千的入室弟子,且是得意门生。
我喜丹青,更慕丹青手,便特意去青城山下拜访他。
②先生伴山而居,环境很是清幽,有竹,有兰,草木葳蕤;淡湿而清新的空气漫延其间。
室内陈设挺简洁,墙上只挂着一幅张大千的立轴山水,透出主人对老师的思念与景仰之情。
③先生已沏好茶等着我们。
当我接过茶盏,一股清雅的香气,悠然飘来。
他说,这是青城山的“洞天贡茶”。
呷一口,满嘴生香。
青城有茶甲天下,此话不谬。
遥想当年,张大千拒当汉奸,不受日寇伪职,化装逃出北平后,独独选了青城山,隐居上清宫,足见其慧眼。
④“是的哦,大千师太喜欢青城山喽!”胡先生话音朗朗,“这儿哦,是他心中的乐园。
”⑤随他的话语,一个痴情于大自然的画圣浮现眼前。
⑥每日里,张大千除了手捧书卷、挥洒丹青,便置身于山野之中,拜望千峰万仞,细品草木百花。
他听流泉、看飞鸟、拂野竹、望云海……乐此不疲。
他常常伫立于老松之下,盼顾远峰近岚,久不言声。
眉间挂风去,指尖捻画来。
雨后的夜晚,竟身披薄衫,举步登高,手捋长须,瞧那秋月透过丫桠撒下的清辉,与艳阳高照时的婆娑树影有何不同。
⑦“大千师常说,人间有两部书,一部是有字的,系前人所写;另一部,则是无字的,为自然造化。
两部书都要读好,方能成器。
一定要画自己最熟悉的东西,而且,要用心去画,才能如登山一样,一步一层天。
”⑧忆起老师的教诲,胡立感慨系之:“这些至理名言,影响我的一生。
”⑨“我算得上是个专情的人,一生苦心孤诣,只画都江堰和青城山,画了大约一千幅。
”他说着,眼里泛着泪光,“都江堰,是爹娘生我养我的地方;青城山,是拜师之处,是识得再生父母之地。
这里的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如同我的血和肉。
”⑩说罢,他展纸,挥毫,为我画了一幅《秀水都江堰》。
新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练习题含解析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练习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寂寞梁实秋①寂寞是一种清福。
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
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
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
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
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
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
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场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
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
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②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
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
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
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③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
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④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
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
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
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废园外巴金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②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
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
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③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
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
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④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
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
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
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8月14曰的惨剧。
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工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⑤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
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
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
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
”我回头看,没有人。
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⑥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
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
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
人们还在那里挖掘。
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
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
那个中午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
”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⑦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
初三散文阅读 带答案精编版
且吟春踪丁立梅①一直很喜欢古筝,觉得这种乐器真是奇特,轻轻一拨,就有空山路远的感觉。
更何况,它配了优美的音乐来弹呢?那简直,是在人的心上装了弦,每弹拨一下,心,就跟着婉转一回。
完全的不由自主。
②听《且吟春踪》时,我就是这样的不能自抑。
这是初春,阳光晒得人想打瞌睡。
远方的朋友突然打来电话,他说,春天呢。
我笑回,是的,春天呢。
他说,给你首有关春的乐曲听。
于是,他发来这首《且吟春踪》。
在我打开之前,他介绍,这是一首佛乐。
③打开的手,就有些迟疑。
因为佛乐在我的感觉里,不好听,是重重复复地念叨,念得人的心,很萧瑟。
朋友却强调,这首不一样,绝对不一样,它把古筝的清丽幽远和佛的禅意完美结合在一起了。
④我将信将疑地打开,立时就被吸引住了。
空灵的音乐,加上古筝的绝响,恰似一股清泉,曲折而下,渐渐淹没了我的人,淹没了我的屋子。
又似旷野里一捧夜色,把人温柔地沦.陷.,是地老天荒哪。
有一刹那,我不能言语,世上怎会有如此美妙的音乐?它美得让人想落泪。
⑤整首曲子,舒缓潺湲,纤尘不染,铺展了一幅清新的春的画卷……⑥乐曲不疾不徐,轻轻流淌。
似清风,翻开一页一页的书,一页有流水丁冬,一页有窗前好春色。
佛前的青莲,在轻弹慢拨之中开了花。
那些长夜的祷求,为的什么呢?六根未净,苦海无边,但,终有一天,心,会净化得一尘不染。
再厚的重帷,亦挡不住春光。
⑦忽然想起有一年在无锡的锡山,在山上的凉亭里,看到有女子着古装,低眉敛目,在那儿续续弹。
弹的就是古筝,丁丁冬冬。
她的背后,一抹青山,静谧而安详,仿佛永生永世。
那景,美得像梦,让人瞬即忘了,山脚下,原还有个尘世的。
⑧亦想起,英国诗人蓝德写的诗来:“我和谁也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人世中的纷争,原是轻若烟尘的,能够永恒的,只有山川河流,日月星辉。
乐曲继续舒扬,阳光正好。
空气中,满是春天的味道,清新、恬淡。
屋后累积了一冬的冰,开始消融了,听见草长的声音。
部编版初三语文下散文阅读综合训练
第15讲散文阅读综合训练教学目标1、回顾散文阅读的相关方法与技巧;2、综合训练相关阅读题,落实技巧灵活答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考常考点:一、整体感知及概括类考点·典型设问:概括文章围绕“XXX”写了哪几件事?概括XX的特点?·答题思路:概括事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括特点:提取文中关键词句二、词句赏析类考点·典型设问:XXX词语(句子)妙在何处?结合文章理解该词句的含义。
请赏析加点的词语(赏析划线句子)·答题技巧:手法+内容分析+情感作用(联系中心)①从写作技巧的角度答(对比、衬托、反衬、象征等)②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答(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③从人物细节描写的角度答(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特点、表现人物特点)④从景物描写的角度答(自然环境描写为主)三、句段作用类考点·典型设问:谈谈第X段的作用;开头(结尾)的某句有什么作用?第X段在结构上和内容的作用?谈谈标题的作用·答题技巧:①段落的作用:末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等;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作铺垫等;中间:承上启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标题的作用1:在写人的散文中,如果用某一物象作标题,一般有两方面作用: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连起主人翁一生的经历;象征某种哲理或某种情感。
标题的作用2: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概括了写作对象(或主要内容);揭示或暗示文章中心;贯穿全文的线索四、情感体验类(探索主旨)考点·典型设问: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XX包含了哪些情感?·答题技巧:文章的感情:记叙了(叙述了、描写了)……,表现了(赞美、揭示、反映)……,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五、拓展开放类考点·典型设问: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对……的看法·得分关键:把握一个词“宁多勿缺”。
解答这一类题,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字数或几方面)答题时,尽量联系全文,从不同的角度多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讲散文阅读综合训练教学目标1、回顾散文阅读的相关方法与技巧;2、综合训练相关阅读题,落实技巧灵活答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考常考点:一、整体感知及概括类考点·典型设问:概括文章围绕“XXX”写了哪几件事?概括XX的特点?·答题思路:概括事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括特点:提取文中关键词句二、词句赏析类考点·典型设问:XXX词语(句子)妙在何处?结合文章理解该词句的含义。
请赏析加点的词语(赏析划线句子)·答题技巧:手法+内容分析+情感作用(联系中心)①从写作技巧的角度答(对比、衬托、反衬、象征等)②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答(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③从人物细节描写的角度答(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特点、表现人物特点)④从景物描写的角度答(自然环境描写为主)三、句段作用类考点·典型设问:谈谈第X段的作用;开头(结尾)的某句有什么作用?第X段在结构上和内容的作用?谈谈标题的作用·答题技巧:①段落的作用:末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等;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作铺垫等;中间:承上启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标题的作用1:在写人的散文中,如果用某一物象作标题,一般有两方面作用: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连起主人翁一生的经历;象征某种哲理或某种情感。
标题的作用2: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概括了写作对象(或主要内容);揭示或暗示文章中心;贯穿全文的线索四、情感体验类(探索主旨)考点·典型设问: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XX包含了哪些情感?·答题技巧:文章的感情:记叙了(叙述了、描写了)……,表现了(赞美、揭示、反映)……,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五、拓展开放类考点·典型设问: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对……的看法·得分关键:把握一个词“宁多勿缺”。
解答这一类题,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字数或几方面)答题时,尽量联系全文,从不同的角度多答。
同时,还需把握一个字“实”,即在答题中,一定要扣住实际的文章,可以运用文中的关键词或句子或某一细节的概括,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解答。
【2015年深圳中考真题解析与考点复习】(一)乡野高人【★★★】①我行走在山野,迷路了。
②问道于田间一位老汉。
此刻江南的天空烟雨迷蒙,他穿蓑戴笠,躬身插秧。
当他直起腰时,愣愣地,看了我半天。
突然说,要不,去我家坐坐?对于他的邀约,我感到好奇,也特别愿意。
③他的村庄,坐落在河边,一条浅浅的河,盈满清亮的溪水,河床散落大小参差的麻石,一座古朴的石桥高高架起,沟通两岸。
农妇捣衣声从桥下传出,在空寂的山野发出响亮的回声。
④跟随老汉来到他家。
他站在客厅靠墙的一只方桌前仰望正面的墙壁。
墙上,相框里两位老人面容慈善,挂着永恒的微笑,看堂屋里的人走来走去——想必是老汉的父母了。
老汉坐着,一直盯着相框看。
我一时无言,沉默。
突然,他指着相框,说:“你瞧,这像是我画的。
⑤我愣在那里,半天不知道如何反应。
突兀的一句话,仿佛是对我心理的突袭,我的确猝不及防,因为那画画得太好了。
他背对着我,似乎心中有所料定,笑了,然后急促地去了房间,拿出一叠纸,冲着我,拍一拍,真的是我画的,这些都是我画的!⑥这回我相信了,但还是惊愕未消。
老汉异常兴奋,此刻话语已如小河流水,绵绵不断。
⑦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几乎人迹罕至、与世隔绝的。
山里的人,不知山外有城。
见过世面的,只有几个村干部。
那时的老汉尚年轻,心里却一直埋着一桩心思。
看日渐衰落的爹娘,想给他们留个影,做身后的纪念。
打听好了去城里的车与路,下了排除万难的决心。
这时爹娘却先后病倒在床,难以长途跋涉了。
⑧某天,老汉扛着锄头上山挖树桩,遇见了一位写生的画家。
一枝铅笔,一袋烟的功夫,就将眼前的东西搬到了纸上。
老汉觉得太神奇了,讷讷地向他请教,画家说这可不是一日之功啊,但还是教了他一些基本的训练方法。
于是,回家练。
开始,握惯了锄头的手握铅笔,戳出满纸筛眼一样的小窟窿。
老汉不放弃,见纸就画。
⑨终于,有一天,他看见鸟在纸上飞,小鸡小鸭在纸上奔跑戏水,门前的河和屋后的山都在纸上安妥了。
他开始画父母。
刚画,不是画丢耳朵,就是画斜了眼睛。
⑩爹娘忘了疼,咧嘴微笑,让他照着画。
而他满脑子,除了庄稼,就是画,梦里,一只手还在空中握笔飞舞。
⑪几年后,他把画好的像给爹娘看,爹娘边照镜子,边看画像,大笑,笑得嘴就一直没有合上。
⑫说到此,眼前的老汉,神情由亢奋而黯然:像画好没多长时日,爹娘就相继走了。
我这一辈子最不孬的地方,就是把爹娘的样子留下来了,一模一样,没有走模子。
⑬看一张张画,家禽、飞鸟、村庄、树木、河流、山川写意纸上,虽不求章法,但传神、生动,我一直处在惊愕中。
当我称他为“高人;时,老汉同样惊愕,他在误解中澄清:村里人都说我个子矮。
⑭回去的路上,我被绿色包围,四周的田畴是绿的,空气也是绿的,人似乎在一杯绿茶中沉浮。
⑮世事也怪,我接触到的有些人,大半辈子都在揪着自己的头发往上拔,刻意想成为高人,终究还是庸人。
有些人,只是想达成生活中的某种朴素愿望,一不小心,却成了高人。
(选自《青年博览》2014年第21期,有删改)13.体会领我看画过程中,“老汉”的心理活动,按顺序填在空格处。
(2分)料定——()——()——惊愕【答案】13.兴奋(亢奋)黯然14.分析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分)这回我相信了,但还是惊愕未消。
【答案】14.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推动情节的发展;在内容上,表现“我”对画是老汉所画的并不完全相信的心理。
15.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⑭段。
(3分)回去的路上,我被绿色包围,四周的田畴是绿的,空气也是绿的,人似乎在一杯绿茶中沉浮。
【答案】1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将无形化为有形,写出了绿的浓厚,表现了“我”内心的恬淡与舒适。
16.阅读全文,概括老汉的性格特征。
(4分)【答案】16.孝顺、热情、执着、谦虚、敦厚。
17.老农的朴素愿望是什么?你有什么愿望,为了实现愿望你打算怎么做?(4分)【答案】17.只想过恬静平淡的生活。
只希望每天都生活得开心快乐,没有烦恼,没有忧伤。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会将心态放平,不跟人计较,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坦然面对,相信风雨之后便是彩虹。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09年深圳市中考真题解析】(二)大唐柳色【★★★】⑴渭城在哪儿?唐代的柳色是否还那么清新?⑵每次送别时,总想陪伴着友人走进客含,像唐代诗人那样叫上一壶酒,点上几碟菜,在四周绿色中间“一杯一杯复一杯,二人对酌山花开”。
可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总也无法如愿以偿。
同唐人相比,我们总是少了一份旷达,一份恬淡,一份缠绵。
⑶唐人的神韵,唐人的风范,犹如他们所歌颂的柳色一样,永远那么潇洒,那么清新,那么多情,也永远在唐诗里“依旧烟笼十里堤”,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向往,又让我们无法企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又名《渭城曲》)⑷今夜,月色宜人,独坐在客舍里,看黄昏的月光给窗户镶上一道金边,一直伸向山的那一边。
我的思绪又一次踏着遍地月光,沿着《渭城曲》所铺设的意境,走上了去阳关的古道。
⑸去阳关的道路上,多了驼铃狼烟,多了孤独、寂寞与苍凉。
然而,这一切都挡不住唐人哒哒的马蹄。
不就是沙漠吗?他们就是为了沙漠而来,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而来;为了“瀚海阑干百丈冰”的奇异而来;为了“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自信而来。
⑹于是,唐诗中出现了离别,出现了折柳。
⑺客含对饮,灞桥折柳,这种习俗不知是否起于唐代,然而却被唐人挥洒得淋漓尽致,情意万千。
当他们拉着马缰绳,立柱斜阳下的驿道边,折柳相送依依惜别时,风吹动着他们青色的长衫,飘飘欲飞。
⑻唐代国势强盛,读书士子人人奋袂而起,走出书斋,离家别子,仗剑远游,去河朔,去塞上,去长安,以求博取功名利禄,入世之心极重。
可一旦他们发现追求必须以人格付出为筹码时,他们却惶惑了,他们沉默了,他们爆发了,最终选择义无反顾地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揖而去,拂袖归山;然后再去寻找新的起点。
⑼他们重视功名,但更重视人格;人世之心不死,道德之树常青。
唐代文人的腰杆同笔杆一样,铁硬。
因而,唐诗就显得洒脱,富有个性;而唐代的诗人们漂泊南北,沦落天涯,受够了颠沛流离之苦。
⑽别,是经常的;聚,是短暂的。
可唐人的感情从没被滚滚红尘所消磨。
相反,由于长期漂泊在外,他们更需要友情慰藉。
于是,他们更看重友情。
倾盖如故,一见倾心,彼此从不因身份、地位与政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也不因生死而隔离。
⑾唐人,真是太多情了。
在南来北往的路上,送人的,折柳相赠;离去的,接枝挥别。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然而,柳条一年一青,岁月却慢慢老去,唐人衣袂飘飘,迈着潇洒的步子,一步步走入历史的深处,成为一处可望而不可即的风景。
⑿隔着岁月,仿佛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长河,“野渡无人舟自横”,让我们无论如何也渡不过去,无法进入那种境界。
⒀。
(作者:余显斌选自《时文选粹》第6辑有改动)1.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2.第⑷段之前,作者引用王维的诗《渭城曲》有什么作用?(3分)3.请看第⑺段画线处,按照“飘飘欲飞”的结构形式,仿写一个四字短语,可以是(2分)4.第⒀段画线处省去了原文结尾。
请你拟写一个符合本文风格意蕴的结尾(不超过30个字)。
(3分)【2015年百合外国语中考模拟真题】(三)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毕淑敏【★★★★】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
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我混在人群只能感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啊。
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
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
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
长的好好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
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
美女可以人造,树却是不可以人造的。
树比人活的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
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
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
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
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
树比人坚忍。
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
树会帮助人的,在饥谨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